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心得体会

时间:2022-12-21 17:59:31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心得体会(1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心得体会(15篇)

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心得体会1

  今天是3月5号,从官方公布的各种消息来看,闭关的日子应该是结束了。居家抗疫期间,除了听从指示,不出门、多洗手、戴口罩以外,还有不少感悟与体会和朋友们分享。

  一、平时要多锻炼身体,锻炼身体形成强大的免疫力,才能抵挡病毒的袭击。报道中说有的人带毒二十几天都未发病,有的.人打个照面就被传染,与抵抗力有直接关系。“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看来以后要放下手机,多出门、多运动才是王道。要不然已经躲过两轮追杀的中年油腻男危矣。

  二、要囤积点口罩。一罩难求,是这次疫情给中国人最大的教训。从1月底至今仍未通过药店这一正常途径购买到口罩,可见这种东西有多么稀缺。查阅口罩说明书,口罩的保质期均在两年,恢复正常生活后,建议家中常备两包口罩,才能躲过病毒的再次追杀,自救自保从口罩开始。

  三、夫妻中至少有一人要在体制内。通过本次疫情可以发现,体制内不仅有可能分配到口罩,并且有各种官方信息让你耳聪目明。各种消息,均是体制内的人先知道,不在体制内的吃瓜群众不仅不明真相,只能乱传各种小道消息。一纸通行证不仅代表着你是公家人,还能保证你的基本生活。被门卫无情拒绝的你,完全证明了你混的怎么样的问题,作为中国人这样的心情你应该秒懂。

  四、储蓄是一个好的习惯,要继续保持。要留点备用金,千万不要听银行的人忽悠,办一堆信用卡。更不要碰什么花呗、借呗,白条,切不可“寅吃卯粮”过度消费,要不然在灾荒面前,没有一点抗风险能力。武汉的教训太深刻了,有的人多花了几万元,多挺了一天,就赶上了医保免费的治疗,有的人没有钱只好回家了,阴阳两隔。多么痛的领悟啊!

  五、平时要多学习厨艺美食。居家抗疫,全民神厨,看朋友圈里各种显摆、得瑟,你也心动,但平时连油壶都不碰的你,怎么能比得过人家,估计疫情结束后,新东方、蓝翔的厨师学校都可以开设一些短期班,不用多只用教会10个菜就行,关键时候就不会露丑了。

  六、要有一个小爱好。不论是书法,画画,摄影,下棋,针织、太极、厨艺都行,不然的话你会非常无聊,手机快刷烂了,剧也追完了。在家转来转去却不知道干什么,无比尴尬。

  七、房子还是大一点好。封闭管理以后,你会发现被束缚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是多么难受,从客厅到卧室总共七步,每天走过走过去,却也写不出“七步诗”。与老婆的吵架指数却直线上升。建议以后买房户型要大一点,物业管理要好一些,说不定还能给你送点菜。提前规划好影音室,咖啡间,台球室,瑜伽室,健身房,要不然非得活活憋死。

  八、电脑打印机要备齐。电脑打印机至少各两台,随时钉钉上课,居家办公,修改公文、下载作业打卡,实在是居家利器。尤其是打印机,非常重要,老师“叮铃铃”一响,子女在一旁大声的催促,你抄作业的大手不停地颤抖,经过每天两轮的轰炸,不到半个月就会发疯。真的感谢打印机呀! 还有电脑,谁当初说台式机已灭亡,经此一疫,估计联想股票都要上涨,前段时间连神舟这样的牌子都因分赃不均,开始吵架,说明夕阳产业又迎来了春天。

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心得体会2

  最近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导致了很多医务人员,也就是你们,不能回家。但你们冒着最高的感染风险,走进重症监护室的那一刻,我相信——你们是天使......虽然,你们身穿厚重的防护衣,但是,你们一定是最美丽、最帅气、最善良的天使。

  我不知道你们此时此刻在做什么,但我知道是你们在守护着我们的平安和家园,你们用坚定和信念,为一个国、一座城、一个家。我是一名小小的学生,我和家人日夜为你们的背影所牵挂。为了不给你们“添乱”,我将会用一只小小的口罩、一幕不扎堆、少出门的行为来表示。

  我将期盼着,这个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快点儿结束。因为春节过去了,春天就要来了,花儿也会开放千姿;绿植也会生机盎然的!

