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干部民情日记

时间:2023-05-08 15:25:19 日记 我要投稿

有关驻村干部民情日记4篇

  一天即将完结,在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用心地写一篇日记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日记头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驻村干部民情日记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驻村干部民情日记4篇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 篇1

  时间:20xx年8月18日

  驻村干部姓名: xxx

  根据乡村建中心、国土资源所要求,对我村“两违“(即违法占地、违法建)行为建筑进行统计,统计时每栋违建房屋前后左右需照图片;建筑面积及四至界线必须填写清楚。

  今天经各包片干部统计完后,交到我这里输入电子文档汇总,我村共有17个村民小组756户,经汇总,有199户违建,违建面积有19829平方米。我们将所有明细卡及汇总表交到乡村建中心,由村建中心再上交到上级直管部门,听候上级部门的处理方案,根据上级意见对“两违”行为进行处理。我认为要严格控制今后农村违法建房行为,只有当地村委会及国土资源所把好关,严禁违法占地及未批先建的行为发生。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 篇2

  “只有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才有出路”

  帕尔哈提衣扎克是拜城县农业综合开发办书记,今年5月被选派到托克逊乡康其铁米村驻村。他在6月12日的《民情日记手册》中写道:“今天把村里9名姑娘送到了乡里,他们将由县上统一组织送到地区华福纺织厂工作,这是我村有史以来组织妇女集体外出务工,人数最多的一次,我想这只是开始,往后还将组织动员更多村民外出务工创收。我村是自治区级贫困村,只有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才有出路,才能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我调查分析过了,村里经济发展思路应该是:多组织人走出去,通过劳务创收;多养牲畜、家禽,搞家庭创收;多种棉花、番茄等订单作物,确保农民有稳定收入;还要想办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有钱办事,能为农民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工作进步快,还得班子带”

  米吉克乡库木墩村是地区新农村党建工作示范村,也是拜城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驻该村的县农技站支部书记纳斯尔吾斯曼在他5月份的工作总结中写道。“火车跑得快,还得车头带。工作进步快,还得班子带。一个月来,我和其他驻村干部围绕加强班子建设,在原有的村‘两委’班子工作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三会一课’制度,村级阵地管理制度和民主议事制度,并抓好了相关制度的落实,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推行落实了党员干部承诺制,全村16名党员干部向群众郑重承诺年内办2-3件实事、好事,各自还联系1-2名困难群众,让党员干部肩上有责任;规范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有6名无职党员上岗,参与村务的管理;协助党支部考察、选拔了8名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充实了农村“两支队伍”;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了3次集中学习,收看1次电教片。下一步,将继续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村‘两委’班子的'‘四种能力’。”

  “必须让五星红旗飘起来,喇叭响起来”

  康其乡阿热勒村是拜城县集中整治的重点村。6月7日驻该村的县委党校干部艾斯卡尔斯拉写道:“前些日看到大队部院内悬挂的国旗因日久风吹日晒破损了,村里的广播扩音器也坏了。大队部是党在农村最基层的党组织所在地,国旗更是象征着基础政权的威严,广播是村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喉舌,这样下去怎么行呀,必须让五星红旗飘起来,喇叭响起来。今天,我们组织村里的党员、干部和部分群众,举行了升旗仪式,让崭新的五星红旗高高飘了起来,喇叭响了起来。”

  “维汉民族一家亲,携手共奔致富路”

  5月24日大桥乡央都马村驻村干部、县人大财经委副主任杨雪成在“民情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我特别高兴。前两天,工作队正为几户困难户农业生产中缺少化肥、不会管理农作物而发愁呢。没想到今天单位和扶贫办的领导就来到了村里,解了工作组和农民的燃眉之急。黄书记代表县人大机关为我村捐款1.5万元,希望村里把这些资金用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扶贫办为5名家庭贫困的学生捐赠了学习用具及书本,为6户贫困户送去了12袋化肥。更高兴的是通过我们的协调努力,我村与乡里的汉族村八村签订了互助协议,结为‘兄弟村’。八村的农民懂技术、信息广、门路多、能吃苦耐劳,都比较富裕,他们与我村群众一对一、手拉手结成了帮扶对子,两村合作共进,维汉民族一家亲,携手共奔致富路。”

  “以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今天,又高兴又感动。高兴的是我和社区筹备的庆‘六一’活动取得了成功,受到了群众的好评;感动的是父子、母子情深。今天是‘六一’儿童节,社区邀请了50个家庭及其成员代表参加庆‘六一’活动。首先,奖励了10名成绩优异的小学生。随后,进行了家庭才艺汇演,评选出了优秀节目并对其家庭进行了表彰。最后,在活动现场,开展了‘我为妈妈梳回头,我给爸爸洗次衣’活动,学生们专注的为妈妈梳着头,认真细致的为爸爸洗着衣服,家长可是耐不住了,满眼里全是疼爱,有的已挂满了幸福的泪花,此时我也被感动了。活动结束后,一些家长和社区干部对我筹划的这次活动表示很满意和感谢,希望多举办这样的活动。我想好了,以后还要多开展一些健康、文明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 篇3

  上午十时许,我独自入户走访民情。苟仁福,他是我结亲帮扶的老党员。从与苟仁福老人家交谈得知:他家共6人,三代同堂,苟仁福与儿子苟文忠患病在家,儿媳外出务工,老伴年近七旬,由于苟仁福与儿子苟文忠长期患病,又没有稳定收入,现负债42000元。

  一个小时后,我走进了苟仁辉家,苟仁辉身强力壮,妻子患间隙神经分离症,家里家外由苟仁辉一人担当。去年,苟仁辉种8亩烤烟,因种植技术较差,没有好收成,今年,他租地种植烤烟40亩。

