捅马蜂窝教学设计

时间:2021-09-12 19:03:3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捅马蜂窝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捅马蜂窝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捅马蜂窝教学设计

捅马蜂窝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检查预习情况,掌握本课的生字及新词。

  2.通过朗读课文,能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31 捅马蜂窝,说说你曾做过类似的事吗?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本课生词,指名认读

  闯进 反驳 胆怯 耗尽 慌忙 胶水

  教师提示:“怯”字读“qiè”,不要读成“què” ;“嬉”字读“xī”,不要读成“xǐ”;“慌”字不要多一点。

  2.观察每组字有什么不同,再组词。

  邦( ) 去( ) 荒( ) 交( )

  绑( ) 怯( ) 慌( ) 胶( )

  插( ) 尸( ) 拖( ) 胶( )

  播( ) 户( ) 托( ) 郊( )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正确、通顺。

  4.评价朗读情况。

  三、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 :

  1.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提出不懂的问题。

  四、小结。

  “我”把马蜂窝捅下来了吗,然后又发生了怎样的事呢?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产生不伤害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2. 学会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着能自己解决问题,发展创造性思考。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产生不伤害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1.由于幼稚,我们曾做过的一些冒失的事,给别人,也给自己带来一些小小的伤害,然而当我们回想往事,回想童年,我们心中充溢着的却是美好和甜蜜。

  2.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 精读感悟。

  1.自学。

  要求:(1)自读课文,找出描写“我”思想感情变化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2)想一想,每次思想感情变化的原因。

  2.小组合作:交流各自画下来的句子。(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结合全文,理清“我”情感变化的线索,交流“我”对思想感情变化及其原因的理解认识。

  4.重点理解。

  (1) 课件出示:

  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当我给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做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死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

  (2)提问。

  ①把“涌出”、“迟疑”换个词,比较哪个词更恰当,为什么?

  ②“那多有趣”中,“那”是指什么?

  ③文对“我”、妹妹、马蜂分别作了哪些描写?中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④从文中找出比喻句,结合文意理解其运用的妙处。

  ⑤马蜂窝中有百十来只马蜂.为什么文章只重点写了一只?

  ⑥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用“——”画出来,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作者从动手捅马蜂窝到盼望再见到马蜂窝,他前后的不同表现说明了什么?

  (3)文章的结尾“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是作者的感悟,此句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其中“旁人”指的是谁?

  (三)总结归纳。

  再读课文,说说读了本文你想说什么?

  板书设计: 31 捅马蜂窝

  强烈渴望→ 吃惊 →盼望

  不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捅马蜂窝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品读、抓重点词句,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2、感悟文本,体会课文内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导入新课

  1、复习。提问:《捅马蜂窝》一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导入。教师:同学们,本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条不紊地向我们介绍了作者小时候捅马蜂窝的原因、经过、结果;“我”对马蜂的再认识和“我”对马蜂归来的期盼。那么作者是怎样环环相扣,将意图表达清楚的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深入了解课文。

  设计意图:教育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成功的情感体验能让学生对教材有着浓厚的探究意识。本环节让学生通过对旧知的回顾,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增强对文本的探究意识。

  二、品读重点,深入感悟。

  1、出示提纲,明确重点。

  默读课文,用笔画出文中比较精彩的部分,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

  2、品读感悟,美读升华。

  (一)细读1—7段,了解捅马蜂窝的经过

  (1)自由阅读课文,想一想: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集体交流反馈:

  马蜂窝的位置、给爷爷奶奶生活带来的不便、“我”捅蜂窝的准备及过程。

  (3)相机重点引导:

  A、作者写捅马蜂窝,为什么还要写爷爷家的后院?对蜂窝的介绍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从这些内容,你了解了哪种写作方法?(环境烘托,为捅蜂窝埋下伏笔)

  B、从爷爷奶奶的对话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这对我有什么影响?(引导出:捅蜂窝的方法及“我”强烈捅蜂窝的欲望)

  C、品读、抓住重点词句,体验扣人心弦的捅窝过程(6—7段)