  白衣天使你们辛苦了!中国加油!

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心得体会3

  今天听了钟南山院士的讲座,使我倍有感触,从我们回到家,也已经快要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在校将近两个多月的封闭,这同样也是我们人生当中一次难忘的经历,现在随着政策的改变,自我的管理意识变的尤为重要,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我们的防范意识,争取早日抗疫成功。

  在前一段时间以来,他们穿着严严实实的防护服,带着沉重的护目镜,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着。当他们脱去防护服时衣服已经湿透;当他们摘下口罩时,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当他们累了,就在躺在墙角边地板上小歇一会儿….….他们除了完成工作室里的工作,还要照顾病人的生活起居,甚至还要给病人进行心理疏导,他们无微不至,照顾每位病人,却忽略了对自己家人的关爱,他们就是“中国脊梁”,他们就是新时代的先锋人物,他们就是可敬可亲的白衣天使。虽然我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知道他们是为了谁。他们的形象在我心中是那样鲜明,他们不计得失,不求回报,默默坚守的精神,使我深受感染。他们守护健康,拯救生命,再苦再累都无怨无悔。普通的我们无法与病毒作战,我们只能做好配合工作,不出门,勤洗手,戴口罩,不给他们添麻烦。随着现在的发展,新冠也变得不再像原来那样可怕,那样的无可医治,虽然传播的速度比以往增加,但是重症的概率远远不比从前,所以就需要我们更加注重日常的防护与消杀。出门必须必须要戴口罩,每一天勤洗手,还要定时清洁,通风,每一天宅在家,多无聊,可能这是有些人的想法,随着期末考试的到来,抓好我们的专业课知识,合理的安排时间,劳逸结合。加强我们的体育锻炼。除了这些,还能够帮着大人做家务,把该做的事做完啦,剩下的时间我能够自由的支配时间,我们同样也可以学习一些新的技能,学一学做饭之类的,帮助家里收拾收拾家务,同时每个家庭都要有必备的些清洁用品:口罩,手套,84消毒液。只有把这些小的细节做好,才是我们抵抗病毒的基本保障。

  现阶段疫情十分严重,宅在家里就是对祖国最大的支持,虽然延迟了开学,可是绝对不能延迟我们学习的脚步,作为学生,我们必须不能忘记我们的本份,而一味的只想着玩乐。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在教师们的关怀下,我们必须会顺利度过疫情,以强健的身体、热情饱满的状态迎接我们迟来的新学期。也相信在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我们必须能打赢抗击疫情的战争。

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心得体会4

  2022年12月15日下午三点,钟南山院士为大学生讲授了一节科学防疫大课,关于新冠疫情动态及应对。首先提到强力防控是对于控制新冠疫情等的最有力措施。

  钟南山院士肯定了两年以来抗疫取得的成就,我们一直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各方舱医院实现清舱,城市的社会面都动态清零,疫情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充分证明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钟南山院士表示,全国范围第二波奥密克戎疫情特点是传播性强,对比德尔塔毒株,奥密克戎毒株引发新冠后遗症风险显著降低,无症状感染者基本无新冠后遗症。防控政策的重心应当从防控感染转移到防控重症上来,要落实好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他提到,充分的疫苗接种能起很大防护作用。

  还说到了奥密克戎的生物学特征、致病性,其生物学特性就是传播性强,变异非常快,病毒演变速率明显加快了,总突变比率接近饱和,传染性越强,第二点就是其致病性,奥密克戎对于上呼吸道,通过鼻腔传播很多,免疫逃逸能力强,主要影响上呼吸道。潜伏期进一步缩短。无症状感染者基本没有后遗症。

  钟南山院士还为我们普及了学生如何在大学教学环境中加强个人防护,各地协调优化方案。让我们减少聚集,保持人员间隔,保持通风,开窗让空气流通,一旦有疑似症状,要及早的检查、强化防护意识。

