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黄山的作文

时间:2022-08-06 15:25:01 黄山 我要投稿

【精华】游黄山的作文九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游黄山的作文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华】游黄山的作文九篇

游黄山的作文 篇1

  早上我和爸爸妈妈从宾馆出发到黄山玩,我发现在黄山收费站里的阿姨,很像飞机上的空姐,总是笑容满面的迎接我们。

  爸爸开车到了汤口停车场,我们就坐大巴上山。那里的山路弯弯曲曲的,司机开车非常快,我们坐在车上面好像坐过山车一样。

  到了览车的站点,很快我们坐上了览车,刚到半山腰时,外面云雾环铙,突然间览车就飞到了眼前,我们就像在看3d电影。

  到了山上,我看到了黑虎松,龙爪松,连理松,团结松,还有黄山的镇山之宝迎客松,它已经800岁了。它的家就住在我们住的玉屏楼酒店门口的东侧。我还看到飞来石,连花峰,等许许多多的奇石,这一路上我们走了起码5个小时,我们走得千辛万苦,爸爸说他的脚都快要起泡了,总算到了山顶的宾馆。

游黄山的作文 篇2

  国庆假期,我和妈妈要去爬黄山。早就听说黄山很壮观,终于要见到黄山了,心里又高兴又激动。

  坐了几个小的汽车,来到了黄山脚下,放眼望去,山很高,矗立在半空中,满山被树木包裹着,真是美丽极了。走在一个个台阶上,看见周围各种各样的树,听着导游介绍各个景点的由来,我 的心情特别激动,兴奋地总想快点爬到山顶。虽然走了很长的路,但是一点也不累,终于见到非常有名的“迎客松”了,它的样子像是在和客人招手,在迎接我们呢!只是见不到“送客松”了,因为游 客们随便垃圾,导致它的死去,真是太可惜了,所以大家出去玩一定要保护好环境。

  来到“一线天”面,远远望去窄得像一条线,只是人太多了,所以我们没去,只好到旁边的“鳌鱼峰”,它像一条鱼矗立在半山腰,非常徒。沿徒中有“莲花峰”、“天都峰”、“狮子峰”、 “光明顶”、“飞来石”总之都是不畏艰险的人才能爬得上去。在山顶上住了一晚,为了看日出,我们6点就站在外面等待日出了,终于看见太阳从山的另一边偷偷露出了半个脑袋,天空被染红了一大片 ,只是几分钟的时间太阳就完全升了起来,新的一天开始了。

  我们准备下山了,清早走在山中,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感觉舒服极了,我们看见了“猴子观海”真的像书里介绍的一样,一个半蹲的石猴子坐在山头上观看对的云海,山在云中间,云笼罩着 山,美丽极了。我们选择了坐揽车下山,坐在里面从高山上滑下,感觉自己在山中飞。

  结束了两天的旅程,我却丝毫没有觉得累,它的美、它的壮观,让我依依不舍,我对自己说,下次有机会我一定再来。再见了,黄山!

游黄山的作文 篇3

  登黄山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有好几次都梦到自己在黄山上玩的场景。这个寒假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黄山梦。

  早上我刚吃好早饭就迫不及待地冲下楼等爸爸妈妈,虽然路途遥远,但我们还是如期来到了黄山脚下,由于天色将晚,我按耐住兴奋的心情先拍了几张照片,就跟爸爸妈妈找宾馆吃饭、住宿。

  第二天我早早起了床,洗了脸,吃了早饭,来到黄山脚下停好车、买好票,开始登山之旅。

  爬呀爬,沿途中我发现山道边都建有一个个小水塔,水冰冰凉凉的,清澈见底,可以供游人直接饮用,上面还写着水塔的编号。爬到了一个歇脚的小凉亭,我问下山的路人还要多久才能登顶,那人笑笑说:“小朋友,你真厉害,不过现在还早呢,你才爬了一小段。”我听了立马呆在那里了,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决定还是继续爬。

  一家三口相互鼓励,经过4个多小时的艰苦跋涉终于登顶了。到了狮子峰,我兴奋地捧起地上的积雪扑在脸上,一丝清凉的感觉直透心脾,转身又看见了“石猴观海”,马上拍了几张照片留念,可惜雾太大看不到云海,也看不到远处的奇峰异石,但山上那一棵棵苍劲挺拔的松树也是一道不错的风景。

