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记

时间:2023-05-15 09:43:18 日记 我要投稿

精选读书日记模板汇总五篇

  即将要到一天的结尾了,我们对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日记了。日记写什么内容才新颖、丰富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书日记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选读书日记模板汇总五篇

读书日记 篇1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令人惊异的是,这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具有开山意义的作品,已经显示出极其成熟的特色,使后来的许多研究者为之倾倒,究其原因,除了鲁迅深厚的文学素养外,我们也无法不叹服于先生的天才。下面,我将对《狂人日记》进行个人化的解读,其中自然有偏颇之处,然而作为一位读者,我想也可以有放肆一下的权力。

  翻开《狂人日记》,首先进入读者视野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这个狂人臆想的世界,是通过“常人视角”叙述出来的:狂人发病枣旁人侧目枣家人延医救治枣狂人复原。这一层的意思凡识字者均可以解读出来,因为在小说的“序”中清楚地交待了: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

  通过常人视角,我们可以合理地解释狂人眼中他人对其的“迫害行为”。比如小说的第一节中狂人记道: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因为得知狂人发了狂,因此大家对他有些害怕,并且议论他的事情,然而落在狂人的眼里,却认定是大家谋划好了,要害了他了。再如:狂人的大哥请了医生来给狂人诊治,开了药,嘱咐大哥赶快给狂人吃下,然而在狂人的眼里,却是这样的情形老头子跨出门,走不多远,便低声对大哥说道,“赶紧吃罢!”大哥点点头。原来也有你!这一件大发见,虽似意外,也在意中: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有了这些描写,于是我们得到一个完整的`符合逻辑的故事:一个年轻人由于脑筋出了毛病,因此疑神疑鬼,臆想所有人都在对他进行迫害,并且吃人,但不久之后由于医生的治疗年轻人的疯病治愈了,重新进入了正常人的生活轨道(赴某地候补矣)。我们所看到的“狂人日记”就是这样一个医学上的病例的记载。由于鲁迅曾经学习过医学,并且护理过患精神病的家人,因此这份“狂人日记”模拟得十分真切、详尽。

  以上是对《狂人日记》的第一层解读,然而大多数人都可以很轻易地透过病例的假象,看到鲁迅以象征的形式对封建传统所进行的批判枣在这里,我将它作为我的第二层解读,即狂人“狂行下的表层批判”。

  当我们以“狂人视角”对作者笔下的世界进行关照时,我们就开始了解狂人眼中的世界真相:狂人忽然醒悟“传统”杀人、吃人的罪恶枣周围人无法容纳清醒者开始对他进行迫害:加之“疯”的罪名枣狂人重新屈服于恶势力,同流合污(或被吃)。这是在《狂人日记》发表的当时和以后,大多数评论者所解读出来的共同结果。在这种解读中,出现了一个时代化的批判对象:“传统礼教”----这正是新文化运动着力批判的对象。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以此为自己批判的焦点,是无可置疑的,而且也的确是鲁迅当时的创作目的,在作品中,也用狂人的自白清楚地昭示出来: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另外,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也曾表示《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正因为有了这种共同的解读,《狂人日记》才被作为“五四”启蒙运动的一个文学范本,通过它,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打起一面大旗:“救救孩子”!然而一个文本在它被创作完成之后,便脱离了作者成为独立存在的事物,因此在不同的时代中,不同的读者将会有不同的解读出现。

  正如世纪末的今天,在我的眼中,《狂人日记》可以解读出的第三层意义:这就是狂人“对人类的深层批判”。依然是通过“狂人视角”关照周围世界的真相:敢于对世界和人生做抽象思考的狂人,发现了人与人之间提防、倾轧、残杀,并且已经成为一种难以扼止的恶性循环: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于是狂人呼吁人类和睦相处:去了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饭睡觉,何等舒服。这只是一条门槛,一个关头。然而:他们可是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师生仇敌和各不相识的人,都结成一伙,互相劝勉,互相牵掣,死也不肯跨过这一步。绝望当中狂人呐喊、呻吟,发出“救救孩子……”的绝望之音。

  对人类整体的批判也许并非鲁迅创作时清醒的本意,但狂人眼中的常人世界却具有广阔的共时性和世界性,因而其批判便决不仅止于五四前的中国国民而可以延伸到整个人类;其批判所指的人类劣根性也不是仅仅消灭“封建文化制度”并可以根除----也许它本就是人类基因中根深蒂固的一个分子,永远无法消除,并将在最终导致人类的自我毁灭。这征兆,我们在今天已经可以看出:可以将地球毁灭几千次的核武器、每个人都参与其中的对地球的污染、因人类道德沦丧爆发出来无法治愈的世纪疾病“爱滋”……鲁迅正是因为看到了人类的这种难以根除的劣根性,因此才感到深深的绝望,“救救孩子”的呼声之后才不是一个“感叹号”而是“省略号”。在他看来,这呼声俨然如将封闭在无法打破的铁屋子里的将死之人唤醒,使他们感到无法解脱的痛苦。

  然而鲁迅始终是一位直面现实的勇士,即使他内心中已经感到绝望却仍然站起来进行绝望中的反抗。而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在今天也并非全部灭绝,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已经有人在呼吁保护地球、建立绿色家园,有人在“以笔为旌”,寻找人类的终极价值……虽然这呼声十分微弱,但却令人看到了人类世界的最后曙光。

读书日记 篇2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这一系列的书籍名称叫《笑猫日记》,主要讲述了主人公笑猫和他们一家子经历的许许多多的事情,使我印象最深刻得是他们经历5.12汶川大地震后,一家子坚强的活了下去,还就出了许多伤者,下面我就给你们详细介绍一下他们吧。

