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06-19 09:31:3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六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六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的是二百年前美国独立不久,为了捍卫主权与外国作战,急需定制4万多只毛瑟枪,一位叫惠特尼的青年挺身而出,在当时有限的制造工艺下,与总统签订了生产合同的发明了标准化的生产方式的经过。简单介绍了标准化在现代大工业生产中的意义。揭示了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的深刻道理。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重点理解文中的惠特尼发明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标准化对于现代化大生产的重要意义。

  2.引导学生认识分号对于理解文章要点的作用。比如说惠特尼制造标准间的好处,用两个分号表明有三条好处。

  3.激发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惠特尼发明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标准化对于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好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查找一些重大的发明人和相关的发明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人类的历史上,有很多发明家为人类的进步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名字被载入史册,你们能举例说一说吗?(学生交流材料),有一个人的发明,却看不见,摸不着,他是谁呢?他到底发明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整体感悟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介绍的主要人物是谁?他到底发明了什么东西?

  三、研读课文

  1.18世纪以前,毛瑟枪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机械装置,文中哪儿写了制作的复杂?

  (生:第三自然段)(出示课文段落)

  请把机械制作的复杂读出来。(指名读,如学生不能读出表示复杂的语气教师可范读。)

  (十分复杂、自己一件件、自己安装、并不完全一样、如果只能)

  2.还有那些困难?

  (生:数量大、时间紧迫、需要大量铁匠。)

  指导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相应的语气。

  3.面对这么多的困难,惠特尼挺身而出。枪不是他发明的,造枪的技术不是他发明的,他甚至连一个零件也没发明。他究竟发明了什么?

  (生答:惠特尼发明的是一种方法标准化。)

  4.标准化究竟是什么东西呢?让我们再回到二百年前,看看这个事物诞生的过程。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2~9自然段,看看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5.原来制作毛瑟枪的方法和标准化做法有什么不同?边读边画出有关的语句。

  全班交流这两种做法的不同之处。

  原来制作方法:(制造)一件件打制、自己安装(生产)零件尺寸不同、单枝生产(修理)按原零件大小打制

  标准化做法:(制造)零件制造简便(生产)批量生产、组装简便(修理)修理简便、随意换相同零件

  (每一枝毛瑟枪都是铁匠师傅自己一件件打制零件,自己安装的。每一个零件的大小尺寸并不完全一样,如果哪一个零件坏了,只能请铁匠师傅再按原来零件的大小打制一个。)

  (零件制造起来简便;可以批量生产,组装简便,可以从各种零件中随便抽取,不存在两种零件不能配合的情况;修理简便,某个零件坏了,从那种零件中的一堆中随便拿一个换上就行了,不用另外打制。)

  (1)(指名读句子)大家注意到了吗?介绍标准化做法的三个好处的句子之间运用了怎样的标点符号?(分号)

  这三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可以用分号隔开,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学生自己总结)引导学生初步联系使用分号。

  (2)通过刚才的比较,你们知道标准化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做法吗?

  (学生可自己总结,也可以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教师出示句子成批生产同一标准的零件,然后统一组装成成品,使原本只能一个个生产的物品,变成批量化生产了。)

  6.标准化的做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呢?学习第十一自然段。

  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标准化的意义。教师组织并指导学生交流。

  四、总结全文

  课后反思:

  这篇课文是具有故事性的说明性文章,要指导学生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重点理解文中惠特尼发明的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标准化对于现在化大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教学中,可以将惠特尼的标准化做法和铁匠师傅自己一件件打制零件,自己安装的做法的不同结果进行比较,从而深刻感受到标准化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启发学生理解: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

  本课的设计层次清楚。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后的资料和自己在刻下查找的资料,自己探索问题,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这节课能以学生为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自学、交流,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课文的内容不难,学生容易理解,重点是让学生体会毛瑟枪制作的艰难,为后面理解课文打好基础,使学习水到渠成。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是个感人的故事,娓娓道来,耐人寻味。“老人和鸟”的故事,实际上就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生字词。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段。

  情感目标:想象老人与鸟儿们亲密相处的感人情景,体会老人的诚挚爱心,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贵与美好。

