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周记

时间:2021-08-08 13:17:45 周记 我要投稿

【精品】反思周记三篇

  一周的时间即将结束了,想必有很多难忘的瞬间吧,写一篇周记,将自己的经历记录在里面吧。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反思周记3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品】反思周记三篇

反思周记 篇1

  一阵阵清脆的铃声响起了,大家端端正正地坐好,等体育老师来。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向教室传来,之后便是体育老师气喘吁吁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体育老师用洪亮的声音说:“同学们排好队,要下去进行拔河比赛。”同学们一片欢呼声,特别是那些班里公认的“大力士”,更是叫得欢。

  到了下面,大家欲欲跃试,各自磨拳擦脚,准备着。首先是一组与二组,接着是三组与四组,最后胜出的两组再与五组vs。

  比赛开始了,这是一组与二组之间的竞争。刚开始,一组与二组不分上下,各各都憋红了脸,使出了吃奶的劲,争先恐后,不分高低。不过,渐渐地,二组占了上风,最后,二组获得了胜利!

  不过,最精彩的要数我们组与二组之间的冠军争夺战。我们各各都握紧了绳子,随时准备拉动。“预备,开始!”体育老师一声令下,我们各各都使足了劲,紧握绳子,生怕输掉。这时,我组的两位大力士钟宜杭和庄张育用力一拉,绳子便于走向了我们。不过,俗话说,“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呀,二组每个人都使出了全身的力气,使劲向后拉。绳子一点点的往二组方向过去,就在我们即将输的时候,我不顾一切,大声说“同学们,加油啊!”同学们顿时像是有了无形的力量,使劲往后拉。就差那么一点点,还差一厘米。“耶,我们赢了!”我们发出巨大的笑声,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这次拔河比赛真有趣!

反思周记 篇2

  一月六日对于我来说是个重要的日子,因为这天是我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的日子。这天,我怀着沉重的心情走进了校园,走进了考场。经过上午语文九十分钟,下午数学七十分钟的考试,期末考试终于结束了,每个参与考试的学生都如释重负。纷纷都去放松了。

  虽然其他同学都去放松了,我却怎么也放松不下来,因为我担心我会做错一些分数较多的题目,于是我到处和同学对答案,对过答案后,我意外的发现我数学考卷做错了两道题,一道是填空题,另一道则是最要命,也是我最怕的计算题,两题的分数加起来足足有三分,这样一来,即使我其他题目都做对了,数学最多也只能得个九十七分了,刚开始我还不相信我做错了,可是一连问了好几个同学,他们所做的答案都和我和不一样,这才让我相信我做错了。

  我伤心极了,因为这两题都是我不应该错的如果考试的时候认真一点的话,就不会错了,就可能考满分了。此时吃刻,我的内心很担忧,担忧的是自己这次考试会考不好,如果考不好,就会被上司批评——也就是被老师和家长批评,可如果考好了,就会被上司表扬——被老师家长表扬了。

  许多人认为,考试是一件很令人恐惧的事,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只要你把认真这两个字刻在心地里,在考试的时候运用出来,就不用担心考试时成绩会考差了,相反,成绩还会考好呢!

反思周记 篇3

  教学反思

  一个班上总有几个让老师特别操心的“孩子”,我的班上也是

  如此。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对于这种现象我没有过多的在意,对于他们的严重违纪行为我也只是说几句,总感觉自己没有经验,不知道如何处理恰当,现在的孩子打不得,骂不得,有时候把我气急了也就是小小的惩罚他们几下就算罢了,还怕处理重了影响学生情绪。对于非正式群体就更没办法了,感觉他们基本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无拘无束似乎已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而我只是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批评他们几句,教育几句,希望他们从此改正,但效果却是因人而异,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一个词语:因材施教。(反思:制定严格的课堂规章,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共同执行。可通过召开班会,对学生进行事件和情感教育,以增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融洽关系。)

  小学教学,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更多的是照顾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一年级的孩子,具体的形象思维占据主体,因此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准备实物,也就是教育学上所讲的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多用这些实物去刺激他们的大脑,扩展他们的思维,用具体的实物去帮助孩子们思维的延伸,这有助于他们抽象思维的开发与培养,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俗话说,手脑并用,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们走向社会,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只有手上动的多,见的多,脑袋里才装的多,到时可供提取的才会多。教学上的多动手做,多动脑思考,这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孩子们的想象思维,为其创造

  插上翅膀。(反思:多收集教学挂图,教学模具,多制作教具,有机会可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同制作教学器具,让学生更好的观察、思考,更好的掌握知识。)

  教学反思

  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以统一化的集体教学为特点,强调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检测等方面的一致性。它以假设的全班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一致性为前提,教学中就容易“一刀切”。一堂好课,首先应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制约着学习的结果,由此而产生的差异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数学学习倾向。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并不意味着搞“填平补齐”,而是在致力于绝大多数中等水平学生发展的同时,还要使那些在数学方面学有余力的优生脱颖而出,学有困难的学生学有所得,达到基本要求。

  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应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与学生个体或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单一课堂交往模式,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互动的立体结构;应有效地采用活动化、探索性的学习方式,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应在练习层次上“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应对某些特殊学生(特优或学困)给予特殊政策;应使课堂成为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

【【精品】反思周记三篇】相关文章:

反思周记03-13

高中反思周记10-30

【必备】反思周记四篇08-03

反思周记汇编五篇06-01

【热门】反思周记四篇05-30

反思周记锦集5篇11-02

月考反思周记(精选20篇)10-16

【实用】反思周记集合7篇07-22

反思周记范文合集6篇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