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读书心得

时间:2023-02-24 08:32:14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精选15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师个人读书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精选15篇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1

  这个假期,除了做网课的教学工作,我个人也是去学习了很多的东西,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个培训,自己同时也是看了一些教育相关的书籍,通过读书来让自己得到成长,让自己有更多的收获,我也是对于这次的读书有一些感悟和心得。

  读书让我感受到别人的工作经验,很多是以前我不怎么了解,或者是在工作里头察觉到,但是归纳不了的一些,通过读书,也是让我更加的意识到自己其实要进步的地方还有很多,特别是看了一些优秀老师写出来的书籍,让我明白,要我做到这种程度,可以把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样归纳出书去分享给其他的老师,我是还做不到的,甚至里面讲到的一些工作方式和方法我也是不那么的懂,同时教学的工作也是需要持续的,坚持的做下去,很多优秀的老师都是做了十几年,二十多年的,他们的经验丰富,遇到的学生问题也是很多,去解决了,也是分享了出来,让我也是明白,即使目前我还没有遇到这样的学生,但是也不代表以后不会遇到,而遇到了学到这些经验,也是能有一个方法去解决,即使效果不一样,但是也是会给我一个思路,让我更好的把教学做好。

  通过阅读别的老师的教学经验的书籍,也是让我明白学生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以前我的教学也是比较的粗糙,一些工作的方法也是需要去变化的,让我更知道,对于每一个学生,都是需要去了解,去清楚问题的所在,所要用到的教学方法也是不一样的,虽然课堂上是只需要兼顾到大部分的学生,但是课后的工作,却是同样不少,想要做好一名老师,丰富的经验重要,但积极的心态,多去学,多去做也是特别的重要,没有谁的经验是一开始就有的,都是通过不断的'去尝试,去做,来让自己的经验丰富,变得更加的优秀,而通过阅读,通过看其他老师分享的经验,也是让我更加的意识到自己从中学到的,也是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里头去运用才行,这样读了的书才不算是白读了。

  读书,不但是会让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多,同时也是让自己更加的意识到自己和优秀之间的差距是哪些,以后又是该如何的去改进去提升,也是要在今后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好,来让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更大的提升。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2

  现在大家在谈论做教师太难了,社会的压力;家长的压力。所以老师们常常内心茫然,手足无措。今天我在 新华书店看到了《今天怎样做教师》这本书,如获至宝,认账的读了 起来,收获非浅.

  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既想做好一个德育教育者,又想当好一个学科老师。可是这样的两手抓,似乎在实践当中没有收到我想象的结果,往往顾此失彼!

  在德育工作方面,我自认为我是负责任又尽心尽力的。对于每一个学生,一开始的时候我都给予平等的爱,但是后来我发现我的爱渐渐的变了:对于好学生听话好学的学生,我是打从心里喜欢他们;而对于那些老是犯错误而且屡教不改的学生,我甚至有点消极的情绪,可是越是这样这些不听话的学生越不听你的'话,作业也不完成了 ,上课也就干脆不听,成绩不断下降。

  我看了的 李老师 的案例我今天怎么去应对这种困惑。李老师说教师首先是一个教育者,然后才是一个学科老师。师爱是教师应尽的师德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必须做到的,但这是一种职业的爱,而不是私人的爱。教师的爱是一种关心,一种关切,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帮助,教师在这种情况下是可以一视同仁地把这样的爱献给学生的。这才是人性的师爱!我明白了自己并不是放弃了学生,正是这个矛盾的爱的思想反映了我想做一个好教师!我相信经过时间的磨练,我一定可以做到真正的爱学生,做到怎么样的爱学生才能更好的让他们健康成长。

  在教学方面,虽然我们标榜素质教育,但是到现在为止,恐怕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中国的教育中应试教育还是占有重要的地位。形势和现实所迫,我们不得不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得不要求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的提高,这是我们教师压力的根源之一。

  可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大部分的学生都是贪玩的、不爱学习的;学生所感兴趣的并不是课堂上的东西,而是课外的东西,是外面的花花世界。看着学生令人头疼的分数,一定会令我们心里充满了压力。我们有时候都会困惑为什么学生的素质越来越差,为什么那么难教。其实这个当然有学生的原因,但是也有教师的原因。也许我们的课堂没有接近学生的生活心理水平,也许没有教学的艺术。李老师指导了我们,学生的因素是我们不能完全把握的,但是教师的因素则可以由我们自己控制,我们要当一个合格的学科教师,一定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用自己的知识魅力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最有效的方法还是与德育的配合,把握好课堂,认真备好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作为一名老师,我正努力做好德育和教学这两方面的工作,我有信心我一定会找到平衡点,经验和不断的反思会让我不会顾此失彼,我也有信心自己一定可以变成一个优秀的教师!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3

  **学年的暑期,我有幸参加了南浔区领雁工程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聆听了多位专家讲座,他们都谈到了有效的课堂,有效的教学等问题。另外,我又在暑期接触到了《有效教师》这本书,用有效作为教师的定语还是第一次看到。《有效教师》这本书,到底向我们阐述了什么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读起了这本书。本书从有效教师的内涵到有效教师的发展环境,从有效教师的核心素质到有效教师的发展策略,最后到有效教师的发展性评价。每个单元都由问到述,由述到论,每一步渗透着对教师的理解和关爱。从教师的实际出发,让教师快乐成长,成就教师的成功之路。也让我对成长为一名有效教师产生许多感悟。

  感悟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思考,如果不思考,永远不会有进步,永远不会有突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该是沧海一粟。青少年儿童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心,什么都想知道,如果教师没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就不能恰当地回答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的知识不能局限于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所以,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感悟二、教师的成长需要爱岗敬业,名言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拥有无限的热情,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事情上取得成功。在教师中,敬业是使所有其他素质成为可能的`特征。好的教师有很强的敬业精神,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帮助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许多名师,都将他们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教育孩子的工作中;他们的教育超出了课堂,敬业精神扩展到了学校、甚至社会。我也要像他们一样,把我全部的爱与热情献我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

