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日记

时间:2023-05-10 13:58:54 日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实用的学习日记范文锦集七篇

  一天的时间眼看就要结束了,今天我们都做了什么了呢?不如趁现在好好写一篇日记。怎样写日记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日记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的学习日记范文锦集七篇

学习日记 篇1

  昨天晚上,我们去了铜陵市的铜雀台吃晚餐,我这才发现,中国人与外国人的区别是很大的。

  我奉叔叔之命,去倒啤酒,有三个外国人在那里聊天。可是到了啤酒桶那里,我看了大半天,只看见了出酒的地方,根本没有看见开关,我在那里急的转圈圈。这时,一个外国人无意中看见了我,他用好奇目光看着我,我吓了一跳,他好好的看着我干什么,我没有干坏事啊!或许,他是看着我后面的吧!我向后面看了看,有许多人向我看了看,然后又若无其事地继续吃。那个外国人站了起来,朝我的方向走来。然后举起酒杯,接了一杯啤酒,递给了我,慢悠悠的走了。我很吃惊,外国人的'素质就是高,自己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会帮助,而后面的那帮人,明明看见了我,就跟没看见似的,更别提帮助了!

  晚餐吃完后,我去给大家拿冰激凌。有一个外国朋友也在那冰激凌,他弄了一点点,然后坐在椅子上,慢慢吃了起来,我走到他们的旁边,他们的桌子上很干净,垃圾放在一块,食物放得很有规律,看上去就很清爽,而且,他们吃多少就拿多少,一点都不浪费。再看看我们桌子上的,乱七八糟,吃的东西东边一些,西边一些,垃圾到处都是,而且还有一盘龙虾和一大堆水果没吃,太浪费了!

  我们要向外国人学习,要帮助别人,不要浪费!

学习日记 篇2

  从今天开始,我每天都要去学play ping pang。今天是第一天,我早早地就来到了乒乓球”聚乐“部。

  一进”聚乐“部,我就看见了三个宽敞的球场,教练把我带到第二个球场。第二球场里有三张球桌,其中一张是装有特殊设备的球桌,一边是普通的,另一边围着网,下面有台机器是用来收集打过来的乒乓球的。

  教练首先教我握球拍,我学着他的样子,拇指和食指夹住拍面,其它手指垫在手柄下面。接着教练教我摆个姿势,他告诉我要两腿分开,左脚靠前,右手向右伸,不要向前后倒,重心在前。我都摆好了,教练又抬起我的`手 靠近左眉毛,又放下,又抬起,让我多练习。过了一会儿,他又来检查了,说我的肘部抬起时腰部没有弯。这几个动作看似简单,却练了很长时间。

  终于教练让我打球了,打球可不是什么易事。我刚摆好姿势,教练就说我脚分得太开,手肘抬起时腰部没弯。没打几个球,教练又说我打出一个球时手肘抬起打完球腰部又直了。

  休息了一下,我又去学。教练叫我放松,要用前臂打球。可我一想到接球,又抬起了手肘。就这么练一会儿,休息一会儿,我决定不管球了,只要球一扔过来,我就收拢手肘,轻轻地把球拍对齐左眉。果然不出所料,教练 连说”好球“。

  学会了一个动作令我很高兴,我相信以后进步就更快了。等我学会play ping pang,一定要和老爸较量较量。如果你也想乒乓无敌,”揍扁“高手的话,跟我一起来学吧。

学习日记 篇3

  2月28日星期五晴天

  自从放假以来,班群里的古诗背诵打卡,练字打卡,能持之以恒坚持的孩子屈指可数。我真心地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也为家长们的坚持而点赞和称颂。

  这反映的正是一个孩子学习力的不断形成,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引导孩子养成主动的学习能力,是父母留给孩子最大的财富。

  简而言之,学习力就是积极主动的良好学习能力。专业解释,学习能力就是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并非是学到什么东西),有了这样的方法与技巧,学习到知识后,就形成专业知识;学习到如何执行的方法与技巧,就形成执行能力。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指标一般有六个:学习专注力、学习成就感、自信心、思维灵活度、独立性和反思力。

  所以,这次停课不停学的活动中,我希望有远见的家长能够针对自己孩子的状况,努力于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形成。而非今天是否完成了作业(一点都不考虑作业的质量),当然了,完成作业是孩子的必须任务,关键是孩子如何去完成的。是积极主动,认真专注的完成?还是敷衍了事,马马虎虎地写完?这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孩子是否做到了对自己负责任?是否形成了一定的学习能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8~12岁的孩子正处于抽象思维的高度发展阶段,看来教会孩子学习能力真比教会他知识点重要的多。

  那么现实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去引导孩子形成这种能力呢?