  因为山上冷,加上又飘起了下雨,我们只好坐缆车下山,匆匆结束了我的黄山之行。

游黄山的作文 篇4

  一日,跟朋友聚餐闲聊,闲聊中朋友说最近放大假,朋友是安徽人,问我们是否一起去黄山玩,就这样,在没有计划,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我们就开始了一次旅行。

  我们是坐火车去的,第一站就去了朋友家里,朋友的家人特别好客,热情!!!刚好那二天天气不太好,下着小雨,我们在朋友家玩了两天,第三天天公作美,天转睛了,太阳又不是很大,刚 好适合我们去登山啦!我们租了一辆车去奔黄山而去。因为我们平时锻炼比较少,所以我们是坐缆车上去的,黄山好高,好险,好奇,我坐在缆车上不敢往下看,我有恐高症。吓得只敢看朋友的鞋子, 唉……弄得她们个个都取笑我。到半山腰后,我们一边欣赏风景,一边爬山,沿途我们听导游(导游是 别 的团队的,我们是自由行)介绍不同的山形,风景,还有不同山的不同故事,让我们也知 道了黄山有童子拜观音,狮子峰,莲花峰,一线天,百步云梯……等山峰。

  想用什么词来形容黄山呢,我想用“美”,“绝”,“奇”,“险”来形容她应该是恰到好处的!!!!在上百步云梯的时候,我是手脚并用才爬上去的,那个地段很陡,中间有一段没有护栏 ,我不敢转身,一转身就会掉进万丈深渊,我的脚直抖,在那一刻,我是冲破了我的惧高极限才上去的,我觉得我很“了不起”,呵呵呵……

  第二天我们去了西递,宏村,后来还去了屯溪老街,我们玩得好开心,但我的脚因为爬了黄山真的好痛,上下楼梯都好痛,走路都要慢慢的。不过我还是体会到了旅游的快乐,收获不少。一个星 期的游玩很快就结束了,我带着好心情,带着我拍的美丽照片满载而归!

游黄山的作文 篇5

  今天,我来到了安徽省黄山。黄山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一奇山,人间仙境。以独特的峰林地貌构成奇、伟、险、幻的奇观。以怪石、奇松、温泉、云海“四绝”著称于世。

  黄山最著名的松树就是迎客松。它伸出的枝干仿佛在迎接客人来到黄山。所以它的名字就叫“迎客松”。在爬山期间我看到许多形态各异的松树被保护墙围住了,从中我体会人们对大自然的保护。

  黄山的另一绝就是奇石。由于黄山是由花岗岩组成的,所以山上到处都是形态各异的石头。通过人们的想象,形成了各种奇观。有猴子观海,仙桃石,仙人指路,飞来石,龟兔赛跑……看着这些奇石,让我想起了小学三年级学过的课文《黄山奇石》。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猴子观海。在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块石头形态像一只猴子。它坐在山峰上,好奇地观看着翻滚的云海,仿佛被黄山的奇异景观吸引住了。

  云海也是黄山的一绝。什么叫做云海呢?云层弥漫在两座山峰之间,就好像大海一样。而云层之上的山峰反而变成了一座座孤岛。云从山峰之间翻滚而过,好像千军万马向远方的战场奔腾而去。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成为数百年来赞美黄山的名句。这次黄山之旅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色。

游黄山的作文 篇6

  黄山方圆1200平方公里,从南到北四十公里长,从东到西三十公里宽,面积虽然很大,但开发出来的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只有154个平方公里。这154个平方公里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黄山风景区。黄山风景区在1985年就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1990年又被联合国世界教科文组织收录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我国虽然有三十处世界遗产,但是双遗产的只有四处,20xx年二月又成为世界地质公圆,黄山是我国唯一一处头顶三顶桂冠的风景区。

  黄山在秦朝以前叫三天子都,由于他的三大主峰海拔都在1800米以上,当时的居民都认为这座山只有神仙才能上的去,平民百姓是上不去的,所以叫三天子都。到秦以后改称黟山,“黟”是左边一个黑,右边一个多,读音和一二三四的“一”是一样的,因为黄山的山体大多由花岗岩组成,花岗岩的表面都有一层苔藓,这苔藓经过日晒雨淋之后远远望去是黑乎乎的一片,所以叫黑多山。黄山这个名字是到唐朝以后才改的,是不是到唐朝以后就由黑变黄了呢,那倒不是。而是在唐朝时这里广泛流传了一个传说,这个传说说的是我们的祖先轩辕黄帝在统一中原以后感觉自己是大业以成,所以就想寻求一种长生不老之药,使自己能得道成仙,就带领他的两位臣子,一个容成子,一个浮丘公,他们三个遍访了全国各地的名山大川,最后选中了黄山,在这里采药炼丹,最后服下仙丹乘龙升天了。由于唐明皇比较相信道教,也就非常崇信这样一个传说,于是在公元747年,也就是唐天宝六年,亲自下旨将黟山改为黄山。山名就由此而来,并不是黄颜色的山。

