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作文900字

时间:2020-11-06 17:11:29 小学生作文 我要投稿

有关冬至的作文900字合集五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冬至的作文900字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冬至的作文900字合集五篇

冬至的作文900字 篇1

  早上七点了,暗蓝的苍穹只隐隐露出一线鱼肚白。新月如眉,遥挂在疏桐上。

  天亮得格外晚,这也难怪,今天是个特别的节气——冬至。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通过土圭(最古老的计时仪器)来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公历12月21日或22日。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

  冬至为“进九”之始,但还不是最冷的时候,一年中最寒冷的时间是翌年1月8日—1月18日交节。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在古代人们认为冬至: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是吉日,值得庆贺。

  从周代起就有相关的祭祀活动。《周礼·春官》记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人民的饥饿与死亡。《后汉书·礼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唐宋时,以冬至和岁首并重。

  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还相互投刺祝贺。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据清人笔记《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实际上“混沌”与“馄饨”谐音,故民间将吃馄饨引申为,开辟天地,打破混沌。相隔百年,老北京冬至的饮食习俗已不同清代,倒有这样的俗语“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每逢冬至,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团团圆圆,其乐融融。

  在冬至节令吃食方面,南北方也有所不同。江南是鱼米之乡,盛产稻米,而苏州人则用糖、肉、菜、果、豇豆、萝卜丝等作馅,用糯米粉包成团,称作“冬至团”,馈赠亲友。也有在早餐全家聚食的,取其团圆之意。苏州还有在冬至吃馄饨以纪念西子的民俗。苏北人在冬至是要吃汤圆的。

  从中医养生方面看,在冬至前后做冬至灸(又称三九灸),可调理身体治未病,对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以及“阳虚型”疾病,如膝关性关节炎、老寒腿、虚寒型胃痛、慢性腹泻、腰痛等都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冬至灸是灸疗和“时间疗法”相结合的一种中医特色保健方法,冬至前后是最佳时间。

  冬至这一天北半球黑夜最长,之后白天慢慢变长,此时“阴极—阳生”,从这天开始,阴消阳长,阳气生发。冬至灸可顺应自然界阳升之气,天人合一,激荡体内阳气,驱寒邪外出。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目的。这也是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思想的体现。冬至灸可适用于任何年龄段人群,其中又特别适合“阳虚”体质者。

冬至的作文900字 篇2

  在江南,在我老家,有冬至祭祖的习俗。与清明扫墓有所不同,冬至祭祖主要是以修葺墓地,立碑等方式进行祭奠活动。修葺主要是指整理墓冢,除去墓冢上的杂草杂物,并在墓冢上添加适量的新土,使墓冢始终保持原有的形状。倘若墓主人没有后人的话,墓地就会杂草丛生,墓冢也会慢慢的与周边的地形成为一体,久而久之墓冢也就不复存在了。从中也可以看出墓主人家是否人丁兴旺,后继有人。立碑是指下葬时没来得及立碑的坟墓,可在冬至这天为之立碑,其他时间都不便进行此项活动。由此可见,冬至祭祖也是很有讲究的,马虎不得。

  又逢冬至,我们兄弟四人带上子侄辈去老家祭祖。像往常一样,为祖先的墓除草,培土,烧香,祭拜。特别是站在父亲的墓前,心中感慨无限。想想父亲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民,靠着自己的一双手,起早歇晚,辛勤劳作,把我兄妹五人养大成人。并先后为我大哥,二哥娶妻,为我姐出嫁。一大家子人,全靠父亲的肩膀,父亲的付出,才有了后来的我们以及今天的生活。是何等的不易啊。我甚至觉得与父亲相比,自己真的是很无能。在科学没有今天这样发达,物质生活没有今天丰富的年代,他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民怎么就能养活我们这么一大家子人呢。而今天的我们养一个孩子都是那么辛苦,那么艰难,那么犯愁。我真的好想知道父亲那一代人,心里是怎么想的,有没有感到愁苦甚至是绝望的时候。我依然还清楚的记得,在我五岁时的一个农忙季节的傍晚,月亮已经升了起来,我站在村口,等收工回家的父亲,我看到父亲见到我时脸上浮现出的慈爱和笑容,全然没有一点疲劳的感觉。我还得父亲用他那沾满泥土的双手,把我从地上抱了起来,并用他那沾满灰尘和汗水的脸,贴到我的脸上。那时的我还不知道什么叫幸福和感动。只知道好开心,好踏实。既不用自己走路却又可以借助父亲的高度看到远处。仿佛自己一下子变得也像父亲一样的高大起来。心里除了开心还是开心。这样的开心就像种子,洒在我的心里,一直到今天,沉淀为一种感动和感恩。每次站在父亲的坟前,我都会默默地对父亲说些感激和感恩的话。

