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作文

时间:2023-01-13 15:05:06 我要投稿

精选鸟的作文汇编10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鸟的作文10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鸟的作文汇编10篇

鸟的作文 篇1

  在我爸爸的养鸽场里,经常有成群的麻雀飞来,偷吃鸽子的食物。有时装食物的桶一不小心盖子没盖好,等到再打开时就会有四五麻雀飞出,食物也被偷走了许多。

  为了防止“小偷”的入侵,我们就在存放食物的地方放上了捕鸟网,只要是盖子没盖好,或者给放了太久的食物晒太阳除湿时,总是有好几只“小偷”被逮着。人看着被网缠得不能动弹的“小偷”很高兴,终于不用为可恶的“小偷”烦恼了。

  后来困在网上的“小偷”只能微微抖动了,它是被饿晕了,我赶紧把它解下来,给它一点水和一点米,放它生路。

  自那以后,我忽然对麻雀产生了同情,他们也是为了生存啊。每次给食物除湿时我都守着这张网,不让这些可怜的麻雀被网住活活困死。万一有一只麻雀被网缠住,我都耐心的把它身上的网解开,放了它。

  以后每次给鸽子喂食时,我都会想起给麻雀一点吃的,抓一把米放在地上,就有许多麻雀飞来欢快地觅食,给它们一点食物我们没有多大损失,不只是鸽子,麻雀也是有生存的权力的。现在我对麻雀从厌烦慢慢有一点喜欢和同情了。

  也许,我还要劝大人把网去除了。

鸟的作文 篇2

  在我的心灵深处,珍藏着一张小鸟的胶片,它不时地在我眼前曝光,显影,定影在我的心房,定格在我的心窗——那是我儿时喂养的一只白纹鸟,每每想起这只鸟,我总是泪流成行…

  我从小喜欢小动物,小兔的乖巧,小鸟的娇嫩,小狗的顽皮,小鱼的游刃…妈妈最怕带我去花鸟鱼市场,因为我看到这些“小玩艺”就迈不动步。终于,在上学前,我喂养到这只白纹鸟。那些日子,我乐不笼嘴,有时睡梦中竟然自己笑醒了。“看到白纹鸟,心里没烦恼”妈妈嗔怪我。真的,白纹鸟全身雪一样冰清玉洁,娇小的身躯,有几分傲气;高昂的头上,一双红色的笑眼,看什么都是笑眯眯的,可爱极了!别看它只有我的拳头大,可是,举手投足都带给我一段“快乐时光”,使我一个人也不觉得孤单。我要妈妈给它买了一个小房子——鸟笼,白纹鸟安顿在新居,乐哉悠哉地审视着我的行踪;它在吃饱喝足的时候就在笼子里扑通扑通地展翅跳舞。白纹鸟最爱吃的食物是小米,饭后还美美地喝水呢。偶尔,我给它尝一尝香瓜耔,它玩味几口,就摇摇头,好像说“嗯,这个味道不怎么样”。

  我看白纹鸟也有孤寂的时候,当我离开一会,它无助的眼神,眸子湿润润的,或许,你很在意我,难道你哭鼻子啦?可怜的白纹鸟?

  悲剧来临是盛夏的一天,妈妈下班回来,发现笼中的白纹鸟一动不动,为它准备的小米还在,可惜它顽皮地蹬翻了小水杯,耐不住高温渴死了!事过很久,妈妈讲述了这一切,我的自责、无奈全被懊悔取代了,心也被白纹鸟带走了……

  可爱的白纹鸟啊,倘若我守护在你身边,如果光阴可以重来,假使我能够料到你的无聊与贪玩…那么,也许不会发生这个惨剧,我们会一直长相守,你和我一定会成为好朋友!直到今天,我不敢放眼瞭望天空,我怕记忆里你的影像再度放大、清晰起来!天堂里的白纹鸟啊,请你告诉我怎样删除关于你的梦魇,怎样摆脱对你泪湿衣襟的牵挂,怎样寄托我无尽的哀思吧!

  可怜的白纹鸟!哭泣的白纹鸟!

