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0-11-07 16:26:5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八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八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知识教学点】

  1、 认知目标:自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记叙“我”细心照料一只小喜鹊,小喜鹊和“我”结下深厚感情的故事。课文描写的内容富有情趣,反映了儿童的真实的生活情景。 重点、难点是:从“我”对喜鹊“小花”的照顾爱护、“小花”对我的感情中,让学生体会到人类对动物的关心、爱护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要原因。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查找收集有关的资料帮助学习。本篇略读课文讲的又是儿童真实的生活情景,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去解决问题。教师充分利用电脑网络资源优势,让学生在网上查阅相关信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把语文阅读教学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是本节阅读课文的特点,教师不需要过多的讲解、分析课。本课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感情,从而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课文来理解课文内容,在解决重难点上,主要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在课件上完成练习,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明白人类对动物的关心、爱护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要原因。其次,让学生结合实际,自由发言,以身边的事为例,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最后,学生在“扩展知识”板块上网中查阅相关资料,并回归课堂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实践中探求知识,在实践中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媒体设计】 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房(能连接到 Internet、学生一人一机):情景导入时应用其广播功能;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时应用其监控、个别辅导、小组讨论等功能;学生示范、作品评价时应用其转播功能。 课件: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时根据需求选用学习资源,借助网络,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以达到解决问题及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的目的。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与分析

  一、欣赏图画,激趣引入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春天就在我们面前:请看一幅鸟语花香的画面。

  2、(课件演示)课题画面 12* 鸟情 3、小鸟也有感情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课文吧!

  媒体播放一组鸟类画面,最后定格在一幅人鸟和谐相处的画面。由此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 向学生展示集音、色、光于一体的课题画面,给学生以极大的吸引力。 带着问题进入。

  二、听录音朗读课文,整体感 知课文内容。 (课件演示)本课插图 1、(媒体播放)听课文录音朗读,课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学生反馈) (课件点击)喜鹊图 2、学生质疑:这只小鸟为什么和小男孩有这么深厚的感情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展示清晰的课文插图,便于学生观察;多媒体播放课文内容,在伴着轻音乐的朗读声中,学生更容易感受到小鸟和“我”的亲密关系。 让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学习习惯。

  三、细读片段,探究人鸟深情

  1、(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⑴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⑵ 边读边动手把不懂的地方画记号; ⑶ 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发现的问题。 (学生质疑,由学生自己帮助解答。教师适当点拨。)

  2、(点击课件]出示问题) 为什么“小花”对“我”有如此深厚的情谊? 喜鹊“小花”对“我”有那么深厚的感情表现在哪儿? (结合课文内容回答,教师在朗读上加以指导。)

  3、(点击课件链接)出示合作探讨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伴随优美的鸟语声机上完成“脑图”练习。

  4、(视频转播)学生完成情况。 多媒体展示阅读要求,让学生明确阅读课文的阅读方法。 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阅读课文,自疑自答,教师引导点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多媒体展示的两个问题正是本课需要解决的重难点。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步骤,已经基本上能解决。教师重在指导有感情朗读,体会随着事情的发展变化,读出作者的情感变化。 这一媒体环节的应用,目的在解决本课的难点:“我”对“小花”的关心、爱护,是“小花”对“我”对我有深厚感情的基础。 应用计算机网络来让学生完成此题,通过师生交互、人机交互,可以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视频转播功能,可以将做得快、答得对的习题及时展示给全体学生。

  四、点拨总结

  1、(点击课件)思考:

  ⑴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受到什么启发?

  ⑵ 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人类应该怎么做?

  2、(课件点击)结合学生回答,逐一点击本文板书内容。

  3、(点击课件链接)阅读相关的奇闻趣事。 课件出示教师设疑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感受,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思考、谈想法,培养学生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好习惯。从中受到爱护动物的思想教育。 多媒体的应用,把本课的板书设计一一展现,便于突出本文的重难点,也利于全文作总结。 设计此链接内容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感受人与动。

  五、结合实际,升华情感 (点击课件)出示问题: 平时你喜欢什么小动物?你和它之间建立了怎样的感情?能举例说说吗? 过渡语;人与动物能存在如此深厚的感情,人与人之间呢?)说说你们小组的同学是怎样与同学及长辈相处的? 结合实际来谈,进一步体会只要人付出感情,动物也会回报真情,人与动物就能和谐相处。 此题为“情感的迁移”处,通过小组的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的精神,而且受到思想教育。

  六、扩展知识与回归课堂 (点击课件)出示网上冲浪题:

  1、教师提供几组有关爱护动物的网站学生自由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2、说说你在网上看到了什么?有何感想?大家来评议,来总结。 学生借助网络查询、浏览自己喜欢的网站。网上的资料,已把学习扩展到课外,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飞禽走兽的种类和相关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 回归课堂,谈谈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旨在用现代信息教育手段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使其有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1、利用课件完成“脑图”。 2、根据老师提供的网址浏览相关网站。 附“脑图”:

  【教学过程流程图】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分步揭示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板书克隆。

  师:什么叫克隆?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一、二自然段,看谁最先找到答案。

  2、用彩色粉笔在“克隆”二字前加上“奇妙的”三字,问:不用读全文,你们能不能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谈克隆的奇妙)

  3、理解“奇妙”(稀奇而巧妙)

