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乡村振兴事迹材料

时间:2022-11-28 16:28:20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助力乡村振兴事迹材料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说到事迹材料,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事迹材料可以起到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什么样的事迹材料才是规范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助力乡村振兴事迹材料,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助力乡村振兴事迹材料15篇

助力乡村振兴事迹材料1

  xxx,男,汉族,1990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紫云自治县小坡脚汤氏生态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18 年先后被评为省、市、县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2020 年先后被团省委、团市委、团县委联合相关部门授予“优秀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2020 年合作社被评为安顺市龙头企业,2021年合作社入选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xxx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 95437 部队,服役期间获得5.12抗震救灾嘉奖、集体三等功。

  2007年12月,怀着心生向往的“飞向蓝天”梦,xxx告别家乡父老,踏上从安顺开往成都的“送军专列”,开始了自己梦中的空军之旅。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地震,xxx积极响应号召,主动请缨前往救灾现场,抗震救灾结束后,xxx荣获先进个人。2015年,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脱贫攻坚等一批关注贵州发展的新闻引起了xxx的注意,他一边着手规划着家乡农业产业发展的构想,一边保持军人特有的韧性带着战友夺标取冠,同年12月,xxx怀揣着“优秀士官”的荣誉离开了部队,回到阔别八年的家乡。

  退役返乡的xxx没有闲着,一心扑在了农业产业的试验上。为了选择产业,xxx先后到过广东、山东、云南、福建、新疆等地,考察鲜果种植的环境和销售渠道,学习瓜果种植技术,学习经济作物种植技术,收集了从部队转业回乡创业的第一手资料。

  跑了市场,看了产业基地,有了自己的试验种植结果,xxx的农业产业发展的构想渐向成熟,并开始影响着村中的其他人。2017年,经过撤并的村委班子需要配强,猫营镇党委入村开展调查时,xxx的声誉在群众中反响很好,后经组织酝酿、培养,他被选为牛场坡村党支部副书记。

  做了村官,不忘自己就是一名党员。“做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是群众选我的真正需要。”在村委任职的时间里,xxx大多时间赴在田间地头,跟着群众学种植,指导群众学改造,走着专家的路线,干着百姓的操劳。那些日子,当地的群众都对这个退役军人有一种发自肺腑的敬畏,“汤支书对家有情,对群众有爱,为人亲和”的形象也在十里八乡群众的心中树立了起来。

  退伍不退军人本色的xxx,本着“在军为国、返乡为民”的创业精神,经过多方筹集,于2017年投资100万元成立了紫云自治县小坡脚汤氏生态农业农民合作社。通过逐户动员走访,合作社成立才一个月,就成功流转土地近300亩。通过土质检测、育苗管护到大棚改造、土地翻耕、组织贫困户入园培训、土地流转资金付给、再到生态理念的灌输……2018年,小坡脚西瓜生态种植基地里产出了“特小凤”西瓜品种,红极果蔬市场,成了当地市场的生态型水果精品,土地流转量也达到预期极限350亩,带动贫困家庭就业21户,35名贫困群众作为基地固定职工,开始领取月薪工资。

  山川缠绵,四野军绿。xxx从空军的蓝,变身为致富带头人的绿,期间的过程,让许多群众从中受益增收的同时还学到了种植技术,这无疑是一次朴实且成功的转身。为扩大种植规模,助力乡村振兴,今年,xxx通过联户联营分基地模式在大营镇发展了4个西瓜种植分基地,与农户实现利益联结,共同富裕。

助力乡村振兴事迹材料2

  大家好,我是桂平市应急管理局派驻木圭镇金垌村第一书记张xx,今天欢迎收听我的乡村振兴故事。

  2021年4月,我向党组织递交了到挂点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的申请并得到批准,我感到很欣慰。我从小在乡村长大,骨子里有着对乡村和大自然的亲近感,我喜欢山的清新、水的干净和乡亲们的淳朴,到乡村驻村我既能得到锻炼又能为新农村建设和群众事业出力,一举多得。

  初到金垌村,我有回到家乡的感觉,虽是初到却不陌生。村支书和两委干部的真诚和热情让我慢慢褪去生疏,逐渐与大家熟络起来,大家团结协作,工作顺利开展。金垌村地处旧矿区,大部分土地在早些年被开采,留下许多矿坑,经过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努力,矿区如今已变成3000多亩的麻笋园。乡村环境变废为宝,让我真正地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守护金垌村的绿水青山就是守住财富!

  如何守护这方青山?工作中,我们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组织干部和群众打扫村屯道路和清理池塘垃圾等,让村容村貌更干净整洁。平日里,我和其他队员、村干部、志愿者组成秸秆禁烧巡查队到田间地头巡查,向群众宣传山林防火知识,及时制止破坏山林的行为和排除火灾隐患。今年清明节期间,为防止森林火灾,我提出了上山值守和巡逻排查的建议,得到村两委干部和群众的积极响应!工作队和干部群众组成扑火小分队,分成巡逻组和路口检查组,巡逻组每天骑摩托车,随车带着打火把,穿梭在方圆9.3公里的村林区;路口检查组向上山扫墓的群众宣传防火知识,同时扫行程码、行程登记,做到疫情防控和森林防火两不误。今年4月6日,本村金全屯突发山火,扑火小分队迅速集结火点,由于天气干燥、植被茂盛,三百多米的火线,火焰炎炎,难以靠近。情况紧急,我结合身为森林消防员的职业本能,立即组织人员用砍刀开出了两米多宽的隔离带,阻止了火势的蔓延……

  通过此次的森林防灭火行动,我们向群众传达了守护绿水青山的.责任感,也体现了乡村振兴离不开广大群众。而我也在工作中践行了“消防蓝”的使命,和乡亲们一起守护绿水青山,一起为建设平安、富裕、美丽的金垌村努力。

助力乡村振兴事迹材料3

  谭xx,男,汉族,中共党员,34岁,20xx年7月入党,现任xx镇合旺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深知农民疾苦,自担任合旺村支书以来,他就扎根在了村委办公室,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所有的重要工作都压在了他的肩头。

