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检验科主任抗疫事迹

时间:2022-12-27 11:34:29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医院检验科主任抗疫事迹范文(通用8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事迹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事迹可以很好地体现和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到底应如何拟定事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院检验科主任抗疫事迹范文(通用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医院检验科主任抗疫事迹范文(通用8篇)

  医院检验科主任抗疫事迹1

  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有这样一群默默无闻的“隐形”大白们,他们默默付出着、坚守着,其中就有这样一位“隐形”大白,她就是岳普湖县人民医院检验科的核酸标本“接收人”——xxx。

  从核酸采样到检测,要经历不同的流程才能将采样样本送往PCR实验室进行检测,而接收样本一环也是必不可少的,疫情就是战情,为保证人民的健康和安全,3年来,她承担着我院核酸采样标本接收工作,没有一天是停止的。

  样本接收工作远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她要扫码打开转运箱,核对管数与交接单是否一致;将转运箱里外进行全面消杀;将包裹好的样本进行消杀,拆掉包裹样本的密封袋后,对样本再次消杀;检查试剂管条形码是否完好无损;在海量的标本里,她仔细小心地将整理好的试剂管进行一一对应排版,要保证零失误,不能张冠李戴;将消杀、排版完毕的样本送往PCR实验室窗口进行检验。事关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所以粗心大意是绝不允许发生的,看似简单的工作,实际上繁琐至极,她与我院核酸检测样本接收区人员各司其职,共同做好接收工作。

  自全员核酸检测以来,全县三分一样本均送往我院检测,每天在工作岗位上顾不上饥饿、顾不上疲惫带来的酸痛,她一直在接收区,从未离开。为了工作效率,她加班加点,昼夜奋战在核酸检测标本接收区,一遍遍重复着操作步骤,只为助推全员核酸的顺利完成。高强度的工作,辛苦可想而知,等她摘下手套,发现手指头已经被汗液泡的发白,脸部被口罩勒出深深的印痕,护目镜满是雾气,长久站立导致双腿酸软无力,但她对此毫无怨言,只是在接收完毕后露出欣慰的笑容。

  手机24小时开机、接到电话即奔赴工作一线几乎成了她习以为常的经历。有时下夜班接到紧急任务已是夜晚,她尽管白天已经工作十几个小时却毅然再次投入到工作中,将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恪尽职守,用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筑起疫情防控安全线。

  医院检验科主任抗疫事迹2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线,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不像医院里负责救治病人的医护人员那么引人注目,甚至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但他们同样是这场抗击疫情战斗的主角,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健康守门人”作用。他们就是抗击疫情战线上的“隐形战士”——检验人。而她——xx,就是一名女战士。

  有一种成长,叫挺身而出

  由于我市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检测标本量激增,经市卫生健康局协调安排,2月5日下午市中心血站紧急借调了一套核酸检测设备和3名检验人员到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原微生物检验科支援新冠病毒筛查与检测工作。xx就是这次参与一线支援工作的一员。

  早上她接到通知,下午就赶往市疾控中心,只为尽早熟悉工作环境,掌握一线岗位各环节的操作流程及规范,能尽快投入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工作中去。

  她说:“我是一名90后,2003年非典时,我们是被保护的一代,现在轮到我们守护世界了。”

  与病毒“近身搏斗”

  谈起工作,xx表示:“读了那么多年书,终于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会做点贡献了,我觉得很自豪。”

  每天用二十分钟穿戴防护用具:防护服、N95口罩、隔离衣、防护帽、防护面罩、防护靴套等,然后全副武装进入实验室。在接收标本、处理标本、上机检测、报告审核,一系列工作流程中,要防止标本撒漏,防止气溶胶产生,所有操作都要在标准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柜中进行,重中之重是要保证结果的准确可靠。

  这样,一整套检测程序做下来需要七八个小时,脱下厚重的防护装备,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脸颊上N95口罩深深的压痕清晰可见,双手也因长时间戴手套布满皱痕。

