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04-13 11:54:3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集合6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集合6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材简析:

  科学技术的发展,帮助人类不断探索宇宙的奥秘,也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妙不可言的位置》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选学课文中的一篇文章,这一篇科学常识课文则进一步告诉我们为什么地球和太阳有这样密切关系的道理,是因为地球所处的位置妙不可言。

  学习目标预设:

  1、认识本课生字词,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弄懂词语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明白“地球的位置妙不可言”的缘由。

  3、培养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激发热爱家园、保护地球的意识

  重难点预设:

  1了解地球所处位置的妙不可言。

  2引导学生真正感受地球位置的妙不可言,同时引导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太阳系行星的资料,老师自制太阳系行星挂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预设: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你都有哪些了解?

  2、师:地球上有美丽的草地,有茂密的森林,有清澈的湖泊,有可爱的动物,当然还有我们人类。你能用自己的话来夸夸地球吗?

  师过渡:对啊,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地球。在太阳系里,目前知道的有八大行星,地球只是其中的一颗行星,也是目前所知道的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为什么地球会这么特殊呢?让我们学习今天的新课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位置

  1、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要求

  ①把课文读通顺。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

  ①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句子比较难读的读给同学们听。(指名读,随机指导)

  ②师:读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地球之所以这么美丽,是由于地球所处的位置……(让学生接着说。)

  齐读句子:156页最后一句

  地球所处的位置真是妙不可言。

  3、快速浏览,找找地球在太阳系中处在怎样的位置?反馈:

  根据学生回答:齐读句子(155页第一节)

  地球在太阳系中,是距太阳由近到远排序的第三颗行星,正是由于地球所在的位置,使它成为宇宙的一个奇迹。

  ①师:如果老师把“由近及远”这个词去掉,你们来读读,行不行?

  ②出示;太阳系挂图让学生找找哪颗是地球,并说说是怎么找到的?(再次强调“由近及远”的顺序)

  师:就这么一个词,让我们很容易就在图上找到了地球的位置,作者用词可真准确。让我们再来读读,体会一下。

  ③师:看其他行星的名称读一读。你能不能象课文介绍地球一样介绍一下并金星和水星的位置?指导学生把话说好(金星在太阳系中,是距太阳由近到远排序的。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一件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2、学会列提纲写作文。

  3、选好适当的作文题材,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把事情写具体。

  4、学出真情实感,注意主次分明。

  教学重点、难点:

  紧扣“难忘”选择材料,指导学生按事情发展顺序列好作文提纲,注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写清楚。

  教学方法:指导法。

  教学准备:难忘的事有关材料。

  教学流程:

  一、 谈话导入:

你们的童年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自己童年难忘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阅读教材,明确习作要求。

  1、认真读习作要求,思考:这次作文的重点在哪里?

  2、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

  (1)、这次作文写的是童年生活中最难忘的事。

  (2)、要求如下:教师板书

  紧扣难忘,写清情节。

  写人物要具体、生动。

  按事情发展顺序写。

  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题目自拟。

  三、师生讨论交流、研究写法。

  讨论:怎样写才能符合要求?

  学生汇报:要写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还要注意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尤其要抓住情感变化,从而更好地突出中心。

  四、学生动笔写作。

  五、习作后讲评:

  1、明确讲评要求。

  2、评价学生的习作。

  3、讲评后,学生修改自己的文章。

  4、誊抄作文。

  5、展出学生优秀作文。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一、激情导入

  1. 师: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已经轻轻打开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走进它,我们已经领略了很多,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幅了不起的古代绘画,谁愿意读读课题

  指名读课题

  2. 提问:你知道名扬中外是什么意思吗?(名声在全世界,全世界都有名)

  二、初读课文

  1.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轻轻翻开书,小声读读课文,要把句子读通顺,把字音读准确。

  2.师: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看课文里的这些生字你们都认识了吗?

  (出示课件)正确读出下列词语

  张择端 汴梁 撑船 摊贩 官吏 作坊 保存 形态各异 毛驴 悠闲 溜达 一乘 拽住 惊扰

  指名读

  3. 师:那你知道这些带点的字的意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指名回答

  (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可以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可以查字典、可以看图理解词语意思等等)

  师:同学们,你们真聪明,掌握了这么多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4. 通过搜集资料,你对《清明上河图》有什么了解?

  自由谈

  师:同学们真会学习,你们已经通过预习把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学懂了,能读好它吗?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自读感悟

  1.师:通过预习,大家有这么多收获,那你们想不想欣赏一下这幅名扬中外的画呢?

  师:从刚才同学们惊奇的眼神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画的喜爱,那这幅画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的课文对它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读懂课文,你一定会更喜欢它,请同学们再认真地、反复地读几遍课文,根据阅读提示,找出描写画面内容的段落。

  出示阅读提示:

  ①认真地、反复地读几遍课文。

  ②对照图画,找出描写画面内容的段落。

  ③选出你最感兴趣的一个自然段和同学交流一下,你都从什么地方感受到了它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自主阅读

  3.交流收获

  师:谁能说说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画面内容?

