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周记

时间:2023-03-26 19:23:21 周记 我要投稿

【推荐】端午节周记模板合集七篇

  时间一溜烟儿的走了,眨眼间,一个星期已经过去了,这一周内让你有什么启发呢?让我们通过周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吧。千万不能认为周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周记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端午节周记模板合集七篇

端午节周记 篇1

  每个地方的节日都有每个地方节日习俗的不同。在我们家乡最让人盼望的就是每年的端午节了,因为这个节日和其他节日不一样。

  在我们那里,端午节那天在太阳还没升起的时候,人们都会早早的起来。每家每户只要有十岁以下小孩的家庭,都会拿着一个红桶,桶里放着十二种不同的树叶和一面镜子,同时桶了还装了半桶水放在路边给太阳晒到十二点,然后就拿那水给小孩子洗澡。习俗的意思是洗了那半桶水就会一年平平安安,十岁以上的小孩,家长一般会同意到小溪或海边游泳。总之那天午时所有人都会洗上午时水。

  那天中午家家户户都会给饭桌上加上几个菜,其中在这几个菜中一定少不了的有鸡肉、鸭肉、狗肉。因为大人们说这三种菜是最上火的,今天吃了,以后不管吃什么热气的东西都不会上火了!

  端午节我们那里还要每个门窗两边要挂着点燃的.大香。这是老人们说的,这两边的香烟气充满满屋,可以辟邪。

  中最要的是在那天我们还可以吃上好吃的粽子,粽子里面包的材料一定有水产品,比如说鱿鱼,虾肉等等。这个好像是纪念一个叫屈原的人。

  现在想想,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而我在离家比较远的地方上学,所以不能回去过端午节了,只能堵在他乡想念自己家乡节日美好!

端午节周记 篇2

  今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因为放假,所以我起的比平时稍晚一点。当我睁开眼睛的时候,却发现我的手上脚上都被带上了五彩线。五彩线是由红、粉、黄、绿、蓝五种颜色组成的,很鲜艳;妈妈告诉我说,端午节带上五彩线会给自己带来好运的。

  洗完脸后,我就来到了餐桌前。满满的一桌,真丰富啊。有大大的三角形粽子,还有香喷的鸡蛋、鸭蛋、鹅蛋。看着这么多好吃的,我的口水禁不住流了出来。

  正准备开动时,爸爸发言了:“知道今天为什么要吃粽子吗?哪位“同学”知道请举手回答?”

  这可难倒了我了,我就装作没听见,等待爸爸解释。爸爸告诉我说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真没想到一种食物也有故事。

  爸爸讲完后,我已经迫不急待地想和他们做游戏了——顶鸡蛋。

  我在盘里随手拿了一个个头较大的鸡蛋,先和爸爸来了一个对决。而我的力气太小了,一个回合下来,就输给了爸爸。但是心里却不服输。心想:“可不能这么算了。”我又去洗鹅蛋,想和妈妈较量一番。

  只见妈妈在盘子中左挑右选的,好像里面藏了大将军。我好奇地问妈妈:“你在选什么?难道鹅蛋还会有什么不同吗?”听完后妈妈耐心地说:“你看这鹅蛋好像都一样,其实里面的学问大着呢!首先你要看蛋的形状,要选“小头”尖一点的,这样的`蛋会比较有优势一些。其次要看鹅蛋的外壳,光滑、细腻、颜色匀,这样的蛋壳更硬一些;根据这些特点选,一定能获胜。”

  我半信半疑地选了一个鹅蛋,就开始跟妈妈较量起来了。

  我双手紧紧地握着鹅蛋,使上了浑身的力气,顶啊,顶啊,只听见叭的一声,我赶紧收手,紧张地看了一下手中的蛋,我手里的鹅蛋竟然没破,还是好好的,“原来是妈妈手里的蛋碎啦,太好了,我赢了!我赢了!”我兴奋地边喊边跳,爸爸也高兴的拍手表示祝贺,妈妈看着我高兴的样子也笑了。

  真是一个难忘的端午节啊!

