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周记

时间:2023-03-24 10:16:31 周记 我要投稿

【热门】端午节周记汇编七篇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转眼一周又过去了,想必有很多难忘的瞬间吧,立即行动起来写一篇周记吧。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周记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热门】端午节周记汇编七篇

端午节周记 篇1

  今天,是端午节。现在,让我来讲讲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吧!

  端午节的由来跟一位诗人有关。楚国有一位叫屈原的诗人 ,深受楚王的宠爱,有几个奸臣非常的嫉妒,就背地里在楚王面前说屈原的不是。终于,楚王不再相信屈原,并且把他流放到其他地方,远离家乡。不久楚国灭亡了,屈原还是很爱自己的国家,最终在五月初五那天跳进了汨罗江。 屈原跳江的那一日,是五月初五。为了纪念屈原,每到五月初五那天,人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就这样,这个习俗就一直流传了下来。直到现在,我们家乡还会在端午节这天,插艾叶、佩戴香囊、吃粽子。

  我大早上起来就看见我家的门前插着艾叶,开始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妈妈告诉我说是辟邪用的。 中午到了奶奶家,我自己还亲手包了粽子呢!首先先弄好粽子馅儿,粽子馅儿里有糯米、江米、蜜枣、花生、葡萄干,把它们搅拌在一块;其次用煮好的粽叶,包裹成一个三角的'形状,把弄好的粽子馅装进去;再用剩余的粽叶继续包裹;最后把包裹好的粽子用缠上绳子,系紧,防止蒸煮的时候粽子馅露出来。这样一个密不透风的粽子就做好了,把包好的粽子放假锅里,过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吃了。

  粽子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刚入嘴里,就能感觉到糯米的清香,就像吃QQ糖一样,很甜,很有弹性。不管是热的还是凉的,都很美味,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端午节周记 篇2

  今天是端午节,早上起床后,我看见桌子上有很多好吃的'。

  有粽子,有绿豆糕,还有杏子和桃子,我每样都吃了一点,妈妈还给我讲了粽子的由来。原来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一位爱国诗人屈原,他为了国家投江自尽了。人们为了保护屈原的躯体不被鱼虾吃掉,就在每年的这一天用粽叶裹上糥米,扔到江里喂鱼虾。这下我知道了每年端午节吃粽子的原因了。

端午节周记 篇3

  端午节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能够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鸡蛋、插艾蒿等都就是端午节的特色。

  小时候过端午节我足足能提前兴奋上一周,因为能够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了,那个时候生活比较单调,也很苦,不就是过节平常就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说起粽子,它不仅仅好吃,最主要的就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现着乐趣。每年端午一到,母亲在头一天晚上炮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就是我和母亲一齐包,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3、4个钟头,之后母亲把粽子泡在备好的两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拨开竹叶,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此时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那时吃起来就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节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门上,说就是为了避邪,我们小孩只就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义。

  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此时今后一向带着,据说能够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就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就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就是这样我们也很高兴。

  回忆儿时过节就是快乐的,节日的气氛也比此刻浓。

端午节周记 篇4

  端午佳节到了,我很兴奋。今天我家要开始包粽子了。

  一清早,妈妈就把包粽子的材料都准备好了。开始包粽子里,只见妈妈捡起四片粽叶叠在一起,用指头一卷,就卷起一个像漏斗一样的小斗,妈妈又用勺子挖了米跟枣包紧,又用另外一片粽叶裹在外面,用粽针固定好,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裹好所有的粽子就开始煮粽子了。妈妈把裹好的粽子,一个个放进锅里,加满水,就开始烧火煮了,大概煮了一个多小时,闻到了粽子的清香,妈妈说粽子好了,可以吃了,我在一旁已经迫不及待地干咽口水。妈妈看到我那馋样都笑得合不拢嘴。剥开一个粽子,雪白的米粒,红红的枣肉,狠狠地咬上一口,真是香甜啊!

  端午佳节吃粽子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习俗,传说在端午佳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的。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许多爱国主张,但楚王不采纳。最后,楚国国土被侵占,他满怀愤怒,跳江自尽,人们为了怀念他,崇敬他,在每年的那一天,就把粽子跟许多好吃的投到江里,就是为了不让鱼儿吃屈原的尸体呢。

  今天,这个端午佳节我觉得过的很开心,真希望天天都是端午节。

端午节周记 篇5

  记得我还小的时候,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到了端午节,我总要拉着爸爸妈妈的手,不惜奔波万里,乐颠颠来到外婆家,到了家门口时,我就能够隐隐的闻到一股似花香的香气,为了赶紧揭晓答案,外婆一开门,我就一溜烟从外婆的'胳膊底下钻了过去,直奔厨房。我寻着香气的源头,一点一点地寻找“答案”,令我大吃一惊。啊!原来是那白莹莹的糯米发出来的香味呀!外婆在上面抹了一层槐花蜜,怪不得我会把它误认为是花香呢。在糯米的旁边摆着黄橙橙地鸭蛋黄,喷香的鲜肉,还有那大大的既补气又补血的红枣,让人看了就垂涎三尺,恨不得马上就把它们一股脑的吞下去。

  外婆又冲我笑了笑,便开始包粽子了,外婆先把涂了一层槐花蜜的糯米上放了一个大红枣,接着拿起苇叶,把糯米放进去,又灵巧地摆动了几下,一只三角形的小粽子便映入了我的眼帘。外婆包粽子的速度堪称“打遍天下无敌手”。我看了外婆包了四个粽子,也没有发现出什么秘密,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地问外婆:“外婆,你包粽子的速度怎么这么快呢?有什么秘诀吗?”外婆笑而不答,过了好一会儿才慈祥地对我说:“也没有什么窍门,熟能生巧嘛!”听了外婆的话之后,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我爱端午节,我忘不了外婆包的那香喷喷的粽子。

端午节周记 篇6

  快要到端午了,美术老师教我们做香囊。

  老师先发给我们每人一张铅画纸,然后让我们横着对折一次,再竖着对折一次,剪两个一样大小的爱心。接着我们把爱心的`底部粘贴在一起,然后在爱心上画上图案,再往里面塞餐巾纸,塞满了,先把顶部用双面胶把绳子固定住,最后把还空着的地方粘贴住。这样香囊就做好了。

  我兴奋地把香囊交给老师,老师把我做的香囊举起来给大家看,同学们“哇”地叫了一声,那时我的心情是多么开心啊!

端午节周记 篇7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将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将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将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一年都过端午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一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妈妈。所以每一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许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将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将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将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将粽子包完后,将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时,总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说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妈妈包粽子有什么“秘决”,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得就是赛龙舟的`情形,几十个水手都手拿着桨,用尽全身的用手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势气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加油,加油!”,场边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地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多么壮观、激烈,可以说是独一无二,是端午节传统的象征。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端午节周记】相关文章:

端午节周记08-06

端午节的周记12-01

端午节周记04-16

有关端午节周记07-13

端午节周记范文09-17

关于端午节周记09-18

实用的端午节周记08-27

精华端午节周记08-06

端午节周记模板08-06

热门端午节周记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