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2-04-30 11:09:18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化学教学心得体会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化学教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学教学心得体会

化学教学心得体会1

  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有很多,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一是培养学习兴趣、二是训练学习方法、三是巩固所学知识。下面我就结合我的具体做法,谈谈我的体会。

  一、培养学习兴趣

  应该说,大多数学生对于学习化学还是有着直接兴趣的,对化学现象存在着好奇心,对化学实验尤其感兴趣,要充分利用学生学习化学的这种兴趣来组织教学,保持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1、加强化学实验和直观教学。化学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要力求操作规范,现象明显,可见度大。学生实验要人人动手,细心观察,及时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魅力,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在家中进行一些简便易行的小实验,来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如发给每位同学半小张淀粉碘化钾试纸,要求学生利用家中一些简单的食品和器具,检验家中所食食盐是否为加碘食盐。图片、录像、多媒体模拟等直观教学手段,对学生理解知识能起相当大的作用,一些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实验,如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一些化学中的微观世界,如晶体的结构等,更是有着极强的直观示意作用。特别是电脑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可以在机上进行逼真的实验演练,全方位的互动,更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辟了新的途径……

  2、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有许多丰富的化学知识,高中学生对自然界的现象及其变化已有一定了解,结合教学内容,尽量举学生熟悉的化学现象,并用化学知识进行揭示,这能使一些较为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理解和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跟同学们谈到油条是我国北方的一种早餐食品,民间俗有“一碱、二矾、三钱盐”烹制油条之说,那么其中的“碱、矾、盐”是指什么?烹制油条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是什么?再如,在学习铵盐的性质时,同学们都能掌握NH4Cl受热分解,()然后让大家分析为什么舞台布景、舰艇上的木料等都经常用NH4Cl处理,原来NH4Cl受热分解产生的NH3 HCl都不能燃烧,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从而达到防火的目的。再比如,在学习蛋白质的性质时,讲蛋白质遇到盐就会凝固、变硬,向同学们解释为什么烧鱼炖肉时不易过早放盐?这是因为烧鱼炖肉时,蛋白质被拆散,生成氨基酸,味道鲜美可口,而蛋白质过早遇到盐,凝固变硬再溶解和拆散就困难了。这样可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

  3、利用研究性学习课或选修课,开展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能活跃学生思维,学有所用,提高学习兴趣。如在高一的研究性学习中,我给全年级的同学上化学兴趣实验——配制消字灵、滴水生火、滴水生烟、蓝瓶子实验等,也适时地开展一些化学用语小竞赛,如百个方程式竞赛,撰写化学小论文等。

  4、教学内容要适中。教学内容过深、过难、作业过多,不仅加重学生负担,而且容易降低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要坚持适当难度与可接受性相结合,适当密度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作业切忌大量偏难,学习检查切忌频繁测验、考试。针对学生素质较好的实际情况,高一侧重兴趣的培养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高二侧重能力的培养;高三则侧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千万不能将高三的内容下移至高一、高二,期望一气呵成,结果适得其反,一旦使学生丧失了学习提高的自信心,那我们所作的任何努力都将会事倍功半。

  二、训练学习方法

  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对高中化学习的特点和方法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学生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学习,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发展自己的智能。

  1、学会观察和分析。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手段,在教学重要引导学生重视化学实验,逐步培养独立观察的习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说明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学会根据实验结果书写化学方程式,学会用实验探究法来学习化学知识,同时在实验中让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形成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等。例如我在上《钠》一课时,就设计了这样的实验探究法的教学程序:

  (1)提出问题:金属钠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金属铁在常温下与水不反应,金属钠是否也如此呢?

  (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①用小刀切一小块金属钠——断面呈银白色很快变暗

  ②将其投入到盛少量酚酞的水中——"浮、熔、游、鸣、红"

  ③将生成的气体点燃——淡蓝色火焰

  ④将金属钠放置于坩埚中加热——生成淡黄色固体

  (3)启发学生进行科学抽象:

  ①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质软、密度比水小、熔点低等。

  ②钠的化学性质:a、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b、能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4)然后得出结论:由于钠原子半径比铁原子小,所以失电子能力强,金属性强,单质还原性强,比金属铁活泼。

  (5)最后将总结出来的知识加以应用:

  ①实验室中如何保存金属钠?

  ②将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会置换出铜吗?

  2、掌握预习的方法,养成预习的习惯。学生预习与教师备课一样,都是上课的准备,经过预习,学生知道教材内容,知道问题所在能带着问题听课。可是学生都缺乏预习的自觉性,我觉得可以采取强硬措施,上课前用5分钟阅读文,可画出重点,再授新课。这种预习习惯的形成,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知识概括能力。

  3、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而思维起源于问题。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只有通过思考,才能发现问题,而问题的提出又能促进深入思考。要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去分析理解所观察的现象和教师所讲的材料,揭示事物的联系和差别,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在学生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后,要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得出概念的能力,如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酸酐等定义之间的区别及联系。

  三、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思维形式和记忆能力都有待进一步发展,各种学习负担不均,致使学习的知识零乱,巩固率不高,要使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由“会”到“活”并由“活”到“用”,知识的巩固是关键。

  1、想方设法帮助学生记忆。学习化学要强调必要的记忆,通过分析概念,发现规律,明白各部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等,都可以巩固对这些知识的记忆。在实际教学中,为帮助学生对一些概念、定理、方程式的记忆,可以编一些顺口溜,如讲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时,就可以编这样的顺口溜:“不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弱写出谁,几价加几水;多元弱酸根,一次加一水;生成酸式根,再加一次水;可逆不沉淀,不画气体飞。“再比如,在记忆乙醛发生银镜反应时的方程式:CH3CHO + 2 OH → H2O + Ag + NH3↑+ CH3COONH4,由于生成物多,不好记忆,就可以编这样的顺口溜:“一水、二银、三氨、乙酸铵”,这样的记忆效果会好一些。

  2、通过分析发现规律,归纳简化。在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的前提下,对知识做出全面的概括、总结、归纳是很有必要的。如在每一堂课后要小结,每一单元学习之后要进行单元归纳总结,特别在高三总复习中,更要重视归纳总结,如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跟强碱反应的物质有哪些类?滴加顺序不同,实验现象不同的有哪些组?同分异构现象有哪些?等,这样就会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间接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3、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练习一般以课堂练习为主,这样效率高,容易发现问题。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要通过多次反复才能形成和巩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不断巩固,反复练习的作用。如在上课时,可设计一些跟踪性的选择题、填空题,穿插与新课之前或之后,让学生回忆巩固。每单元结束后,都要把学生作业中错误率高的典型习题反复进行讲评,设计一些针对性习题布置给学生,纠正错误,以求落实。另外,让学生对练习自我分析、整理实验报告、自编、自解试卷、一题多解的思考,以及某一基本实验进行相互操作的考察等等,都会起到巩固和深化化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