  那到黄山来看什么呢,说起来很简单,就八个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黄山的四绝,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

  其中黄山松位列黄山四绝之首,也是我们安徽省的省树。它属于高山树种,一般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也曾经叫台湾松,由油松转化而来。和马尾松相比有着一些明显的特征,它的树冠大多呈扁平状,而且层次分明,松针较短,也比较粗,颜色呈墨绿色。它的这些特征是和它的生长环境有关系的,一般高山上常年的风力都比较大,象我们黄山年平均风力为6-7级,如果它山下的马尾松那样长的高高大大,密不透风,大风刮过来的时候形成的阻力也就非常大,很容易将树头吹断,所以它的树冠为扁平状且层次分明就是便于滤风而保护树冠的。松针的颜色较深也是适应环境的,我们都知道海拔每上升100米,大气压强要下降,气温也要下降。

  大气压强越低也就意味着空气越稀薄,而大气层对阳光中的紫外线能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那空气越稀薄紫外线也就越强,而紫外线对生物的细胞有着很强的杀伤力,这个我想大家都曾感受过,在太阳底下暴晒一天会有什么结果?一般会火辣辣的疼,严重的会脱皮,这就是紫外线对我们人体细胞的杀伤。那松树也是一样的,为了抵抗紫外线的入侵,所以颜色长的较深,同时也起到增加热能的作用,我们都知道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接收热能的能力要强的多,所以它又有防寒的作用。

  据史书记载黄山最低温度达到零下28摄氏度,在这种低温下能正常生长就在于它的松针能够吸收大量的热能。这是我们很容易就能发觉的特征,黄山松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不过需要我们仔细去观察,它的根系非常庞大,一般比主干长15倍到20倍左右。为什么有这样庞大的根系呢?这也是和它的生长环境分不开的,我们黄山有这样一句俗语:黄山是无山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这些松树不是生长在土壤里,而是长在花岗岩上。那我们都知道花岗岩上养料很少,这就需要一个庞大的根系去到处收罗养料。其实这庞大的根系还有更重要的作用,因为植物的跟在作呼吸作用的时候会呼出二氧化碳,那根系越庞大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就越多,而花岗岩的主要成分除了硅酸盐之外大多是碳酸盐,这些不可溶性的碳酸盐遇到二氧化碳和水之后就形成了可溶性的碳酸氢盐,所以根系越发达溶解花岗岩的能力就越强,从而使它的根能深深的扎入岩石里头,我们所以才能在电视风光片里看到黄山的这些松树在悬崖绝壁之上顶风傲雪,大风刮不倒,大雪也压不垮。如果这些根仅仅生长在岩石表面,那大风一吹就倒了,大雪一压也就垮了。虽然黄山松有这样庞大的根系去到处收罗养料,但是它的养料来源还是远远不足,我们都知道,花岗岩中虽然有着丰富的矿物质,但是缺少一种元素,那就是氮元素,而氮元素是生命构成的基本元素,没有氮,氨基酸合成不了,生命也形成不了。

  那它的氮元素从哪里来呢?主要来自于夏季的雷雨天气,每当打雷下雨的时候,都会产生强电流和高电压,这时候电流可达到几千万安培,电压也可以达到几亿伏,在这种强电流和高电压的作用下,空气中游离的氧和氮就形成了氮化物——亚硝基,松树通过它的表皮吸收亚硝基来补充氮元素的不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的出来,黄山松的养料来源非常少,所以它长得也非常慢,但我们千万别小瞧这些小松树,虽然它很小,但它的年纪却很老。有一部电影年纪稍微大一点都看过,刘晓庆和陈冲主演的《小花》,其中有一段刘晓庆跪在台阶上抬担架的戏就在我们黄山的百步云梯上拍的,我们今天就要走过那段台阶,看过这部电影的应该还有印象,在台阶的旁边有一片小树林,这部电影是拍于1979年,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如果在山下这片小树林早已长成参天大树了,可是我们今天过去看看,它们依然还那么高,这就是它们生长环境非常恶劣所造成的结果。

