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节日作文

时间:2022-11-04 09:46:07 家乡 我要投稿

家乡的节日作文(1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节日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乡的节日作文(15篇)

家乡的节日作文1

  中国的习俗有许多许多,有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还有许多特别的风俗,舞狮就是其中之一。

  正月初四,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天宁寺祈福,偶然看见了舞狮表演,爸爸对我说:“舞狮是中国的一种民间艺术。每逢春节来临,有重大的庆典活动时,就会有舞狮表演,以其造型十分生动有趣,让人看了会忍不住开怀大笑。”

  听了爸爸所说的话后,我便认真地观看起了这场舞狮。只见,两只狮子从舞台两旁走了上来,一只是红色的,一只是金黄色的,这两只狮子时而站起,时而又趴下,身子随着锣鼓一摇一晃,果然惹得大家都哈哈大笑。它们还使出了一些小把戏,在地上扑、跳、翻、滚,有时眼睛一眨一眨的,有时又张开“血盆大口”。当人们响起一阵掌声时,它们就会来到跟前,任凭大家去摸一摸它的手、身子和脚。其中一只威猛的大狮子居然跳上了一张方桌,在上面舞动着,另一只狮子在桌旁徘徊,似乎也想上去,真是精彩极了!

  今天观看舞狮,我感觉十分快乐,收获也很多,因为我不仅从中感受到了狮子的威猛,还知道了舞狮在民间的内在涵义:就是国泰民安、吉祥如意的意思。

家乡的节日作文2

  今天是清明节,是中国传统扫墓节日,爸爸开车带奶奶、妈妈、我、哥哥一起回仙游老家。我的老家在仙游县城附近的一座大山上,我们经过了1个小时的环山公路终于到达目的地——我梦中熟悉的家乡。

  一下车,我们就闻到一股清新的乡村气息,四周青山环绕,整个乡村显得那样祥和。我们步行几分钟就看见一座泥巴盖得老房子,这是爷爷、奶奶、爸爸以前住过的地方,现在只有曾奶奶、曾爷爷住在那里。一进门就看见曾爷爷与曾奶奶,他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看见我们到来,那爬满皱纹的脸上绽开了笑容。问候完曾爷爷与曾奶奶,我们要去扫爷爷的墓了,我们爬上了屋后的山坡。春光明媚,阳光灿烂,小路两旁都开始热闹了。有嫩绿的小草展露着小脑袋,忙碌的蚂蚁在春运,春笋也悄悄地探出了小脑袋,山间的小路上真有趣,一会儿小鸡、小鸭与我们嬉戏,一会儿小羊、小狗与我们赛跑。远处绿油油的麦田和金灿灿的油菜花为家乡的春天添加了亮丽的色彩。不一会功夫,我们来到了爷爷墓前,爸爸带着妈妈与我认认真真地向爷爷的墓碑行三鞠躬。我多么希望爷爷还活在我们身边,与我们一起享受这美好的生活。

家乡的节日作文3

  家乡有一条清澈的河,春夏秋冬都那么醉人!

  春天,这条河生机勃勃。青灵河映出蓝天,河水更蓝。柔和的白云映在清灵河上,河水更白了。河边,绿草探出它的小脑袋,仿佛在听鹅姐姐报告春天!野花一朵朵盛开,打扮得如花似玉,像是在河上放了一个简单的花环。垂柳披着又长又细的辫子在河边招摇!

  热闹的小溪过去了,可爱的小溪来了。

  这条河在夏天是活泼可爱的。早晨,河水挺直腰肢,揉揉眼睛。中午,阳光像河里的小仙女,像金闪闪的金子。早晨的雨水把河里的荷花洗干净了。活跃的小鱼在用荷花当太阳伞!白鹅教宝宝在河里快乐的游泳,蜻蜓也不无聊。如果小河只露出尖角,蜻蜓已经站在上面了!晚上。这条河是最热闹的!它成了孩子们的天堂!

  孩子们在快乐地游泳,婴儿们在抓闪亮的精灵。阿姨和叔叔躺在神奇的电动背上,享受着人生的美好时光!

