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日记

时间:2023-04-08 12:57:48 日记 我要投稿

有关家乡的日记锦集10篇

  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又过去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这时候,最关键的日记怎么能落下。日记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乡的日记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家乡的日记锦集10篇

家乡的日记 篇1

  我家住在吉林省蛟河市宋家村,这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春天,农民正忙着种田,绿意盎然。夏天,草莓、樱桃都熟了。秋天,农田变成了金色的海洋,秋风吹来树叶像蝴蝶一样落下来,冬天,白色的'绵被铺满大地。欢迎你来坐客呦

家乡的日记 篇2

  又到一年端午节,故乡的气候也渐渐炎热了起来,不觉间都穿上了短袖,而路上偶遇的几位穿长袖的老人,其质朴、庄重的样子,却使我们显得格格不入。老人们望着街上卖得风火的粽子,眼中充满了凄凉与无奈,不禁长叹道:两千多年前的这个时候,却有一人只身化魂以示忠贞

  那个人是屈原。对于已有六年寒窗的孩童们多数不识的人,却是让他们品尝上美味的人。然而,对于这位伟人,普通人所知道的,也不过是知道他因被放逐而投江自尽,成为后人所歌颂的爱国诗人罢了,其他的,又能知道多少呢?

  他们想着:我们必需十分尊敬他的,是他让我们的粽子有来由,有销路,没有他,便是没有我们腰缠万贯的今天!

  他们想着:我们必需十分感激他的,是他让我们有法定的节日,有休息时间,没有他,这天我们还是要忙碌的工作和读书的!

  他们想着:我们必需十分崇敬他的,是他让我们的汨罗江为世人所知晓,闻名天下,没有他,这片土地又怎能吸收如此多的旅游资源!

  他却想着:他是一个值得尊敬、歌颂的人,是他让我懂得,国家需要良才,人心需要安抚,思想需要发扬他被排斥,但他高兴,因为排斥他的那帮人,都是利欲熏心、祸国殃民的千古罪人;他被放逐,但他不以己悲,他的心只为国家所动容;他要跳江自尽,但他并非绝望,他的魂魄只追随楚国的残骸。——他是屈原,是一个千古难寻的爱国诗人。

  而他,确实如此。

  他很喜欢花,但他不为花的枯萎而伤心,却哀众芳之芜秽,——他觉得,这些花儿,变质了,——为了追求美艳而不惜改变自身特有的清香,甘愿与凡夫俗子同流合污;为了追求功名富贵而不惜用尽手段向上爬,甘愿舍弃做人的尊严,用尽一切力量爬到顶上祸国,也还是不够的,还要殃民。他为它们感到悲哀。

  他很坚强,但他毅然决然的纵身跳江,——他觉得,真正的楚国,早已失去躯壳,他也要,让自己的灵魂,随着楚国一同飘去。他用行动击败了他人用嘴皮子磨出来的爱国之情;他用信念,唤醒了每一个似他一般的人。但有的人却胆敢**他是不愿受敌国的皮肉之苦。而这些,我却不想去辩驳,——因为不值得,这样认为的人,他的内心已经堕入了深渊,也就不必去与之较量了。而我,也被屈原唤醒了。

  于是,历史记住了这一天——端午。

  在我的故乡,这一天,自然是有很多的习俗的,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全国各地的人都在做的——吃粽子。而粽子的来由,普通人又懂得多少呢?相传屈原投江后,渔民冒雨争相打捞他的尸体,却一直没有找到,于是一直担心江里的鱼虾过度饥饿而吃他的尸体,便纷纷用米饭拌一些佐料,用叶子包紧防止散开投入江中,希望喂饱了鱼虾,能让屈原的尸体安全的沉在江中。渐渐的,粽子便成为端午节的标志,然而现在,也变质了。

