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0-10-22 09:08:4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七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七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连贯、通顺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3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

  2指名作答。

  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板书课文标题,播放课文录音。

  二、初读全文

  1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读。

  ②指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略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

  四、细读课文第二部分

  1速读第3至7自然段,找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

  同桌讨论,指名汇报。

  2你不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

  ①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

  ②指名朗读。

  3小组研究: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反复阅读第5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说说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五、美读课文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传达出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①同桌讨论;

  ②自由练读;

  ③指读,相机引导。

  3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六、总结全文

  1再读全文:跟着课文录音轻声读课文。

  2纵观全文,说一说:田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二句话说出来。

  你还想对作家刘绍棠说一二句话吗

  七、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娓、姥、炊、歇、叨、诲”。

  2指读。

  3观察字形,想一想: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

  4描红临写。

  5评价:

  ①学生互评

  看看临写的字和范字像不像,像的就用红笔把它圈起来,不像的字请你告诉他(她)哪儿不像,指导他(她)再写一遍。

  ②师总结,表扬红圈较多的同学。

  八、布置作业

  1迁移练习: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

  2实践活动: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夕送给你现在和以前的老师,写上你由衷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为了切实增强全体教师课堂研讨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打造高效课堂,学校决定举行全校教师优秀教案评比活动。现制订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切实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促进教师加强学习,钻研教材,规范教师备课环节,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我校教学常规管理水平。

  二、组织领导

  三、参赛对象:学校全体科任教师。

  四、活动时间:20xx年3月1日至20xx年6月20日。

  五、参评教案要求

  (一)合格教案要求:

  1、全期教案;

  2、教案课时数充足(书写教案要标注课时数);

  3、教案各环节齐全(课题、目标、重难点、教具、前置设计、教学过程、作业布置与板书设计等不得缺项);

  4、教学过程科学有效,容量适中;

  5、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二)优秀教案评选要求:(在合格教案基础上,优秀教案应具备如下要求:)

  六、工作安排

  1、组织教师学习学校制定的“合格教案、优秀教案评价标准”。

  2、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全体教师参照“合格教案”及“优秀教案”评价标准书写教案。

  3、在期中、期末两次教案检查中,各教研组对本期以来教师书写教案进行初评。初评分一、二、三等三个等级(一等占25%,二等占35%,三等占40%),选送评为一等的教师的教案(1—2位教师的)到教导室集中参评。

  4、教导室组织专门人员对各教研组选送的教案进行评比。评出1—5位教师的教案为优秀教案。

  5、将获学校教案评比优秀的教案集中向全校师生展示,供全校教师参观学习。

  七、奖励办法

  每期对荣获优秀教案的教师分别奖金60元,并在期末教师综合考核中奖励浓缩分0。5分。

  20xx年3月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提供的信息,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巩固有关百分数、折扣、纳税、利率等知识。

  2.能根据计算结果对方案进行合理选择。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行探索、分析、对比,选择合理可行的方案;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现实意义,感受数学在生活应用中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有关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教学难点:能根据结果分析方案的合理性,并做出正确选择。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每当过节放假,商场里总是有形形色色的促销活动,说说你都碰到过哪些促销活动?

  2.有时,同一品牌在两个商场活动不同,需要我们通过对比选择其中更为划算的。红红妈妈就碰到了这样的情况,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选择更合理。

  【设计意图】对于商场的促销,学生并不陌生,从生活问题引入新课,让学生知道今天的学习内容就在身边,具有现实的价值,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展开情境,综合应用

  1.教学教材第12页例5。

  课件出示题目:某品牌的裙子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打五折销售,在B商场按“满100元减50元”的方式销售。妈妈要买一条标价230元的这种品牌的裙子。

  (1)在A、B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钱?