鸟的作文 篇3

  在我上幼儿同时,妈妈帮我买了一只金丝雀,一到家我就把金丝雀放到鸟笼里。

  瞧,它身披咖啡色的羽毛,白白的肚皮,好像一个大鸡蛋,小屁股上翘着一把“小扇子”,一摇一摆的,特可爱。金丝雀一进笼子里就飞到一根木头上唱歌,叽叽喳喳好像在说:“太好了;太好了。我终于有自己的家了!”从早到晚它就一直这样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可活泼了。

  过了几天,金丝雀不再歌唱了,于是我跟妈妈说:“妈妈,我们把金丝雀放了吧。”妈妈说:“好!”我把鸟笼拎到草坪上,打开笼子的门,金丝雀立刻飞了出去,它飞着叫着,好像在跟我说:“再见,再见!”

鸟的作文 篇4

  我熟悉的动物是养在我家的文鸟。

  文鸟身上的羽毛是灰色的,肚子上的羽毛是白色的,尾巴和头都是黑色的。头两侧有两个白色的斑点,像戴着一副耳罩。它那双肉色的小爪子细细的。小嘴巴是淡红色的,像个小姑娘,我便给一个羽毛稍乱的一个取名叫“稳稳”,另一只羽毛光滑的叫“文文”。

  文鸟们总是叽叽喳喳地跳来跳去,好像怎么也跳不够。它们胆子很小,拍一下鸟笼它们就会跳起来,用爪子抓着鸟笼边缘。对了,还有一件有趣的事,就是文鸟“文文”还会“金鸡独立”呢!

  文鸟就是我最熟悉的动物,很可爱吧?

鸟的作文 篇5

  自从母亲在“小花园”里摆了几盆土豆,想发展一下“自给自足的小农业”后,栏杆上便有很多是些麻雀,偶尔也有一只金黄的,不知名的鸟儿,甚至曾有乌鸦光临。

  它们啄食这泥土底下的土豆,使土豆生长缓慢或不再生长,而留给我们的只有栏杆上的鸟粪和一片狼藉的花盆。因此当有鸟儿到来时,不管它是来嗅花香或偷吃土豆,我总是在窗头大声吼叫或拍手以把他们吓走。一开始鸟儿惊慌失措地到处飞窜,但久了以后,机智的它们意识到响声不会伤害它们,便又开始肆无忌惮地侵略人的“领地”了,我不得不打开窗户,挥手驱赶。

  我打心眼厌恶这群鸟儿,曾劝说母亲把土豆移在室内,一番舌战后,倒是奏效了,但略显空落的“小花园”里总觉少了什么。我突然想到:把鸟鸣声当作写作业时的背景音乐也不错。于是我又重新把花盆搬回“小花园”,又是一派“莺歌雀舞”的景象。在一个寒冷的冬日里,我曾看见几只死麻雀躺倒在荒草地上,身上没有任何伤口。我想它们应该是饿死,由此我对麻雀产生了深深同情:它们必须争斗那一点点食物,争夺不到的便要惨遭饿死。同样,母亲虽讨厌它们啄食土豆,但仍会支持我“救济”它们。为什么我要驱赶鸟儿呢?它们每次只能啄那么一点土豆,即使全给它们啄走了,对我们来说,也只是极小的损失。然而当我们的土豆丰收时,如果所有的鸟儿在叹息,在悲哀食物不足时,那我们的快乐将是多么尴尬。

  于是,我改变了对它们的态度。有时放学回家还早,便从米桶中抓一小把米,洒在栏杆边。在一旁垂涎的鸟儿便会飞至,啄食米粒,我则在一旁的书桌上静静地看着,看它们灰黑色的小脑袋忽上忽下。末了,用黑眼睛望着我,满意地发出几声啼啭,而后扑扇翅膀,飞向柳树。

  有时台风来临,我会担心它们脆弱的巢会不会坠落,来到寒冷的冬天,我会想到它们的食物问题。人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仇敌关系,而转为了和谐,

  如果没有它们啄食土豆,也许人鸟之间有可能不会交往。也许要感谢母亲种了那几盆土豆,使人鸟之间相识,而且关系得以和谐与紧密。

鸟的作文 篇6

  我曾随我的母亲回到过我祖母的家里.那是一片不错的地方,和县城不远,却没有喧嚣,也许是临海吧。海,此起彼伏的吐纳间令人心旷神怡。

  那儿的人极其悠闲,仿佛与世无争。

  每日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未免使人感到有些乏味,暑期的躁动让人心神不宁。心情是一只鸟,可惜断了翅,永远飞不了。不止一次想过,跨出那堵院子背海的墙。心情也是躁动,惆怅的。