  教学重难点

  想象老人与鸟儿们亲密相处的感人情景,体会老人的诚挚爱心,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贵与美好。

  教学方法 读中感悟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有一天,森林里来了一个白胡子老人。他在树林里盖了一幢小屋,住下了。同学们,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体验交流。

  1.初读课文,充分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2.汇报讨论:课文哪些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可在学生畅谈的基础上归纳出以下两个方面:

  (1)老人有爱心,他把小鸟当成朋友。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老人动作的句子,和“老人是一尊真正的山神”等语句,初步感受体会老人热爱自然,热爱生命,关心爱护小动物的美好心灵。

  (2)小鸟们也爱老人,信赖老人。可以引导学生把鸟儿们开始的表现和后来的表现联系起来,初步感受动物的灵性,老人的善良,自然的美丽,生命的美好。

  三、激发想象,品读悟情。

  1.默读课文,感受老人与鸟之间那份浓浓的爱。

  以课后第二题“爱心记录”为依托,勾画、批注,在静思默想中潜心于文本。

  2.反馈交流时,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反复品读、想象画面,真正做到“咬进文字的深层,嚼出的真味”。以下语句可作为指导品悟和朗读的重点:

  (1)“老人带着黑狗,叫喊着去阻拦利斧的挥舞,鸟儿们听到老人和那些人在激烈地争吵,听到了黑狗在狂吠。最后,老人展开了一张布告。那伙人虽然还在吼叫,但是他们终于发现,老人是一尊真正的山神。他们低下了头。”

  树是鸟儿的家,砍树就是毁掉鸟儿的家呀!老人怎能容忍?他面对挥舞的利斧,不顾自己年老力单,“叫喊”、“阻拦”、“激烈地争吵”、“展开布告”——以法服人。老人奋不顾身护树爱鸟,态度坚决,像“一尊山神”,震慑住了偷砍树木的违法分子。

  (2)“老人轻轻地抚摩着受伤的树干,抚摩着流出树脂的伤痕,又拾起从树枝上震落的鸟窝,轻轻地安放在树枝上……”

  句中用了两个“轻轻地”、两个“抚摩”,与上文老人激愤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老人用无声的语言表达出内心对树木,对鸟儿的疼惜。

  (3)“看,老人走动在浓密的树阴里,他那满头白发,多像一朵硕大的蒲公英,多像一盏明亮的神灯啊!”

  这句话充满了对老人的赞美之情。在鸟儿们的眼里,老人不再陌生、可疑,他已和森林融在一起,瞧!那满头白发就像一朵大大的蒲公英。而且,只要看到这满头白发,就意味着安全,所以,多像一盏明亮的神灯啊!

  (4)“鸟儿们开始拜访老人的小屋,唧唧喳喳,唧唧喳喳,翻译出来就是:‘您好!您好!’老人呵呵笑着,用饭粒和爱招待他的客人。”

  鸟儿的“拜访”体现出有了信任就有了亲近;老人的“招待”表达了由衷的欢迎。鸟儿从老人这里得到的不仅仅是“饭粒”,更能从呵呵的笑中享受到诚挚的“爱”。

  (5)“一只大胆的黄色小鸟,衔着一颗草莓停落在老人的肩上。老人伸手接住了这珍贵的馈赠,接着又是一颗,又是一颗……”

  “大胆”是出于信赖,这才是“珍贵馈赠”的内涵。句末省略号引人遐想:老人的肩上、头上停落了一只又一只的鸟儿,手上接了一颗又一颗的野果,心里涌起一股又一股幸福的暖流……

  (6)课文最后一段。

  这是一场特殊的葬礼,让人感受到壮观:成百上千的鸟儿不约而同汇集在一起,盘旋不去,哀鸣不止,震撼了山林;让人感受到凄美:花瓣、树叶纷纷飘落,缤纷的色彩在阳光的映照下炫人眼目。当飘落的花瓣和绿叶掩盖了林中的小屋时,老人也就永远和森林、鸟儿在一起了。

  最后一段是老人与鸟儿之间深厚情感的升华,教学时要让学生以反复诵读为基础,畅谈感受,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将自己体会到的人与动物之间真挚的情感表达出来。

  3.激发想像,拓展训练。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言约意丰之处想象、表达。

  如:“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时间在树叶上写了许多故事”,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再如,根据文中人与鸟儿情感的发展进行创造想象:有了爱和信赖,森林中的居民日益增多,他们都想认识这位可敬的老人,如果你是林中一只小鸟,你会对新来的伙伴说些什么呢?