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心得体会5

  12月15日,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在中山大学开讲,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为高校师生带来主题为“新冠疫情动态及应对”的线上讲座。钟南山院士主要从四个方面向大家系统阐述新冠疫情动态以及应对措施。一是两年多以来抗疫取得的成就;二是全国范围第二波疫情的特点;三是Omicron的生物学特征、致病性;四是学生如何在大学教学环境中加强个人防护。

  经过三年的攻关围剿,我国的疫情攻关到了关键时刻。凛冬已过,皓月长明,疫情终时,人间仍星河滚烫,水木清华,江山如故。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机遇,我们要做好自我防护,彰显青年担当。现在防控措施已经全面放开,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第一责任人,践行好疫情防控措至关重要。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向周围的亲朋好友宣传疫情防控措施。如居家隔离、减少外出、正确地佩戴口罩、科学地解答周围人提出的各种疫情问题。从自身做起,不信谣,不传谣,辩证地看待网络上不同的声音,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不随便发表言论,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听从学校的吩咐及安排,做到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携手共度难关。我们相信,终有一天,我们将会拥有一个属于我们的自由奔放的青春——一个可以与同伴们在阳光下肆意奔跑的青春!

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心得体会6

  天空有广阔的蓝,烈火有绚烂的红,一场“新冠”疫情席卷中华大地,医护前赴后继奔赴战场,不论生死,不计报酬,才发现这世上最美的颜色,是这一抹白色…

  疫情开始之初就和主任说过,我把老婆孩子已经送回家,我自己了无牵挂,可以上一线,后来接到医院通知,抽调我作为首批第一梯队支援华北油田总医院传染病院的医生,内心早已有了准备,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又是科里年轻的医生,在国家需要,医院需要的时候,我理当一往无前。接到通知后,害怕家人担心,并没有通知家里人,自己收拾了行囊来到医院报道,后来家人还是从别人发的照片才得知我来到了一线,没有埋怨,只有一句做好防护,以你为骄傲,等你回来…

  进入工作岗位的第一天,就进入了污染区,第一次穿隔离服,第一次取鼻咽拭子,第一次收治病人,面对从未出现过的新型疾病,说不紧张是骗人的,可是看着患者渴望的眼神,我们也不能表现出紧张,只能安抚患者的情绪,给他们鼓劲加油!看着同事们每次工作半天从污染区出来之后湿透的衣服,满脸的勒痕,再看到患者症状减轻,胸部CT病灶吸收好转,患者一句谢谢你们,辛苦你们了!真的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再累再辛苦也不能退!一定要打赢这场仗!

  为什么说最美的颜色是这一抹白色,因为这是代表无数不计生死前赴后继奋战在一线的医护的颜色!是圣洁的颜色!借一段网络上比较火的文字,希望疫情早日消退,己亥末,庚子春,荊楚大疫,染者數萬計,眾惶恐,舉國防,神州皆閉戶,南山鎮守江南都,率白衣郎中數萬抗之,且九州一心,月餘,疫盡去,國泰民安!

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心得体会7

  在《新冠(Omicron)疫情动态及应对》讲堂上,钟南山院士总结了两年来我国抗疫取得的`成就,系统分析全国范围第二波奥密克戎疫情的特点,同时介绍大学生如何在大学校园内加强个人防护等。

  这场深入浅出、直抵人心的讲座不仅是在防疫逐渐开放后的一场“及时雨”,更是一颗“定心丸”,让我们不再恐慌与担忧。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咬紧牙关、迎难而上,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摆正心态、端正态度,坚定信心,稳扎稳打,从严从紧从快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回首这几年的往事,我们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历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因时因势不断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开展抗击疫情斗争,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只要我们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就一定能够凝聚磅礴力量,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大“疫”面前,人民未曾惧怕,国家未曾慌乱,只因我们相信,中国是一个砥砺奋进、生生不息的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中国人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必能换回神州康健,再现中华河清海晏、国泰民安!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准确深刻理解当前疫情防控要求,树立科学观念,不信谣、不传谣,摒弃“躺平”思想,对“早也阳晚也阳”这一风气说不,做到“个人防护不松懈,配合防护不掉队“的要求,坚定必胜信念,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心得体会8