  心系民生,一言一行皆为民

  20xx年是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一年,面对高强度的工作,他从来没有抱怨,他率先垂范,带头领着村、组干部逐户逐人进行摸排,完成了全村贫困户的调查摸底,建立贫困户台账,为精准落实脱贫政策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政策落地有声,加大帮扶力度,他组织包保干部定期走访,及时动态调整贫困户基本信息,驻村干部和村支两委及包保干部按照计划定期开展摸排,时时掌握贫困户的生产生活和存在的困难。并对接镇里相关政策,及时提供帮助,对照“脱贫不脱政策、不脱帮扶、不脱项目”要求,对标查找短板和返贫项目,核查未落实的扶贫政策,建好“回头看”台账,对达标不稳定和存在返贫风险的农户,研究“回头帮”措施,完善帮扶计划,做到脱贫路上不掉队,不漏一户一人。

  两年多来,他瞄准“两不愁三保障”精准发力,硬化通组路、机耕道等15公里,为185户农户硬化了庭院和串户路,67户老旧房和危房改造,新建文化活动广场2座,组织农业技术培训145人次,为特殊困难群众申请社会救助等等,在他的努力下,20xx年合旺村代表平坝区接受国家第三方脱贫评估,零问题通过评估,同时合旺村被列为20xx年全市“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村,得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尝新尝变,闯出脱贫致富好路径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作为合旺村脱贫攻坚队的队长,他进一步完善脱贫制度上墙和责任分工,实现挂图作战,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当前全村开展工作的重点纳入到村委重要议事日程,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制度保障。除此以外,为建好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他严格规范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积极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锤炼党员作风,完善党员发展流程,积极吸纳优秀青年,壮大后备队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战斗力量。与此同时,他深深明白,产业发展是乡村富裕的必要途径,单靠村民单打独斗,种植农作物是很难实现脱贫奔小康的。他守正创新,多次到地里进行考察调研,并派请专家、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调研、外地考察,借鉴多个优秀种植基地经验,结合合旺村实际,利用交通区位优势和传统的蔬菜、瓜果种植经验基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引进以种植大顶苦瓜,毛节瓜,香芋南瓜等反季节瓜系列蔬菜为主广东江门鹤山市共和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安顺市平坝区天地和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构建产、供、销一条龙、“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的双向合作模式,带动农户增收。

  20xx年,合旺村又迎来了一次历史发展机遇,省委、省政府决定,以合旺村、高田村为核心,打造万亩高标准蔬菜种植基地共涉及3600余块土地,涉及农户1100余户;基础设施建设需征地100余亩,需迁坟300余井。面对这个“大活路”,他没有退缩,总是把最困难,最严峻的工作扛在自己肩上,入户走访、协调矛盾、流转土地、查看产业项目,他的足迹踏遍了合旺村的每一个角落。走访、考察归来,连夜在办公室整理走访资料,夜深人静,合旺村村委办公室总有一盏灯亮至深夜,仿佛是整个村的灯塔;白加黑,5+2的工作机制,让他本来年轻的脸庞显得有些憔悴,每次见他总能看的他的眼圈布满血丝。但他从不觉得累,总想着再快一点,再努力一点,村民就能早一步踏上小康之路。正是他这种忘我工作的精神,打动了合旺村的许多群众,渐渐地赢得了他们的理解、信任与支持,纷纷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中来。人心齐,泰山移,一年以来,在他的带领下,合旺村迁坟几十井,倒地坎两万多米,全村流转土地4500余亩,完成蔬菜基地供水灌溉保障工作以及产业大道排水沟建设,蔬菜种植不断规模化,群众收入不断增加。

  不辜负组织的信任,让群众满意,切实提升村民生活水平,是谭xx奋斗目标和永远追求。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伟大进程中,他一直兢兢业业,敢扛事、愿做事,时刻体现着一名青年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真正本色。

助力乡村振兴事迹材料4

  他是一名中共党员,生在温州,学在温州,地地道道的温州人。在创业的路上既是探索者又是创业导师,既是民营企业主又是最美志愿者。在校期间,小陈获得国家省市校级荣誉百余项,斩获多项比赛的冠军,数次获得“工作积极分子”和“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小陈同学自2018年进入大学后,开始接触创业。2019年成立自己的公司,大学四年期间,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级多项创业荣誉,共被中国日报网、中国网、国际商报、消费日报、青年时报、温州日报、温州商报媒体报道30余次。在2020年年初,又被温州电视台《非常创客》做专栏报道,其中菁齿荟入选温州大学创业课案例。同时,又变身为为省创业指导师,孵化超过140个项目,并且获得“互联网+”全国金奖和银奖和“挑战杯”全国金奖,为创业团队拿到总共600万的融资资金。在创业的旅途中小陈牢记党员身份,为河南水灾调动两万多物资,在温州再次出现疫情时协助核酸1600余人。

  一、初入大学,探寻摸索为生活

  小陈的父亲陈学飞8岁开始种地,11岁随叔公外出打工,16岁在外地开始经营小糖果店面,首年经营收入2万元(1990年),后回家从事瑞安的汽摩配行业。他的母亲12岁开始成为纺织女工,赚取生活费。因为他的父母都是年纪较小时就开始打工和创业,他们认为孩子就应该靠自己努力去闯去拼。2018年小陈考入温州理工学院,父亲在学校附近高速路口将其放下,天高任鸟飞,小陈的大学旅程就从这个高速路口启程了。

  进入大学后,书本费、学杂费等所有生活费用都是由他自己承担,这一下子就让小陈吃不消了。他当时全身上下就只有家里长辈祝贺考上大学的红包钱。交完全部费用,身上就仅剩四百多元。大概是缘分,小陈从学长处了解到学校里有创业团队在招人,于是将学校创业园的工作室都“拜访”了一遍。最终找到了电话外呼的兼职。他说:“做啥都比饿死好!”电话外呼的工作是枯燥乏味的,被嘲骂,被敷衍是“家常便饭”。辛苦一个月后,小陈收入了582.6元,远不能解决目前问题,于是他放弃了这份工作。

  班主任廖老师在了解到小陈的情况之后,发现他计算机课成绩优异,并且高考有关科目满分,于是就给他介绍了一份家教工作。当时一节课的工资是300元,但是要求小陈把学生成绩提升到90分。三个星期,一个星期两节课,成功将学生成绩从60分提升到了模拟考90分,最终高考成绩94分。这1800元的家教费用给予了他一个极大的缓冲。