  斑驳的树影隐隐约约的斜透着,我从烧成朱红的晚霞之中,窥见一只鸟,尾巴尖是一条细线,乘风而飞。

  那么高。好像不能企及。那样好……

  趴在窗子前,向外眺望。一群孩子一惊一乍地指挥着,牵着线。好像怕那只风筝会断翅似的。有人却太悠闲,竟事不关己般睡在沙滩上。

  不知是谁,发出刺耳的声音。一阵风吹得我心悸,后脊有些发凉。天际又红了一分,是滚动的血红。天极远处没了太阳的光和热,晦气的发灰。

  来访的客人总是不速之客,很会泼凉你的幻想。几个打着哈哈的“远房”亲戚,说些客套的话就冒失的闯进祖母家。而我,只能陪着招待,才算客气。

  亏得祖母还只能笑脸相迎。我自然没法融入他们“相见恨晚”的“极好”的气氛。跑到母亲面前,央求她允许我出去玩一会儿。我知道母亲向来是恩准的,以为她会右手一扬,嘱咐我要小心之类的。

  谁知她跟触碰了某种禁忌似的,很害怕的否决了我,她的眉毛凌厉的,面色铁青地否决了。

  忽然那种妄想飞扬的感觉,转而成为心口的刺痛。好像断翅的鸟……

  怅然若失

  那天,几个远亲很好意思地待到了夜晚。月光已有些发凉。夜色被墨泼的很浓。风筝早已不见了踪迹。

  一直窝在椅子上,随意应付,心力交瘁,很害怕以后都要过这种无聊的生活。

  又来了一群冒失的小孩,走到祖母家。我认出他们是放风筝的那群人。一个拿着放风筝的两翼,另一人无所谓地执着断翅的鸟。

  我刹那间听见骨头脱裂的和断线的声音,像水波一样,在心里激起千层浪。

  不断扩大,刻骨铭心……

  深夜,月色入户,舌尖抵着干果,却只尝到了苦涩。那几个少年毫不在乎的表情,成为我最不想看到的画面。

  为什么?那只风筝会应验似的断翅??客人为什么会来访?他们为什么不在乎那只断了翅的鸟??

  仿佛,是我至今都解不开的惑……

鸟的作文 篇7

  相信大家都看见过关鸟的鸟笼子,而我们今天的故事,就要从我家阳台上的一个空鸟笼子说起。

  从前,我养过一公一母两只并不纯种的虎皮鹦鹉。母的那只是绿色的,我叫它“可儿”。公的是黄色的,我叫它“波儿”。自从进入了笼子,这两只鸟就一直闹个不停。我精心照顾了它们一个月,天天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给它们喂食喂水,清理排泄物,忙得不亦乐乎。

  就这样,我一直喂它们,喂了将进一个月后,因为我要考中学,爸爸决定把它送人,我一听到这个决定,立刻又哭又闹,死活不同意。后来爸爸叹了口气,说:“那好吧,我把笼子门打开,现在是八点,九点之前,如果它们还不飞走,那就把它留下。”我一听,擦了擦泪水,搬了个小凳子,坐在笼子前,注视着鸟儿的一举一动。

  八点十分,波儿用头探了探开着的笼门,我心里顿时一紧,莫不是现在就飞出去吧,可是,波儿并没有出去,只是扭过头继续吃鸟食,我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八点半,鸟儿有些蠢蠢欲动了,一会儿把头伸出去,一会儿又扭头看看我,把头缩了回来。

  八点五十,波儿率先飞了出去,可儿紧随其后,鸟笼顿时变空荡了。

  在刚开始开启鸟笼时,它们就可以飞出去,可是它们没有。为什么呢?因为它们已经习惯这种没有自由且衣食无忧的囚禁生活。可是还是自由比食物更重要,它们最终飞了出去。可是,我始终不明白,只不过是一些食物,竟然会让它们在一刹那间放弃自由。与鸟相比,我们人是聪明多了,可是呢?