  总之,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是一件必须长期探索的工作,需要每位同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化学教学心得体会2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来到这里与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初中化学教学经验与反思。经过这几年的教与学,有一些心得体会,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希望老师们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

  一、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会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无味,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

  1、好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1)搞好课前热身活动

  在课堂教学热身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播放一些视屏(最好能跟课文内容有关)。这样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在动人的旋律中有所收获。

  (2)通俗易懂而且简洁的问题

  (3)适时的幽默

  (4)个别学习、小组学习与讨论相结合

  2、作业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好的作业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作业少而且由浅入深,紧扣知识点,学生都能顺利的完成,也能达到掌握知识点的目的,那么学习的兴趣就会增加,反之,作业铺天盖地,而且难度较大,学生就很难完成,长期下去,就会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

  二、打好扎实的基础,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近几年中考,试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

  试题设计注重对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实验等知识的考查。这些初中化学最基础、最核心的知识,是学生学好化学必须要牢固掌握的。

  2、联系生活、关注社会,突出化学知识的应用性

  这些试题涉及了化学发展史、环境污染与保护、人类健康等,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价值。

  精心设置探究情景,加强实验能力的考查

  对比近几年中考我校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 如:不能判断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一些常见物质如: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铁、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达不到非常熟悉的程度,化学语言掌握不到位容易错写漏写、少写等。

  2、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掌握的方法不全面

  综合性强的试题、读图识图、信息迁移、科学探究、实验能力的试题的得分率较低。

  3.计算分析和数据处理基本功差

  主要错误在,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质量分数不会计算;已知数据带入错误;比例式列的方法不正确,比例式计算错误;溶液中溶质分析不全,溶质质量计算错误;等。

  从试题的要求和学生出现的问题分析,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而且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抓好复习工作

  有效地复习,可以使学生对初中阶段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通过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率。

  因此制定好复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我认为:

  1、抓好化学复习的重要的三条线:一是《我们身边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二是化学语言的熟悉、掌握、运用;三是实验的设计和科学探究。特别是化学语言的掌握,因为我认为化学语言贯穿全书,是化学学科的基础语言也是九年级化学的难点,而且全书的知识点都与之有联系。掌握了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学生更愿意学习化学,更能对全书融汇贯通。其次是常见物质的制法、性质和用途。

  2、设计综合专题进行复习

  为适应中考化学学科的试题特点,根据中考常见题型设计综合专题进行复习,提高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试题特点综合专题可分为气体的制取、收集、净化,基本实验操作的简单综合,实验设计和评价,金属活动性顺序及溶液pH值的确定,守恒思想的应用,常见酸、碱、盐及其与单质、氧化物的关系,物质的鉴别与推断,化学图象、图表专题。……

  3、是进行专项训练,人人过关。

  必须熟记元素符号、物质的化合价,并且反复听写,掌握了元素符号和化合价的基础上进行化学式的书写练习,要形式多样,必须达到人人过关,有了上述知识的情况下进行方程式的书写就简单了,最后必须训练与溶液和酸碱盐有关的、综合性较高的计算题,这类计算我是把它放在中考前半个月左右进行,因为它综合性强,要有较过硬的基础知识效果才会更好,同时也是对不同层次学生心理训练的一种方式,学生只有在经历了较难的题后,上考场后不会有太大的心理压力,总感觉这些题没有平时的训练难。

  4、经常与其他教师交流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是一个团队,除了资源共享外,集体智慧,好的想法也可以共享。老教师经验丰富,出事老道;年轻教师精力充沛,思维开放,思考问题有独到的见解。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都有不同的想法。因此我们要经常向老师们请教,更要向优秀的教师请教。这样才有助于提高我们的业务能力。

  5、作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用心与学生交流。

化学教学心得体会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可分为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两块。很多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也源于对实验的喜爱,要重视实验教学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新的教材中,更加突出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尤其增多了探究性实验,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其动手能力及协作精神,也更加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特点。那么如何上好实验课,本文就略谈几点心得。

  第一,要重视创设化学实验问题情景。比如在讲高二的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条件时,我们可以首先把化学方程式2NO2==N2O4写出,然后告诉学生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这能量的变化,要么吸热,要么放热,NO2是红棕色气体,而N2O4是无色气体。学生可以分析出,如平衡向右移动,则气体颜色变浅,如平衡向左移动,则气体颜色变深,到这里,就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索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根据学生提出的方案,老师再组织讨论,并补充完善,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这样就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分析典型实验,做到以点带面。比如通过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实验分析,可归纳总结出下叙操作内容:①仪器的选择、连接和固定;②装置气密性的检查;③药品的取用;④加热方法;⑤气体的净化与干燥;⑥气体的收集与放置;⑦装置的拆御。对于这些操作,要讲清它的理论依据及原理,要让学生能吃透。比如在实验室里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氯气时,由于浓盐酸有挥发性,水的沸点也不高,所以制得的氯气中可能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欲除去,只要用饱和的氯化钠水溶液洗涤,不能用水,这是因为氯气与水发生下列反应:Cl2+H2O==HCl+HClO,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可增加生成物中的Cl—浓度,可使平衡向左进行,以减小氯气的溶解度。又根据氯气的性质,要想干燥氯气,只能选用液体或颗粒状的酸性干燥剂,通常用浓硫酸做干燥剂。