  二、寻见商机,从普通大学生到大学生创业者

  2019年1月,小陈发现不少同学都在大学城考驾照,商业性质敏锐的他对这个行业开始产生兴趣。后来打听到创业园工作室里,有学长在做这个项目,于是小陈就开始上门拜访。学长给他讲了很多行业的内幕和痛点,如温州学车要八千元到一万元,而宁波杭州只要四千多,东北地区更是一千多两千多就可以学车。不仅如此,教练可能收红包、故意刷学员学时等等赚取额外收费。学长当时的讲解一下子打动了小陈,项目的理念深深地记在小陈的心上。就这样小陈加入了IU学车的创业团队,不知不觉在学校氛围、在学长学姐的引导下开始了创业。

  IU学车当时重塑了大学生与教练之间的信任问题,以优质的服务,如当时率先推出的接送服务、客服服务等等快速打开市场。同时通过对赌协议,使得学车价格从社会生的八千多下降到五千五百元,没有任何其他额外收费。同时扎根大学生社群,融入大学生,关系亲密,逐渐成为了大学城学生学车的首要选择。通过多次项目升级,IU学车首年流水达到了800万元,服务一千五百多名学生。

  三、从校园走入社会,从创业摸索者到创业导师

  机缘巧合下,小陈跟随创业导师孙仁义,一起创办项目菁齿荟。菁齿荟在“互联网+”模式时期,没有让国家多一家医院多培养一个医生,不需要去医院排队,帮助3889人高质量完成口腔问题,并累计节约顾客201.8万元的费用节约。在2019年下半年,转为新零售模式,截止至今已拥有4家直营诊所,签约超过109位医生,拥有200多位口腔预防宣传员,举办义诊40场,口腔宣讲20场,向超过一万人宣传口腔知识。在菁齿荟中,小陈负责整个公司的品宣工作,并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拿了当时温州绝大部分的创业比赛荣誉,也拿到了省一等奖国家一等奖,之后又收到商务局邀请,代表温州市斩获之江创客2019全球电子商务创业创业大赛浙中赛区的省一等奖和全国三等奖。期间他的项目共被中国日报网、中国网、国际商报、消费日报、青年时报、温州日报、温州商报媒体报道24次。在2020年年初,又被温州电视台《非常创客》做专栏报道,并且菁齿荟入选温州大学创业课案例。

  在菁齿荟的日子里,小陈快人一步进入整个温州的创业圈子。在别人还在大学城里越陷越深的'时候,小陈已经在团委、人社等单位的帮助下认识了各行各业优秀的前辈和导师。各个对小陈帮助极大,无论是在格局还是未来方向上都清晰很多。

  2020年,小陈回到校园内的团队,接手了IU学车项目。但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各行各业都受到很大冲击,驾培行业首当其冲,大半年未曾营业,整个的运营情况特别糟糕。一方面要对之前的学员安排好,又要在生活上对目前无法工作的教练们进行补贴。

  在创业学院王院长的指点下,IU学车拿着早些年积攒下来的钱开始转型做研发,成为驾培设备的供应商。结合学院的VR和AR技术以及汽车工程专业在新能源和无人驾驶方面的技术,研发虚拟仿真驾驶舱和智能教练。

  小陈目前已经成为省创业指导师,SYB创业指导师联合创立引力星创,帮助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在项目孵化、落地、融资等方面做出一定贡献。成为创业导师后,小陈孵化超过140个项目,年龄最小的18周岁,最大的67周岁。孵化项目中,有“互联网+”全国金奖和银奖,也有“挑战杯”全国金奖。并为创业团队拿到总共600万的融资资金。

  在创业的旅途中小陈不忘初心无私奉献,当河南水灾发生时,连夜调动河南周围仓库的纯净水,两万多物资连夜进入河南。在温州再次出现疫情时,他积极奔赴防疫一线,协助核酸1600余人。

助力乡村振兴事迹材料5

  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蕴藏着无限的生机与希望。随着乡村振兴的大幕徐徐拉开,越来越多的人怀揣梦想投身其间,其中不乏有志向的年轻人,他们主动选择回乡创业、就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xxx:回乡采蘑菇的95后女孩

  xxx的家乡位于小兴安岭脚下的伊春,跟东北的很多乡村一样,大多数年轻人都去往了城市生活。用xxx自己的话就是:“去城镇上走一圈,连80后都很少看到,大家读完大学就走了。”

  可是xxx却留了下来。

  20xx年毕业后,xxx就回到了家乡。她没有留恋大城市的繁华,相反她更喜欢乡村的纯朴与自然。据了解,在200多户人家的村里,xxx是唯一留在家里的95后。

  为此,xxx还引起了乡亲们的误解,以为她在家无所事事,成天就是到处晃荡,很没出息。

  实际上,xxx有自己的打算。家乡的山美水美,物产丰富,这里的人世代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很少人想到要把家乡推广到外界。为此,xxx结合家乡实际情况,选择了做电商,通过拍摄短视频,推介家乡,推介家乡的物产。很多人被她手机拍摄下的恬静的乡村生活所吸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xxx的短视频账号拥有了近百万粉丝。

  借助短视频直播平台,她创立了自己的品牌,成功卖出了家乡的蘑菇、木耳等农产品。xxx下一步打算扩大商品种类,跳出村庄里的熟人社会,开发更多农副产品。

  从大学毕业生到采蘑菇的女孩,视频里的xxx成功转身。在她的眼里,家乡到处都是宝,在山里静等着人们去开发。xxx说,将来等产业做大了,要雇更多人筛选、打包,让乡亲们都享受到互联网的普惠,一起富起来。

助力乡村振兴事迹材料6

  2016年4月10日,受市委办指派,小刘来到了省定贫困村——xx县xxx族乡xx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四年来,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瑶乡、甘于奉献,唱响了一曲新时代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雄浑乐章,让村民们收获了脱贫奔康的成果:目前,xx村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年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村集体收入由扶贫前每年约2.7万元增至39万元,实现从贫困村向小康村、从“后进村”向“后劲村”、从产业空心村向网红打卡地的蜕变。

  用真情赢民心,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力

  xx村,“八山一水一分田”,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是xx县xxx族乡最大的少数民族村,但这里的.贫困却在省里“挂了号”:全村因病、因残、因智致贫现象突出,集体经济薄弱,交通闭塞,公共基础设施缺乏,群众生产生活困难……

  得知被派驻xx村时,小刘既兴奋又焦急。市委要求将xx村打造成省级扶贫示范村,向全市乃至全省作表率。这就意味着,xx村的扶贫工作不仅要做得好,还要出新、出彩。作为军转干部的他深感重任在肩,心里暗暗给自己立下军令状:不拔穷根不摘穷帽绝不收兵!