  4、克隆,奇妙在什么地方呢?让我们认真阅读课文来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理解说明顺序。

  1、默读课文,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毫毛

  例如

  马铃薯

  收获

  家畜

  饲养

  微生物

  效率

  2、词典,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1)多音字:家畜

  效率

  (2)除“微生物”外,均由学生自学理解。

  3、自读课文,练习概括各自然段的意思。

  小结:(1)孙悟空快速克隆自己。

  (2)克隆就是无性繁殖。

  (3)植物的克隆。

  (4)低等生物的克隆。

  (5)高等生物的克隆。

  (6)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7)克隆技术与其它科技成果结合。

  (8)克隆技术的其它应用。

  (9)克隆技术正在展示诱人前景。

  4、练习归纳要点,理解课文说明顺序。

  (1)把关系比较密切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想一想:本文的重点讲了哪几个问题?

  A、什么叫克隆。(第一段--第一、二自然段: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繁衍后代)

  B、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第二段—第三至五自然段:植物的克隆、低等生物的克隆和高等动物的克隆)

  C、奇妙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他的诱人前景。(第三段:第六至九自然段)

  5、学生讨论后,教者归纳:本文中心突出,专门介绍有关克隆的知识。条理性强,先解释什么叫克隆,然后分类介绍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的克隆现象,最后讲奇妙的克隆具有诱人的前景。[]

  三、作业。

  1、朗读课文。

  2、习字册生字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词。

  2、师述课文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回忆上堂课内容。

  二、精读课文,理解说明方法。

  1、学习第一段。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隆?

  (2)相互交流。

  (3)讨论后,教者归纳说明方法。

  A、举例子:孙悟空拔一根毫毛能变成一群孙悟空,这就是克隆。

  B、下定义:克隆就是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2、学习第二段。

  (1)自读第三至五自然段,同座相互讨论:这一段从哪几个方面讲自然界的克隆?用的是什么方法?

  (2)开展讨论。

  (3)教者归纳说明方法:

  A、分类别。分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动物三类来介绍。

  B、举例子。植物的克隆就举了柳树、马铃薯、仙人掌等为例。

  3、学习第三段。

  (1)各自反复朗读第六至九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是怎样讲“奇妙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它诱人的前景”的?

  (2)讨论后形成下列板书:

  A、总说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B、可以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品质优良的家畜。

  C、可以挽救濒危物种,培植人体“配件”。

  D、概括克隆技术展示诱人前景。

  (3)这一段按“总—分—总”的结构来说明问题,显得条理清楚。

  三、回顾全文,归纳总结。

  1、《克隆之谜》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知识?采用了哪些说明的方法?

  (《克隆之谜》重点介绍了关于克隆技术方面的知识,采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等。)

  2、尼觉得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四、练习。

  1、说说克隆这项技术奇妙在哪里,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

  2、关于克隆“可以造福于人类”,你还了解哪些?

  板书:

  植物

  无性繁殖

  低等生物

  高等动物

  7

  克隆之谜

  培育

  造福人类

  挽救

  培植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有所体会并进而分享诗中流露出的热爱生活、驰骋想象的情趣。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由生字新词,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悦。

  难点:理解“我”为什么最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情感目标:有所体会并进而分享诗中流露出的热爱生活、驰骋想象的情趣。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认知目标: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新词。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1、小朋友喜欢读儿歌吗?上课之前,老师先来教你们读一首儿歌,名字叫《四季歌》。老师说一小句,小朋友跟我读。

  (1)春天暖,百花开;夏天热,雷雨多;秋天凉,稻谷香;冬天冷,雪花飘。

  (2)接下来,难度加大了,我说一大句,你们跟着我说一大句。

  (3)记住了吗?老师来考考大家,老师说前半句,小朋友接下半句。

  (4)现在,不用老师提醒,能背出来吗?

  2、小结:这首儿歌告诉我们,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色特点。

  3、小朋友,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呢?为什么呢?

  4、有一个小朋友,他十分喜欢夏天。当夏天来到的时候,他有很多的想法和愿望呢?是哪些想法和愿望呢?

  5、现在请小朋友把书打开,大声地读读21课,要求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老师相信只要大家认真读,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

  2、这首诗歌一共有几小节?谁愿意选一节来读给大家听?可以是你读得最好的一段,让大家欣赏一下;也可以是你读得还不够好的一段,让大家当你的小老师,来帮帮你。

  3、小朋友读的真好!读了课文,你们知道在夏天,我想变成哪些事物呢?

  (1)学生自由说。教师贴出彩图。

  (2)谁能把我这么多的愿望用这一句话来说清楚呢?

  出示填空:我想变,又想变,还想变,最想变。

  (3)(指板书)这位小朋友有很多的愿望,他最想变——

  (4)板书课题:(真字用红色笔写大一点。)

  (5)课题中的哪个字可以看出小朋友最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

  (6)谁来把这个课题读好呢?(指读,齐读)

  # 你把小朋友想变成大大荷叶的强烈愿望读出来,真棒!

  # 你把荷叶的特点读出来了。

  # 我们一起来读读。

  二、品读诗文,读中感悟

  1、(播放大自然夏天的音乐:)小朋友读的真好!下面请大家闭上小眼睛,竖起小耳朵,仔细听!你听见了什么?好像看到了什么?(教师戴上花环)

  2、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睛,小朋友,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1)# 你听的真认真!

