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日记

时间:2023-06-08 15:04:44 日记 我要投稿

【实用】游记日记范文集锦六篇

  一天又结束了,一定有不少感想,让我们今天做个总结,写一篇日记吧。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游记日记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游记日记范文集锦六篇

游记日记 篇1

  8月12日晴

  昨天,我们一行人乘坐飞机经过27小时的长途跋涉,辗转反侧,飞机从德黑兰转到杜塞尔多夫机场下,乘坐大巴开了4个小时后到了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并随着摩肩接踵的行人走路进了布鲁塞尔大广场。

  看见了布鲁塞尔大广场中间的一条瑰丽的“红地毯”,这其实不是红地毯,而是由成千上万的五颜六色的秋海棠花瓣铺在地上而成的,这时候是8月份,刚好为期4天的“鲜花地毯节”也开始了,这正是鲜花地毯。沁人心脾的花香随着清风的流动飘入人们的心里,我也只觉得心情愉快,身上的疲惫一扫而空。

  再看到了一边的市政厅,也一时感到震惊,这是一座古代哥特式建筑,十分壮丽宏伟,外表是金碧辉煌,也精致华美,中间插有3面国旗,代表三个国家。

  其中还矗立着一座极高的,只有仰望才能看到塔顶的厅塔,塔身也是颇为精细,塔顶上立有着布鲁塞尔的守护神——圣米歇尔的雕像。看过之后便有赞叹与欣赏之情油然而生,这布鲁塞尔广场不愧为欧洲最美的广场之一,周围还有纵横交错的古老街道和普通民房,走入其中一条道,一边走,一边看着道路旁玲琅满目的装有巧克力和冰淇淋的`橱窗,觉得心里也甜甜的。

  走了一会儿,走到了一尊极为小巧的小孩的雕像,他有着微卷的头发,调皮地笑着,十分天真活泼。他的名字叫小于连,传说在古代西班牙入侵者撤离布鲁塞尔的时候,扔下了炸药,正巧小于连外出撒尿,看到了炸药,小于连急中生智,撒尿把导火线给浇灭了。为了纪念小于连,就把他的雕像放在这里。我不禁有些佩服小于连的机智和勇敢。

  这里是我到欧洲的第一站。

游记日记 篇2

  7月1日上海——长沙多云到晴

  感受高铁的速度

  今天上午8点半左右,我们乘上上海到长沙的首趟高铁列车,虽然7个小时的车程感觉可能会漫长和无聊,但高铁超快的速度却让我体会到了高科技带来的便捷。

  我们一行人途径长沙老火车站。那是一座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建筑,是上世纪六、七十年由毛主席亲笔题名的“长沙火车站”。那几个字苍劲有力、倾斜瘦长,透露出主席的自信。

  晚饭后,我们沿着浏阳河散步。夕阳西下,远远望去拱形的浏阳河大桥像一道彩虹飞跨两岸,连接着河东和河西。徜徉于浏阳河滨江大道上,又是一番不同的感受:长沙的老老少少在这里散步休闲,熙熙攘攘的人群,呈现出长沙这座新兴都市的生命力。

  晚上,我们站在几十层高的宾馆上俯瞰。灯火辉煌,车水马龙,高楼耸立的长沙夜景着实将我们迷倒了。

  7月2日长沙——韶山晴

  感受太阳的热度

  今天烈日当空,我们来到了中国最热的地方——韶山。这里新中国伟大领袖毛主席得到了两次新生,第一次是毛主席新生命的诞生;另一次是毛主席众人敬仰的铜像来到韶山,犹如主席重获新生。我们全体旅游成员一起向主席像敬献了花篮。