  要改变贫困,先改变自己。从机关到乡村,扎下根来,才能把“两条心”变成“一条心”。白天走访贫困户了解情况,晚上熬夜归整扶贫资料,一到xx村,小刘就忙活开了。

  初来乍到,有些村民对这个从机关下来的扶贫干部打了个问号,猜想小刘是不是来“镀金”的。但小刘决心以真心赢民心,凝聚脱贫攻坚向心力。周一到周五,吃、住、工作都在村里的工作模式,让他很快就融入了xx村。他主动深入村民家中,嘘寒问暖拉家常,了解村民们的家庭成员和收入情况、致贫原因等,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47户172人(其中,有劳动能力贫困户35户153人,无劳动能力5户12人,五保户7户7人);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共寻致富良策,与贫困户同劳动。四年来,小刘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为xx村贫困群众筹措扶贫慈善款和物资共计100余万元,帮助群众解决各种实际问题300多人次。最让村民们感动的是,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小刘始终同村党员干部奋战在防疫一线,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健康甘当守护者。

  小刘的辛勤付出和真情奉献深深打动了xx村村民。如今,村民们的“等、靠、要”思想不再有了,致富奔康的内生力得到了进一步激发。

  谋良策出实招,铺筑产业兴村新路径

  治穷要治根。产业扶贫是铲除穷根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xx村是xx县的水源保护地,被列为禁养区和禁采区,注定难以走工业化发展道路。如何打好产业扶贫这张牌,最大限度地将现有的资源禀赋转化为现实财富?小刘认为,产业扶贫只有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效稳定脱贫。

  在实际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小刘与村“两委”班子一道谋思路、出主意,找准产业兴村突破口。他立足该村温泉、百竹园、古树林等自然生态资源和瑶族特色文化优势,加快推进以温泉为重点的少数民族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和多种产业相结合的农村产业发展新路径。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目前,该村发展的主要产业有乡村生态旅游、光伏发电、生态种养、广告位出租、竹制品加工等。另外,小刘还为xx村争取到了韶新高速的一个出入口,为今后大型温泉项目落地奠定了交通优势。村民们称他这是为xx人民做了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好事。

  小刘还通过建立致富带头人人才库,请相关技术和业务专家对致富带头人进行培训,培养了一批懂技术、通电商、会管理的致富带头人,成立专业合作社3个。四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他和村“两委”班子、村民们一道通过开辟切实可行、合理有效的产业发展新路径,帮助xx村和贫困户形成了“造血”功能、走上长效、稳定的脱贫致富之路。

  抓党建促和谐,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送钱送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四年来,小刘以省、市、县《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的实施方案》为指导,突出重点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以标准化、规范化的“美丽党建”体系引领xx村党建,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针对xx村党支部在外务工流动的党员较多、经常性教育难组织的特点,村党支部建立了“xx村党员之家”微信群,在群里及时发布村党支部的工作动态、时政教育内容、党的理论知识等,为在外的党员搭建起一个学习教育的便捷平台。与此同时,该村党支部注重发展培养党员,近三年来发展3名30多岁的大学生预备党员和2名30岁左右的入党积极分子;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民主管理党员等相关制度,注重以制度管理党务村务,着力解决班子“执行力、战斗力不强”、组织生活不规范等问题。

  四年来,通过抓基层党组织建设,xx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党建促和谐,如今的xx村各项社会事务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该村也先后荣获了“省文明村”“惠州市法制建设示范点”“惠州市先进基层组织”等称号。小刘坚信,在党建的引领下,xx村的党员干部一定能成为未来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的主力军。

  如今的xx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村民有了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致富奔康的劲头更足了。

  xx村的蝶变有目共睹,而小刘所付出的努力更是让当地村民们感动。2021年4月,因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面表现突出,小刘获评为广东省乡村振兴先进个人,被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通报表扬。

助力乡村振兴事迹材料7

  大家好,我是桂平市木乐镇党委书记黄xx,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乡村振兴故事”。2021年以来,木乐镇紧紧围绕“产业兴旺、宜居生活”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工作;经过一年来的不懈努力,木乐镇乡村振兴工作获得的较好的成效,被桂平市评选为2021年度农村工作(乡村振兴)先进集体。下面由我来和大家做一下经验分享:

  木乐镇位于桂平市东部,总面积87平方公里,总户籍人口约7.6万人,外来务工人员近5万人,共辖12个行政村,1个社区,225个村民小组,基层党组织35个,共有党员1132名。木乐镇曾获国家级、自治区级特色小城镇—“中国运动服饰智造小镇”称号及“中国休闲运动服装名镇”和“广西休闲运动风采体育小镇”等称号。近年来木乐镇致力改善人居环境,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一、注重村庄特色风貌塑造。

  木乐镇以破解农村“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问题为导向,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屯群众主动参与+屯党员先锋带领头作用,并紧紧围绕“十个一”活动要求开展“万名干部回故乡,助推群众建家乡”和“千企联千村,共建新农村”活动动员木乐籍的领导干部、乡贤、企业家等踊跃回乡,组建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当好“宣传员”“领航员”“服务员”“调解员”“监督员”,献策献言,投工投劳,捐资捐款,深入开展“三清三拆+”环境整治、乡村风貌改造行动,强化农房管控,按照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游园、小公园“五园”要求,努力在塑造乡村之“形”上下功夫,深挖乡村文化的“魂”,打造示范村屯,以点连线、以线带面,形成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村屯井然有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21年木乐镇组织群众投工投劳3.8万人次,全镇发动募捐约30万公益款项,其中高铁沿线村屯涉及捐款约5.7万元,建成高铁沿线风貌改造示范屯9个,乡村振兴示范屯1个,其中贵港市级风貌改造示范屯新莲村陆屋屯。