  感悟三、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我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再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显然,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的环节。反思能提高学生的学习,通过反思,教师能获得改进教学实践的专业知识,还能有助于建立学习共同体。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4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一言堂”已全盘否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因此,和众多教师一样,自己显得尴尬和无奈:如年龄增长、职称评聘的激烈竞争和各种关系复杂;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原有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不能适应教学需要等。因此,压力增大,精神疲惫,对所从事的工作失去兴趣,无成就感;对事业缺乏热情和创新,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等。

  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和“教师阅读年”学习活动,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解放思想、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与时俱进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这将是我今后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因为,合格教师不是终身的,昨天的合格教师,今天不一定合格。自己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知识,才始终是一名合格的教师。

  一、更新观念,终身学习

  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思想素质。深刻理解共产主义理论与生俱来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

  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人文知识,如社会、心理、信息技术等,力求知识全面。只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提高了,对教育教学工作才更加热心,态度才更加积极向上。

  二、摈弃旧事,与时俱进

  摈弃旧事,紧随时代步伐。时代的日新月异就是对教师的挑战,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专业知识都必须紧随时代的步伐,需要不断地更新、拓展、充实和提高。因此,教师要勇于摈弃旧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主动地、迫切地学习新知识,开拓进取,更新观念,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爱岗敬业,加强师德修养。由于教师的职业,是育人、塑造心灵的事业,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为人的道理,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为他们今后美满人生铸造坚实的基石。

  用心育人,建立平等关系。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师的关爱和关心。教师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给予关怀。因此,教师要学会缩短与学生的情感距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体谅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难处与烦恼;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沟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三、立足本职,做好工作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无怨无悔!

  对教学过程负责。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要坚持经常学习时事政治、专业理论等;要多听课,虚心请教,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教学艺术;每上一节课,都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

  对学生未来负责。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又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一个环节出现缺陷就会影响其它环节,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因此,教师要立足当今,放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充当人梯,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为社会负责,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千秋大业负责。

  对学困生负责。帮助学困生是教学工作的重任,因为一个班级里面总存在学困生。对于学困生,教师在教学上、情感上应给予特殊的关顾,如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使他们从心底知道老师并没有把他们“看衰”。

  教师,只有立足本职,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学校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和牢固民族意识、社会意识和责任意识,个人在工作上才会有所所为;教师,只有更新观念,终身学习,与时俱进,做好本职工作,才能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5

  静心品读朱永新老师的《致教师》,聆听专家的教导。《致教师》围绕一线教师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和成长的关键问题,通过朱老师的深入全面地思考,给询问者,也是给所有走进这本书的读者高屋建瓴地坦诚解答。没有抽象深奥的名词术语,没有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理论。读这本书就像在听故事,就像在同朱教授面对面相互聊天谈心,细细咀嚼品味,又总能获得许多思想的哲学的和诗意的享受。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任何一个教育家都不可能离开前代人的教育财富。事实上,很多的教育家,只不过是把别人的财富应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提出很多理论上的共鸣而已。你要自己去摸索,找到理论上的支柱和共鸣,现在不少教师找不到感觉,找不着“北”。作为一个教师,你跟其他专家不一样,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孩子年龄越小,他对教师的期望就越高,他就越是把教师当作百科全书。在他们眼里,教师是无所不知的,如果教师是一问三不知,他就非常失望。所以教师应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作为一名教师,有一项重要的修炼就是做读书人。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如同军人喜爱武器,孩子喜欢小玩具一样,教师的挚爱应该是书籍,只读教材和教参两类书的教师无论如何不能称之为优秀教师。如朱教授所说:“你的阅读生活,绝不仅仅是帮助你获得知识,获得教育的智慧,更重要的是帮助你拥有宁静的心态,儒雅的姿态,积极的状态。”难道不是吗?一个真正的人应该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好书。在阅读中获得教养,获得心灵和精神地完善,勤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实际生活中,人和人的区别主要看两点,一是他交怎样的朋友?二是他的业余时间怎样安排怎样度过?所以,朱教授说:“人是由他读的书造就的。读什么样的书,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读最好的书,做有根的人。与最好的`书对话,就是与最好的人为伍。”作为一名教师,要经得起繁华,更要耐得住寂寞,在读书中,把自己修炼成如一座图书馆的人。

  读书就意味着坐冷板凳,只身一人孤灯一盏,寒窗苦读,这是一种寂寞的力量,这是一个读书人的力量,这更是教师职业品质和人格精神的力量。深谙此理的朱教授指出:“读书,让我们有一个宁静的心态、从容的心情、理智的头脑、开放的胸怀。”

  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现实生活中,有些老师以工作繁忙为借口懒于读书。为此,朱教授直言不讳地指出:“就人的生物性而言,是很容易懈怠、很容易满足、很容易停滞的。”同时,又不无风趣幽默地为教师们支招:“自来水是压出来的,时间是挤出来的。时间抓起来就是黄金,抓不起来就是流水。”是啊!当我们把读书当作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看作像呼吸一样自然时,还会挤不出时间读书吗?在这种须臾不可或缺的阅读状态中,我们就获得了幸福。要是读不完一本书,至少可以开始读第一页,慢慢地,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行走姿态。

  读了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师》后,前言就颠覆了以前对教师的形象比喻,更具人性。在他眼里,教师不是春蚕,不是蜡烛;不是一个隐喻与一个标本,更不是灵魂工程师,教师就是教师,每天都在平凡与神圣中穿行,他生命的价值在于“以现在求证未来,让生命幸福完整”。“幸福”在哪里呢?朱先生说,它在创造中,在服务中,在研究中,在分享中。因为创造、服务、研究与分享的教育“幸福”,每一个普通的时刻,都会焕发不一样的光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我们都能与幸福相伴。他这样说“职业”:教师是一个能够把人的创造力、想象力等全部能量与智慧发挥到极限的、永远没有止境的职业。教师面对的是最深的世界──人的心灵。他们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他这样说“信仰”:信仰造就的乐观,是生命中的太阳,任何境况下的人生都会因此温暖明亮,并指引着生命中的明亮那方。他这样说“理想”:当理想遭遇现实,总会有碰撞,总会有较量,否则,理想如何能够称之为理想?教育与理想是一对孪生兄弟教育,是必要的乌托邦。他说“教师的专业成长”,将以阅读为基础的“专业引领模式”,以写作为基础的“研究反思模式”与“以同伴互动为基础的教育生态模式”喻之为教师成长之“吉祥三宝”。他说,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个生命的叙事,在时光中创造那个更好的自己。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就是流水。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6

