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

时间:2023-02-01 10:46:34 端午节 我要投稿

有关端午节作文汇编10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作文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端午节作文汇编10篇

端午节作文 篇1

  每当我闻见粽子的清香从厨房里弥漫开来的时候,就知道是过端午节了。

  当妈妈把盛着粽子的盘子放到饭桌上,我看见一个个三角体的粽子在我面前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姿态,有立着的,有斜躺着的,有趴着的,它们都由青绿色的粽叶包裹着,身体上还缠绕着五颜六色的细线,像生机盎然的美丽精灵降临人间。剥开粽子外面的绿衣,粽子乳白色的身体全部呈露在我面前,在灯光下它的一颗颗米粒都透着光辉,圣洁极了,我都舍不得吃了。我小心翼翼地掰开粽子,看见了红色的豆沙从里面钻了出来,我用舌尖舔了舔,甜甜的,香香的,细细的,滑滑的,再咬一口,黏黏的糯米粘着我满嘴都是,我赶紧嚼着,暖暖地咽下肚里,这时,我全身上下都洋溢着幸福。

  这里还有关于端午节吃粽子的故事呢!战国时代,有个叫屈原的人,是楚国大夫。一次,楚国去攻打秦国,被打败了之后,屈原被贬官到湘南(就是现在湖南的洞庭湖一带)。后来楚国一直受秦国的欺负,但楚国君王却一声不吭一味求和,屈原觉得自己再也没有脸面去劝楚国的君王了,但又忧虑楚国的`老百姓,就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里以身殉国了,渔民和附近的庄稼人赶紧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汪洋大水里哪有屈原的影子呢?于是他们划着小船在江面上祭祀他,将竹筒里的米饭洒在水里献给他。

  后来,人们把五月初五屈原投江的这一天称为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把竹筒里的米饭改为粽子,把小船改为龙舟在江面上竞赛,用这样的方式来纪念屈原,再后来就逐渐变成全中国的一种风俗了,所以端午节我们要吃粽子。

端午节作文 篇2

  端午节那天,大家都吃粽子,赛龙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两千多年以前,有个叫屈原人,因为不想看着自己国家灭亡,就抱着石头跳江自杀了。人们就划着船往江里扔粽子,是不想让鱼虾吃了屈原尸体。后来人们就把吃粽子延续今天,以此来表达后人对屈原这位伟大爱国志士怀念。

  我喜欢端午节吃粽子。它形状好似三角形,外面包着竹叶,里面有糯米,但是仅有糯米那就没有什么味道,所以里面放上了大红枣,吃起来黏而不腻,又香又甜,非常爽口好吃!

  端午节这天,我不光吃粽子,还吃了肯德基、鸡腿……

  端午节,我过得很开心!

端午节作文 篇3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是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日子。

  相传,五月初五那天,心灰意冷的屈原投入汨罗江。人们听闻屈原去世的消息,便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乘船来汨罗江投粽子,防止小鱼小虾将屈原身体吃掉。后来演变成每年五月初五吃粽子的习俗,即为现在的.端午节。

  端午节那天,我一大早起床,发现奶奶正在包粽子。一个个三角形的小粽子在板子上放着。别看这小小的三角形粽子,包起来可非常费劲。首先将粽叶、米、枣、绳子洗净。然后,挑一片大小正好的粽叶裹成锥形,将米、枣放进去。最后,用线绳一绑,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做好了。我把粽子放到蒸锅里。出锅的粽子香甜可口,不愧是端午节的头牌。

  端午节不仅仅是吃粽子,还有划龙舟呢。这一天,人们聚集在河边,举办激动人心的划龙舟比赛。赛场上,人们拼尽全力向终点划去,而观众一遍又一遍的喊着“加油”,希望他们能够在比赛中获得理想的名次。

  如果把中国的传统节日比作一段贴着宝石的丝绸,那么,端午节就是丝绸上面一颗璀璨的夜明珠。我爱端午节。

端午节作文 篇4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传统的节日期——端午节。

  相传,古代有一位爱国诗人屈原,因为反抗坏人的.残酷迫害,于五月初五那天投江自杀了。百姓们便组织小船见江中寻找屈原的尸体,同时,为了不让诗人被鱼虾吃掉,就把粽子投见江里喂鱼虾,好让鱼虾吃饱不去吃诗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五月初五这天叫做端午节。

  又因为五月初五有两个“五”,所以民间有许多跟“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的。人们用蓝、白、黄、黑、红五种线系在儿童的手腕和脚上,称“长命缕”。小孩子系上这种线会给他们带来好运。

  在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的门上插菖蒲、艾草等东西,让这些东西给人们带来平安;在这一天,大人们为我们准备了水,在水里放了些艾草,给我们淋浴,希望我们一年不生病。

  每逢端午节,人们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洒下艾草水,把毒虫杀死。

  我的介绍,你喜欢听吗?