  二、注重营造宜居宜业环境。

  木乐镇以改善群众人居环境为抓手,致力打造宜居宜业生活环境。2021年木乐镇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2个,小型农田水利设施3个,饮水工程2个,维修复全村、康莲村等5个村灌溉水渠,改善群众耕种条件;开通桂平-木乐腾飞广场公交路线,新增新能源充电桩50个,投放共享电单车500多辆,大力开展村级道路扩宽硬化7条,安装太阳能路灯134盏,切实改善群众出行条件;新培育1条乡村旅游特色精品线路,培育木乐休闲运动体育风采小镇、木乐镇运动服饰智造小镇核心区3A级旅游景区,打造木乐电商网红孵化基地,引进木乐镇维也纳旅游酒店等多种形式资金参与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改善游客旅游观光购物环境,努力营造宜居宜业生活。

  三、注重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产业。

  一是规范整顿服装纺织产业,2021年木乐镇整顿规范服装生产企业(个体工商户)共503家,新增培育服装企业上规入统14家,规模以上企业达22家,引导品牌自主创新,并且已递交材料申报注册“木乐竞装”集体商标。自主品牌达108个,其中广西著名商标1个(中健),广西名牌产品2个(中健、健悦),国内市场认可的品牌40多个,服装年产量达2亿多套,带动就业5万多人,实现2021年工业总产值近100亿元。二是改善电商、物流等营商环境,建设木乐电商网红孵化基地、电商物流园、中通快递物流中转仓库,配备有圆通、顺丰、伊伊物流等各种物流快递,强化电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2021年吸引300多人回木乐做服装电商销售,成功招商73家电商商家入驻木乐电商网红孵化基地,通过依托木乐镇服装产业的带动,电商物流园孵化,大部分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创业就业。三是木乐镇聚焦服装产业链发展,形成产、供、销一体化服装产业格局,通过规划建设桂平市纺织服装产业园,做大做强服装纺织产业。产业园总建设规划1.5万亩,目前已完成征地4624.9648亩,园区第一期平整交付土地约700亩,已开展“五通一平”建设,现已有143家省内外企业签订入园投资意向书,投资规模超161亿,其中有5家规上服装企业正式签订入园协议,并开展入园项目建设。同时广西桂平立泰隆针织印染有限公司年产14万吨印染产品技改扩建项目(一期)也正在建设中。

  有特色、有产业、有内涵、有故事,如今木乐镇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如火如荼,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环境宜居度明显提高,人民收入逐步提高,群众幸福感满满。今后木乐镇将继续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大力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争取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新进展。

  以上就是我的经验分享,谢谢大家。

助力乡村振兴事迹材料8

  黄xx:与生态农业的情缘

  四月樱桃熟,六月枇杷黄,八月桃李摘、打核桃,九月打梨,十月的柿子红了皮,还有满山的红刺果和板栗。吃土鸡,尝野菜、游果园,摘果子,一年四季积储足,可款四方宾客……按照青年村民黄xx的设想,再过两三年,村里会变成四季飘香的果园,村民们都有事做,让留守儿童不在留守,能和乡亲们一道尽情享受丰收致富的喜悦。

  黄xx,家住平坝区安平街道大寨村,曾经在黎阳厂开餐馆,每年收入在十万元以上,丈夫是大寨村八角坪组的,经常有人叫她们帮在八角坪买土鸡,说上面的土鸡品质好。

  有一次黄xx和丈夫到八角坪去,和村民们在一起坐着聊天,村民们就叫黄xx帮她们找活干,说到外面打工照管不了老人和小孩。于是她就想,我们八角坪的空气很好,无污染,种养结合的条件很好,问村民们愿不愿意种养殖,村民们都愿意,但是要黄xx带起她们干,黄xx当时就满口答应说好,只要大家愿意。

  之后,黄xx开始筹划成立养殖合作社,并于20xx年12月成立了xx市平坝区慧鑫养殖合作社,她带领乡亲们养殖,自己出钱先后买了5000羽鸡苗给村民们饲养,她坚持把好生态关,不喂添加饲料,农户们纷纷加入了她的合作社,有了经济收入。随着合作社的发展,黄xx在八角坪的名气越来越大,建档立卡户找上黄xx,看她能不能想办法多带些人走上致富的道路,于是黄xx左右协调,20xx年11月又成立xx市平坝区八角原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

  在平坝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现在八角坪已种有150亩核桃树,300亩冰脆李,还有梨子、板栗、蔬菜300亩,养殖生态土鸡3000只、肉牛150头。在黄xx的带领下,143户建档立卡户有了收入,在她的合作社工作每天有100元工资,轻轻松松在家门口挣钱,增加了收入,说起黄xx,大家都竖直了大姆指,称她为青年女强人。

  有好的产品还得有好的销路,黄xx听说互联网信息传播快、用户多,在网上好卖农产品,在政府的支持下黄xx开了互联网超市,注册了商标“八角平”,现在八角坪的鸡和鸡蛋都是供不应求的,需要预定。

  在平坝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村民们的齐心协力下,大寨村现在越来越好,以前是安平街道的贫困村,现在焕然一新,村里的道路宽敞,建档立卡户住上了温馨舒适的房子,每天来合作社工作,大部分人不再外出务工。黄xx希望她的合作社能越来越好,能带动更多的家庭困难人群,让大寨村留守儿童不在留守,把大寨村八角坪组发展成生态农业观光园。

助力乡村振兴事迹材料9

  于xx,女,汉族,1985年12月出生,xx市天源酒厂总经理、xx市xx区荆可威家庭农场负责人。

  20xx年1月任职xx市天源酒厂总经理一职,任职以来一直努力工作,恪尽职守。为了企业有更好的发展及立于不败之地,20xx年投入资金进行酒厂改建,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生产率,把产品销向全国各地,给企业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提高了员工的平均收入。企业现有职工9人,其中烧酒师1名,起重机司机1名,车间工人4名,保管员1名,食堂阿姨1名。她坚持“酿好酒,共致富”的人生信条,以诚信为本,以质量优先,带领员工走上长效、稳定的致富之路。20xx年11月与家人共同创办肉牛养殖场,养殖场占地31亩,有牛舍6栋,可饲养1200头育肥牛,共有员工15人,其中饲养员12人,机械修理工1名,仓库管理员1名,兽医1名。一直以来养殖场效益良好,员工收入稳定。