  ①、找出具体描写“我”捅蜂窝的段落,读一读。

  ②、指名反馈:

  捅马蜂窝的经过真是__________________!(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紧张、恐惧、惊慌……)

  ③、教师小结:是啊,捅马蜂窝的情景紧张而扣人心弦,找出具体语句品读、体会。

  ④、指名反馈句子,相机出示:

  A、“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上衣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

  自由读画出描写“我”捅蜂窝准备工作的动词,并谈谈读后感受。

  (从动词中传神地透露出“我”准备得细致周密,同时也突出了“我|既想捅又害怕的心理,进而体会捅窝的紧张和扣人心弦。)

  B、“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地摇撼两下,只听得‘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像情景。指名谈感受。

  (“嗵”写其声,“沉甸甸”写其沉重,“一团黄色的飞虫”用“团”来形容,只见黄色,看不见马蜂个体,写蜂群聚集之多,“腾空而起”“扔掉”“跑”等动词写出了蜂群受惊后猛然逃出可怕、紧张的情景。)

  指导朗读,想像、感悟。

  C、“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

  品读句子,找出关键词,体会,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指名反馈,重点引导:“径直而凶猛”“扑来”写出了马蜂不顾一切的气势;又用一个比喻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写出了马蜂的拼死一搏。

  感情朗读,体会感悟。

  ⑤小组合作,再次感情朗读,体会捅窝的扣人心弦及马蜂誓死拼搏的精神。

  4、教师小结:从捅蜂窝到挨蜂蜇,时间不长,作者却写得生动形象,令人惊心动魄。原因是什么呢?是的,靠的就是平时观察细致,靠的是准确生动地运用一些表示动作、行为、情态的动词,靠得是细节描写这一表达方法。所以希望同学们,在平时要留心观察,并掌握一些写作技巧。

  设计意图:叶老说:“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把阅读、理解、品味、感悟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启发、点拨、引导、激励留给教师,让教师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本环节正是以质疑明确学习方向、以自读自悟感悟文本内涵、以合作交流加深内容理解来体现这种理念的。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升华。

  (二)研读8—11段,了解马蜂的特性。

  (1)轻声读文,想想:从爷爷的话中,我对马蜂的特性有了哪些了解?画出相关语句。

  (2)齐读课文第11段,思考:

  A、“我”对马蜂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B、面对这死去的小飞虫,为什么会有一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的心上?“罪孽感”表达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①小组读文、思考、交流、讨论、汇报。

  ②教师小结:“我”对马蜂的态度由厌恶转为敬佩。因为“我”伤害无辜的生命,破坏了它们的家园而感到罪孽沉重。这种罪孽感更表达出了“我”的愧疚之情,要善待生命。

  C、再次读文,更深度理解:

  “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引导学生明白:马蜂的这一特性,正是它为保卫家园而牺牲自己精神的具体体现,令人佩服。点明文章主旨。

  设计意图:本环节运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抓重点句子研读感悟,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新课标提出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三)精读第12段,感悟文本内涵

  (1)默读本段,思考:这一段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你认为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集体交流,教师引导:

  作者运用设问句更表达出了“我”盼“无家可归”的马蜂归来重建家园的急切心情。特别是最后一句,既突出了儿童的幼稚之举,又表达了盼归的急切,更是在呼吁我们要善待动物,善待生命。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中思考、读中感悟的习惯。

  (四)入情入境,体会作者情感变化

  速读全文,从每一部分中感悟作者的内心感受。

  引导学生明确:从捅窝的渴望到捅窝的受惊再到捅窝的忏悔,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体会作者情感变化,把握文章基调,进而提高感情朗读水平。

  3、立足教材,拓展延伸。

  (1)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

  (2)从文本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或者学习完课文后,你想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深度理解:做事冒失,不经调查研究,造成的后果有时是无法弥补的,要学会为他人着想。

  设计意图:教会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探究文本的真正意图,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以达渗透人文教育之目的。

  三、多元训练,读写结合。

  1、写一则50—100字的学文读后感。

  2、根据课文第7段的描写,写一场景。(提示:注意人物动作、心理、神态及细节描写)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以达阅读之真正目的。

