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抒情的作文

时间:2023-02-08 12:14:21 抒情 我要投稿

精选借物抒情的作文八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借物抒情的作文8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借物抒情的作文八篇

借物抒情的作文 篇1

  有一天,放学后,我走在回家的路上,走到我家楼门口的时候,我无意中发现墙角有一只蜘蛛在织网。出于好奇心,我蹲在一旁,仔细地观察起来,

  只见蜘蛛从嘴里吐出一根细得几乎看不见的丝,粘在墙角的一边,然后拖着这根细丝,爬到墙角的另一边。接着,又吐出第二根丝、第三根丝……也许,蜘蛛吐丝也很累,每吐一根,中间都要停一下,休息一会儿。不过,休息的时间都不是很长,接着它会再吐、再粘。我心里暗想:它什么时候才能织成一张网,捕到食物啊!我有点不耐烦了,就回家写作业了。

  第二天早上上学的时候,我无意中朝那个墙角看了一眼,我发现那只蜘蛛已经织好一张网。它正躲在网的一角,等待着它的`“美餐”呢!不知道是出于顽皮,还是出于好奇,我从地上捡起一根小木棍,把蜘蛛辛辛苦苦织的网给捅破了,然后便若无其事的上学了。

  到了中午,我迫不及待地跑回家,看看那张被我捅破了的网。我以为,那只蜘蛛早已放弃了那张破网,去另谋生路了。走到楼门口一看,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那张破网已经被小蜘蛛修补好了。为了考验这只蜘蛛的毅力和耐力,我又把它补好了的网捅了个比上次还大的洞。我心想:这只蜘蛛不会再补这张网了。

  可是,到了第二天早上上学时,我居然发现那只蜘蛛又在认认真真地补着那张破网。我被小蜘蛛的行为惊呆了,一只小小的蜘蛛竟有这么大的毅力和耐力。如果,我们在学校上能有蜘蛛织网的精神,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呢?

借物抒情的作文 篇2

  深深扎入泥土之中,见不得光明。眼前只有一片的漆黑。用自己弯曲的背,顶起伙伴的光明,“上面的世界多么美好啊。”叶说道。根没有说话,他只是努力的想要挺直腰板,让伙伴见到的光明。

  一颗四处流浪的种子,无意中飘飞到了一面古墙上面。古墙上那坚硬的石头,仿佛用什么工具都凿不开。这样的硬度让很多种子望而却步,于是直到至今上面还没有一根杂草。可是种子到了这边就走不掉了,“就在这里扎根吧,”那一颗种子只好这么说道,听见伙伴的吩咐,根张开了“手”与墙进行了较量。“愚蠢的根,我的坚硬可是你能毁灭的?”根没有说话,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即使一次又一次失败。石头照旧不动如山,那样的`坚硬让人绝望。根没有放弃,他知道,自己的伙伴需要自己做到!他咬紧牙关,奋力的与古墙进行一次次碰撞。风雨交加,血液流尽,汗水流尽,在泪水与汗水交织的战歌之中,他成功的把坚硬的石头撬开。多么伟大的力量啊!在他与石头的交锋中他胜利了,他本来可以向世界夸耀自己的,可是他却没有那么做,他钻进了洞里,将辉煌留给了伙伴,眼前却是一片黑暗,从此根再也没有见到阳光,

  风风雨雨,他不为所动,狠狠的扎根石头之中,任凭狂风暴雨,他傲立不倒!“多么神奇的一颗榕树啊!”深入石头的根听见人们的夸奖,虽然没有提及自己但他却为自己的伙伴感到高兴。

  也许根的人生注定没有欢笑;也许根的生命注定没有精彩。他是一个默默的奉献者,他是一个悲剧。他来到这个世上,默默的奉献,静静的付出,无声的毁灭,没有给世界留下一丝痕迹,没有给世界留下一点记忆。他究竟留下了什么?他留下了自己伙伴的辉煌!却,仍能见不到光明。他没有留下一滴眼泪,即使没有付出的回报;他没有叫过一个苦;即使没有的到别人的夸奖;他还是静静的付出,哪怕没有别人的感谢。

  “是的我见不到太阳,可是我的伙伴可以。”