  今天通过直播观看,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大国担当,从疫情发生开始,我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正因为如此才可能保持较低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在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中,党员们切实展现担当作为,把疫情防控作为巩固扩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检验,为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疫情终将过去,但是在这场抗疫活动中所呈现出来的抗疫精神,将持续成为“为人民服务”宏大事业中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应从容应对疫情发展新变化,科学理性认识奥密克戎病毒,关心支持他人,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参与校园和社会防疫工作中彰显青年力量。

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心得体会9

  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国内感染风险主要来自境外输入。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出现,全球疫情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必须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坚决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线。

  为应对最新变异毒株带来的挑战,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面对不断出现的变异毒株,我们要严阵以待、不掉以轻心,同时又要避免恐慌心理、自乱阵脚,保持既不恐慌也不轻慢的心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坚持动态清零目标不动摇,就一定能够打赢任何可能出现的疫情遭遇战,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力阻断疫情输入、传播、扩散。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特殊的考验,我们要攻克这个难题,就要总结好、使用好我们前期战胜疫情形成的好经验,要做到“一口岸一方案”,不断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陆路边境口岸海关要坚决落实“客停货通”“人货分离”等防控政策,对跨境司机、边民等高风险人群要严格做到闭环管理。同时,要继续坚持人、物、环境同防,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严密防范新冠病毒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要进一步严格规范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坚决杜绝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使用无合法来源的进口冷链食品。

  持续加强防疫健康宣传,引导广大群众严格落实个人防护措施,有效阻断疫情的传播链。新冠肺炎疫情具有传染性强的特征,而这些问题往往出现在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之中,这就需要每一个人加强抗疫知识的学习。明确“保护自己”也是积极抗疫,要主动把“戴口罩”“一米线”“勤洗手”等防疫要求记在心中、落实到行动上,才能有效地阻断疫情的传播链,守护好我们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

  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切实筑牢免疫屏障。当前,“打疫苗”已经成为了大家的自觉,为疫情防控贡献“一臂之力”,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当然,“打疫苗”是为了在人体内部筑起一道防护网,让病毒进不去,能够更好地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党员干部要做好疫情防控的宣传,让更多人对“打疫苗”有科学的认识,自觉打“第一针、第二针、第三针”,构筑起健康免疫系统。

  依靠科学力量战胜疫病,牢牢掌握疫情防控主动权。从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到我们迅速行动、有效布防,有效地遏制了疫情的扩散,得益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同时,我们能够迅速阻断疫情,离不开科技支撑,通过疫苗的有效防控,让我们的疫情防控工作更快地推动。新阶段,面对变异的新冠肺炎病毒毒株,我们要提高思想上的认识,坚持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屏障,持续用好“科技线”,依靠科学的力量,更好地战胜疫病,筑牢人民群众的健康“防护网”坚持动态清零目标不动摇,就一定能够打赢任何可能出现的疫情遭遇战,巩固好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心得体会10

  5月15日,全国妇联举办“最美我的家抗疫‘家’力量”全国抗疫最美家庭云发布活动,揭晓660户全国抗疫最美家庭。当天发布的全国抗疫最美家庭既有一线医务人员家庭、公安干警家庭,也有参与社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社区志愿服务、后勤服务、科研攻关、复工复产等各类家庭典型。

  近年来,各行各业都在评选“最美”,“最美”出租司机、“最美”妈妈、“最美”乡村教师、“最美”少年、“最美”清洁工……这里的“美”,都主要是指思想、道德、行为等层面的,不同于娱乐圈里才艺与容貌结合的“最美”。在国际家庭日之际,全国妇联评选的660户抗疫“最美家庭”,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到防控工作的方方面面,彰显出了无疆的大爱。

  评选“最美家庭”,主要是寻找先进典型,树起榜样,让更多的人在心灵和行动上“美”起来。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们的道德底线正在接受着严峻的挑战,很多不良的思潮已经波及我们的家庭,影响着青少年,感恩、宽容、关爱等传统思想在大众心中也出现淡化的倾向。像新闻中的“最美家庭”能够在疫情防控中尽心尽力,不管是冲锋在一线,保障大后方,还是参与医疗救治、群防群控、复工复产等,的确无愧于“最美家庭”的称号。为此,我们当为这些家庭骄傲。