  舍小家为大家

  新婚伊始,还在蜜月时光,然而国家一声令下,她与同为检验人的丈夫就都毅然决然地选择站在一线,奋斗在各自的抗疫“战场”上。xx2月5号支援一线至今,因为工作需要24小时轮班,休息时间短,而且出于防范传染考虑,需要住在酒店,与丈夫也是聚少离多。

  火线入党

  工作间隙,xx抽空写下了这份入党申请书,她说“申请入党,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执着与信念。关键时刻,只有共产党员才会为人民的利益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在危急关头党员们时刻冲锋在前,我也渴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她还说,“作为一名检验人员,检测出可疑样本,让患者尽早确诊,及时治疗是我的工作,更是我的职责。在疫情防控一线战斗这一个多月里,很苦很累,但每次快撑不下去的时候,身边党员拼搏付出的榜样和先进事迹时刻激励着我、鼓舞着我。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共产党员的使命和力量,我深刻的明白,参加此次抗疫工作是锤炼意志的契机,也是组织对我的一次考验。抗疫战场炼意志,火线入党担使命。”

  在疫情面前,她是一名战士,不惧感染风险,坚守岗位,不辞劳苦,每天争分夺秒对标本进行检测,与疫情赛跑,争取第一时间拿出检测结果,守护更多人的健康。她是一个有信念、有担当的90后,更是一名践行“爱站、团结、敬业、奉献”的血站人!

  医院检验科主任抗疫事迹3

  宋xx,女,34岁,中共党员,主管护师,现任xx市xx区xx中路街道闽江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会主席、主管护师。

  “当一名白衣天使,用无私的奉献为患者架起生命的桥梁”成为她追求的.航向,自2010年本科毕业后,她进入xx市市级三甲医院从事护理工作,2016年加入闽江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家庭。她迅速转变工作方式,适应社区护理工作模式,全身心地投入到社区护理工作中。

  “疾风劲草践忠诚,不忘初心勇担当”,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候,她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发挥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带头报名赴湖北医疗工作队,同时作为首批进驻入境人员集中隔离点的医务人员,她先后两次完成医疗保障任务。随后她又主动报名参加支医,前往甘肃陇南克服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为期3个月的支医工作任务。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在此次xx市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她又主动请缨,积极投身到采样工作中。凭借集中隔离点的工作经验,10月11日下午她完成院感和穿脱防护服的培训,按照院感要求,完成采样点区域划分,晚上即进入采样点,直至凌晨12点完成当天采样工作,返回单位后又进行试管清点核对、接收清点防护物资。结合中心实际工作情况,迅速理顺工作,协助制定工作流程、人员分工及相关记录表格,并以此为模板指导中心采样工作。由于此次采样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在一整夜的工作后,她又在清晨5点出发,开始了新一天的采样工作。每天的工作她都是高强度超负荷运转,超过了18个小时。三天的采样工作如此往复,单调而重复,她以单位为家,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做好每一项工作,确保圆满顺利地完成采样工作。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有过艰辛才看得到繁华,有过奋进才闻得到芬芳,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她先后多次获得省市级荣誉,荣获“山东省技术能手”、“xx市工人先锋”号、xx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技能竞赛食源性疾病监测专业一等奖、xx市护理学会社区护理专业委员会健康教育演讲比赛一等奖、xx区第十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等。

  “医者有人心,慈悲济世人”。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普通护士,宋珊用她饱满的热情、温暖的语言、真挚的眼神、娴熟的护理技术、纯洁善良的`心为患者排忧解难,送去炙热的爱心。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关爱生命、救死扶伤的南丁格尔精神。

  医院检验科主任抗疫事迹4

  2021年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本应是阖家欢聚的时刻,而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却不允许沈阳人有一丝松懈。为控制疫情,皇姑区委区政府号召全体党员积极投身防疫志愿服务之中。xx一校党委第一时间行动起来,组织成立了第一梯队的防疫志愿队伍,xx就是其中一员。xx是今年新入党的一名预备党员,别看他党龄最小,但在紧要关头却能冲在最前面。志愿防疫他第一个报名,流调工作第一批参与,转运核酸样本更是首当其冲。