鸟的作文 篇8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话没错,可这世上总有逆流而行的生命。

  它在我们家定居时是冬天。

  四颗拇指大的小草,妈妈带回来的,也不知是什么草,我把它们种在一个花盆里,浇上水。

  我每天浇水,也不知道它们的习性,或许是水浇地过于频繁了,先是死了两颗,一棵病恹恹的,一棵还是起初的样子。

  一共才四五片小的可怜的叶子,但却绿油油的,向着天。也是够奇怪的,为什么蓝天下的小草不是蓝色的,而是绿色的?强壮些的那颗小草仍坚强的长着,病弱的那颗,叶子都快埋进土里了。于是我就放弃它了,只给强壮的那颗浇水。

  结果强壮的那棵也没活下去。

  唯一的那颗弱小的小草孤独地倒在那里,也不知还有没有气儿。总之,我最后再给它浇水后,就放在窗台上不管了。

  后来,我再去看它的时候,它的同伴们都已经化作泥土了,偌大的一个花盆中就只剩它一个了。它没死。后来的半年里却一直保持着三厘米的弱小身躯,也不知它孤单不孤单,难过不难过,就只是坚强的站着,站在阳光下。

  也是够奇怪的,为什么阳光下的小草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我喜欢叫它小草,一年后的春季,我却要改口了,小草到了春天,就像搁浅的鱼儿,一下子又被海水迎进了海中,它开始发了疯般的长,一扫曾经的弱小。它已经错过一次了,这次一定要抓住机会,它等春,已经等了一年了。一整个春季,它一直再使劲的拉个子,仅仅一片叶子就有五厘米宽,但再怎么说,花盆对它来说还是大了些。

  我改口叫它大草了,夏季的它,仍然在长。可不仅是生长这么简单了,它有子女了。起初一片叶子上只长十几个草牙,长在叶边缘的锯齿上。一个个的紧挨着,小小的,就像许多一年前的大草,但是并不弱小,轻轻的一碰就落下了,落在大草膝下的泥土里,也开始疯长,在母亲的护佑下,并不像曾经的大草,那么艰难。后来,大草一片叶子上能长三四十个草牙了,因为现在的它光是一片叶就巴掌大小了。

  好吧,我不得不承认这花盆太小了,又添了许多花盆,大草也是真够给力了,生了八九盆的小草。它爱晒太阳,不太喜欢水。我也只是每周给它来一次“水漫金山”。现在的窗台很热闹,活像池塘里的大鸭子身后跟了一群小鸭子。

  不要枉费这一身天空和阳光的色彩,再弱小的生命也有坚强的权力。

  这是大草的心声,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不死鸟”。

鸟的作文 篇9

  我们住的小区里常常有许多麻雀飞来找食吃,它们吃食的样子特别可爱。今天上午,我在小区内撒了一些秕谷,然后躲到楼道里看麻雀吃食。

  麻雀先在空中飞了几圈,像是在观察情况。过了一会儿,它们又落在树枝上,确认没有危险了,再落到地上。每啄一口,就抬起头望一望,害怕有人伤害自己。

  吃饱了,他们迅速飞上了树枝,开始用尖尖的小嘴梳理身上的羽毛,然后又唧唧喳喳的叫着,好像在说:“我们吃得很满意!”这时我轻轻的站起来,这群麻雀见到我呼啦一下全飞了起来,一转眼就消失在了天空中。

  麻雀好美啊,真引人注目!

鸟的作文 篇10

  上篇

  春天确实让人兴奋,让人喜悦。不说别的,就说早晨,每天晨光熹微,就有鸟声悦耳。孟浩然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确实。

  对于鸟声,我平日里听得最多的当然是麻雀的叽叽喳喳了。而对鸟的认识,我也是肤浅得很,如果一定要我说出有关鸟的常识来,那肯定会让人笑掉大牙。但是,我还是忍不住要在这里说一说鸟。