借物抒情的作文 篇3

  如何写好借物抒情的作文

  一、教学目标

  1、学会选取某种事物,描绘它们的形态特征,并从中发现一定的象征意义,借此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2“借物抒情,托物寓意”就是通过 对某种事物(动物、植物、花草)的“形”进行形象具体的描绘,来表明自己的心志,展示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人生的感悟、 思考的一种表现手法。这类文章写景状物不是目的,它是为抒情言志作铺垫的。

  二、拓展联想

  (一)根据下列“物”或“意”,说说可寓之“意” 或可托之“物”

  1、物:?1?铺路石 ?2?树根 ?3?春雨

  2、意:?1?无私奉献?2?坚忍不拔 ?3?奋发向上

  (二)利用事物间的相通.相近.相似.或 相反的关联,丰富突出事物的形象性.

  1、“梅”

  特点:百花开罢它独放,不畏风雪不争春.

  王安石有诗:咏梅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所言何志? 人应有不畏风雪不争春的内在人格美.

  2、“萝卜”

归纳:萝卜平凡的外表的下面,是?

  怎样美丽的内心,外表的美固然重要,但我们若拥有光华灿烂的内心世界,那我们就是美丽的.

  三、如何写好借物抒情?

  托物部分往往采用描写的表达方?

  言志部分常常运用议论和抒情的 表达方式。

  (一)、立意要明确

  “托物寓意”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作品的思想,作者的感情。所谓“情意为主,景(物)为实”,思想感 情是主要的,我们要由小见大,借 自然之“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 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 高洁情操的决心。石灰由于它的坚强不屈、 洁身自好在人间留下了清白,而于谦呢,他 也像石灰一样任凭怎样的千锤万击,任凭烈 火如何焚烧,哪怕是粉骨碎身,他都毫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

  (二)、描绘要具体

  文章的立意明确了,怎样才能很好 地表达情意,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生动感人呢?这就首先要抓住所托 之物的“形”,进行具体的描绘。 这个“形”既指它的整体特征,也 指它的局部特征。

  (三)、联想要恰当

  既然是“托物寓意”,就必然要采用象 征手法展开联想。而类比往往是引起联 想、运用象征手法的基础。 如《白杨礼赞》的白杨树和北方农民的 质朴,坚强不屈 类比点是:______________ ;白杨树和 哨兵的类比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 傲然挺立,坚强不屈 白杨树和我国民族解放战争中不可缺少 的精神的类比点是:_________________ 团结一心,力求上进

  (四)、过渡要自然

  这类文章,要求作者插上想象的翅膀,上下 几千年,纵横数万里,信笔写来,舒卷自如

  物品回忆写往事,抓住特点述真情;

  倒叙写人先回忆,具体事例写完整;

  过渡句子巧妙用,首尾呼应抒发情;

  一人一事一特点,一段生活一片情。

  四、习作

  《幸福的味道》

  附,回忆人物的写法

  回忆是人的一种思想情感。有人说,回忆是一颗酸枣仁,找寻尘封的记忆,会伴随着物是人非、人情冷暖。记忆的盖子一经揭开,便有丝丝的苦楚;但是当你心中还保留着一份美好的记忆时,回忆起来就像慢慢品尝一杯蜂蜜茶,很容易感受到回忆所带来的喜悦与幸福。

  一、回忆人物离不开事件

  选择什么事件呢?一要选择典型事件,即能突出人物性格的事件。如有同学在写《我的小学老师》中回忆小学语文老师上课的一次迟到,用一件本来很平常的事情,挖掘出了深刻的意义。原来老师刚刚送女儿到医院,急急忙忙地赶回来上课。就是我们现在读这样的事件,也依然可以想象老师走进教室那一刻该怀着怎样的情感,而这些情感正反映出主人公守时、敬业的形象。二要有主有次地选择素材。除非接触的时间较短,否则你一定会知道所忆的人的很多故事。倘若仅仅是写一件事,这就很容易写成以叙事为主的作文。以写人为主,最好选择几件事来全方位地表现人物,而在材料安排上依其主次有详有略。这样写出来的人物形象就是立体的,就更显真实,更显丰满。