  (2)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

  ①读题。说说这两个商场的活动各是什么?并说说自己对这两个活动的理解。重点理解B商场“满100元减50元”的意思。

  ②析题:想想按两个商场的活动,在A、B两个商场买各付多少钱,该怎么计算。

  ③解题:独立完成。

  ④交流与反馈:集体订正,并得出结论。

  ⑤回顾思考:这两个促销方式,在什么情况下付的钱是一样的?如果妈妈还想在这个品牌里买一件上衣,你推荐她在哪里买?为什么?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在之前百分数的应用上进行的,在分析解答时要有一定的侧重。像该例题教学,学生明确“满100元减50元”的含义后,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去完成。而在此基础上增加的思考环节,则是对百分数意义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

  2.尝试练习教材第12页“做一做”。

  课件出示题目:某品牌的旅游鞋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按“满100元减40元”的方式销售,在B商场打六折销售。妈妈准备给小丽买一双标价120元的这种品牌的旅游鞋。

  (1)在A、B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钱?

  (2)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

  ①独立完成。

  ②交流反馈。

  ③思考:不计算,你知道哪个商场更省钱吗?为什么?

  3.小结:在商场促销活动时,咱们通过对比、思考来选择更省钱的方案。数学在我们生活中还是大有用处的。

  (三)巩固练习

  1.基础练习

  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14题。

  爸爸想在网上书店买书,A店打七折销售,B店满69元减19元。如果爸爸想买的书标价为80元。(1)在A、B两个书店买,各应付多少元?(2)在哪个书店买更省钱?能省多少钱?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集体订正。

  2.提升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13题。

  百货大楼搞促销活动,甲品牌鞋满200减100元,乙品牌鞋“折上折”,就是先打六折,在此基础上再打九五折。如果两个品牌都有一双标价260元的鞋,哪个品牌的更便宜?

  ①读题:了解两种品牌鞋子的促销活动。

  ②析题:想想乙品牌的“折上折”是什么意思?你能举个例子吗?

  ③解题:完成计算。

  ④反馈:集体订正,得出结论。

  ⑤拓展思考:想想什么情况下买甲品牌比较便宜,为什么?想一个数据验证一下。

  (2)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12题。

  妈妈有1万元钱,有两种理财方式:一种是买3年期国债,年利率4。5%;另一种是买银行1年期理财产品,年收益率4。3%,每年到期后连本带息继续购买下一年的理财产品。3年后,哪种理财方式收益更大?

  ①读题:了解两种理财方案。

  ②析题:单从“年利率”来看,你认为哪一种理财方式收益更大?想想3年期和1年期在操作上有什么不同?“每年到期后连本带息继续购买下一年的理财产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银行1年期的理财产品在第二年的时候本金可以变更为多少?第三年呢?

  ③解题:根据分析独立完成。

  ④反馈:集体订正,对错题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设计意图】适当地调整练习的顺序,使得练习的设置更具有层次性,更符合学生思维的发展顺序。同时教师的指导工作也由放到扶,使学生实现更高的发展。

  (四)回顾全课,总结本课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总结:在生活中,很多时候都会用到数学知识,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计算,最终选择最佳方案。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

  2、朗读与默读课文,体会作者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培养学生的语感。

  3、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做诚实守纪的人。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

  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

  2、理解题目意思:

  师:“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题目的意思是──

  二、初步了解课文

  学习生字词:

  1、生字读音:

  这篇课文的生字多达20字,而且有的很难读。所以啊,我们就从检查生字的读音入手,看看是不是都会读了,大家有信心吗?

  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请自己读一读。

  课件显示:

  放好鱼饵 抛出钓线 湖面涟漪 耐心等待

  鱼竿剧抖 大鱼挣扎 小心翼翼 操纵钓线

  鱼跃不已 筋疲力尽 拉鱼上岸 父子得意

  乞求无果 不容争辩 放鱼回湖 依依不舍

  月光如水 获得启示 遇到诱惑 思父告诫

  道德抉择 简单问题 道德实践 勇气力量

  师依次指“剧”“跃”“抉”“挣”“获”等字,指导学生学习。

  2、部分词语的意思:

  词串中的词语,有什么不明白的,请提出来。

  (重点指导“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3、课文内容:

  生字词掌握得这么好,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谁来告诉大家: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别急,再看看课文才回答)

  板书:

  钓鱼放鱼启示

  三、深入体验课文情感

  1、初步了解情感:

  从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写事的记叙文。读这样的课文,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了解课文内容。但是,我们还必须读出课文隐藏的情感。请用心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体会到了课文中的什么情感。

  2、提问,随机指导,择要板书:

  如:得意 依依 不舍 感激

  (对获得启示以后感激的情感的体会很难,学生可能说不出来。在学生真正说不出来之后,可以暗示:明白了所发生的事情的意义后,我对父亲是什么情感啊?)