  端午节一到,忙活的都是老人,而年轻一代都若无其事一般。老人们用五端草放在家里,用艾草、菖蒲插在门上,再用艾叶给孩子们洗澡,希望能祛邪避灾,这些事情做好了,孩子们便都吵着吃粽子了。粽子的含义,并不是吃就能领会到的,不亲手做,又能去哪领会呢?形式罢了。以前我们家的粽子都是曾祖母包的,包好后,家里的亲戚每个人都能分四五个,就大概要包四五百个,人多的权且不说,单单是自己的孩子们的血脉,至今最少也有二十几号人的`,也便要包一两百个,曾祖母去世后,便由祖母挑起了这工作,而那些疏懒的人,又怎会自己动手?宁可花钱去外面买罢,也就促成了前面所说的粽子的销路了,费钱吧,而这意义也渐渐的淡去了。

  每到端午时节,各处都有赛龙舟的,上千人围在水边,呐喊助威,鼓声震耳欲聋,于是便有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斜波飞万剑,鼓声辟波鸣千雷的赞叹。在故乡,端午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在端午节前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还要买一对纸制的小公鸡安置在龙船上,认为可以保佑船平安。虽然有些荒诞,但总归是人们心中的那份崇敬和美好的心愿,使人不敢冒犯,这些江湖术士想出的赚钱的点子,却有一些美好的意义让我们沿袭了下来,而赛龙舟,却也有一段故事:

  传说屈原先生投江后,很多崇敬他的人纷纷指示手下驾驶小船去打捞他的尸身,也出钱让附近的渔民帮忙,与此同时,上天也被屈原感动得落泪,而捕鱼的人最避忌的便是雨天出船了,但被重金所诱惑,便驶了船去,你争我赶,从下游硬是奔上了上游,寻求无果,便不了了之。回到家后,得知是要打捞楚国大贤臣屈原大夫的尸身,又再出了船,此时更仔细,更紧张了,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快一点找到屈原大夫,但是雨越来越大,前路一片迷茫,只能凭感觉驶回家,至此为了永怀屈原先生,赛龙舟便诞生了。

  而今的赛龙舟与那时相比,所不同的,除了人多之外,还有心情,——以前的心情是悲伤,紧张,伤痛而又不甘的,现在,紧张还是有的,为了那个第一,却失掉了其他,得到了快乐与自豪,这是我所不能领悟的。

  我觉得,端午节我们所做的种种,无非是为了怀念屈原爱国的精神,而不是让自己快乐、放松,无论时隔多久,我心里却总是很舍不得的,那样一位有才华有豪情有骨气的爱国诗人,总归是不能这样就死去的,但或许这是他的宿命罢了,毕竟,能与屈原有同样想法的人并不多,屈指可数的,然而这份情义却渐渐的被世人的无知所洗刷、扼杀了,这无疑是一种悲哀,即使在六月,也使人感到寒冷。

家乡的日记 篇3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春节,我们一家人都要回乡下去过。乡下的.春节,气氛可真浓啦!

  大年三十,吃过了年夜饭,我和妈妈,爸爸,妹妹一起到院子里放焰火。爸爸拿打火机点燃焰火,嘶嘶几秒,就霹雳。焰火像流星一样在空中划过。接着又看到焰火变成了菊花,变成了喷泉,变成了彩带,还变成了五彩缤纷的伞,美丽极了!睡觉前,我和妹妹都拿到了爷爷姥姥,另外还有爸爸妈妈给的压岁钱了,让我们放在枕头下面,说是岁岁平安。

  在家乡过春节真是开心!

家乡的日记 篇4

  “唉,今年,洛阳又到秋天了,树叶都黄了,花儿也谢了,我好想回到故乡去看我的爹娘啊!可惜我没有足够的盘缠,不然,我这个“不孝子”就可以回家看看十年未见的爹娘了呀!”我在家中自言自语着。

  虽然我不能回家去看他们,但我还可以捎个信给他们,问候问候,看看他们过得好不好。

  该写什么好呢?我绞尽脑汁,整整写了九页多,可是,还是写不出我对爹娘无穷无尽的思念啊,每当我回忆起我决定漂泊在外的时候,想到爹和娘都含着泪微笑着送我而去时,对我千叮咛万嘱咐时,我都心如刀绞。

  等我把信写完的时候,刚好遇到一位老朋友,要去故乡那边捎信,就拜托他帮我捎个信,可他刚要走的时候,我又不放心,到底有没有漏字,或有可以加的.地方,又把信拆开来反复看了好几遍,我才放心把这封装满了思念的信交给他……

  唉,我到底何时才能回家看看我的爹娘呢?