  随后,我们参观了主席疗养的地方滴水洞、毛主席故居和花明楼刘少奇故居,见证了新中国的伟大领袖成长和革命的历程。

  7月3日长沙——衡山多云

  感受山路的弯度

  转眼间,我们已经开始了第三天的行程。在中国的五岳之中素有“南岳独秀”之称的南岳衡山,领略了云雾缭绕、神秘莫测的南山,见识了秀丽的山石美景。

  当时,我们是乘坐环保中巴登上衡山的半山腰。什么叫九曲十八弯?今天着实让我们见识了一番,一路上每一个盘山公路的弯道都是180度的急转,我们坐得心惊肉跳,但是司机师傅却开得稳如泰山,真是佩服司机师傅高超的、娴熟的驾驶技艺。

  7月4日长沙——岳阳多云

  感受文化的厚度

  如果说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句,你肯定会想起范仲淹、《岳阳楼记》、岳阳楼。是的,今天我们要去的就是洞庭湖畔的、久负盛名的岳阳楼。

  我们语文书中学到的流传已久《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虽然没有亲临登上岳阳楼远眺,但这篇文章却承载着他对友人滕子京的祝福。岳阳楼上那副镌刻着《岳阳楼记》真迹的匾额,仍散发着文化的厚重与入木三分的功力,匾额上缺失的几个字,就连苦练模仿真迹三年的.后人也无法完全复原。

  下午,我们乘坐快艇达到了洞庭湖中央的君山岛。游览潇湘二妃墓,见识了岛上独有的潇湘竹——青翠的竹子身上斑驳的黑色斑点,像极了传说中二位妃子的斑斑泪痕。

  明天就要前往世界上最美的小镇凤凰了,真是满怀期待!

  7月5日长沙——凤凰多云

  感受民俗的风度

  今天我们终于亲临世界上最美的小镇——凤凰古镇了,体验了一把在书画中游览的滋味。

  如果说云南丽江的别样民族风情已经让你着迷,那凤凰的美那会让你以为自己在书画中。我们在沱江上泛舟观景,感觉我们已经在书中、在沈从文的《边城》中;我们在画中,在黄永玉的《万荷堂》中。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的凤凰古镇越发神秘美丽。我们沿江漫步,登上虹桥远望,流光溢彩、如诗如画,整个小镇的迷人风采尽收眼底:琳琅满目的商品一条街、节奏律动的酒吧一条街、人声鼎沸的排挡一条街……

  7月6日凤凰——武陵源(黄石寨、金鞭溪)雨

  感受自然的气度

  俗话说“不上黄石寨,枉到张家界”。五步称奇、七步叫绝、十步之外、目瞪口呆,这是很多人对黄石寨的评价。

  这里神猴出没,各种高低不同、形态各异、鬼斧神工的奇石怪岩,加上世界上最美的峡谷金鞭溪……各种神奇美丽的景观构成了张家界武陵源独特的自然风景。

  在雨雾中,我们沿着金鞭溪步行游览。领略美轮美奂的溪边美景和一路上直上云霄的石柱。听着时而潺潺、时而奔涌的溪水,我们时不时地到溪边泼水嬉戏。置身于最受都市人欢迎的天然氧吧,尽情地呼吸着雨后清新的空气。雨后停泊在枝头小憩的蜻蜓,时刻让你感受着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馈赠。

  山里的天气似孩子的脸,刚才还间歇性停止的小雨,突然变得倾盆起来。那时撑伞没用,伞外大雨伞内小雨,顿时把我们浇得通体湿透。但是即便如此,我们对明天的行程——潘多拉星球之旅依旧充满憧憬!

  7月7日武陵源——袁家界(黄龙洞、天子山、十里画廊)多云

  感受大山的高度

  清晨,斑驳的阳光洒落下来。今天的行程满满的,首先游览了的几千万年前在地球造山运动中,海底遗留下来的、浑然天成的奇观——黄龙洞。我们泛舟在洞中冰凉的地下暗河上,透过奇炫灯光衬托下,栩栩如生的“定海神针”、“千丘田”、“冲天火箭”……,特别是那根上下粗,中间细的“定海神针”,看着让人胆战心惊,生怕它什么时候一不小心就断了。

  下午,我们要乘坐世界上速度最快、载重最大、相对高度最高的百龙天梯。经过了漫长的、如上海世博会沙特馆前的排队长龙那般的等候后,我们以每秒3米的速度达到了天子山山顶。

  登高望远,那时如画的袁家界群山尽收眼底。我们大家前呼后应、互相鼓励着,一路上下行上行徒步翻越5座山头,走完6000级台阶,每个人都大汗淋漓,但都抱着“累并快乐着”的心态,欣赏着一步一景的十里画廊。我想,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吧!