  四、深入体验“我”的情感

  1、自读:

  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变化的,钓到大鲈鱼时;把鱼放回湖里时,得到启示是。

  请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有关描写“我”的情感变化的语句,并用()表示。

  2、指导与交流:

  ⑴ 出示语句:

  师:课文哪些语句,写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情感变化?

  (学生说完,课件显示有关语句。)

  ⑵ 钓到大鱼时的心情:

  指导:在朗读种体会,联系《江上渔者》体会。

  (语句: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⑶ 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情:

  指导:逐句指导,在朗读种体会,在想象中体会。

  (语句:“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当父亲再次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

  “可是不会再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

  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它任何人的影子时,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

  五、父亲的情感

  1、自读:

  我们体验了儿子从钓到鱼到放鱼回湖的情感,父亲呢?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在课文什么地方?

  2、交流与指导:

  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又什么不同?在课文的哪些地方?

  (课件随机显示有关语句。)

  3、逐句指导: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指导:从“得”字你体会到什么?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指导:从父亲平静的语气从中体会到什么?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

  指导:“不容争辩”什么意思?

  板书:

  不容争辩

  请看看课文中的插图,体会体会。

  (课件显示插图)这是当时的情景。儿子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领会到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正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里取下来。

  请展开想象,当儿子向父亲再次投去乞求的目光的时候,父亲不容争辩地说些什么?我当儿子,谁来当父亲?

  (师生合作表演。)

  从父亲“不容争辩”你体会到什么?

  4、讨论:

  师:父亲要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父亲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

  六、课堂小结,留下悬念

  师:在鲈鱼捕捞开禁前的2个小时,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却在父亲的坚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这一过程并无人看见。小时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启示?会怎样影响我的成长?我为什么对父亲满怀感激之情?这些内容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七、课外作业

  1、写生字词,要求会写的生字每个写3个;带生字的词语每个写2个。

  2、朗读课文。

  3、摘录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句子。

  4、预习课文的后半部分,提出疑难问题。

  附板书设计

  钓鱼的启示

  我 父亲

  钓鱼 得意

  放鱼 依依不舍 不容争辩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字词:

  启示 抛(出去) 剧烈 小心翼翼 操纵 跳跃 挣扎

  沮丧 纽约 抉择 曾经 实践 获得

  (听写完后对照大屏幕,那几个字写错了。一个字连词写2遍。)

  2、学习“钓鱼”部分的体会:

  师:从“我”钓到大鲈鱼到把它放回湖里的心理变化,你体会到什么?

  从父亲要我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时态度的坚决,你体会到什么?

  答题要点:

  ⑴ 要把钓到的鱼放掉很难很难。

  ⑵ 父亲对“我”的严格的道德教育。

  二、学习课文后半部分

  1、默读思考:

  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你是从课文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

  2、学生读书思考,并画出有关语句。

  三、交流与指导

  1、提问:

  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谁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学生回答完,课件出示:

  转眼间34年过去了,……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其中,“但是,……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划上横线。

  2、轻声齐读带横线的句子。

  3、“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鱼”指的是什么?

  (“鱼”指的是形形式式的诱惑,指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

  4、“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什么意思?

  指导:刚满11岁那年,“我”在鲈鱼捕捞开禁之前2小时钓到一条大鲈鱼,是留下来还是放回湖里,是道德问题吗?

  (因为把还没到捕捞鲈鱼时间,把钓到的鲈鱼留着,就是错误的;而把鲈鱼放回湖里,就是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抉择就是这么简单。从作者放鱼回湖心情的沮丧,可以看出实践道德很难,实践道德,就是放掉到手的鱼,放弃个人利益。)

  5、“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从这句话体会到什么?

  指导:“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是什么教育?(“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的教育就是道德教育、是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这句话是说,从小得到严格的道德教育,就会有勇气和力量去实践道德。)

  6、小结:

  用自己的话填空:作者从34年前那个夜晚钓鱼的经历中得到的启示是: 。

  7、指导朗读这段话。

  8、课件显示:

  拓展: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会经常遇到形形式式的诱惑,也就是像这位作者所说的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你遇到过诱惑吗?遇到诱惑时怎么做的?

