《荀子》的公开课语文教案

时间:2021-02-11 10:23:38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荀子》的公开课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荀子》的公开课语文教案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二、过程和方法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感

  1、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2、 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的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让学生熟读课文,掌握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翻译全文,理解文意。

  第二课时

  一、 复习上节课知识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解决了《劝学》这篇课文中一些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翻译全文,理解文意。

  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1) 劝学中“劝”为何意?

  (2) 荀子“人性恶”主张?

  明确:孟子提出“性本善”,荀子特别强调教育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劝学》就阐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3)教师提问几个重、难点的.语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齐读课文。

  注意一些通假字和其他一些易写错读错的字。

  三、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1)读课文,根据标题,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已,停止。

  (2)第一自然段中“君子”一词应怎样理解?“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荀子》的公开课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公开课《金色花》优秀教案10-19

小班公开课教案11-09

公开课《故都的秋》优秀教案11-08

中班教案公开课数学09-07

中班安全公开课教案08-26

小班优秀公开课教案03-18

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10-23

数学公开课大班教案10-28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秋天的颜色》09-12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漂亮的脸谱》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