家乡的日记 篇5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春节是中国农历岁首,也是中国民间最热闹的古老传统节日。中国民间过春节的习惯大概是从原始社会的时代‘腊祭’演变而来的。

  春节的习俗有:每家每户门口都要贴红对联,有的'人家大门上有挂红灯笼,放鞭炮,拜年。有的家长拿压岁钱给我们。人们都穿新衣服,舞龙,登山玩乐。

家乡的日记 篇6

  在我的家乡有一条美丽的小河。每次在我去家乡的时候,都要去看看那条美丽的小河,下面就让我给你讲一讲吧!同学们,想听就仔细听吧!

  那条美丽的小河,水是那样的绿,绿的好象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水有是那样的深,深的看不见小河的河底,水又是那样的清澈,清的能看见河底里的清褐色的石头,还可以看见河里的小鱼、小虾等。每次到家乡的时候,我去捉鱼、捉虾,都有很大的收获,可是今天,我钓的都是小鱼,捉的都是小虾,真的把我气坏了。对了在小河的周围是一片美丽又可爱的小森林,那还有许多小鸟、花儿、草儿呢!

  你喜欢我家乡的这条小河吗?如果你喜欢的话,有时间我会带你去的好吗?

家乡的日记 篇7

  人人都爱自我的家乡,因为她给人亲切温暖的感觉。我也爱自我的家乡,因为我的家乡有许多风景名胜,可是我最欣赏的还是家乡的桥,它不仅仅雄伟,而且在那个经济落后的时代能够说是一个奇迹。 这座桥叫育溪大桥,修建于1977年,竣工于1979年10月,全长200米,宽10米,能够容五辆马车并行。它西靠育溪镇,东临佟家湖,桥高15米左右,桥身由六个桥墩支撑,每两个桥墩之间有六个桥孔,据说这是用来泄洪的,因为那里以前常常发大水,桥孔帮忙泄洪就能够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力而不至于坍塌,不信你此刻去看桥孔里还有青苔和小草呢。

  听妈妈讲,没修桥以前,东西两岸只能靠一艘轮渡运行,交通极为不便,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两岸人民硬是靠肩挑手推修建了这座桥,大家齐心协力,日夜苦战,最后在不到两年的.时光里使大桥顺利竣工,这不能不说这是两岸人民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她的通行极大的方便了两岸人民的沟通与交往,也为育溪的交通和经济繁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春天,大桥上充满了欢声笑语,热闹非凡,河面美妙如画,好似一个人间仙境。夏天,人们在河中嬉戏,小鸟在天空翱翔,到处都生机盎然。秋天,满载收获的农民穿梭于大桥之上,到处是丰收的笑脸。

  冬天,雪爷爷给大桥披上了一件雪白的冬衣,大桥缓缓地睡了。

  是啊,她也该休息了,忙活了一年,也该休息一下了。可她又怎能安心休息呢?

家乡的日记 篇8

  凌冽的北风终于突破了瑟秋的防线,便像天罗地网的薄雾盖在上空。起雾之时,红叶青山被那薄薄的雾,来回间飘绕,为冬日下的城市披了层薄纱。那么结实又那么缥缈。冬天不及春的绚烂,不及夏的活泼,不及秋天的闲逸,却有他独特的`美。

  冬天的美是一种朦胧的美,令人顿生遥不可及的遐想:一个天地,全在洁白的大雪中静静地注视着,陶醉其中,痴情这天地,是否合此心意?