  我对鸟的认识完全来自少儿,来自父母和兄长,进入青年甚至中年后,这方面的知识几乎没有一点增加,并且很多时候同书上又很不相符。比如黄鹂,也叫黄莺,这是一种在唐诗宋词里到处飞的鸟,可是在我的生活中却根本找不到这鸟儿的影子。这是不是说我的生活中压根就没有这种鸟呢?也不是,而是说我至今都还没有把这鸟和名对上号。因此,我不得不在最近的一首跟鸟有关的诗里写道:至于那些高贵的鸟:比如朱寰/比如天鹅,甚至鹦鹉黄鹂/养在生物学的某个章节/或动物园的某个笼里/我至今都不认识/不像飞入百姓家的燕子。照说,黄鹂应该比鹦鹉更容易让我们看见,因为它毕竟不是一种什么高贵的鸟,而是一种在自然界和诗词歌赋中寻常可见的鸟,不然,从唐朝甚至更早的年代到现在,不会有那么多的文学作品提及到它,既然如此,那么我反倒认识鹦鹉,而不认识黄鹂呢?原因其实十分简单:看长安远,看太阳近。因为鹦鹉在电影电视里见过,在动物园里也有。而黄鹂,电影电视里没有,动物园里也没有,而在生活中,又没有人能指着那鸟对我说,瞧,这就是黄鹂。因此,即便一只甚或十只黄鹂从我眼前飞过,结果我还是不认识。这其实是一个认知的问题。我从我的父母兄长那儿,多认识的是一些在民间时常能见得到的鸟,对那些少见或一年里偶尔能见得到的鸟,不认识也就十分的自然了。

  飞行于民间的鸟,最常见的'而且一年四季都能见的当然是麻雀。这种鸟虽说“低贱”,但它的生命力却十分的强,它的生育力也十分的强。如果用它来比我们的人类,它很有点像我们的中华民族。写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跳出来骂我,说我贬低了我们的民族。其实不然。一个再高贵的民族,如果生育力匮乏,久而久之,这个民族还能存在吗?即便勉强存在,那也不会壮大。因此,生育力和生命力其实是一个民族、一个种类能够世代相传,永立不败之地的根本。在这点上,麻雀的生育力和生命力很跟中华民族相似。我儿时所见到的好多种鸟,现在都见不到了,至少在我生活的区域里见不到了。有人把这归结为环境的破坏。的确,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和捕杀的无限度,儿时随处可见的比如喜鹊、乌鸦、灰喜鹊、护农鸡等等,不是少见,就是根本就见不到了。尤其是护农鸡,在我生活的区域里,简直完全绝迹。它就像爱斯基摩人,似乎已经成了世界上的稀有人种一样,而成了稀有物种。从随处可见到一年里难得一见或压根就见不着,之间也仅仅经历了短短的二三十年的时间。如果某一天,它真的成了这个星球上的稀有物种,而像朱寰、大熊猫、金丝猴什么的需要我们来保护时,那肯定是它的悲哀了。

  关于护农鸡,我曾在诗里几次写到它。去年,我的一个诗友问我,护农鸡是种什么鸟?他这一问,也让我愕然,不知如何回答为好。我虽然还能依稀地记着它羽毛的颜色——灰褐色,它的个头和灰喜鹊差不多大小,但没有灰喜鹊的长尾,它咕哝咕哝的叫声,但要精确地对它进行一番描述,我却确实很难做到。首先,“护农鸡”只是一种民间的命名,只是我生活的区域里的人们对这种鸟的称呼,是不具有权威性的。或许,我们翻开生物学书籍,里面并不一定就有对它的记载。而我用“护农”两字,也只是用了这两个字的音。最初人们为什么给这鸟如此命名,我们也仅仅只能去推测猜想。十年前我在黄陂的木兰山看见过这鸟,当时,儿时的记忆一下子就涌上心头,并在内心里叫出了它的“名字”。是它的生活区间在缩小,还是它的数量在减少,这里面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十年一晃就过去了,它在木兰山生活得还好吗?这就只有问它了。短短的三十年时间,它就从一种随处可见的鸟蜕化成鸟中的“贵族”,这到底是我的悲哀,还是它的悲哀呢?我想,这不需要我来回答。由此,我也突发奇想,其实高贵并不一定就是好,而是因为少。我们日常里说到“贵族”,其实可以理解为“数量少的一族”,由于数量少,如果一当少到快要绝迹时,则就需要被保护了。而凡是被保护的东西,其实是不自由的东西。我们常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可见自由比什么都重要。而护农鸡,蜗缩在木兰山这一狭小的区域里,根本就不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育力麻雀,能在广阔的田野和天空自由自在。

