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莫贵于义》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参考

时间:2021-02-18 18:24:42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万事莫贵于义》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参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8分)

《万事莫贵于义》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参考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2分)

  (1)万事莫贵于义( )(2)不若手足之贵也( )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是贵义于其身也所欲有甚于生者

  B.人皆有之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

  C.故不为苟得也苟富贵,无相忘

  D.予子冠履予观夫巴陵胜状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小题4:上文运用什么论证方法阐明观点?(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可贵(2)如 比

  小题1:A

  小题1:为了争论一句话而互相厮杀,这就是把大义看得比生命更为可贵啊!

  小题1:比喻论证

  小题1:试题分析:此题不难。“贵”在古文中意思繁多:“价格高”“地位高”“重要、可贵”“尊重”,也作为一种敬辞。本句中对于“义”来说,“贵”为“可贵”义。“若”在古文中有“你”“如果”“比”“像”的意思,本文是将“冠履”“ 手足”相比,所以为“比”义。

  小题1:试题分析:A项中“于”都是“比”的意思;B项中“之”前者为“它”,后者为“的”;C项中“苟”字前者为“苟且”,后者为“如果”;D项中“予”前者为“给”,后者为“我”。

  小题1:试题分析:此句翻译难点在后半句,要注意释成“把”字句。“身”不是“身体”,而是“生命”,“贵”要翻译成动词“看得……可贵”,“也”的语气要翻译出来。

  小题1:试题分析:文中是用“冠履贵于手足”来比喻“义贵于身”,形象地说明“义”比“生命”重要,没有“义”徒有“生命”,如同没有“手足”而“冠履”无所用一样,从而论证了“义贵于身”的观点。

【《万事莫贵于义》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参考】相关文章:

文言文秦巨伯阅读及参考答案12-19

《晋平公问于叔向》文言文阅读及答案01-13

《满井游记》文言文阅读题及参考答案01-27

杨震论四知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11-12

课内文言文阅读及答案02-06

《公输》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01-14

文言文《神童》阅读题及答案01-13

文言文《阮籍》阅读答案及翻译01-20

《孟子》选段文言文阅读及答案11-13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高中文言文阅读答案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