  相信孩子,引导孩子从思想深处自己规划生活和学习,并认真的执行,家长只是监督,提醒,鼓励及适时的肯定和建议等等。

  冠军妈妈邓亚萍曾经说过:“我爱儿子,很爱很爱他,虽然孩子还小,但是我希望能把这样的观点教给他,妈妈不会替你安排好一切,却会在旁边提醒你做每个决定的时候,都要慎重,都要想好如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

  所以,我们要致力于引导孩子形成自己的“学习能力”,而不是替他包办一切。当然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鼓励和指导,肯定和帮助。

  就像瑞典儿童文学家啊斯特丽德林格伦说的那样:“儿童需要管教和指导,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们无时无刻和处处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导下,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因而生活中学会适时的放手是必要的。引导孩子形成自己的观察力,分析力,思考力和执行力。养成一个对自己负责任的能力特别重要。

学习日记 篇4

  周四的下午,放学后爷爷接着我后去超市买饼干。这时候爷爷遇到了一个多年没见的朋友,本来应该是我们买完饼干后就回家的—因为我要写作业,可是那个朋友却热心地让爷爷到她的店里免费做个体检,只需要一滴血就可以了,我没有提出意见。

  爷爷的前面还有一个人,他检查了好长时间,之后医生给他讲了一些养生的知识:“你的营养不平衡呀!要多吃些水果啊!……”

  “好的`,我知道了。谢谢!”

  终于轮到爷爷了,医生检查后说:“你的身体不错,只要多喝点果汁就行了!”

  晚上,见我作业写得很迟,爸爸问了事情的经过,他似乎有点生气,说:“为什么你当时没有阻止爷爷呢?”我小声地回答:“我不好意思打断他们谈话。”

  “那你就错了,你的学习更重要!”

  “但我认为感情最重要!”我大着嗓门,脸也憋得通红。

  但是,后来我想通了--今天不去,爷爷也可以明天约个时间去拜访他的朋友,但我的作业怎么能明天做呢?!如果我当时想到这一点,就两全其美了呀!嗯,我现在认为:感情和学习呀,都重要!

学习日记 篇5

  陪着孩子读了一行诗,我们就出去玩耍的了,生活不是只有读诗是美,我们在门的外边,凝视花树,也是美的,在沙地坐着,待了一段时间也是美的。对于美的体察,不同的孩子,适合不同的方式,身为大人的我们,不该强硬。所以说,知道一种幼童成长方法,我们可以去采用,但及至最后,这是不是真的适合于我们自家孩子,就离不开我们自身清醒而理智的头脑。生搬硬套的姿态,在育儿的过程中,总是不那么的好。

  曾经我也有与人说过,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要成为文学作品的大家,有的孩子,就不那么的喜欢诗歌朗诵,而更为适合去读一些哲理性的作品,而有的孩子,则不喜欢阅读,亦或读书的年纪,还不到。天地偌大,不是所有的樱花,都开在人间的阳春三月天。

  大学的时候,有读一本育儿书籍,作者是韩国人,她是学者,把自家的几个孩子都给带到了顶级,读了博士,成为各领域的精英人才。她的育儿秘诀只有一个,寓所便是书籍的天下,全家人都在书桌端坐,认真而静谧地阅读。那时,诸多孩子中,唯独一个孩子,从来都不在书桌端坐,他也一本书都不爱翻。好多次,她都想吱声,但还是忍住的了,及至孩子二十来岁的了,因为工作的需要,他开始满世界的找书阅读。作者在书中慨叹说,幸亏那时没有劝他读书,不然,我想,他也许一辈子都讨厌书籍的了,及至年长,恐怕会是提起书籍,就头疼。

  对于自家孩子,我也是这样的姿态。寻常生活里头,我就只管购买书籍,自己翻阅,自己阅读,但,我不会过多地限制自家孩子,一定要像模像样地跟着我去学习,很多时候,我在读书,他在看视频,亦或玩耍,我也不会给予太多的要求,但会选择用表演的方式,或夸张的姿态,来吸引他过来与我一起学习。

  家里不是学校,我不是要孩子获得多少,我是在对自家的孩子,进行启蒙与诱导,是让孩子的内心深处,能够知道文字,了解书籍。只要孩子喜欢学习,热爱学习,拥抱生活,就足够的了。余下的更多,我们完全可以是,喜欢这花,爱上这树,便是投入更多的激情与热情去学习。花树万千,我们不一定要是千篇一律地,都在扎堆儿地爱上同一株。

  昨天,我事先在手机下载好影片,而后,偷偷地切断网络,孩子醒来之后便不能观看其他影片了,这是我为了让接触《Nelly&Nora》所使用的一个小计谋,我不指望他会有怎样的积极反应,只让他知道还有更好玩的影片,至少在妈妈看来是很不错的影片,就足够的了。