  北风呜呜地想着,像是千万人在山谷里扯着嗓子喊叫,整个世界充满了声音。不经意间,雪花像飞蛾翻飞搅动,天地顿时成了灰白色,像白天鹅抖着翅膀,又如柳絮轻舞,悠悠落在半空中,风猛地托起这些可爱的精灵,纷纷扬扬的,好像轻盈的女孩旋转着。看,每一片雪都是六角形的,而每个角又分星枝状的、针状的、柱状的……真可谓千姿百态。

  渐渐地,雪变得更加稠密,变成一颗颗白团糖豆,像银珠、像水滴,它们直直地坠落,仿佛赶着去告诉谁一个好消息。如果遇上那愤怒的狂风,雪就会密密地斜织;若逆流而向,就会横飞而来,袅袅婷婷地投身于大地的怀抱。这自由的精灵,不由让我心头浮上韩愈的“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词连天花。”

  一场大雪过后,天空像海一样蔚蓝。极目远望,尽是白茫茫一片,闪耀着一片连接不断的银光。山顶如白银宫阙;几朵悠闲的白云,一半镶在蓝天,一半粘在山上。天山间连成一幅赏心悦目的画。

  冬天拥有如临仙境的美景,却只有一种花洒脱于冬日下。冬日的金光残照光壁,每朵含苞的、开透的、半开的腊梅在林间挺秀如香,冬雪似乎“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地专一于梅花”,“一串串丹红的结蕊缀在秀劲的傲骨上”林徽因赞这花孤芳自赏。清高的花,不比雍容华贵的牡丹,“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梅花的“凌寒独自开”的精神,让人心中一暖。

  这就是家乡的冬天。

家乡的日记 篇9

  站在南桥上,远眺桥下的那条河,那条养育着我们的母亲河——岷江。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着不同的对岷江的感受,而在我眼里,它是富有着优美韵味的。

  清晨,岷江在薄雾中如同婴儿般般沉睡,平静而祥和。那清清的江水轻缓地迈着脚步,在两岸石臂的怀抱下,发出如铃铛般悦耳的声响。和风吹过,泛起几点白浪,拍打着岸边的石头。这时,两岸的商铺都合着大门,但有晨练的人们迎着吹来的清风和岷江一同迎接新一天的生活。

  中午,岷江在阳光下翻滚,变得像小孩一般活泼可爱。放眼望去,蔚蓝的江水欢快的流淌,阳光洒满了江面,如同点点光斑随着激起的浪花在江面上踊跃,迎面歇来了轻风,两岸酒家的灯笼摇曳着,和岷江一同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岷江像嵌在中间的一根绿弦,扬起阵阵浪花,水珠飞溅的那一瞬间,阳光也跟着习舞,“哗哗”的流水声充斥着整个江面,岷江像是有放释不完的激情,和岸边的人们玩耍、嬉戏。

  下午,奔波了一上午的岷江安静下来了。岷江像是喘了口气,浪花不再调皮地飞溅,而是变得平静,安祥。这条河不再那么雄伟汹涌,而是没有急躁与忧患,自在的'一条河。它像一条碧绿的带子,和远方连在一起,滋润岸边的簇簇花草,水流涓涓,轻缓又柔美,像在思考着什么,犹如一曲优美的乐曲,令人心旷神怡。

  晚上,岸边的灯光接连亮起,照出黄昏残留的余晖,岷江变得深不可测,一眼看不见到底有多深。而那南桥放射出的光芒映照着水面,是全世界最亮的光了,岷江伴着习习凉风,带给人清晰悦耳的水声。偶尔风拨弄了水面,就连那灯光的倒影也散了开了,夜晚的岷江静谧而美丽。

  我爱岷江,爱它宽广脑怀,爱它诱人的美景,爱它奋发的精神。我爱它养育的这座城,更爱它奋发进取的精神。

  家乡的岷江,你将永远激励我有你那样的情怀,你那样的进取精神。我爱你,岷江!

家乡的日记 篇10

  每年一到春节,许多人都赶着回来,有一些人还被困在路上,但春节也是最好玩的。

  除夕的这一天我玩的很快乐,我们一家人去旅游。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放鞭炮。到了晚上,我们一家子在一起吃年夜饭,有说有笑的,我们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看的是津津有味的。

  我真希望下一个春节快点来到。

【家乡的日记】相关文章:

我的家乡日记01-14

家乡的小河日记02-04

美丽的家乡日记02-04

写家乡日记01-03

实用的我的家乡日记07-21

【精】我的家乡日记07-31

[集合]我的家乡日记08-04

[热]我的家乡日记08-05

(热门)我的家乡日记07-24

(通用)我的家乡日记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