  秋天对农民的叔叔来说是一个快乐的节日。因为金米熟了,所有的果树和农民都要频频点头感谢他,因为是河水的乳汁给了发展。萧瑟的秋风吹来了小树,落叶飘入水中,变成了小船,流向地平线。

  冬天静悄悄的,雪花纷纷扬扬,因为人们在家烤暖烘烘的烤箱,只有冰下的河水静静流淌…

  河水带给我快乐的童年!它给我春天的世界之美,夏天的欢笑,秋天的收获,冬天的白冰白雪…

家乡的节日作文4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的端午节,大家都要吃粽子,一提起粽子呀,我就会情不自禁的流出口水,这东西可是我最喜欢吃的美食之一了。

  今天早上我两眼一睁,一股浓浓的粽香味就扑鼻而来,我一骨碌就起了床,赶快跑到厨房一看,蒸锅里正蒸着一盘粽子,看到它们我就有点垂涎三尺了,我着急的在厨房里打起了转。奶奶说:“你先去洗脸,粽子一会儿就热好了。”

  我感觉今天早上的时间怎么这么慢呀!我的肚子早在“咕咕”地抗议了!我等了好长时间那热气腾腾的粽子才端上桌,看着那热气腾腾的粽子,像一个个威武的士兵冒着酷暑在站岗,又像一个个“五花大绑”的娃娃,那身上的绳子有红有黄,味道还各不相同。这时我飞速地拿起一个粽子,用剪刀小心翼翼的剪断绳子,再剥开粽叶,这时看到的`是白色的糯米里包着一个小小的蜜枣,像是蜜枣穿着一件厚厚的棉袄。我慌忙咬了一口,甜甜的,香香的,滑溜溜的糯米和甜甜的蜜枣吃在嘴里,甜在心里,让我回味无穷,我一口气吃下了两个不同味道的粽子,真好吃,可是我的小手被弄得粘糊糊的!

  谢谢奶奶给我包的粽子,还盼着明年的端午继续能吃上奶奶包的粽子。

家乡的节日作文5

  时间过的是真快啊,转眼间就到了吃粽子的时候了,转眼间就到了这个时候了,五月节,这个节日是纪念屈原的节日,这个节日有的活动也很多。

  家乡的这个节日和其他的地区可能会不一样,家乡的这个节日会用上山,会用吃粽子,会用吃油炸糕,会做一些好吃的来纪念,这就是家乡的不同,有的地方会有赛龙舟,有的地方会用其他的方式,我的家乡用的是这样的纪念,和欢乐来度过。

  家乡的节日很多,家乡的节日让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就是这个节日,因为这个节日里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刻,这个时候不冷也不热,这个时候会有的更是和大自然接触的时候。这个时候大自然的空气最清新,家乡的这个节日有一种别样的欢乐。

  在这里能感受到一种不一样的快乐来。在这个节日里能看到妈妈们茫茫碌碌的在做着油炸糕,茫茫碌碌的在做茄盒,茫茫碌碌的在做些好吃的。还做了茶蛋,做了粽子。这些都是今天要吃的,这些都是今天要做的,吃其实也是分季节的,吃也是要让自己的心情随着节日的快乐而快乐的。

  家乡的节日让我感受到的是一种欢乐,家乡的节日能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风采。我能感受到这样的快乐源自于一种合家欢乐,因为这个时候在和家人一起度过才真的是最快乐的。所以能看到的是家乡独特,看到了家乡的欢乐,看到了这个时候节日的一种快乐。

  家乡的节日,这是欢乐的节日,家乡的节日,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欢乐,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最快乐,最独特的家乡节日。

家乡的节日作文6

  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风景优美的家乡,都会有民风民俗。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我的家乡是个风景优美的乡村——于楼,那里有清澈的河水,无瑕的天空,热情的人们。在正月十五的那一天,我的家乡格外热闹。在这一天里,我的家乡要请人赏花灯,人们都赶来这里来观看。在美丽的花灯下,会使人挡不住诱惑,都来观看,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也灭绝不了要看灯的决心,而热情的人们正在招待客人,忙碌得连洗手间都顾不得上。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过了两天,而看灯的人仅只有两天而已,在最后一天里,我们家乡还要送灶爷——这是于楼村另一个习俗。在每年的正月十五的那一天,还要送灶爷。

  我去看了看,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呆了。桌子上有许多百祭,有活灵活现的鱼,大大的猪头,还有用面粉做的十二生肖,在这几天里,每天早晨,广场上会有人在敲锣打鼓。

  在送灶神的这一天里,大街上热闹非凡,鞭炮声响彻云霄,去送灶神的人像一条长龙,有许多旗帜在迎风飘扬,前面擎着的是执事旗,他们对灶神有着崇高的敬意。

  家乡的节日真热闹!

