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哪种好

时间:2021-03-15 17:44:52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哪种好

  谈谈小学语文课堂语用教学的几种方式

小学语文教案哪种好

  【摘要】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一门学习语言和文字的学科。语文教学的根本落脚点在于语言文字的应用,也就是所谓的语用教学。本文将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简要分析当今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一些弊端,并重点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语用教学,将围绕“读、惑、析、仿、创”五个字展开分析和探讨,希望找寻出一条适合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的道路,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用教学

  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贯穿于中小学的教学之中。然而我国的语文教学,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一直存在“高耗低效”的现状,教师花的精力不少,学生学习的时间也不少,但是却收不到很好的效果,高考作文中比比皆是的错别字、语言不通的句子,混论不清的结构,都在告诉我们,我们的语文教学并不成功。原因为何,原因就在于语文教学尚停留在语形、语法和语义的教学上,而不是真正落脚在语用教学上。也正因为中国语文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教学方向指向不明,因此2011年小学语文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目标和语文课程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位,这个定位中非常鲜明地突出了“语言文字运用”,强调语文课程的首要而核心的目标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

  文字运用能力”,也就是说要突出“语用教学”。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进行语用教学呢?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将围绕“读、惑、析、仿、创”五个字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加强一个“读”字

  我国有句话叫作“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一句话道出了阅读对于语言运用的重要性。语言的运用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需要长期的阅读积累,原因就在于“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只有通过不断的阅读,才能逐步加深对词义、句义的理解,才能掌握各种修辞的妙处,才能真正感受文章的美感,才能识透语境,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妙处。我在教学中,一直非常重视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体味语言的运用。如在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时,在讲课前让学生通读全文,通过阅读,加上优美的课件画面,学生完全被作者笔下的桂林山水所吸引,被作者优美的语句所吸引,然后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找出自己比较喜欢的句子,结果有的同学喜欢课文中描写山的句子“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有的同学喜欢课文中描写水的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也有的同学喜欢课文最后一句“溪水轻轻拍着竹筏,青山徐徐从两边退去,人们会有一

  种入诗入画的感觉。”通过阅读学生体味到了语言的魅力,无形中学习了用语言描写山水的方法。

  二、解除一个“惑”字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在从事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认真了解冰洁大学生的疑惑,如此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实现语用教学。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倾听学生的疑问。在教学中,教师总是会提前布置学生课前预习,然后每个人都要提出课文中无法理解和掌握的问题,在讲课前进行汇总,在课堂上统一进行解决。比如在学习《日月潭》一课时,老师让同学们通过预习,提出问题,有的同学说:“老师,‘潭’跟‘湖’有什么区别呢?”老师就告诉他:湖是指积水的大泊,潭是指深水坑,另外湖是指由河流的泥沙淤积而形成的水域,潭应该是由于水流的直接冲击形成的。从而引导学生掌握了这两个字的使用范围。

  三、强调一个“析”字

  中国汉语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文字的运用,有着很深的奥妙,一句话为什么这样说?好在哪,为什么不能换一种说法,不好在哪?,一句诗为什么要用着一个字,为什么不能换一个字。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在语境中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带领学生分析文章或诗词中词句的运用,引导学生感受坐着的语言运用的不俗之处。比如在教授《暮江吟》时,老师问学生:“谁能找一个字,代替‘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字啊,有的`同学说“照”字,有的同学说“洒”字,有的同学说“映”字,教

  师然后又引导学生说“你们觉得用哪个字好?”,学生都不约而同说“铺”字,老师告诉学生:“对,诗中说道是‘残阳’,因此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象“铺”在江上,很形象,所以在写作时,我们也应该结合不同的语境进行用词”。通过引领学生分析,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之所在。

  四、引导一个“仿”字

  古今中外,很多作家的经历告诉我们:写作可以模仿,如李白仿崔颢的《黄鹤楼》而写出了名诗《登金陵凤凰台》。鲁迅的《狂人日记》模仿果戈理的《狂人日记》,这都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对于小学生而言,正是语文打功底的时候,作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模仿课本中精彩的语句,模仿作者的表现手法,引导学生在模仿中进行遣词造句,提升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比如在学习《匆匆》一课时,课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如将逝去的日子比作针尖上的一滴水;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整篇课文非常优美,真正将“流失的时光”写活了。在课堂上,我带领学生充分感悟课文的语言之美,朗读背诵课文段落,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然后给学生留下了课外作业,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中优美句段,模仿句段,描写自己曾经生活中时间怎样一点一滴的溜走的情形,结果很多学生通过模仿,运用修辞手法,写出了不错的散文。