  # 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 你观察的真仔细!对呀!现在,我就是夏天的小姐姐!

  (2)小朋友,夏天来了,你想变点儿什么呢?选择你最喜欢变的事物,自己再读读课文,注意要把你的喜欢之情读出来呀!

  3、想变成雨点的小朋友请举手!请你来读读这一句话!

  (1)投影句子:我想变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

  (2)透明这个词语懂吗?(非常的干净、明亮)平时,你们还见过哪些非常干净、明亮的东西呢?

  (3)看,多么透明、多么圆润的雨滴呀!谁来把这个词读好呢!(出示:透明的雨滴)

  (4)现在,谁能把这句话来美美地读好呢?我们一起来读读!

  4、哪个小朋友想变小鱼呢?(我想变一条小鱼,游入清凌凌的小河。)

  (1)你为什么想变小鱼呢?

  (2)请你来读读这句话。你把清凌凌这个词语读的特别好!请你做小老师来领着大家读读!

  (3)清凌凌的小河,我们也可以说()的小河。

  送成语:清澈见底,波光粼粼

  (4)看,夏天到了,活泼的小鱼在清凌凌的河里快乐地游来游去,是多么开心呀!谁还想来把这句话读读。

  5、夏天到了,你想变小蝴蝶吗?

  (1)拿着头饰走到小朋友身边:好,小姐姐就满足你的愿望!请你来说说自己的愿望吧。还有谁也想来读读这句话?

  (2)我们小朋友都是祖国的花朵,请你扮演可爱的小蝴蝶在花丛中穿梭吧!

  # 多么羞涩的一只小蝴蝶!

  # 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这就是——穿梭(读好词语)

  (3)看!夏天到了,地上开满了鲜花,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所有想变蝴蝶的小朋友请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4)夏天到了,蝈蝈在花丛中快乐地唱歌,歌声真好听。所有想变蝈蝈的小朋友请起立,我们一起把这句话来大声地读读!

  (5)如果你是蝈蝈,你会歌唱什么?

  6、小朋友,你们还想变什么呢?

  (1)谁能看着图用最美妙的声音来告诉我吗?

  (2)夏天的夜晚星星一闪一闪的,好像在眨眼睛。弯弯的新月仿佛是夜空中一只金色的小船,等着我们去乘坐呢。这一切是多么美好呀!

  (3)我们女小朋友一起来读读这一句话,男小朋友也来和女孩子比一比!

  (4)说话:我想变眨眼的星星,在。

  我想变弯弯的新月,在。

  7、我想呀想,说呀说。最后,我看见小小的荷塘,真想变成——

  (1)小朋友,你们有没有见过荷叶呀?谁来说说你见过的荷叶是什么样子的?

  (2)投影荷叶:看,多么碧绿的荷叶,多么美丽的荷叶,真像一把巨大的雨伞,高高地撑在荷塘里。

  (3)出示句子:荷叶像一柄大伞,静静地在荷塘举着。

  (4)谁来读好这句话?(指读,齐读)

  评议:老师听出来了,荷叶像一柄大伞;你把静静地这个词语读出来了。

  (5)课文里的我为什么特别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

  (6)点拨:是呀!荷叶真美丽!真可爱!我除了喜欢它的可爱,喜欢它的美丽,还有其他原因吗?(想一想,荷叶会给谁带来快乐呢?)

  (7)是啊!小鱼来了,在荷叶下嬉戏,雨点来了,在荷叶上唱歌……

  (8)嬉戏是什么意思?请小朋友想象一下,小鱼在荷叶下,会做哪些游戏呢?

  (9)夏天,下起大雨时,雨点落在荷叶上,丁丁冬冬,真像是在唱歌呀!

  (10)荷叶除了会给小鱼和雨点带来欢乐,还会给谁带来欢乐呢?小朋友,你能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这句话来说说吗?(出示:来了,在荷叶。)

  (11)小朋友说的真好!是呀!大自然中有许多可爱的朋友都喜欢荷叶呢!我们一起来读读下面的儿歌!

  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小蝴蝶说:“荷叶是我的大舞台。”小蝴蝶站在荷叶上,跳起了优美的舞蹈。

  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

  小蜜蜂说:“荷叶是我的小床。”小蜜蜂采花粉累了,躺在荷叶上美美地睡大觉。

  小朋友说:“荷叶是我的凉帽。”小朋友头顶着荷叶,红红的脸蛋儿笑得比荷花还美呢!

  8、师小结:这么多朋友愿意跟荷叶在一起,怪不得这首诗最后用了一个“……”呢!荷叶不仅自己美丽可爱,还能给小鱼、雨点、小蝴蝶、小青蛙它们带来欢乐,怪不得小诗人最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一起读好句子:真想变成什么?真想变成怎样的荷叶?)

  9、这首诗歌写得真美!小朋友,你们喜欢这首诗歌吗?下面,请小朋友露出你可爱的笑脸,配上你优美的动作,一起来表演表演,好吗?

  10、老师是夏天的小姐姐,我就来读第一小节!第二小节女生读,第三小节男生读,四五小节一起读。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读的最认真!