  四、回读全文,链接生活。

  因为具有较为浓厚的童话色彩,回读全文时可用“你觉得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吗?”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的特点,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谈谈生活中的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

  五、积累语言,尝试背诵。

  引导学生自主积累文中精彩语句、段落,并背诵课文最后两段。

  六、识字与写字。

  在字音上,注意“脂”字读一声,“馈”字不要读成“贵”。在字形上,注意运用形近字比较法识记“衔”“译”“炊”。指导书写时,要重点指导将“衔”“吼”写得紧凑、美观,提醒学生注意“嵌”是上下结构。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学习目标:

  1、感受书籍在我们生活、学习中起到的作用巨大。

  2、学习作者用对比的方式展示书的神奇的写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这首诗。

  学习要求:

  1、在对诗歌的诵读中感受到书的神奇。

  2、学习作者的写法,试仿写一节。

  3、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感受到书对人类的神奇作用。仿写诗歌。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课前搜集资料,导入新课

  1、说说和书有关的名言名句。

  2、从这些话语中,你能够认识到什么?

  3、小结,板书课题。

  二、朗读感知,把握内容

  1、师范读诗歌。

  2、生试读通课文。

  3、交流评议朗读情况。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去朗读这首诗歌?

  三、读中明理,掌握写法

  1、点生通读全诗。

  2、为什么作者为用“神奇”二字来形容“书”?

  3、课文中用了哪些事物和书作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仿照前两段的写法再写一节,抒发你对书的感情。

  5、交流,评议。

  四、全文总结。

  五、课堂作业

  1、练习生字。

  2、背诵诗歌。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意思。

  3、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违反事物规律”及“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这两则语言说明的道理。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于求成、违反事物规律及“做多余事反而不恰当”这两则语言说明的理。

  教学难点:能借注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教学方法:讲解、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搜集寓言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你们知道的寓言故事很多,能给同学们讲讲吗?最好能说出语言给你的启示。

  二、朗读课文——奇文共赏

  1、自读:组织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句读,读得通顺流利,并标注有疑问的地方。

  2、互读:组织学生协作组内分别轮流朗读,并互相评读尽可能解自读时的疑难问题并标注互读时产生的新的疑难问题。

  3、听读:播放两则语言的录音朗读,要求仔细听读,尤其注意字音和句读。

  三、疏通文意——合作释疑。

  1、小组合作,自己疏通文意。

  2、各小组将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纸上。

  3、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集体释疑

  4、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作必要指导

  四、理解想象——配音作画。

  通过感知课文,我们对文中的人物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作品中的故事有了一个感性的理解。那么,如何能更深入的理解人物更准确的把握股市的内涵呢?

  (自选配音或作画的方式)

  第二课时

  一、创新设计——提升理解。

  续编故事:现在这个农夫懊悔不已,他发誓再也不拔苗了。到了第二年,农夫又种禾苗了。这回,他……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合编一个新的`寓言故事。看谁的故事编的棒。

  交流评价。

  二、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故事呢?请大家用生动的语言叙述故事,用简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总结全文——揭示寓意。

  本节课中你在哪些地方有收获呢?与同桌交流,并记录下来。

  四、积累内化。

  1、背诵两则语言。

  2、认读生字,指导书写生字。

  五、实践活动

  搜集寓言故事准备开展一次寓言故事大赛。

  板书

  14古代寓言二则

  揠苗助长画蛇添足

  将苗拔高强求速成画完蛇能喝到酒不顾客观实际

  结果苗死反而弄糟又为蛇添足没有喝到酒弄巧成拙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课前交流一下:

  孩子们,上课之前我们做一个游戏,好吗?待会儿屏幕上会出现三组词语,老师只让大家齐读一遍,看看只读一遍,聪明的你能一下子记住几个词语?(屏幕出示)同学们表现真棒,相信这节课同学们有更精彩的表现!

