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益善的历史典故是什么

时间:2022-10-03 09:34:57 历史典故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多多益善的历史典故是什么

  导语:多多益善,形容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历史典故,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多多益善的历史典故是什么

  【历史典故】

  刘邦称帝后,韩信被刘邦封为楚王,不久,刘邦接到密告,说韩信接纳了项羽的旧部钟离昧,准备谋反。于是,他采用谋士陈平的计策,假称自己准备巡游云梦泽,要诸侯前往陈地相会。韩信知道后,杀了钟离昧来到陈地见刘邦,刘邦便下令将韩信逮捕。押回洛阳。回到洛阳后,刘邦知道韩信并没谋反的事,又想起他过去的战功,便把他贬为淮阴侯。韩信心中十分不满;但也无可奈何。刘邦知道韩信的心思,有一天把韩信召进宫中闲谈,要他评论 一下朝中各个将领的才能,韩信一一说了。当然,那些人都不在韩信 的眼中。刘邦听了,便笑着问他:“依你看来,像我能带多少人马?”“陛下能带十万。”韩信回答。 刘邦又问:“那你呢?”“对我来说,当然越多越好!”刘邦笑着说:“你带兵多多益善,怎么会被我逮住呢?” 韩信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忙掩饰说:“陛下虽然带兵不多,但有驾驭将领的能力啊!” 刘邦见韩信降为淮阴侯后仍这么狂妄,心中很不高兴。

  后来,刘邦再次出征,刘邦的妻子吕后终于设计杀害了韩信。

  【拓展延伸】

  文化常识

  秦国灭亡后,刘邦被分封在汉(今陕西汉中市),不久便打出关中,与项羽争夺天下。汉军仅数千人且为乌合之众,由韩信指挥。韩信第一仗在井陉与二十万赵军对阵。他“背水一战”,大败赵军,于是士气大振。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井陉之战”。此后,也是韩信指挥的汉军击败了项羽,逼得项羽乌江自刎。故成语有“韩信领兵,多多益善”。

  成语示例

  这位公子却有钱癖,思量多多益善,要学我这烧争之法。(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五回)

  多多益善倒是多多益善,这回可是上面逼得急,要得急呀!(高玉宝《高玉宝》第十章)

  一个人身上不可能没有缺点而都是优点;但优点应该多多益善。

  在当前资金短缺情况下,要改变储备多多益善的习惯做法,紧俏的、一般的、市场上有随时都可调进的,各存多少要有所分析,逐步形成梯形库存结构。

  【用 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分句;含褒义。常与“韩信将兵”连用。

  【近义词】贪多务得、贪得无厌

  【反义词】清心寡欲、不忮不求、宁缺毋滥

  【押韵词】贪欲无厌、天崩地陷、焚枯食淡、雄师百万、短小精炼

  【歇后语】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呆子看财;曹操的人马。

【多多益善的历史典故是什么】相关文章:

残杯冷炙的历史典故是什么11-27

防微杜渐的历史典故是什么10-27

叶公好龙的历史典故是什么10-03

暗度陈仓的历史典故是什么?10-10

大腹便便的历史典故是什么11-27

天衣无缝的历史典故是什么09-13

其貌不扬的历史典故是什么11-09

跳梁小丑的历史典故是什么10-09

沧海桑田的历史典故是什么11-27

风声鹤唳的历史典故是什么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