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古时代神话四大凶兽是什么

时间:2024-04-19 23:55:52 雪桃 文学常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上古时代神话四大凶兽是什么

  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中的四大凶兽,分别是指四名神人的死后化身,即三苗、驩兜( huān dōu )、鲧(gǔn)与共工,因其作恶多端,不修德,被贬下凡间变成。分别对应:饕餮(tāo tiè),混沌,梼杌(táo wù)和穷奇。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混沌

  《神异经》云:“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罴(音皮)而无爪, 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人知性,有腹无五脏,有肠直而不旋,食径过。人有德行而往抵触之,有凶德则往依凭之。名混沌。”

  也作“混沌”,是古代的凶神。混沌是像狗或熊一样的动物,人类无法看见它、也无法听见它,它经常咬自己的尾巴并且傻笑;如果遇到高尚的人,混沌便会大肆施暴;如果遇到恶人,混沌便会听从他的指挥。

  混沌因既混且乱故后世称是非不分之人为“混沌”,《史记五帝本纪第一》有云:“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混沌。”《庄子·应帝王》中有“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的句子。又写到“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这里的记载显示混沌的形象乃有人之情而无人之形。在《庄子·天地》中又有“彼假修混沌氏之术也,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混沌之智力实在有限。这里混沌更被人化而冠以“氏”。这些显然并不是上古凶兽原型。 更为原始的混沌形象出自《山海经·西次三经》,“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江读作鸿)也。”这里的混沌已和传说中魔兽的形象很一致了。 再到后来,《神异经》中云:“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罴(音皮)而无爪,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人知性,有腹无五藏,有肠直而不旋,食径过。人有德行而往抵触之,有凶德则往依凭之。名为混沌。空居无为,常咋其尾,回旋仰天而笑。” 混沌已经完完全全是凶兽的形象了。 还有一种说法,混沌是驩兜死后的怨气所化。

  穷奇

  《神异经》云:“西北有兽,其状似虎,有翼能飞,便剿食人,知人言语,闻人斗辄食直者,闻人忠信辄食其鼻,闻人恶逆不善辄杀兽往馈之,名曰穷奇。”言此为大恶之兽。

  《山海经·西山经》道:“(邽guī 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胃(同猬)毛,名曰穷奇,音如獆háo 狗,是食人。

  《山海经·海内北经》道:“穷奇状如虎,有翼,食人从首始,所食被发,在蜪犬北。一曰从足。”

  穷奇是中国古代汉族传说中抑善扬恶的恶神,它的大小如牛、外形象虎、披有刺猬的毛皮、长有翅膀,穷奇的叫声像狗,靠吃人为生。据说穷奇经常飞到打架的现场,将有理的一方鼻子咬掉;如果有人犯下恶行,穷奇会捕捉野兽送给他,并且鼓励他多做坏事。古人也把那种不重心意、远君子近小人的人称为穷奇。

  后来“穷奇”用来比喻背信弃义之人,《左传·文公十八年》有云:“少昊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

  但是,穷奇也有为益的一面。在一种称为“大傩”的驱鬼仪式中,有十二种吞食恶鬼的猛兽,称为十二神或十二兽,穷奇就是其中之一。

  还有一种说法说穷奇是神名,《淮南子·墬形训》:”穷奇,广莫风之所生也。”高诱注曰:“穷奇,天神也。在北方道,足乘两龙,其形如虎也。”在天之痕中,仙山岛上全身火红,状如牛的怪兽就是穷奇。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了穷奇的来历,“少昊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舜将其流放,“迁于四裔,以御魑魅”。少昊为西方天帝,其母名皇娥,其父称为“白帝子”,即太白之精。

  梼杌

  梼杌,读音táo wù。

  《神异经·西荒经》记“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犬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

  《孟子·离娄下》道:“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此谓梼杌同乘与春秋,为国史名,楚史名《梼杌》。也就是说有本记载楚史的书,名字为《梼杌》。

  梼杌一般作上古凶兽.后来“梼杌”被用来比喻顽固不化态度凶恶之人。《左传·文公十八年》有云:“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檮杌。”

  根据《左传》文公十八年:“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诎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傲狠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这个不可教训的恶人死后最终演化成上古著名的魔兽。

  《左传》文公十八年道:“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混沌、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魑魅。”敦同沌。此谓舜流放四凶,以梼杌况鲧。鲧,禹父。 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引《神异经》注道:“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大,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一名傲狠,一名难训。” 谓之梼杌。——《左传·文公十八年》。注:“凶顽无匹俦之貌。”。服注:“梼杌状似虎,豪长一尺,人面虎足,猪牙,尾长丈八尺,能斗不退。” 楚之梼杌。——《孟子》。注:“嚣凶之类,兴于记恶之戒,因以为名。丁音恶兽名也。” 《春秋》云:“颛顼有不才子名梼杌也。” 《孟子·离娄下》道:“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梼杌,音桃物。此谓梼杌同乘与春秋,为国史名,楚史名《梼杌》。