  古人云:“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评选“最美”,就是要以此来激励更多的人、更多的家庭来学习、借鉴,以达“百花齐放”的目的。从现象看本质,我们不难知道,这些“最美家庭”,一定有优秀的家风,全家人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他们为疫情防控而奔波劳碌,甚至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举全力参与抗疫,足见其家庭的整体素质之高。在这些家庭中,我们看到的是一颗颗闪光的心灵,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全国评选出的这660户“最美家庭”,是千万个优秀家庭的代表,应当成为各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从中提炼出的精神元素,是良好社会公德形成的必要条件。从这些身边的先进典型中,我们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鲜活的人和事,大大胜过理论教材的空洞说教。以此为契机,掀起一场学习“最美家庭”、争当时代先锋的热潮,让“最美”之花遍地开放,才不负评选的初衷,不负时代需求,不负人民厚望。

  疫情后的春暖花开更有现实意义,从抗疫中凝聚起来的奋斗精神和磅礴力量,将感动中国,感动世界。在抗击疫情中涌现的“最美家庭”,恰如发现并打磨出的一块块金子,闪着耀眼的光。让“最美”的价值得到延伸、得到充实,催开更多的“最美”之花,那更是大家希望看到的景象。因此,让“最美”闪亮在更广阔的空间,营造出一片“百花齐放”的蓬勃景象,不仅仅“最美家庭”和评选者的责任。我们都应该行动起来,向“最美家庭”学习,以“最美”的姿态奋斗新时代。

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心得体会11

  今天下午的《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令我受益匪浅,刻骨铭心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让我想到了一个词——“多难兴邦”。 多难兴邦一词出自《左转》——“或多难以固起土,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就要看当国家面临困难时领导者做出的判断和指引,困难能让我们强大,这就是“多难兴邦”啊。主讲老师们讲的都很有道理,深深打动了我的心,在这个特殊时期,感谢领导能关心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让全国的大学生感受到了祖国对我们的期望!中国加油!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一封封请战书,一枚枚红手印,写满了不畏生死,勇往直前的热血,它是一代人的“出师表”,它是一代人的“生死决”。

  疫情当头,一批批医务人员请缨出战,有:“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先锋同志,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有:“若有战,召必回”的解放军军人,等等。他们是伟大的,他们展现了华夏儿女的拼搏精神,他们突显了炎黄子孙的责任担当。疫情当头,我们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大爱无疆,国士无双,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73岁高龄的李兰娟院士,他们本该享受安逸,却再次选择挂帅出征。他们的实事求是,他们的敢医敢言,有他们,我们更安心。他们才是我们该要追逐的“明星”。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

  一代代新青年,一股股新力量,他们是国家的前途,他们是民族的希望。疫情当头,他们奋力赶往一线,有“基建狂魔,与时间赛跑”的青年突击队,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青年志愿者,有“言传身教,共抗疫情”的上阵父子兵,等等。他们脸上的勒痕是永不褪色的荣耀,他们留下的汗水是不忘初心的结晶,他们才是大学生该有的样子。

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心得体会12

  在春节来临之际,疫情席卷了神州大地,病毒无情,我们看见同胞承受病痛,我们看见昔日小城,变得安静孤独,可我们也看见有一群逆行者成为我们的英雄。但是她不是人们口中,心中的白衣天使,她也不是电视媒体报道的抗疫英雄,她只是泽医感染科保洁员——申书平。

  春节前夕,疫情逐渐蔓延扩大,医院便指定两人轮岗,如果出现病例,吃睡便与医护人员同步。接到这一指令,申书平以及王戍桃毫不犹豫,主动请战,她说:“本来就没人愿意来这里,现在又有疫情,还是让我们上吧!这几句简短的话语,没有过多的想法,却彰显出她们的担当与勇气,她们能够充分认识到疫情的复杂性和严峻性,每天卫生打扫的比往常更仔细,更干净。

  就这样,在满怀希望的“晋城守住,武汉加油”声中,她们站上了前沿阵地,可是怕什么来什么。在一天下午,有一位确诊病人住院治疗,正好当时是申书平值班,所以只能被一起隔离,原本以为她会焦躁,会抱怨,可是,她却平静的说:“遇上了,那就不回了,没事!"申书平义无反顾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不退缩。不仅如此,还每天与患者近距离的接触,她面对的最大困难不是辛苦繁重的工作,而是有可能被感染病毒的恐惧和焦虑,虽然,每天都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但她依然毫无动摇地坚守岗位,那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呀!

