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献血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时间:2022-12-20 17:30:12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年度献血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精选7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事迹吧,事迹以先进对象的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那么事迹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年度献血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精选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年度献血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精选7篇)

  年度献血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篇1

  某某先后22次无偿献血,总计4400毫升,已是一个成年人所拥有的正常血量。您对社会和他人的爱是如此的饱满而深沉,社会回报给您的除了那枚无偿献血的银质奖章,还有一张张重现阳光的笑脸,这阳光来自于您的奉献。某矿机运工区女工某某,自1990年以来,先后22次参加无偿献血,总献血量已达4400毫升,是一个成年人所拥有的正常血量,这在全市的女性当中,是为数不多的。她用自己的爱心和热血,挽救了一个个垂危的生命,连续多次出席参加某市、集团公司的表彰大会,并获得某市颁发的无偿献血银质奖章。

  说起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时的情景,某某记忆犹新。那是1990年的冬天,某矿组织人员参加徐州市的义务献血活动,某某主动报了名。当时她丈夫在皮带工区当区长,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家庭,某某便将年仅一岁小女儿托付给年迈的母亲照顾。在血站,当某某挽起衣袖时,年轻的护士却怎么也找不到血管,某某笑着对护士说:“别着急,慢慢来,实在不行再换另一个胳膊”。放松的心态让护士紧张的心情也松弛下来,200毫升鲜血顺着导管缓缓地流入采血袋中。

  1993年至1998年期间,某某曾先后12次到某市献血中心无偿献血。由于当时受医疗设备限制,每次献血时,某某必须提前两天到献血中心采集血样,等待化验结果出来后,才能献血。这无疑给远离市区的某某带来一定困难。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某某只要接到献血中心的电话,就义无反顾的自费到某参加义务献血。而且每一次献血回来后,她都偷偷的将休假证明藏进口袋里,从没有因参加义务献血而影响正常工作。

  1999年以后,市区内配备了多台献血车,这更加激发了某某的献血热情,她多次利用到市区办事的机会,参加义务献血。由于某某血管较细,每次献血时,总免不了要挨上两、三针。每当有人问起献血痛不痛时,某某都会说:“当想到所付出的代价是救活了一条生命,你还会在意那一刹那的痛吗。”

  某某无偿献血的行为不仅感动了社会,而且感动着其家人,在她的感染和带动下,现在广州第一军医大学读研究生的大女儿某某某自20xx年以来,先后三次义务献血600cc,多次受到部队嘉奖。

  年度献血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篇2

  兴化43岁的农民吴红友,6年来献血12次。因无偿献血的量较多,他荣获了由泰州市卫生局、泰州市红十字会颁发的“1998~20xx年度泰州市无偿献血奉献奖”。吴红友说,他的目标是义务献血到55岁,争当兴化献血第一人。

  第一次献血,有些害怕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兴化市大垛镇保宽村,见到了这位体格魁梧、面色黝黑却有些腼腆的农民吴红友。当听说是专门来采访他时,他觉得很意外。

  “第一次献血是20xx年5月23日,被朋友拉着去的,当时看到采血车还有些害怕。”说起第一次献血,吴红友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他说,当天他到大垛医院找一位朋友,正好医院在举行义务献血活动,采血车正停在院子里,好多人都挤在车里献血。

  “你也去献点血吧,当为国家作点贡献,还能救人性命。”朋友边说边拉着他往采血车走。

  “其实我当时挺害怕的,因为以前听人说献血对身体不好,而且那个时候马上就要农忙,怕影响了农活。”吴红友说,后来这位医生朋友对他说,献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并看到朋友身先士卒后,他才撸起袖子。后来,身体的表现也证实了献血并没有影响到农忙。

  也就是这次献血经历,让吴红友“上了瘾”。如今,他已经坚持献血6年,每年2次,献血量总计达到3000多毫升。

  争当献血第一人

  有了第一次的献血经历后,吴红友下定决心,一定要坚持下去。对每年2次的献血,他非常重视。每天能喝半斤酒、喜欢吃肥肉的他,在献血的前三天会“戒酒吃斋”,并自费到医院检查肝功能、血糖、血脂等。如果身体没问题,就会从大垛乘车到兴化献血。

