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九节的作文

时间:2021-02-18 18:19:02 高二作文 我要投稿

有关拗九节的作文

  传统节日拗九节这一天,儿女们得煮上一碗香喷喷、热腾腾的拗九粥给父母吃,以表达儿女对父母的孝敬之情,所以又称拗九节为“孝顺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作文,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CNFLA的相关栏目!

有关拗九节的作文

  篇一:

拗九节的选择

  发黄的灯光,流露着几分单薄,如同一缕残风。屋檐上的蜘蛛,牵着一丝白线,在编织着生活的幸福。黑夜在外面,慢慢地向万家灯火,伸手。万籁俱寂,几次低沉的狗吠声,悠悠然。一堆番薯藤,两个萝筐,母亲的一双膝盖。

  他正在专心致志地看书,一篇《“抢”奶奶》的文章,“勾”住了他的视线,停止了他的手。文章叙述了一位奶奶生病了,害怕没有人到病床前嘘寒问暖而忧心冲冲,可意想不到的是子女们都抢着要把奶奶留在自己家里,令奶奶热泪盈眶。看着,看着,他思绪万千,抬起头,望着灯下两鬓斑白的母亲,只见她的双手,还在捋着番薯叶。明天就是“拗九节”了!可明天他又要去玩……这时,犹如一块块尖锐的刀片插在他的心间,百般绞痛,仿佛有哽在喉,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他决定明天一定要尽一尽当儿子的孝心,他失“约”了。

  为了报达母亲阳光般无微不至地关怀,他决定“当”一次家。

  第二天,母亲由于过度地劳累,辛苦地忙碌,居然爬不起床来了!他顿时大惊失色,脸型慢慢扭曲,手忙脚乱地给母亲喂饭,他的脸上写满了焦急,心中“容纳”了难受,今天本来是他尽孝心的机会,可怎么会……只好这样做了。他忙里忙外,任劳任怨,却毫无怨言。母亲不能自理,所以大事小事、点点滴滴,全靠他来料理,全靠他来“支撑”。他一面给母亲捶背,一面还要叠被子,他的时间表填得比明星还忙:为母亲洗脸穿衣,帮母亲喂饭喂药,接着倒痰盂,然后搞按摩……一滴滴、一串串豆大的汗珠接二连三地从他的头里冒出来。

  中午,他要做中饭;饭后,他要给母亲量体温,他忙得大汗淋漓。就是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说小草能“归还”得了阳光的巨大恩赐?谁说儿女能报达得了父母的养育之恩?

  母亲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儿子的手指没有停下过。

  到了傍晚,母亲竟然径自从床上爬了起来,这一系列举动着实令儿子大吃一惊!儿子恍然大悟,原来,这只是一次考验……

  我们都赤裸裸而来,没有谁天生富有,没有谁天生贫穷,人生的旅途中,是攫取是放弃,是拒绝是接受,全在父母的指引,心灵的抉择。

  有人信奉“百善孝为先”,有人格守“一闯教义生死关”。有人善待父母,有人拒绝赡老,美与丑,善与恶,全在一念之间,系于一瞬。

  为父母,为自己,捧出一颗清纯、孝敬之心吧!

  篇二:

  这天,我正在做作业,忽然,从厨房飘出一股好闻的香味,我坐不住了,跳起来向厨房跑去。哈,原来老妈正在煮稀饭给我当点心吃呢。“老妈,这稀饭是不是给我吃的啊?”“你这小馋猫,就知道吃,今天是拗九节,这里头还有一个故事呢!”我一听到有故事,就高兴得跳了起来。