  板书设计

  准备细致周密

  要善待生命

  5、捅马蜂窝经过扣人心弦不冒失做事

  为他人着想

  结果挨蜇盼归

捅马蜂窝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心情变化的过程,品味语言。

  2、在阅读实践中产生不伤害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重点:

  体会关键词语的含义,理解我思想感情变化。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产生不伤害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归纳内容,回忆认知。(提速)

  1、出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31课,齐读课题,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回忆课文内容,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前、中、后)

  二、牵出情线,初步感悟。(回文读书,引出好奇)

  (一)浏览全文,找出感情句子。

  1、随着事件的发展,作者的情感有什么变化,翻开书,自由读文,画出描写作者感情词语的句子。

  2、能不能用你的读来告诉大家,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你听出作者的什么心情?画一画核心词语。

  3、老师适时板书:渴望、惊呆、惊恐稍定、沉重、舒心

  过渡:你们看,作者从一件捅马蜂窝的事情中,有这么多心情的体验,我们先来看看他首先出现的渴望

  (二)体会渴望,激情朗读。

  1、出示第一次情感变化的句子,学生再读读。

  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

  2、马蜂窝什么样子?读文填空:这里,()要属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

  3、想一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淘气、好奇

  4、体会朗读: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

  过渡:这一捅下可坏了,出大事了,什么事呢?读读文章,找找与惊呆有关的句子

  三、深入领悟,品味词句。(挖掘词句,以读悟情)

  (一)、自读自悟,品味含义。

  1、指导理解惊呆

  2、找一找与它密切联系的句子,自己读一读。

  (二)、体会词语:

  1、去掉这些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2、你喜欢那个词语,为什么?这种感情还能从哪看出来?

  3、读一读,体会感情。

  (三)、朗读:

  (四)、不顾一切:

  1、不顾什么?(一切指什么?为什么?)

  2、连命都不要了,为什么呀?书上原文又是怎样说的?

  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

  3、书上还有表达它不顾一切意思的词语,自己找一找。联系上下文,寻找近义词。

  4、读这句话,想一想,我们要读出什么语气?

  5、什么样的气势与架势。

  6、这是一只的马蜂。学生填空。

  过渡:你看作者从一个拼命,发掘出多少富有激情,富有魅力的词句来。真是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由于强烈的好奇,引发了一个冲动,结果被马蜂蜇了,事隔多日,作者的伤好了,他惊恐稍定,但心情沉重了,这是为什么呢?

  四、读中感悟,升华主题(辨析词义,体会心情)

  (一)配乐合读15段

  (二)这是一只充满激情和勇气的马蜂,却因我而!

  (三)因此作者说:

  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上。我真希望()

  (四)朗读、感悟

  (五)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盼望希望渴望失望

  那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

  一年过去了,我天天()

  马蜂却没有来;

  转年开春,当我看到有两只马蜂在窗檐下转了转时,不禁心中充满了(),它又飞走了。

  空空又是一年;我心中()极了。

  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我()它们能回来。

  (五)、主题升华

  过渡:你们看,作者的心情被描写得多具体呀!从盼望马蜂归来到仿佛看到了希望,接着又是大失所望,在结尾,作者的渴望,似乎打动了马蜂,它们又回来了。望着这一切,作者按下决心,他说:不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1、出示:不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2、思考:从题目来看更应该是不再做一件伤害马蜂的的事,那怎么作者又说是:不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小组讨论

  总结:每一只马蜂都是富有激情的生命,来到世间的生命都有无限的生机,人与人要和睦相处,才能有和谐的关系。

  过渡:作者从生活中一件难忘的事情,悟出这个道理,希望大家记住文章,记住与旁人和谐相处。

  五、重换题目,育人训练。(回文读书,深入理解)

  1、请你自己读书,想一想,这篇文章,作者主要写了捅马蜂窝这件事,想一想,我们还能不能在环几个其他的题目呢?