  吴红友说,有一次到了献血的时间,他乘车去兴化,可是没能找到采血车,后来他连续跑了几趟才把血给献掉。后来为了方便联系,他跟采血车的工作人员要了电话号码,每次去的时候都提前打电话。

  去年12月份,吴红友的儿子结婚,赶巧的是他献血的日子也在这个月。因为忙儿子的婚事,耽搁了献血的时间,等儿子的婚事结束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兴化献血。

  “有些人可能觉得做这种事,吃力不讨好,其实我知道,自从献血后,我的身体是越来越好了。”吴红友说,以前他血压、血脂偏高,现在检查看,都恢复了正常,降压药已经停了1年了。

  “以前家里只有妈妈不支持我献血,现在看到我的身体好了,她也不说什么了。”吴红友说,他有一个目标,就是坚持献血到55岁,争取当上兴化献血第一人。

  年度献血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篇3

  xx,宁波xx水泥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助理,也是xx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无论在本职岗位和社会志愿奉献岗位,十年如一日的进行着献血事业的奉献。

  他医学专业,学生时代就开始献血,进入企业工作和志愿者服务行业后一直没有间断过献血事业,特别在xx企业文化和志愿者活动的熏陶下,他积极响应区献血办的号召,带领广大志愿者和企业员工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有力地推动了xx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特别是2011年,他从个人参与到组织发动,形成了点面结合、习惯互动、定时定点的多向献血涡流,特别在捐献成份血上形成了的强劲捐献人流。

  一、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执着

  xx志愿者协会都十分重视无偿献血工作,xx作为献血大队的主要负责人,始终将其作为“服务社会,拯救生命”的一项重要任务,认真对待,精心组织。不仅带头参与无偿献血,还一年多次进行大型组织,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宣传,使广大志愿者和社会广大群众了解无偿献血的重要意义,增强自愿无偿献血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据不完全统计,08年来,区志愿者在xx的带领下无偿献血达10685多人次。捐献血小板达到2056人次。2011年,全区志愿者无偿献血达2569多人次。捐献血小板达到325人次。

  二、深入宣传,现身说法

  xx通过对人群的调查,认为大部分人不愿献血的原因是对献血知识不了解,担心献血后会有负面影响出现。还有现在对献血的网络分歧很多,有些人为了某种目的在网上散布献血的坏处,打击了好大一部分人的积极性。为此,他多次举行献血知识宣传、特别在大型活动中宣传,并在xx各大门户网站进行文字发表,普及推广献血知识。多次在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地进行宣传讲解、公益演出等,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献血观念。他还利用各种会议和活动进行现身说法,宣传献血的好处,使不了解献血的人们认识到,无偿献血是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高尚行为,也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更是利己助人的大好事。

  三、广泛发动,自身参与

  一直以来,xx利用志愿者和企业平台,除了积极配合区献血办,做好献血活动的组织、宣传等工作外,还广泛发动各级志愿者积极参与无偿献血。2006

  年,在xx区首次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中,组织了400多名志愿者参与,其中136名志愿者成为了中华骨髓库浙江分库的成员,2007年,2008年,2009年又连续几次进行大规模献血组织.2010年3月14日,策划了涓涓热血,铺就生命之路的献血活动,活动当天就有58名志愿者献了血,共献血17400毫升。2011年、2012年分别组织了大爱无疆、生命至上,让生命涌动、让志愿永动等大型献血活动。形成了规律性、习惯性和数量性的献血轨迹。xx在志愿者协会的支持下,在区献血办的指导下,成立了xx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坚持每个月到献血点提供志愿服务,月组织10个志愿者到宁波血站参与血小板捐献。据不完全统计,2011他带领志愿者献血服务时间超过300人次、献血服务时间超过1200小时,献血量达到120000毫升.

  在志愿献血服务活动中,他始终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将爱的种子播撒到每个角落。到现在为止,他的个人献血服务时间已经超过250小时,献血量已经达到9200毫升。因为对献血事业的热情和真心,多次被评为市区两级献血服务明星。“要么不做,做了就要做得最好。”这是xx的奉献格言,也是他的人生守则。他对献血志愿服务事业的无限热爱让他甘愿做一名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的老黄牛,为构建和谐新xx贡献力量。

  年度献血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篇4

  无偿献血,捐髓救人;传递爱心,挽救生命。他们就是区红十字会教育系统红十字会的志愿者、教育的生力军,在区红会和教育系统红十字会引领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进程中,引领时尚、倾情付出,不断创造一种内心快乐、他人温暖、社会和谐的新生活!