  一、复习引入课题

  1、开学初,我们就学习了一首词,还记得吗?请大家一起背一遍。

  2、今天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一首张志和写的词——《渔歌子》。(板书课题)“渔歌子”是词牌名,你还知道有哪些词牌名吗?

  二、指导朗读,初步感知。

  1、请大家打开书本,翻到110页。

  出示学路指导: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词。提示:

  仔仔细细读上四遍,前两遍要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把词念得字正腔圆;后两遍要注意把词读通顺,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2、出示词语认读。强调多音字“塞sài”,看插图理解“箬笠、蓑衣”。

  3、诗词在古时候是用来唱的。读的时候很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谁再来念念?读出它的节奏,读出它的韵味。

  4、教给大家一个声音清亮的方法:坐正,挺胸,抬头看前面??再念一遍。

  三、理解句意,感受如画的江南美景

  1、张志和不仅是著名的词人,还是有名的大画家。他常常把画画的技巧融入到写词当中,他的好朋友大书法家颜真卿是这样夸他的,说他的词是:词中有画,画中有词。意思就是说,他写的词就像一幅画。默读这首词,看看词中为我们描画了哪些景物?拿上笔,做上记号。

  2、数数,有多少景物?整首词27个字就描写了9种景物,诗词就是这么简洁。正是应为简洁,这些景物的颜色呀、姿态呀都没有写进去,那请同学们展开想像,说说这些景物是怎样的?

  师先说:怎样的西塞山?

  生:翠绿的西塞山

  生:危峰兀立的西塞山

  生:陡峭的西塞山

  生:山清水秀的西塞山

  师:怎样的桃花?

  生:粉红的桃花

  生:多姿多彩的桃花

  生:姹紫嫣红的桃花

  师:怎样的斜风?

  生:微微的斜风

  师:细雨?

  生:蒙蒙的,凉凉的

  师:流水、白露、鲑鱼?选一个说说?

  生:鲜美的鲑鱼时快时慢的流水

  3、这些景物加了颜色、姿态,生动多了。那能不能把这些颜色、姿态送到这首词中,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首词所描写的景色?

  4、在他们两个的描述中,你觉得这里的景色怎样?(美丽如画)(板书)

  5、张志和把江南写得多美啊!其实不仅张志和写江南,还有许多写江南的诗词。 (课件出示:白居易《忆江南》、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四、入境如情,体悟心情

  1、这首词中,不仅有这些景物,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人,这个人是怎样的穿着?怎样的姿态?

  生:悠然自得的渔夫

  生:渔夫在斜风细雨中迟迟不想回家,好像沉浸在这美丽的意境中

  板书:悠然自得 人

  2、此时的渔夫心情如何?

  生:高兴,有鳜鱼钓

  生:舒畅

  生:兴奋,他想,今天的晚餐有着落的

  生:平和,笑眯眯的。

  师是啊,表情都看到了。

  完善板书:

  美丽如画 景

  悠然自得 人

  兴奋舒畅 情

  3、词中没有一个字写到人物的心情,那你是怎么感受到的?(句子所描写的景物中体会到诗人的心情。)

  补充另一首词《天净沙 秋思》你再看看,这个人的心情如何?是兴奋舒畅的吗? (悲哀、忧愁)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虽然没有学过这首词,但是聪明的孩子,你们能从作者笔下的景物中可以看到作者的心情

  你看,张志和笔下的白鹭、桃花、鳜鱼、斜风细雨??你们就是从这些景物中窥伺到作者的心情。这首词,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幅江南春时的美丽景色,还通过景物感受到诗人悠闲自得、兴奋舒畅的心情。

  再读读这首词,请问,这里的“归”指的是回到哪里?(回到自己的家)

  五 深探“不须归”

  1 同学们,让我们联系时代背景去感悟张志和“不须归”的情怀。

  词人张志和年少得志,曾经是朝廷命官,后来因得罪权贵被贬官,他干脆辞官不做,隐身于大自然,寄情于山水,以游赏为乐,以钓鱼为趣,自称"烟波钓徒",过起了天大地大四处是我家的游历生活,以至常年不回家。

  所以这里的不须归是指回哪里?后来朝廷派人找张志和回去做官,张志和说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里的归又是指回哪里?