  发生在我家后院的事难忘的教训难忘的一件事我和他们童年趣事

  2、趣:什么有趣?捅马蜂窝无家可归被蜇三年才来

  趣:经事明理人生回忆马蜂可爱的家

  六、品味词句,动笔书写。

  这篇文章中又许多优美的词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自己再读一读这些词句,然后再动笔抄一抄。

捅马蜂窝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成长的足迹”。童年的生活呈现出千斑色彩,百般味道,无论喜乐与忧愁,无论甜蜜与苦涩,总能荡起我们心中的阵阵清波……这一单元向我们展示了许多人童年的独特经历和感受。《捅马蜂窝》似乎带着几分童年的苦涩,正是这份苦涩幻化为儿童成长的内驱力。作者冯骥才用生动的语言,引人入胜的笔调,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为我们描述了儿时的一段难忘的回忆。出于好奇心,“我”捅坏了马蜂的家,毁坏他们的生活,这种罪孽感使“我”下定决心“不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从而引发我们的思考——人与动物如何相处。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浅显,语言活泼,于叙述中融入了儿童自然而纯真的感受,符合五年级孩子单纯、热情的特点,容易激起他们的兴趣。但针对部分孩子主动性不够的特点,上课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

  布置预习:

  1、熟读课文。

  2、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3、了解马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14个生字,学会田字格里的12个生字。

  2、理解“乐园、冒险、复仇、痊愈、罪孽、舒心”等词语的意思。体会“爬满青苔”的“爬”,“闯进屋来”的“闯”,“拖进了屋”的“拖”等词的形象性。

  3、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和方法:

  1、借助工具书或结合语境与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2、通过对话、朗读、合作能联系课文有关语句说一说“我”情感的变化,引发思考人与动物如何相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语言文字训练,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产生不伤害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产生不伤害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我”的心理和情感变化。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谁捅过马蜂窝?当时是怎样一种情景?有什么感受?

  (预设:找一两位同学说说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和感受。)

  今天我们和著名作家冯骥才一同感受他小时侯捅马蜂窝的情景。

  板书课题:捅马蜂窝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要求:认真听,把不认识不理解的生字新词,画出来,并注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初读了解一些词的意思,如:“乐园、冒险、痊愈、罪孽”等。

  (预设: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有不明白的提出来小组交流解决。如仍解决不了,提出来全班交流或查工具书,如:查字典等。)

  3、检查学生阅读情况和对生字新词的理解。

  (预设:可采用一条龙式分段朗读、指名朗读等方法检查阅读。对读不准的字音,及时纠正,并请读错的学生多读几遍。对不理解的字词及时交流,并做出解释说明。)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文章为我们描述了儿时的一段难忘的回忆。出于好奇心,“我”捅坏了马蜂的家,毁坏他们的生活,这种罪孽感使“我”下定决心“不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从而引发我们的思考——人与动物如何相处。

  (预设:找一至两名学生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及时的评价总结,以鼓励为主)

  2、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学习了生字词,这节课我们再次跟随作者走进爷爷家的后院,感受当时捅马蜂窝的情景。在这之前,谁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品读课文,谈感受

  中心话题:请同学们再次用心地、细细地品读这个故事,边读边想:在“我”捅马蜂窝的前后过程中,“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从课文中什么地方感受到的?画出有关的字、词、句,品一品、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预设: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句反复品读,以读促讲、读中悟情)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1、(1—7自然段)

  通过爷爷、奶奶的对话(奶奶的抱怨、爷爷的警告),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我”心情激动,跃跃欲试地想把马蜂窝捅下来。并付住于行动。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涌出”“强烈渴望”等词体会作者强烈的好奇心。通过“悄悄溜到”“脱下褂子”“遮住脸”“接绑”等词,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形象地感受作者跃跃欲试想要捅马蜂窝的心情。

  (预设:这一部分对主人公的心理、动作的细致刻画反映了作者的内心,学生能从这里体会到作者对捅马蜂窝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教学时教师要适时的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板书:好奇渴望

  2、(8--9自然段)

  抓住“径直”“凶猛”“扑”“拼死”“不顾一切”等词语引导学生思考:捅马蜂窝的过程中“马蜂”是怎么想的?“我”又想了些什么?“我”的心情由好奇、渴望变成了什么?(惊呆)