  她就是多日奋战在抗“疫",诊疗一线,身着防护服,护目镜,手握拖把,拿着毛巾的英雄——申书平。像申书平默默无闻的人有很多,他们与常人无异,但他们有一个异于常人的心,一颗坚强,善良心系他人的纯洁之心。她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致敬逆行者,敬畏自然,守护生命是她们用执着和坚守诠释着爱的奉献,我们由衷的向她们致敬。隔山,隔水,不隔爱,封城,封路,不封心。虽然我每天在家里上课,可我时刻关注着疫情,憧憬着未来,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一定攻克疫情,迎来美好的春天。

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心得体会13

  在12月15日下午三点,我在线上观看了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对于我们共同关注的如何应对疫情发展新变化以及科学理性看待奥密克戎病毒、感染奥密克戎后会出现怎样的症状、康复需要多久、如何做好个人防护等问题,钟南山院士一一作了回应。自疫情发生到现在已经过了三年,国家在疫情防控和治理方面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来保护我们,现在我们要学会自己保护自己了。我们要在行动上自觉地做好个人防护,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同时在心态上也不要过于紧张,科学理性地看待奥密克戎病毒。

  钟南山院士在系统地分析全国范围第二波奥密克戎疫情的特点后表示奥密克戎致病性大大减弱,病死率接近于流感,感染并不可怕,且绝大数可在7-10天完全恢复。因此只要我们做好个人防护,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个病毒就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当然我们不只是需要注意个人防护,面对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我们也要理智地看待,以事实为基准来甄别网络舆论,防止“信息疫情”的蔓延。

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心得体会14

  12月15日,我们观看了钟南山院士作出的主题为“新冠(Omicron)疫情动态及应对”的科普讲座。在讲座中,钟南山院士系统分析了全国范围第二波奥密克戎疫情的特点,也为我们介绍了奥密克戎的生物学特征、致病性,以及在大学教学环境中如何让学生加强个人防护。钟南山院士强调,"早也阳、晚也阳、不如大家一起阳",这种观念不可取。因为很短时间内大面积感染,会影响正常社会秩序,而且容易导致新的变异株出现。

  所以,我们要对加强疫苗接种,同时,我们还应该做好个人防护,戴医用口罩、勤洗手、常通风、适当消毒,不聚众,不扎堆;最后,作为一名普通高校学生,我们还应该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在网上传播负面情绪,相信国家,以乐观的心态积极去做好各项防疫工作。

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心得体会15

  12月15日下午3:00,钟南山院士于线上以新冠(奥密克戎)疫情动态及应对为题,为我们讲解抗疫期间的注意事项和要领。我积极响应学院号召,组织全体成员一同于线上观看并认真学习。

  随着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的最新公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将会在年末及年初达到感染人群最高峰值,各地大学校园都面临着考验,这就好比闯关,疫情让人不安,满天飞的谣言更是加剧了民众的恐慌。消除恐慌,就要及时准确发布信息,澄清不实信息,做好信息公开、透明。

  面对许多大学生困惑的问题,钟南山院士一一做出了讲解,对于当前北方变异毒株BF.7,其传染能力强,对肺部危害较小等问题做出了详细解释。例如,病毒需要在活体细胞内才能复制,衣物提供不了这种环境在56℃,衣物正常清洗或用热水浸泡就可以解决“衣物会导致二次感染的情况几乎不存在,大家不用担心。”在当下依旧要做好自我保护,同时,在校园密集型人群中,科学防护能够极大的降低感染风险,防疫政策的放宽并不代表着疫情消散,而是更加注重个人防护,增强个人体质,取消了大面积隔离政策,在保证经济正常运营的前提下,社会面出现的感染者应进行自我隔离,即使对自己的种保护,更是对他人的一种责任。

【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心得体会12-21

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心得体会15篇12-21

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心得体会14篇12-21

抗疫心得体会11-11

抗疫心得体会范文11-11

居家抗疫心得体会12-10

高校抗疫心得体会12-21

奶奶抗疫作文12-13

我的抗疫作文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