  他的大哥张松龄担心弟弟在外面受苦,特地写了一首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劝弟弟回家。(课件出示张松龄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师:下面,我来当哥哥,你们当张志和,我们一起来对读两首词。

  “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齐读)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齐读)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齐读)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且须还。

  生:(齐读)不须归。

  师:(指生)志和啊,你为何不归?

  生1:西塞山的风景太美了,我完全沉浸在风景里,不想回家。

  生2:我爱大自然,大自然就是我的家。

  生3:春光这么好,我想多玩会儿。

  2 是啊,你们真是张志和的知音。据他的好朋友颜真卿记载:张志和每次垂钓,

  他的鱼钩是没有鱼饵的。有鱼饵,鱼才会上钩,没有鱼饵,能钓到鱼吗?师:是啊,世人哪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

  3 让我们像张志和那样,独坐着,任清风拂面,任桃花的芬芳扑鼻而来,一起

  读——[音乐响起]

  4 这首《渔歌子》流传至今,已上千年。来,让我们深情地吟诵这首千古绝唱,

  让它在我们的心中定格成一幅清丽自然、醇香久远的永恒画卷吧!

  6、后来大家都非常喜欢这首词,里面有一个句子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在大家写文章的时候常常被用到。你觉得是指哪一句?为什么?

  :西塞山??因为景色美丽,一看到美丽的景色,就想起这句诗。

  :青箬笠??

  7、如果朋友看见我在雨中散步,问我,咦,你怎么不回家呢?我可以用一句诗回答他——斜风细雨不需归

  如果有一个人遇到了困难,经历了艰难,他也可以用一句诗安慰自己——斜风细雨不需归

  看来斜凤细雨不仅指自然界的斜凤细雨,还可以指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教师小结:现在,到底词会流传哪一句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首诗还会千古流传,一定还会流传下去,从同学们中间流传下去。最后我们在这首音乐中结束这堂课。

  板书:

  美丽如画 景

  悠然自得 人

  兴奋舒畅 情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1个生字,会写4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真挚情谊,感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朗读、领悟课文中的情感。

  2、懂得童话故事蕴涵的道理。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课题质疑

  1、导入课题;齐读课题。

  2、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3、默读课文,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生进行交流。

  三、研读课文,训练朗读

  1、去年的树和鸟在一起是怎样的情形?自由读1~4自然段,你的感受是什么?

  重点体会:天天唱、天天听;分手时的约定。

  指导学生朗读。

  2、鸟是怎样寻找大树的?你的体会是什么?

  默读7~14自然段,概括鸟的寻找过程,反复朗读小鸟询问的话,体会小鸟的心情。

  3、(教师范读最后三个自然段)生说感受或疑问:

  ⑴ 鸟儿为什么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她看到了什么?学生带着各自的体会朗读。

  ⑵ 鸟儿唱完了歌,又对着灯火看,它在想什么?

  四、总结升华,布置作业

  1、结合学生发言,师进行小结。

  2、根据学情,设计作业。

  【板书预设

  大树(图) 小鸟(图)

  珍惜友情

  信守诺言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复习巩固

  1、谈话激趣。

  2、小结上节课情况。

  二、分角色表演故事

  1、四人小组自由分角色读。

  2、指名一小组上台表演。

  3、全班进行评价:

  你认为谁读得好,好在哪儿?你认为谁读得还不够,你能读读吗?

  三、指导四个生字的书写

  1、指导观察字形,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2、学生自由书写。

  3、小结书写情况。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六篇】相关文章: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六篇07-09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六篇07-27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5篇02-15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十篇07-28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合集6篇01-06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汇编5篇01-03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集合八篇08-07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模板九篇07-13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7篇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