游记日记 篇3

  “放学了!”随着胡老师的一句话,使原本沉寂的氛围一下子活跃了起来,令我费解的是,同学们都一改往常的留校习惯,早早的背好书包,三三两两地结伴往门口冲去,隐约听到同学们说的“秋游”,才反应过来,原来明天要秋游啊。

  因为要早些到校,所以我起了个大早,还有些兴奋的因素。不知不觉,我们就到了传说中的“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一下车,我全身的细胞仿佛都蓄势待发,跑到租借自行车的地方,却发现那里早已有人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自行车之旅。

  看着那“体型庞大”的单人车,心中不免涌起一丝担忧……一脚踩踏板,另一脚一蹬、一跨,就这样开始了我们晃晃悠悠的旅程……

  骑着自行车,听着MP3,多么惬意啊!然而,随后的叫声打破了这一切的宁静,人们看到的是——一个身穿校服的女孩正“开心”地“拥抱着”亲爱的大地母亲。这一切的发生都拜蛋所赐……(以下省略事情的经过……)经过几秒钟的挣扎,我再次晃晃悠悠的开始骑车。

  一阵微风袭来,风中掺杂着樱花的清香。风,暖暖的;心,甜甜的……茂密的樱花树旁是一条小河,上面漂浮着朵朵睡莲,在我正享受着这一切时,一声“快看”把我的思绪带到了一个绿色的围栏里——两只俏皮的梅花鹿正趴在地上,直到它动了下,我才确定那不是雕像。她们警惕的看着我们,一动不动,直到我们走了,它们似乎才安心。

  我们骑着自行车继续着,“桂花园”,“紫荆园”同样飘着阵阵幽香,令人陶醉不已,沉浸其中……第一次感受到了书本中所描述的林间小道,在那幽幽的小道上,四个人骑着自行车,不紧不慢,只为了感受这的舒畅,这短暂的放松。我们几个找了一块空地,悠然坐下,谁料,不久人群蜂拥而至,有些是我们班的同学,有些是老师,还有些是前来烧烤的人们。午饭自然是我妈妈做的寿司,看着钰馋涎欲滴的`摸样,心中升起一丝骄傲,路过的胡老师吃了后,也声声叫好使我的自豪感更强了。吃完寿司,再享用些葡萄,多么享受啊!

  吃完饭,蛋说要玩那个忘了叫什么的游乐项目,可她一下来就受不了了,貌似是被那个晕了。在返回集合地的路上,我又和敬爱的大地母亲来了个亲密的拥抱,爬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好是狼狈!这让我想起中午的那棵小树,救了钰一命,正是因为它,钰才不至于掉到水中,那棵可怜的小树却被撞歪了!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它此后的茁壮成长……

  不知不觉的就过了四个小时,将车归还后,还意犹未尽,真想时间能够倒流,再让我去一次秋游,哪怕骑自行车摔了好几跤,哪怕没玩什么娱乐设施,哪怕只有短短的四个小时……

游记日记 篇4

  今天,导游带我们去爬黄山。我们不是爬着去的,而是坐索道上去的。

  导游本来说只要等一个半小时,可是我们等了四个多小时才上,这个导游,这真会忽悠人,我们爬山都能爬到顶了。上午是大好天气,要是去爬多好,我们坐索道刚上山,就开始下起了雨。山下是一片雾海,我们好几个景点都没看,鲤鱼跳龙门、龟兔赛跑、金龟探海、飞来石……不过,我们一共爬了四座山,其中有三座山都是很好玩的。第二座山的'百步云梯,第三座山的一线天最好玩,楼梯非常陡,斜度是75度,从上面还哗哗地淌水,这可可怜了我们的鞋和袜子,爬完这座山以后,有三块石头我们是能看见的,是仙人指路、蛇头石和海龟石,我最喜欢蛇头石。