  第二绝就是怪石,黄山是奇峰林立,怪石成群,但有名称的并不多,大约一百八十处左右。这些名称都是以前的游人根据自己的想象取了一些好听的名字,比如什么仙女绣花,武松打虎之类的,但这些只能说三分形象,七分靠大家想象,因为它们毕竟是大自然风化所形成,并非人工刻意去雕刻的。所以我们上去以后也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必非得局限于前人的眼光,因为所处的地域不同,所处的时代不同,审美观是不同的,看待同一事物所得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比方象西安来客人可以把某些石头看成兵马俑,象我们这些非西安的人会往兵马俑去想吗,可能性不大。再加上这几年黄山新的道路不断开通,景区不断扩大,前人不能到达的地方我们现在可以到了,前人不能欣赏的角度我们现在可以欣赏了,比如我们在去迎客松之前就有一块石头,形状就很象现在的通讯工具—手机,所以我们都叫它手机石,在没有手机之前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上面来的,对不对。

  黄山的第三绝是云海,黄山自古云成海,所以又有黄海之称。在黄山观云海的最佳季节是在冬季,一般在十一月份以后到第二年的五月初之前。为什么在这段时间呢?因为到十一月份以后黄山开始进入冬季,气温逐渐下降,随着气温的降低空气的体积逐渐缩小,高空的云层也开始往下落,而且气温降低后空气的对流速度也逐渐减慢,云层相对来说也比较薄,一般稳定在海拔1200—1600米之间,当我们登上海拔高于1600米以上的山峰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自己脚下是茫茫一片的白云,而且每当风起的时候云层会象大海一样波涛汹涌,看起来十分的壮观,所以称作黄山的第三绝。但到五月份以后随着气温的升高云层也开始升高,随着空气对流速度的加快云层也开始逐渐增厚,一般从海拔800米到两三千米都是云,这时我们就不要奢望能看到云海了,这时不但云海看不见,就连奇松和怪石也看不见了,因为这时整个黄山都被云层所笼罩,就不是云而是雾了,能见度好的时候大约能看到百米开外,差的时候只有三到五米,那我们能看到什么呢?只有头顶的茫茫大雾,脚下的台阶路以及身边的几棵小树,我们导游中有这样一段顺口溜:抬头看雾,低头看路,左右看树,不如回家睡床铺。

  在黄山累了一两天,回去别人问你黄山怎么样,不知道,还不如在家睡在床上舒服。而且我们黄山这样的天气还挺多,大约占到全年的三分之二,一年大约有两百八十天左右是雨雾天气。而这恶劣的天气却给黄山的经济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很多人是来了一次来两次,来了两次来三次的,运气不好的来四五都没看见也可能。所以大家不要以为来黄山碰到大雾是运气不好,其实这是黄山的正常天气,晴空万里才是不正常的天气呢。而且有时候往往是最恶劣的天气才伴有最美的景,我们有这样一句话;山以云为衣,云以山为体,只有有山有云的时候才有那种意境,才有仙山的感觉。晴空万里仅仅是把黄山一览无余,没有太多的回味,也缺乏韵味。对我来说偏爱黄山的冬景,那茫茫的云海,皑皑的白雪,苍翠的松树,俨然国画中的仙境,黄山四季皆胜景,唯有腊冬景更佳。

  那黄山的第四绝就是温泉了,我们黄山的温泉是名副其实的温泉,在出水口的温度为42度,这种温度洗浴既不会凉,也不会烫,因为我们人发烧最高也就这温度。而且是含重碳酸盐不含硫元素的矿泉,不仅可以洗浴还可以直接拿来饮用的。传说当年轩辕黄帝在服下仙丹后即将乘龙升天,但对着镜子一看,发现自己已是满头白发,满脸皱纹,这副容颜即使做了神仙也不好看,于是就跳进温泉,沐浴汤泉是三天三夜,最后须发尽黑,颜面如孩童,乘龙升天了。当然能把白头发泡黑,这功效是肯定没有的,除非您和轩辕黄帝一样吃了仙丹差不多。但要把皱纹泡没了还是可以的,不要说三天三夜了,估计一天一夜就差不多了,不相信的可以试试看。不过黄山要看的主要还是松、石、云,温泉只是走累了泡一泡用来消除疲劳的。好了黄山的简单情况就说这么多,具体景点我们到了山上再一一欣赏。