  《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一书主编是唐凯麟和刘铁芳,本书以教师职业性与生命性的统一作为师德修养的出发点,以增进教师对职业的理解为基本路径,以促进教师职业人生的完善为基本目标,以敬业、悟业、乐业为基本线索,抓住当前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主要问题,最终落实在教师职业人生的幸福与卓越。师德乃是教师人生的根本标示,师德修养贯穿教师专业发展全过程,是引领教师职业行为的内在灵魂,是教师职业人生幸福的心灵根基。优良、合宜的教师职业道德将教育生活引向和谐、美好,成为教育生活乃至整个社会道德生活重要的风向标。

  读了这本书,我再一次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只有多读书,勤实践,才能真正适应我们的教育,才能教育好祖国的下一代。同时让我深刻体会到师德修养是作为教师不可缺少的一门学习功课,如何让自己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如何更好的得到专业化的发展是很重要的。通过阅读本书让我学到了:

  一、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

  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应该是无私的。

  四、学会开心工作

  开心工作每一天,其实这是个古老的话题,但在现实中,总有某些人,因一些客观因素,每天总是带着一张乌云盖月的脸工作着,这不关是对所在的单位无益,对本人也是一大伤害,快乐与否,实际是在于你那颗心的变动。但不管你开不开心,日子总是那么悄然而过,不会因你的不开心而有丝毫的停顿。快乐工作每一天,那么,明天永远属于快乐的我们!

  唐老的书深入浅出,文字平易近人,而且大量引用现实教学中真实案例,令人感同身受。唐老首先从一般意义上论述了教师职业,概括了师德的伦理学内涵,点明了良好的师德养成可以帮助教师的职业性和生命性和谐统一提升。随后,唐老通过“敬业”“乐爱”“乐业”“理想与现实”等篇章,集中论述了师德的方方面面,师德的养成同个人职业成长的具体关系,以及教师作为一种特殊职业在当前的社会面临的困惑彷徨以及伦理选择。最后,唐老提到了师德修养与人生幸福的关系,肯定了教师是一种幸福的职业,更肯定卓越的师德修养必将为教师本人带来非同一般的人生成就感和幸福感。

  通读唐老的书,我感触很大。我一直认为,所谓师德,很多时候只是为人师表的要求。因为我是教师,所以我要关心学生,为学生做出表率,公平对待学生,不因个人好恶而区分对待学生。显然,以学生需求导向的师德教育,灌输的是一种低层次的被动式师德。这种形式的师德实践,往往令人反感,宣传中也流于空洞,效果并不明显。事实上,只有把师德的道德起点树立在个人的幸福谋求上,把师德的逻辑起点树立在个人的发展上,师德建设才能自然而然地推行,才能让教师在幸福的包围中达到关怀学生,提升自我的目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7

  今年暑假期间,我读了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使我的思想受到深深的感动。我被这位令教育同仁敬仰的大师的敬业精神、教育机智和灵活性所打动。大师书中字里行间充盈着的、流露溢出的是爱。包括他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孩子实施爱的教育,让他们拥有爱心、懂得怎样去爱别人。

  这是一本献给教师的心灵之书,这也是一本缓释教师心理压力,启发教师生活与教学智慧的书,它用温情、智慧和爱意诠释了教育的真谛,它用一首首教育诗篇礼赞教师工作的神圣。用一个个真实而平凡的故事,抚慰我们的心灵。

  作为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是爱孩子。爱孩子,就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诉他。”这一点,对于我们音乐教师尤为重要。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作为教师我们对学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一种无私的爱。因为每个学生最初都是以张空白的试卷。我们每一笔书写,都是未来的答案。爱学生就是要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赏识教育,事实上,当孩子们在犯错误的时候,他们迫切要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孩子。身为音乐教师,我们更应该利用所任学科的特点,赏识那些后进或处于困境中的学生,赏识那些有缺陷的孩子,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所独有的情感艺术中得到熏陶。由此可见我们爱学生、赏识学生,其根本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用同样善良,真诚之心去爱他们、爱集体、爱社会,从而的达到受教育的目的。

  真正的教育离不开教师的滴滴雨露,离不开教师的心灵!是教师与儿童生命的对话才使教育发出高山流水之声。那儿童呢?每一颗心都是一个未知的世界。他们渴望成功的体验和快乐的满足,他们祈盼教师用智慧的睿语解开他们心灵的密码。是教师的理智之爱,使儿童的现实生活充满意义;是儿童如水的清纯,给教师带来生命的满足。真正的教育始终是教师与学生合奏的乐章。尊重是一缕精神阳光,他可以照亮孩子的心扉,尊重儿童,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那就是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只有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心灵深处怜惜、爱护,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忧伤,才能赢得孩子的心。

  教师的重要道德要求是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头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我想作为一个教师,要想得到更多孩子们的爱戴,就应该学会尊重、理解、信任孩子,给他们信心,这应该是对所有孩子而言的。对一个腼腆的孩子、对一个木讷的孩子、对一个经常是表现平平的孩子,教师往往一句不经意的称赞的话语,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小动作,就会温暖孩子的自卑的心,给他们信心,同时也亮丽了自己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

  读《把心灵献给孩子》,我最大的收获是我懂得了教育是一件雕刻心灵的工作。我们的对象是一群有着灵魂和理想的人,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次行动,每一次喜怒哀乐,都是在孩子心灵的白板上刻下了重重的一刀,都是在孩子心灵的扉页上写下了浓浓的一行,那一刀下去,那一笔下去,写下的是正义还是邪恶,是美德还是丑恶,是真理还是谬误,不在孩子的心灵是什么,全在于我们教师是什么!唯有美德才能雕刻美德,唯有正义才能书写正义,唯有真理才能传播真理,我们自己是什么,才可能塑造什么,换言之,我们希望我们塑造的对象成为什么,你自己必须首先成为什么。世界上不可能有一种完全空洞的塑造,单凭想像就能完成的雕塑那只能唯心主义的幻想,心手合一不仅仅对于雕刻家是这样,对于教育家更是这样。所以,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不在于给孩子传授多少知识,而恰恰在于丰富自己的灵魂,提高自身的修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成为一块宝石,那样孩子天天看着这块宝石,捏着这块宝石,听着这块宝石,耳濡目染,他们也就具有了宝石的特质。教育的真谛不在于说教,而在于熏陶,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心灵。孩子最终能不能够成为一件艺术珍品,全在于雕刻家的品质。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8