  下午三点左右,我又来到苟仁 家,苟仁 ,三十来岁,身患颈、腰椎病,行走需用拐杖,妻子就近做杂工,供他吃药,孩子上学和全家生活用,家境日子不好过。

  三户的共同点:病人长期在就近医院诊治,日长月久,患者病情加重,家庭主要劳力偿失,家境贫困,三户的`共同心声:希望老人、妻子与丈夫能有一个好身体,有一个幸福家。

  在与他们交谈中,建议他们一是要有信心,将病人送市级以上医院确诊根治;二是用好农业生产适用技术,科学种植;三是搞好家禽养殖。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 篇4

  20xx年3月2日 星期六 晴

  这是驻村的第三天,驻村工作组和村上干部进行进一步交流,了解村情,学校驻村工作以来的所有文件,吃透文件精神,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 ,结合村的实际,制定驻村帮扶计划

  初来乍到,一切都显得那么新鲜,带着些许的好奇,我环顾四周,村子坐落在群山中,远离繁华闹市的喧嚣,置身于这山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路过的几位村民的穿着打扮以及周围破旧的房屋院落,让我们渐渐皱紧了眉头,这个山村是多门贫穷落后,在此,我也希望加快通木村的“减贫摘帽”贡献自己的微博之力。

  20xx年3月20日 星期三 阴

  通过半个多月的驻村帮扶工作,使我对开展帮扶工作的实际意义,同老百姓交流,增进情感的必要性,委老百姓解决哪怕一个实际困难的作用都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多的体会,我觉得下基层开展帮扶工作,直接驻村入户,群众对此很关注,所以我们每一位驻村干部都要展示良好的作风形象,都应该有心用情的投入到帮扶工作中去,首先要和群众“拉关系”“摆家常”,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建立起雨水关系才能把群众想什么了解清楚,才能知道如何去帮扶,才能完成帮什么,才能知道促什么任务。

  20xx年4月2日 星期二 晴

  今天一大早,驻村工作组组长吴平会长召集大家召开计生工作会,今年上半年通木村的计生工作成绩在柏村镇排名中上游,尽管有些指标完成得还不错,但由于计生的罚款没有达标,因此受到上级部门的批评。因为自从计生文明执法以来,执法人员不能用粗暴的方法对待计生对象,不能关禁闭、不能强行没收财物,这给计生执法者带来了困难,之前我也与村干部讨论过这个问题,尽管文明执法是好事情,是整个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有些人却认为有恃无恐了,你拿他没办法,这就在事实上给计生工作造成了一些困难。现在好了,可以诉诸于法律途径,中国老百姓大都怕上法庭,这与我国传统文化里怕“惹官非”是一脉相承的,但违法者必究,这也保证我国长远发展的必要手段,否则,再多的`经济建设成果也会被迅猛增长的人口所吞噬。

  开完会后就回去了,村干部们商量了一会工作就开始办公。今天,来村公所办事的人很多,有办结婚证的、有办入户口的、有办救济的等等。我与一个来办事的老职工交谈,聊聊国家的社保政策,老人退休了,一个月在社保领一千多元的退休金,这在农村算是中上收入了,老人对国家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还是相当满意的,他说现在政策好退休金够日常生活用的,医疗保险也减轻了他的医疗负担。

  20xx年4月18日 星期四 阴

  4月18日,在通木村委员会会议室召开了通木村农村扶贫对象识别会议,参会人员为通木村驻村工作组和村支委员。

  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关于“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机制,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扶贫对象得到有效扶持”的要求。

  工作组长吴平出席并发言,一是对本次扶贫对象识别工作范围提出了要求。本次通木村扶贫对象识别工作的范围为我村16个村民小组,调查对象为全村所有农村户籍人口。二是对本次扶贫对象识别明确了目标任务。本次开展农村扶贫对象识别的目标任务是:科学识别新标准下的贫困人口,逐户建立贫困人口信息档案,完善贫困人口的动态识别机制,为全村开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对农村扶贫对象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搭建通用的扶贫工作信息平台。

  通过本次会议,我对扶贫对象识别工作有了充分的认识,这次会议的召开我想为我村贫困农户及贫困人口带来了又一福音,为我村新一轮的扶贫开发打下了又一坚实的基础。

  20xx年5月17日 星期五 雨

  为了提高通木村贫困户劳动技能,增加贫困农民的收入,加快贫困农民脱贫奔康,结合通木村实际,5月17日,驻村干部工作组与村支两委,在村委会会议室对贫困户进行技术专业培训,为其培训高粱、花椒、青蒿、金银花种植等方面知识,共60多人参加了这次农业技术培训班。

  针对当地农业生产模式和农民对高产高效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在高粱、花椒、青蒿、金银花种植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大家一致认为这一期培训班非常有意义,非常及时,培训内容丰富详尽,语言通俗易懂,引起了农户的极大兴趣,许多学员都认真做好笔记,在课堂上与干部们互相互动交流,询问种养技术和难题,大大增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

  为了让贫困户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收入,驻村工作组及帮扶部门给贫困户发放生产启动资金,帮其购买化肥、农药、等,同时制定鼓励机制,扩大种植规模,还联系有关销售大户,解决产品的销售途径,同时也结合通木村帮扶部门,帮助其解决资金短缺等问题。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相关文章: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6篇04-08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7篇04-17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四篇04-15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汇编九篇05-08

【热门】驻村干部民情日记4篇05-04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汇总6篇05-01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汇总五篇05-21

【推荐】驻村干部民情日记3篇05-10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合集八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