  指名回答

  师: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描写了画面内容,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指名回答

  师:你对哪个自然段最感兴趣?来和同学交流一下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它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学生交流,师板书

  预设

  ▲ 了解了画上的人物有五百多个。为什么喜欢? 那你愿意大声把这五百多个人物向大家做个介绍吗?

  ▲ 我发现一个能让我们也来说说的标点,谁看到了?我请同学仔细看图,看看还有什么书上没讲到的人物,给大家介绍一下?

  ▲ 了解了街市可热闹了。

  师:都有什么?你给大家介绍一下。

  出示句子:

  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师:看看这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谁给大家读一读。

  师:这是一个排比句,排比句能给文章增添气势,读起来朗朗上口,还能充分强调要表达的意思。

  师:你看看图,能有用“有的……有的……有的……”把那些作者没有写出来的形态各异的人给描述一下吗?

  ▲ 画上有好多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只有黄豆那么大,每个人在干什么都看看的清清楚楚……

  师:画的是多么精致啊,的确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谁愿意把这句再读一读。

  指名读

  谁愿意再自豪地读一读

  师: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觉到这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 刚才我们从很多地方能感受到这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在第四自然段中描写了桥北头有趣的生活情景,读第四自然段,把你的感受和同桌交流一下。

  师:读了这段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回答

  师:在张择端的画里像这样有趣的生活情景还有很多,看到桥底下有一艘船吗?正在过桥,船上的船工都在甲板上紧张的忙碌着,叫喊着桥上有些热心人不顾自己的安危,跨越到拱形桥的栏杆外,大声喊叫,挥舞着一只手,指挥着船只顺利通过。神态清清楚楚,所以课文里这样说,清明上河图是我们看到了八百年前的生活风貌。

  除了这些,你还了解到了什么?

  师:刚才大家读书有这么多的收获,那你们想不想欣赏一下这幅名扬中外的画?看看能不能从画中找出你读到的内容。

  ▲

  ▲ 了解到《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师:其实这是告诉我们这幅画的历史价值。也就是说,这幅画不仅是绘画上的杰出作品,透过这幅画我们还能了解到八百年前古都的历史情况,我们愿意把这一节再读一下吗?

  四、巩固练习,完成资料卡

  1.师:刚才大家看着图,读了课文,欣赏到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如果想要把从课文中搜集到的信息长久地保存下来,大家可以制作一张资料卡,请大家拿出资料卡。

  出示

  资料卡

  画名 年代

  作者 大小

  画面内容

  历史价值

  师:老师请同学默读课文把资料卡填好,可以和同桌同学一起完成。

  2.汇报资料卡情况

  指名汇报

  师:同学们,我们利用这张资料卡可以把看到的值得保存的知识长久的保存起来,以后可以随时翻看。

  3.总结:今天我们欣赏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让我们进一步感受了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们下课后继续搜集资料,下节课进行专题交流。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秋天的景色。

  2、——能区分前后鼻音的读法,读准带有这些韵母的音节;初步学会形容词和名词的搭配;能把排列错乱的词语连成通顺的句子。

  3、——能仔细看图,辨别图中画错的'地方。

  4、——能正确的朗读练习中的诗歌,了解诗歌的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区分前后鼻音的读法,读准带有这些韵母的音节。

  2、——初步学会形容词和名词的搭配。

  3、——能把排列错乱的词语连成通顺的句子。

  4、——能正确的朗读练习中的诗歌,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第1题。复习巩固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的读法,要求读准词语中,带有这些韵母的音节。

  1、——读题,明确题目的要求。

  2、——自由练读。

  3、——指名读词语,评议、正音。

  二、——第2题。

  1、——读题后,告诉学生,这题告诉我们“什么”,要求填上说明“怎么样”的词语。

  2、——举例:()的田野,让学生想一想学过的课文中是怎样形容田野的。

  3、——让学生口头回答。

  4、——书面填写。

  5、——校对,改错。

  三、——第3题。

  1、——让学生练习整理词语,连成句子。

  2、——分别以“什么东西怎么样”“谁干什么”的句式说说为什么这样连词成句。

  四、——第4题。

  1、——读题,明确要求。

  2、——自由朗读,带拼音的词多读几遍,再看看插图,想想诗歌写了些什么。

  3、——指名朗读,评议、正音。

  4、——指名说说诗歌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集体讨论。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秋天的景色特征,仔细看图,辨别图中画错的地方。

  2、——能联系实际回答问题。

  教学过程:

  一、——第5题。

  1、——读题,明确题意。问: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张画那个季节的画?让学生明白这是一张画秋天的画,画了不是秋天的东西就是错的。

  2、——根据图中的事物,按一定的顺序逐一提问,让学生一边仔细看图,一边思考识别。

  3、——划错的地方,让学生讲一讲为什么说是错的。

  4、——说一说如果让你画一张秋天的画,你准备画什么。

  二、——第六题。

  1、——问:你的家乡在哪里?要求回答是什么省什么市什么县。

  2、——指名回答:“你为什么爱自己的家乡?”让学生从家乡的美丽景色和丰饶的物产来回答。

  3、——写下来。

  4、——反馈、评议。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解比例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

  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一)解下列简易方程,并口述过程.

