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思修课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2-06-21 12:35:40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学习思修课的心得体会(精选9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针对性都很强。思想品德是人的灵魂,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础。思修课与我们的学习、生活联系密切。它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关注了时代的脉搏,同时也解决了许多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思修课实际上是一门教我们如何为人的课程。它重在内心诉求和知行结合。以下是我整理的学习思修课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学习思修课的心得体会(精选9篇)

  学习思修课的心得体会 篇1

  当看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几个字时,真心讲,心情很复杂,可谓喜忧参半。

  社会上”小悦悦”,”南京彭宇案”,以及身边发生的“斩首哥“灯笼哥”尘嚣甚上时,人们或许被所谓的道德约束伤到了。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的确,社会环境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正确道德观的形成。

  在网上总是看到一些关于大学生的负面新闻,不得不承认,所谓的大学生,以前被人称作的天之骄子素质确实不敢恭维,颓废,缺乏自控力。

  许多大学生的基本价值观尚不完善,更需要受人指引,我想思修课就应该承担这样的责任吧。所以大学要开创一方道德的净土。而思修课就是这片净土的耕耘者。

  很多同学上课时喜欢坐在后排,在课上忙些其他事情或者干脆不来,有时思修课让人觉得好比鸡肋,嚼之无味,弃之不能。老师在上面唾沫横飞,下面伏到一片,或者高数,大物,电路中,或者QQ中,电子书中,或者NBA直播中,此景,何以堪?

  我也曾告诫自己不能如此的功利的学习,其实每天埋头苦做高数并不有趣,甚至有让人心情变坏的趋向,同学之所以如此,还不是它们学分多且不易学,何人挂得起呢?

  在传统的印象中,从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到初中的思品课,它始终或多或少的充斥着说教意味,搞一些空洞无味或有的没的东西,让人觉得不太实际。再加上思修课是开卷考试,易过。我想这或许是人们不太重视思修的原因吧。

  不能说思修课就能改变一些东西,但至少会有一些指引作用,哪怕某一段视频,某一句话然让我们心灵触动,我想那也算收获吧。而令人欣喜的是在这里可以学到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培养法律素养,曾经一度对国家的法律感到很陌生,尤其对一些的专业法律术语感到头疼,也不知道中国的司法体系到底是怎样一回事,更不明白基本的法律诉讼程序,印象中听的最多的关于法律的词语恐怕是打官司吧,对于法律更多的是敬畏与疑惑。

  还记得在家里经常收看中央十二台的法制频道,每当主持人讲一些法律知识时就会觉得原来不懂法是如此的可怕,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会与人发生一些纠纷,对于那些初入社会的大学生熟悉法律知识和相应的法律程序就显得尤为重要,生活中经常见到某些大学生中了无良商人设下的文字陷阱,一方面那些商人确实该死,但两一方面也体现了我们法律知识的缺失,很多时候,法律就是弱势群体捍卫自己的武器,但如何正确有效的使用这个武器也需要一定的知识积淀,普及基本法律知识也是思修课的一大功能所在吧.

  恍然间,大一下学期已走到尽头,回首这学期的思修课还是收获很多,也希望思修课越来越生动有趣,贴近生活,更加实用。

  学习思修课的心得体会 篇2

  在选课的时候,发现思修课每周开设了两节大课,与学习数学英语课程的时间比肩了,足见学校对于思修课的重视,这对于刚从高考走来的一名学生,确实感到挺惊讶的。带着期待我走进了第一节思修课堂,默默的倾听着与高中老师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和体会,使我在思修某些内容即使与高中相同也听听的津津有味,下面就说说我的体会吧。

  1.提高了我们适应大学生活的能力。

  从一定意义上说,进入大学就意味着独立地走上社会,走上生活。面对新的生活环境,我们谁是都可能遇到过去所没有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而思修课上我们学会了如何同过去没有接触过的人交往、如何去做过去没有做过的事、如何去解决过去没有遇到的问题,那就是尽快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经验,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在生活的实践中,我们独立生活的勇气和能力一定可以得到提高。