  作者王晓春说,许多人教了很多年书,却没有找到当老师的感觉,他们要么把自己看成“当官的”“管人的”。要么把自己看成家长,要么就是把自己当成技术工人和教书匠,虽然这些角色在一定程度上也都是需要的,但他们不应成为主旋律。作为青年教师的我貌似也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王晓春老师的思想让我一度开始思考,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

  一、不做“脑力劳动中的体力劳动者”

  王晓春老师指出,多数的教师工作主要靠的是拼体力而不是动脑筋,这种工作方式对人的心灵是一种磨损,其体力则往往会透支。因为教师本来不应该主要靠体力来工作,教师并没有体力劳动者的体力,这不是在发挥自己的强项,而是在拼命使用自己的弱项。

  新一代的教师,应该身体健康,精神愉悦,生活丰富多彩,而不应是一副惨兮兮需要他人同情的模样,总之我们从一开始就要避免成为“脑力劳动者中的体力劳动者”,但是要迈小步不要张扬。作者认为,一个优秀教师晕倒在讲台前,无论上级怎么表扬他,我们都不要学他,我们可以敬佩他的精神但不需要学他那样的活法。

  二、新型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

  多数教师提高业绩的主要手段之一是靠向外部争取资源,尤其是争夺学生的时间,比如抢占体音美课,抢自习,多留家庭作业等。青年教师应侧重向内部挖掘潜力,以少做无用功,提高效率,争取业绩。

  教师甲以牺牲孩子的优点为代价提高分数,教师乙却是主要靠发扬孩子优点的办法提高孩子的分数,两位老师都是现实主义者,都希望提高孩子的分数。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显然教师乙的方法优于教师甲。这就告诉我们,完全可以在不放弃教育理想的前提下抓分数,我们也完全可以在抓分数的同时把考试的负面作用降到最低,这样应试教育的负面作用就会一点点被蚕食。

  三、读书要有“学渔”的心态

  读书主要不是看作者的结论和招数,而是揣摩作者的思路,看看人家是怎样提出问题的,怎样展开思路的,怎样验证自己的`想法的,怎样质疑自己的想法的,学习人家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即使遇到问题一时不知道怎么办,你也知道通过什么路子去寻找办法。现在很多教师最致命的弱点不是遇事没有办法,而是不知道怎么想办法,于是只好伸手向别人讨招数。人家要是不给他“拿来就能用的办法”,他就说人家理论脱离实际。要想当先生,先要当学生,如果一个人处于学生地位时,总是一副“买鱼”的学习态度,它处于教师地位时一定是个“卖鱼”的,找不到授人以渔的感觉。可见我们的学习模式决定着我们的教学理念。要改革我们的教学,先要改造我们的学习,学会读书。

  王晓春老师的这本书给我们的建议贴近教育教学实践,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9

  最近,我阅读了《教师最需要什么》,这本书从教师人生最需要什么、教师职业最需要什么、教师教学最需要什么、教师教育最需要什么四个大板块的69个建议来向我们简述了作为一名教师需要解决的诸多问题。这本书阐述了教师生命的活力,灵动的激情,人格的魅力,教育的快乐与幸福。对照自身,我也深思,教师最需要什么?那就是一颗对于教育事业灼热的心,凭着这一份灼热,教师自然而然会积极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会乐于奉献、勤于探索、勇于创新。

  我们要做有师德、有责任心的教师。陶行知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灼热心灵中,产生于教师的魅力之中。教师要有魅力,对学生要有吸引力,要感染学生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教师的魅力不仅仅来自得体的穿着、脱俗的谈吐、娴静的举止、美好的姿态,更来自内在气质的自然流露,来自教师的优良人品,来自教师的善良与关爱,来自教师的宽容与公正,来自教师的敬业与正直。我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教师的一份关心与爱护,一个会心的微笑,学生都会感到那是一份无比的关怀。当我面对学生时,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满腔热忱地欢迎每个学生的微小进步,然后真诚地去赞赏他们,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希望和信心,鼓励他们奋发向上。教师要善待学生,耐心对待学生学习过程的.偏差,坚持循循善诱,努力克制急躁情绪,诲人不倦。在任何场合还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时在矛盾激化的场合要沉着,有自制能力,有控制和调控教学中突发事件的能力。当你准备批评你的学生时,你要学会控制你的情绪,千万不要让情绪左右了你的言行。此外,对学生应该有宽容之心,在教育中,宽容比惩罚更具有力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总不可避免地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善待学生的失误、要善待犯错误的学生,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在教学中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多一点肯定,少一点否定;多一点赞许,少一点挖苦;与其责骂,不如赞美。

  我们要做勤奋的学习型教师。要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哪怕是一件小事,要让每一件事都不留尾巴,尽量做到每一件小事都完美。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是每位教师最大的心愿、最高的荣誉。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课前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考虑教法。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还要不断追求自己的专业进步,不断树立危机意识,对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要能静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育人,静下心来做学问。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多听课,听课中多注意他人的教学艺术、教材处理办法、知识点的引入办法,如何与学生沟通的艺术等,特别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此外要经常反思,可以及时记录下教学中的一些事件、经验,为改进教学积累丰富、翔实的第一手材料。一位有魅力的教师,要有包罗万物的知识,能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完善的人格唤醒人,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所以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吸取营养。

  未来社会是终身学习的学习化社会,学习已成为最重要的人生权利。一个人要想不被程。

  读了这本书,对我的触动很大,我觉得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要把自己陷入琐碎的忙碌工作中,要腾出时间学习,腾出时间反思、总结,多看书,多动笔。同时,我们要学会享受读书的乐趣,读书在一定程度上如果是为了功利,自然就缺少了乐趣,而使读书成了负担。只有享受到了读书的快乐,我们才会主动去读书。会像一粒渴望成长的种子一样,努力的在书中吸取知识的营养,虽然不能说,读书学习是我们生活中唯一的快乐,但却可以说,读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会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一本好的书,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能够敲开你的心灵,并激励你去尝试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今后,我将多读书,读好书,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把工作做的更出色。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10