  (预设:捅马蜂窝过程中把这只不顾一切拼死的马蜂比作战斗机,用“战斗机”来比喻“马蜂”,突出了马蜂复仇时的那种高速度,那种追击人时的凶猛再加上“燃料耗尽、决心相撞”就突出了马蜂那种拼死一搏、决不后退的气势。正是这种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指导学生朗读,重点体会马蜂不顾一切拼死的气势)

  教师指导朗读。

  板书:惊呆害怕

  3、(10--16自然段)

  爷爷与“我”的对话:“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这句话,使心有余悸的“我”的心中激起了波澜,让“我”对马蜂有了新的认识:小小的马蜂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从而使“我”的内心产生了罪孽感,心情沉重。并对勇于拼死、守护自己家园的马蜂产生敬佩!

  教师指导朗读对话,要读出爷爷的语重心长,和“我”的疑惑不解。

  板书:赞叹、心情沉重

  4、(17--21自然段)

  这种对马蜂的敬佩和对自身的罪孽感,让“我”对马蜂有了深深的牵挂,文中哪些语句能体现这种感情?

  (预设:引导学生抓住“无家可归的一群”“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始终没能等来一只马蜂”“空空又是一年”这些语句,体会作者三年的等待才唤回了赤黄色的马蜂,“我”在开怀大笑之余,不由地暗暗告诫自己:“再不做任何伤害旁人的事”。)

  教师指导朗读。

  板书:舒心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三、升华情感

  作者从动手捅马蜂窝到盼望再见到马蜂窝,再到看到新马蜂窝筑成之后的开颜而笑中感悟到了什么?

  (预设:1所有的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我们要尊重所有的生命,和他们友好相处。2并能看出这是一个单纯可爱、真诚善良的孩子。学生回答其中一点即可,教师要以鼓励为主。)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学了这个故事,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与动物和谐相处)

  2、最后老师想用动画片《狮子王》中的一段台词作为本节课的结尾。

  小狮子:我以为国王是可以随心所欲。

  狮子王:你错了,作为国王我们也不能随心所欲。

  小狮子:不能吗?

  狮子王:辛巴,所有的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身为国王,你不仅要去了解所有的生命,而且要去尊重所有的生命,包括爬行的蚂蚁和跳跃的羚羊。

  小狮子:爸爸,我们不是吃羚羊吗?

  狮子王:我来告诉你,我们死后势必会变成草,而羚羊是吃草的,所以,在这个生命圈里,我们是相互关联的。

  3、推荐阅读篇目:苇岸的《我的邻居胡蜂》

  五、作业

  小练笔:由于幼稚,我们曾做过的一些冒失的事,给别人,也给自己带来一些小小的伤害,然而当我们回想起那些往事,回想起童年,心中却充溢着美好和甜蜜。你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拿起你手中的笔把它记录在你的“小本本”上吧!

  板书设计:

  捅马蜂窝

  心情:好奇渴望—惊呆害怕—赞叹、心情沉重—舒心

  人与动物友好相处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调动他们的经验世界,营造课堂氛围,从而走进这个故事。

  扫清字词障碍,为理解课文做准备

  培养学生的概括复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训练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帮助学生回顾文章内容,走进文本,文章最精彩最细致的是心理描写。围绕捅马蜂窝而产生的“我”的心理和情感的变化,像一条红线贯穿情节的始终,牵动着故事的发展,揭示出文章的主旨,故中心话题由此入手,引导学生品词析句,体会人物的情感,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用具体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体会人物内心变化。

  调动学生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想象世界,感受到作者的心理变化。

  一定要让学生带着感受,深情地朗读,通过朗读使情感尽情地宣泄。

  深化文章的主旨“童心爱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通过记录美好的童年,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捅马蜂窝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精品教学设计02-28

小班教学设计02-22

iuv教学设计02-18

zcs教学设计02-17

《夜色》教学设计01-13

《种子》教学设计01-01

咏柳教学设计12-25

《台阶》教学设计12-19

盼教学设计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