  第三,在做演示实验时,要正确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大体上要做到以下几点:①防止看了热闹,丢了门道,初学化学的同学觉得化学实验很神秘,有些同学甚至把做实验看成魔术,很好玩。由于他们之注意看“热闹”,而没有明确的观察目的,这样就很难抓住关键的实验现象,其结果就难以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②不能只盯一点,要全面观察,一些同学在观察化学实验时,只注意明星突出的现象,而忽略那些不太显著的现象。如观察钠与水的反应,只注意到有响声与有气体生成,而没有注意到钠块的融化,就不能得出钠与水的反应要放热哇,观察不仅用眼睛看,还包括用耳听、用鼻闻、用手摸。③不能马马虎虎,要细心比较,观察实验不能只观察一个大概,特别是对相似的实验,更应细心比较。④不能只观察不思考化学实验,不只是动动眼睛和其它感官就行了,还有动脑筋去分析和判断。如在观察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只有同时思考“为什么实验前应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试管口为何要稍向下倾斜?”“实验结束时,为何要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后熄灭酒精灯?”等问题,才能达到“知其所以然”的目的。⑤弄清概念,防止张冠李戴,有些化学实验的概念容易混淆,若没有搞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在描叙实验现象时就容易出现错误。如“光”与“火焰”、“烟”与“雾”、“浑浊”与“沉淀”、“溶解”与“溶化”等概念极易混淆,只有注意它们的区别,才能正确描叙这类实验现象。⑥要防止用结论代替现象进行描叙。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而结论是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二者有联系,但不能相互代替,如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之一是“有白色粉末产生”,而不能描叙为“有氧化镁产生”,否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四,做好学生实验的改进和指导工作,实验室的开放,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验空间,但教师如果不给予必要的指导,它发挥的作用必然减弱。因此,对每一个实验操作,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规范的操作技能,而且要有准确的语言表达。例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实验中药品、步骤很清楚,但为了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我们把此实验进行了改进,让它以习题的形式出现。我们提供了①碳酸钠和稀盐酸②石灰石和稀硫酸③石灰石和浓盐酸④石灰石和稀盐酸四组药品,并设计了几套实验装置,让学生选择去做,这样以来,学生好奇心大增,不再受课本步骤的约束,亲自实验验证。在操作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及时纠正操作中的错误,学生从动手到动口,个个认真思考,经反复实验验证,最后归纳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方案。

  认真落实化学实验教学,把握其中的重要环节,对化学教学的提高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也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科学人生观、价值观。

化学教学心得体会4

  11月8、9日xx市高三化学教学工作第一次研讨会在前黄高级中学隆重召开。活动安排充实、紧凑,会议的主题一直围绕着如何提高高三堂的有效复习进行,在这一主题下,众多学校根据自身的复习经验和历年的高考模式都提供了宝贵的建议,让我受益非浅。

  一、要认真研读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比较今年与往年的不同,对于有变化的地方特别关注。

  1、分析真题。立足基础,突出三基,全面覆盖。

  2、核心概念不放松。

  3、渗透思维、能力为先。新背景下尝试自主开发原创题。

  二、从容应对,在变化中寻找生机。在构建高效堂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要有所突破。在学生的解题能力方面给予更多关注,如学生一次性审题过关能力,规范的表达书写能力等。

  三、精益求精,提高堂教学的有效性。

  1、认真备。备不仅仅是要备好教材,更要备好题目。

  2、高三堂多为习题讲评,讲评讲什么很重要,堂时间有限,不提倡逐一讲解。可以重点讲评:(1)错误率高的内容;(2)解法多的内容,展示多种解法,让学生比较;(3)易于变式的内容。讲解不是为了讲评完就结束,而是引发相关知识的回忆应用,让学生易于迁移。(4)讲强化弱点的内容,防止知识遗漏。

  四、高三复习中,强化实验教学的作用。有些内容借助于实验的直观教学比空洞的讲练要有效的多,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

化学教学心得体会5

  一、必修教材特点

  :高观点、大视野、多角度。

  二、必修教材要求: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者”。为实现这样的角色转变,新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学生设立了选修模块,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巨大的自主选择空间,给教师角色的转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即便是必修模块,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中一系列开放性问题的设置,也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一)、教学中要注意转变教学方法。新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区别指导和分层教学。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程要求教师采取有效的方式或手段,把沉睡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能唤醒起来、激活起来。教师在课前应该认真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现有的认知水平,尤其是与新知识有联系的现有水平,了解他们心中所想、心中所感。

  (二)、要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十分重视在化学实验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凡是学生能做的实验,教师都应安排学生动手去做,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而教师在实验中应起主导作用,不仅仅给学生提供仪器,还要检验学生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对学生实验方案中较大的涉及安全性的错误进行纠正,对学生合理的建议及新颖的实验方案给予肯定和支持,尽可能提供学生实验方案中所需的仪器并指导使用。这样学生在真实、生动、直观、充满神奇的实验情境中,能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直接感知的事实和获得的信息所产生的问题会自动引发思考,通过实验探究可以获得真知。

  (三)、教学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化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社会实践,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化学。在教学中,作为一线的化学教师,应根据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具体情况,营造一种现实、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动机,让学生在自然的情景中,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化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资料,获得体验,应紧密联系实际,联系社会生活现象。新课程更突出关注社会,结合学生熟悉的社会情景和已有的实际经验提炼学习素材,在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学习主题,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从中逐步认识和感受化学对生活提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索、思考和研究的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三、必修教材的变化和教学以及做法:

  对不同功能的教材栏目理解好,结合学生的学情,以及学校的校情,运用好,落实好。基本上就达到让学生参与课堂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你知道吗?]学生进行温故而知新,对一知半解的问题,带着疑问进入新课的学习,来解开疑团,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观察与思考]基本上是老师演示为主,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如果能让学生来描述现象,老师再归纳点评、效果更好。对于一些安全的实验,尽可能安排学生上台演示,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他学生观察现象,并指出操作正确与否,描述现象。这样台上、台下的学生会更认真,学习的兴致更浓,印象更深刻。[实验与探究]尽可能安排随堂实验如氢氧化铝的两性;镁的性质等。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动手操作,认真观察,描述现象,达到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全面参与课堂,做课堂的主人。但由于整个年段班级多,又是同进度,安排随堂实验有困难,改用课堂先演示(老师、或学生、或师生共同演示)再另行安排实验室的分组实验,如用容量瓶配制一定浓度一定体积的溶液等,也达到了让每个学生掌握容量瓶的使用,以及溶液配制的操作。[交流与讨论]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再发言,最后老师总结。[问题解决]课堂上学完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运用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让学生板演成发言,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资料卡][信息提示]让学生自己先阅读,划出重点,归纳出要点,老师再补充,并作必要的解释,并强调重点。从而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获取信息,理解信息的能力。对于当今的信息社会是必备的能力。

  做法:

  1、高一化学集备组6个成员做到三统一、两固定、一灵活。

  教学上:统一进度,统一练习,学深度

  集备上:时间固定、地点固定

  教学方式上:体现自己的特色,灵活多样,各显神通。

  2、在课堂教学中领会新课程的理念,并与学校的课题特别是教研组的子课题相结合,相得益彰,充分体现四让教学法:

  (1)让学生动手,并观察,再描述现象。

  (2)让学生动脑,积极思考。

  (3)让学生表达,板演、订正

  (4)让学生归纳、补充、做结论。

  从而真正做到从以教学中心转变到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从被动学习到学生的主动学习,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