  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笑猫跟着山区里的郑美丽老师和一大堆孩子们一同走进了校园,看着老师和同学们在玩老鹰捉小鸡,笑猫的心里无比欣慰,突然,笑猫感到眼前天昏地暗,他以为这是个恶梦,可这不是梦,是真的!他看到眼前的教室顷刻间倒了下去,郑美丽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撑住教室的.门,回到喊大家赶快逃跑,自己依旧用坚强的身躯挡住门,小非洲跑了出来,想回去救老师,可是被老师一把推了出来,于此同时,门框倒了下来

  笑猫在废墟中漫步着,期望早日能一家子团圆,他没日没夜的找啊找啊,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一片废墟上找到了他的女儿二丫,接下来有随后找到了大儿子、二儿子、妻儿,一家子终于团圆了!二儿子去当了搜救猫,救出了N多的人,旅途中还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的事件,在此我就不一一道来了,因为我怕你们会流眼泪。

  从这本书里,我感受到了亲情的重要,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情。

读书日记 篇3

  在这个快乐的5.1假期,我读了杨红樱写的《女生日记》一书,共368页。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冉冬阳、梅小雅、吴缅、莫欣儿、沙丽、古龙飞、精豆豆、马加、郝佳、罗老师、舒老师等。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冉冬阳和她的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

  令我最难忘的事情是:有一次马加的爸爸、妈妈带他的小弟弟马达出去玩,在路上出了车祸,他的爸爸妈妈受了重伤住院了。他和他的同学们齐心协力照顾他的小弟弟马达,他们分工干活,有的负责洗衣服,有的负责买菜和管账,有的'做饭,有的照顾小马达,还有的当清洁工整理和打扫房子卫生。

  通过这件事情,我知道了团结起来力量会很大,我们平时要多做一些零零碎碎的小事,尽量多帮助别人,自己也会得到快乐。

  还有一件最可笑的事情是:爱搞恶作剧的古龙飞往可爱美丽的沙丽的铅笔盒里放了一种玩具,这是一个上面有一些血迹和一只眼睛的可怕的玩具,专门是给爱搞恶作剧的男生准备的。沙丽吓得又喊又叫,古龙飞又装出英雄救美的样子拿走了玩具。

  通过这个故事我想对古龙飞说:“同学之间不能互相捉弄,会影响团结。”

  我觉得这本书中的事情,很接近现实生活中的我们班,我想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都来看。

读书日记 篇4

  这个暑假,我看了杨红樱的系列小说:《笑猫日记》,它一共有18个故事,其中有:《绿狗山庄》、《小白的选择》、《幸福的鸭子》、《寻找黑骑士》、《会唱歌的猫》······我最喜欢的`是《保姆狗的阴谋》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只腊肠狗,本来是主人家里的唯一一条宠物狗,深受主人的喜爱。后来,主人又抱回来一只幼小的牧羊犬,腊肠狗一开始像保姆一样对牧羊犬照顾得无微不至,还经常玩在一块,感情非常好。牧羊犬渐渐长大了,长得又帅气又乖巧,主人渐渐喜欢牧羊犬更多一些。腊肠狗感到自己被冷落,便产生了嫉妒之心,三番四次地想办法要害死牧羊犬:一会儿带它去有雾的山上使它迷路;一会儿哄它到深水的地方想要淹死它;一会儿领牧羊犬去马路上玩,想车撞牧羊犬。可每一个的阴谋都被一只会笑的猫给识破了,从而解救了牧羊犬,最后腊肠狗害人害己,反倒被车撞得重伤而亡。

  读了这个故事,我受到很大启发:腊肠狗的妒忌之心伤害了别人,更伤害了自己,好朋友之间本来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关怀,进行良性竞争才会共同进步。友谊是极其珍贵的感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珍藏!

读书日记 篇5

  冬天到了,教室里却很暖,我们不仅身体暖和了,心灵上也得到了温暖。你肯定已经猜到了,没错,我们期待的读书分享会又拉开帷幕了。

  这次是5、6、7小组分享。这次5、6、7小组每个人都有进步,也有缺点。下面就看看这个有趣的过程吧。第五小组分享的书是《中国古代神话》、《格林童话》。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邱子越的《格林童话》。

  刚听到《格林童话》时,觉得邱子越有点儿幼稚,但格林童话有很多版本,邱子越分享的是最经典、最完整的那一版。他还分享了一个故事——天国里的裁缝。他动作幽默,让全班哈哈大笑,也用有趣的语调把一篇严肃的寓言变成一个充满趣味的故事。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人要诚实,不要像裁缝不诚实,被赶出天国。

  第六组是李佩颖、曾梓月分享的《我的大学》。她们声音很洪亮。可李佩颖有点儿结巴,曾梓月要看稿子,她们不太熟练,希望下次加油。但是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七组戴钰婷的分享。钰婷分享的书是《做最好的自己》。她还分享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叫苏珊的女孩儿被诊断出先天性的'白血病,只能活半年。这让我十分同情。但这个女孩儿凭着乐观的态度,多活了三年,创造了医学的奇迹。这让我们全班大吃一惊,都“哇”地叫出了声。戴钰婷台风很好,声音也挺大,还时不时伸出来手做动作哩。而且听完这个故事,我突然觉得乐观是一剂良药,可以解决一切病痛与不愉快。

  都说读书是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读书也是心中温暖的火炉,因为里面有真善美的展现。上完这节课你的心中是否又多了一盏明灯和暖炉?

【读书日记】相关文章:

读书的日记02-04

暑假读书日记06-21

读书日记范文04-05

关于读书的日记02-05

有关读书的日记02-04

关于读书日记02-04

【精选】读书日记53篇03-23

关于读书日记范文07-01

【精选】读书日记四篇02-14

读书的日记(15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