  从1993年教育系统红十字会正式成立以来,这个拥有124807名会员(其中青少年会员116845人,成人会员7962人),建立红十字青少年互助基金会,251个基层组织,倡导“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由此掀开了精彩博爱篇章的扉页。1997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达纳康杯”无偿献血知识赛颁奖大会上,区教育系统红十字会的代表受到了中国红十字总会领导的亲切接见。,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区教育系统红十字会选择了推行献血捐髓与教育红十字会事业发展相结合,以品牌创建推动全面工作,走出一条以沸腾的热血、铿锵的师德铸塑博爱事业非凡品牌的新路子。连续来,全区教育红十字会会员有4000多人次无偿献血,累计献血总量达100万毫升,有300多名成人会员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并捐髓采样进入中华骨髓库,还配型成功2人,时杨中学老师正在积极准备实施捐献。献血捐髓工作连续多年受到国家和省市红十字会的表彰嘉奖,实现了品牌创建与红十字会发展的和谐共振。

  一、转变一个观念,让无偿献血丰富教育系统道德内容。

  1、无偿献血理念成为挽救他人生命的一种高尚行为

  1998年10月1日我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999年8月3日我市出台《市公民无偿献血暂行办法》,我省颁布《省献血条例》,无偿献血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为进一步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无偿献血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加快推进全区教育系统无偿献血工作,我区教育系统红十字会认真研究红十字宣传工作的新特点、新内容、新热点、新方式,利用教育局网页和校园网,发挥各校广播站、宣传画廊橱窗作用,借助专题讲座方式,积极宣传上述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从市红十字会和市中心血站领回《献血法规汇编》、《血液生理与献血知识》等一批批宣传材料,及时发到全区各学校组织师生员工学习,抓好无偿献血及相关医疗卫生知识的普及,定期张贴无偿献血光荣榜,激发了广大教职工对无偿献血工作的关注和参与热情。让师生员工知晓只要走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让脉搏一起跳动,就能在同一片蓝天下携手托起生命的绿洲,意识到无偿献血不仅有益身心健康,也是人与人之间爱心交流、相互扶助的文明体现,努力形成无偿献血利己利人、神圣光荣的行为理念。

  2、无偿献血工作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区教育红十字会一直将无偿献血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成立了无偿献血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专项工作会议,部署落实无偿献血工作,明确要求各镇教育红十字会和各中小学,把此项工作当作打造平安、构建和谐社会的载体。我区广大教职工明确无偿献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是学校精神文明的具体表现,更是民族素质充分提高的表现,使无偿献血工作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师德教育的重要组成。

  二、确立两个定位,让无偿献血成为教育红十字会工作亮点

  1、献血工作成为提升红十字会内涵的一个着力点

  为了扩大献血者队伍、完善应急队伍、巩固稀有血型队伍,我区教育红十字会特别注重把献血工作融入红十字会工作,结合全区教育实际情况,切实加强领导,促进事业健康发展。为了给每一位献血的教职工提供优质的服务,区教育红十字会紧紧依托27个基层红十字会,由基层教育红十字会会长、秘书长牵头,在各学校建立一支得力的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为每一位参加无偿献血的教职工提供献血营养品,赠送献血纪念品,提示献血注意事项等优质的后勤服务,保证每次献血都是一个完整的全方位的爱心联动与服务的过程,使每个人献出的不仅仅是一袋热血,更是一份值得欣慰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2、献血行动成为表达奉献精神的亮丽风景线