  比如:

  在家里:父母不在家,电视很精采,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你……

  在学校: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你……

  选举班干部,看到有的同学找人帮忙,你……

  在公共场所: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你……

  回家路上,你拣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你……

  ……

  四、课外拓展

  搜集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如:

  孟德斯鸠:“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附板书设计

  钓鱼的启示

  严格教育

  道德实践

  勇气和力量

  【设计说明】

  《钓鱼的启示》是一篇比较深奥的课文,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学的。选择这篇课文教学,是为了探索深文浅教的教学方法,即对蕴含深刻人文哲理的课文,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以及如何优选组合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和释化疑点,以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1、确定浅教的教学目标:

  ⑴ 学段阅读教学特点是确定如何浅教的主要依据:

  第二学段,这时学生的朗读能力已基本形成,语言发展也初步规范,内部言语的心理机制也开始成熟。因此,应将教学重点放到以默读、感悟为主要方式的语段训练上,同时进行言语表达和语感训练。其中,言语表达主要是指用规范语言简要概括信息的表达能力,语感训练则是通过对典型语例的精致化教学,以课文的思想情感为背景,感悟体验不同言语表达形式的作用和差异。第二学段仍要加强朗读教学,但与第一学段不同,主要是通过典型语句的朗读比较,感悟句段内的语言组合规律,以发展良好的语感心理图式。

  ⑵ 文本的重点与难点要根据浅教的原则确定:

  文本解读的重点和难点,不一定就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钓鱼的启示》,文章的重点和难点都是“启示”,而不是钓鱼过程中的放鱼。但根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把钓鱼过程中“我”的心情变化的语句作为教学的重点,既要求感受体验,也要求熟读积累。“启示”,只作为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理解。

  ⑶ 学生的真实起点:

  学生的真实起点,一是指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学习内容的难度超越学生心理特征,学生学起来必定是困难重重。二是指学生已经知道什么。美国奥苏伯尔编著的《教育心理学》指出:“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可见,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非常重要。对第二学段的学生来说,要理解抽象的道德概念是非常困难的。只有联系生活,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才能化难为易,学生才有可能感悟像《钓鱼的启示》这类课文所蕴含的哲理。

  2、优选组合浅教的教学方法:

  ⑴ 降低起点层层突破:(逐步提高)

  刚开始唱歌时调子起高了,就难以唱下去。教学也是这样,一开始,把起点定的很高,随着教学难度的提升会使教学难以进行下去。深奥的课文,起点定得低些,然后逐步提高要求,学生的学习才能比较顺利。揭题时,是引导学生关注“钓鱼”还是“启示”,起点是不一样的。如果一开始就关注“启示”,抓住“启示”的语句学习,遵循的是从理性到感性,学生学习会感到困难重重。一开始从“钓鱼”入手,体会放掉鱼之难和父亲教育之严肃,再来感悟得到的启示,遵循的是从感性到理性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⑵ 以读为主、读中体验:

  对深奥的课文,更要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体验。教学中读的引导,有筛选主要信息的默读,如找出表现“我”的心理变化的语句,父亲要“我”把鱼放回湖里的语句,“我”得到启示的语句等;有在体验中的朗读,如读“我”的心理变化以及父亲态度的语句等。

  感悟体验方法的引导力求符合文本特点。一是运用整体感受法。课文中父亲和“我”的人物形象丰满、意境悠远、意象丰富,初读时引导学生整体感受父亲和“我”的形象。二是角色体验法。课文对“我”的角色着墨多,形象鲜明;父亲的角色着墨虽然不多,但对子女严格进行道德教育的形象栩栩如生,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朗读与感悟中体验。三是想象体验法。对“我”再次向父亲投去乞求的目光,引导学生想象:儿子向父亲“乞求”,会怎么说?四是移情体验法。父亲的“不容争辩”,引导学生移情体验:你就是父亲,当年儿子投来乞求的目光时,你会不容争辩地说些什么?