  我没有理由不感激我的父亲。他虽没能活着为我娶妻成家。但他把我这样一个农村的孩子送进了大学。为我铺起一条有别于他自己的生活道路。他不仅教会我很多生活技能,还使我懂得要想有所收获就得有所付出这样一个道理。是的,我感谢我的父亲。不仅要感谢他给了我生命,还要感谢他给了我健全和健康。我感谢我的父亲,因为他爱我们,他为我们付出很多很多。懂得感恩这也是我父亲教会我的一个最基本的道理。

冬至的作文900字 篇3

  冬至吃饺子是传统的习俗之一。一大早,我还在梦里吃着美味的饺子,妈妈就用她那“河东狮吼”的大嗓门把我给叫了起来。我一起床便嚷着要吃饺子,却从爸爸口中得知家里只有肉馅和面粉,并没有现成的饺子。要想吃饺子,必须得自己做。“天下没有白吃的早餐”,我还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包饺子吧!爸爸开始和面,妈妈讲了一个笑话:有一日,孩儿他娘在炕上缝棉被,边缝边指导闺女和面。 结果不一会儿,闺女喊道:“娘,面多了,怎么办?”“加水。”又过了一会儿,闺女又喊道:“水加了,又稀了!”“傻丫头,再加点面嘛!”于是闺女就去加面,不料面又加多了,于是娘又教导加水,结果闺女喊:“娘,还是不行,水又多啦!”娘骂道:“那你不会加面,笨蛋!”闺女分辩道:“我知道!可是盆盛不下了!” 娘大怒:“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傻丫头,要不是老娘把棉被和裤子缝到一起了,下不了坑,我非抽死你不可!”

  听完了之后,一家人笑得前仰后合,爸爸学着笑话中的女儿问:“水多了,怎么办?”我拿起一把面粉撒在了爸爸头上,说道:“加面!”顿时,爸爸的头发、眉毛全白了,成了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儿,我“咯咯”直笑,爸爸想抓住我好好教训我一下,却因为眼镜上的面粉看不清楚,他只好去浴室清洗。妈妈接过爸爸的班,把面和好,搓成长条状,再用刀切成小块,用手按扁。现在只差最后一道工序擀饺子皮了。妈妈正准备去拿擀面杖却被爸爸抢先一步拿走了。接着爸爸便用擀面杖在我头上敲了几下。“哎哟!”我用手揉着头,心想“此仇不报非君子。”我又准备给爸爸送去我的面粉大礼,可肚子却不争气地叫了起来,正巧被妈妈听见了,她便说:“你们父女俩就别闹了。”“妈妈!”“你的肚子饿得在叫诶,你再闹它可能连叫的力气都没了。”我噘着嘴,气呼呼地站在一边看爸爸擀饺子皮。

  饺子皮擀好了,下面就要包饺子了。我拿起一张饺子皮,放在手心,用筷子夹了一些肉馅,放在饺子皮中央,在学着妈妈的样子把它包起来。弄了半天,一个“四不像”终于包好了。再看看爸爸妈妈,他们都已经包了十几个了,每一个都是那么美,上面有些小褶皱,就像芭蕾舞演员的天鹅裙裙摆。我要爸爸教我包,可他仍对我给他撒面粉一事“怀恨在心”,不愿意教我,还不让妈妈教我。我只好继续去包我的“四不像”。

  饺子终于包好了,下面就可以入锅了。饺子熟了以后,爸爸把我的“四不像”全都给了我。这明摆着是欺负我嘛,我得想个好办法把我的饺子和爸爸的换一下。有了!“爸爸,请你把醋拿来!”这次爸爸没有和我对着干,而是乖乖地起身去拿醋。我趁机吧爸爸的那碗饺子换了过来并紧紧地用双手捧着。拿来醋的爸爸见了无奈地摇了摇头,只好吃了女儿为他包的“四不像”。