  四、学习生字

  1、小朋友学习真认真!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看生字娃娃躲在荷叶下面呢?我们一起来把他们找出来。

  第一个出来了,读什么?(开火车读生字)游、穿、蝈、眨、柄、伞、戏。

  2、这两个字“蝈戏”,你们能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吗?

  3、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来写一写。(指导书写)

  4、学生描红。

  五、作业

  1、回家把这首好听的诗歌背给爸爸妈妈听。

  3、回家再想一想,夏天来了,你自己想变成什么呢?为什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能力目标:继续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认知目标: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朗读全文

  二、拓展延伸

  1、小朋友,夏天来了,你想变成什么呢?可以画下来,也可以写下来。

  2、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欣赏。

  3、小结:小朋友,你们的画荷诗不仅美,而且有情有趣。然而,大自然的美,大自然的情和趣,是画也画不完的,写也写不尽。让我们生一双智慧的眼,去发现;让我们长一双灵巧的手,去描绘,也让我们拥有一颗仁爱的心,去呵护,愿意吗?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2、指导书写。

  3、完成练习册。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在教材的46~47页,写的是秋天独有的一些大自然的声响,用诗歌个优美语言赞美了秋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边读边想象,从秋天独有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丽。

  3、 仿照诗歌的形式,自己写几句诗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老师范读、学生自由读、互读等形式加强朗读的训练指导,读出秋天美的感情。

  2、结合多媒体教学的画面显示,形象感知,体会秋韵。

  3、制导学生细心观察,大胆想象,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试着写诗文,互相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品味诗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和对美的欣赏能力,在续写诗文中获得创作的快乐。

  【教学的重点】

  1、品味诗歌语言的精练优美,并试着编写几局诗文。

  2、从秋天的音响中,勾画秋天美好的景象。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中浓浓的秋情。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课前布置学生观察秋天来了四周的变化和留意你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秋天来了,谁观察过我们西樵四周的环境有什么变化?(指名说)对,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不信,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走进声音的世界,静静地听,然后说说你听到了什么意思?看谁的耳朵最灵。

  (课件播出几种声音,生猜)

  2、再次听声音,想象一下是怎样一幅情景。(指名说)

  3、课件播放画面。

  4、你还想听听更多有关秋的声音吗?一位伟大的诗人,他把美妙的声音编成了一首诗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5、指名读课题,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二、初读课文,帮助正音

  1、读略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说说略读提示中教我们怎样学习诗歌。(指名)

  2、自由朗读诗歌,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3、师检查生的识字情况:⑴ 自由练习;⑵小老师教读;⑶指名读;⑷ 会读的站起来读。

  4、找6人读诗歌,每人读一节,帮助正音。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思:想想读中你听到什么声音?(板:黄叶、蟋蟀、大雁、秋风)

  2、把喜欢的声音的那一节自由多读几遍。

  3、生把喜欢的那节指名读,生评,说说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多种形式读:师范读、男女读、小组读、愿意的站起来读)

  4、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什么?

  5、学了这几节,你体会到什么,有什么感受?

  6、把三节美美地读一读。

  7、听听,走近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听秋的声音、你还能听到哪些声音?(指名说)

  8、秋的声音,在(引生读第5节)

  9、仿诗歌,自编诗歌。

  10、导读第6节,你感受到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读这一节?(齐读)

  四、总结,并布置作业

  秋天,从远处匆匆地来,向远处匆匆地走,回去就让我们把这美妙的秋的声音读给家长听,也把自己编的这收诗歌写下来,好把秋记在心中。

  【板书】

  黄叶 唰唰

  蟋蟀 蛐蛐

  12、听听,秋的声音 大雁 叮咛 音乐厅

  秋风 歌吟

  【教学反思】

  这堂课学生的学习热情比较高,特别是让学生感情朗读时,学生很积极,让他们回想还有什么声音十时,学生的思维也比较活,想出很多自己意想不到的,但也有些学生分不清哪些是秋天的声音,在让学生仿照诗歌自编诗歌时,可能学生不太理解诗歌的格式要求,在教学时也可能忽略的这一点,所以在编写诗歌这一环节不太理想。这节是略读课文,可能在课堂中说得太细,不够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中感悟。在课堂延伸这个环节设计得不够精,其实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给一些相应的短文让学生真正能学中运用,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通过诵读,从人们随意杀狼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想让大家用自己的话来给我们描述一下我们非常熟悉的两种动物的特点。(出示图,板书:狼、鹿)说说你喜欢哪一种动物?

  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狼和鹿的身上,让我们借助课文一起走进凯巴伯森林,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中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检查读书情况,个别学生分段读。

  三、紧扣词句,研读课文

  1、(出示图)同学们看,这就是100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看着这图画,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它呢?

  2、课文是怎样来描写100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呢,轻声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把描写森林的句子用直线画下来,再读一读。

  3、出示: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该怎样读好这句话呢?指名试读,评价,齐读。

  4、从你们的朗读中可以看出大家都十分喜欢这座美丽的森林。经过25年后,凯巴伯森林却有了很大的变化。(出示图)快速浏览课文,找找相应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出示: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齐读。看到这枯黄的森林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指名读,齐读。

  5、生活在其中的可爱的鹿呢?它们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老师发现课文中有3个数字是描述生活在凯巴伯森林中的鹿数量的,你们找到了吗?(板书:四千 十万 八千)为什么在数量上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请同学们分组学习,找到原因。

  6、分组学习,交流反馈。

  7、我们看看课文中分析的和大家的意见一不一样。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出示句子:(1)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2)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为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边读边想:为什么凶恶的狼变成了功臣,而可爱的鹿却成了祸首?怎样读?

