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时间:2021-04-11 11:09:4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六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六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学习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通过比喻句的学习,明白本体、喻体间的关系,并透过比喻句认识诸葛亮是个人才,具有雄才伟略。

  4、通过品词析句,感悟刘备求贤若渴、尊重人才、求才至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件(文中插图——邮票)

  1、指导看图。

  2、交流:图上描绘的是什么故事?谁能够用一句话说说画面的内容。(注意引导学生将图中人物、事件、时间、地点讲清楚。)

  3、解题。三顾茅庐,“三”是什么意思?“顾”是什么意思?“茅庐”呢?这的“三”是三次还是第三次的意思呢?请同学们走进课文仔细找找。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思考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并用笔画一画关键词句?(抓住关键词体会,并用因为……所以……将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说出来)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3、讨论:“三顾茅庐”的“三”是指三次还是第三次的意思呢?

  这三次刘备是怎样去邀请诸葛亮的?请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回答。(诚心诚意)

  刘备为什么要诚心诚意前去邀请诸葛亮?文中哪个词语告诉我们?

  三、解读诸葛亮

  1、刘备三顾茅庐是为了邀请诸葛亮辅助他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那是因为诸葛亮是个人才。诸葛亮是个人才吗?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了解。(汇报课前收集的资料)

  2、课文中哪些语句的描写让你感受到诸葛亮是个人才。(学生边找边感悟)

  3、重点结合三个比喻句,理解诸葛亮是个具有雄才伟略的人才。

  4、感悟比喻句中本体、喻体的关系。

  四、齐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抓住单字突破词语理解。

  五、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

  2、积累词语。

  3、摘抄比喻句,并练习写两个比喻句。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诸葛亮是个旷世奇才,他深藏于隆中,精读史书,关心国事,对于群雄纷争的局势了如指掌,他善于运筹帷幄,有雄才大略。对于这样的人才你们将以什么态度与他交往呢?刘备又是这样对待诸葛亮的?

  二、自由读课文,自主感悟刘备求贤才的诚心诚意

  要求:用心找一找、用笔画一画、用嘴读一读文中能够说明刘备诚心诚意、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词句。

  三、交流自主学习的收获

  关键细节品析:

  1、上路前——责备张飞(张飞是刘备的结拜兄弟,刘备为什么责备张飞?说明了什么?)

  2、快到时——下马步行(离诸葛亮家还有半里路,刘备为什么下马步行?他当时心里怎么想的?你明白了什么?)

  3、到达后——耐心等候(来到诸葛亮家,刘备是怎么做的?你从中明白了什么?他当时心里怎么想?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又会怎么想?为什么?)

  4、见面后——茅塞顿开(想象一下,刘备与诸葛亮会面时的情形,刘备会说什么?会怎么做呢?理解“茅塞顿开”再次感受诸葛亮的雄才伟略。)

  5、得才后——如鱼得水(刘备怎么对待诸葛亮,为什么刘备说他得诸葛先生如鱼儿得到水一样呢?)

  四、齐读全文,整体感悟

  五、质疑问难,延伸交流

  1、课文中写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为什么在第三节中花大量笔墨写景呢?

  2、品析隆中景色的绝妙。

  3、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写景的方法。

  六、布置作业

  1、小练笔。

  2、背诵课文三四节。

  3、课外阅读《三国演义》。

【六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03-11

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02-14

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2-30

五年级语文上册《梅花魂》教学设计04-07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12-19

一年级上册语文《a o e》教学设计09-04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03-01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09-09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07-04

语文教案教学设计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