  2.大学的思修课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德育、法律。

  中国古代思想家司马迁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充分说明了"德"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品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只有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才能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我们的国家要正常有序发展,我们人民的权益要得到保障,就离不开法律的制定和完善,其中老师重点想我们讲解了劳动法,这对于在三年后就要从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并走上职业岗位的我们,真的是太重要了,这有助于我们明白自己的权益和义务,以及当自己权益受损时如何利用法律武器即以维护。

  3增强了自我定位的能力。

  怎样定位自己对每个大学生必修好好把握的,这关系到我们的大学三年时光如何度过、自己以后的人生如何才意义。依稀记得老师在课堂上我们未来希望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这有何尝不是一个自我定位,我想每一个现在一直在为自己未来理想而不断奋斗的人是幸福的;反观那些从不自我定位,从不思索自己以后人生的,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哀,因为他们不知道存在这里的理由,只能虚度光阴。这是我们每一人要引以为戒的。

  总之思修课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能感觉的到,真的感谢学校开设了这门课程,和思修老师对我们的付出,同时对于思修课我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对于思修课堂,老师好可以再严格一些,比如有的同学吧电脑带到教室玩游戏,这样给周边同学造成了不好影响。然后就是感觉学生参与度不够,每次回答问题就那么几个人,这当然很大程度上还是学生自身的原因,但是老师这方面有点要注意的是:应该让学生"开第一次口,"万事开头难,相当一部分同学就是没有迈出"第一次"这关键性的一步,所以就体会不到参与的快乐,慢慢的就觉得老师提问与他"无关",干脆就一直不参与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老师点名这项制度要继续严格坚持下去,同时对于逃课的同学给予相对应的措施,这样才能杜绝个别同学的侥幸心理,从而促进教学有效有序进行。

  学习思修课的心得体会 篇3

  思修是一门组织形式相对轻松,内容涵概广,重在自我认识与塑造的学科。如今,课结束了,但留给自己的思考却是永远的。

  以前总觉得思修课没有专业课重要,但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才明白,思想品德是人的灵魂,语文学得再好,如果品德不好,只能是有害于社会和人民的人。思修课是不可缺少的。它与我们的学习、生活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它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走入了生活。它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关注了时代的脉搏,同时也解决了许多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

  思修这门课教导我们做个智慧的人。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知识积存得再多,若没有智慧加以应用,知识就失掉了价值。学习了思修,我知道了什么时候“为”,什么时候“不为”。知道我在做什么事,知道热爱做什么样的事,知道能把什么事做成什么样。要用自觉端正态度,用学习积累经验,用勇气放弃包袱。对弱者,光关心不够,要帮助;对下属,光公正不够,要善良;对别人的失误,光原谅不够,要忘记;对自己的未来,光梦想不够,要行动。空才能生慧,学才能生智,心宁智生,智生事才成。每一个人都有值得尊重及学习的地方,慈悲的人教授慈悲之道,横蛮的人教授忍辱之道。如果一个人缺少智慧,又不愿意流汗水,那么谈何成功。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建设>这门课程,从中我收益良多。也许有人会认为这门课程并不重要,但实则不然。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思想道德修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不在于它拥有多少生产力,而在于它全面发展的程度。社会越完善就越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而精神文明发展的关键就在于社会成员的思想素质。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建设>这门课程来提升。

  思修包涵的范围很广,我想分部分说一下我的理解。

  一、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众所周知,理想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是一个人得以支撑下去的精神动力,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怕的。我们在大学生活四年为的不是碌碌无为。一事无成,而是向着一个目标不断努力,并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只有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才能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从而实现我们的人生目标。

  二、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光辉历史为我们积淀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留下了许多优良传统,爱国主义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未由于时间的推移而失去色彩。相反,在新时代越发的彰显出它强大的生命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在于它数量的多寡而在于它的民族精神,它是一个民族的精髓所在。只有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才能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只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能获得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不因失败而垂头丧气,也不因成功而沾沾自喜,才能用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四、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如果说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生存的硬件设施的话,那么道德品质便是软件设施。能力固然重要,但没有道德做后盾的能力只是一种盲目的付出。一个人,只有遵守道德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使社会生活有秩序的进行。而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只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做一个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大学生。