  拗九节来源于“目连救母”的传说。据传,古时候有一个叫目连的人,他的母亲生前凶悍险恶,死后被关在阴间牢房里。目连探监时,经常送食物给母亲吃,但都被看守的狱卒给吃掉了。后来,目连想了一个办法,用葡萄干、花生、红枣、桂圆、红糖等原料与糯米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后,再洒一把黑芝麻送去给母亲。看守狱卒见这稀饭黑乎乎的,问道:“这是什么?”目连随口答道:“这是拗垢粥 (福州话‘九’与‘垢’谐音)。”看守信以为真,认为这粥很脏,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目连母亲的手中。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连的母亲这年也正好二十九岁,闽俗中,正月分“三九”,正月初九称为“上九”,十九称为“中九”,廿九称为“后九”,所以这粥便叫“后九粥”。以后以粥的`颜色拗黑,叫“拗九粥”,以目连孝顺母亲,又叫“孝九粥”。不管是正月廿九,还是二十九岁,都是目连的母亲落难的日子,于是福州人逢九就犯忌,认为“九”是厄难的岁月,所以,凡逢“九”岁数的人要吃太平面,出嫁的女儿,也要给父母送“九”,以求父母平安、健康。

  “这么说来,我以后也要送拗九粥给你们?”“嗯,按理说,的确是这样。”“哦,明白了,老妈,我做作业去了啊。”

  一会儿,老妈出去给外公外婆送拗九粥去了,我不禁昂天长叹:今天,是农历的正月二十九,中国传统的拗九节,是咱们的敬老节!在这里,我要向大家呼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天经地义的事,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让我们从小懂得尊敬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他们,尊重他们,为老人们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吧。要知道,每个人都有会老的时候!

  篇三:

  寻找拗九的四叶草

  耳畔似乎还能听到除夕夜响彻大街小巷的爆竹声声,可眼见着这个世界的色彩伴着朦胧的细雨一夜由萧瑟潜入繁花似锦,鼻子也分明能闻到妈妈端上的碗里时来运转散发的香气。我要和美丽春光一起,在这个暖风和煦的拗九节,寻找幸福的四叶草,把它送给亲爱的您。

  您是我亲爱的妈妈,正盛着可口饭菜,温柔笑着的是您。记忆里,是您唤醒静谧的清晨,让我早起晨读。我常常觉得您是冬天最讨厌的人,早晨的被窝多么温暖,多趴几分钟是多么的美妙,但您那三短一长的碎碎念就像耳边的苍蝇,硬是将我从睡梦中塞进一层层厚厚的冬衣。然后您才满足地回到您的练歌厨房继续高唱锅碗瓢盆进行曲。

  来自:作文大全 您是我亲爱的爸爸,正大声说话,爽朗笑着的是您。回忆中,您总是早出晚归,总是那么得“邋遢”,胡子总有剃不干净的那么一撮。而最可恨的是,你总是喜欢用下巴的小刷子在我脸上蹭,让我备受煎熬,每每挣脱您的“魔掌”,你还一脸无辜地说:“都说女儿和爸爸最亲,你都不给老爸卖个面子。”

  您和您是我亲爱的爷爷奶奶,眉宇的威严中透着慈祥的是您,口中喃喃叫着我的乳名的是您。那时爸爸妈妈的工作很忙,你们就经常照看襁褓中的我,妈妈口中的我从小就很有战斗力,哭哭闹闹,还不忘尿上一泡。您总是不辞劳辛地为我换上一条又一条干净的尿布,而您则放下你的横眉逗得我眉开眼笑。

  小的时候,“拗九”就是碗里弥漫的香气,唇齿间长久的回味,懂事后终于知道“拗九”是份甜蜜的负担,是我们家沉甸甸的幸福。幸福是什么呢?妈妈告诉我,是我能拿到双百,不再磕巴拌嘴;爸爸告诉我,是我能衣食无忧,乖巧懂事;爷爷奶奶告诉我,是能看着我一天天开心快乐地成长。或许我就是那颗能带来幸福的四叶草,今天我还是株小草,有你们枝繁叶茂的呵护和庇佑,明天我也要像你们一样长成挺拔的树木,希望我的枝桠能也能给你们带来一份阴凉。

  时光,请让我这枚拗九的四叶草快快成长,让“拗九”也成为我最幸福的信仰。

  篇四:

  前几天,笑妈上传了一篇有关笑笑给爸爸洗脚的日志 ,文中提到也曾给笑妈洗过脚 。笑妈想起来,笑笑似乎为此也写过一篇作文,今天终于找了出来,也挂上来吧。

  星期一是拗九节,我们没有时间,杨老师提议让我们提前过拗九节。

  拗九节是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区的本土节日,日期是农历正月二十九。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拗九粥祭祀祖先或者送给亲朋好友,已出嫁的女子也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

  怎么孝敬父母呢?先给他们洗洗脚吧!晚上,我打了盆热水,准备给妈妈洗脚。妈妈将脚缓缓伸入水中,叹一声:“好舒服!”我把手也伸入水中使劲地搓妈妈的脚。这次,我在妈妈脚上发现了岁月“走过”的痕迹——一块很大的茧子。我搓着妈妈的脚,搓了脚趾搓脚背,又搓了脚腕。妈妈的脚和我的手都渐渐地红了,不知是搓红的还是热水泡红的。我又拆了一个按摩器的部件,给妈妈的脚背和脚心按摩。这天晚上,妈妈睡了个好觉。

  光洗脚当然不够,我还煮了一锅拗九粥。我找了好多的配料:红豆、糯米、红枣、桂圆、花生、红糖等,将它们洗净放进锅里,加上水,盖上锅盖,调好电磁炉的温度,按下开关,锅里的水扑噜扑噜地响,开始熬粥了!我在一旁静静地守候,每过一阵子,我就用筷子搅拌一下,防止糯米粘在锅底。粥一点一点地熟了,香味四溢。我打开锅盖,闻一闻,真香啊!我将粥盛起两碗,一碗给爸爸,一碗给妈妈。他们一口一口地细细品尝,都赞不绝口:“好喝!”我快乐极了!

  孝顺并不是只装个样子,只孝顺一天。孝顺,天天都要!孝顺更不是只是嘴上说说,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中去。既说要孝顺,又真正落实下来,才是真正的孝顺。今天是拗九节,我要把每一天都当作是拗九节,孝顺父母。

  篇五:

  正月廿九日,是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拗九节”又称“后九节”、“孝九节”和“送穷节”。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已出嫁的女儿,也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有的还要加上太平面、蛋、猪蹄等,送回娘家,孝敬父母。此外,凡是人的岁数逢九,如九岁、十九岁、二十九岁……(称“明九”),或是九的倍数,如十八岁、二十七岁、三十六岁……(称“暗九”),也要像过生日一样,吃一碗“太平面”,以求平安、健康。在福州人的传统观念中,“九”是不好过的。

  “拗九节”来源于“目连救母”的传说。据传,古时候有一叫目连的,其母生前悍恶,死后被关在阴间牢房里,他探监时,经常送食物给母亲吃,但均被看守的狱卒给吃掉了。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用荸荠、花生、红枣、桂圆、红糖等原料与糯米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后,再洒一把黑芝麻送去给母亲,看守狱卒见这稀饭黑乎乎的,问道:“这是什么?”目连随口答道:“这是拗垢粥。”(福州话“九”与“垢”谐音)看守信以为真,认为这粥很脏,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目连母亲的手中。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连的母亲这年也正好二十九岁,闽俗中,正月分“三九”,正月初九称为“上九”,十九称为“中九”,廿九称为“后九”,所以这粥便叫“后九粥”。以后又以粥的颜色拗黑,叫“拗九粥”,以目连孝顺母亲,又叫“孝九粥”。

  不管是正月廿十九,还是二十九岁,都是目连的母亲落难的年月,于是福州人逢九就犯忌,认为“九”是厄难的岁月,所以,凡逢“九”岁数的人要吃太平面,出嫁的女儿,也要给父母送“九”,以求父母平安、健康.

【有关拗九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介绍拗九节的习俗作文03-05

拗九节的习俗作文600字03-05

有关跑步的作文06-21

有关闪电的作文09-10

有关霜的作文09-02

有关霜降的作文09-01

有关雨水的作文09-01

有关风的作文09-27

有关班会的作文09-20

有关扫雪的作文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