  二、回忆人物离不开描写

  描写历来是写人的一个重要法宝。由于记忆中的人物都是过去所接触交往过的,难免模糊淡忘,所以要尽力仔细回忆,避虚就实,挖掘细节,再从多角度描写、再现人物,才能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经典名篇《背影》为何成为经典?就在于这篇文章对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那一连串的动作及那肥胖的背影描写得实在太细腻太传神,其中深蕴了作者在当时那特殊的背景下所体味到的慈父深情,以及油然而生的对父亲的由衷感激。同学们也许并不知道,在此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中,朱自清对父亲曾有很深的误解,父子之间曾有过隔阂。

  当我们在记忆中搜索素材的时候,脑海里一定会像放电影一样闪现出若干个镜头,我们就要从中选择那些最清晰、鲜明、生动的镜头来详细描写。例如有一位同学写了回忆姥姥的作文,两次特别描写了姥姥的双手,一次描写的是姥姥递给“我”一个苹果时苍老的手,另一次描写的是“我”给姥姥苹果时姥姥那颤巍巍的手,两次描写分别在不同场景下进行,把姥姥对我的爱及我对姥姥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回忆人物离不开感情

  回忆一个人物,一定怀着某种深情,如怀念、赞美、歌颂等。这种感情往往

  就形成一条线索贯穿全文,让回忆有条不紊地展开,倘若离开了这些情感,所回忆的内容就难串联起来。那么如何表现作者对所忆人物的情感呢?一方面可以采用心理描写,即作者做内心剖白,注意:这不是描写所忆人物的心理,而是写作者的所感所想;另一方面,在回忆的过程中要适时交代现在的情形,两相比较,在岁月的变迁中表现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悟。

  有一位同学回忆过世的奶奶,想起如今生病的自己,不禁泪流满面。那时作者病了,奶奶为了让孙子缓解病痛,为了让他开心,不惜弯着腰、驼着背扮演小动物的行走姿势,用老迈的声调模拟小动物的叫声。写到这些情景时,作者对奶奶的怀念之情,一定会引起读者共鸣。

  除了上述三个注意点,写回忆人物的作文还要适当地选用其他的写作技巧,以使文章锦上添花。例如,可采用倒叙的顺序,先写眼前的场景,再回忆过去岁月中的点点滴滴,能使读者与你一起进入回忆的情境;可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更能反衬出人物光辉的一面。

  回忆是重现昨天,回忆人物其实是在进行心与心的倾诉,你是在用你的笔推开你的心灵之窗!

  向日葵的幸福

  江阴市英桥国际学校五(2)班 李紫嫣

  幸福是随处可见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份小小的幸福,我也有。 当年的我,还太小,不懂得幸福是什么?就问妈妈。她沉思了片刻对我说:“跟我来看。”她把我领到窗前,指着那片向日葵说:“就像它们,你现在可能不懂,以后就懂了。”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离开了窗口。

  时光飞逝,也带着我的这段记忆离开了。长大了的我,又来到了窗前,那段追问幸福的往事又像流水样冲回来,我问妈妈的那些话,又在我耳畔回想。望着这片向日葵,我似乎明白了什么道理?哦,向日葵的幸福就在于太阳出来了,随着太阳转动,每天向着太阳。这就是向日葵的幸福。呃!那我的幸福到底是什么呢?

  那天,妈妈带我去黄山湖公园玩。她见我像蝴蝶那样轻盈地跑着,多么开心。在塘边,我忘情地拨弄着水草,妈妈边看边笑着,她的笑多烂漫啊!看到妈妈的笑脸,我明白了妈妈的幸福,她的幸福就在于看到自己的骨肉,开心又健康,就知足了。那我的幸福又是什么呢?我又思考起这个问题。

  时光过得真快,这学期匆匆地结束了。校园里也发生不少悲欢离合的事。有一场英语考试时,我心中似有几百只兔子在跳动一样,手心里渗着汗。考完了,我心中的那群兔子也安分了,但我希望快报成绩。第二天,老师发试卷时,那些该死的兔子又跳了起来,不一会儿,老师点到了我的名字,我拿到卷子一看等第,哇!我真想叫起来,100分,那个“1”字在向我招手,两个“0”字在向我微笑。我乐开了怀!一下子,我似乎明白了,我的幸福是什么?它不是别的,是在自己耕耘后,收获的那份欢喜之情!