  我通过思修(思想品德修养)课的学习体会最深的是人生观的树立,我觉得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有正确的定位,也就是要能有正确的人生观。有无正确的人生观,不仅决定着一个人品格的高下和人生的方向,而且影响着整个社会精神状态和道德风貌。

  学习思修课的心得体会 篇4

  转眼间,本学期思修课即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如果说上学期的马原课让我对浩瀚的大千世界多了一份了解,明是非,辨黑白。那么思修则像予以我灵魂的一次涤荡,让我知对错,守规矩。让我明白何为人,人又为何。

  古语云:“道德不倡,天下不宁。为物生贪欲,贪欲生妄念,妄念即祸根,祸根必大乱。”古往至今,道德就是人们修身养性、完善自我乃至治国安邦的不二法门。不同的社会形态,存在着不同阶级的不同观念。就像封建社会,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是忠君孝亲、“三纲”;农民阶级的道德是等贵贱、均贫富。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的道德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自私自利、金钱万能;无产阶级的道德是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大公无私、英勇献身、公正诚实。

  思想道德像一方生气盎然的土地,脚踩着,人才不会虚浮不定。

  当前在校大学生们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我们生存、学习,都离不开思想道德,我认为我们活着,思想就一定要端正,道德绝对不能败坏。学会做一个符合国家繁荣富强,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我不仅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也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受尊重的人。这当然离不开一定的思想道德水平,去孝敬体贴父母,尊重并关心朋友,尊重对手,我想这都是我应该做到的。

  法律基础像一片星辉斑斓的天空,仰望着,人才明白头顶也有约束。大学生在接受主流价值观念教育熏陶的同时,也面对着其它思想观念的吸引和诱惑,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心态反映在法律意识上大多就是摇摆不定、及其脆弱的法律心理。

  我觉得我们应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

  首先,树立自觉守法意识。自觉守法是法治的重要标志和归宿,创制法律的直接目的也是法律的普遍服从。

  第二,严格的执法意识。通过强调公正执法的重要性,培植起当代大学生积极捍卫法律权威和尊严的意识。

  第三,养成诉求法律保护意识。主动追求正当的法律程序,保障法律权利的正确实现,监督司法公正。

  最后,要有法律监督意识,依法行使监督权既是现代法治的要求,也是行使公民权利的表现。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功与否,就取决于对新一代接班人法律意识水平。青年的素质,关系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青年知法懂法守法,国家才能赢得未来。我们要仰望星空,是因为星空很美,思想道德很有必要。我们要脚踏实地,是因为道路坎坷,法律基础不能缺少。让我们怀揣着远大的目标,思修在左,法律在右,在进取的过程中体会到丰收的喜悦,在憧憬的季节里实现青春的梦想。

  大学生活对我已不像高中那样,有点朦胧、感到新鲜却又不知所措,大一的我已渐渐融入大学忙碌却不慌乱的学习氛围,融入了多彩却也平实的象牙塔生活。但在学习、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仍有不少问题,需要我去思考去解决,去适应去转变。并在不断地探索中树立理想、提高修养、完善人格。