  ⑶ 引导思维,问题解决:

  阅读的本质是思维,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学会外问题解决。

  如,《钓鱼的启示》以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维,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难点:

  问题一:从钓到大鲈鱼到把大鲈鱼放回湖里,“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抓住主要词句感悟放弃已经到手的大鲈鱼有多难;

  问题二:父亲要“我”把到手的大鲈鱼放掉,态度那么坚决,是不爱“我”吗?他做得对不对?也是抓住主要词句感悟,体会父亲对“我”的严格的道德教育。

  问题之三,“我”从钓鱼中得到什么启示?引导联系上文理解作者得到的启示,并用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通过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而加深对“启示”的理解。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倒数的意义.

  2.能正确的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倒数并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小数与整数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一)口算

  上面各式有什么特点?

  还有哪两个数的乘积是1?请你任意举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

  (板书:乘积是1,两个数)

  二、引入新课

  刚才我们所举出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

  (板书:倒数)

  三、新课教学

  (一)乘积是1的两个数存在着怎样的倒数关系呢?

  请看: ,那么我们就说 是 的倒数,反过来(引导学生说) 是 的倒数,也就是说 和 互为倒数.

  和 存在怎样的倒数关系呢?2和 呢?

  (二)深化理解

  教师提问

  1.什么是互为倒数?

  2.怎样理解这句话?(举例说明)

  ( 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 ,……不能说 是倒数,要说它是谁的倒数.)

  3.0有倒数吗?为什么?1有倒数吗?为什么?(0虽然可以看作几分之0,如 , ,……但是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分母为0,不成立,所以0没有倒数,另外0和任何数相乘却为0.1可以写作 ,1与 相乘还是1,符合倒数的意义,所以1的倒数是1).

  (三)求一个数的倒数

  1.例:写出 、 的倒数

  学生试做讨论后,教师将过程板书如下:

  所以 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 .

  (能不能写成 ,为什么?)

  总结: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2.深化

  你会求小数的倒数吗?(学生试做)

  三、训练、深化

  (一)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演示课件:倒数的认识1)

  (二)求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演示课件:倒数的认识2)

  (三)判断

  1.真分数的倒数都是假分数.( )

  2.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 )

  3.0没有倒数.( )

  (四)提高

  如果末尾加上=1怎么填?

  如果末尾加上=0怎么填?

  如果末尾加上=2怎么填?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倒数的哪些新知识?什么叫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五、课后作业

  (一)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8

  (二)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3 1

  板书设计

  倒数的认识

  教学设计点评

  这个教学设计符合知识本身的内在联系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目的明确,要求具体,重点突出,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教学中教师紧紧围绕倒数的意义,使学生在观察比较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体现了学生学习新知形成能力的过程。

  练习中,通过“教、扶、放”使讲练有机结合,既加强了双基,又开发了智力。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的:

  1、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油画棒画创作媒介的特点、创作手法,能够让学生学会利用相关工具和技法创作出一幅表达自己心声的油画棒画。

  2、学会画简单的油画棒画。

  教学重点:

  了解油画棒画的特点和表现手段。

  教学准备:

  1、笔:铅笔——宜选取软性铅笔如2B、4B等铅笔用于所画对象的轮廓勾形;蜡笔——有十二色、二十四色、四十八色等,初学者选用二十四色为宜。

  2、纸:宜选取普通素描速写纸,易着色,不易将纸涂坏。

  3、其他工具:橡皮、刮刀、削笔刀、画板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句: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双手去做工,大脑去思考。

  用手不用脑,学习学不好。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展示图片,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学会正确的观察分析方法:怎样才能画出一个有灵气、招人喜爱的小宝宝、小动物呢?首先应引导学生学会用观察、分析的方法,即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观察对象,从而发现他们的特点(如长鼻子象、大耳朵兔、长颈鹿)。但应切忌教条式地给学生太多框框限制,否则会限制学生的创造力及画中所表现出的意趣,宜鼓励他们正确观察后大胆下笔。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充分抒发自己的情感。