  饕餮

  饕餮,读音tāo tiè。

  后来,饕餮变成了铭文,刻于各种祭祀用的器皿之上。《吕氏春秋·先识览》有云:“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殷周时代鼎彝上常刻的就是饕餮,其脑袋狰狞,双目炯炯,赫然有神,鼻梁凸出;首部有一双弯曲的兽角或足,其弯曲的方向似无定制,或内勾似羊角,或外曲似牛角;巨嘴大张,利齿如锯,嘴略弯曲内勾,或嘴巴紧锁。则作正面盘踞状,身躯拱起,头着地或水云气,两边有一对利爪,象狗爪或虎爪。两侧有一对肉翅,形如耳朵。

  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这种怪兽没有身体,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的太多,最后被撑死。它是贪欲的象征!

  因富贪欲故后世喻贪婪之人为“饕餮”。

  《左传·文公十八年》有云:“缙云氏有不才子,贪於饮食,冒於货贿,天下谓之饕餮。”《史记·五帝本纪》引用了这一说法,并补充道:“天下恶之,比之三凶。”

  传说轩辕黄帝大战蚩尤,蚩尤被斩,其首落地化为饕餮。《山海经·北山经》有云:“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páo xiāo),是食人。”根据晋代郭璞对《山海经》的注解,这里说的狍鸮即是指饕餮。《神异经·西荒经》中有云:“饕餮,兽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拓展:上古四大凶兽都叫什么历史故事

  上古四大凶兽【白矖xǐ】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女娲非常孤独,于是用泥造人,传说同时也造了和自己同为蛇神的宠物。白矖,为雌,龙种;腾蛇,蛇种,为雄。女娲补天时因所采五色石不够用,于是白矖和腾蛇亦追随以身补天。

  盘古开天、洪荒伊始。大地之母女娲黏土造人、繁衍后代、造福人间。谁知火神祝融与水神共工争斗,共工头撞不周山,使天体倾斜,三界大乱,妖孽趁机横行无忌,危害人间。上古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各霸一方,逞凶作乱。四大神兽秉性各异,龙族高傲、白虎鲁莽、玄武阴毒、唯朱雀最为残忍,每日要吃人度日!共工氏头撞不周山,三界混乱,朱雀趁机煽动三大神兽联手祸害人间。女娲用补天遗留的十二块五彩石铸造镇妖瓶,并在另外四只灵兽麒麟、白矖、腾蛇、白泽(独角兽)的帮助下,战败以朱雀为首的四大神兽,除白虎、斩玄武、降朱雀、收服龙族!终使人间恢复和平。女娲功德圆满,由白矖、腾蛇两大护法接引上天,被尊为上古第一大神。

  上古四大凶兽【螣tng蛇】

  螣蛇星是隶属于北方七宿的星官。在造父五星之南,由22颗星所组成。五行分阴阳,而螣蛇则为火阴性图腾。龙之同类,能兴云雾而游。螣蛇多与神龟并称,因此被视为玄武的分身。在《后汉书张衡传》中载张衡所作《思玄赋》,当中有玄武缩于壳中兮,螣蛇蜿而自纠之句。曹操著名诗作《龟虽寿》中亦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之句。然而,另有蛇修千年成滕,螣过天劫成神龙螣蛇善水,其能不差于天龙,应龙。过天劫则直飞八荒。这一说,指螣蛇是五方神兽的独立一员,位居中央,色尚黄。

  上古四大凶兽【白泽】

  昆仑山上的神兽,著名的山兽,浑身雪白,能说人话,通万物之情,很少出没,除非当时有圣人治理天下,才奉书而至。

  它知道天下所有鬼怪的名字、形貌和驱除的方术,所以从很早开始,就被当做驱鬼的神和祥瑞来供奉。

  上古四大凶兽【麒麟】

  麒麟,亦作骐麟,简称麟,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是神的坐骑,古人把麒麟当作仁兽、瑞兽。雄性称麒,雌性称麟,明代郑和下西洋带来了长颈鹿后,又用来代指长颈鹿(在日本依然如此)。

  汉许慎《说文解字》十及段玉裁注释,其外部形状是,集龙头、鹿角、狮眼、虎背、熊腰、蛇鳞、麒麟照片集锦麕,也可以写成麇,古籍中指鹿;尾巴像牛;蹄子像马;圆的头顶,有一对角。但据说麒的开头大略像鹿。它被古人视为神兽、仁兽。麒麟长寿,能活两千年。能吐火,声音如雷。

【中国上古时代神话四大凶兽是什么】相关文章:

我国最早的神话小说是什么02-01

中国最早的佛寺是什么?10-19

《中国神话故事》读书笔记(精选14篇)08-29

年兽的作文02-17

【必备】神话人物作文四篇05-01

【实用】神话人物作文四篇04-30

中国现存最早的医书是什么?08-22

蝙蝠是鸟还是兽03-22

斗兽棋作文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