  这是一本关于教育理想的真情守望的著作。捧起刘铁芳教授的教育随笔《守望教育》,心中不由得涌起一种恍然的感动,在一个喧嚣的时代里,还有人以一份难得的执著守望着心中的教育理想。书中这样写道:“我们今天的世界确实需要雷厉风行的教育改革家,需要意气风发的行动开拓者,他们站在时代的潮头,引领着现实教育的走向。但这个世界同样需要默默的思想者,他们把目光停驻在喧嚣的背后,寻思现实和历史中那被热闹、浮华所遮蔽、遗忘的问题之域,在无言中追索他们心中的朴素和静谧的思想之路。他们可能常常被名之为实际的脱离者,时代的落伍者,但他们依然在寂寞中执著地思索。他们同样是可敬的!”

  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是被故事浸润着的。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一个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学爱好者,没有读过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会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尔德??一代代儿童通过阅读童话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长,而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们的阅读中成了经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所以,鼓励学生读一些著名的儿童作品,听一些儿童故事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于改善我们日渐贫瘠的道德生活,对于家庭的幸福,对于学校生活的充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看了刘铁芳先生写的深有感触。这本书刘铁芳先生为教育改革所写的一本随笔,记载着刘先生对于教育和教育改革的一些看法和见解,非常值得深思。

  他提出,我们不能简单地设定"什么是教育"、"教育该如何行动"、"教育非如此不可"的标准答案和机械化的行动模式,而是把对教育生活提问的权利交还给实践者,让每个教育人都能在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之中不断地去追问:究竟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好教育?正是在对现成教育实践的不断质疑、追问过程中,催生一线教育人的教育实践智慧,改善、提升每个教育人的教育生活和质量。教育需要理论与时间相结合,而且应是在承认整体现实格局合理性的前提下展开的具体的、局部的研究,理论研究是进一步贯彻显示行动格局的合理性,而不是单纯为了论证现实合理性而存在的工具。的确是的,没有理论的支持,实践会走很多弯路,所以,我们要研究理论;但是,单纯为了研究理论而研究,肯定不能跟现实很好地结合,甚至是背道而驰,所以,我们研究理论应该是以检验现实格局的合理性而存在的。

  书中还提到,近年来,社会越来越关心教育了,但是从很多方面我们接收到的信息都是以批判为主的,把教育的问题都归结于教师,甚至传言"一流的学生,二流的教师"。教育,其实是跟我们每个人相关的整个社会的事,应该是整个社会"关心并团结协作"的事,而不是出了问题就是老师或者学生个体的事情。比如应试教育,是我们所痛心疾首的,早早的就在宣传应试教育应该被素质教育取代,并且早早地就开展了素质教育,可是,一旦接触到实际的学校,应试教育的阴影还是挥之不去。因为我们一方面虽然反对应试教育,但当我们自己的孩子面临升学考验的时候,我们又成了应试教育服服帖贴的"忠诚守护者"。

  教育,始终是和教师,特别是一线教师息息相关的,因此,教育改革的最终出路还是要落实到每一个一线教师的身上。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次成功的课改,都需要大多数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教师的创造性的发挥,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水平是直接关系到我们教育质量的高低的。一所优质的现代学校,应该是以极力学校人的创造性生活的基本保证,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就是师生创造性的教育生活,是学校人优质的学校生活。教师的学习既可以是个体的、自发的,同时也是集体的、有组织的、系统的学习。怎样把学校建设成多层次、多途径、多形式的网状学习型组织,就成了当前我们现代学校建设的重要尺度。在课改中,一线教师如果只是作为被动接受者存在,用强制统一的要求来代替教师个体的参与理解和实践的话,那么,想要获得教师的深入理解和支持是很困难的。

  所以,面对课改,我们应该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时间与空间,上下交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热情与理智相结合,批判与反思相并举,稳步推进相关体制与制度的改进。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11

  抱怨在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是一种司空见惯的行为,通过认真阅读这本《不抱怨的教师》,我感到受益匪浅,认识到“不抱怨”的内涵。这本书从12个不角度重点从教师的思想问题入手,帮助教师直面生活中的困难、问题、挑战,唤醒教师对生活、对职业、对教育的美好感受。本书以优美生动的文笔介绍了大量的故事、案例,帮助教师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阳光心态。借鉴和吸收了来自社会领域和管理领域的很多先进思想与理念,青年教师可以得到很多实用的建议;班主任教师可以掌握很多攻心的妙计;追求高效的教师可以学会养成关键的好习惯。同时书中引用了很多古今典故、名人轶事、生活故事、励志故事、师生交往、课堂故事等等全面而丰富的素材。这些故事、案例、素材,教师既可以自己阅读体会;也可以作为教学资源应用到课堂中,讲给学生听;同时还可以在写作论文、反思中引用。具备广泛的实用性,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应用素材库。

  这本书可以帮助教师成为一个不抱怨的教师、一个积极向上的教师、一个优秀高效的教师,要成为这样一个教师,必须要懂得发现生活中的美,发现教育中的美;任教多年的教师需要新思想的营养,青年教师需要更多教学方法和建议;教师与学生交往要会攻心,在生活上要有情趣;成为一个好教师要进行必要的修炼,更要养成不断更新知识的好习惯;学习古今中外的教育大家如何当一个好老师,从中得到启迪;学会从故事中发现教育智慧,从故事中学习心理学。

