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作文

时间:2023-03-27 19:33:24 [第二单元]黄河,母亲河 我要投稿

黄河的作文七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黄河的作文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黄河的作文七篇

黄河的作文 篇1

  漫天的风沙卷走了悠扬的驼铃,历史掩埋了曾经的辉煌,却带不走你倾情的容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看到了波涛汹涌的黄河,我想到了你,足以彪炳千古的你,感情奔放,文采飞扬的李白。你的精神化为了沧海云帆,成了黄河的符号。

  你“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希望能够一展宏图,救民于水火,却一再受到打压、排挤,仕途上的不得志,没有将你打垮,你还是那样地热情,你大声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你“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忧郁的黄河成就了你,抑或你成就了忧郁的`黄河,此中真意,外人恐难窥其一二。

  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打动了千百年多少仁人志士。你的才气,你的才情,日月难与争辉。

  黄河被你的热情所感染,掀起层层波浪。你被黄河所鼓舞,愈加坚强。

  无数诗篇见证了你的一生,也见证了黄河的沧桑巨变。你的精神寄托在黄河上,成了黄河的标志。

  黄河后浪推前浪,一代旧人换新人。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黄河几经兴衰起落。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黄河落伍了。当东风又来,热情不改,活力再现,黄河又焕发出新的光彩,黄河又多了一层酒醉似的迷人光晕。青莲居士的遗园又有了顶礼膜拜的人群。

  二十一世纪,作为新一代接班人,我们要在先人的注视中,在时代的感召下,培养创新意识,顺应历史潮流,拂去黄河符号上的千年尘埃,让它更加闪亮。

  一阵秋风吹来,黄河浪花翻滚。抬头仰望天空,天空是那样的清澈,不染纤尘,像一泓挂天上的不老清泉,未来的黄河也会如此吧。

  李白,黄河的符号,你见证了黄河的兴衰荣辱。我相信,你一定会带领我们走向辉煌灿烂的明天。

黄河的作文 篇2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到距今10万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由于黄河的洪水挟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后迅速沉积,主流在漫流区游荡,人们开始筑堤防洪,行洪河道不断淤积抬高,成为高出两岸的“地上河”,在一定条件下就决溢泛滥,改走新道。黄河下游河道迁徙变化的剧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根据有文字记载,黄河曾经多次改道。河道变迁的范围,西起郑州附近,北抵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1700多年间,黄河的迁徙大都在现行河道以北地区,侵袭海河水系,流入渤海。自1128年至1855年的700多年间,黄河改道摆动都在现行河道以南地区,侵袭淮河水系,流入黄海。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东坝头决口后,才改走现行河道,夺山东大清河入渤海。由于黄河下游河道不断变迁改道,以及海侵、海退的变动影响,黄河下游地区的河道长度及流域面积也在不断变化,这是黄河不同于其他河流的突出特点之一。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黄土高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土质疏松,易于垦殖,适于原始农牧业的发展。黄土的特性,利于先民们挖洞聚居。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育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早在110万年前,“蓝田人”就在黄河流域生活。还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在流域内生息繁衍。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遗址遍布大河上下。这些古文化遗迹不仅数量多、类型全,而且是由远至近延续发展的,系统地展现了中国远古文明的发展过程。

  早在6000多年前,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大约在4000多年前,流域内形成了一些血缘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黄帝两大部族最强大。后来,黄帝取得盟主地位,并融合其他部族,形成“华夏族”。后人把黄帝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黄帝出生地河南省新郑市有黄帝宫,在陕西省黄陵县有黄帝陵,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为“四渎之宗”,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迄今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在黄河流域和近邻地区的有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四座。殷都(当时属黄河流域)遗存的大量甲骨文,开创了中国文字记载的先河。西安(含咸阳),自西周、秦、汉至隋、唐,先后有13个朝代建都,历史长达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东周迁都洛阳以后,东汉、魏、隋、唐、后梁、后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阳建都,历时也有900多年,被誉为“九朝古都”。位于黄河南岸的开封,古称汴梁,春秋时代魏惠王迁都大梁,北宋又在此建都,先后历时约200多年。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全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发展最早的地区。公元前20xx年左右,流域内已出现青铜器,到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开始出现铁器冶炼,标志着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在洛阳出土的经过系列处理的铁锛、铁斧,表明中国开发铸铁柔化技术的时间要比欧洲各国早20xx多年。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都产生在黄河流域。从诗经到唐诗、宋词等大量文学经典,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也都产生在这里。北宋以后,全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但是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黄河流域及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仍处于重要地位。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十分珍贵的遗产,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治理黄河,兴修水利,历史悠久。中国最早的灌溉工程,首推黄河流域的滮池(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诗经》中有“滮池北流,浸彼稻田”的记载。