  3、改变评价方式:从单一评价(考试成绩),到多元评价,包括:课堂的过程性评价;作业评价;考试成绩评价三者相结合。(在每节课,每次作业、每次考试中进行量化登记)。当然老师的工作量更大,工作更细致了,特别目前每人教三个班,做起来更辛苦了,特别是通过课堂的过程性评价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

  问题

  1、基础薄弱。学生的化学基础很有限,程度参差不齐。A班的部分学生常见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都写不清楚,更不用说B班的学生程度如何了,在A班中相当部分女生由于初中时物理、化学没怎么花时间,现在高一了读得很吃力,有点跟不上。半期考,集备组出了一份相当容易的卷子,希望年段总及格率能达到学校要求的80%,结果年段总及格率仅60%,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现状的严峻。而且,相当部分学生现在对待化学的态度和习惯,依然延续着初中的惯性,当作可读可不读的科目。

  2、课时紧。在课堂中他们尽量融入新课程的理念,让学生参与课堂,重视知识生成的过程,让学生体验科学家的科学探究过程,但时常会出现一节课上不完的情况。在课时紧的情况下更感为难。

  3、深难度的把握。必修化学课本,基本上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案,知识的主干要由老师给出,让老师发挥的空间很大。老教师容易套用旧教材的知识体系,补充太多、太难。而新教师用这个教材主干不易把握,所以更需加强集备、研究课标、把握好深、难度的集备。

  总之,课改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还需不断摸索,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加强自身的充电和提高。脚踏实地走好课改的每一步。

化学教学心得体会6

  高中化学新教材的变化与特点表现为:

  一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兼顾不同志趣和发展潜能学生的需要。

  二是新课标在内容选择上,力求反映现代化学研究的成果,积极关注21世纪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强化终身学习意识,更好地体现化学课程的时代特色。同时,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要,更好地体现课程的选择性,设置了具有不同特点的选修模块。三是教材充分体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的精神,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各章节需要探究的化学实验只给出实验方法,不给出实验的结论。四是新教材突出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充分体现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众多事例、图片来源于生活。五是新教材比较重视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精神,较多的章节都有交流与讨论。六是新教材中有众多的猜想与假设,留给学生质疑,为课后的自主性学习打下了好的基础。

  1、加强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对于完成高中化学课程的任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还是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都离不开化学实验。因此,应该十分重视对实验教材的编写。改革实验教材的主要问题是要转变实验教学的价值观念,明确实验教学的作用不仅仅只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或者验证某些知识,而是具有多种功能。应使化学实验贯穿于教材的各个环节,如新课的引入,重点、难点的突破,设疑和研讨,小结和复习,习题和课外活动等,以尽可能地发挥实验教学的综合效益。实验教材的编写应该考虑目前各学校的实验条件,但也不能为目前的实验条件所限。

  要有一个与高中化学课程任务相适宜的实验目标,适当增加实验的数量和提高实验的质量。在目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基础上,可以考虑适当编入一部分边讲边做是实验,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某些单纯注入结论式的编写方法,增加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的机会,也可克服目前教材中有些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内容雷同的不足。如果单从实验技能训练由易到难的角度考虑,学生分组实验教材自成体系、独立成册可能更好些。但从化学教学总体效果考虑,将学生实验与有关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编写似乎更好一些。可以考虑今后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可分插在有关章、节之后,使教材中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计算与化学实验成为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2、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学生自主学习是创造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至关重要。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呢?

  2.1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许多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它比世界上最强大的电脑还要强几千倍。”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2.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的基础。新世纪呼唤着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要求教师的权威从此不再建于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从而发展思维。

  2.3善于运用言行表情,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善于运用言行表情,一个善意的眼神,一句赞许的话语,一番精彩的开场白,都能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获得终身受用的化学基础能力和创造才能。

  2.4课堂中设计多种参与方式,培养严谨的科学学习习惯。在课堂中要十分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通过独立学习、小组讨论、集体评议、师生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使自己发挥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多让学生各抒己见,多听学生意见,与学生配合,达成思维共振与感情共鸣,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探究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自我获取知识,要常组织学生广泛地讨论,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推理、概括中自行得出结论。

化学教学心得体会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独立操作能力,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实验是实现化学教学的手段之一,加强化学教学就要加强实验教学。因此在教学中,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用简练的语言指导实验教学,如过滤作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要制取氢气时可以编成口决’’制取氢气要小心,贸然点火定伤人。取支试管集满气,点燃之前先验纯。实验开始先通氢,通氢以后再点灯,由黑变红先辙灯,试管冷却再停氢。形象生动,加强基本操作,有较好的效果。

  二、教师认真作好演示实验。

  教师的演示实验是学生实验的榜样,一定要规范操作,学生刚接触化学实验,好奇心强,对教师的操作格外注意,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力求使演示实验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例如铁在氧气中燃烧,酸碱中和试验等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之,我们在向学生做演示实验时,力求做到:装置正确,整洁美观,操作规范,讲解清楚。结果准确,现象明显。

  三、加强学生基本操作的训练。具体作法:

  1、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走进实验室前了解实验的制度,实验结束时养成清洗、清点仪器的习惯,打扫实验室的卫生。初步形成良好的习惯。

  2、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使每一个学生掌握实验程序,严格要求学生,发现问题要立即纠正。

  四、开设化学第二课堂。

  我们学校应该有专人负责实验室管理,让有兴趣的同学实验室为他开,实验管理员辅导和指点,让实验爱好者多作实验。以带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

  五、学校领导应该重视实验教学。

  在仪器的购置,教师的配制方面多想办法,得到合理的安排和触决。

  总之,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要学好化学,就要学会用做实验,用实验探究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把化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培养科研形的人才,这是我们教师的责任,也是学校领导的责任。

化学教学心得体会8

  感谢领导给我的这次学习的机会,我有幸参加了5月12日县教育组织的课堂教学技能竞赛,虽然没有机会到州里比赛,但得到了巨大的收获和思考。通过这一次竞赛,学到了许多相关的理论知识,对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技能作了简单的总结与反思,对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技能也有了一定的体会。在以后的课堂教学工作中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一、主动探索,开发学生的创新个性。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度增强开放性,启动学生思维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给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主

  有价值的和个性的东西。尽可能给学

  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尝试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愉快,多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在宽畅的思维空间中展开多角度思维,使各方面的能力、技能都得到发展,使学生的创新天性得到开发和培育,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

  二、教学理念的新

  1、以学生为本。教师的教学设计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指导、教学评价等都考虑到每一个学生。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教师们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组织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教师角色发生了彻底的转变。作为张老师在课堂上应该不像是“老师”,反而像一位朋友,没有一味的去讲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引导,让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