助力乡村振兴事迹材料10

  xx市委统战部小梁同志自20xx年7月带着沉重的责任和光荣的使命,担任起xx市xx镇xx村第一书记。他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扎实工作,牢记职责使命,一心一意抓帮扶,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积极投身到xx镇xx村乡村振兴工作中,确保各项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摸清底数打牢乡村振兴基础

  xx村原来是典型的贫困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资金资源较为短缺,减贫摘帽后,乡村振兴任务较重。20xx年驻村以来,他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走访、熟悉村情,通过一段时间后,完成了300多次入户调查工作,深入了解全村1372户基本情况。同时与村组党员干部、农民群众、致富能手座谈交流,了解生产生活状况,询问他们对xx村发展的建设意见、发展思路。通过开展遍访、回访和深入的走访调研,增进了与脱贫户的感情,准确掌握了196户建档立卡户的详细情况,细化帮扶措施,精准对症下药,注重研判分析,巩固脱贫成效,为更好的开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强化党建统领建强村级班子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小梁到村工作后,首要之事就是瞄准班子建设,他重点从村“两委”班子、驻村帮扶队伍建设抓起,把建立一个团结、肯干、高效的村两委班子作为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基础。通过走访老教师、老干部、寨老、离任村干部等,充分了解村支两委工作情况,分析研判村级干部情况。村级换届时,选拔了群众认可、能担当作为的村干部,健全了村支两委班子。目前,xx村的村级班子是“学历提高了,年龄降低了”且战斗能力强的班子。作为第一书记,他教育引导干部以苦干实干诠释对党的忠诚,有力促进“两委”班子提升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为民办事本领。

  抢抓发展机遇推进产业振兴

  当前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让群众增收致富,国家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xx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等利民惠农政策,小梁带头宣传学习,认真研究政策,抓好乡村振兴和新国发2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努力找到与平寨村发展的结合点和落脚点,通过抢抓政策红利推进各项产业发展。同时,他还积极发挥统战优势,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面向农户开展技术、技能培训,通过现场指导、演示等方式,促进每户贫困户掌握1-2项实用技术和技能,引导全村外出务工1500余人。确保了全村“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致富门路”。目前,xx村薏仁米种植3500余亩,生姜种植100余亩,烤烟种植1000余亩,牛蛙养殖60余亩,蜂糖李种植180余亩,茶叶400余亩……

  在乡村振兴路上,他始终坚持好党员标准,努力克服工作和生活的种种困难,认真履职尽责、发挥作用,用真心换来真情、用实干赢得信任,心里时时刻刻想着脱贫户、挂着监测户,时刻战斗在乡村振兴第一线,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事迹材料11

  这束光,对南源村xxx而言,就是乡村,就是乡土乡亲。

  20xx年,27岁的xxx从华灯璀璨的城市毅然回到家乡--南源村。或有不甘,亦是选择,远离无数人眼中的“诗和远方”,回到许多年轻人可能会“敬而远之”的农村,而且南源村还是山区村、贫困村,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生活不便……

  “我也不知道是对是错,但我觉得,村里有为我准备的工作。”xxx说,“农村嘛,要发展,总要有青年人,所以我回来了。”7年时间如白驹过隙,从村里的团委书记到支部书记,一步一个脚印,见证了南源村脱贫摘帽、83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屯屯通水泥路、香菇产业集体经济从无到有……面貌一新的同时,自己心中那份不甘早已褪去,亲人的不解变成了支持,那束光照亮了当初无悔的选择。“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给老百姓做些事应该,虽然现在脱贫了,胜利了,但是乡村振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回来,在这里成长、奉献。”xxx说。

  近年来,荔浦市花篢镇广大团员和青年紧跟时代的步伐,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发扬了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光荣传统,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

助力乡村振兴事迹材料12

  小明,1992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20xx年6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毕业前报名参加西藏自治区专招基层公务员项目,现任西藏谢通门县孜许乡党委副书记,人民政府乡长,谢通门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一、善始善终、做好扶贫工作

  20xx年8月,小明通过西藏自治区专招基层公务员项目来到西藏工作,并按照毕业院校省市对口支援原则分配至日喀则市谢通门县工作。

  从20xx年到20xx年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先后在乡政府、县委办,脱贫攻坚指挥部3个单位工作,经历了当地脱贫攻坚期到脱贫摘帽的全过程。在从事扶贫工作初期,为了尽快熟悉业务进入工作角色,他加强业务学习,多方了解关于扶贫政策和当地扶贫资料,提升自身业务本领。当时,正逢当地脱贫攻坚阶段,他主动承担起主攻手的角色,在工作中坚持学用结合、开拓办法,深入乡镇了解掌握基层扶贫工作,逐步熟悉扶贫业务,迅速成为了单位主干。

  工作期间,他深入到贫困户家中了解民情民意,指导乡镇村建档立卡会资料收集,帮助完善村档资料管理,实时更新,努力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期间,由其牵头组织的材料撰写、会务保障、公务接待、工作检查等工作共计200余次,并多次获得“优秀公务员”和“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20xx年9月,其工作地正式启动脱贫验收工作,他负责牵头准备各项工作,对照贫困县退出30余项指标逐条认真审核每个项目所需档案资料,做好迎接检查。在国家贫困县退出考核工作中,他被指派主要沟通联系人,承担着传达信息、协调分组、后勤保障的重要职责,为迎检工作的顺利完成召开做出保障,最终协助工作地以“零漏评、零错退、群众满意率100%”的优异成绩,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二、踏实务实、做好党建工作

  在完成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后,小明在20xx年1月被调入谢通门县通门乡担任专职党建副书记职务,开始从事党建工作。20xx年当年党建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即是村两委换届。在村两委换届筹备工作中,他结合所在乡具体实际,深入调研,全面掌握了解可能影响选举工作的各种因素,结合实际制定选举实施方案、工作细则和处置预案,研究制定出操作性强的工作意见,对换届选举的时间、方法、步骤和标准做出详细、具体的规定,促进工作顺利进行。

  在考核工作环节中,为了对村“两委”班子三年多来履职尽责情况开展全面考核,他深入各村通过述职测评、个别谈话、查阅资料等方式,详细了解村“两委”班子工作能力、工作运行、取得成绩等方面情况,在综合评估后,明确本届村“两委”班子成员是否作为下一届人选,确保人选质量。在谈话工作环节中,为了着力避免产生不良因素影响正常选举,他与正式候选人、退下来的村干部、资格审查不过关的对象以及因各种原因退出竞选的初步候选人逐一进行谈心谈话,掌握个人思想情况,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