  从2020年12月24日晚上十时五十分,xx接到通知就开始不分昼夜的防疫征程。刚开始的工作还比较安全,只是协助社区和公安局进行密切接触者流调工作。随着防疫形势的加剧,12月27日开始,xx被局党办负责人派往区疾控支援工作。当天晚上八点由于检验科工作繁重,xx和其他三名教育系统志愿者被分到检验科进行样本转运工作。在检验科工作要直接接触检测样本,具有一定危险性,但xx却毅然决然接受了这项艰巨的任务,与同组的其他人密切配合,真正成为了防疫一线的战士。

  转运核酸样本工作异常繁重,既要有体力,还要格外细心,工作量大,工作标准高,不能有一丝疏忽。样本摆放错误,他就亲自上台进行摆放,每天需要调整的样本就达上千份;转运的样本还要与数据一一核对,为了保证完全正确,每次他都和伙伴们反复核对好几遍,往往一忙就是一夜。当天的样本必须保证当天送到市疾控中心,为了七八千份样本能按时送达,他每天往返四五次,高危险性、高精准度、高频率的工作经常使他一忙就是一身汗,每天休息的时间不足四小时。

  在危急关头,xx用自己的勇毅与担当展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诠释了志愿服务的真谛,也为自己预备期考察书写下可圈可点的一笔。心有暖光,众志成城,大家携手,防疫必胜,沈阳必能迎来安全、有序、祥和的明天!

  医院检验科主任抗疫事迹5

  2022年,新冠肺炎病毒持续袭扰xx,这次是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它的传播性是原有病毒的百倍,xx再次打响了疫情保卫战。

  疫情就是命令,抗疫就是责任。自2022年4月9日起,我院党委迅速反应,积极部署,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医技影像党支部积极号召支部党员同志积极参与支援核酸采样工作,全体支部党员主动应战,迅速投入到应急核酸采样队伍中去。

  小赖同志,医技科资历丰富的医生,每当支援核酸采样都冲锋在前,不管是去年的从化、今年初的东莞,到我市核酸筛查,都能见到她的身影。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孩子的妈妈,她每次都舍小家为大家,用实际行动作出榜样作用。由于科室人员紧张,外派任务繁重,维持运转的人员不足,小赖同志更是主动担当,顶烈日、耐高温,连续6日投身核酸采样一线工作,天天为自己“带盐”。小赖支援核酸采样的同时,还兼顾科室值班,多日来奔波在采样点和医院之间,无暇顾及家中老小,为防疫工作付出了自己的全部。

  小陈同志,医技影像党支部党员,核酸采样应急医疗队第一梯队队员,多次参与省内核酸采集任务,此次从4月9日xx防疫战打响开始就第一时间投入到应急核酸采集工作中。分别被派驻xx区晓港湾、xx区均和桥西社区、xx区清湖第五联社开展采样工作,经常由一大早出发,一直持续到深夜,基本都是凌晨才能到家。6月12日中午,轮休在家小陈同志看到所在社区正在开展核酸检测,由于人手紧缺,采样员只有两人,社区群众,大部分是老人和小孩顶着烈日在排着长队轮候,他主动向社区提出加入采样工作,自己承担一个采样桌,争取尽快完成本社区采样工作,缩短人群轮候时间,减轻采样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的负担,最终该社区采样点提前完成了任务,社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得到了提升。

  支部每一个同志都是初心的践行者。穿越古今的剧情,不单单虚构在偶像剧里,更真实的被记录在医技影像支部核酸采样的镜头里。身穿洗手衣,外套防护服,他们穿越在百年的氏族宗祠与现代建筑之间,是最美的穿越者。

  医技影像党支部同志们积极参加核酸采集应急医疗队,他们每一个都是我们支部一面面鲜活的党旗,他们正用着自己的行动,让群众感到安心,感受到党的温暖,采样地街道纷纷送来感谢信。同时,医技影像支部党员的影响下,所在科室的其他非党员同志也积极响应号召投身到核酸采样工作。