  第四座山是最高的,我高兴是因为我是跑得最快的一个,一开始比导游跑得还快,而且,我和我爸等大部队等了很长时间,然后我们一跑又跑第一了。哦,对了,我还没介绍第四座山的名字呢!它叫——光明顶。我们在光明顶上拍完照,吃完烤肠,就开始下山。

  一开始我们强烈反对坐索道下山,但是导游说这次不可能再等四个小时了,最多等一个半小时。我们到那个地方,连半个小时都没等。

  虽然下雨,看不见景点,但是一线天也很好玩,这次黄山旅游还行吧!接下来,我们要到宏村玩喽!

游记日记 篇5

  今天,我们去了湖北的大洪山,大洪山是国家四A级景区,那里绿树环绕,鸟语花香。

  下了车,我们坐着观光车来到了大慈恩寺,大慈恩寺有五层,很高大,前四层没有什么东西,顶层很大,和周围的山顶连在一起,上面有好几座寺,有观音寺,如来佛寺等等,里面的雕像金光闪闪,高大无比,寺里还烧着香,有几根香特别大,宽有十厘米,长有二米。

  转了好大一会儿,我们来到了有名的千年银杏树下,千年银杏树实在太大了,旁边的小棵根本无法和它相提并论,光树干就很大,几十个人手拉手才能把它围起来,树冠更是大,树干密密麻麻,长度都在八米左右,树叶更是不用说了,大约有几千万片,密度非常高,在树冠下看,看不到一丝阳光,只能看见那黄绿色小小的扇形叶子,最夸张的`是树冠的大小,在它的下面可以住几百个人,连巨大的榕树也要甘拜下风。

  大洪山果然是佛教胜地,它真美丽。

游记日记 篇6

  (此则为后记)

  庚午(1630年)春,漳州司理叔促赴署。余拟是年暂止游屐,而漳南之使络绎于道,叔祖念莪翁,高年冒暑,坐促于家,遂以七月十七日启行。二十一日到武林。二十四日渡钱唐即钱塘,今钱唐江,波平不穀hú原意指有绉纹的纱,即处只作“皱”,如履平地。二十八日至龙游,觅得青湖舟,去衢尚二十里,泊于樟树潭。

  三十日 过江山,抵青湖,乃舍舟登陆。循溪觅胜,得石崖于北渚。崖临回澜,澄潭漱其址,隙缀茂树,石色青碧,森森有芙蓉出水态。僧结槛依之,颇觉幽胜。余踞坐石上,有刘对予者,一见如故,因为余言:“江山北二十里有左坑,岩石奇诡,探幽之屐,不可不一过。”余欣然返寓,已下午,不成行。

  八月初一日 冒雨行三十里。一路望江郎片石,咫尺不可见。先拟登其下,比至路口,不果没有成功。越山坑岭,宿于宝安桥。

  初二日 登仙霞,越小竿岭,近雾已收,惟远峰漫不可见。又十里,饭于二十八都。其地东南有浮盖山,跨浙、闽、江西三省衢、处、信、宁四府之境,危峙仙霞、犁岭间,为诸峰冠。枫岭西垂,毕岭东障,梨岭则其南案也;怪石拿云,飞霞削翠。余每南过小竿,北逾梨岭,遥瞻丰采,辄为神往。既饭,兴不能遏止,遍询登山道。一牧人言:“由丹枫岭而止,为大道而远;由二十八都溪桥之左越岭,经白花岩上,道小而近”。余闻白花岩益喜,即迂道且趋之,况其近也!遂越桥南行数十步,即由左小路登岭。三里下岭,折而南,渡一溪,又三里,转入南坞,即浮盖山北麓村也。分溪错岭,竹木清幽,里号金竹云。度木桥,由业纸者篱门入,取小级而登。初皆田畦高叠,渐渐直跻危崖。又五里,大石磊落,棋置星罗,松竹与石争隙。已入胜地,竹深石转,中峙一庵,即白花岩也。僧指其后山绝顶,峦石甚奇。庵之右冈环转而左,为里山庵。由里山越高冈两重,转下山之阳,则大寺也。右有梨尖顶,左有石龙洞,前瞰梨岭,可俯而挟矣。余乃从其右,二里,憩里山庵。里山至大寺约七里,路小而峻。先跻一冈,约二里,冈势北垂。越其东,坞下水皆东流,即浦城界。又南上一里,越一冈,循其左而上,是谓狮峰。雾重路塞,舍之。逾冈西下,复转南上,二里,又越一冈,其左亦可上狮峰,右即可登龙洞顶。乃南向直下,约二里,抵大寺。石痕竹影,白花岩正得其具体,而峰峦环列,此真独胜。雨阻寺中者两日。

