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日记

时间:2023-07-01 07:46:54 日记 我要投稿

成长日记汇编十篇

  一天的时间即将结束了,这一天里,有没有哪件事或某个人触动到我们呢?是时候认真地写好日记了。可是怎样写日记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成长日记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成长日记汇编十篇

成长日记 篇1

  今天,郑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一小包黄豆,让我们回家写黄豆发芽的观察日记。

  我迫不及待地回到家,请妈妈帮我找一个瓶子泡黄豆。瓶子找到了,我先在里面接了一点水,然后把豆子放了进去,最后用湿布盖上。我看到豆子一放进水里就沉入瓶底,好像降落的飞机一样。

  下午放学后,我急急忙忙地赶回家,看到瓶子里的豆子好像没什么变化。我想到老师说过观察要细心,我就耐着性子,把瓶子拿在手里仔细地看。

  此时,我发现豆子还真是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身体比昨天胖了许多,颜色比昨天浅了很多,看上去黄黄的、胖胖的,像个大胖小子。我拿出一粒,用手一搓,外面的豆皮很轻易就掉下来,露出了里面分成两片的豆瓣,比外面的皮儿略白一些。我觉得豆皮就像豆子的衣服,脱下衣服的豆子,仿佛一个个豆宝宝,可爱极了。

  我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盼着豆子发芽。回到家一看,豆子身上正中间的部分,裂出了一个小小的口子,像婴儿的嘴巴。在它的附近,看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芽,如果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它。这小芽把外面的豆皮撑得有点儿高,但还是紧紧地贴在豆子身上。我想可能是那小芽太小了,需要藏在豆妈妈的怀里,才感到安全些。

  今天我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看一看我的黄豆。那可爱的小黄豆,就像蝉脱去了外衣,露出了嫩嫩的身体;发出的嫩芽,就像那刚出生的小娃娃,伸展着他那细细的、软软的小腿。嫩芽儿有的是直的,像一个感叹号;有的是略微弯一点的,像一个小逗号;还有的是弯弯的`,像一个小问号。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看,好像欣赏一件艺术品一样,怎么也看不够。

  这一刻,我似乎品尝到了劳动的快乐,感受到了成功的幸福。

  放学的路上,我很好奇豆子发芽以后还会有什么变化呢?我飞快地跑回家,直奔装豆芽的小瓶子。

  啊!豆芽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只一天的时间就长了一大截,两片豆瓣好像有点小了,可能是养分都让豆芽给吸收了吧。豆芽有两厘米多长,豆芽的尾部还有一些像根一样的东西,看起来就像一条长长的蚯蚓。

  妈妈说:“这就是我们平时吃的黄豆芽,只不过卖豆芽的人要给泡豆子的水里添加一些养料,所以菜市场买的豆芽要比自己泡的豆芽更粗壮一些。”

  哈哈,原来如此啊!经过这些天的辛勤劳动,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观察能力,还学到了很多课外知识呢!

成长日记 篇2

  今天,老师布置了——种蚕豆的作业。薛老师给了我们每人六颗蚕豆,让我们回家种。

  刚带回来的'蚕豆很硬,像棕色的小石头。这些小巧玲珑的蚕豆中间呈扁圆形,中空,就像洋娃娃的酒窝。蚕豆的顶端是一个新月形的“发带”。蚕豆有拇指大小,非常精致。

成长日记 篇3

  从小长到大父母亲都教育了我们一些事情。今天我就说一说我的几件事吧!

  记得有一次,我们班的邵老师派我和沈嘉林、崔树睿一块儿去参加国际象棋比赛。一开始,我兴致勃勃地跟别的同学下了一盘,结果我胜利了。等打到第二场的时候,我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因为我碰见了以前跟我下国际象棋时曾胜过我的对手——三年级四班的'柴云棋。这场比赛我还是以失败告终。可是,下一场的对手是我同班同学崔树睿,最后,我以我的智慧胜过了他。