  医院检验科主任抗疫事迹6

  小杨,女,1998年6月出生,现xx县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护士。

  2022年7月19日晚,定西卫健委紧急组织抽调40名医护人员支援xxx抗疫,接到医院通知,这位年轻的小姑娘主动请缨,体现出妇幼人的大格局,大姿态。奔赴前线,参加支援xx抗疫的医疗队。

  到达xx后,情况比想象的还要严重,她主要任务核酸检测和样本接收,当收到通知对阳性酒店进行环境核酸采样时,不辞辛苦,没有任何怨言,积极认真做好环境采样及样本编号,酒店十几层,每层20多个房间,每上一层楼,每采集一个房间,都是一种很严峻的考验,直到次日清晨,她拖着疲惫的身体把样本送到疾控中心检测,才安心的回房间。作为定西支援医疗队里面年龄最小的,她用她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白衣天使的职责。

  8月23日,她所在的小县城,被按下了“暂停键”,或许寂静更是无声的力量,而这位小姑娘还是毅然决定参加核酸采样工作,积极的参加到抗疫工作中。核酸采样是一项危险高强度工作,常常连续六七小时不喝水、不吃饭、不去厕所。防护服密不透气,一轮采集下来满身是汗,头发湿得像刚洗了澡,口干舌燥、衣服湿透,卸下N95口罩后脸上是深深的印痕,每个人都在挑战自己的生理极限。就是在这样严峻辛苦的环境下,她依然工作在第一线,体现了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的无私奉献精神。

  疫情面前,无惧无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中,她明知危险,却知险而上,坚守抗疫,加班加点,全力保障“应检尽检、不漏一个”。她说道:作为众多中的“大白”,她做出的贡献微乎其微,但坚信,只要每一位抗疫“大白”拼尽全力,聚起缕缕微光,就一定照亮抗疫顺利路,最终战胜疫情。

  医院检验科主任抗疫事迹7

  2021年冬季的望奎疫情,给原本幸福、详和的xx市,投入了一枚定时炸弹,不快速排查,可能会引爆全城。xx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高瞻远瞩、果断决策;各行各业,密切配合,闻令而动;抗疫人员火速集结,逆行而上。利达医院在小姜院长的带领下,一批批采样人员;核酸检测人员;流调人员;隔离点医护人员......,披上战袍,披星戴月,奔赴抗疫前线。

  身着白衣,心有锦缎

  当病毒再次来临时,利达医院在小姜院长及各位院领导的带领下,迅速集结,决定实行“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听从指挥”的行动方针,小姜院长和参与此次疫情防控的各位院领导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坚持在前线进行疫情防控指挥,所有医护人员在凛冬时节,穿上铠甲,将自己埋在寒风中,只为换来不会迟到的春天。

  有一群人,身着白衣,将人民牢牢守护在防线内,自己却只身奔赴抗疫前线,他们是子女,是父母,也是他人的另一半,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无畏前行的勇气逆行至抗疫前线,2021年1月12日晚19时,利达医院临时接到卫健局三中采样点的采样任务,当医务科主任何婷打通胃肠镜室护士长孟祥爽的电话后,里面传来的是孩子的哭声,她一边哄孩子,一边说:放心领导,我让婆婆过来看孩子,马上就到......,平和、坚定的几句话,夹杂着孩子的哭声,让电话两端的两位妈妈,已经满眼是泪,撇下一周岁的孩子,奔赴最危险的抗疫一线,内心的煎熬、纠结、痛苦,只有做过妈妈的人,才能真切地体会得到。

  一时风雨急,九州共砥砺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曾在“非典”中被保护的孩子们,如今接过战袍,与前辈比肩,同时间赛跑。20多天内,利达40余名采样队员吃住在医院,三中、中本、万宝山、升平、金牛社区、香榭花墅、安虹社区、府城书苑......利达的采样队伍,足迹遍布xx市区和乡镇二十多个地区,其中包括数个中风险地区和望奎返安人员,共完成采样工作达三万余人次。临行前,院领导再三叮嘱,一定要做好防护,要每位队员都平安归来。所有队员在室外零下二十多度的艰苦条件,确保穿脱防护用品的流程符合感控要求,认真落实人次洗手,用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克服了重重困难,圆满地完成了采样任务。