  本学期,我系统地学习了思想道德修养,结束了一个学期的思修课程,感觉收获良多,老师的每一堂课,对于我来说,都意味着一次深刻的教育。

  思修课开篇便阐述了理想信念这个凝重又不可忽视的话题。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苏格拉底的一句话: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信念而奋斗。但在奋斗前,我先得知道该如何树立理想信念,树立怎样的理想信念。作为一名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应立足脚下、结合实际,将自己的理想与社会与国家的建设相联系,树立起科学的理想信念。光有对美好理想信念的向往是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实践和行动。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大学生实现理想的必经之路。在学习中,我们要刻苦钻研、不畏艰难,孜孜不倦地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反对铺张奢华的思想和生活作风;在工作上,奋发图强,不怕困难,努力完成各项任务。虽然实现理想是一个长期、艰巨且曲折的过程,但只要我们能坚持下来,必将收获人生的喜悦,也必将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在第二章学习中,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新的了解,且更加坚定了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如今在国人眼里,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出路者甚众,他们崇信西学文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不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我认为许多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者大多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缩解或者曲解,他们一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儒、法、释、道,是落后的封建文化,而没有了解到更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我也是,对中传统文化的范围的了解也不够。其实中国传统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它不仅包括百家思想文化、文字、绘画、建筑、雕刻,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国画、书法、传统节日,少数民族等等。当“茶”(中国当代本土文化)遇到“咖啡”(西方当代制度文化)时,我们应当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确存在不足和缺点,故应当持有一种分析与批评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次也要学习西学、借鉴西制。大学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之一,我们更要热爱自己的文化,用心品味,认真学习,继承发扬。而不是一味地过洋节,学洋话,看洋剧。

  关于社会道德,老师不仅给我们展现了当今社会上存在的种种问题且和我们共同探讨了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及解决方法。“伪雷锋行为”、“活熊取胆”、“雷庆瑶的奋斗史”等等都让我感慨不已,感触良多。也许单单在一堂课上批判和讨论,并不能改变中国现在世风日下,道德凋敝的现状。但却可以让唤醒我们的社会公德,更清楚自己应该怎样去维护社会秩序,怎样去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学习思修课的心得体会 篇5

  思修课,我的第一印象是高中那样的思修政治课。没想到,上大学第一节思修课时,我彻底改变原来的观点。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学老师——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教,更重要的是用自身的学识,经历,个性来影响学生,使之思考,使之感悟,使之懂理 。

  第一节思修课后的每节思修课,我都觉得信息量好大,觉得收获到满满的正能量。还记得第一节思修课上老师问我们“为什么要上大学?”我当时的回答是“为了自由!为了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为了体验更多的事情,为了承担自己的使命,为了享受时而平静时而跌宕的生活。”

  而当时老师总结为两个字——“素质”!。

  如今大一就要结束了,但是还是感觉自己的成长速度太慢了。大一上时,因专业不是自己所喜欢的,所以会注意到学习方面要抓紧,我用对待高三的态度来对待大一上的学习生活,毕竟转专业会看你的成绩的。于是在平常的学习中,有一个潜在的意识的驱动,个人就会觉得生活过的很充实,成绩也还可以。但是大一下当我得知自己转专业面试失败时,……瞬间让我成长了很多。

  我突然明白了,有些事情不是你努力就能成功的,我突然意识到,原来个人的力量是如此渺小。什么是现实?“现实”二字,“现”的左边是王,右边是见,而“实”的下面是头,上面确是宝盖头。就是说,我们用理想的色彩之眼来世界时,还得记得我们不是万能的!这就是现实。那段时间,我没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做什么。那段时间算是堕落吧,感觉每天都提不起干劲,都过得浑浑噩噩,不知所措,随波逐流。

  可是,现在想想那时,虽然会不甘心,但是感觉都是好遥远的过去的事情了。而我不是真正做到了第一节思修课上我自己所说的吗?“去体验更多的事情”,举这个真实的自身经历,主要是想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验。

  生活的百分之九十五是平淡,而那百分之五的起伏不是我所能控制的。而我所要做的就是在那百分之九十五的平淡中体验生活。记得,罗曼罗兰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继续热爱生活。我算是偏理想主义的一个人吧。是的,我一直热爱着生活,一直在以一种虔诚的态度去体验生活。

  我相信,在接下来的生活中,我会尽量做到自己的承诺,我会一直相信善良,我会去感受生活的温度,我会去追求属于自己的自由!

  我想,思修老师们就是希望我们成为一个有个性,有温度,有担当,会思考,会分辨,知道自己的使命的人。而我们终会成为更好的自己!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才能拥有嘲笑这个世界的资本!