端午节作文 篇5

  我还是孩子时候练过包粽子了,这么多年来,早些年是我婆(重庆叫法,也就是奶奶)包办了每年的这个事儿,后来去世后又由我母亲做,粽子一直是我最喜欢食物,每年我们家都要自制两种口味的 ,甜味的芝麻粽子和咸味的蜡肉粽,配上咸鸭蛋,雄黄酒外搽,一些时令蔬菜,门口挂上一种叫“石菖蒲”生植物,家家水缸里放“石菖蒲根”就是我童年对端午的全部记忆了。

  小时候,学着大人的样子做“煤灰粽子”玩,做好了婆有口头或一块“花果糖”的'奖励,这样就有了初步的“技术”了。但是这些只是游戏,没有真正完整地做过一次粽子就度过了我的童年。

  母亲是粽子就更加受到全家欢迎了,肉粽子嘛有盐有味,我们是只管吃不动手包,那真是舒服啊,后台我成家后也没有“机会”(事实上是我们懒)每年母亲包好后送到我家里,也不去外面市场买, 担心参假及卫生问题。

  再后来父母去了北方,我们就没有依赖的了,开始试试自己动手,嘿嘿样式嘛还是沿袭我们当地那种尖角粽子,做不来以前母亲做的“大头粽”,前天妻子买好了材料,她不会,只好我动手了,做出 来的效果自然没有商品那样美观,但是那种成就感就够得意一阵的了,还专门给儿子留了点在极冻室里。

端午节作文 篇6

  今天,我和外婆一起包粽子。

  首先外婆用开水烫芦叶,然后把调味料放入泡好的糯米中。接下来外婆负责包粽子,我负责剪扎粽子用的`线。一开始,我不知道线要剪多长,不是剪短了就是剪得太长。外婆教我说:“扎粽子的线要能绕粽子三到四圈。”我试了试,果然剪出的线不长也不短,正好用。

  外婆包出的粽子个个小巧玲珑,像一只只小香包,散发着芦叶特有的清香,我还没吃口水就已经流下来了。外婆一边包粽子一边告诉我,她小时候是用沙子和芦叶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才学会包这么漂亮的粽子。我听了很佩服外婆,也深深体会到,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努力和刻苦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端午节作文 篇7

  农历五月初五为五月初五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午、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挂钟馗像,挂艾叶,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配香囊等等一些公益性的活动。

  五月初五端午节的'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我们这里的习俗是,五月初五端午节前几天每家会买粽叶糯米在家中自己包,粽子里的馅可以放红枣、火腿、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口味,自行选择。人们把包好的粽子,五个一扎扎起来,挂在高出这样可以防馊。南京人在吃粽子的时候大多都喜欢放糖。

  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到了五月初五端午节大家只要到街上,或菜场上都能买到现成包好的粽子,有馅的、无馅的、生熟都有,真方便。

  我最喜欢吃粽子了,每逢过节,我都能吃上好几个,它甜甜的、粘粘的,还有一股清香味,粽子真好吃啊!

端午节作文 篇8

  我国有许多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但最令我难忘的是今年的端午节。

  那天,田老师带来了一袋热乎乎的粽子,它们系着白色的腰带,穿着绿色的衬衫,笑盈盈地躺在口袋里,好像对我说:“快来吃我呀。那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我的肚子已经在唱歌了,我趴在桌子上呆呆的望着那香喷喷的棕肉,恨不得上去咬几口。

  田老师似乎猜出了我们的心思,笑呵呵地说:“小馋猫们,想吃了吧,快点排队上来尝尝吧。”“万岁!”同学们高兴地手舞足蹈。田老师慢慢地脱下粽子的衣服,露出了雪白雪白的糯米团,糯米上还镶嵌着几颗红宝石呢。不一会儿,终于轮到我了,我蹦蹦跳跳地走上讲台,拿起一根牙签,轻轻地刺下一团糯米,蘸了一点白糖,高兴地欢蹦乱跳;回到座位上,我有点嘴馋了,一下子就把它喂在嘴里,太甜了。最后,舔一舔嘴边的白糖,实在是人间美味!以前我不喜欢吃粽子,今天为何改变了这种想法。彭议莹也上去刺了一小团,大摇大摆地走下讲台,来到我座位上,得意地给我闻闻那美味的粽子;我用可怜的眼神盯着她(意思是给我尝点)她瞪了我一眼(意思是我还没尝尝鲜呢)于是,她大口吃下了粽子,直喊好吃。我最后的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大家眼巴巴地望着田老师手里剩下的最后几个粽子,田老师笑眯眯地说:“谁还没吃粽子呀。”大家都举起手说:“我,我,我。”还没等老师下令,大家就一窝蜂似的涌上讲台,挤得田老师不知如何是好,就连真正没吃到粽子的那名男同学也被我们远远地挤在后面去了。大家刺啊刺啊,我一看,时机终于到了,刚刚把手往里面一伸,哎呀!一下子就被别人的牙签刺到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只剩下最后一个粽子了,大家挤得更凶了,一个个粽子被我们刺得四分五裂,田老师手忙脚乱,应接不暇。就在我失望的时候,田老师突然转过身往我嘴里塞了一团粽子,我又欢又喜,捂着嘴高兴地回到座位上,心里有说不出的甜。粽子发完了,有些同学失望地回到座位,有的同学则很高兴,大概抢了不少粽子吧。