  却没想到,及至晚上,他就喜欢上了这有小清新之感的纯英文动画片。哪怕听不懂,也在津津有味地观看着。一早起来,他也在静静地观看,一集反复地观看。我也跟着一起观看。学习不一定要是在刻板的状态下完成。我们一板一眼地坐在板凳上可以是完美地背下一首诗,学会几个单词,懂得算数,我们在行走的时候,在沙地围坐的时候,在花树玩耍的时候,也可以是学会一口流利的外语,脱口而出地吟出美的诗,好的文。

  在我打算做饭的时候,孩子嚷着出去,我便同意的了,跟随孩子一道,出了门,在滑梯玩耍,在沙地画画,学着建城堡,但,时间不会太长。对于我来说,一个小区就是一所幼儿园,孩子虽小,但彼此的个性,已是有所凸现,这是家庭的.印迹存留,也是学习的获益,经由媒体、游戏等。我们每一个人,都随时随地地与这世界的每一份子,做着交流。或有声,或无声。

  孩子的成长,不是百分百都自父母而来。我们身上的秉性特质,孩子也不一定都会是有所模仿,有些跟随。人的学习,具有拣择性。哪怕是个孩子,也一样的,会有自我的喜好,与偏向。一个人一个世界。身为父母,我们可以是对自家孩子进行某些方面的建议,但,没有办法去取而代之。孩子对于父母,也是一样的,只能建议,无从取代。

  正因懂这,我与孩子之间的相处,更多的是平等,他是有自己选择权的。他可以选择喜欢吃什么,想去哪里吃东西,喜欢做什么,要穿什么衣服,头发要不要修剪等,只要他提了出来,而我又觉可以,不会伤及他的生命,自己也能够有所承载,我都允许他。我是他的妈妈,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与他的脑袋,眼睛,鼻子,耳朵等都不完全一样的个体。我是他在这世界里头,最为亲近的人,但,我不是他的全部,他也不是我的所有。

  观看《Nelly&Nora》,他喜欢几遍,就是几遍,在这其中,他所能学到的是如何管理自己,如何进行自主学习。余下的时间里头,他就可以尽情玩耍。不论让孩子学什么,让对方先去接触,有所喜欢。喜欢上了,内在的激情,与热情,自然而然地,就能被调动起来,有所迸发。这便是我对待孩子的一种姿态,与方法。

学习日记 篇6

  今年开始,党组织了全体党员学习沈浩同志的事迹。我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也观看了《第一书记》,电影很感人、很真实,结合最近阅读的《沈浩日记》,沈浩的事迹和他在基层工作中体现出来的品质和能力都表示了钦佩和敬仰。

  “人的生命是伟大的,但人的生命也十分脆弱。作为一个人活在世上,官是当不到头的,钱也是难以挣尽的。那么更应该考虑的是怎样活得有价值。”行文之中,字句铿锵,沈浩同志把自己的将自己的为人处事的真心、爱党爱民的丹心、对父老乡亲的爱心将永远植根在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村”这片火热的土地上。

  我感觉到了沈浩的平凡与伟大,真实与榜样。但同样,有些表述却让我有些不以为然,于是也有了自己的思考。

  又是一位45岁就逝去的生命。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英年早逝,虽然他们在短暂的生命中为我国做出了很大贡献,但这对于我国也不是幸事。20多年的培养,10多年甚至更长的`实践沉淀,却在人生的黄金年华逝去,这是多大的悲哀?又是多大的损失?应该关爱他们的健康,以制度性来“强迫”他们“被休息”,从宣传上则不要太把这种“苦行僧”似的精神作为“奉献”的定义和引导方向,而“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才是可持续的科学的发展观。而我们要珍惜事业,更应珍惜自己的生命!正所谓“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一生有着太多的责任要担负,有着太多的事情要做,更要保重身体。日记中记述了沈浩初入小岗时得对自己严格要求:加强学习、增长才干,理清思路、突出重点,一心为民、求真务实,严于律己、注意方法。在六年的选派生涯中,沈浩牢记岗位职责,为提高小岗人的生活质量,他多方筹措资金,修通村级水泥路,建设现代化住房;为了带领农民致富,他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土地流转。即使是节假日也很少休息,年三十总是先陪五保户、孤寡老人过年,再赶回去与家人团聚。他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献给了小岗,对母亲和妻儿有的只是无限的亏欠。农村工作的艰辛与磨难,沈浩无怨无悔地坚持了下来,小岗的村民敬仰他、离不开他,终于三次红手印将他永远留在了小岗,与这片深爱的土地永远在一起。