家乡的节日作文7

  我经历了许多传统节日,而让端午节我十分难忘。

  端午节这天,我正兴致勃勃地打电脑游戏时,我猛地闻到一阵香气。顷刻间,我的灵魂被这“香气迷魂阵”给“勾”走了。我顿时没有心思打游戏了,便无奈地走到厨房。只见婆婆正拿着粽叶包粽子。那香味让我“口水直流三千尺”呀!我走到婆婆跟前,用乞求的眼光盯着婆婆,双手抓着婆婆的衣袖,一副“可怜样”从我脸上溢出了。婆婆“抵挡”不住我的“可怜迷魂术”,便无奈地笑笑,说:“好的,你想吃对不?可我没把粽子包完,你要帮我。”为了美味可口的粽子,我包!谁怕谁呀!我挽起衣袖,做出一种要大干一场的样子,拿起粽叶开包了。过了一会儿,五六个粽子就包好了!婆婆说:“你这孩子呀,手艺进步了呀!”婆婆一边抚摩着我的头,一边开始发表自己的长篇大论。我可不想听婆婆的唠叨呢,便一边说:“粽子好了叫我!”,一边“逃之夭夭”了。

  我坐在电脑边,不禁发出八千万分贝的尖叫。原来我到楼下时没有把电脑游戏关掉,让对手赢了!“啊!老天!我招惹你了吗?为啥这样对我?为啥呀!……”啊!天花板都快被我揭开了!但为啥……哎……

家乡的节日作文8

  “噼啪噼啪”转眼间又迎来春节。那阵阵的炮竹声正响亮的告诉我们:新年到,家家户户庆团圆。小孩子们的嬉戏声,大人们的祝福声,老人的欢笑声,声声入耳。

  灯笼照的又红又亮,在小小的客厅里,却充满了无限的欢心与幸福。我们一家四口坐在精彩的春节晚会前吃着热腾腾的饺子。

  除了春节吃饺子以外,我的家乡还‘流行’给亲戚朋友拜年的习俗。

  过了大年初一,首先去的是大姑家,刚进们就迎来了两百元的红包,好高兴呀。接着,爸爸妈妈与大姑一起唠家常,而我们小孩子呢?更是热闹的不得了,我和妹妹疯狂地在客厅捉迷藏,一会儿高兴地大喊大叫,一会儿就箭一般的冲向爸爸妈妈身边。

  最惹人喜爱的是我那才两岁多点的妹妹,只见她今天红似苹果的脸与着小小的屋子里颜色相称,樱桃似的小嘴,一摸她就咯咯笑个不停。

  走亲访友第二站-去姥姥家,我们需要坐两个小时的汽车才能到那里,座在车上,心里想着那美好的事情,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姥姥家。把我那早以准备好不知想了多少遍的‘台词’对姥姥说“姥姥恭喜发财,红包拿来”,我姥爷真是乐的合不拢嘴,姥爷大大方方的给了我二百元红包。哈哈,今天真是赚大了,可以买我那梦寐以求的书喽!

  过年真好,爬在阳台边看着美丽的烟花开始期盼下一年春节了。

家乡的节日作文9

  家乡有许多的传统节日,如:重阳节,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等,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端午节那天要吃那香喷喷的粽子,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吃粽子吗?传说有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位爱国诗人屈原,因为自己的国家破亡,于是便愤恨跳江,人们怕江里的鱼儿吃掉屈原,于是便包粽子,将粽子投到江里给鱼儿吃。屈原跳江时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将这天定为端午节。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可是你们会包粽子吗?

  要先到店里买粽子叶子,再买点糯米,花生,葡萄干等,先把粽子叶清洗干净,然后把糯米,花生等食物放到粽子叶子上,按照三角形的形状包起来,最后用绳子一绑就好了,由于我是初学者,总是把它包不紧,哎!管它三七二十一呢,先蒸上再说,蒸了一个小时后,打开一看,虽然皮已经开了,但仍然飘着那清香般的粽子味,再尝一口,更是无比的美味。有些人吃过粽子后,还要赛龙舟。

  虽然我没有真正看过龙舟比赛,但是依然能想象出那热闹的场面。这就是我们家乡的端午节!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尊老爱幼。在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长大才能为祖国做出贡献。

