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阅读和答案

时间:2022-10-09 10:56:10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关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答案

  文言文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关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答案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⑤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

  ⑥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小题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4分)

  (1)吾日三省吾身。( )

  (2)学而不思则罔( )

  (3)死而后已( )

  (4)其恕乎( )

  小题2:翻译句子(4分)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 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两个“其”和两个“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也相同。

  B.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也不同。

  C.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不同。

  D.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相同。

  小题4: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主要阐述的是学习态度,指出要虚心向一切人学习。

  B.“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用反问的语气,强调了学习知识不在于让别人了解,而在于提高自己。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阐述的是做学问不能不懂装懂。

  D.“岁寒然后知松柏之最后凋也”比喻君子有宽广的胸怀。

  小题5: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结合课文说说,并阐明今后的打算。(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 省 (反省)(2) 罔(迷惑)(3)已(停止)(4)其恕乎(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小题2:(2分)(1)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

  小题3:(2分) C

  小题4:(2分)D

  小题5:言之成理就行。未结合课文扣两分。

  小题1:试题分析:试题分析:“省、罔、已、恕”根据语境即可推断出意思。“省”读“xǐng”是“反省”的意思,不能读“shěng”,误解为“地方行政区域”;“罔”在古汉语中是“迷惑而无所得”的意思,不能与“置若罔闻”中的“罔”相混,误解为“无,没有”;“已”在句中是“停止”的意思,“已”在现代汉语中常作为“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等意思理解;“恕”在句中是“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意思,不能与“宽恕”中的“恕”相混,误解为“原谅,宽容”。总之做题时,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句子时要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翻译(1)时,要注意“知”是知道、了解的意思,“而”转折连词,相当于“却”,“愠”恼恨、怨恨的意思,“君子”指有地位的人,或道德上有修养的人;翻译(2)句时,要注意“欲”是想的意思,“施”是施加的`意思。另外,(1)句是个反问句。最后把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3:试题分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两个“其”含义相同,都是“他们的,指上文‘三人’的”;两个“之”含义不同,前者指“好的方面,即‘(他们的)优点’”,后者指“不好的方面,即‘缺点’”。所以选择C项。

  小题4:试题分析:D项:“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岁寒,是每年天气最寒冷的时候。凋,是树木落叶子。松柏后凋,是说别种树木到这个时候,都已枯槁零落,独有松柏仍旧青翠不凋。比喻修道的人有坚忍的力量,可以耐得困苦,受得磨折,而不至于改变初心。

  小题5:试题分析:这道开放性的语言表达题只要设计的内容符合情理即可。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的含义是“看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自己内心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在学习或生活中,我们要向那些品行端庄、有聪明才干的人学习,同时,要对照那些犯错或做坏事的人,看看自己是否也和他们一样,并要及时改正。

【文言文的阅读和答案】相关文章:

文言文阅读答案02-07

初中基础文言文阅读理解考题和答案10-13

张魏公的文言文阅读和参考答案10-13

文言文《杞人忧天》阅读答案精选12-06

《明史》文言文阅读答案09-22

阅读题和答案12-28

时军国多事,用刑严重文言文的阅读答案和译文10-21

《魏晋风度二十讲.序言》节选的文言文阅读和答案10-13

燕相国书者的文言文阅读和参考答案10-13

失亲得学的文言文阅读和参考答案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