端午节周记 篇3

  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过端午佳节是我国两千多年的习惯,是为了纪念楚国大夫屈原的节日。

  过端午佳节要插艾叶,喝雄黄酒,吃粽子,看龙舟赛。

  今天妈妈带我去姥姥家过节,刚进门,姥姥就把包粽子的米,粽叶,肉都准备好了,就等我们来开包了。我和妈妈把手洗干净就开始包粽子,我是第一次包粽子,先看妈妈包。先把粽叶折好,再放一小半粽米,把肉放在粽米上,再放一把粽米,然后把粽叶包好,最后用线把粽子缠绕好以防粽米掉出来。看着妈妈熟练的包着粽子而我一个也没有包好,非常急,可越急我也越手忙脚乱。唉,又没包好,妈妈说:“别急,慢慢来,跟着我的步骤一步步来”。我慢慢的,一步步跟着妈妈的做,也包好了一个。我好高兴,拿着包好的粽子给姥姥看,姥姥还夸奖了我。我包的粽子虽然没有妈妈包的美观,但是也很不错。认认真真的做好了一件事,没有半途而废。中午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情格外的`好。

  下午,舅舅带着我们去看龙舟赛。站在江边,到处都是人,我们来的早,站在一个好位置上。开始比赛了,哨孑声一响,那些龙舟上的水手拼命的伐着收桨,前面的鼓手用尽全力的敲着鼓,后面的舵手掌控着龙舟的方向,总条龙舟上的人都要非常默契。龙舟越来越快,江边上的加油声也越来越响。江边上的人把掌声送给所以参加龙舟比赛的人。

  端午节吃了美味的粽子,看了精彩的龙舟赛,真的值得回味。而且划龙舟还可以增强划手之间的友谊。

  端午节,我们中国的一个美好的节日,一个美好的传统节日,我们在这天包粽子、品粽子、划龙舟。端午节,是古人所创造的,所以,端午节这个节日也表现了古人的智慧。

端午节周记 篇4

  我喜欢家乡的端午节……

  我的家在山青水秀的小林镇,我最喜欢家乡的端午节了。

  听大人们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为了不让他的尸体被鱼吃掉,就拿米团投入江中。后来,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每年到了这一天,爸爸妈妈就会拿糯米、肋排、老抽、生抽、黑胡椒粉、盐、糖、蚝油`等等这些原料包出各种形状的粽子来。有三角形的,四角形的,圆锥形的。真是好吃又好看,我太喜欢了。

端午节周记 篇5

  芭蕉绿了樱桃红,岁月太匆匆。一眨眼,又到了粽子飘香的时侯,我怀念起故乡的端午节来。

  每到农历5月初一,天才蒙蒙亮,母亲便叫醒我说:“快起来,割艾草、菖蒲去。去晚了,就割不到了!”

  哦,端午节又到了。我便欢天喜地的来到年年割艾草、菖蒲的野地里,割了一捆回来,几乎是每一个大门及房门口都挂上一副。一大清早,整个村子里,散发着浓郁艾草、菖蒲的馨香。

  早饭吃过后,不用母亲吩咐,便邀好几个伙计上山去摘箬竹叶扎粽子了。

  其时的家山,新竹成林,蝉鸣嘶嘶。还有满山的芒花,开得红艳似火,“或一簇簇,或一片片,乍看似少女的笑靥,仿佛又如天边的彩霞。”

  箬竹叶一般长在地势较阴的山坳里。其竿细细,其叶硕大。山风吹来,叶叶相撞,沙沙作响。摘箬竹叶,要拣新叶,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叶片,中指一顶叶柄,“啪”的一声脱落。

  我们这些孩子们,在故乡的怀抱里,这山望着那山高地跑着,跳着,留下一路欢笑。我们比着,谁摘得箬叶多,谁摘的箬叶大。

  箬竹叶摘回家后,母亲拿到锅里淖过,再拿到清亮的溪水里,一张张洗刷干净,就开始包扎粽子了。母亲把箬竹叶卷成圆锥型,然后用饭勺,填进糯米,用筷子插实,包好,将嫩竹篾一捆,一只只棱角分明的粽子便扎成了。