  四、提升感受,总结全文

  1、齐读全文,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2、今天,我们两次来到了凯巴伯森林,在被毁的森林里我们明白了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生存都有它的用处,不应该随便消灭它,自然界就如同一架天平(师画天 平),必须保持平衡,才能使各种生命得到合理的发展。今天回家后,请小朋友们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明白这个道理,好吗?

  板书设计:

  19 狼 和 鹿 三千 十万 八千

  功臣 祸首

  吃

  狼 鹿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词语:

  生机勃勃 葱绿 枯黄

  美丽 活泼 饥饿 疾病

  贪婪 凶残

  (1) 指名读、正音 齐读

  (2) 学生思考:这三组词语分别是描写什么的? 试用这几个词简单概括课文内容。

  过渡:课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森林和鹿群的变化的呢?请同学们自己先默读一下第一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看看森林和鹿在狼被捕杀前后有什么不同,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设计意图:从描写森林、鹿群、狼的词语入手,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通过指导,可以很好地落实写字教学目标。同时,引领学生用相关词语概括课文内容,既是语言文字训练,又确立了研读方向,为下面的学习做了铺垫,可谓一举两得。】

  二、精读课文,走进文本。

  1、引导学生先看看森林在狼被捕杀前后有什么变化。(指名读)

  (1)多媒体映示:

  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引导学生理解句意:凯巴伯森林前后颜色有什么变化?

  (2) 多媒体映示森林在狼被捕杀前后景象的图,让学生说说感受。

  (3)指导朗读:这如此鲜明的变化,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两句分别应该怎么读?(指名读 男女生分角色读 齐读)

  过渡:当读到这儿的时候,你心中有了一个什么疑问?(指名说 如:为什么凯巴伯森林有如此大的变化呢?)

  引导学生读读第三自然段。先让学生找出文中有关语句说一说(可是,吃光了。)。

  2、引导学生感受鹿群的变化:我们再来看一看,狼被捕杀前后,森林里的鹿群有什么不同?(指名说)

  (1)出示板书:___________的鹿在林间____________。让学生说说,狼被捕杀后,森林里的鹿在干什么?

  (2)引导学生抓住数字上的变化,感受鹿群生活状况的变化。

  (3)指导感情朗读。

  过渡:这时你心中又有了什么疑问?(在狼被捕杀前后,为什么凯巴伯森林和鹿群有如此大的变化呢?)

  3、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1)读后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紧接着,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2)找出文中数据,体会鹿群和狼群的变化之大。

  4、讨论: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指名说:但鹿群的后面,的暗算。)

  过渡:可人们万万没有想到,----

  5、多媒体映示:

  1、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2、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1)齐读这两句话。

  (2)说一说:谁是功臣?为什么称狼为功臣?谁是祸首?为什么称鹿为祸首呢?学生自由读第4小节,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练习说话。

  (3)、理解引号的作用:狼真的是功臣吗?狼吃掉鹿只是出于它的本能,所以算不上鹿和森林的功臣。鹿想这样吗?是谁让鹿去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

  6、说一说:读到这儿,相信同学们对狼、鹿、森林、人类,一定又有了新的理解、新的感受。现在,你最想对谁说些什么?(指名说)

  【设 计意图:这部分教学,是由文悟理的关键。这一过程的设计,围绕一个故事: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故事;紧扣三组对比:森林、鹿群、狼群前后变化的对比;抓住文 中数据的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默读、个别读、分角色读、齐读等),以及观看多媒体再现的森林变化前后图景,探究这些变化的原因以及相互之间的 联系,从而领悟到人们称狼为功臣,鹿为祸首的'原由,进而悟出文章蕴含的道理,可谓水到渠成。同时,_______的鹿在林间 ________。的填空,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练习说话,又是很好的说话和概括能力的训练。】

  三、说写训练,揭示主题。

  1、现在凯巴伯森林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想在森林入口处设置一个警示标语,你认为应该在上面写些什么?(学生写 写后指名说 师生评议)

  2、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狼多了,鹿少了好不好?会出现怎样的后果?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保护生态平衡)

  【设 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作文刚起步,阅读教学中应抓住契机适当进行一些写话训练。这里在学生学习前文的基础上,以设立警示牌的形式让学生说写学习本课的收 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说写效果。另外,通过进一步的探究,还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保持生态平衡这一主题。】

  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像凯巴伯森林的居民这样,由于不明白大自然有她自身的规律而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的人还有很多。多媒体映示:

  马里温岛的猫灾

  马里温是印度洋上的一个小岛,1945年,南非的第一支探险队来到这里,随船来的几只老鼠也悄悄溜上岸,到了1948年,老鼠成了岛上的霸主,探险队运进了5只猫捕鼠,可是海鸟的味

  道比老鼠好,猫不抓老鼠却吃鸟,结果猫繁殖到2500只,鸟遭殃了,一年被吃60万只。

  夏威夷的蜗牛灾

  20世纪30年代,一些商人把非洲的大蜗牛运到夏威夷群岛,供人养殖食用。有的蜗牛长老了,不能食用,就被扔在野外,不到几年,蜗牛大量繁殖,遍地都是,把蔬菜、水果啃得乱七八糟。