  一是领导重视树楷模。我区教育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工作得到了区领导的密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在北龙港点,崔浩区长卷起袖子参加无偿献血;在大冈点,陈卫红副区长专程前往慰问;机关干部、教师甚至广大农民都积极参加。,组织教师和苏亚公司职工、消防大队官兵同时开展无偿献血工作,张瑞卿副区长亲切看望大家。教育红十字会借助奉献精神打造推出“抓班子、带队伍、树形象、求奉献”的思路,在教育局机关,从局长到普通员工,都踊跃参与无偿献血,姜洪年会长每次献血都亲临现场,原经盛瑞会长连续5年带头参加无偿献血,他说“只要我们自己挽起袖子献血,比什么都有说服力。”副会长张金坤坚持献血到年龄限制。“喜看东风第一枝,笑引春风花满园。”在他们感召下,各校校长都纷纷响应积极支持组织无偿献血活动,市二小王立昌、聚亨路小学夏舒华、日月路小学戴金智、泽夫中学宋广浩、尚庄中学姚卿传、郭猛中学黄长春、幼儿园王素梅等校长都带头参加,成为大家的楷模。在他们无私爱心行为影响下,全区广大教职工积极加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洪流,在净化着社会、在感动着越来越多的人们。

  二是经费保障有力度。在每年世界红十字日、世界献血者日等重大纪念日,我区教育红十字会都印制无偿献血相关宣传资料分发到基层红会和每一所学校;每次献血工作启动,区教育红十字会都拿出经费,安排各乡镇红十字会秘书长包车全程服务献血者,确保平安与顺畅;区、镇和学校红十字会每年都拨出专款,对作出杰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总结表彰。经过几年的科学宣传和广泛组织动员,现如今,只要校园内有无偿献血的消息,符合条件的教职工都会自觉踊跃报名参加,甚至很多在校外活动的老师获悉后,也能尽快赶到血站献出自己一份热血。

  三是参与行动成自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辛勤的工作,换来了累累硕果,奉献爱心的个体献血和等特殊日子的集中献血,各校合乎条件的教职工已形成统一思想。幼儿园总务主任包存根坚持每年无偿献血,每次都主动与区教育红十字会联系;市第二小学校长王立昌每次刚宣读完献血的有关事宜,老师们就争着从他手中抢拿献血报名单;,大冈中学从班子成员到中层干部,从刚参加工作的到年逾五旬的老师,符合条件的60多名教职工都踊跃报名参加无偿献血,出现了父子、夫妻同台无偿献血的感人场面;4月29日下午,北蒋实验学校教职工踊跃参加无偿献血,热情高涨。其中,陈国斌、王再超校长累计献血已达5次,教导主任蒋海累计献血已达6次。5月25日在市中心血站,教育红十字会组织的第十次无偿献血活动进入高潮,市一中、市二小、局机关等区直学校110名同志纷纷报名参加无偿献血,局机关刘潇春同志共献血2800毫升。今年教育红会前后组织五次无偿献血活动,从集镇到市区,参加献血者达500人。现在“献血光荣,利人利己”已经成为校园爱心的一种表达方式。

  三、强化三项措施,让无偿献血成为教育红会品牌

  1、无偿献血组织化程度在优质服务中提高的努力,的实践,我区教育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工作有章可循。每年预先统一规划和部署,认真组织无偿献血工作的宣传动员,将工作具体细化,保证了工作的流畅性,各基层红十字会和学校的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同时无偿献血是践行“人道、博爱、奉献”的高尚之举,应受到尊敬与爱戴。对参与无偿献血活动的会员,我区教育红十字会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并开展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和宣传活动。在树立工作先进典型上坚持做到“三性”。一是广泛性,只要与无偿献血有关的人员都得到关注;二是现场性,收集典型材料与活动过程同行;三是及时性,活动一开展,事情一发生,都及时记载,不搞补做或复制。每一次活动都是一次评先树优优质服务的过程。全区教育系统无偿献血工作已由自愿参加、自觉行动走向高度组织化发展程度。