  幸福不是触手可及的,它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它经常出现在你身边,你要有颗善于观察的心,它就会靠近你,并让你发现它,这就是我的幸福观。我忘不了那窗外的向日葵,是它启发我幸福是什么!

  本文写在冬日下雪中,当时的我想念老家,眼前出现了两棵树,想起我曾在树下的生活画面来,继而想到这两棵对我的影响,表面上写树,实际上是对往昔生活的回顾,抒发了“睹物思人”的情感,这两棵树算是种在我的心里了,原因是外公种树,子孙好学,读书改变人生境遇,让人有向上追求的力量。

  种在心里的树

  朱少平

  ①门外落了大雪,我赖在被窝里。一缕晨光照到窗口,布帘上的仙鹤微微振翅,我枕着手臂,在床上侧睡着,情不自禁地想到家乡的两棵树。

  ②我的老家在庐江黄陂湖畔。外婆家的门口,有一棵歪躯干的刺槐树,有两层楼房那么高。这棵树令人称奇的地方,是树身上生长着许多蘑菇。这棵树令人讨厌的地方,是树身上落下的槐刺,常会扎着我们的脚板。自外婆家厨房换地方后,那棵刺槐树就被锯断了,连树墩都挖掉了,放在树下的那块舂米的青石墩也埋到地底去了。幼时,我不懂门前种槐树的缘由。长大了,我才知道,槐树有花香,也有刺棘。人在槐树下的生活体验,相似于大千社会的包罗万象。

  ③另一棵是臭椿(chūn)树,是外公悄悄移栽的。种树时,没有人在意它。那棵臭椿树至今尚在,高大挺拔。它比我的年岁还要大,估计有三十五年左右吧!

  ④我家与外婆家是邻居。二十多年前,我家新建房子,这棵树已有十来年的树龄。建房时,住在我家门前的向东妈反对我家从老屋地基向前放了一米远,破坏我家的放线打桩。木匠父亲便用五尺来丈量,多次争吵,经过外公调解,我家向前挪动了两块砖的地基。后来便以此树为三家地界,树身方圆一米不许有建筑物。这棵臭椿树的功劳不小,它像石碑一样,成为邻家地界的证物,消释了邻里间的矛盾。

  ⑤在这棵臭椿树下,仰望星空的人有很多,他们接二连三地考进大学,离开家园,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如今,亲眷都进城工作,有落脚首都,有落脚特区,有出国定居。我也正是在这棵树的指引下求学,就业在外乡。由两棵树所牵系起的情思,我禁不住遥想往昔的情景。

  ⑥黄昏后,输了棋的表弟撵着我追,要夺回我手上的马。我们在门前转圈,不经意的我跑丢了鞋,槐刺扎疼我的脚板。大表姐让我把脚抬高点,放在她的膝盖上,她用针给我挑刺。清早,我搬了小板凳,坐在那棵臭椿树下看书,微风晃动着树枝,和煦的光影落在我捧起的书上,也落进了我的心里。

  ⑦故乡的这两棵树,大概是种在我的心里吧!若不然,在这落雪的日子,我怎么会想到树呢?

  本文表面写柿子树,实是借物抒情。在摘柿子和留柿子时,写出母亲的生活情怀和作者对生活的感想,让人感受生活的奥秘,并理解生活的本真。

  留两个柿子看树

  陈满意

  ①小时候,父亲是泥水匠,跟着村里的建筑队日日为生计忙碌。母亲一人担起了家中所有的农活,里里外外忙个不停。母亲不识字,但她在生活中处处教导我们节俭,摘柿子的时候不论大小都让我和弟弟摘下来。

  ②挨着院墙有一排粗大柿子树,黑黢黢的躯干,粗糙皲裂的树皮,一如历尽岁月沧桑的长者,安详、淡定。霜浓秋重的时候,柿树上果实累累,不甘寂寞的一片片柿叶,被秋染红,随风而动,远远望去好像一团火,柿叶摇摆着秋的火焰,像擎在半空中的火炬。那些饱满而丰润的柿子很快褪去了少女般的青涩,追寻着岁月的脚步由金黄圆润转身披上红彤彤的嫁衣,坠在枝头闪动着红色的亮光,特别诱人。