  五、尝试一个“创”字

  模仿虽然可以给学生一个标准,一个指导,但是语用教学不能仅

  仅局限于模仿,语用教学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灵活恰当的运用语言和文字,也就是说要突破模仿的局限,进行语言文字应用的创新。很多知名的作家,虽然一开是从模仿起步,但是最终他们之所以成为“大家”,因为他们最终有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语言风格,因此,教师在语用教学中,在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语用的基本知识后,完全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尝试去创作,在创造中进行对比,进行分析,提升学生对于词句的认识和把握。如在教授《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我引导学生熟读课文,并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分析作者如何说明地球的唯一和重要。然后给学生布置作业,希望学生同样用“只有一个地球”作标题,写作一篇作文,作文可以涉及任何题材,大胆想象。结果有的同学从环境保护出发,在文章中写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应该注意环境卫生,将她打扮得漂漂亮亮”,也有的同学从人类和平出发,写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应该避免战争,保卫和平”,通过创作,让学生们认识到了,同样一个作文标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和写作。

  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应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去总结语用教学的方式和方法,笔者认为:只有想方设法打开“语用之灯”,才能照亮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案哪种好篇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种新模式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教会学生一些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应该通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阅读课堂教学应该走开放之路,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评价、教学手段等要开放,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必须把学生当做课堂教学的伙伴,尊重、鼓励和支持学生。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参与教学设计,可以师生互评、生生互评,评价标准应该是多维立体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阅读教学新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强调知识的讲解分析,或侧重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习、检测教学效果,或注重语文技能的训练。它们强调的是语文知识技能的掌握,往往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情感和自主发展的需要,而学习语文知识没有情感的投入是枯燥乏味的,抑制了学生主观上自我发展的能动性。教学手段应该充分体现现代教育媒体的作用,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策略的设计研究等。下面笔者谈谈在语文教学中采用的新模式。

  这几项活动,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相互渗透,彼此相关。自读是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重要形式。它强调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阅读,包括自主地选择阅读方式、阅读的内容。教师通过激发兴趣、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策略选择阅读的方式:个人读、集体读、分角色读,朗读、默读,边读边思,边读边问、边读边交流等。自悟即自我感悟,指在大量感触语言文字的基础上,领会蕴含语言文字之中的奥妙、韵味、言外之意。小学语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必须强调大量地感触语言文字材料,培养语感,领悟文章的含义、作者的感情及表情达意的方法等。语言学习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的提问、分析、讲解不能代替学生的领悟,每节课必须留有足够的时间“空白”,让学生静思、自悟,还要常常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启发,在研讨探究的情境中有所领悟。

  语文课堂教学的自主表达方式是读、说、写、唱和画。自主表达是在教师的点拨、启发、引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对学习成果运用不同方式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表达。如感情朗读,口头表述,写学习心得,表格、提纲,甚至是体态语言、音乐、图画等各种方式表达学习成果。

  自读、自悟、自主表达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三项基本活动。由读开始,以读促悟,由读而引发表述,以述启读,以述引悟,三者既是相对独立的活动,又是和谐统一的学习思考过程。

  小学语文教案哪种好篇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几种记字方法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低年级的识字量明显增多,如何帮助学生正确、有效地记忆字形,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探究课题,在我的平时语文教学中,我尽量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我总结出来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利用基本字记忆字形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独体字,把这些简单易记的独体字当作基本字,利用基本字加一笔、减一笔或合起来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字形。例如:“日”加一笔是“目”、“目”减一笔是“日”、“大”加一画是“天”,“天”减一画是“大”,这样既能帮助学生记忆新字,同时又让学生区别开了这些形近字。

  二、利用部首的变化在比较联系识字。

  在生字中有许多相近的字,在学习时,不让学生单独去认字,而是把相近的字一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目”字,可与“日”字相比较,“日”太阳只有一个,所以“日”里只有一横,“目”眼睛有两只,所以,“目”里有两横。如;学习“她”字,可与“他”“地”相联系比较,在学生观察比较后,让他们总结出:这三个字的右边都是“也”,但又有不同,男人他是亻,女人她是女,地是土。这样,学生通过比较它们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义,便不会混淆了。

【小学语文教案哪种好】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假如》教案04-01

小学语文教案08-31

小学语文拼音教案08-28

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09-28

渔父小学语文教案11-11

小学语文教案:《观潮》04-05

小学语文《打电话》教案12-16

《观潮》小学语文教案09-20

小学语文教案(15篇)03-08

卡罗纳小学语文教案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