冬至的作文900字 篇4

  宝宝睡着了,终于有时间来上会网,随着他一天天的成长,我个人的时间也越来越少,早上抱着他看电视,才知道今天又是冬至了。爸妈忙于在家和医院之间奔波,估计也忘了冬至要吃饺子了吧?爸爸常年不辞劳苦的工作,身体那么多毛病,我也希望他能彻底的治一治,把疾病扼杀在摇篮中。带着宝宝来娘家小住,父母自然很是高兴,也乐意帮我抱孩子,但是无奈不能耽误看病啊,所以只留我一人在家带孩子,虽然如此,可是我却感觉很舒心,也很自由,毕竟是自己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家。

  初为人母,有很多不习惯,我可以慢慢适应,也开始理解父母当年的不易,我对他们心怀感激,我感谢父母赋予我生命,哺育我成长,也感谢婆婆和公公哺育了我的老公,我知道自己应该孝敬他们,以后更应该赡养他们,这是我的责任,可是我却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结婚这两年跟公婆在一起生活时的那种不舒心,不是因为别的,是不适应,不是没有磨合,是太难磨合,婆婆对吃东西的挑剔,公公的不善言谈,让我时时刻刻感觉不舒服,我知道我自己也需要改变自己,去迎合他们,可是我更希望一家人可以其乐融融的坐在一起,无所不谈,彼此开开玩笑,生活也会更精彩,可是没有。我知道婆婆和公公的生活,一直是相敬如宾的`,他们从来不吵架,也不红脸,可是生活毕竟是油盐酱醋茶,怎么可能锅檐不碰勺呢?我觉得有点索然无味了。婆婆说我喜欢走娘家,确实,回到自己的家,感觉很亲切,而且爸爸是那种比较幽默的人,爸妈一辈子总是吵吵闹闹,却也过得其乐融融,我知道他们的性格里也存在着弊端,但是至少多数时候让我感觉很快乐。

  曾经疯狂的迷恋过《金婚》,看的如火如荼,有时候甚至觉得主人公就是自己,他们演的很生活,其实生活就是如此,吵吵闹闹,平平淡淡的过。如今又出了一部《金婚风雨情》,我也一直在关注,很喜欢胡军,喜欢他演的电视,觉得他很男人,这部戏中他演的耿直,也是一个粗中有细的极品男人,堪称经典,他能够理解舒曼,一辈子宠着舒曼,吵架时让着舒曼,难过时还能逗她开心,其实这就是我这辈子想找的另一半,如果能有这么一个人生伴侣,那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阿X对我也很好,可是他是嘴拙型的,不会说好话哄你开心,生气时从来不会说句好听的,我宁愿他能像耿直那样死皮赖脸的赔笑,即便不用道歉,也很开心了。跟了阿X,这辈子不会有这样的待遇了,我不去奢求,只希望今后随着宝宝的成长,家里能多几分开心和快乐,多些语言,多些沟通,希望宝宝今后能够跟我像朋友一样的相处,不分母子,那样我就很开心了。

冬至的作文900字 篇5

  12月21日就是冬至了,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谚语:冬至到,吃水饺!但其实,冬至吃饺子也有一段古老的历史!

  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有一句民谣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饺子多用面皮包馅水煮而成。

  相传河南人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原来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是总结汉代300多年临床实践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张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虽然常常吃饺子,但莫过于冬至和除夕这两顿饺子吃得最惬意和温馨,一方面是传统节日别有意味,另一方面是家人团聚,格外亲切热闹。

  现如今,饺子的做法也很多,虽不为治病吃饺子,但仍然要健康吃饺子,专家讲,从营养学角度来讲,制作饺子皮时不妨在精粉中适量加入高粱面、燕麦面等杂面,营养更丰富,口感也更好,尤其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如今很多饭店在饺子皮中加入菠菜汁、胡萝卜汁或者西红柿汁,色泽鲜艳、营养丰富。

  冬至,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也是中国人的一个传统节日。

【有关冬至的作文900字合集五篇】相关文章:

有关冬至的作文合集六篇05-11

冬至有关的作文08-20

有关冬至作文合集六篇06-21

有关冬至作文合集5篇06-18

有关冬至作文合集9篇03-05

有关冬至作文合集10篇03-04

有关写冬至的作文合集8篇03-02

有关冬至作文04-22

【精】有关冬至的作文01-06

有关冬至作文300字合集五篇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