  2、无偿献血深层次理念在良好氛围中升华

  来,区教育红十字会加强宣传造浓无偿献血氛围,在定期举行无偿献血知识讲座基础上,每年创造性地组织各校开展无偿献血知识竞赛活动。特别是在5月大规模集中组织了全区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13000名同学参加无偿献血知识竞赛,组织1200多名高中学生参加全国无偿献血知识竞赛。各学校开辟橱窗专栏,发放无偿献血宣传单,安排老师通过学生对家长进行相关知识指导,形成了学校、老师、学生家庭三位一体的大宣传模式,展现了教育友爱互助、关心社会和他人的精神风貌。每年参加无偿献血已成为我区教育界工作者的习惯,6月14日是第三个世界献血者日,活动当天,全区近400多名教职工分别在秦南、大冈和市中心血站采血,献血的老师当中,有年纪很轻的小姑娘,区人大副主任武进甲等区领导问她抽血怕不怕时,回答地很坚决,“不怕,我是一位人民教师,能把流淌在自己体内的鲜血献给别人,给予他人生的希望,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有些老师已是多次参加了,这次一听到特殊纪念日无偿献血消息后,又二话不说赶到了献血点。报社的记者前来采访,教师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朴实的回答:“200--400毫升鲜血,对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它微不足道。可对生命垂危的病人来说,它意味着全部生命。无偿献血利己利人,是公民的义务,更是我们的责任!”义务献血后,老师们都放弃了休息,依旧回到了工作岗位。老师们献出的血是有限的,献出的爱是无限的……

  5月12日,上午,滂沱大雨中,在区教育红十字会会长姜洪年、副会长张金坤高度重视下,以“关爱生命、献血捐髓”为主题,在市中心血站开展纪念四川汶川地震一周年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采样活动,近百名志愿者闻讯冒着风雨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一起用滚烫的热血为在地震中遇难的生命祈祷,为地震受灾的同胞祈福,为灾区重建腾飞加油,共同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当天教育局戴军副局长等机关干部带头参加,一中、龙冈中学等10多所区直学校的老师积极参与,其中有参加工作不久的,有无偿献血长达9载的,也有第一次专程前来的,现场博爱气氛浓郁,爱的暖流,在参与活动人员的心里、血液里,悄悄地尽情地流淌着。

  3、无偿献血的品牌在特色活动中彰显

  来,我区教育红十字会的无偿献血工作逐渐形成了由组织向自愿转变,由教师群体向广泛公民转变,献血数量由200毫升向400毫升转变;来,区教育红十字会的无偿献血工作从小到大,从城市到农村,逐步发展壮大,走出了一条具有教育特色的新路子。经过的探索和努力,区教育红十字会的无偿献血工作已经形成了不下指标、不派任务、以教师为主,百分之百自愿的“经验”。“长江奔腾是因为有滔滔江水!生命运行不止是因为有浓浓鲜血!爱心育人和治病救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神圣使命”的观念深入人心,教育系统已经成功发展了一支500人的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伍:有教育局机关领导,也有农村普通教师,还有不少有层次的家长和社会爱心人士。他们以志愿为乐、以志愿为荣,他们用自己的汩汩热血汇集成一条奔涌不息的生命之源,有效地促进了全市由“无偿献血与计划献血相结合”向“全部无偿献血”的转变。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值得骄傲的是,在无偿献血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的同时,在捐献造血干细胞方面,我区教育系统红十字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因为宣传到位,认识到位,越来越多的1840周岁、身体健康、无任何传染病和遗传病的教职工知道,捐献造血干细胞其实也就是一次更高层次的无偿献血,不少人积极加入到捐献行列,为白血病患者送去生命之源。截止目前,全区有300多名教师会员捐髓采样进入中华骨髓库,市第一初中就占据十分之一强,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献血捐髓工作。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金色盾牌,热血铸就,无偿献血更显风流!纯爱流芳,真情可贵。发展,成就。在爱心荡漾的,我区教育系统红十字会的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文明之花已经结出累累硕果,走在了全市的前列。

  今年的无偿献血工作已经启动。热血激越,大爱无声,一袋袋爱的输出,一次次新的超越,一次次用生命的承诺书写出了教育红十字会的博爱。

  这一切,来自全区教育工作者不怕困难、锐意创新、至真至善的信心和决心。这一切,来自全区教育工作者顾全大局,不计得失,积极配合的奉献精神。未来的我区教育红十字会,定然是博爱的大旗一颗璀璨的红宝石,将焕发更加夺目的奉献光彩!