家乡的节日作文10

  一年结束了,除夕是团圆的日子,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庆祝一年平平安安的结束,新的一年总是会有好的景象。这就是家喻户晓的节日——除夕。

  我的老家在湖北,所以有许许多多从古至今的除夕习俗,古有:放鞭炮、吃年夜饭。今有:抢红包、逛夜市。我们一般除夕早上出发,经过六百多公里,六七个小时的奔波,终于抵达老家。一到家,就看见太奶奶在切菜,后来我才知道,太奶奶凌晨就出去买菜,连一分钟都没坐下来过,为的就是丰富的年夜饭,到时候一定要感谢太奶奶一下才行。于是,我坐在床上,玩了会手机,吃了点水果,就开始围桌吃年夜饭啦!我眼望去,“哇!这么丰盛。”桌上有香气四溢的烤鸭,有烤得通红的番薯,还有让人直流口水的肉馅糯米团。“哇,”于是大家就开始吃,由于太美味了,一桌年夜饭不到五十分钟,桌上的饭菜已经被大家吃个精光,“哇,肚子好撑”。然后,大家开始逛夜市活动了,我听妈妈说:“逛夜市相传在古代除夕是一定要买吃的和玩的。”我说:“这只是个传说而已,又不是古人人人都要买的。”“哈哈,被你猜对了,我只是唬你的。”妈妈说。“哼,我早就看穿你的伎俩了。”我说。妈妈无言以对,于是,我要了串冰糖葫芦和抽陀螺就回家了。

  一回到家,“哇,那可叫爽,二十几个红包手都拿不下,哈哈,变成富翁了,”我说。起数了数。“比去年得的多多了,多了整整一千多元,太棒啦!”我又说。

  过年太有趣了,要是天天过这样的日子该多好啊!

家乡的节日作文11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那一夜,一轮金黄的圆月高挂空中,家人团聚,是一个难得的美好节日。

  记得我还很小的时候,在家乡过中秋节,最忙活的就是老人们了。八月初旬,正是桂花飘香的时节,爷爷和奶奶总会背上一大个箩筐或者一个筛子,到山上去采一些桂花。爷爷抱着一个树枝使劲地摇,奶奶则抬着箩筐在下面接。桂花纷纷落下来,好像下着金黄色的雨点儿一般。将采好桂花带回家中,仔细挑拣清洗。在一个酒坛子中倒入桂花,再舀一大勺蜂蜜,封好放起来,到时候就成了香甜醇厚的桂花酒了。

  在十五的这一天,一大早奶奶就喊上了妈妈和爸爸一起做月饼。首先是发面,要想到时候饼的层次分明,酥软好吃,就要将面的比例分配好。发好面之后,擀面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擀面时必须顺着一个方向,绝对不能把里面的芝士面擀露。最后在里面包上各种美味的馅儿,撒上小芝麻,放进烤箱。不一会儿听到吱吱的声音直响,美味无比的月饼就喷发着香气出炉了。

  晚上我们将月饼摆到庭院中的石桌子上,倒上一杯杯桂花酒,一家人一同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好不快活!

  现在,每年中秋节我们都在他乡不能回去,但是我们会用手机和故乡的亲戚聊天通话。中秋,还是挺团圆的吧!

家乡的节日作文12

  我的家乡是温州,温州的海鲜是有名的。

  我们温州过年的十大习俗是:1冬至吃汤圆2晒酱油肉和鳗鲞5捣年糕4祭灶5掸新6贴春联7分岁酒8开门炮9拜年10穿新衣

  以上10点是我们温州人在过年时会准备的事情。

  在我们的温州的传统节日有:1、正月初一春节2、正月初五路神生日3、正月十五日上元节(元宵节)4、二月初二春龙节又叫龙抬头青龙节5、二月十五花朝节6、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7、三月初三上巳节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8、春分后十五日清明节(现定阳历四月五日)9、四月初八日佛诞日,又有牛节之称过了这天牛就要下地了。10、五月初五端午节11、夏至节12、六月六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13、七月七日,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14、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15、七月三十地藏节16、八月十五日中秋节17、九月九日重阳节18、十月初一十月朝,又称祭祖节19、十月十五日下元节20、十一月二十二日冬至21、十二月八日腊八节22、腊月二十三日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23、腊月的最后一天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以上是我们家乡的节日与习俗。

家乡的节日作文13

  春节是中国最传统、隆重的节日,也是历时最久的。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王爷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地让人热闹了一个月。