  初四日 冒雨为龙洞游。同导僧砍木通道,攀乱碛而上,雾滃wěng云气四起之意棘铦xiān锋利,芾fèi小石笼崖,狞恶如奇鬼。穿簇透峡,窈窕者,益之诡而藏其险;屼嵲者,益之险而敛其高。如是二里,树底睨斜眼看峭崿。攀踞其内,右有夹壁,离立仅尺,上下如一,似所谓“一线天”者,不知其即通顶所由也。乃爇点燃火篝灯,匍匐入一罅。罅夹立而高,亦如外之一线天,第外则顶开而明,此则上合而暗。初入,其合处犹通窍一二,深入则全黑矣。其下水流沙底,濡足而平。中道有片石,如舌上吐,直竖夹中,高仅三尺,两旁贴于洞壁。洞既束肩,石复当胸,天可攀践,逾之甚艰。再入,两壁愈夹,肩不能容。侧身而进,又有石片如前阻其隘口,高更倍之。余不能登,导僧援之。既登,僧复不能下,脱衣宛转久之,乃下。余犹侧仁石上,亦脱衣奋力,僧从石下掖之,遂得入。其内壁少舒可平肩,水较泓深,所称龙池也。仰睇其上,高不见顶,而石龙从夹壁尽处悬崖直下。洞中石色皆赭黄,而此石独白,石理粗砺成鳞甲,遂以“龙”神之。挑灯遍瞩而出。石隘处上逼下碍,入时自上悬身而坠,其势犹顺,出则自下侧身以透,胸与背既贴切于两壁,而膝复不能屈伸,石质刺肤,前后莫可悬接,每度一人,急之愈固,几恐其与石为一也。既出,欢若更生,而岚气忽澄,登霄在望。由明峡前行,芟割莽开荆,不半里,又得一洞,洞皆大石层叠,如重楼复阁,其中燥爽明透。

  徘徊久之,复上跻重崖,二里,登绝顶,为浮盖最高处。踞石而坐,西北雾顿开,下视金竹里以东,崩坑坠谷,层层如碧玉轻绡,远近万状;惟顶以南,尚郁伏未出。循西岭而下,乃知此峰为浮盖最东。由此而西,蜿蜒数蜂,再伏再起,极于叠石庵在叠石庵终止,乃为西隅,再下为白花岩矣。既连越二蜂,即里山趋寺之第三冈也。时余每过一峰,辄一峰开霁,西峰诸石,俱各为披露。西峰尽,又越两峰,峰俱有石层叠。又一峰南向居中,前耸二石,一斜而尖,是名“梨头尖石”。二石高数十丈,堪为江郎支庶,而下俱浮缀叠石数块,承以石盘,如坐嵌空处,俱可徙倚。此峰南下一支,石多嶙峋,所称“双笋石人”,攒列寺右者,皆其派也。峰后散为五峰,回环离立,中藏一坪可庐,亦高峰所罕得者。又西越两峰,为浮盖中顶,皆盘石累叠而成,下者为盘,上者为盖,或数石共肩一石,或一石复平列数石,上下俱成叠台双阙,“浮盖仙坛”,洵不诬称矣。其石高削无级,不便攀跻。登其巅,群峰尽出。山顶之石,四旁有苔,如发下垂,嫩绿浮烟,娟然秀美可爱。西望叠石、石仙诸胜,尚隔三四峰,而日已过午,遂还饭寺中。别之南下,十里即大道,已在梨岭之麓。登岭,过九牧,宿渔梁下街。