  糯米需淘洗干净,晾干,用少量的.碱和之。有时还在粽子中包上一些红豆、红枣、花生米及腊肉,味道就更好。

  粽子扎好便是晚上了。晚饭过后,父亲把粽子放在锅里,用准备好了的干柴煮上三四个小时,再让它焖到第二天天亮。食之,粽子余温尚存,还带着浓郁的箬竹叶的清香。

  粽子从初二一直吃到初五。到初五那天,母亲还要做包子,煮盐水蛋,煨大蒜子。对了,母亲还在蛋壳染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我的脖子上。这种意谓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蛋当然是越大越好,如果能在脖子上挂上一个大鹅蛋那就雄壮了。玩腻了,就用蛋打架,谁的蛋碰破了,就吃掉。最后留下的就胜利者了。

  到了傍晚,母亲把艾草、菖蒲收起来,蘸雄黄酒,撒到屋的每一个角落,消毒避虫。还在我们的额头上,手背上,脚背上涂一些雄黄。

  故乡的端午节,浸透着一种浓浓的乡亲、亲情。

端午节周记 篇6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它起源于屈原跳河的故事。端午节包粽子和划龙舟成了必不可少的项目。

  记得在那一年的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在包粽子,我看了羡慕不已,连忙叫外婆教我。先把糯米放进一个大盆子里,加上红枣桂圆和肉,再搅拌一下,馅就调好了。我把粽叶卷成三角形,边放馅边用筷子捅,但不可太用力。最后用绳子绑结实,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据说这是为了纪念屈原,老百姓包好了粽子后投入江河,用糯米黏住鱼嘴巴,鱼就吃不了屈原的尸体了。这也是为了祈愿一年里风调雨顺。划龙舟也很好玩。几个人坐入江中的船里,几条船比赛谁先到达终点。这既强健了身体,又培养了团队精神。不过,你可得谨慎点,灌水的滋味儿可不好受。

  除了吃粽子和划龙舟以外,还有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活动:放河灯。一盏盏莲花灯,映着清波荡漾的.小河,在那儿飘荡,真好看!我连忙做出各形各色的灯,还欣赏着河里的灯,真美好呀!

  端午节这个传统的节日,将会不断地传承下去。它带给了人们无限欢乐。我也亲身体验了一把,你们也来过这个快乐的节日吧!

端午节周记 篇7

  今天是端午节,学校放了假,一定过一个快乐的节日啦!

  早上,我起了床,我伸伸懒腰,走出家门。啊!只见一家家的大门两旁都插着艾草,成了村里一道奇异的风景。我在街上悠闲地走着,看着这家家门口的艾叶,心里想:这么多的艾草,人们到底要干什么啊;正在这时候,我遇到了退休教师王爷爷。王爷爷告诉我:这端午节在我国可是由来已久啊。这家家门前的艾草,五月初五这一天,在我们这里,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已经插了几千年了,传说这是当时人们为了“辟邪”,把艾草插到了门口,邪气就被挡在门外了,往后就不会走噩运了。这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愿望。

  王爷爷说的真有意思。

  回到家里,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是妈妈早已蒸好了粽子,这香味可真是奇特。我拿起一个,慢慢剥开一层层的苇叶,里面的'食物露出来了:大米、小米和大枣。吃一口,香到心里。我故意考问起了妈妈:“妈,别看您粽子包的好,可这吃粽子的来历您不一定知道。”

  “这些你也想难倒妈妈,吃粽子不就是人们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么。”

  看来妈妈知识也增长了。我吃着着香喷喷的粽子,忽然觉得心里沉甸甸的。是啊,两千多年前的今天,爱国诗人屈原怀着忧国忧民的一腔悲愤,投汨罗江而去。人们爱戴屈原,怕他的真身被鱼虾吃掉,便包上粽子投入江中;从此,这个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通过过“端午节”,使我更明白了我国节日文化的精深和厚重。

【端午节周记】相关文章:

端午节周记04-16

端午节的周记12-01

端午节周记08-06

过“端午节”周记精选03-05

实用的端午节周记08-27

端午节周记范文09-17

关于端午节周记09-18

精品端午节周记09-29

热门端午节周记09-30

推荐端午节周记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