  年度献血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篇5

  遵义师范学院位于闻名中外的革命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市,坐落在凤凰山麓、湘江河畔,校园三面环水,绿荫如带,环境优雅,美丽的湘江河绕校而过,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好地方。遵义师范学院是一所拥有百年师范传统的学府。1907年,遵义初级师范学堂在“兴学培养师资”的理念下应运而生,开启了遵义现代师范教育的先河,1958年正式成立遵义师范专科学校,20xx年升格为遵义师范学院。

  百年时光荏苒,百年师魂铸就。在著名教育家黄齐生、现代著名作家蹇先艾等先后出任校长至今,譬如无偿献血这样的公益活动接连不断,这些都为学院形成“道业并重,德识双馨”的优良传统和“厚德树人,笃学致用”的校训注入了活力。经过全院师生员工的努力,我校曾在1988年获得教育部授予“办学先进学校”称号,在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四次荣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的殊荣、多次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20xx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而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他人(不索取任何报酬)的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共济行为;是弘扬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传统美德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大力提倡无偿献血既

  是保证医疗临床用血,挽救生命,预防控制血液传播疾病的需要;也是在全社会树立“以团结互助为荣”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抓手。为深入贯彻《献血法》,进一步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无偿献血的良好氛围,促进学校的道德建设,我校在广泛进行学习、宣传无偿献血知识的前提下,不断地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一、学院领导高度重视

  自从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后,学院对无偿献血这一公益活动引起了高度重视,并采取可行的措施,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强化对无偿献血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院按照《献血法》要求,切实履行职责,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形成“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卫生部门积极实施、全员师生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同时也广泛深入开展了经常性的、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活动,引导我校师生自觉自愿的参加无偿献血。我校曾在20xx、20xx、20xx年被共青团遵义市委、遵义市中心血站授予“无偿献血志愿者优秀重点服务队”的光荣称号。20xx年5月12日,无情的地震袭击汶川,在学院领导第一时间下达的指示下,全院师生组建了一支上百名的志愿者队伍,主要进行献爱心、无偿献血、医疗护理等工作,志愿者们用行动来诠释了同为中华儿女的浓浓深情。20xx年学院荣获中国红十字会颁发的“贵州省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称号。学院领导还强调,我校师生将建立一支自愿无偿定期献血志

  愿者固定队伍,并且不断壮大和巩固献血者队伍,使之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招募献血志愿者,加强献血宣传

  20xx年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协会的成立使得学院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取得更大的进步。我校与遵义师范学校、南白师范学校合并至今,一步步走向成熟,逐步完善,开展的活动更具特色,学院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更加强大,宣传范围更广更全面。在学院领导的指导下,积极向我校师生宣传志愿者高尚的奉献精神,并招募了上千名志愿者。志愿者们也积极加入到了无偿献血这一公益活动中来。从而使学院献血志愿者队伍得到了不断地壮大。

  在每次献血活动中,为了保证在采血的安全,在学院领导以及相关部门的引导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邀请到了遵义市中心血站专家及领导开展每学年2次献血相关的.知识讲座,到场听讲的志愿者达到千余人次,这样的讲座加强了我校师生对无偿献血深刻的了解,同时也推进了我校师生对无偿献血重要性的认识。在每次献血活动过程中,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都提前派出50多人来负责献血知识方面的宣传。与此同时,在遵义市中心血站的支持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获得了很多有关献血的资料,并把资料发放到学院师生手中,献血知识得以广泛宣传,也以此加强全院师生对献血知识的深刻地认识,或是以展板的形式来对献血知识的进行宣传,这些都为我校开展的无偿献血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每年6月14日世界献血日中,学院都会组织50余名志愿者配合遵义中心血站相关工作人员到各个主要街道,当地各学校,各社区进行献血知识的宣传,开展有趣的献血相关知识竞猜等等。

  三、师生积极配合,践行志愿宗旨

  为了推进无偿献血活动,在学院领导的精心指导下,我校师生积极配合相关的工作人员的安排,在活动过程中有序地参与无偿献血。在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宣传动员下,学院师生都积极地参与到献血活动中。

  在每次献血活动中,我校师生都踊跃参与,每学年我校师生在学院领导的指导下开展符合献血时间段规定的献血活动,然而每次报名献血的人数都是接近千人,每年学院师生献血量就达190000ML以上之多。截止20xx年12月11日,我校共约6194人次参加自愿无偿献血活动,献血总量达1945100ML。参加人数之多,献血量之大,这充分体现了我校师生对拯救生命极强责任感,当然,我校师生也有自行到市中心血站或者是献血屋进行献血的,这也体现出了我校师生献血志愿者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无偿献血的目的是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我校师生的所作所为也符合了这一目的,并充分地体现了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理念“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当然,我校志愿者的自愿参与献血也得到了市委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自20xx至20xx年,我校共有41名志愿者被评为“遵义市优秀无偿献血志愿者”的称号。