  人们喷洒化学药剂,连续15年翻耕土地也不能将它除净。

  西班牙的螃蟹灾

  1976年,西班牙从美国引进5万只蟹苗,放养在一条河的三角洲。几年,繁殖到几亿只,而当地每年最多只能捕400万只,供人食用。稻田里的水顺着密密麻麻的蟹洞漏干;螃蟹吃掉水中

  的鱼虾、水草、浮游生物、稻苗,鱼绝了,鸟没有吃的,也不在这里停留了,给当地造成了一次螃蟹灾。

  (1)师讲述这三个故事,并引导学生补充有关事例。

  (2)读了这些故事,现在你最想对人们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同学们明白了这个道理,现在当地政府也决定让凯巴伯森林重新恢复到一百多年前的美丽,你认为怎样来完成这个任务?(学生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拓展课外阅读是新课标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这里教师和学生补充的现实生活中没有注意生态平衡而受到大自然惩罚的实例,是课本向相关材料的延伸,不仅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升华主题。】

  五、作业超市,课外延伸。

  1、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收集有关生态平衡或失衡的小故事,与同学交流。

  3、设计一条保护生态平衡的宣传的标语。

  【设计意图:以作业超市的形式出示作业,给学生充分自主选择、参与探究的空间。作业内容也可以有效地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晴朗的夜空很美。

  2、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3、能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晴朗的夜晚天空很美。

  2、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1、用硬纸板做一个圆月亮和一个弯月亮。

  2、准备一块小黑板。

  3、录音磁带、字块。(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的小提琴独奏)

  4、幻灯。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引言:小朋友,在晴朗的夜空,我们常常看见天上有月亮,你们喜欢看月亮吗?

  老师跟大家一样,也喜欢看月亮,老师请小朋友看这个月亮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出示圆月亮)

  月亮有时是圆的,有时是弯的,弯弯的月儿像什么?(出示弯月亮)

  2、看图:老师请小朋友边看图,边听录音,想一想,这是真的船吗?是什么?(出示幻灯)

  下面请小朋友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你能看出是什么时候?

  再请小朋友连起来说,图上画的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师述:这幅图画得很美,在晴朗的夜空,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所以,叶圣陶老爷爷把《小小的船》写成课文给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学,你们喜欢吗?请小朋友在学课文时,要一字一句认真地学习,打开书,自己把课文读一遍,看看这课有几句话?

  3、请一个小朋友读第一句,弯弯的月儿讲了什么?(板书:弯弯的)

  弯弯的和弯的比一比,你认为哪个词美?为什么?

  弯弯的比弯的更弯一点,而且弯得更可爱,看起很美,讨人喜欢,所以,课文里用弯弯的这个词来形容月亮的形状。

  4、弯弯的月儿像什么?小小的船又讲了什么?(板书:小小的)

  课文里为什么用小小的船而不说小船呢?我们把这句话连起来读一遍。(指导朗读)

  5、这只船除了弯弯的、小小的,还是怎样的?(指名读二句)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讲了什么?(板书:两头尖)

  图上画了什么?与上图比较一下,课文里为什么说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

  我们学完了一、二句,现在把它连起读,想一想,这两句都写了月亮的什么?(齐读一、二句)

  6、这样美的船你们想不想上去坐一坐?

  老师带你们去,因我们离月亮太远,所以要坐上最快的火箭,小朋友系好安全带,闭上眼睛,准备。(按录音)

  到了,睁开眼睛,我们到了哪儿?(指幻灯:太空)

  你现在感觉怎样?你看到了什么?(板书:星星、月亮)

  我们来到月亮上,把弯弯的月儿当小船,蓝天可以当作什么?星星可以当作什么?

  (课间休息)

  7、我们一起读书上的第三句。

  比较句子。(出示小黑板)

  我看见星星和天。

  我只看见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先把这两句读一读,找出不同的地方?比一比哪句好?为什么?

  闪闪的是什么意思?这个词写出了星星一亮一亮的,好像对我们眨着眼睛。(板书:闪闪的、蓝蓝的)

  蓝蓝的写出了什么?把天写得更美了,所以第二句好。

  第一个句子用的是看见,第二句用的只看见。看见只看见有什么不同?只看见的范围小些,看见的范围大些,为什么只看见,是因为蓝天,星星太美了,吸引了目光,所以只看见。

  我们一起读二句。

  请小朋友把第三句连起读一遍,我只看见要读重点,闪闪、蓝蓝读轻。

  8、这篇课文学完了,为了让小朋友读得更好,请小朋友跟着录音读一遍。(请人读)

  有表情地齐读,注意老师怎样指导的。

  同学们读得好,下面把书关上,老师读前半句,小朋友读后半句,看谁记得住?