  长久以来,我们教师这一职业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社会和家庭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用人机制的改革和考核方案暂时的不完善,使教师这份职业的不稳定性增加,增加了教师对自己未来职业的不确定性,由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引发的焦虑、抑郁、担心等负性情绪正在悄悄侵袭我们的身心,我们教师成天也就唉声叹气地过上了日子,阳光心境正慢慢退出教师的心灵,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因此影响而大打折扣。何为阳光心境呢?阳光心境是一种持久地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工作有较好满意度、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较好适应工作环境变迁的心理状态。教师是否拥有阳光心境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一个学校,如果教师的身心健康得不到保障,很难说能培育出身心健康的学生,由于学生正处在一个人格形成和完善的关键时期,除了知识上的需求之外,更多的是对如何做人的理性思考,他们需要知道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示范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当教师的负性情绪带入课堂时,必将导致教学工作效率下降,师生关系紧张等问题的发生,而问题的出现反过来又加剧教师的负性情绪,久而久之,教师身心疲惫,情绪易激动,各种躯体不适症状如头痛、头晕、乏力、失眠、食欲减退时有发生,有些老师因此而不得不退出讲台,有些老师甚至产生过激行为,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将因此而蒙受难以逆转的损失。

  或许我们在工作中会觉得有很多不自在,不满足,不愉快的事情,客观的'条件让我们颓废、悲观。可是,我要说,人不是万能的,七情六欲在影响着我们,教师是不应该唉声叹气的。我国的教育条件非常非常不均衡,可以说是天壤之别,这点大家都理解。为这等等事,就要叹个气吗?我不是说不应该。光叹气就能改变局面吗?我认为不能,别人怎么想,我不知道。我以为,在不能改变局面的情况下,叹气没用,那只是白白浪费力气的!我觉得,我们应该更用心地去教学生。去感受学生。去感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另一份财富。如果用心,是可以教给学生很多东西的,不光光是知识!教不了学生当博士不要紧,教他们当好人意义要大一些!环境不好,我们就给学生描绘什么是美好的环境吧!我们给学生希望,他们就成为我们的希望了。你是笑着面对自己的希望呢,还是哭着面对希望呢?笑着面对希望,希望会越来越多,你会找到越来越多的快乐!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时注意保持快乐的心情,做一个阳光老师,拿得起,放得下,生活就会简单而充实。

  通过一遍一遍的读完这本书后,我应该把这本书的给我的教育启示融入到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去,把智者的理念、教育与生活融为一体,当我能真正将该书的精华转化为我的教育经验,这能是我教育生涯的一宝贵的财富,我必将言传身教进行到底!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12

  莎士比亚说过这样一句话:“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句话向我们诠释了教育的真谛——书籍就像蔚蓝的大海,翻滚着文化的辉煌和厚重;就像肥沃的土地,蕴藏着思想的博大与精深;就像广阔的天空,给人力量,让人自新,催人奋进!

  “营造书香校园,打造书香班级,让好书陪伴师生成长”是我校践行特色文学阅读活动的口号。这两年来,我们不断在努力践行着,组织学生的文学阅读活动一直在悄然无声中进行着,一如既往到今天。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在“文学阅读”这块热土上,我们收获了满满的幸福和喜悦。渐渐地,我欣喜地看到,开展文学阅读活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阅读本身,而是阅读之外的读书观念、读书习惯的养成,阅读方法的掌握,是为学生营造一种风气,一种氛围。

  一、注重环境布置,营造书香氛围

  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地多读书、读好书,我们班建起了读书吧,取了一个童真而可爱的名字叫“小笔头读书吧”。班级图书角的创建倾注了我们的心血。我从图书馆借阅了几十本中外名著;孩子们也从家里带来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书籍,有童话故事、中外名著、科技博览……全部图书都在班级图书角上整齐摆放着。同学们集思广益,制定了图书管理制度,并在学生中选出优秀的图书管理员。读书吧深深吸引着学生,课余饭后总能看到他们埋头看书的小身影,小小读书吧成了孩子们的天堂。

  二、通过文学阅读课加强对孩子们的阅读指导。

  如今的书籍名目繁多,而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鉴别能力低,面对各种各样的课外读物,或顺手拈来就读,或为猎奇而读,甚至读了一些不健康的读物,这往往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首先在选择读物上作好指导,如本学期结合课文内容给学生推荐了《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和沈石溪系列动物小说等书籍。内容涉猎多个方面,引导学生多读一些对自己的成长有帮助的书。

  接下来就是指导学生学会选择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我利用语文课、阅读课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教给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

  我还鼓励学生大量自主阅读,在阅读中学会生疑、释疑、自主探究;在阅读中自由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在阅读中自己去获取、去探究、去寻觅、去掌握,去感受读书的乐趣;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读书欲望;在阅读中形成自主读书的良好习惯。

  另外,每周一次的油城文学“我是快乐油城娃,我爱克拉玛依”循序渐进地开展着。我班阅读主题是“知油城历史,惜今日生活”。通过此次活动,提高了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拓展了孩子的知识面,丰富了孩子们的'见闻。

  三、以活动为载体,享受浓郁书香

  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学生创设阅读、延伸的机会,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让学生将学生将阅读思考所获转化为自己的思考与表达,从而感受读书的快乐。

  1、建立“读书漂流记”。孩子们将自己的阅读心得记载在特定的笔记本上,三言两语也行,长篇大论也行,漫画也行,不拘一格,不定形式。

  2、师生共读一本书。凡是学生读过的书我都一一进行了认真地阅读,然后利用阅读课和学生进行主题讨论。这样不但可以检验学生读书的效果,还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阅读的乐趣。

  3、开展智慧泉大评比活动。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把书本上精彩的字、词、句、段、篇,或读后感,记在学校所专门印制的智慧泉上,以丰富写作素材。然后定期进行评比展览。

  4、亲子阅读享乐趣。我希望,阅读要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学校走向家庭,带动家庭来一起读书,共同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于是,我在家长会时与家长宣传读书的好处,教给家长与孩子共同读书的方法,同时利用校讯通、QQ群让家长明白近期要读的书……不断地宣传,不断地沟通,家长越来越重视读书,越来越关注读书了,这样倡导的亲子阅读才真正的启动起来,有了家长的配合与支持,班级读书的氛围更好了,学生读书的热情更高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只有书声琅琅的班级才是真正的班级,喜爱读书的孩子才是未来年栋梁,喜爱读书的老师才能成为学生深深爱戴的老师,让书香浸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捧起心爱的书,诵读经典,牵手美文,共同构建令人仰慕的书香班级,打造最美书香校园。愿读书成为孩子最美的姿态,愿读书成为孩子永远的挚爱,让书香孩子浸润心灵。让我们“沐浴书香,悦读阅美”吧!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13