  ③每到收获的季节,母亲总让我和弟弟爬到树上去,想方设法把柿子摘下来,甚至连树梢上带着青色斑点的小柿子也不放过。在母亲的监督下,所有的柿树都会被我们“扫荡”很多遍。母亲顶着一块蓝色的方巾在树下接着,更不忘叮嘱我们小心点,小心点。记得有一次,在母亲的指挥下,我爬到高高的树梢上摘柿子,大个的“红灯笼”尽收篮里,剩下的柿子青色还未褪尽,小小的如没开个的棉桃子,我嫌小没有摘。母亲却不以为然,她说:“摘下来都是钱,放在树上一分钱换不到,挺可惜的,你的学费就是这些柿子换来的。”后来,母亲用竹竿做成的网套,还是把那个柿子套下来。乡下的人家底子薄,日子都算计着过,手指缝张大一点都是浪费。母亲说:“一个柿子可以换来一碗茶,该节省的还是要节省。”

  ④从那后我记住了母亲的话,每年都把树上的柿子摘得干干净净。

  ⑤月滚着月,年滚着年。后来,我们兄妹都离开了家乡,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上次回家,已是深秋,天高雾浓,落叶像断魂的金蝴蝶摇摆着生命最后的舞姿,遍地枯黄。一群群南飞的大雁从北方驮着初冬的寒气到来,光秃秃的柿树,尖尖的顶枝直刺着灰色而悠远的天空,如记忆一样悠远、渺茫。树枝在风中颤抖着,等待着冬去,树上只剩下孤独的红柿子。

  ⑥我爬到树上把那些“红灯笼”一个个从树上摘下来,看到树梢上还剩下两个大而红的柿子,我沿着树枝向前挪动脚步,想把它们摘下来,而那一刻母亲却说,“别摘了,留着吧。”我说,“留着是浪费,摘下来吧。”母亲说,“留两个柿子看树,树老了,一个柿子都没有也是很难过。”

借物抒情的作文 篇4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

  那是一次美好的回忆,每当歌声响起,大海就在我的脑海中轻轻的飘扬。

  在上学前班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去日照游玩,到了海滩,看到茫茫的'大海,我惊叹不已,望着那美丽而又一望无际的大海,心里感觉很激动,因为那是我第一次看见大海。

  海上的清风轻轻地吹过我的脸庞,我被那凉爽的海风迷住了,忽然,一个大浪凶猛的涌了过来,又卷着浪花退了回去。无意中,我发现了一些小贝壳,一会儿,又在一个地方捡到了一些小海螺,它们各有各得特点,各有各的形状,美丽的海螺妹妹和漂亮的贝壳公主把海滩装点得犹如五彩缤纷的海滩画。

  那一次难忘的海滩之旅一直铭刻在我心中,当歌声再次响起,大海就会在我的心里像星星一样闪烁,发出湛蓝的光芒!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

借物抒情的作文 篇5

  一棵树从一颗种子慢慢地长出嫩芽,它是那样柔弱,在风雨中飘荡,任凭风雨戏弄这棵树渐渐的长大,树叶硬朗起来,树叶茂盛起来,这棵强壮到树。再次在面临风雨只用颤抖抖的臂膀一面去抗。

  这棵树长在姥姥家的院子里,听姥姥说这老树有不少年头了,他看着妈妈,舅舅出生,上小学,上初中,高中,大学直到如今还高大挺拔,现如今,这棵树又看着我一点点成长,小时候姥姥说这是一颗淮洋树能够开花,花香清香,槐树的花还可以食用作为一道甜食。

  每当夏季来临,枝头上便满翠色,椭圆形的小叶子,十分茂盛,到了七,八月份时,树上便开满了一串串风铃似的小白花,那淡淡的幽香真让人陶醉,天热时,我喜欢和姥姥一起到槐树底下乘凉,闻着让人心醉的花香,听着姥姥讲人间的传奇故事。看着太阳轻盈的穿过每一个缝隙,然后洒在大地上,我总是想让时间静止,静止在这美好的一刻。我把老槐树当做我儿时的玩伴,同时他也是我的知心好友,因为没有任何人,会像她那样守口如瓶,渐渐长大的`我,越来越爱老槐树,但是进入初中的我以学习为主。母亲对我也严格了许多,母亲带我来到最好的学校,离开了姥姥,离开了我那最爱的老槐树。