  四、献血志愿者的心声

  作为一名献血志愿者,我校师生也意识到献血的重要性,参与献血的老师和同学,基本上每次献血活动现场都有他们的身影,而且也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献血,然而,在他们心中,或许就只有这样一些:“我参与,我快乐”或者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再或者是“献血救别人等于救自己”等等,这些或许就是他们的心声吧!

  献血拯救生命、救人功德无量。

  我校在校园里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增进我校师生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促进社会文明关系;提高当代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识,从而坚定和树立我校师生奉献爱心光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无偿献血是一种奉献爱心的表现,正所谓:有了爱,世界才变得完整;有了爱,世间才如此美好;有了爱,生命才充满意义。

  因此,只有奉献爱心,才能铸就和谐的社会。

  年度献血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篇6

  三明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会长林瑞班,长期坚持无偿献血,已累计达129000毫升,相当于25个成年人的体内血量总和,先后荣获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中华慈善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等称号。

  一、带头组织,创建全国首家无偿献血民间组织。

  1998年5月9日,由林瑞班发起的献血协会正式成立,在全国开创了用志愿者形式推动无偿献血事业的先河。

  二、全身心、全方位,投入无偿献血宣传。

  作为协会会长,林瑞班把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投入到公益事业。他带头捐献机采成分血。他应邀做报告,省内外许多地方纷纷向他取经,办起了献血协会。1999年起,他在互联网上用“无偿献血者”的网名宣传无偿献血,发起“网络宣传献血捐髓世界行”活动,已在5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3000多个网站进行了宣传。他创建的网站“爱心献血屋”点击量已超过70万人次。

  三、精心策划,让协会成为三明人的“爱心团”。

  1998年11月,林瑞班发动志愿者组成福建省首支无偿献血应急队。应急队为三明市首例骨髓移植等多次应急用血提供了充足的血源。协会个人会员1400多人、团体会员37家。2004年以来,三明市的临床用血已完全来源于无偿献血。

  四、身体力行,做好爱心表率。

  2003年5月,林瑞班与周翠林举行“献血婚礼”,并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福建省分库提供了头两例造血干细胞样本资料。他还将个人的用血指标捐献给见义勇为基金会、与敬老院的一位残疾老人结对子、长期资助5名特困儿童上学。2000年3月,三明市开展向林瑞班同志学习活动。

  志愿者心得

  “我感觉,我参加无偿献血算是一件很小的事,对我来说,是一件举手之劳的事。但我们献出的血对病患者来说,可以挽救他们的生命,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也非常值得我一直坚持做下去。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年度献血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篇7

  “既然献血无损身体健康,还可以拯救生命,又何必吝啬自己的血液呢”“既然身体允许能献400ml,又何必献200ml”这朴实的言语道出了一颗善良的心,正是这朴实无华的一颗爱心使得机械化公司的宋薏飙一次次的走进市中心血站。

  宋薏飙同志的血型为RH阴性血,就是我们俗称的“熊猫血”。也许大家并不了解什么是RH阴性血,但是从它的俗称我们可以判断出这是一种稀有血型,否则老百姓也不会给它冠以“熊猫血”的称号。据国家资料显示,这种血型多出现在少数民族,而汉族出现的比例仅是0。3%。就拥有这种血型来说宋薏飙是幸运的,而就拥有这种血并且愿意用这种血去救助他人的意义来说社会是幸运的,是宋薏飙用大爱谱写了这一特殊的幸运。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宋薏飙的大爱,笔者走进了机械化公司,走进了他的故事。