  到了战国初期,黄河流域开始出现大型引水灌溉工程。公元前422年,西门豹为邺令,在当时黄河的支流漳河上修筑了引漳十二渠,灌溉农田。公元前246年,秦在陕西省兴建了郑国渠,引泾河水灌溉4万多顷(合今280万亩)“泽卤之地”,“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为秦统一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汉朝对农田水水利更为重视,修建六辅渠和白渠,扩大了郑国渠的灌溉面积,同时在渭河上修建了成国渠、灵轵渠等,关中地区成为全国开发最早的经济区。

  为了巩固边陲,从秦、汉开始实行屯垦戍边政策,在湟水流域及沿黄河的宁蒙河套平原等地,开渠灌田,使大片荒漠变为绿州,赢得了“塞上江南”的`赞誉。

  为了保证长安、洛阳、开封等京都的供应,黄河中下游的水运开发历史也很悠久。

  大禹治水的功绩,也包括治理黄河,大河上下,几乎到处都有大禹的“神工”。春秋战国以后,治河的文献记载逐渐增多,留存下来大量珍贵的史料。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下游已普遍修筑堤防。公元前651年,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会诸侯于葵丘”,提出“无曲防”的禁令,解决诸侯国之间修筑堤防的纠纷。在此后漫长的历史时期,伴随着黄河频繁的决溢改道,防御黄河水患成为历代王朝的大事,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不断堵口、修防。西汉时期,已专设有“河堤使者”、“河堤谒者”等官职,沿河郡县长官都有防守河堤职责,专职防守河堤人员,约数千人,“濒河十郡,治堤岁费且万万”,河防工程已达到相当的规模。据《汉书·沟洫志》记载,淇水口(今滑县西南)上下,黄河已成“地上河”,堤身“高四五丈”(约合9~11米),堤防也很高。《史记·河渠书》中记载,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令“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并亲率臣僚到现场参加堵口,说明黄河堵口已经是相当浩大的工程。史书记载最早的一次大规模治河工程是公元69年“王景治河”,“永平十二年,议修汴渠”,“遂发卒数十万,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里”。“永平十三年夏四月,汴渠成……诏曰:‘……今既筑堤、理渠、绝水、立门,河、汴分流,复其旧迹’”。“景虽节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扼制了黄河南侵,恢复了汴渠的漕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北宋建都开封,当时黄河水患严重,宋王朝对治河很重视,设置了权限较大的都水监,专管治河,沿河地方官员都重视河事,并在各州设河堤判官专管河事,朝廷重臣,多参与治河方略的争议。这个时期治河问题引起很多人的探讨,加深了对黄河河情、水情的认识,河工技术有很大进步,特别是王安石主持开展机械浚河、引黄、引汴发展淤灌等,在治黄技术上有不少创新。

  明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黄河决溢灾害加重,朝廷更为重视治河,治河机构逐渐完备。明代治河,以工部为主管,总理河道直接负责,以后总理河道又加上提督军务职衔,可以直接指挥军队,沿河各省巡抚以下地方官吏也都负有治河职责,逐步加强了下游河务的统一管理。清代河道总督权限更大,直接受命于朝廷。明末清初,治河事业有很大发展,堤防修守及管理维护技术都有长足进步,涌现了以潘季驯、靳辅为代表的一批卓有成效的治河专家。清朝末年及民国期间,战乱不断,国政衰败,治河也陷于停滞状态。近代以李仪祉、张含英为代表的水利专家,大力倡导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研究全面治理黄河的方略,但受社会经协件制约,始终难有建树。

  纵观治黄历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所谓治河实际上只局限于黄河下游,而且主要是被动地防御洪灾。但是,悠久的治河历史,留下了浩繁的文献典籍,为世界上其他河流所罕见,是一份珍贵的遗产,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借鉴。

黄河的作文 篇3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张黄河的图片,展现在我眼前。虽不是全景,但我还是能感受到黄河的澎湃,能感到黄河那雄壮的气势。