  现在主要是学习,不再想其他的事情,只有在放长假妈妈彩带我回一次老家,去看姥姥,去看那让我魂牵梦萦的老槐树,老槐树像一个哨兵似得站在院子里,日夜不停的守护着我亲爱的姥姥。我想忠诚的说一句:谢谢你,老槐杨,你的忠诚让我敬仰。

借物抒情的作文 篇6

  天黑了下来,但小草却一点都不畏惧,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颗不可动摇的心。

  沙漠中必有绿洲,一片荒漠中也会见到隐隐约约的小草,不论风吹日晒,他们心中似乎都有一个信念让他们坚强地活下去!小草是脆弱的,一不留意被人们的一个踩错的脚步就会一命呜呼,但是他们却不愿就这样死去,就在倒下的那一刻,把自我的灵魂又给了下一代。不知过了多久,一科微小又嫩绿的芽孢从泥土里钻出来,正比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草的生命即脆弱又坚强。

  而初二的我却好比如一颗没有斗志的小草,整天无所事事,在学校就像行尸走肉。这颗小草是自傲的,但是却十分弱小,经受不住风吹雨打,更难不住煎熬。但我不想要这样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是无趣的,无好处的。于是我改变了,改变的同时又上了初三。

  初三,一个成熟的'名称,一个最具有活力的名字。我不再像从前那样,从初三的每一天开始,一齐床,我的心中似乎就对这个生活充满了期望,初一的我是无知的,初二的我是无趣的,初三,我只期望给我以后留下一个念想。每当想起初三,我就怀念从前的一切活动都是跑着进行,怀念那时的我们放学后一齐在操场上跑步,怀念那是的我们团结一心都考上自我理想的学校,不再抱有任何遗憾打给老师,不再有任何抱怨留给母校,只愿意回来看望老师时脸上能写满感恩、写满祝愿。

  之前所经历的种种挫折,种种磨难,都是为了最后的暴风雨来临,当你准备好上战场时,要不顾一切,赴汤蹈火,当面临暴风雨的那一刻,我不会畏惧,在心中,一个微小的心声喊了出来:“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借物抒情的作文 篇7

  它默默无闻,却使人们在黑暗中看见光明,它是黑夜中的战士,将黑夜撕开。它是谁?它就是路灯。

  路灯不像LED灯的那样夺目,有着城市中随处可见的绚丽。在灯红酒绿间的游戏是无趣的,我反而觉得走在一条幽幽的小路上,黑得无所边际,这时,突然在这寂寞黑夜中闪起一抹亮光,照进你的眼睛,照进你的内心,你原本心中的屈辱,忧伤与悲愤,包括你被生活所打压的烦闷仿佛一瞬间被治愈了。这就是治愈吗?应该是的。

  路灯如此美好,(它就像森林里清新的空气置换了你体内所有的二氧化碳)。猛一抬头,突然在月光下看灯光下看到了一个人影,是我的老师,她在柔柔的灯光下显得那么和蔼可亲,一点也没有之前对我批评时的严肃。她突然笑了,如夏花般绚烂,我懵了一下,也笑了。这时灯光一闪,仿佛什么都没有了。只有我站在路灯下痴痴的笑着,我觉得之前的批评都不算什么,我想通了,如果这世上还有人关心我的成长,那就是母亲和老师,我站起来向家的方向一步三回头地往回走。

  走了几步,回头看了看完好如新的路灯上似乎有点小脏,不知是不是没戴眼镜的缘故,我没有多大在意。第二天早上我又看到了那个路灯,他昨天青灰色的灯杆上现在青一块白一块,怎么会这样?我看到附近的一个孩子经过,于是给他让路,但是他并不是经过,而在我的面前直直的踢了路灯一脚,我惊讶想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甩下一句“都是你,我要迟到了。”看着他的背影,我满心疑惑,找不到答案,只好也匆匆地去上学。