游黄山的作文 篇7

  徐霞客曾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今年国庆节,我便和爸爸、妈妈去了黄山。

  我和爸爸妈妈先坐大巴来到了黄山的必经之路:缆车乘坐处,往上看,云雾像一条白色的丝绸,围绕在黄山的半山腰间,好像给黄山系上了一条精美的腰带。

  买好票后,我们坐上了缆车上山了。在缆车上,我只感觉耳朵嗡嗡直响,朝上看,一眼望不到山顶的黄山上种着许多翠绿色的松树,像给黄山披上了一件绿色的外套;往下看,看到的便是万丈深渊,感觉随时都可以掉下去,令人毛骨悚然。

  上山后,我们游览的第一站便是驰名中外的迎客松了。

  迎客松在玉屏楼的悬崖左侧,树龄至少已有1000多年,是中国的国宝,国家的名片,它姿态优美,犹如一个绿色的大巨人,伸出自己一丛青绿,苍劲的大手,彬彬有礼地向游客们问好。傍晚时分,金灿灿的阳光与青翠的松针相得益彰,背后的云雾升起,使迎客松显得格外端庄优雅!

  往前走,我们看到了许多奇怪的石头,有的石头像一群小鸟在寻找妈妈,有的石头像一只仙鹤立于山中,有的石头像一双倒挂着的鞋子,还有的石头就更奇怪了,在左边看像一只小狗昂首挺立,从右边看,又像一位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在指挥军队黄山的怪石可真是名不虚传啊!

  傍晚的黄山恰如其分地出现了云海,站在莲花峰顶眺望天都峰,此时天上玉屏笼罩着薄薄的云雾,就像美丽的仙女披着一层薄薄的纱裙,薄云形成瀑布状的景观,恰好从天上玉屏穿梭而过,似涌起的海浪,一瞬间倾泻而下,宛如仙境。

  看完了云雾,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光明顶,在这里,我们搭着小帐篷,在美丽的星空下进入梦乡。

  第二天一早,我早早起床看日出,黄山初秋的早晨,云层之下细雨蒙蒙,山巅之上却是另有一番天地,云海的出现让人惊喜万分,云层慢慢移动着,这时的光明顶盖上了轻纱,宛如待嫁的姑娘,害羞得不肯探出头来,若隐若现,美得不可方物。这时太阳出来了,可立刻又被云雾遮挡住,随着太阳越升越高,终于云霞被终破了,太阳把遮盖黄山的云雾轻轻掀开,露出了可爱而又美丽的模样!

  这一次黄山两日游,让我感受到了黄山的美,我不禁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刀所折服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同时,我更加深爱我美丽的祖国!

游黄山的作文 篇8

  借公出之机去了黄山,总算了却了多年想游黄山的心愿。可是,回来几个月了,心中总是想说些什么。今天把我去黄山的感受说与没有到过黄山的网友,为你们将来去黄山作个参考,同时也为我的个人空间充个数吧。

  人称黄山有五大奇观,那就是奇松、怪石、温泉、云海、冰雪,可以说黄山把其它名山的风景几乎包览了。因此古人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喜欢山水者,黄山值得一去,绝不会像某些景点那样,不看一辈子后悔,看了后悔一辈子。从我个人的感受说,黄山有以下之奇:

  首先说,黄山的松为第一奇。一方面奇在它的形状上,什么迎客松、黑虎松、联理松等等——维妙维肖,简直就象人工修剪的一样;另一方面奇在它的生命力上,在几乎没有土壤的山峰的石缝中它也能生长,远远望去那树简直是挂在陡峭的山峰上。我分析其原因,不是它不需要土壤和水分,而是黄山一年四季百分之八九十的时间处在阴雨天,足以供给它生长所需的水分,但这在我们北方是不可想象的。三奇是在它的生理特征上。据专家考证,黄山松是为了适应其高寒的气候环境,由马尾松衍化而来的树种,它的松针比马尾松的松针短一半多,树皮也比马尾松为厚,都是为了适应环境才有这独一无二的“黄山松”。这一物种的出现体现了自然的力量,是黄山独特的自然环境创造了黄山松。其实黄山松的松针并不比北方的松针短,足有六七公分长。刚开始我还有些疑问,这么长的松针还说比不上马尾松的一半?但是等你看到山下的马尾松那接近二十公分的松针时,你就不得不信了。