  对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又有了更多的感动,作为一名基层的大学生村官,我们现在所在的职位可以说是和沈浩同志的职位相类似,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无疑是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沈浩同志沉下心来,扑下身子,融入到广大村民之中。学习他真心的与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与他们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学习他始终心怀着一种重任在肩的使命感,保持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团结和带领村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同样的我也永远不喜欢有一天自己被别人这么写这么说。一个人活在世上,对父母爱人孩子的爱是最本性也是最无私最可以令你牺牲一切的。不管我们承不承认,这种爱都是原本的。我佩服那些为了国家和社会可以抛家不顾的人,他们是高尚的,但他们已经变成了神。我也爱我的国家,但我也爱我的“小家”。对亲人有爱的人才会有爱心爱他人,对家有责任的人才会有对工作有责任感。

  这可能很矛盾,不能同时兼顾,但只要有心,适当放手让村民最大限度的参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武侯固然令人敬佩,但也导致武侯之后的蜀国很长一段时间内人才青黄不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领导在做事时要多考虑人才培养,才能保持持续发展。沈浩选择去基层的直接原因是对于在机关中连年考核的平庸成绩。但就是这样一个平庸的人,却在农村是基层工作中体现出了极强的能力和工作艺术性,做出了巨大的了不起的成就。是他进步神速,抑或更适应农村环境?还是我们干部考核机制存在问题?

  印象最深刻的是沈浩在实现带领农民兄弟致富的路途中,也有无奈地送礼、找熟人托关系要钱、办事等非常规手段,也有大领导的特殊支持等原因,那如果没有熟人没有路子没有领导的特殊关照呢?还会不会有这么大的成就?只有我们的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能更完善,才能涌现出更多的沈浩们,才能有在正规途径下实现更普遍的、沈浩们的成就。那将会是我们社会的巨大进步!

  无论如何,通过学习,让我深深受感动、深深钦佩,他身上的很多高尚的精神、工作的方法等也将对我的工作有很大帮助。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同是一名基层工作者,我和沈浩书记一样都和农村这片热土有着不解之缘。因为热爱所以满怀激情地选择这项工作,但现实与理想的距离告诉我们,需要的不光是热情,更需要我们有坚定的理念。在认真学习了《沈浩日记》之后,我不禁深思,为什么这样一位完全可以拥有城市生活的处级干部会坚定不移的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农村的事业呢?看到小岗村的新貌以及强劲的发展势头,使我懂得,这是一种热爱,是一种信念,更是人生的一种价值体现!农村没有城市的繁华喧闹,但肥沃的土壤却养育了淳朴的人民;农村没有城市富裕,但正是这样,才需要我们这些年轻人来书写、描绘、装扮她。农村是个大舞台,沈浩书记无疑在小岗村这个舞台上展现了他人生最壮丽的一幕,而我们,没有理由退却,要以他为榜样,进一步增强为民服务的自觉性,不辜负父老乡亲的厚望。我们必将踏着沈书记的道路坚持走下去,而且必须走好!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农村既是施展才华的舞台,又是历练人生的学校。”这是李源潮部长给大学生村官的寄语。坚定信心,勤于学习,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在基层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在农村艰苦的环境中摸爬滚打,磨练意志,历练人生,更快更好的成长成才。农村虽然艰苦但是舞台却很大;村官虽小但是作为却很大;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能为新农村建设出一份力、能为农民群众解一份忧,是我坚定的选择。

学习日记 篇7

  《陈嘉庚》这篇文章写了陈嘉庚平时的生活之所以极为朴素是因为陈嘉庚想为国家的文化教育事业出一份力,他把自己所有的财富献给祖国。

  今天,我又了解到了关于陈嘉庚的一些事迹,内容如下:

  陈嘉庚住在新加坡,他在那儿办了许多学校。1946年陈嘉庚把钱全部捐给了学校,而自却过着简朴的生活。衣服补了又补,去哪儿都带着针线包。有一次,管理员看陈嘉庚那么简朴就买了一只鸡给陈嘉庚改善生活。却被陈嘉庚扣去一个月的工资。还有一次陈嘉庚的朋友来看他,买了一斤糖果,反被陈嘉庚批评了一顿。陈嘉庚说:“该花的,再多也值得,不该花的,一毛也不许浪费。”

  因此,我联想到了曾经:在一则新闻中也看到像陈嘉庚一样时时刻刻为他人着想的人。他是一位老人,本来他应该在家中享受天伦之乐了,可是这位老人天天在外面捡破烂,每天粗茶淡饭,过着极为朴素的生活。但这不是因为老人家里贫困,也不是因为老人的`子女待他不好,而是因为这个老人正在帮助几个贫困山区的孩子完成学业!

  这种精神是多么伟大啊!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而陈嘉庚与其他富翁的不同就是,他过着和我们平常人由一样的生活,而不是和其他富翁一样披金挂紫,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陈嘉庚是我们所有中国人民心中的榜样,我觉得这种精神是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