  初五日 下浦城舟,凡四日抵延平郡。

  初十日 复逆流上永安溪,泊榕溪。其地为南平、沙县之中,各去六十里。先是浦城之溪水小,而永安之流暴涨,故顺逆皆迟。

  十一日 舟曲随山西南行,乱石峥嵘,奔流悬迅。二十里,舟为石触,榜人以竹丝绵纸包片木掩而钉之,止涌而已。又十里,溪右一山,瞰溪如伏狮,额有崖两重,阁临其上,崖下圆石高数丈,突立溪中。于是折而东,又十里,月下上一滩,泊于旧县。

  十二日 山稍开,西北二十里,抵沙县。城南临大溪,雉堞及肩,即溪崖也。溪中多置大舟,两旁为轮,关水以舂。西十里,南折入山间。右山石骨巉削,而左山夹处,有泉落坳隙如玉箸。又西南二十里,泊洋口。其地路通尤溪。东有山曰里丰,为一邑之望。昨舟过伏狮崖,即望而见之,今绕其西而南向。

  十三日 西南二十里,渐入山,又二十五里,至双口。遂折而西北行,五里,至横双口。溪右一水自北来,永安之溪自南来,至此合。其北来之溪,舟通岩前可七十里。又五里入永安界,曰新凌铺。

  十四日 行永安境内,始闻猿声。南四十里为巩川。上大滩十里,东南行,忽望见溪右峰石突兀。既而直逼其下,则突兀者转为参差,为崩削,俱盘亘壁立,为峰为岩,为屏为柱,次第而见。中一峰壁削到底,或大书其上,曰“凌霄”。于是溪左之奇,亦若起而争胜者。已舟折西北,左溪之崖较诡异,而更有出左溪上者,则桃源涧也。其峰排突溪南,上逼层汉即天宇,而下瞰回溪,峰底深裂,流泉迸下,仰其上,曲槛飞栏,遥带不一,急停舟登焉。

  循涧而入,两崖仅裂一罅,竹影逼溪内。得桥渡涧再上,有门曰“长春圃”。亟趋之,则溪南之峰,前所仰眺者,已在其北。乃北上,路旁一石,方平如砥。时暮色满山,路纵横不可辨,乃入大士殿,得道人为导。随之北,即循崖经文昌阁,转越两亭,俱悬崖缀壁。从此折入峭夹间,其隙仅分一线,上劈山巅,远透山北,中不能容肩,凿之乃受,累级斜上,直贯其中。余所见“一线天”数处,武彝、黄山、浮盖,曾未见若此之大而逼、远而整者。既而得天一方、四峰攒列。透隙而上,一石方整,曰棋坪。中复得一台,一树当空,根盘于上。有飞桥架两崖间,上下壁削,悬空而度,峰攒石裂,岈然成洞,曰环玉。出洞,复由棋坪侧历西坞而上,得一井,水甚甘冽。跻峰北隅,有亭甚豁,第北溪下绕,反以逼仄不能俯瞰。由此左下,又有泉一泓汇为池,以暮不及往。乃南上绝顶,一八角亭冠其上。复从西路下山,出倚云关,则石磴垂绝,罅间一下百丈。盖是山四面斗削,惟一线为暗磴,百丈为明梯,游者以梯下而一线上,始尽奇概,舍此别无可阶也。

  还至大士殿,昏黑不可出。道人命徒碎木燃火,送之溪旁,孤灯穿绿坞,几若阴房磷火。道人云:“由长春圃二里,有不尘馆,旁又有一百丈岩,皆有胜可游。”余颔之即点头接受建议。返舟,促舟子夜行,不可,乃与奴辈并力刺舟撑船。幸滩无石,月渐朗,二鼓,泊废石梁下。行二十里,去永安止二里。