  这个开心的端午节真令我难忘。

端午节作文 篇9

  看见姥姥昨晚泡了红小豆,以为她要煮粥,可又见她拿出深绿色的苇叶,黄绿色的马莲。我恍然大悟,原来姥姥是要包粽子了。

  “萌萌,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姥姥一边问我一边把昨晚泡好的江米、红小豆,还有用许多调料腌制好的半寸见方的肉块儿,摆放在桌上。“当然知道。”我得意洋洋地答道,“据说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是为纪念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楚怀王不听屈原的‘联齐抗秦’主张,屈原在报国无望的情况下,抱石投汨罗江,以身殉国。江两岸的村民得知这一消息,蜂拥般的来到江边,男人们划船奋力打捞,妇女、儿童和老人们则将苇叶包成的'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饥肠辘辘的鱼虾蟹有损屈原的身体,这便是端午节龙舟竞渡,吃粽子习俗的来历。”

  “萌萌真棒,懂得知识真多,那你过来,来看姥姥怎么包粽子。”我和姥姥来到厨房,把马莲、苇叶放在开水里煮了大约三分钟,马上把它们从热水里捞出来,放到冷水里冷却。“为什么要放到冷水里冷却?”姥姥笑眯眯地对我说:“原来你也有不懂的问题啊!好,我告诉你,那是为了防止苇叶和马莲变黄,要不然不就不好看了吗?”

  姥姥把从冷水中捞出的两片叶子的正面(没茎)一上一下地排好,沾上水,双手抓住叶子,向后对折成漏斗形(底部无洞),左手托住卷好的苇叶,右手拿勺挑进三分之一的米,再放入甜丝丝的大蜜枣,盖上一层江米后,右手抓起苇叶的上半部,左手拍打苇叶的底部,这么做是为了让粽子的“漏斗”装得满满的,用多余的叶子盖上顶部,再用马莲捆绑结实,在粽子上系一个蝴蝶结。“姥姥,我还想吃肉粽呢。”“别着急,慢慢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肉粽子、豆粽子、甜枣粽子全都装进了锅里。当粽子装进锅里三分之二时放水,水没过粽子一寸高后盖上锅盖,用大火烧十分钟后,高压锅发出“咝咝”声,再盖上阀门,改换成小火,这时,满屋就已经开始飘动着粽子的清香。

  我的心像阀门盖一样跳动着,呼吸着粽子叶的清香。期盼着,期盼着,这锅粽子赶快煮熟,耳旁仿佛听到:“桃儿红,杏儿黄,五月五,是端午;苇叶香,飘满堂,粽叶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的祝福声。

  一个小时后,姥姥打开锅盖,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子,放到嘴里,“啊!真好吃。”

端午节作文 篇10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最吸引人的就是包粽子了。

  当日,妈妈准备好了香菇、虾米、萝卜干、大蒜、干贝、绿豆、花生、还有黑糯米和白糯米等材料准备包粽子。

  首先,妈妈把竹叶放在水里泡上几个小时,然后洗干净晾着。其次,把各色各样的豆子和黑米都泡上大约五个小时,把糯米洗干净,再把香菇、大蒜和萝卜干放到油锅里炒香,接着,就把这些材料和糯米搅拌均匀,放调料调味。这些准备工作做好后,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

  包粽子的时候,要先把竹叶折成像三角形一样的`斗形状,再往最底层放一点搅拌好的糯米,第二层放一小勺黑米,第三层放一块淹制好的五花肉,最上面一层再放白糯米填满,之后把另一头的竹叶折好,捆成一个四角形状的粽子,用绳子捆紧,一个可爱的粽子就做成了。

  几个钟头后,妈妈把所有的粽子全部包完了。

  接下来是煮粽子。妈妈把粽子放进锅里,加上浸到粽子八分满的水,最好要漫过粽子。熬煮一个小时左右,打开锅盖,浓浓的粽香和糯米的清香扑面而来,真是“粽香艾香满堂飘”哦。

  看着妈妈从锅里提出粽子,我不由得咽了下口水,真想赶紧尝一口。

  剥开翠绿的竹叶,白色的糯米中间夹着一层黑米——这黑白分明的粽子映入眼帘,“色香味”俱全;咬上一口,满嘴留香。真是大饱口福了!

【端午节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01-19

端午节作文:家乡的端午节02-17

快乐端午节的端午节作文01-07

我的端午节端午节作文01-04

端午节作文:端午节的起源07-05

端午节话题作文:家乡的端午节12-19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7篇01-22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2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2

端午节记事作文开心的端午节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