成长日记 篇4

  当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向我们涌来,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深深感受到了压力。这一压力迫使我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不断地努力学习,更新头脑,大胆创造。将近两年的摸索与实践,也有不少收获与体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我于20xx年9月参加伍家岗区第一批课程改革实验,当时担任一年级三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如何让一年级的学生入学伊始,就能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对数学感兴趣呢?"我想到了"数学日记"这一切入点。让学生把在自己生活中所发现的数学知识,提出的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的有关情况等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这就是数学日记。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我尝试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20xx年9月,我又担任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在五年级学生中也开始尝试训练,均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学校命令,接我原班的数学教师把"数学日记"坚持下去。目前,在各级领导的肯定、支持与关怀、指导下,"数学日记"已在我校全面铺开,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大有裨益。

  一、从数学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来看,有助于多元教学评价方式的形成。

  在作业中增加数学日记这样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并加深对数学的情感。例如:在五年级学习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及统计"后,我就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调查写一篇数学日记。有的学生调查了家里一周的支出情况;有的调查班上学生喜欢吃什么水果;有的调查家里一月用水电的情况等写成一篇篇数学日记。有的同学写到:家里一周的开支真不少,看来还是要勤俭节约呀。有的说家长在自己身上花销这么多,父母真辛苦呀,我一定要好好学习,

  以后好孝敬他们。还有的说家里每天可以把洗脸的水冲厕所,浇花等,可以节约不少水……

  这样的作业提供了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弹性空间,增进了学生对学习的参与程度,激发了学生创造和自我评价的动机,教师也可以从这一侧面来评价学生的数学情感和学习态度。

  二、从学生的角度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

  1、有利于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培养数感,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教材,都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写数学日记就是要收集和记录下生活中的数学,而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发现、记录,越来越体会到数学与自己生活的紧密联系有利于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从一年一班丁艳的这篇日记就能看出:今天中午,我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买东西。我买了一个篮球用去了9元钱,买牙刷用了2元,买毛巾用了1元。买篮球用的钱比牙刷用的钱多一些,买毛巾用的钱比买牙刷用的.钱少一些,买篮球用的钱比买毛巾用的钱多的多,买毛巾用的钱比买篮球用的钱少的多。

  学生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数学知识,解决了的数学问题写在日记上,读给老师,同学听,让大家分享他发现,探索的喜悦,当他得到掌声时,他也获得了学习的自信心,学习也就更主动了。下面的这篇苏光辉写的日记,虽然显得稚气十足,但足以看出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今天我和爸爸去超市买东西,看见一条毛巾5元1角钱,一支铅笔6角2分钱。爸爸问我一共要了多少钱?我说:"一共要用5元7角2分。"爸爸说:"你算的很对。"我高兴极了。

  学生通过写数学日记,开始养成用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的习惯,为数学学习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有利于数感的培养,在必要的时候,调动自己的实际体验,用自己独有的思维方法进行思考,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2、写数学日记,促进思维条理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写一篇数学日记,就是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生活现象整理活动程序的一次思维过程,将思维用语言清晰表述出来,也是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五年级的许婉莹同学在学习完《长方体的表面积》后,回家找来硬纸板,做了一个没有盖的长方体纸盒,她将做的材料,步骤与过程清楚地一步一步记录下来,不但巩固了对长方体表面积这一知识点,而且提高了有序思维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更加条理化。

  三、从教师的角度看,有利于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

  本学期,我在讲《体积与体积单位》一课时,将石头、沙、水等实物带进课堂,通过实验,让学生领会"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这一知识点。课后我发现好多学生把这节课的感受写进数学日记中,对实验这一环节尤其印象深刻,这对我今后的教学形式无疑指明了方向。我通过反思学生的日记,从中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措施的过程也提升了我的数学专业素养。数学日记这个载体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能帮助我们发现学生学习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数学日记能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促进师生有效互动。

  数学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比不上语文老师,"日记"就像一个万花筒,折射出了孩子的学习轨道、性格特点,增进师生互动效果,孩子们曾在日记中写到:今天的数学课真快乐!老师谢谢你!把数学课上得这么生动。透视其中,我们更会感受到孩子对老师的浓浓爱意,感受到学生在接受数学学习带给他们的乐趣,同时增强了我作为老师的服务意识,更加尊重学生了,更加重视自己的情感投入了。