  4、教学方法的转变和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应打破传统的讲授法和练习法为主的课堂教学,而是综合运用了观察法、实验法、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各个方面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在教学中,尤其给学生创设观察的情境和思考的余地,让他们有机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采取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来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真正实现了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原则。

  三、课堂教学结构合理、紧凑,课堂的教学思路必须十分鲜明;各教学环节之间以也能做到搭配合理,组织紧凑,过渡自然;能够把握重点,突出难点;且时间分配恰当。

  四、教师的语言

  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给予肯定,让他们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使学生始终以积极的状态参与学习过程。真正把自己看作是和学生平等的一员,和学生“平等对话”,全神贯注地聆听,并及时作出回应,热情、全面地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表现加以评价,激发学生的欲望。

  总之,此次竞赛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化学教学心得体会9

  随着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的展开,一个学习新课程标准、研究新的教学理念的热潮正在兴起。不论是否在用课改实验教材,“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这是广大教师的一个基本共识。课堂,是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关键阵地,我们必需将新课程的理念渗透在课程教学的分分秒秒里,建立起新的课堂教学摸式。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才能把这些新思想新理念很好的贯穿到教学当中,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问题。为此我结合教学谈谈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自己的一些实践体会。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改革课堂教学

  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应以学生为本,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而新型试题只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一种形式,构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课堂模式,关键还要靠我们的教学主阵地——课堂。新的理念成了我们课改教学的巨大驱动力,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去探究知识,去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目前从听课中发现一个突出的共性问题,就是课堂上教师讲得太多,特别是毕业班的课。教师本来是一心为学生着想的,只担心漏讲知识或少讲而学生不会。教师讲得很辛苦,但学生处在被动听课状态,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太小,很难获取较大的学习效益。因此,要实现主体教育思想就必须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构建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共同探究知识、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教学情境。就要在平时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在教学中我们还主动投入到学生中,和他们谈理想、谈生活、谈兴趣、探究知识,尊重他们、呵护他们。

  二、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实验探究教学要求教师在创设问题情景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想像、质疑、勇于求异,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教师对敢于质疑的学生应给予及时肯定和表扬,努力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消除思想障碍,敢于质疑。让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使学生在问题中求知,在问题中发展,不断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科学创造贵质疑,创新往往是“质疑”的开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善疑、多问、多思、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创设质疑情境。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善于创设成功的情境。对学习基础教不太好的一些学生,提出一些简单应用性的问题,而将一些有深度和具有较强思考性的问题,留给学习基础好一些的学生,使他们都有发言的机会,同学们都经历过成功的体验,这样一来可以使他们在不同学习层次上都有进步。这对提高学习兴趣和培养创新精神有其积极作用。

  三、在探究中学、学探究的方法

  课程改革中提倡探究性学习,化学课程标准中明明确提出“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科学探究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且是重要的学习内容。这里的过程包含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实践互动过程等。但是,这并意味着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先学科学探究,再学习其他的内容。换句话说,也就是要将科学探究的学习同其他内容的学习有机结合并统一起来。将这一思想贯彻到化学实验教学中,从化学实验内容的呈现来看,就是要鲜明、具体地按照科学探究的思想来叙述实验内容,使学生明确与具体的实验内容有关的科学探究的要求,做到在探究中学、学探究的方法。

  四、联系生活实际,强化应用意识

  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学生的强烈希望和要求,是化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需要。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有效落实这一理念,就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积极创设各种真实、具体、生动的化学实验教学情景,在学习化学科学知识的同时,体验化学与技术、社会的密切联系,感受化学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好新教材,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居高临下的态度,走到学生中,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创造教学情景,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贯彻新的课程理念,在使用新的教材,在落实新的课程标准的今天,对我们广大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在继承昨天的优秀成果,补充新的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我们的教育才能适应时代的进步,我们培养的人才才能肩负起建设国家的重任。

化学教学心得体会10

  在_ _学年,我校三年级化学学科在中考中取得了第六名,这与学生的努力和老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注重全体学生的提高,努力提高合格率,争取更高的优良率。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总结了几点经验:

  1、打好基础,非常努力是不可取的

  掌握基础知识就是掌握化学教材的知识,努力通过教学的每一章。由于学生之间智力和学习基础的差异,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能力也不同,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减少落后。为了留出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努力赶上教学进度的做法,必然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会使一些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掌握基本功,掌握化学术语的使用技巧和基本实验技能。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学生要真正理解每个实验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做实验,通过实验体验

  观察研究过程,寓教于乐,有效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注重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必须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正常的教学和复习中,我们不能“强调结论,忽视过程,强调简单实用的机械练习,忽视问题情景和对解决方案的分析”。而是要注重知识的获取过程,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掌握“基础学科的思维方法”。

  今年的化学试题出现了科学探究的内容,这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准确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体验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3)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特别注重知识的应用。

  今年的考试涉及环保等社会热点话题,从多个角度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近年来,对这类问题的审查逐渐加强。这就要求化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局限,减少机械操练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给学生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的接触和了解社会,从化学的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4)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教学大纲(化学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上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虽然我们学校还没有实施化学新课程标准,但是教师们已经开始研究新课程的特点。因此,除了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之外,我们还应该在高三化学教学中提前参考和渗透《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相互学习和讨论。听完课,我可以及时与班主任沟通,提出不足之处,以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加强实验教学,中考实验题比重越来越大,引起了我们老师的高度重视。这一部分在教学和复习中得到了加强,所以这一部分得分相对较高。

  。牢牢抓住有余力和特长的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营造特长学生发展个性的氛围,鼓励其脱颖而出,为今后培养专门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8、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与成长。首先要扎扎实实的把握好各个学校板块的合格率,从而提高初中毕业的合格率,最终实现高升学率和更好的优秀率。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化学在_ _学年的第三天取得了如此优异的成绩。今年我们将继续保持

  上学期上了一节化学课:在实验室制氧的教学中,教材中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而学生则极力主张用水电解制氧。因此,老师和学生之间发生了争论。学生争取举例:电解水原料易得,产品无污染,同时生产出一种无污染的燃料,符合绿色化学的主要精神。然而,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的过程复杂而危险。两者的对比当然是水更好。面对这一现实,如何既不否定学生的想法,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是关键。于是我问:45分钟的讲座,不仅要准备氧气,还要研究它的化学性质。是时候了吗?下课静下来后,我灵机一动,然后开悟,用水制氧。方法可行且理想,更符合绿色化学精神。问题的关键是能否在不消耗大量电能的情况下制造氧气。这不仅肯定了学生的思维,也教育了学生学习节俭的好习惯,同时激发了学生对探究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学会学习,借助现有知识和互联网等媒体,积极探索学习所需的知识。同时,要使知识的评估生活化,从身边的化学物质中取材,建构生活化的评估题。就这样,这节课的教学在师生一起讨论的现状下结束了,效果还是挺好的。由此,我认为如果能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讨论问题的主阵地,那一定是一个好的教学。