  黄山的二奇为险峰。之所以称之为险峰,是为了区别于奇松,否则称之为奇峰更为准确。一方面奇在它的陡峭上。黄山峰的陡峻简直无法形容,用数字来表示就是坡度接近或等于九十度。走在登山的石阶上,胆小的人不敢向下看;当你提心吊胆地走过一段石阶,回头再看后面的游人,简直就是贴着石壁踩着云雾行走。因此,有人说“黄山有华山之险”,这句话一点也不错。另一方面奇在它的峰松合一上。一般的山峰尽管形状各异,但多为岩石突起,而黄山的山峰则神奇地生长着生命力极强的黄山松,这些形状各异,姿态万千的黄山松,给古峰增添了活力,增添了神韵。三奇体现在由于自然的神功,使黄山峰的石体被碉塑成不同的形象,加上后人的想象,更增加了它的神秘色彩(我不同意怪石的说法,因为那样就把黄山峰的神秘给贬低了),像鳌鱼峰、莲花峰、猪吾能等都是活灵活现。

  黄山的三奇为云雾。我认为,大凡高山都会有云海,这不足为奇。但黄山的云雾却较其它山峰为奇特。由于黄山多阴雨天气,云雾量大,再加上风大、峰尖(空气阻力小),云雾移动速度非常快,眼见若大一座山峰,正要对着它拍照,等你刚摆好姿势,那山峰却不见了(被云雾所掩盖),没过几分钟它又出现了。刚才还是漫天飞雪,能见度不过三百米,没一会儿又出了太阳。导游有些吹嘘地说,冬季游黄山,一天过四季,这话也不无道理。

  温泉并不是只有黄山才有。但黄山的温泉奇在他生在黄山脚下,如果你冬季登黄山,赶上山顶下雪,享受了冬天景致;下到山下就是春天和秋天的感觉;再进温泉一泡就立刻可以感受到百天的酣畅。使你能够真正体验到一日过四季的感觉,这也可算是一奇吧?

  黄山的四奇就是冰雪。黄山处于亚热带与温带之间,每年最冷的时候也就是零上十度左右。但是当我于十二月中旬登黄山时,山下只是看到阴云密布,可是山上却是漫天飞雪,能见度不足三百米。导游风趣地说,下雪时游黄山,就是抬头看雪,低头看路,两旁看松树(所有的奇峰都被掩埋在云雾里)。对于广东的游客来说,在黄山看到冰雪是比较神奇的,可是对于我这生活在黑龙江的北方人来说,冰雪是不足为奇的。但是我说的冰雪,不是单纯的冰雪,更准确的说应该是“松雪”,是大自然用冰雪在树枝上为人们创造出的奇景。纷飞的雪花被疾风吹动,挂在树枝上形成冰凌,冰凌在树枝上面沿风吹来的方向生长,依靠树枝的托力,可长到二至三公分,火树银花,其壮观简直超过北方的“雾松”。更让人不可思意的是,飞雪落在黄山松的松针上,在环形生长的松针上长出白色的冰凌环,每一簇松针都像是一朵绿心白瓣儿的花朵,远远望去每棵松树都是一个大花篮,一棵连一棵,真是美极了。其神奇不仅在于好看,而更在于它是用绿叶与冰雪扎成的花朵。

  总之,黄山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大自然赐与我们的瑰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有兴趣的朋友还是找机会亲自去黄山亲自体验一次吧,我保你不虚此行。

游黄山的作文 篇9

  我去过很多地方,其中,记忆最深刻的是――黄山。

  当我们把行礼放在宾馆后,我们就一起走进一个竹林。竹林里,一棵棵挺拔的竹子站在那里,随着一阵清风拂面,竹子好像在跳舞一样。走出竹林,眼前的景物不由得让我赞叹:“这里可真美呀!”在一个清澈见底的池子上有一座桥,桥的两边有一些野花。在池子里几只小鱼在里面畅快的游动,这美丽的景象让我们不由得在这里休息一下,照相留念。

  在桥上,我们看见一个石头在座大山上,爸爸走过来对我说:“这就是黄山上的奇石之一――飞来石,他就像一个陨石从天上掉下来,砸到这座山上。”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他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的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黄山上的石头还有很多,比如:“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真是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游黄山的作文】相关文章:

游黄山作文12-28

游黄山作文12-28

游黄山作文12-28

黄山游作文12-30

游黄山的作文01-15

游黄山作文07-05

游黄山作文01-01

★游黄山作文01-06

黄山游作文04-01

黄山游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