  当然,"数学日记"在实践中,往往也会有千篇一律,完成任务应付等现象,归根究底,还是因为学生无话可说,不知写什么等,面对这种情况,加强指导显得十分必要。对于数学日记,我认为可以分以下几种情况来指导:

  (一)指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写。

  小学生的水平有限,教师在安排和设计计划时,起点不要过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做到循序渐进。我引导他们可以根据近来学的内容写。

  如在教学"上、下、左、右、前、后"方位后,要求学生举生活一例,用到这些方位术语,学生写道:我坐在第八组,我的前面坐的是黄华,后面坐的是吴远勇,左边坐的是朱崇超,右边坐的是吴城城。

  另一位同学写道:今天的天气很好。我和爸爸、妈妈去和平公园骑健康快车。爸爸租了一辆。我发现这辆自行车和一般的自行车不一样,它可以一家人骑,因为它有3个座位。爸爸坐在前面,我坐在中间,妈妈坐在后面。我开始很紧张,骑着骑着我就放松了。一阵风吹到脸上很凉快。啊,我真想下次再来骑。

  又如在学习完"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后一课,让学生思考,碰到一个不规则的物体,能不能借助长方体或正方体测量出它的体积呢?很多学生动想出了很多好办法,有的利用水,有的利用橡皮泥,有的利用长方体的容器测出了鸡

  蛋,乒乓球,石块等的体积,并写出了一篇篇精彩的数学日记。

  为了学习"约数、倍数"一单元,为了防止学生感到枯燥,我给每个学生编一个号码,整个单元伴随着他们,学习每个知识点时,都想想自己的号码,学生写成了一篇篇"我的号码与数学"的日记。我的号码是23号,我的约数只有1和我本身,我的倍数有46,69等,但是我们班上只有51个同学,所以我的倍数朋友在班上只有46一个,太少了。吴昊真幸福,班上所有的同学都是他的朋友,因为他是一号啊,每个人都是他的倍数朋友。学习了质数与合数后我才知道,原来我是一个质数。余老师说这一个单元很枯燥,可我觉得有趣极了!

  (二)提倡学生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

  可以写预习或复习时的疑问与体会,可以写自己课堂的得失,以及自我评价。(举例)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常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时也有失败的懊恼,学生把学习数学的心理体验在日记中表达,让老师,同学了解,让学生的心理得到释放。

  (三)帮助整理所学的知识。

  一个单元结束后,学生的理性知识较多,感性知识积累不够,我指导学生将本单元的知识点疏理,采用与众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有的学生绘制知识结构网络图,有的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对比等等。(举例)这在高年级学生学习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记录一种学习方法,推荐给其他同学。

  在学习数学活动中,学生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并把它纳入已有的知识构建中,在过程中又许多方法要探索和选择。通过数学日记可以把探索选择方法的过程写下来,并推荐给其他同学。例如(汪洋)

  (五)记课外学习的收获与体会。

  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如果只限于课堂,就太窄了。为了使学生利用各种渠道获取知识,我鼓励他们把从网上查的,书籍上找的,从长辈那里学到的各种知识记录下来,通过交流让全体同学共享,培养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同时学习的方式在交流中悄然无声地变化着。

  走进新课程后的今天,"数学日记"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已逐渐被我校的广大学生和家长认可。我欣喜地发现让学生写数学日记,提高了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认识,唤起了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远比在书本中"咬文嚼字"学得更生动,更深刻。日记中那文字里洋溢着的一股股浓浓生活气息,给我的数学教学送来春天的新绿,道出了孩子们心灵的絮语,这正顺应了古语: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总之,数学日记这一数学作业的创新形式,将数学知识融于了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会到了生活处处皆数学。当然《数学日记》还是一个新生儿,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成长日记 篇5

  语文作业中,用“生活”造句,儿子写得是:我在家里生活得很快乐。看到后,我和爸爸美得不行。

  儿子要求周五带好朋友来家里玩与住,一开始我不同意,儿子说:他喜欢来我们家,说我们家特别温馨,说你们俩都特别温柔。一听,我喜不自禁,问:真的吗?真的`这么说的吗?那来吧。玩和住都行。瞧瞧我怎么这么不经夸啊。