  在正式选举工作环节中,他坚持业务培训先行,通过开展政策解读、经验交流、案例分析、选举模拟等,提升换届选举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同时根据工作总体安排,制定选举工作日程安排表,列出选举各项任务完成时限,梳理各村选举会议流程,厘清村党员大会、村支部委员会、村民大会等不同会议程序要求和内容,形成藏汉双语两份材料,提前同会议主持者和工作人员熟悉程序,确保会议选举过程不出差错,确保了村“两委”选举大会按法定程序进行,依法依规依程序选举出各村新一届村“两委”成员。

  三、精益求精、做好政府工作

  20xx年4月,在谢通门县乡镇党委政府换届中小明被任命乡长职务,开始担任乡级人民政府正职。面对新岗位、新任务、新要求,他坚持边学边干,深入钻研业务。在上任之初,为了全面了解工作情况,他与当地乡机关、派出所、卫生院、乡小学、村委会等80余名干部职工进行了谈话调研,详细掌握了当地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针对干部反映强烈的公务用车开支过多影响办公开支的问题,他重新完善了公务用车管理制度和财务报销流程,限定公务用车使用范围,压缩公务用车资金支出,将节省资金用于改善办公环境和办公设备上,提升干部工作积极性。

  今年5月,面对辖区应种尽种的任务要求,且针对当地农牧民群众科学意识不高、对接种疫苗存在疑虑的问题,他为了提高农牧民群众接种疫苗意愿,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组织辖区全体乡村干部和医生以“干部+医生”模式,成立入户小组,采用挨家挨户、上门问诊方式,详细了解群众不愿意接种疫苗原因,并针对群众不同疑虑,采用在现场医生检查身体方式为群众打消顾虑,充分在群众面前树立起医生权威,让“疫苗能不能接种是医生说的算、而不是自己说的算”这一观念深入群众心中,最终在5月底前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作为班子负责人之一,他严格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注重发扬民主,在工作中经常性召开会议研讨,不搞一言堂,充分发挥班子的智慧和能力,让班子成员全体参与进来,提高了大家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营造了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在工作中,他始终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坚持以身作则,树标杆、做榜样,并且注重强化业务建设,带领大家积极学习政策文件、认真钻研基础业务、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在每一件事上他都耐心细心指导过问,确保在政策执行上不出偏差,程序上、细节上不出差错,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助力乡村振兴事迹材料13

  xxx,现任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万亩荷塘水产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长、曹县万亩荷塘米业有限公司法人、曹县万亩荷塘生态园法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创业青年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迈入新时代,新时代青年应该树立起远大理想,将实现人生价值的“小我”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我”之中,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上展现新作为、建功新时代。张哲瑜是一名90后,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有着天然的深厚感情。20xx年山东财政大学毕业后,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工作,但他毅然选择了回到魂牵梦绕的家乡创业奋斗,去实现自己的农业梦、乡村梦。立足曹县魏湾镇黄河故道湿地的资源优势,成立了曹县万亩荷塘水产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过六年的不懈努力,发展成为集种植养殖、旅游观光、农产品开发、文创产品研发销售为一体,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的多元化合作社。在实现带动乡村产业发展的同时,他也向个人梦想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永久奋斗、砥砺前行,争做“担当作为”的新时代创业青年

  “奋斗拼搏时、青春恰自来”。唯有永久奋斗、永不气馁,人生理想的风帆才能扬起。回顾几年来农村创业奋斗的历程,往往是荆棘丛生、充满坎坷。张哲瑜也曾经沮丧过、失落过,但从来没有退缩过、放弃过。因为这里有他深爱着的土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张哲瑜从挫折困难中不断奋起,持续加强学习、锤炼过硬本领,用青春和汗水创造新业绩、开创新天地。自合作社成立以来,张哲瑜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种植面积3000亩,服务带动群众200多户,户均每年增收3000多元,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实现了有效连接;同时,张哲瑜为附近农民提供就业,带动就业70人,同时注重吸纳老弱病残群体务工,雇佣五保户、贫困户、残疾人7人,实现了“一人就业、脱贫一户”、造福乡里的社会效应。

  敢为人先、创新发展,争做 “走在前列”的新时代创业青年

  “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青年如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理应走在时代前列,敢于开风气之先,在创新创造中飞扬青春。张哲瑜立足曹县魏湾大米、莲藕、荷花等特色资源,于20xx年成立万亩荷塘米业有限公司,取得全县唯一一个水稻生产许可认证、注册“曹州万亩荷塘”“魏湾三库”“醉美魏湾”等17个商标,将魏湾大米做成礼品包装入市销售,同时,张哲瑜注重产品研发,延伸产业链条,大力推进莲藕产业发展,将莲藕加工成莲藕罐头,将干荷叶、干莲蓬等制成干花摆件,将莲子制成莲子手串,将荷叶制成荷叶茶,荷花产品的效益大幅提高、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有效拉动了当地农民经济水平。

  作为新时代返乡创业青年,张哲瑜表示,下一步将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拓展生产经营领域,建立高效农业示范基地,继续流转1000亩稻田进行水稻—大闸蟹套养种植养殖,提高水田亩产效益,带动周边群众发展致富。二是大力发展文创旅游,与工艺美术学院合作,围绕“荷”、“莲”两大主题,加大产品研发、创新文化内涵、拉长产业链条,形成独具特色的“荷莲”文化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进一步提升万亩荷塘品牌的知晓度和影响力。三是培育本地乡土人才,通过示范引领、结对帮扶等形式,带动更多青年参与农村创业,真正让农业成为让人羡慕的行业,让农村成为让人向往的地方。

  张哲瑜先后荣获泛海扬帆“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三等奖”“曹县返乡创业之星”“曹县第一届大学生创业大赛三等奖”“菏泽市大学生创业之星”“菏泽市乡村好青年标兵”“菏泽市五四青年奖章”“第四届菏泽市乡村之星”“菏泽市创业致富带头青年”“中国创翼菏泽市第六届创业大赛优秀企业奖”“山东省第七届齐鲁乡村之星”,为当地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人员就业起到了推动作用,为家乡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助力乡村振兴事迹材料14