  爱的缘起,生活细处显本性。

  走进机械化三公司,提起宋薏飙大家都知道,我还没有来得及拿出记事本他的工友们就热情的要带我去见他。可我决定还是从他身边的人来慢慢走进他。同事们说他是一个老好人,谁有困难只要他能帮得了的绝不推脱;工友们说他是一个热心肠,工作中谁要是需要帮助他二话不说;领导们说他是一个踏踏实实的好司机,在工作中一丝不苟,勤勤恳恳,数十年如一日的奉献。听了大家的介绍我有点迫不及待的想见到宋大哥本人了,隋书记大概看出了我的心思,立刻让人去帮我叫宋薏飙大哥,此时无数的光辉形象在我脑海中闪现,我努力的想拼构出一个无私奉献的人物形象。等待中隋书记告诉我说:“小宋他虽然不善言谈,但是这么多年来对待工作从不马虎,我们都认为他是一位好司机”。话音刚落,一个冒着热气的人来到了我面前,外面冷我想他一定是跑着过来的怕我们等得着急,我细细打量着面前这为老大哥,短头发,大眼睛,眉宇间显出几分羞涩。这张熟悉的面孔我似曾相识,对了,上次我在修车院里看到在地上擦汽油的就是他,当时他开车进来补胎,无意中汽车的油漏到了地面上,他停好车后,拿起纸蹲在那里一点一点的仔细擦,还对我说现在是5s管理,我们要提高自身的素质维护好大家的工作环境。我向他提起这件事,他似乎也想到了什么,表情放松了许多。简单的对话让我感受到宋大哥如今无偿献血的大爱并不是没有根据的,是他的本性所在。他对工作的热爱,对工友的关爱,点点滴滴小事中都彰显了他爱的本性。

  爱的印记,无偿献血颂辉煌。

  宋大哥85年参加工作,至今已经有27个年头了。要说岁月留给他了什么,除了生命的日臻成熟那就是一条条的献血记录了。还记得第一次献血时,他并不知道自己的血属于“特殊血型”,后来通过医务人员的介绍他才知道这种血型非常稀少,对于血液需求者来说是非常珍贵的,他离开时便主动给血站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可没有想到,这一联系就联系了20几年。在这20几年来宋大哥的献血行为从未间断过,从最初的公司组织到现在血站的随叫随到,从最初的200ml到现在的400ml,宋大哥没有半句怨言。聊天中他说:“既然献血无损身体健康,还可以拯救生命,又何必吝啬自己的血液呢”,他觉得按规定献血既有利于自己的身体健康又能够去造福他人,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这些年来宋大哥一共献血6000ml,我们暂且不去细究他救了谁,单就这个数字就足矣震撼我们,我们按救一个人需要800ml血液,那么到目前为止宋大哥已经救了将近8个人,他的爱延续了8条生命。他的血液不仅流淌出了自己的精彩生活也装点出了别人的美好未来。更值得一提的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宋大哥还代表内蒙去北京献了血。宋大哥说无偿献血是他一生的荣耀,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虽然不是很富有,但是依然拥有一颗大爱之心,无偿献血满足了他帮助别人的愿望,他的血帮助其他生命之花开的更灿烂更绚丽。他的血也让他的生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爱得呼唤,—助人为乐扬正气。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宋薏飙在精神世界是一位达者,他没有独善其身而是积极鼓励身边的人和他一起去献血。遇到爱,传递爱这是我们每个人向往的社会关系,我问宋大哥:“假如您的女儿去献血,您同意吗?”宋大哥用坚定的语气告诉我:“同意,我非常鼓励我的女儿去献血,这样可以培养他助人为乐的意识。”多么朴实的回答。的确,宋薏飙的大爱举动是一声爱的呼唤,唤醒了人们的良知,唤醒了社会助人为乐的意识,更唤醒了社会的正气。

  与宋大哥的交谈中他朴实的言语深深的感动着我,他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说的字字激荡人心。献一次血容易,难的是坚持不断的献一辈子。宋薏飙同志他坚持无偿献血的大爱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我心中他就是英雄,英雄不一定要惊天动地,也可以在平凡中伟大,我也深深的坚信每一个无偿献血者都是英雄,他们用自己的无私与爱心美丽着这个社会,浇灌着一朵朵绚丽的生命之花。

【年度献血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年度献血先进个人事迹材料11-06

先进个人事迹材料09-24

消防先进个人的事迹材料11-01

先进个人家庭事迹材料11-11

消防先进个人事迹材料11-06

工程先进个人事迹材料11-07

营销先进个人事迹材料11-25

教师先进个人事迹材料03-25

银行先进个人事迹材料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