  好朋友爸爸说儿子告诉他:小熊的爸爸妈妈对他特别好,从来不打他。听了,我家爸爸更美了,估计更能忍住暴力的手了。

成长日记 篇6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题记

  当燕儿开始眺望太空的甚蓝、高山的秀丽和江河的壮美时,才发现自己成长的太空竟是一掌金丝笼。

  燕儿在笼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生活,但她却依然每天白停的鸣叫着,仿佛上在呼唤那属于自己的天空和森林,渐渐地,她或许爱上了这个金色的`笼子,她似乎早已忘记了森林是什么样子,忘记了天空是什么颜色,忘记了……可才不去管它呢,她不知道:她的个性注定要被这精致的笼子所埋没,她注定要在这里终老一生,慢慢地,她欣然接受了这一现实,而且越来越离不开这个笼子,她开始变得乖巧起来,性情也温顺了很多——燕子已被驯服了。

  一天,主人的爱女突然把这只笼中之鸟给放了,而燕子这时却丝毫不想离开,因为她已习惯了安逸,当她努力拍打笨重的翅膀时,却始终无法飞起,于是,她带着缕缕 悲凉离开了这令其回味而痛恨的“地狱之门”但现已是寒冬,她该何去何从,或许让死神把她带走才是最好的结局,其实不然,她跌跌撞撞来到河边,接受了清凉的洗礼;气喘吁吁于青松枝前,伤痕累累终于飞上树梢,摇摇晃晃飞过山丘,几经倾覆,终于掠 过高山,领 “一览众山小”的畅快,三个多月的痛苦磨砺之后,迎来了她的“第一个春天”,她已不再是从前那弱不经风的燕儿了,而是如今坚强勇敢的鸟中之凤。

  花儿渴望在风中绽放,鸟儿渴望在蓝天里飞翔,鱼儿渴望在大海中畅游,世界的多姿在于我们各自都在尽情展示着独道的风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独特的自我在于磨砺,只有像那只笼中的燕儿一样在走过一段曲折的人生路以后,才能真正让自己名副其实。

  当今社会,生活的磨砺对我们来说似乎可望而不可即,因为“大树底下好乘凉”嘛,沐浴在父母这棵大树下,尽情享受着阳光和雨露,所有的烈日和风霜都休想靠近,不高兴时撒撒娇,高兴时也撒撒娇,在这里,我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老想着依赖,没有个性,没有自我,反复是一只没有翅膀的小鸟,弱不禁风,想飞,却怎么也飞不起来 ,试想:有一天,大树倒了,安乐窝没了,没了坚强翅膀的鸟儿将去向何方?

  缓靖四方,坦然人生,挣脱精神的束缚,插上天使的翅膀,踏着人生的--旅程, 翱游于自己的那片天蓝空。高唱:

  我是孩子,我要成长;我是天使,我要飞翔!

成长日记 篇7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自己不爱,何以爱他人!

  爱自己是另一种真爱,是一种珍爱自己的表现,父母,老师,朋友关心我们,爱护我们,也是为了想让我们过得更好,至少比他们好。所以,爱自己也是一种回报他人的方式。

  爱自己,并不是所谓的自私,起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或者都不完全是为了自己,一个人赤裸裸的来又光秃秃的去,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思呢?在死后,不说是重于泰山,起码得有人为你的离去而伤心难过。那我们就得学会爱自己,然后再去爱别人,用自己那颗时刻跳动的热心,去感染周围的人,换取别人的真情。

  爱自己,并不是让你时时刻刻从我出发,为自己着想,生怕自己失去点什么,这样的.你不是在爱自己,相反是在害自己,害自己失去朋友,甚至是曾经的一切。而是要努力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让自己发光,让朋友添彩。这样你的朋友会更多,父母会更爱,老师会更喜欢。不好吗?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保护自己才有资格善待别人。