  再齐背诵一遍,同学们读得很好,这首诗不但小朋友喜欢,我们音乐家把它写成歌来唱,会吗?(齐唱)

  9、今天小朋友学得很好,下面我们做个游戏,老师考一考小朋友怎样。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找朋友是把老师给的字块看一下,哪些词放在一起合适,拿这两个字块的小朋友就站在一起,剩下的小朋友就拍手唱找呀,找呀,找呀找,找到一个好朋友。

  字块是:弯弯的、小小的、蓝蓝的、闪闪的、月儿、星星、蓝天、小船。

  全体小朋友齐读字块上的词。

  小朋友再动动脑筋,这些词除了刚才的放法外,还可以怎样放?意思大体不变。又变换放法:天蓝蓝的,月儿弯弯的,星星闪闪的,船小小的。

  通过游戏,小朋友们知道了,有的词放法不同,但意思大致相同。

  10、打开书,指导课后三题。

  读、查课后作业。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5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以及预习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关于老舍养花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花草能装点自然,美化生活。人们都爱赏花,有的人更爱养花。哪些同学自己养过花,把你养花的感受说一说。养花是件非常有乐趣的事,今天,我们学习《养花》,看看老舍先生对养花有哪些独到的感受。

  二、介绍写作背景。

  本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 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老舍旅美时得了“腰脊骨软组织粘连”,动了手术。后来在回国途中,病情加重,到香港已不能走动,只好留在香港。到北京后,一直留下了“坐骨神经痛”症——即课文中说的“腿病”。老舍养花,是从33岁结婚组织家庭后开始的。解放以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兴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别爱养菊花,经常与爱养花的朋友互相交谈,致使花的品种达到100多种。大风、暴雨来临,全家就抢救花草。到了群花盛开的时候,老舍先生总是邀请好友前来饮酒、赏花,他觉得这是非常有乐趣的。

  三、验收预习第一项,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出示预习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语句,勾画出生词及其他不理解的地方,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把易读错的字音和难写的生字记在预习本上,并想办法记住它。

  (2)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搜集有关老舍及老舍养花的资料。

  1、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验收预习第一项。

  过程:4人小组学习,由小组长负责组织轮读课文,互相倾听,汇集预习中读音、生字词问题,并互助解决,解决不了的由组长负责记录在预习本中。

  2、全班交流自学成果与遗留问题。

  a、教师出示整理的本课生字词和易读错的词语

  计较、门道、昙花、菊秧、大雨倾盆、狂风暴雨、奇花异草、三年五载、秉烛夜游、有益身心、胜于吃药、置之不理、自生自灭

  (注意矫正计较的“较”、昙花的“昙”倾盆大雨的“倾”的读音。)

  b.说说自己弄懂了哪些词语。

  (注意弄懂“计较、门道、秉烛夜游、置之不理、三年五载”的意思。)

  四、验收预习第二项,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概括大意。

  1.指生按自然段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给每一自然段列一个小标题。)思考:作者围绕养花讲了哪些内容?

  (为什么养花;养什么花;养花要摸门道;养花有益身心;养花使人喜悦;养花使人伤心;养花的乐趣。)

  2.谈谈自己已经读懂了什么?

  预设:

  (1)老舍先生养的都是好种易活的花。

  (2)养花很辛苦。

  (3)养花能增长知识。

  3.提出不懂的问题。

  预设:

  (1)“花草自己会奋斗”是什么意思?

  (2)养花其实很辛苦,而老舍先生为什么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养花到底有哪些乐趣?)

  五、布置作业

  1.摘抄体现作者爱花的句子。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瞄准感觉。

  从课文中,我们感觉到,花儿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缤纷的色彩,给了我们丰富而敏锐的感受。自古以来,诗人作家写花的很多,不同的诗人和作家对花的感觉也不一样。我们已经初读了《养花》这篇课文,知道著名作家老舍正因为爱花,所以才养花。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大作家的业余生活,去尽情体味一下老舍先生养花到底有哪些乐趣?(板书:养花 ——乐趣 )

  二、深入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出示中心话题:

  老舍从养花中获得了哪些乐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结合中心话题自己默读、感悟。

  2.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讨论疑点。

  3.全班汇报。

  采取一人发言,其他人补充及教师点拨的形式。

  预设:着重理解以下内容:

  (l)“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满是花草”。(可以体会出作者爱花,确实把养花当成了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情感。)

  (2)作者养的花没有奇花异草,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这句话中“自己会奋斗”是拟人的修辞手法,指有些花草不怎么选择天气,不怎么需要养花技术,就能自己生长。作者爱花,养花,不是为了研究和试验,而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乐趣。所以作者“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

  (3)作者养花,不是对花“置之不理”,而是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地关心它们。(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花有感情。作者在照管花的过程中,摸出了一些规律,增长了知识,从中得到了乐趣。)

  (4)“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这是作者学会养花后的自豪之情的流露,这就是乐趣。)

  (5)如此循环,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有益身心,胜于吃药。(“如此循环”指“像这样循环”。指作者工作的时候,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这句话是说养花付出的劳动可以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调节,对身体和精神都有好处,比吃药效果还要好。在辛苦中了解了劳动的意义,得到了乐趣。表达了作者热爱劳动的感情。)

  这里有两点值得进一步探讨。

  a.作者为什么说得感谢它们?(因为养花,作者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了调节,消除了久坐或久站带来的腿部不适,代替了吃药,自然身体好,心里更高兴,这就是“有益身心”的意思。)

  b.作者两次使用“腰酸腿疼”、“热汗直流”,你认为作者是在抱怨养花劳累吗?为什么?(作者不但没有抱怨养花的劳累,反而从辛苦中体会到了乐趣。“这多么有意思呀!”这就是作者劳累后的感受,这是苦中有乐,是劳动带来的快乐。)