  2、了解油画棒画的基本勾形,类似于速写。标准的执笔方法可使蜡笔不易折断。正确的涂色方法易使所画对象色彩饱满、自然、生动。

  3、掌握油画棒画的作画步骤:①我们画各种物体形象,先要把各部分归纳成不同的基本形,在进行组合描绘。步骤是:先整体后局部,先大后小,先外后里,先上后下。可以先用铅笔打稿,再涂色,也可直接用蜡笔(或油画棒)去画。

  画人物形象时,多从正面去表现,可把头部画成正面,四肢和躯干等画成侧面。

  画动物形象时,头部可以画成正面或侧面,四肢、躯干等画成侧面。

  画风景建筑时,从正面、侧面都可以描绘。画交通工具时,要多从侧面去描绘。

  观察分析比较对象(抓住特点);②确定画在纸上的位置及大小(大小适宜,位置偏中);③勾形(从整体至局部,从有特点的部位到其他部位);④涂色(注意色彩的过渡、重叠,不能涂到轮廓线外);⑤勾线(用深色笔加强外轮廓,调整画面)。为了使画面上一些浅色或者重叠的物体形象更突出,就需要用颜色把各部分的轮廓勾画出来。勾线前,要先平涂好各部分的颜色,再用深色蜡笔(或油画棒)勾线,这样画面既干净又美观。如果采用彩色水笔勾线,要先用深色彩笔勾画出各部分的轮廓线,然后平涂蜡笔(或油画棒)色。反之,会因为蜡笔色的蜡性,而不好勾线。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初步感知汉字的形体美,产生对祖国文字的喜爱之情。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图文对照,感知字形,了解字义,体会象形字的特点。

  3、认识20个生字,能正确书写中10个生字。掌握L(竖折)、丁(横折钩)、J(竖钩)、>(横撇)、(竖折折钩)5种基本笔画。

  4、学习正确朗读短文,在朗读中体会也的用法。

  教学准备:

  教师:1、准备本课的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有条件的准备与文中自然景象相关的音乐片断、录像带。2、准备田字格黑板。

  学生:观察日、月、山、水、炎、树木、庄稼、画画马、牛、羊,了解有关的知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处用音乐、录像或图片创造美的环境,感受自然景物的美

  开课时,教师通过放录像或配乐看图片,让学生看圆圆的太阳光芒四射;弯弯的月亮如一只金色的小船,飘飘荡荡;小溪水哗哗地响着,时进还跃出一条条活蹦乱跳的小鱼。此情境的创设,使这些概念更具体、形象、生动,加强了学生对日、月、山、水、火等事物的感性认识,充分感受其美的形象。如果没有条件,可采取让学生画一画见过的日、月、山、水、火的情景,并把图上的内容讲给大家听的形式。

  二、掌握字形,理清字理,感悟汉字的形体美

  教师可以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观察一两个字,通过对比观察,找出每幅图上的具体事物与象形字的相似之处,引导学生借助象形字记忆生字字形,体会汉字的形体美。

  如:教学山时,引导学生从图到字观察,山字是三座高峰并峙的角形。象形的山字三个角变成了三条竖线,中间一条最长,两边的两条稍短,虽然山字的象形性大为减弱,但仍保存了角形字所概括的、山高高耸立的美。通过山与山的比较,体会到如让三条竖线一样长,那山的高耸的气势就不能表现出来。

  三、利用规律,自主学习,发现美

  1、学生自己观察其余字的变化,体会字形与字义。

  2、小组交流学习,记忆生字的字形,欣赏汉字的美。

  四、大胆想象,表现美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读句子。熟读课文,了解句子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如水火不相让的让是什么意思,师生共同讨论。

  2、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在读中联系生活实际,对日、月、山、水、火进行生动形象的理解。

  五、自主识字与写字

  1、用竞赛或游戏的方法,激励学生自主识字。

  2、认识4种新的基本笔画。

  3、教师范写日、水两个字,让学生知道怎样利用田字格写字,并体会几种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

  4、学生写字,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执笔、写字姿势。写字要在课内给足时间,不求数量过多,但求质量高。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七篇】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锦集七篇09-22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锦集4篇08-16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锦集九篇07-07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九篇07-09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六篇07-27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锦集七篇06-28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8篇10-13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九篇11-28

【热门】军训作文锦集七篇03-27

【热门】熊猫作文锦集七篇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