  书藉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精神的生活盛宴,是强盛民族、进步社会、健康人生须臾不可或缺的巨大支撑。培根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的文字使我们脱离了未开化的状态。书籍使我能够有机会以文字的形式,聆听大师的声音,提升自己的心灵。当我合上书本时,稍思片刻,就会深深地发觉:原来教育可以这样美的。

  书藉是人类的知识宝藏。它存储着政治理论、历史、哲学、文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儒学、道学等包罗万象的人类智慧。时代的飞速发展,使我们每个人面临着“本领恐慌”的危机,只有涉猎书藉宝藏,才能在各种难题和挑战面前获得解难题和取胜的锦囊妙计,从而使我们产生办每件事、思考每一个问题,都有大师在前面引路的感觉,创新思维脱颖而出。

  利用一学期时间,我学习了《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陶行知教育名篇》两本书的许多篇章,深有感触。明确了很多道理。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一言堂"已全盘否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那道指什么呢?我理解,应是指社会、政治的准则和做人的准则。而这些准则要理解他,不是容易的事,多少人就是在追求中,从少年到白头。

  准则其实是物与俱来的,有的隐藏较深或道理较深,有的则容易让人察觉和接受。不管怎样,求道是辛苦的,而且因人们的悟性所经历的辛苦程度也不一样,但求道的过程又是幸福的,真可谓“早晨知道了道,就是晚上死去也值得了。”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首先,教育事业是一个崇高的事业。教师对美好的事物应保持敏锐的态度。教师面对的孩子就是最美好的事物,他们有纯真的心灵、诚实的态度、自然的感情、善良的愿望,如果不能捕捉到那些美,你就辜负了造化的赐予。教师对美好事物保持高度的敏锐,才会发自内心的爱孩子,并因为爱而满心欢喜。教师要有“赤子之心”。做个很单纯、很简单、很好奇、很幼稚,有时有点傻劲的人。教

  师应有独立思想,让我经常思考教育问题,思考人的问题,思考我为什么而教,怎样教,将教育活动与人生思索融为一体。

  其次,在新的教育理念引导下,应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学生作为人,是需要灌输精神理想的,那么教师首先应该做的就是顺乎人性。学生需值得去珍爱,在工作过程中要学会宽容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另一方面,教师在尊重学生时,也要学会合理合法地惩戒学生,所谓“惩戒”,是指通过对不合规范的行为施以否定性的制裁,从而避免其再次发生,以促进合范行为的产生与巩固。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学会不培养乖孩子。如果我们将一个个乖孩子树为学生学习的楷模,而必然的报应就是,在这个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调皮捣蛋的孩子越来越多,而那些当初的乖孩子,将来他们也许就是“弱势群体“,汇入茫茫的失业大军。教师要做到“机智”地处理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必须具备多种素质和条件。我认为以下几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第一,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涵养师爱,以情促教。育人之道,爱心为先。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为能唤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要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爱几乎是惟一的力量。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怎样的老师来培育,你自己就做这样的老师吧!“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弃。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其实后进生同优秀生一样他们都是祖国的希望。对于那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第二,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人格,严慈相济。教师要“目中有人”切实关怀每个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人性中最宝贵的是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体验人生的价值,并提升这种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要让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树,把绿阴覆盖在他们身上;让体罚和变相体罚远离文明的场所。当然,作为教书育人者,也不能对学生的不良现象放任自流,宽严有度才是爱,做到严慈相济。

  第三,要有敏捷的思维,开拓眼界、拓宽思路。机智地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实质就是或因势利导,或抛砖引玉,或移花接木,巧妙地把话题转移,摆脱眼前的窘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敏捷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才能左右

  逢源,化险为夷。

  第四,要有丰富的学识。有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我觉得不对,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桶水远远不够,要开凿一眼泉,有了源头活水才能胜任今天的教学。”开凿一眼泉,就是教师要终身学习。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知识的更新程度是惊人的。在教育教学中涉猎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走出课本,善于拓展相关的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融汇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保护学生爱问为什么的好习惯,让自己的课堂更充实、更丰富。如果教师能做到精通专业,又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并善于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就能信手拈来,驰骋自如,找到偶发事件与教学任务之间的联系,迅速地切入正题。

  总之,通过这一个阶段的学习,自己的理论水平有了提升,思路更明确了,方法更具体了。当然,理解为道是自觉,不是自主。朝闻道,夕死可矣。即闻道者可以离开是非之人,进入立行真人世界。这又是另一种境界。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这一次的理论学习必将使自己获益匪浅。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14

  今年暑假,我挤时间读完了《做传递正能量的教师》这本书,写了一些读书笔记,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了认真反思,感触颇深。

  这本书中,我最欣赏的篇章是:《为人师表是永远的正能量》,《做个能力高超的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激发学生自身的正能量》。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阐述我的心得体会。

  一、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榜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细节。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时时事事做好学生的行为榜样。对于学生的行为习惯、纪律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如果只是单纯讲大道理,提要求,学生都懂,那么“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比如:教师要求学生认真书写,那么他的板书也应字迹工整,美观大方;让学生注意教室内外卫生,那么老师只需一个小动作“弯腰捡起字纸扔进垃圾桶”,就会使学生看在眼里,并主动捡起身边垃圾。再比如,做班主任时,要求学生早进班,不迟到,我就将自己的表调快5分钟,不论早操早读上课,都提前进班,而且无论刮风下雨。学生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大都能早到班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日久天长,学生们自觉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做一名快乐的教师,让学生“乐学”。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对生活、工作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并用“自信和乐观”去感染你的学生。教师这份工作,干了几年十几年后,会觉得枯燥乏味,仿佛苦行僧的生活。每天,除了教、改、批、辅外,还要和学生谈心,和家长沟通,学校还安排了开会学习等等许多工作,而且大家还面临考试成绩评比的压力。久而久之,失去了对教学工作的热情。而我认为,凡事如果我们多从正面去考虑,多从好处去想,那么你将变得阳光乐观。比如,有的老师认为下午第一节课学生状态不好容易瞌睡,所以去上课前自己情绪也不好。那么,为什么不这样想:学生中午吃饱了,也午休过了,精神状态也应很好,我应该想法调动起学习积极性。比如让学生课前唱歌,喊口号,还可以男女生拉歌,学生的笑容出来了,精神状态自然好了。我的数学课上连排时,如果学的内容难度较大,综合性强,学完后需要转入下一个问题时,学生会有些疲惫,我就穿插进一个脑筋急转弯,或数学趣事等,让学生再次活跃起来。在考试过程中,当面临考试难题时,我还教给学生们要用“阿Q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这道题我一下子想不出来,估计有好多同学也不会做,但我要沉着冷静,我就能想出来。”有的同学一看到邻座的同学翻卷子了,就觉得别人比他做得快了,就会慌张,我告诉他要这样想:“他写得快,不一定比我认真,他马虎,我细心,我沉住气,我认真审题,我准确率高,争取做一道对一道”。这样逐步增强学生自信心。有自信心了,学生就有了快乐,就会爱上你的课堂。所谓“好学之不如乐学之”。