  别人可以轻视我,但我决不能小看自己,好歹我也是这世上的唯一个体,就凭这一点,我就要爱自己。

  总之,我要好好的爱自己,如果不会,我要从现在开始学着爱自己。只有这样,我才有资本,才有能力去爱我亲爱的父母,和蔼的老师,可爱的同学……

成长日记 篇8

  今年暑假的时候,我看到一些像我这么大的男孩、女孩们骑着自行车快乐地玩耍,心里很羡慕。于是,我请爸爸买回来一辆漂亮的自行车。我要学骑自行车。

  我看着这辆崭新漂亮的自行车:只见它一身粉红色的衣服,黑色的车把,红黑相间的.坐垫,粉红色的车后架,车身还嵌了一条黄色条纹。它静静地立在车棚里,似乎要对我说:“小主人,你什么时候带上我一起去兜风呀?”我恨不得马上就骑上它去兜风呢。

  当天晚上,我和爸爸早早吃过饭。我推上我的自行车,和爸爸一起来到体育馆的大广场上,开始了学骑自行车。

  我跨上自行车坐好,抓紧车把,爸爸扶着车后架。我小心翼翼地看着前面,两只脚随着脚踏的起动踩动起来,自行车一摇一晃地前进了。骑行了一会,心里开始有点儿飘飘然起来,就是这么一分神的功夫,只听见“嘭”地一声,我连人带车重重地摔倒在水泥地面上。“爸爸你怎么不扶稳呀?痛死我了!我的屁股哟!”痛得我咧嘴大叫起来。

  爸爸安慰了我几句,同时指导说“:眼睛要看着前方,放松保持淡定心态,把好车把。”我按照爸爸说的专心致志地练习着。这一次,骑出了好远都没有发生“意外”。我一晃眼,怎么看见爸爸就站在身旁呀?他不是一直扶着车后架的吗?看到爸爸没有扶自行车,我心里就开始“咯噔咯噔”地害怕起来了,这么一想着,我又一次从车上摔了下来。

  虽然连摔了两次有点痛,但我一想到骑上自行车去兜风那副拉风的样子,心里的害怕就又消失得无影无踪,勇气猛增起来。继续认真地练习着...... 慢慢地,慢慢地,我可以独自骑几米、十几米、几十米了......

  最终,那个晚上,我骑着自行车,爸爸从旁看护。虽然摇摇晃晃,但我还是骑着自行车安全到了家。

  通过这件事使我认识到:做事情要专心,不要怕摔跤,摔倒了,重新站起来,就是好样的!

成长日记 篇9

  少年趣事不少,但三十多年来总在眼前在梦中抹不去赶不走的还是拿山蝎。

  谷雨前后,春暖花开,景色宜人;撒欢山野,掀开石头,搜寻,聚焦:啊,老母蝎!

  那时,学校大搞勤工俭学活动,项目不少,其中最受学生欢迎的就是拿蝎子。大家拿着个空墨水瓶,用破耙齿或旧筷子自制的镊子,穿着破旧的鞋子,遍山野。

  老人们说,属相小龙的人最能拿蝎子,可是我和那几个同岁的伙伴都拿不到几个。老师也不批评我们,一再强调的是安全最重要。因为拿蝎子这活,不像割草或拾麦穗,老师也无法规定任务,我们几个就自然钻了个大空子。老师带队到东山脚下,强调注意事项的时候,我们已经瞄准了制高点―――东山围子。老师宣布开始劳动的哨子一响,我们就按照事先安排,发起了秘密的冲锋。占山为王,败者也决不投降!吹哨集合了,我们便慌忙收兵,迅速撤回“后方”。看看这个同学拿了几个,问问那个好友能不能分个半大子(中蝎,两个顶一个母蝎),不得已就提起他曾用过我的'橡皮或者保证以后不再麻烦他抄作业等事。要是老师看束得紧,我们就认真地掀动石块。这些石块,我们总是先看半天,认为底下至少趴着三四个老母蝎的,打完赌,费九牛二虎之力掀开,常常是好几根蚰蜒,偶尔一个小伙蝎(小幼蝎),想到他也是“祖国的未来”,放生了。