  2 =8×9

  (二)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10和9∶15 20∶5和4∶1 5∶1和6∶2

  (四)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下列各比例改写成其他等式.

  3∶8=15∶40

  二、新授教学

  (一)揭示解比例的意义.

  1.将上述两题中的任意一项用 来代替(可任意改换一项),讨论:如果已知任何三项,可不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说明理由.

  2.学生交流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把它改写成内项积等于外项积的形式,通过解已学过的方程,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3.教师明确: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二)教学例2.

  例2.解比例 3∶8=15∶

  1.讨论:如何把这个比例式变为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并求出未知数的解.

  2.组织学生交流并明确.

  (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改写为:3 =8×15.

  (2)改写时,含有未知项的积一般要写在等号的左边,再根据以前学过的解简易方程的方法求解.

  (3)规范并板书解比例的过程.

  解:3=8×15=40

  (三)教学例3

  例3.解比例

  1.组织学生独立解答.

  2.学生汇报

  3.练习:解下面的比例.

  = ∶ = ∶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比例.想一想,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式转化成已学过的简易方程),然后再解简易方程即可.

  四、巩固练习

  (一)解下面的比例.

  1. 2. 3.

  二)根据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

  1.5和8的比等于40与 的比.

  2. 和 的比等于 和 的比.

  3.等号左端的比是1.5∶ ,等号右端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是3.6和4.8.

  五、布置作业

 (一)解比例.

  = = ∶ =3∶12

  (二)商店有一种衣服,售价是24元,比原来定价便宜25%.现在售价比原来定价便宜多少元?

  (三)一个梯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它的上底是3厘米,下底是5厘米,高是多少厘米?(列方程解答)

  六、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深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思乡的情感。

  2.品味文中的细节和关键词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感受文中的风俗美、人情美,丰富精神世界,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重点

  配乐朗读、默读课文,品味细节和关键词句。

  课前准备

  学生

  预习读一读,写一写。搜集古今中外表达游子思乡之情的文学作品,准备与同学交流。想一想自己过年的故事和体会,讲给同学听。查阅有关琦君的生平,课外阅读她的作品《琦君说童年》。

  教师

  准备思乡的音乐。准备古今中外表达游子思乡之情的文学作品。

  教学内容

  《春酒》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作者对童年、对故乡、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课文中的细节写得很有情趣,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体会文中的人情民风之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教学设计

  整体感知

  1.导入建议

  学生谈自己过年的故事、感受,或说一说当地有哪些民风民俗;或教师谈自己小时候在家乡过年的故事

  2.导语示例

  青岛的啤酒不仅是青岛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每年的青岛啤酒节都迎来许多国内外的客人,这在当地已经成为一种民风民俗。每逢过节,人们也都要喝啤酒以示庆祝。好多离乡在外的青岛人总是忘不了啤酒的滋味,你知道这是为什么?今天学习《春酒》一文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些启迪。

  3.教师投影学习目标和字词

  学生自查读一读,写一写,根据查找的资料交流琦君的事迹。教师或学生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思考问题。

  4.教师投影出示思考题

  a.本文记叙了作者童年的哪几件事?表达怎样的感情?

  b.课文题目是春酒,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

  5.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明确

  本文记叙了作者儿时在故乡过新年、吃春酒、吃会酒的几件事,表达作者对故乡民风、人情的赞美。就像琦君曾说过的一样: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作者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渗透在本文的字里行间。

  6.设计此教学环节的目的

  通过朗读,感知课文内容,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旨。

  研读赏析

  1.教师引导学生精读课文

  优美的散文,常常是精巧构思的结果。本文围绕思乡的主旨,穿插了许多有家乡味道的细节、关键词语,使文中几个人物生动形象,尤其是对母亲的描写极为传神。

  2.教师投影出示思考题

  请同学们朗读或默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得最有情趣的细节或词语,与同学们合作交流,以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学生阅读,小组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

  精读文章,才能品味出其中的情感和趣味,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对童年、对故乡的无限眷恋,才能提升自己的美好的生活情趣。

  4.设计此教学环节的目的

  通过对细节和词语的品味,加深对文中作者情感和课文主旨的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思考,提高阅读的质量。

  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

  古往今来,有很多的文人墨客写过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你读过这些作品吗?把课前准备的文学作品与同学们交流一下,看谁积累的资料多,交流得好。

  (学生小组交流,推举1~2名班级交流。学生可以吟颂诗歌,也可以以唱诗的形式)

  2.设计此教学环节的目的

  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积累知识,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3.延伸练习

  把与同学交流的作品摘抄到练笔本上,并试着仿写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歌。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集合6篇】相关文章: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集合六篇01-21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集合九篇06-23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6篇03-10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五篇06-07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合集6篇03-04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02-06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汇编六篇02-04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合集10篇11-24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九篇08-09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集锦10篇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