  凛冬已过,皓月长明

  河上没有桥还可以等待结冰,走过漫长的黑夜便是黎明。黎明有多远?在胜利来临前没有人知情,他们只知“利达在,爱永恒”就是这种信念,使人乘风破浪,大敌当前,踏马出征;将不下令,兵不卸甲的防控执行为牛城迎来了春季的皓月长明。

  新冠疫霾下,采样队员常常是早上出发时,家里的单元门还是敞开的,结束工作时,就已经被贴上封条,为了确保全市防控措施精准到位,封了一个队员,第二个队员就立刻上来补位......,不讲条件,不计代价,舍小家顾大家,正是她们前赴后继,奔赴采样一线,才能够使应检尽检工作落实到位,为这场xx市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保卫战送上了捷报和凯旋。

  医院检验科主任抗疫事迹8

  自疫情防控以来,总能看到一位身穿防护服驾驶着白色桑塔纳,在豫鄂陕三省边界的公路上穿行……他就是xx县xxx镇卫生院副院长小李,负责为该镇返乡人员做核酸采样。当疫情再次袭来时,他挺身而出,无私奉献,坚守岗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出感人至深的战“疫”故事。

  疫情就是命令,责任书写担当

  “双河村有三位返工人员,需进行核酸检测……”3月16日晚九时许,小李接到镇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电话后,立刻备好核酸采样物品,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和塑胶手套,整装前行。

  双河村是xxx镇的一个偏远的行政村,并与xx交界。早春三月,乍暖还寒,气温反反复复,前几天十七八度,一下子降到3、4度。由于返乡人员家住半山坡上,他只能弃车步行数里,顶着深山的寒气,分别前往三位返乡人员家为他们做核酸采样。采集期间,他还不时地为返乡人员做思想工作,耐心讲解有关疫情防护知识和注意事项。采样完毕,他顾不得歇息,便驾车奔赴在去县城送核酸样本的路上。

  时间就是速度,行动践行使命

  核酸采样是一项危险且高强度的工作,采集人员穿好防护服后,为了节约时间,他们常常连续几个小时不喝水、不吃饭、不去厕所。防护服密不透气,一轮采集下来他们已满身是汗,头发湿得像刚洗了澡,口干舌燥、衣衫湿透、卸下N95口罩后脸上是深深的勒痕,但操作却要眼疾手快不曾停歇,小李同志也同样如此。

  一次他接到一项涉及16个村的返乡人员,但半日之内必须完成核酸采样的紧急任务。16个村位置分散,最远距镇上四五十公里,小李同志精心谋划,合理安排人员,兵分三路,把自己与另外两名年轻的医生分到最远的几个村。就这样,他们采集完一个村,不敢懈怠,顾不上喘口气,立即奔向另一个村。当遇到一些不愿积极配合的人员,他就耐心细致的说服;当遇到一些没钱交核酸费用的老年人,他就毫不犹豫帮他们垫付;当遇到居家隔离人员大门被封,他就想尽一切办法完成采集……,汗水顺着头发向下流,模糊了双眼,湿透了衣服,即使如此,他没有喊一句“太累了”,只有“加油,我们会胜利的”诸如此类的激励话语。时间就是速度,他以坚强的意志,极高的工作效率,提前完成了采集任务。

  本轮疫情以来,他没有休息过一天,自己有胃病,到吃饭点儿吃不上饭已是常事,胃疼折磨得他腰都直不起来,但他顾不上这些,依然坚定的奔赴抗疫一线。

  “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句话用在白衣战士身上再贴切不过了。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医务工作者,他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义无反顾地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用使命与担当守护着xxx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医院检验科主任抗疫事迹】相关文章:

最美核酸采样检验人员抗疫先进事迹(精选13篇)11-18

社区抗疫事迹材料11-15

优秀抗疫事迹材料12-24

最美抗疫家庭事迹材料12-14

采集核酸抗疫事迹材料12-16

抗疫最美家庭事迹材料11-18

抗疫先进事迹材料11-15

抗疫核酸检测事迹材料11-16

抗疫表彰优秀事迹(通用5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