  三楼教室的日光灯发出柔和的光芒,教室里朗读声此起披伏,不敢逗留的我旋风般来到自己的.座位。教室外,走廊上,一高一矮,我们的老师在与一位同学谈话,风儿传来她们的声音,高声跺脚的稚嫩的喊叫,然后一边留下一地的鸡毛,寂静,一秒,两秒……感觉一个世纪那么漫长,风儿助长了叫唤者的嚣张,转身离去,留下背影任老师叫唤。从靠窗的同学七嘴八舌的解释中,我明白了大致内容就是学生犯了错,可是死不承认。老师正在教育他,学生烦躁,顶撞老师。一边是老师的心平气和、语重心长,一边是学生急赤白脸、恶语相向。

  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禁想到了路灯与那个孩子,路灯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孩子忘记了前行的道路,需要路灯的引领;老师对学生谆谆教导,学生并不领情,反而在背后指指点点,甚至当面顶撞。

  回家路上,我看到路灯在无边的黑夜中微微发光,温暖而又亲切,我仿佛看到了老师在灯光下疲惫的身影。

借物抒情的作文 篇8

  我随着人潮来拜访牡丹。

  寒流一阵接一阵地袭来。阳春三月的深圳,依然停驻冰冷的冬天。牡丹优雅地举着饱满的花苞,丝毫没有绽放的意思,人群中有人愤愤地咒骂,也有人摇摇头失望地离去。牡丹没做什么,只是随着寒风淡淡地点点头。

  我有些失望地望着它。也对,当年,武则天忽然想在冬天游览御花园,便下旨勒令百花连夜绽放,以供玩赏,百花摄于王威,纷纷开放,唯有牡丹不从,因而被贬到了洛阳。那么有骨气的牡丹,怎会轻易移了本性,惟命是从呢?

  人潮仍在一抹抹地涌来,散开。我越发觉得,我读不懂牡丹。几百年以来,它被许多文人骚客辛辣地讽刺,批判。可牡丹依然不为所动地绽放着,它懂得文人对它的批判吗?也许不懂,也许懂了,可面对这些批判,它又能说说些什么呢?世俗中人将粉雕玉琢的它视为富贵的代表,狂热地爱慕和追逐。这无疑严重违背了牡丹的初衷,它只是想将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而已。稍明事理的志士,将它贬为污浊世风的同义词。这无中生有的非议之语,更是扭曲了它原本的面目。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为牡丹说句公道话呢?牡丹也有尊严,它肯定也想为自己辩驳;可面对潮水般的流言蜚语,它沉默了。因为它觉得,积毁锁骨,驳也无益。于是,牡丹无视世俗,一心一意地纳馨吐芳,依然绽放着那淡妆浓抹的花朵。我曾无数次地想,牡丹竟沉得住气,能守住自己的本性,和沧海桑田的孤独。

  我走近了牡丹,想细细端详这有着铮铮铁骨的百花之王。但这样一来,我又不禁被它的'美丽所震撼。它华丽而不失高雅,温和中透出威严,酷似童话故事中那集美貌,气质于一身的女王,使得旁边的花儿都黯然失色。桃花和梨花风情万种,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就落入俗套,怎比得上牡丹典雅端庄?幽兰和茉莉空灵清秀,但容颜过于素白,意有余而形不足,怎比得上牡丹雍容华贵?尽管牡丹遭人非议,但它的美韵不容抹煞。它热烈绽放的芳姿,依然吸引着无数世人的眼球,也快成了一个跃进的时代的象征。

  走进花展,我以往对牡丹的成见被一扫而光。尽管牡丹依然固执地凝在枝头,但我知道它已先在一个过客的心里绽放,告诉她应该恪守自身的高贵,坚持生命的本真。

  如此美丽,如此有骨气,如此有灵性的牡丹啊,请让我大声地赞美你!

【借物抒情的作文】相关文章:

借物抒情作文12-23

借物抒情的作文02-04

借物抒情作文[精选]08-23

(经典)借物抒情作文11-09

借物抒情的作文(精)07-20

借物抒情作文【精华】07-26

(荐)借物抒情作文07-30

[通用]借物抒情作文08-29

(精华)借物抒情作文09-08

实用的借物抒情作文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