  那是很偶然的一次,我掀着了个大母蝎,好不兴奋!无奈,瓶口太小,镊子不好用,怕它跑了,更怕他们“看在眼里扒不出来”,情急之下,就直接下了手。哎呀,我的娘!老母蝎的毒钩只一点,就疼得要了命。真的,两三天后,我的腋窝还隐隐的痛。也就一周时间没去上课,这是工伤。老师和同学还到家去看我,表扬我勇敢,好温暖!老师还特地买来了十块糖,好甜!一个女生还给了我几个没硬核的山杏蛋子,也没嫌酸。真没想到,被毒蝎子蛰着,也是一种幸福!但这一感觉,在之后语文老师布置的作文《拿山蝎》中并没有如实写,也只字没有向好友说,怕冬生跟着学,更怕爱国向他父亲也就是我们敬畏的张老师告密。

  一晃三十几年过去了,幼时的伙伴都已到了中年,交谈起来大都还有这难忘趣事的清晰记忆。只是不知山顶的石围子倒塌了没有,更不知放生的那些小伙蝎长大了没有?

  节气上,清明过后,便是谷雨,如果再下一场雨,那么,五一之后便是拿山蝎的好时节。我年年都是这么数落着盘算着,今年心情更切,也早准备好了一切。

  前天赴宴,有一道菜:几个油炸的小伙蝎趴在油炸的粉丝上―――服务员报菜名说“雪山飞狐”。大家都说形象,我想要是活的更生动,看谁敢荼毒生灵!一回家,我就把早准备好的大口径塑料瓶和不锈钢镊子放进了垃圾桶……晚上,我梦见那几个油炸的小伙蝎爬到我的胸口上蛰了我。

  今年五月还要回家,不是去拿山蝎,而是帮老父亲看坡垒堰墙。父亲说,东山坡的堰墙,年年垒,年年都让拿蝎子的掀了个样翻天!

成长日记 篇10

  20x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儿时的风筝,拥有着快乐、烦恼的的动力,在天空中越飞越远,手中的线轴失去了控制。在辽阔蔚蓝的舞台上,风筝俯视大地,渐渐远去……

  手中握着儿时的风筝,我的童年却遗失在时间海里。仰望蔚蓝的天空,总觉得长大遥遥无期,总渴望长大的感觉,总渴望独立自主的生活。

  冬天的一个早上,我坐在公交车上,透过车窗往外看,却发现玻璃上的寒气模糊了视线……

  我伸出手,用手掌的温度拭出一片风景……

  原来世界是这么美丽,只从这个小小的口儿,却发现世界是如此神奇,每一个角落,每一簇风景,在组合着这个世界。

  突然发现自己在这么仔细地观察这个世界,也许我真的长大了,多了些奇妙的幻想,多了些无端的惆怅,多了些弥漫心头的'痛苦,多了些困扰自己的烦恼。作文

  我长大了吧,因为我发现自己懂得了恨。学习上,我怀恨自己,恨自己没有很好地选择,恨自己没有努力学习,所以让自己在成绩面前后悔。我难过的想放弃,想逃避。也许自己真的到了山穷水尽,没有人能给出柳暗花明。我很伤心是自己没有努力还是注定不能在分数面前和他们一样笑。我在寂寞中看见他们会心地笑……一路来的痕迹都印在那分数里。我看不起自己,挺没面子的。就这样,我从来没有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来没感到快乐,感到一切都迷茫,直到笑已冰封。不过,我不再感叹这个世界没有公平,因为我知道那是没有用的。再说,很多的事,很多的人,出现在你的生命里,也许那就是快乐吧。

  我长大了,发现所谓的“成熟”就是慢慢地打磨自己身上所有的棱角,渐渐适应残酷的社会,渐渐变得不像自己,变的圆滑世故,变的孤僻。独立自主的童年渴望化作孤独,无助……

  我痛苦,我无助,但这一切都会过去,我还恨什么呢?也许最后一切都化作了一滴滴伤感的泪,一本厚厚的、精美的纪念册。纪念我们尘封的往事,记录痛苦并快乐的回忆。

【成长日记】相关文章:

成长的日记01-08

关于成长的日记02-05

蒜苗成长日记02-07

成长的日记(精选20篇)03-06

成长的日记(精选40篇)02-24

成长的日记15篇02-04

成长的日记(15篇)02-04

我的成长日记02-04

豆芽成长观察日记02-06

植物成长观察日记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