  学习思修课的心得体会 篇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针对性都很强、思想品德是人的灵魂,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础、思修课与我们的学习、生活联系密切、它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关注了时代的脉搏,同时也解决了许多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思修课实际上是一门教我们如何为人的课程、它重在内心诉求和知行结合、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应具有健全的人格与文明的素质,学了这门课程,我明白了很多:

  一、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做人应该有信仰,应该有理想、信仰是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航灯,自信是达到人生顶峰的动力、美好的前途来自于自强、自立、自信,不达目的不罢休,成功的道路得由自己去开辟,世事变幻莫测,没有永远的一帆风顺,只有永恒的信心与毅力才有可能找到成功的方向。

  从学习与事业角度讲,要有执著的事业追求,我们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勇往直前,持之以恒,用信心去克服一切困难,才有可能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达。

  二、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光辉历史为我们积淀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留下了许多优良传统,爱国主义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未由于时间的推移而失去色彩、相反,在新时代越发的彰显出它强大的生命力、民族精神,它是一个民族的精髓所在、只有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才能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根本观点和看法、从小的方面讲,首先要做的是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其次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鼓励自己,并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四、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一个人,只有遵守道德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使社会生活有秩序的进行、而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只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做一个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大学生。

  五、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公共生活中应知荣明耻,自觉履行社会公德和法律义务、它是锤炼人的思想品德,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身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有责任为维护社会和谐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六、培养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处于大学阶段的我们马上就要进入社会,在我们步入职场之前学习有关职业精神的知识,可以让我们提前做好准备、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为我们将来做好铺垫、社会大家庭是由一个个小家庭组成的,只有保证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才能确保社会的和谐。

  七、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制精神

  在国民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只靠社会道德来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利用法律武器,将法制与人治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八、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法律是约束我们日常行为规范的准则,学习法律,严格遵守法律,并且善用法律武器维护我们自身的权益,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素养、我们只有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法律修养,才能在法制国家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立志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此,我们应该开拓视野、刻苦学习,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打下坚实的知识和理论功底;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修养、磨练意志、砥砺品格、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并且脚踏实地、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在服务祖国、在服务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我想这门课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做人的准则这些将使我们终身受益。

  学习思修课的心得体会 篇7

  本学期的思修课我们学习了《孝经》《大学》以及论语等中华传统著作,在最后的课上老师还给我们普及了中医的相关知识,令我收获良多。

  《孝经》出自孔子故居墙壁藏书中。据传孔壁藏书为孔子裔孙孔鲋于秦末时所藏,汉武帝时鲁恭王扩建宫舍,推倒孔子故居墙壁始被发现。《孝经》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特别是西汉统治者宣扬“以孝治天下”之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它成为人们修养的必读书目之一。

  《孝经》所讲的都是天经地义,是我们人类所不能违背的,它指导着我们如何正确地对待我们的父母、上级以及国家,是我们的行为准绳。倘若我们违背了它,轻则我们将会使我们的家庭破碎,重则将会导致国家动乱,可见《孝经》的地位之高。何为经典,经典就是每句话都是真理,每句话、每一个字都不能被改变的。经过我们的祖先代代相传以及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检验《孝经》依旧为人所认可,被人视为经典,所以作为新一代的我们更有责任与义务去学习《孝经》。