  十五日 抵城西桥下,桥已毁。而大溪自西来,桥下之溪自南来,依然余游玉华时也。绕城西而南,溯南来之溪以去,五十里,至长倩。溪出山右,路循山左,乃舍溪登岭。越岭两重,西南过溪桥,五里,南过溪鸣桥。又五里,直凌西南山角,以为已穷绝顶,其上乃更复穹然。不复上,循山半而南,纡折翠微间,俯瞰山底,溪回屈曲,惟闻吼怒声,而深不见水,盖峻峦削岫,错立如交牙,水漱其根,上皆丛树,行者惟见翠葆即绿树丛浮空,非闻水声,几以为一山也。久之,偶于树隙稍露回湍,浑赤如血。又五里与赤溪遇,又五里止于林田。

  十六日 沿山二里,有峰自南直下。峰东有小溪,西为大溪,俱北会林田,而注于大煞岭西者。渡小溪,循峰南上,共五里,到下桥。逶迤南跻,又八里,得上桥。一洵飞空,悬桥而度,两旁高峰插天。度桥,路愈峻,十里,从山夹中直跻两高峰之南,登岭巅。回视两高峰已在履下,计其崇峻,大煞、浮盖,当皆出其下。南下三十五里,抵宁洋县。

  十七日 下舟达华封。

  十八日 上午始抵陆。渐登山阪,溪从右去,以滩高石阻,舟不能前也。十里,过山麓,又五里,跨华封绝顶,溪从其下折而西去。遥望西数里外,滩石重叠,水势腾激,至有一滩纯石,中断而不见水者,此峡中最险处。自念前以雨阻不能达,今奈何交臂失之?乃北下三里,得村一坞,以为去溪不远。沿坞西行里许,欲临溪,不得路,始从蔗畦中下。蔗穷,又有蔓植者,花如荳,细荚未成,复践蔓行,上流沙削不受覆,方藉蔓为级,未几蔓穷,皆荆棘藤刺,丛不能入。初侧身投足,不辨高下,时时陷石坎,挂树杪(miǎo)细梢。既忽得一横溪,大道沿之。西三里,瞰溪咫尺,滩声震耳,谓前所望中断之险,必当其处。时大道直西去,通吴镇、罗埠。觅下溪之路,久不得,见一小路伏丛棘中,乃匍匐就之。初犹有路影,未几不一会,走不多远之意下皆积叶,高尺许,蜘网翳之;上则棘莽蒙密,钩发悬股,百计难脱;比等到脱,则悬涧注溪,危石叠嵌而下。石皆累空间,登其上,始复见溪,而石不受足,转堕深莽。余计不得前,乃即从涧水中攀石践流,遂抵溪石上。其石大如百间屋,侧立溪南,溪北复有崩崖壅水。水既南避巨石,北激崩块,冲捣莫容,跃隙而下,下即升降悬绝,倒涌逆卷,崖为之倾,舟安得通也?踞大石坐,又攀渡溪中突石而坐,望前溪西去,一泻之势,险无逾此。久之,溯大溪,践乱石,山转处溪田层缀,从之,始得路。循而西转,过所踞溪石二里许,滩声复沸如前,则又一危矶也。西二里,得小路,随山脊直瞰溪而下,始见前不可下之滩,即在其上流,而岭头所望纯石中断之滩,即在其下流。此嘴中悬两滩间,非至此,则两滩几有遁形矣几乎隐遁而看不见。逾岭下舟。明日,抵漳州司理署。

【游记日记】相关文章:

十一游记日记09-18

寒假游记日记02-24

暑假黄山游记日记01-19

精选游记日记三篇02-24

精选游记日记4篇02-14

【精选】游记日记四篇02-20

游记日记4篇02-13

游记日记(精选42篇)03-13

游记日记3篇03-12

【精选】游记日记4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