  小林,男,中共党员,广东小镰刀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佛山本土大学生创业者。在校期间,家境贫寒,学习勤奋刻苦、积极参与科研,在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方面表现突出,先后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奖励9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3项,国家外观专利10项,发表学术论文3篇, 同时获得国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小林创办企业小镰刀创客实验室一角

  家境贫寒,自强自立,求学路上扛起生活的重担

  小林来自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时期的学费和生活费需要靠自己完成。就在这样没有任何经济保障的背景下,大学四年间,靠着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兼职,他解决了自己在大学里的学费、住宿费和各种生活费用。在这样的困境下,他不但没有放弃理想信念,而且更加发奋图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潜心科研,攻坚克难,衣带渐宽终不悔

  小林是一名热衷于科研的学生,俗话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进行项目研发时,由于科研项目的难度大,时间紧,作为众多项目的核心骨干,他带领伙伴共同进步,努力攻关,由于工作紧张甚至经常熬夜,一天24小时有20小时是在实验室渡过,每天只睡3-4个小时,这种状态一直在他创新创业的生活中上演。

  有时实在很累时他会调侃自己说 “睡觉是一种坏习惯,我要把它改掉”,正是凭借了这种过人的毅力和勤奋,才奠定了他收获创新创业成绩的基石。

  拒绝高薪工作,艰苦创业,为科技兴国奉献力量

  刚上大四,小林就收到了来自全国14家企业的`就职邀请,其中不乏高薪的职位,同时也包括985高校研究生院研究员的职位邀请,但都被他一一拒绝了。“自主创业、自立自强” , 在校期间,开始组织伙伴们进行社会调研,开始创业的前期工作。

  经过多次的实地考察和多方联系,还没毕业的他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开始将计划付诸实践,带领团队队员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不断创新。按照自己的规划和发展目标,他们将以启发青少年科技创新思维、培训青少年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动手能力为目标,以发明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为培训理念,自主研发教育仪器和开发教育课程,配套青少年创客空间的发展模式不断前进。

  此外,为了给予对科技创新有浓厚兴趣而家庭经济条件又不宽裕的学生,他们也对这类学生的学费进行减免,从而保障他们的求学机会。小镰刀发展至今三年,已经取得了令人骄傲的发展成绩。创业至今获得了以下荣誉:

  1.20xx年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团中央、科技部、教育部授奖;

  2.20xx年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大赛优秀作品奖,创青春组委会授奖;

  3.20xx年广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第一名,广东省教育厅授奖;

  4.20xx年广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团省委、教育厅、科技厅授奖;

  5.20xx年第四届佛山市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第一名,团市委,市科技局、市科协、市人社局授奖;

  6.20xx年第三届“我的导师我的创业合伙人”创新创业大赛第一名,区人社授奖;

  7.20xx佛山市优秀创业项目遴选第一名,市人社授奖;

  8.20xx年佛山市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奖,市科技局授奖;具有巨大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助力乡村振兴事迹材料15

  xxx,男,汉族,1979年10月出生,现任坝羊镇新山村党支部书记、新山村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经理。20xx年10月以前,xxx在浙江宁波办厂,在回乡探亲的过程中,偶然从村干部口中了解到坝羊镇正举全镇之力发展茶业产业,经济环保,前景广阔,新山村正在积极响应号召发展茶产业,并成立了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这个消息让年轻的xxx怦然心动,使他萌生了在家门口创业的念头。在新山村党支部的诚挚邀请下,他最终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加入新山村茶叶种植合作社并任合作社经理,同时将浙江宁波的工厂变卖把资金全部投入茶叶种植,从此为家乡的发展事业奋斗,并与茶叶结下了不解之缘。

  20xx年冬天,在坝羊镇党委决定将新山村打造成生态茶乡的重点村时,部分群众跳出来唱反调,不予支持,有的虽然嘴上不说,但实际持观望态度。因为在新山村,祖祖辈辈都是靠土地养家糊口,土地历来是百姓的“命根子”,不愿轻易让出。但是xxx认为乡亲们不是那种不通情达理的人,为了不耽误群众白天做农活,xxx只好利用晚上时间骑着摩托车挨家挨户走访,同群众“拉家常”,向群众宣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认真分析发展茶产业的市场前景,与群众算经济账,动员他们拿出土地发展茶产业。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xxx的不懈努力,新山村600余户村民一致同意发展茶产业,纷纷拿出土地,或流转出租、或入股分红,积极支持新山村打造生态茶园。

  如今的xxx,依旧每天在茶山上忙上忙下。而他也因为优异的表现,被党组织吸收为一名党员,并在20xx年10月党支部换届选举中,被新山村党员群众选举为新山村党支部书记。

  新山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村支两委+合作社+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方式发展茶叶产业,入股的社员,除在毛收入中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红外,在合作社务工的,还能获取务工收入。在新山村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后,xxx对党支部班子进行整顿,切实把提升村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作为首要工作任务来抓,并且根据新时期农村工作发展的需要,要求班子成员有针对性地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同时,在村内实行发展重大事项“支部提、党员大会议、群众代表评、村民大会定”的民主管理机制,形成“支部带队伍抓班子,干部带党员抓示范,党员带群众抓发展,人才带资源抓项目”的工作格局。紧紧围绕“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促党建”的发展理念,按照“三权”促“三变”的发展思路,结合村情实际,探索出了“以产促村、以村带产、产村同步”的产村相融发展新路子。

  近年来,新山村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两委”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以创建省级先进示范村委为目标,搭乘省市县镇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列车”,大力发展产业种植,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全村建成茶园8400亩,占全镇茶叶总面积的23.33%,茶叶加工厂两个,每年解决1400余人就业问题,其中贫困户500余人,为坝羊巩固脱贫成果,接续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助力乡村振兴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助力乡村振兴事迹材料11-28

乡贤能人助力乡村振兴事迹11-21

乡村振兴事迹材料11-20

乡镇乡村振兴事迹材料11-22

乡村振兴之星事迹材料11-22

村级乡村振兴事迹材料11-22

个人乡村振兴事迹材料11-22

乡村振兴的典型事迹材料11-22

乡贤能人助力乡村振兴事迹(精选6篇)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