  老北京爱说腊七、腊八儿,冻死寒鸦儿。 清代,雍和宫内就有熬制腊八粥敬献佛、皇室权贵的传统,谓之佛粥,目的是与佛结缘,寓意像佛祖一样,喝了牧女施舍的杂豆粥而得道成佛。

  农历二十三,传说灶王爷第二天就要上天奏明玉帝人间善恶,玉帝依此降福祸,家家忙着祭灶。这天晚上,供上关东糖、糖瓜(意在粘住灶王爷的口)等,由家长主祭上香行礼,而后连将灶神连龛带像放在松柏枝、芝麻秸架上点火焚化,谓之送祭。这天晚上,鞭炮齐鸣,北京人说是过小年 除夕是全中国的狂欢夜,一切的辞旧迎新、祈福迎祥都在这一夜。全家团团围坐举行家宴,互相祝福尽享天伦,称之为围炉。饭后,小孩会把芝麻秸撒在庭子里,人行其上,称之踩岁。老北京有守岁至午夜时分,鸣放鞭炮,互道新禧,晚辈要给长辈叩首拜年,讨要压岁钱,全家再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说是吃到这个饺子的人,一年诸事顺遂。

  现在北京人过年,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加上丰富多彩文艺节目,喜庆气氛更加浓郁。1994年,北京禁放烟花、爆竹后,北京人只能到郊区的几个定点地方去看喜庆的新年烟花,但越来越多的北京人在尝试以越来越新鲜的方式来渡过这中国人的新年。

家乡的节日作文14

  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也称为端阳节。在这一天家家的门前都挂满了艾草,我家也不例外,奶奶一大早就到街上买了一大把艾草回来,说实话我不是很喜欢艾草,因为它会发出一阵奇特的香味,非常难闻,刺鼻。我一直埋怨奶奶是不是着迷了。奶奶不但不生气,而且还告诉我为什么要挂艾草︰是因为五月蚊很多,挂艾草可以蚊蝇,不仅如此还可以驱魔的,保佑我们一家人平平安安的,我慢慢地闻了闻周围已经没有一阵难闻刺鼻的艾草香了,而有着一阵美好的祝愿。

  端午节不但要挂艾草,而且还要吃粽子。说到粽子,我便想起了去年奶奶做的粽子,奶奶还像以前一样做着,我在好远就看到了粽叶了,糯米那清清的香味了,包好粽子,我们就把粽子放进锅里,我真想立刻就吃到粽子,3分钟过去了,5分钟过去了,粽子怎么还没好呀,我等不及了,过了一会,粽子出锅了,我立刻就拿出一个,看见那晶莹剔透的粽子,我尝了一口。我顾不上热,也顾不上斯文了,真是香甜可口,那里面的红豆像天上的小星星闪闪发亮。

  我为了知道更多关于粽子的知识,我便让妈妈讲给我听,妈妈看我这么想知道,便说给我听,粽子分两大类,有甜粽和咸粽,粽里有可以放肉和豆子,形状有牛角形,三角形等。吃完粽子以后我便和妈妈一起去散步,街上散发着香气扑鼻的香味,真是个难忘的端午节。

家乡的节日作文15

  农历九月初九日,一年一度重阳节。正是秋高气爽,瓜果飘香,登高远游的好时机。家乡的人们流行插茱萸叶,喝菊花酒,燃香祭天,互赠瓜果,老老少少登高赏秋,看一轮红日沉沉西坠,心旷神怡,其乐融融。

  关于重阳节,听老爸说,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呢。

  古时候,汝河边的一个小村子里,住着一个小伙子,名叫桓景。他家只剩他一个人了,瘟疫流行,他的父母和妻子都被可恶的瘟魔害死了。桓景一心想除掉瘟魔。后来他去终南山中寻访神仙,拜师学艺。经过三年苦心修炼,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然后奉师命下山除魔。

  农历九月初九这天,桓景让乡亲们每人吃一片茱萸叶,喝一口菊花酒,然后领着大家上了山。瘟魔出来后,发现大家都在山上,便向山上跑去。刚到山脚,一阵茱萸叶和菊花酒混合的香味扑面而来,瘟魔顿时头晕眼花,刚要逃走,被桓景一剑刺死了。终于,汝河的百姓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此后,每年这一天,人们都插茱萸叶喝菊花酒来纪念桓景。因为九月初九又是重阳日,所以人们又把这一天定为重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