  《大学》是国学“四书五经”之首。相传《大学》最早是由孔子收集、整理编入《礼记》的文章之一。后人把它和其中的另一篇——《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单独成书,并和《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四书”是我国古代教育理论重要著作,其内容和著述目的不仅在告诉人民怎样做人、怎样齐家。而且还告诉有邦有国者怎样安邦治国?同时还提示天子怎样做才能国泰民安,明德于天下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从成功与失败的古今人物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凡成功人士都曾自觉不自觉地遵照《大学》所说的“修身是为人之本”的要求修炼过自己。由此可知今人只要怀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并想尽早实现自己的理想,认真学习和研读一下《大学》,并按照《大学》所说的原则修炼自己,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论语》中对于教育思想方面的内容对我启发很大。在教育对象的选择上,他主张“有教无类”,不分贵贱、贤愚,机会均等。用今天的话来说,孔子非常尊重学生。在教育的方法上,孔子主张“因材施教”,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触类旁通,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必须注意循序渐进。本学期我所教的课文中,讲的就是孔子与学生的故事,再次重读孔子的《论语》,让我再次接受了教育。在教育的培养目标上,孔子认为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重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以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中医是在中国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要学好中医,就应该追本溯源,学习领悟古老的中国哲学,从根本上体会中医的思维方法和思维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对中医有深刻的理解。不懂阴阳,毋论中医;不晓五行,莫谈中医;不知整体与联系,更无法学好中医。 近些年来,中医发展缓慢,一方面是受到了西方现代医学的冲击,另一方面很重要的原因是真正了解中国哲学的人越来越少,能够对中医产生深刻认识的人越来越少。有句话“不为名医即为名相”,从中可见一个好中医必须要具备较高的哲学文化素养。而具备这种素质的人越来越少,中医的发展道路也就越来越崎岖。所以,欲普及中医,发展中医,首要的工作是要加强传播传统思想文化。

  以上是我思修课的学习心得,这堂课虽然结束了,但是其留给我的东西将使我受用终生。同时,尊师重道的思想也进一步的融入到我的生活中,课前对至圣先师孔子像的拱手礼的场景时时在我的脑海中浮现。让思修课带给我的记忆伴我走过之后的学习生活,感恩老师,感恩父母。

  学习思修课的心得体会 篇8

  先前带者一种得过且过的想法,现在在思想道德课快结束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还没有站在上面说说自己的想法,谈谈自己的感觉,想想是失去了一次锻炼的机会。

  其实从小学就开始接触这门课,真正说要有什么体会也是从大学接触这本书开始的,以前都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现在,我能感觉到他的重要性,而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

  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当代大学生承担着历史重任,我们要适应时代要求,树立崭新的形象,理想是每个有抱负的大学生必要的前提,并要为之而奋斗,不能是3分钟热度。我们要追求真理,善于创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知行统一,脚踏实地。我们都知道,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他的道德人格必然会不断完善。

  这本书传达了许多社会上的信息,比如核心价值啊,社会发展观等等,这让我对这些都有了进一步了解。

  我们无论以什么方式来报效主国,都要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名族精神和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学习,掌握报效主国的本领。只有把自己的真才识学同报效祖国的志向结合起来,始终如一的身体力行,才能为国家和名族做出应有的贡献,实现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的人生追求。

  书上写者,人生需要认真,人生需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在这一生中我们需要做的无非就是这些,以前不是没有迷惘过,完全不清楚自己的人生该做些什么,现在我所知道的,是如此之多,他充实了我的生活,我的人生。

  学习思修课的心得体会 篇9

  一、思修课给我的感受

  转瞬间新学期就要结束了,直到思修课老师要我们写论文的时候,才突然发现自己没有认真听过几节课,去了也只做别的事,要么干脆就不去了,逃课,就是感觉思修课是多余的,对它好像有很多看法,几个月的时间根本什么都没学到什么。

  刚开始接触思修课的时候,特别是当我看到书上说学习思修课有助于我们大学生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有助于我们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的时候,有助于我们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时候,就对它不怎么感兴趣,我觉得这门课对我来说好像很熟悉,因为我从小学开始学思想品德到初中再到高中,一直都在学啊,我认为学的很多了,大学的这门课程只不过是增加法律基础知识部分,其他的内容不是和高中的大同小异吗?有很多学生都持有这种想法,认为思修课无关紧要。

  我有时候也觉得或许是我太肤浅了,认识不到问题的本质所在。而且在学这门课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它的枯燥乏味空洞,老师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知道一味的灌输,因此上大学后就不需要那么重视了,时间应该花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去,但是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是硬着头皮去听了几次课,果然不出我所料,这门课真的不怎么的在我眼里,感觉很枯燥乏味,有几次都听得想睡觉了,课堂上的人也不多,因为老师