  再往下看,我的手停住了。还是黄河,却又不像黄河——那汹涌着的水中,夹杂着那么多的泥沙,使黄河都变成了土黄色,成为名副其实的“黄”色河了。我苦笑。再往下我竟愣住。

  “黄河下游最多连续断流日竟达的220多天……”

  我坐在椅子上,对着电脑发愣。由于上游农业灌注过多而导致下游断流。由于大量大量砍伐树木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由于人类不断人为修建堤坝而导致黄河水位不断增高……这么多的问题在我眼前浮现,逐渐化为一幅幅图……

  人们总以为黄河是一座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库,因为黄河是世界第六大河流,因为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因为古代的六大古都中有四大在黄河流域,因为……这么多因为加起来难道不就让人觉得他是永远都那样洁净、那样取之不尽吗?

  的确,人类如会合理规划,那这个愿望应是不难实现的。但人的贪婪与野心已超过人类自己所能控制的范围,大自然所能承受的范围,向自己的母亲伸出了魔爪,将自己的母亲逼到乳汁枯竭的地步。我想起一首名为《黄河在咆哮》的.歌,我觉得黄河现在不是在向侵略者发出咆哮,而是在想自己的儿女,通过洪涝与干旱发出绝望的咆哮!

  然而人类对黄河母亲的咆哮充耳不闻,继续大张旗鼓的向人类自己发出挑战,得意洋洋地将自己推向灭亡。直到现在,人们发现黄河地区水旱灾害频发,人们发现黄河之水已变得让人不敢饮用,人们发现昔日的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草原已变成荒漠,人们才害怕了。人们才想到要保护黄河,人们才感到无比懊悔……

  我的手在鼠标上滑动。我想人们虽是对黄河犯下滔天罪过,虽是将自己一步步推入绝境,但毕竟是后悔了。有句老话怎么说的?说是浪子回头金不换。现在的人类就好比许许多多的浪子,决心拯救黄河。有没有什么办法?即使不能使黄河变回原来的模样,也总要让黄河不再受到污染吧!忽然间,我眼前一亮——一张梯田的照片赫然映入眼帘。我立马明白了,只要人类能够想出合理的办法控制水资源,只要能够积极植树造林,黄河基本就不会遭到污染。至于能否将黄河变回原貌,虽然我点开了好几个网页都没找到相关答案。但我相信。只要人类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黄河总会变回原样的。我不禁舒心的笑了……

  那天晚上,我做了个好梦。我梦见黄河又重新清澈而澎湃,几只鸟儿在蔚蓝的天空上飞翔,一群群的牛羊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悠闲地吃草……作文

黄河的作文 篇4

  黄河,在许多人的眼中都有着不同的印象。她是李白眼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她是王之涣眼中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她是刘禹锡眼中的“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而在我眼中,黄河正以她磅礴的气势,书写着一个又一个的传奇。

  黄河,在我的心中一直都是以他浩浩荡荡的气势被我铭记。而一次的.旅行:我站在黄河边,看到的不是我心中的情景,黄河平静得像一面镜子,弯弯曲曲地流着,一直流向天边。从那以后,我心中的黄河便有了两种样子。静静地看着那平静的黄河,我的心中渐渐的泛起了一阵阵涟漪。有人说,黄河代表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一往无前。但我要说,黄河同样也是代表了我们中国人能屈能伸的气节。

  看着宁静的黄河,我也不由得想起我自己来。

黄河的作文 篇5

  黄河,一个简单的地理名词,却是它孕育中华民族千百载的文明和中国人不屈的精神。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东北孩子。也许,我生来就注定与黄河无缘。尽管如此,我却还是不止一次地向往。虽不曾听见黄河壮,澎湃汹涌却也总是出现地在我梦中,我心底。

  黄河不仅以它在地理方面的重要性而文明于世,(.)更多的,则是黄河水,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是华夏族人开辟中华文化的新篇章。而他们,则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黄帝的子孙。从第一颗稻谷掉进黄河水中起,人们离开茹毛饮血的生活,发展起领先世界一大步的`文化。第一部农书在黄河水中浸泡;第一部兵书在黄河水中洗濯;第一部医书在黄河水中完善;的一部史书在黄河水中打磨。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无一不是受到黄河水的哺育,从而开创世界文明的先河!