化学教学心得体会11

  分析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化学组份、成分含量、化学结构等信息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的学科,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和医药卫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医学临床检验专业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实验室技术、医疗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具有良好的分析化学基础、能熟练使用各种光电仪器及化学试剂顺利完成实验分析的学生是检验专业的一个重要培养目标。但是目前医学院校的学生中存在一种认为化学属于基础课,轻视化学学科的思想。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授课过程中更加用心,及时调整授课重点和授课方法,增加学生对学习分析化学的兴趣,增强其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基于此目的,笔者在教学的具体实践中进行了初步的改革探索,主要的心得体会有如下几点:

  1、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

  由于客观原因,我们目前的上课学时不能满足教材全部内容的讲授,因此就需要老师精简内容,根据检验专业的特点,自己选择适合的内容,打破教材的束缚,摒弃以章为单元的概念,将相关联的内容合并成一个个的主题。比如检验专业的学生,学习分析化学课程是为后续的临床生化检验、免疫检验和分子生物学检验打基础,因此在课程的选择上要尽量选取与这些后续课程密切相关的内容。同时由于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在的分析化学出现了很多新的仪器和新的应用,因此多给学生介绍这些新鲜的内容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大有好处的。比如生物大分子和生物活性物质的测量问题,这是在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中占重要地位的科学问题,对此可以结合生物传感器、化学传感器、化学修饰电极、色谱质谱联用、核磁共振、荧光、化学发光等仪器分析方法,以专题的形式介绍给学生,这样学生不仅对每种方法都有了大致的了解,又可以看到这些方法综合起来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事例。另外,也可以采取由学生自行选取感兴趣的主题,综合大家的意见,由老师最终确定合适的授课内容,将必要的化学知识散布在这些专题中。

  2、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活动中,摒弃以往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的知识灌输方式,而是改用“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老师为指导”的启发式教学法,采用生动幽默的语言,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鼓励师生互动,强调课堂气氛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性。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应该能够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鲜活的实例、乐观开朗的性格感染学生,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得每一个专题和案例都像是在讲一个故事,而要学习的分析化学知识就存在其中。在具体授课中,笔者的心得是:课前要精心准备大量相关材料,将所要讲授的内容归纳成一个一个的小问

化学教学心得体会12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过程。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引导学生的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循序渐进,注意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

  注重高一化学的起始复习是搞好初、高中接轨教学的必要前提。有必要在摸清学生底细的前提下,对学生存在的漏洞"对症下药地进行修补整理,通过对知识的再理解、再挖掘、再提高,使学生作好学高中化学的知识与心理准备。

  二、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学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方面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严”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

  四、加强实验、深化概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观察培养和教给学生从大量感性认识中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教学中演示实验以及学生动手实验,不仅能给学生以启示,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使抽象要领具体化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五、抓住关键,精讲多练。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掌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能盲目让学生泛泛做题,以做代讲,而应抓住关键,应用启发式,讲其当讲,练其当练。讲则是讲清概念、原理、公式的来龙去脉,使学生透过表面现象,抓住本质属性,弄清内在联系。练则是对概念、定律的巩固和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物质的量浓度一节,一是讲清定义、导出数学表达式;二是做好演示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三是引导启发学生掌握有关摩尔浓度计算的几种基本类型,精选习题,通过练习加深对摩尔浓度概念及有关的理解和掌握。

  六、抓住典型,探索规律。

  要使学生学好高中化学,不再于教师讲得多,学生做得多,重要一环是要引导学生抓住典型,总结归纳,这能使学生在点多、面广的化学学习中自己去获取和掌握知识。如通过一题多解或多题一法总结规律,把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教给学生,使学生的思维逐渐发散开来,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高中化学教学不仅要做好初中到高中的顺利过渡,使学生跃过初中到高中这个知识台阶,而且要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进度快、难度大的化学教学,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尽快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化学教学心得体会13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启蒙性、基础性。初中化学一方面有自己的体系,另一方面又要为进一步学习化学起到奠基作用。习题课是我们复习阶段经常遇到的,面临着素质教育和中考改革,如何上好初三化学习题课,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点点体会。

  研究课标,把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的尺度,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只有教师正确认识了习题的功能,才能准确把握习题的方向,才能做到试题内容、题型、难度、题量等符合学生的实际,才能使习题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以点带面,突出思路教学。在习题课教学中,重视题意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通过审题,让学生弄清每类习题与哪些概念、理论、公式和哪些物质的性质有关,进而找出解答的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然后根据习题特点,找出解题的要害,从而形成正确的思路和解题的方案,把握解题方法,并能列出解题格式,要点和注重事项。

  2、精选精练,不搞题海战术。习题对学生的学习是必不可少,无可替代的,教师要筛选一些科学的、重要的、与教材贴切的、有针对性的习题让学生练习,而不是面面俱到,大搞题海战术。习题不在多,而在精。

  3、根据学生的实际分层次完成习题。习题的难度要分层次,习题的题量要适中,且在完成的时间、数量上不搞“一刀切”,让学生有一定的选择,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都能体会成功的喜悦。

  4、要重视习题课的反馈纠正。学生习题中出现的范例和错例应及时整理,并反馈给学生。通过对错例的分析讲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理解为什么会出错,从而对症下药。对错误严重的,还可以进行面批、面改,给予个别辅导,便于因材施教。

  5、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注重习题的创新性。新课标和新教材与原教材和教学大纲相比较,淡化了概念,降低了难度,但相应强化了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平时多收集一些这方面的素材,设计一些新颖的习题,有意识地加强练习。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不当之处请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化学教学心得体会14

  学习了胡玉姣老师的《初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新课程更多地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我个人认为教师要用赏识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要从过去、现在、将来的有机联系中看待成绩,不唯“分数”论成败。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顺应学生个性心理体验。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破传统的讲授方式,促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方位交流,在共同活动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课堂上的评价语言应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教师要有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真正做到教无定法,使被评价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都能提高学习的兴趣,都能更积极地投入学习。

  二、多元并进,促进学生增强自信,发挥其创造潜能。

  增进学生对科学问题及其探究过程的认识和理解,而不只是对概念、化学名称的死记硬背;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而不是在纸上演算习题的技能;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关心社会的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强化升学的动力和需要。