  从不点名,也许她也觉得这样做没有什么意义吧,有很多都选择逃课了,于是我也就随波逐流,逃了几次课虽然知道大一就逃课不是什么好兆头,但我还是控制不住自己,很有几次只上了一节课就跑到图书馆上网去了,还有几次甚至没去。而且我发现去了的人,大都只是做自己的事,比如做作业上网聊天打游戏,做什么的都有,很少有人认真的听老师讲课。

  很多学生对思修课都有偏见,根本就不重视,仅仅只是敷衍了事而已。虽然老师也很辛苦,做课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找资料也是,每次上课时都讲得口干舌燥,夏天更是大汗淋漓,汗流浃背,但老师没有怨言,任然坚持讲课。有一件事情让我深有感触,一次晚上的思修课,我们的思修课老师提出了上次课讲过的一个问题,问有多少人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如果没有人知道她就不讲课了,结果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然后老师好像又提了一个问题,也是上次讲过的,令她大跌眼镜的是,这次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老师问了很多次还是没人举手,就像老师所说的,当时的她太失望了,真的很失望,她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并且也试图尽可能多的让她的学生学到一点什么,有所收获,但是显然她失败了。

  这件事让我感受很深,思修课怎么就会到这种地步了呢?难道就那么不受欢迎吗?但是,毋庸置疑想要这门课被取消是不可能的,至少现在是不可能的了,那就只能寻求别的解决办法了,而且学校既然开设了这门课,就一定有他的理由,通过学习这门课,我们应该会有所启发有所收获,对某些方面还是有益处的,不然的话,学校干嘛要既要浪费师资,又要浪费我们的时间呢,既然这样我想可不可找到一种既可以提高学生对思修课的兴趣,改善思修课的现状,又可以相对减轻老师负担的办法呢?因此我想首先要对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寻求解决措施。

  二、造成思修课上述现状的原因

  (1)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对思修课的偏见成见

  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是很重要的因素,就像前面所说的,我对这门课根本就不怎么重视,就像老师说的那样,我心里似乎对思修课有一种成见,而且很深,认为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学这么多年,学的应该够多了吧,而且对学习的内容更也很熟悉,无非就是讲爱国道德方面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陈词滥调,根本就不值

  得在花时间去学什么,很多大学生抱有这种心态,因此这就一方面的大致了对思修课的不重视,于是就不去上课,不认真听课,很多人即使去听课也有不同的目的。曾经看到过一次对大学生出勤情况,上课认真情况,学习态度以及对思修的看法等一些有关问题的问卷调查,虽然调查人人数有限,是学生个人组织的,而且问题也不全面,但从调查结果中也可以得出一些有用的东西。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1:思修课出勤情况:占调查总人数的50%没有缺勤,占总数的20%缺勤1~5节课,剩下的缺勤6节可以上。

  2:上课的认真情况:占总数40%的人认真听过课,占总数的20%偶尔听过,剩下的基本上没听过。

  3:大学开设此门课程的必要性:占总人数的50%认为开设此门课程有必要,占总数的30%认为该课程可开可不开,剩下的人持消极态度,认为学习此门课程根本没必要,只是在浪费时间而已。

  4: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有37.5%的同学是为了提高修养完善人格,有62.5%的同学是以拿学分为目的,从从上面的数据可以分析出:当代大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这方面出现了认识性不强,意识淡薄,这将导致大学生对开设此门课程持消极态度,不利于学校教育的实现。

【学习思修课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思修课的收获与感受12-11

思修课心得体会(通用6篇)02-22

大学生思修课心得体会范文02-16

思修课心得体会1500字(通用6篇)11-27

选修课心得体会(精选22篇)04-19

思廉日活动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0篇)06-04

学习飞行员冯思广烈士心得体会04-22

选修课心得体会(通用20篇)05-20

有关于高一数学必修课学习方法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