  三、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魏书生老师曾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广阔的世界”。他们的内心有真善美,有假恶丑,有懒散拖拉,也有勤奋惜时。我们作为老师,要帮助他们发现那些自强自信、热情上进的部分,帮助学生把内心世界治理得更文明。每个学生都是潜在的天才,教师要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有的学生活跃调皮,但思考问题脑子灵活,那么应引导他多动脑思考新题,上课发言慢半拍,不抢老师的话;有的学生基础弱,但和同学关系很好,对老师也很有礼貌,应引导他多参与班级管理,并在学习上多向同学、老师求助;有的同学文化课不太好,但音体美方面很活跃,应鼓励他多参与学校班级课外活动,发挥才能。

  总之,教育就是唤醒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正能量。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做好传递正能量的使者。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15

  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一、教师,珍惜儿童对你的信任。

  孩子们对老师非常信任。“教师面对的是儿童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其实,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师应该学会蹲下来看学生,使他们感觉到你对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可贵之处,在教师的眼里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在学生做好事时候,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在学生做的不好的时候,我们更要关心和指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使他们在认识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不要加以指责,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样。其实他们也很痛苦,作为教师就是要时刻给他们启发和鼓舞,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有自豪感和尊严感。

  二、教学相长,取长补短

  “如果你发现绝大多数儿童练习本的字迹端正秀丽,错别字很少,那么这就是个明显的征兆:在这个班级里学生可以学到许多东西”

  想一想,我这几个月的教学其实真是这样的,“练习本”就是学生习惯养成的一面镜子,也反映着一名教师的教学效果。对于教师而言,学生习惯的养成是今后有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这一点,要时刻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得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对同事们的经验加以研究和观察,并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进修和自我教育。“学习优秀经验,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和方式机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教师学习应当取得某种信念。”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虽然我是一位语文教师,但对数学教学也从不放弃,我坚信只要自己肯努力,学生就会给我回报,我做了,我也得到了。

  以好带差,以小组牵动班级整体,发挥小老师的作用,以习惯培养为重点,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拓展思维、能力为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是我教学工作的宗旨,也许正是自己在平日的工作中做细点点滴滴,所以期末考试,学生的书面书写干净整洁,能够仔细的答题,班级的各项成绩好。

  低年级的小科课较少,大量的时间都是我们自己支配的,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搞好辅导也成了我们平日的重头戏,及时调整教学状况查漏补缺,让学生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有收获,在辅导中也能拓展思维。

  大量的辅导,必然规律带来批改量的增多,尤其是低年级,不批改是根本不行的,低年级必须面批面改,自己也能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在漂亮的字上画个圆圈,在干净的本子上画朵小花或者小五星。班级38名同学,每位同学的本上都留下我认真批改、圈圈点点的痕迹。

  也正是因为种种原因,学生很愿意把自己的作业本整理干干净净让我欣赏,让我评价。在批改辅导中,我特别注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本着上课多叫几次,批改多圈几次的原则,把更多的机会送给他们,只要他们肯努力,我愿意这样去做,不厌其烦。

  还记得和学生多种多样的识字方法,清楚流利地表达,还记得学生清脆悦耳、富有情感韵味的朗读,读课文各种不同的表演,识字也很有趣,可以加动作或者表演,如:“躲藏”我躲起来。在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朗读能力、书写习惯正在学生身上扎根,这又一次让我深深体会到在教学中,教师注重什么,学生就会展现什么,同时也就收获什么。

  我读了《施舍的树》这篇文章后,我被文中的大树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这棵大树为小男孩做了许多事:让小男孩在树荫里休息,让小男孩在它的树干上荡秋千,让小男孩把它的树枝砍下来做间屋,让小男孩把它的树干锯下来做船,让小男孩坐在它的树墩上休息。读着读着我想到了我的妈妈,妈妈很关心我,爱护我,天天烧饭给我吃,忙里忙外,不让我受一点伤害和委屈。

  有一次,我发高烧了,头晕乎乎的,妈妈骑着自行车驮着我到医院里去。在路上,妈妈一会儿问我:“卉卉,你要不要紧?”一会儿又对我说:“坚持一会儿,我们要到医院了。”忽然,一辆卡车从我身旁经过,我乍一听这声音后一惊,人一下子跌倒在地上,妈妈心急如焚,立即放下自行车,把我抱在车上,一个劲地自责自己。到了医院,医生经过一番诊断,说:“没什么大碍,只需要挂两瓶水。”我听后有些害

  怕挂水,妈妈对我说:“宝贝,放心吧,没事,针扎一下像蚊子咬一样。”我听后点了点头,心宽了许多。挂了两个多小时,我的病情明显好转,妈妈心中的一块石头才渐渐放下。啊,妈妈,你就像那文中的大树!为我无私的奉献!

  其实,天下的父母亲哪一个不是像大树这样爱自己的孩子,他们为我们付出了许许多多,我们要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他们,用一颗孝心回报他们,让他们感觉到我们已经长大了,已经懂事了!愿天下的父母都幸福快乐。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教师读书个人心得12-09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10-13

暑假教师个人读书心得01-07

【热门】教师个人读书心得03-09

【精】教师个人读书心得02-25

【热】教师个人读书心得02-24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15篇)11-24

小学教师个人读书心得01-04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15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