化学教学心得体会15

  化学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实施的几年来,无论是教学和评价都在发生着彻底的改变。一方面是课本中的练习题量却相对减少,并且主要是一些实践类题型和一些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题目。另一方面,中考化学试题的命题形式及考查内容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命题思路正在努力体现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联系其它学科的知识、生产生活实际和以社会热点为背景的试题大量出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化学现象,常以给予信息题的形式来考查学生,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所以反映出目前进行化学习题教学不能再沿用过去的“题海战术”并且就题讲题,而应该改变教学习题的方式和方法,一定要根据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合理地选择习题、有针对性地,灵活地讲解习题,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在情感与态度、求知与兴趣、实践与认知等方面的发展。以达到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目的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益。

  一、根据教学需要科学地选择习题

  首先老师必须认真钻研新教材,深刻理解新课标,分析近年中考试题的新变化,只有教师正确认识了习题的功能,才能准确把握习题的方向,才能做到试题内容、题型、难度、题量等符合学生的实际,才能使习题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应选择那些课本中的重点知识,那些易暴露学生问题、能开阔学生视野、与生活联系紧密、注重知识应用的题目。根据以下原则选择习题:

  1、不能搞题海战术,习题应精选且有针对性。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是必不可少,无可替代的,教师应该筛选一些科学的、重要的、与教材贴切的、有针对性的习题让学生练习,而不是面面俱到,大搞题海战术,并且习题也要“少吃多餐”,每天学生的作业量不易过大。选择的习题要有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比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可以留给学生以下习题进行练习:

  (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剩余蜡烛质量减少了,这是否违反了质量守恒定律?请大家思考并讨论。

  (2)在化学反应甲+乙→丙中,5g甲和足量的乙充分反应,生成8g丙,则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是()

  A、2g B、 3g C、5g D、 8g

  (3)现在我们国家的奥运圣火正在传递,而奥运圣火的燃料是丙烷,它完全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丙烷+ 5O2 == 3CO2 + 4H2O ,则丙烷的化学式是()

  A、C3H8 B、C2H6 C、C2H4O D、 CH4O

  (4)在现如今的社会,能源危机成为世界主要的矛盾之一。所以就有一些人,自称在水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就能将水变成汽油(主要成分是碳、氢元素组成的物质)。对此,你有何评价?

  这样的习题既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本质和原因,又能让学生学会使用质量守恒定律的方法及明确应注意的问题。虽然题不多但作用却是非常的大,效果也就会很好。

  2、要培养学生严谨、科学态度,注重习题的科学性。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培养学生严谨科学认真的态度,是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所以,老师在选择习题时,一定要强调科学性,不能出现知识性的错误,要做到语言准确,叙述严密。

  3、重视“双基”的训练,强化习题的导向性。化学习题的解决往往需要一些基本的知识为基础,所选习题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之外。因此,老师给学生的习题一定要重视基础,要以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锻炼分析简单化学现象,了解生活中的化学常识为出发点。习题要面向全体,不能出偏题、难题、怪题,不能出那些模棱两可、争论较大的边缘题。例如有些资料上有这样一个题目:人教版课本上用火柴头大的白磷在锥形瓶中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演示实验过程中,如果塞子塞得不紧,天平的指针往哪边偏?答案一般都说将是左盘偏重,但实验表明一般情况下将仍然平衡,因为普通的托盘天平根本就没有这么高的精确度!试想,要一名刚刚学了两个多月化学的学生就回答一个本身就存在严重系统误差的题目,能有多大意义?做这样的题目对学生的学习能有多大的帮助呢?

  4、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注重习题的创新性。新课标和新教材与原教材和教学大纲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淡化了概念,降低了难度,并且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学服务于生活的新理念,所以相应强化了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我们通过分析近年中考试题就不难发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化学现象、化学知识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化学与健康,生产安全与食品安全等成为了考试的热点。中考试题的导向性是明确的,因此,在选择习题时就要顺应这种变化趋势,平时注意多收集一些这方面的素材,设计一些新颖的习题,有意识地加强练习。

  二、根据学生的需要科学地布置习题

  1、注重分层教学,习题要有针对性。新的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要求化学教学要面向全体,要让每一位学生有其发展。但他们自身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习题的难度要分层次,习题的题量要适中,且在完成的时间、数量上不搞“一刀切”,让学生有一定的选择,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逐步树立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逐步实现由“懂得”到“会做”,由“会做”到“会学”。

  2、加强师生习题互动,调动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再有经验和能力的老师,考虑问题都有他的局限性,都会受到一些思维定势的束缚,设计习题的多样性往往不足。因此选择习题也不应由一位教师独断,要进行教研组内同组教师的共同讨论。同时可以进行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的大胆尝试,即让学生将他们自己认为有针对性的、容易发生错误的、有趣的习题收集起来,再运用到单元检测中,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既能强化对知识的掌握,又能使学生得到很好的锻炼,因为有他们的参与,所以也就促使他们自主、积极地学习化学,既拓宽了出题的视野,又提高了习题的质量。

化学教学心得体会16

  怎样才能学好化学这门功课呢?万事开头难,只要起好步,以后学习起来就比较顺利。我在此谈几点自己指导初三学生学习化学的做法,仅供同行们参考、补充和指正。具体如下:

  1.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化学课的学习,要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为今后搞科学实验打下基础。

  2.课前要预习

  预习的好处很多:

  (1)它能强化听课的针对性,有利于发现问题,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高听课效率;

  (2)它可以提高记听课笔记的水平,知道该记什么,不该记什么,哪些详记,哪些略记;

  (3)它可以节省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通过预习时的独立思考和听课时留下的深刻印象,从而缩短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

  (4)它可以培养自学能力。预习的过程就是自觉或独立思考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使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预习的方法是:

  (1)通读课文。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要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或用铅笔在书上作一些记号,用以提醒自己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自己不懂的问题,详细对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扫清障碍。在读课文后了解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已学过的与之有关的基础知识,如果有遗忘的就要及时复习加以弥补,这样才能使新旧知识衔接,以旧带新,温故知新;

  (3)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在通读课文和扫清有关障碍后,在对新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思考课文后的习题,试着解答,在此过程中找出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如果有潜力,还可以做点预习笔记。

  3.听好每堂课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听课时,一定要排除一切干扰和杂念,眼睛要盯住老师,要跟着老师的讲述和所做的演示实验,进行积极地思考,仔细地观察,踊跃发言,及时记忆,抓紧课堂上老师所给的时间认真做好课堂练习,努力把所学内容当堂消化,当堂记住。

  4.认真记好笔记

  要学好化学,记笔记也是重要的一环。记笔记除了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听课的效率外,对课后复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要学会记笔记,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因此,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还应该记好笔记。记笔记的类型有:

  (1)补充笔记;

  (2)实验笔记;

  (3)改错笔记;

  (4)系统笔记。

  5.认真观察和动手实验

  在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中编入了81个演示实验、10个必做的学生实验和9个学生选做实验,还安排了13个家庭小实验。因此,通过这些演示和学生实验,学会观察老师演示实验的操作、现象,独立地做好学生实验,上好实验课,是学好化学的基础。首先,在课堂上要认真观察老师所做的每一个演示实验的操作和实验现象;其次,要上好学生实验课,课前必须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6.课后及时复习

  复习要及时,不能拖。复习中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老师,这样,在学习上就不会留存障碍,不留疑点,为以后顺利学习打好基矗复习时,要重视教科书,也要读听课笔记,要反复读,边读边回忆老师的讲解,边理解书上的内容。

  7.认真完成作业

  做作业是练习的极好机会,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一定要亲自动手做,绝不能抄别人的作业。节后习题和章后复习题一定要认真完成,不能马虎。做作业要在复习好了以后做,才能事半功倍。一定要主动地、独立地完成每次作业,多思多问,不留疑点,并尽可能地把做过的作业都记在脑子里,因为没有记忆就没有牢固的知识,只有用心记忆才会熟能生巧,才能在勤练的基础上“巧”起来。

  8.学会阅读课本

  古人云“开卷有益”,读书一般分为粗读和精读。粗读主要用于预习,通过粗读,了解基本知识的一般内容,掌握整章、整节或整个小标题的内容轮廓、大致思路,了解有什么实验内容,这样,课堂上看老师做演示实验时心里就有了底。精读,可以了解教材的重点和发现不理解的问题,听起课来心中就有数。精读是认真地读懂并理解及记忆重点内容和定义,把这些内容与有关的旧知识联系起来。精读主要用于课后复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使知识系统化。

  对于比较深刻的材料、重要的段落内容,要逐字逐句地反复读。认真地思考、分析、整理、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把重要内容、关键词句记在笔记本上,还可写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想法和认识,或记下不懂的问题,以备查问。

  9.读化学课外读物

  想学好化学,要重视阅读课外读物,例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生数理化》、《课堂内外》等杂志和科普读物,它们的内容紧扣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其针对性和适用性很强,配合教学进度,指导解析疑难,注意智力开发,重视能力培养;它们的题材广泛新颖,内容丰富多彩,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它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透彻理解教材,灵活运用知识,培养探索精神,它们是学生的好朋友。

  10.参加化学课外活动

  要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报名参加课外化学兴趣小组活动,做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看化学教学和科学普及的电影片、录像片,参观工厂,参加化学晚会的筹备、演出,收集整理化学谜语,出化学墙报等等,这些活动都会使学生感到化学知识是那样的丰富多彩,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渴求,促使学生努力学好化学。

化学教学心得体会17

  安口镇中学刘海霞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教学工作也是一样的,教师在教育环节中表现出来的教育细节,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教师的教育理念,也是决定了他能否成功的关键。回想我们的从教历程,脑中闪现的幵不一定是那些轰轰烈烈的盛大场面,反到是那些丝丝缕缕的细节,诸如老师的一抹鼓励的微笑、一个鄙夷的眼神,学生的一次脸红、一回调皮、一个意见,却都至今鲜活如初。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多关注一些细节,因为我们的一些细微举动或者无意之语给学生造成的影响可能是波澜不惊的,也可能是镌刻一辈子的。记得一次在八年级生物课《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学中,在阅读资料过后,让学生讨论分析: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局限性,这是一个需要知道拓展很宽的题目,其他同学正在热烈的讨论交流,其中,我发现有一个平时学习不怎么好的学生很激动,手和脚一直在不停地动,在他的眼里流露出想要发言的渴望,又觉得很难为情,不敢举手。我捕捉到了这一瞬间,将机会留给他,出乎全班同学意料的是这位同学把问题回答的很精彩,我让全班同学给他以热烈的掌声,幵对他进行了表扬和奖励。在以后的生物课,这位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对生物学科兴趣得到前所未有的调动,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润物细无声”,我想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将自己投入到细节教育工作中,关注每一个孩子,温暖每一颗心灵,重视他们的感受,了解他们的需要,掌握他们的情绪发展、倾听他们的声音,开展人性化的教育。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每一件事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看似简单的小事,只要你认真去做了,我想也可以说是做了件大事。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小事中每一细节的处理,那么我们的工作将会做得更完美。

  在教学工作中我体会到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如果我们每个教师热爱自已的工作,就会尽自己最大能力求完美。如果我们关注了细节,就可以把握了创新之源,也就为成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个细节,伟大总将不期而至。这就是细节的魅力,是水到渠成后的惊喜。我将以此来鞭策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在细节中求发展,在细节中求完美。

化学教学心得体会18

  通过12月9日的化学教研会观摩学习,就如何打造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课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粗浅的体会。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开展“高效课堂”研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高效课堂”主要研讨两大方面,即教师与学生,也就是教与学,是研究主导和主体及二者的关系。指导学生学习接受知识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思维。有了正确的思维方法,理解得快,接受得快,记忆的也牢固。平常我们谈备课,既要备教材、教法,又要备学生、学法,如何备学生?那就是要清楚学生的基础、思维和接受能力。所以“高效课堂”研讨,必须首先肯定这两个方面,即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出高效。

  一、教师方面

  1、充分的课前准备。我们知道,没有准备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向这四十五分钟要效率,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首先一定不要放过书本,现在高考很多内容来源于课本,设置习题时,要保证课堂。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基础差的学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此外还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是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

  2、活跃的课堂状态。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我认为,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位置,别剥夺学生的权力,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

  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二、学生方面

  1.课前预习习惯。预习不止是把书本看看,还要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行吗?跟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这样,听课就有的放矢,会抓重点,攻难点,课堂自然就有效了。

  2、课堂学习习惯。养成主动学习,主动记笔记,做练习的习惯。老师提出问题时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问老师。

  3、课后巩固习惯:。坚持先复习后做题。复习是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把所学知识认真复习一遍,该记忆的记住了,该理解的理解了,然后再做作业,这样做题速率就提高了。

  如果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教师的充分课堂准备,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能高效。

【化学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08-27

化学教学工作总结03-08

高中化学教学工作总结04-13

高二化学教学工作计划03-30

高中化学教学工作计划02-20

企业文化学习心得体会09-30

企业文化学习心得体会15篇03-04

化学老师作文04-13

高三第一学期化学教学工作总结04-14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