  关于鸟,我还有一些要说。

  在乡间,有很多种鸟的命名是根据它们的叫声来的。比如豌豆妈果鸟,比如布谷鸟,再比如苦哇鸟,等等。在这几种鸟中,布谷鸟可以说是一个公共的命名,不论在江南水乡,还是在中原大地,也就是说在一个相对广阔的区域,它的命名都得到了认同;同时,“布谷”这一名称,也确实是这种鸟的叫声。前几天我回老家,就亲眼看到一只布谷鸟歇在我家屋后的一株杉树巅上“布谷布谷”地叫。这种鸟我是近几年才看到,前些年我还曾把它与一种叫豌豆妈果的鸟混为一谈,以为那鸟就是布谷鸟。原因之一是它们都是只有在每年的谷雨之后才能见到;其二,是我那时根本就没有见到过布谷鸟,也没有听到过它的叫声。只有当我亲耳听到甚至是亲眼看到了它,我才知道布谷鸟不是豌豆妈果鸟。

  相对布谷鸟,豌豆妈果鸟的这一命名可能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在我这儿叫它豌豆妈果,在别的地方则可能不是这样的称呼它。这一命名也是根据这鸟的叫声来的,有时,它一边快速地飞,一边脆亮地叫:“豌豆妈果”,声音很好听。有一句农谚:豌豆妈果,爹爹烧火。乡间豌豆妈果鸟叫的时候,也正是种田人农忙的时候,油菜成熟,豌豆成熟,小麦也跟着成熟,而秧苗也开始要插了。所谓栽秧割麦两头忙。这一时刻,即是上了年纪一向闲着的爹爹(老人),也要帮儿子媳妇烧烧火做做饭什么的,好让他们一心下地劳作,抢种抢收,不误农事。这鸟还有个特性,就是夜晚也叫。其他的鸟,在夜晚,除非是受了惊吓或特殊情况下才叫,而豌豆妈果鸟,夜深人静之时,只要细心,准会听到它连续不断的叫声。有好几个初夏之夜,我都听到了它清脆的叫声,响亮、孤独而幽远。

  至于苦哇鸟,它多出现在七八月间的水稻田里,那时,水稻拔节、孕穗,薄暮时分,经常可以听到苦哇鸟一阵阵“苦哇,苦哇”的叫声。与苦哇鸟同时出现的在稻田里的,还有一种鸟,我们叫它“凳鸡子”,这一命名,也是模似它的叫声来的。它腿高高的,身子瘦瘦的,羽毛灰褐,整天在水稻田里叫,很少让人看到它的真面目。

  对那些偶尔在我面前飞,而我至今都还叫不出他名字的鸟,最典型的莫过于那凤头、花翅膀的鸟哪,我把它叫着花翅膀鸟。前几天,我再一次用诗写到它:

  我又想起了那花翅膀的鸟

  我至今都还叫不出它的名字

  我在诗里几次写到它

  但我没有权力给它命名

  而让他失去恒久之名

  但我还是叫它花翅膀鸟

  因为它打开翅膀的时候

  那白亮亮的花

  就会一闪一闪,飞进我的诗句

  它不会因我的诗而存在

  它是因它的存在存在

  在五月的田野,一不小心

  我就会看到它的身影

  它的凤头

  它们成双成对

  或者我一样:孤独、寂寞

  这种鸟也可能叫凤雀子,因为它头上的羽毛长成凤凰的形状。给事物命名,肯定应当抓住事物的特征,叫它凤雀子,或称它花翅膀,都是抓住了它的外形特征;而对布谷、豌豆妈果等,则是模拟了它们声音;当然,还有一种命名是能让人乍然间莫名其妙的,因为名与它的对象毫无关联。但我们又不能否定,说先人们的命名毫无理由。这种花翅膀的鸟,它们很少像麻雀那样成群结队,我好几次看到,它要么是孤独一只,要么也就那么一对,绝少看到它们三只甚至四只在一起的。这可能跟它们的生活习性有关。如果把它同十月间黑压压盘旋在田野上空的雪哇子比较,那的确是孤独得可以。

【鸟的作文】相关文章:

鸟妈妈和鸟宝宝作文03-05

关于鸟和时钟鸟的作文01-15

经典作文:鸟和诗歌中的鸟01-11

关于鸟作文11-11

鸟的美丽作文11-04

关于鸟的作文11-06

鸟小学作文11-05

写鸟的作文11-27

喜欢的鸟作文11-23

变成鸟作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