  (6)、投影出示句子: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a.让学生不改变意思,换一种说法:(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b.这句话说明什么道理?(劳动可以创造一切;幸福生活是劳动创造出来的;人活着,就应该劳动。)

  c.补充空白,强化感觉。

  师:a、老舍在劳动中发现了真理,其实我们还可以从他的文中

  发现不少真理,继续读下去,你也会发现不少真理的。

  不劳动,就( ),这也是真理。

  b、你的生活中也有不少真理,联系你的生活说说:

  不劳动,就( ),这也是真理。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7)作者养花能得到别人的赞赏,并与朋友分享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喜欢。这也是养花给作者带来的乐趣。

  (8)菊秧遭灾,不怪暴雨,也不抱怨邻家,只是自己默默承受。说明作者宽厚待人。当花受到摧残时,养花的人难免忧伤,这说明作者对花产生了特殊的感情,伤心中表现了作者爱花、惜花之情。

  (9)从小猫上房看出了院子里的花草很多。菊秧有“三百棵”,“砸死三十多种、一百多棵”。 还养着昙花…… 说明:老舍养的花不仅数量多、而且品种多。“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这些都说明老舍的花养得很好。对养花充满了乐趣。

  (10)养花的乐趣,归结起来就是: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

  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作者从养花中得到这些乐趣。正说明作者爱劳动、爱生活。)

  教师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此段并随机板书:

  有喜有忧 有笑有泪

  有花有果 有香有色 热爱劳动 热爱生活

  即须劳动 又长见识

  小结:作者通过养花,掌握了养花的门道,在他眼里,花草就像孩子一样需要呵护,这足以看出他对自然界中一切生命的热爱。走近自然,珍惜自然,关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正是我们所提倡的。

  三、回顾全篇,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总结养花的乐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向生活延展。

  a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养花的新认识。

  b、从《养花》中,你对老舍有什么了解?

  (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探求知识,积极奋斗。)

  3、 向课外拓展。

  推荐阅读:老舍的《劳动最有滋味》或《劳动的开端》

  四、布置作业

  选择一种喜欢的花草写一篇短文,要写出这种花草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欢它。如果你养过花,也可以写写自己的感受。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活动,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快乐。

  2、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3、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能在日历上找到确切的日期。

  活动准备:

  1、教具:自制外型似房子的1月~12月的年历一份(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区分);大年历图一张。

  2、字卡:年、月、日;1月1日、6月1日、3月8日。

  3、学具:4张作业清单,XX年历人手一张,铅笔人手一份。

  4、经验准备:幼儿已知自己的生日。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概念。

  (1)教师讲述故事《年***一家》,提问:年妈妈有多少个日娃娃?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年妈妈给房子起了什么名字?

  (2)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字卡年、月、日,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概念。(一年有12个月,共365天)

  2、出示代表12个月的“房子”,进一步了解年、月、日。

   (1)教师:今天年妈妈和她的日娃娃们也来到了这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出示代表12个月的“房子”, 提问:它们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探索大月、小月和二月)

  (3)教师小结:一年里一共有十二个月,分别是: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了31个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里住了30个日娃娃;那座最小的二月房子里只住了28个日娃娃。

  3、认识年历并学习查看年历的方法。

  (1)出示年历,引导幼儿观察数字代表的意义。提问:方框里的红色数字x是什么意思?或者表示什么?再引导幼儿认读:x月x日。

  (2)鼓励幼儿查找具体日期,如:1月1日、3月8日、6月1日。

  (2)师幼共验证。

  (3)师幼共同小结查找具体日期的方法。

  4、幼儿分组操作,巩固查找具体日期的方法。

   (1)出示作业清单、操作材料,讲解操作要求。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师幼共同检验操作材料。

  活动延伸:

  回家后找到爸爸妈妈或其他家人的生日,并标记。

  附故事:

   年***孩子真多呀!她给孩子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日”。年妈妈到底有多少个“日”娃娃呢?数呀数呀,原来一共有365个日娃娃。这365个日娃娃住在一起吗?不,那么多的日娃娃挤在一起怎么能行呢?于是,年妈妈就为它们盖了12座小房子,让所有的日娃娃分别住到这12座房子里,并且给这些房子起名: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

  这些房子怎么看起来有的大、有的小?而且还有一座最小的房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 ,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的娃娃多一些,每座房子有31个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里住的日娃娃少一些,每座房子里有30个娃娃。那座最小的二月房子里只住了28个日娃娃。

  年妈妈是那么地疼爱自己的孩子,它常常担心她的孩子因贪玩而找不到家。于是,房子盖好了以后,年妈妈就从一月房子开始数着自己的孩子的名字:一月、二月、三月……从早数到晚。当它数到第十二个月里的最后一个娃娃时,就要带她的所有孩子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再也不回来了。到那个时候就会有一位新的年妈妈,带着她自己的孩子又住进这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里,重复过着同样的生活。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八篇】相关文章: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六篇07-27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九篇07-09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九篇07-16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锦集七篇06-28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合集九篇03-13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汇编7篇03-11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9篇10-03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集锦八篇06-11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锦集4篇02-27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锦集8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