  有人说:黄河代表的不仅是华夏文明,更是中华民族的尊严!不错,黄河的的确确是中华民族尊严的一种象征。从它的发源地开始这一路,黄河它穿高山,绕平原,飞峡谷,跃丘陵,呼啸奔腾;浇灌着沃田万顷,簇拥着工厂如林,接纳着四十多条支流,拥抱着无数峻岭高山,气势磅礴。征途中,有多少障碍在阻挠着它,可它从不断流,不管多高的山,多峻的岭,它从不退缩。依然浩浩荡荡,澎湃汹涌。它正以它亘古不竭的水流和万载不息的波涛诠释出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它以自己的声音告诉每一位国际友人;中华民族,永不退缩!

  因为黄河,我们有领先世界的文明,因为黄河,我们有坚强不屈的精神,因为黄河,我们有美丽丰饶的中华家园……我这个从未见过黄河的孩子也要对心中的它说一声:我爱你,黄河!

黄河的作文 篇6

  站在黄河边,望着滔滔巨浪,自己好像立刻变为一朵浪花,魂魄融入黄河的肌体之中。此时,细细品味黄河,它那好似巨龙般的躯体拱成的“几”字形的脊梁,好像正向人们昭示着黄河的博大与精深。那千百年来涌流不息的巨浪滋养了无数的黎民百姓,也滋养了中华民族震惊世界的东方文化。那滔滔的河水,茫茫的雾霭,粗犷的号子,既是历史的写照,又是心灵的回应;站在黄河的中流砥柱上,浩浩河风吹过,我仿佛被黄河托起,于是,任何困苦、任何烦恼都被抛向山谷。

  逝者如斯夫!昔日的一切已经作古,只有滚滚的黄河依然激浪千重,汹涌奔腾。时空更迭,流年奔逝,黄河在岁月的.嬗变中匆匆奔流,它跨越了多少沟沟坎坎,终于走进了一个星火四射的梦境。发电站星罗棋布,两岸绿树成荫房成行,到处五谷丰登,欢歌笑语。惟一不变的,是黄河那一泻千里、势不可挡的气势,是黄河那坚贞不屈、矢志不渝的信念,这就是中华民族亘古绝世、生生不息的铁脊梁——国之魂!

  第一次知道黄河是在“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庄严歌声里,从那以后,心中便升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激情。从此,便有一条黄龙在心中奔腾不息。

  带着寻根的意识,我后来逐渐认识了黄河。它从巴颜喀拉山北麓皑皑雪山中发源,流经黄土高原,绕过99道弯,最终归入蔚蓝宁静的渤海湾。它蕴藏母亲河几千年来不息的信念,用深沉凝重的黄色乳汁哺育了一个坚忍不屈的民族,孕育了世界引以为自豪的华夏文明。几度夕阳红,几经雷雨电,古老的黄河啊,记录了中华民族血泪斑斑的历史,目睹了中华儿女怒吼奔腾、不屈不挠的铮铮铁骨。

黄河的作文 篇7

  春日已到,大地恢复绿色的海洋。而黄河滩的春天,是最美的“绿色天堂”。

  透过车窗,绿茵茵的草映面而来,一棵棵挺拔的小树冒出的新芽,正在向你招手。

  走上轻柔的“草毯”,扒开一束草,几朵很小的野花显露在你眼前。啊!多小呀!还没有指甲盖大。轻轻躺在草地上,闻到草的清香,花的`淡香,树的木香,看到天的蓝,草的青,树的绿。

  向林子深处走去,啊!这里的绿更多了。瞧!小草的青绿,麦田的墨绿,柳叶的新绿,藤蔓的幽绿。听,树梢上时不时传来麻雀“喳喳”的叫声,风吹柳叶“沙沙”的响。黄河时而奔腾,里面疏缓,时而浪起,里面静息,它奔流到海不去不复回。

  再向前走,就到了一个花的“天堂”——油菜花林。一片片金黄色,映着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绿绿的麦田,是那么的可爱,美丽。采一片花瓣轻轻放在舌尖上,一股清香袭来,让你感觉大自然就应该是这个味道吧!

  四月的黄河滩,真是个绿色的天堂,油菜花的盛地!

【黄河的作文】相关文章:

黄河的作文【经典】10-22

(精选)黄河的作文10-13

(精选)黄河作文10-13

黄河的作文(经典)09-11

黄河作文(精选)09-07

黄河的作文06-26

黄河作文(精选)10-25

黄河的作文(精选)10-23

【经典】黄河的作文10-16

黄河作文[精选]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