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抒情的作文

时间:2023-04-07 18:14:30 抒情 我要投稿

【精品】借物抒情的作文九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借物抒情的作文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品】借物抒情的作文九篇

借物抒情的作文 篇1

  因为有家的期盼,没有泥土的兰花也能开得光彩照人。

  ——题记

  我家的墙上挂着一幅画,它已相伴我们几代人了。画面是一株光彩照人、生机勃勃的兰花,但它的根却全都裸露在外,没有泥土包裹。我很纳闷:泥土是兰花的.家,没有家的兰花为什么还开得如此绚丽?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现在,十五岁的我因读书远离了家和父母。独立生活酸甜苦辣,个中辛酸一人独吞。但为了学业,我只有痛并坚强着。

  想到儿时,在微风拂面恬淡宁静的夜晚,我躺在妈妈怀中,举头望明月、数星星,低头听神话、背古诗,心里比泡进蜜缸还高兴。如今,夜晚依旧那么宁静,星空依旧那么璀璨,但我只能独伴台灯苦读,那个弱小的身影是那么羸弱单薄。我感到自己就像飘飞的蒲公英,漫无目的,不知道哪儿才是自己的归宿,但我依旧努力飞翔着,寻觅着。冥冥中有一种力量,使我坚强地飘飞!

  想到儿时,在生机盎然、清新宜人的早晨,爸爸宽大的手掌总牵着我上学,我天真无邪地蹦跳、唱歌、踢石子、跟爸爸讲学校的新鲜事,幸福得比鸟儿还快活!如今,早晨依旧那么新鲜,万物依旧那么有生气,但我只能孤身一人走向学校,脑中不时浮现出爸爸的脸庞和宽大的手掌。我感到自己就像石缝中的小草,没有肥沃的泥土,不知哪儿有足够的养分,但我依旧努力吮吸着,抗争着。冥冥中有一种力量,使我坚韧地成长!作文

借物抒情的作文 篇2

  今天家长要求王老师给我辅导作文,就来到了他家里。想到昨天星期五我在课堂上讲小话,被王老师当众批评,

  心中十分不悦;更令我不爽的是在进王老师家门就闻到一股令人窒息的气味。

  是中药的气味,真是难闻。我一进门就看见王老师正在熬中药。

  他见我一来就皱着眉头,就抱歉地说:“对不起,最近我的椎间盘突出的毛病又患了,所以要熬中药喝。”

  “没事,您要保养好身体。”我口头上这么一说,只是为了尊师,其实心里却暗自高兴,这老头叫你批评我,让我当众出丑,活该!

  不一会,中药煎好了,王老师关好火,等药冷却一会,他就把药罐盖子挪出一点小口,把药罐慢慢对着碗倾斜,一股黑色的药液流出来。那药味更加难闻,恶心得很,我不禁想到工业废水。不过我又想到昨天王老师的`批评,我想让药越苦越好,苦死这老家伙。

  看着王老师端起药碗凑近嘴边,可能闻到那恶心的气味,又端远了。第二次干脆捏住鼻子,闻不到,心不烦,但一见那废水般的药液,就又把药碗放下。第三次王老师端起碗,闭上眼睛,嘴触到药液,慢慢尝尝;再紧皱眉头,好似喝到最苦的黄连,喝得速度很慢。我想这下他要把药碗端开了,可是他仍继续喝,而且越喝越快。碗中的白色越露越多,黑色越来越少,直至见底。王老师放下碗,尽快用清水不停漱口,一遍,二遍,三遍??这时我的同情心压住了先前的幸灾乐祸。

  当时王老师辅导我作文时,不知为什么上课如此听讲,两次写出的作文片段都得到了他的好评。

  离开时,王老师又开始熬中药,看到王老师的腰比前几天伸直些,不正是得益于喝中药的好处吗?王老师喝的药苦,但有利于治病,有利于身体健康。我立即醒悟到,王老师对我的批评,虽然很刺耳,但是治好了我上课好讲小话的毛病,使我能专心听讲,有利于我的学习,有利于我的成长,这不正是我最好的中药吗?正如古语所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王老师,但愿中药能很快治好你的病,使你身体健康。王老师也愿意您对我的一些不良习惯多下几服中药,使我能健康成长。

  这时,我闻到的中药味不觉得那么难闻,而觉得是一种香,一种中药香。出门时,我又深深地吸了几口中药香。

借物抒情的作文 篇3

  又到了丁香花盛开的季节,粉红色的花瓣飘出缕缕沁人的馨香。它让回忆化作一缕青烟随风飘向童年那蓝色的天空。

  那时的故乡,街道两旁载满了丁香。人们喜欢它,因为它那独一无二的芳香占据了人们的心。夏日的黄昏,人们喜欢坐在丁香树下,嗅着它的香,赏着它的美,与邻居捞着家常。

  丁香是春的使者,是希望的开始。在它的陪伴下,童年的春天片成为一本五彩斑斓的书,让人舍不得放下。书中的一切,渐渐浮现在眼前。

  传说只要找到一朵三片或五片花瓣的丁香对着它许愿,然后用力地向天空抛去,愿望便会实现。那时我和小伙伴都信以为真,闲暇时,便用力在丁香树下,仔细地寻找希望真的会找到。虽然我们迫不及待想得到,但没有一个人忍心破坏它,那是我们唯一的希望。

  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从漫无边际的寻找中溜走。有的伙伴找到不耐烦了,于是,便坐在丁香树下,享受着沁人心脾的芳香,那样子满足极了。

  伙伴们一个一个地走了,只有我还执着地寻找着。我相信,我一定会找到。在我无意间揭起那片叶子时,我看到了我们梦寐以求的'丁香花。它那样的安详,静静地躺在那儿,那样自在。当我准备摘下它时,一股力量阻止了我,并告诉我:“不可以伤害它。”那是我梦寐以求的花朵,但望着它那安详的样子我的心软了,手也抖了。我放下叶子,悄悄地离开了。那一刻,我似乎比许愿还要满足。

  又是一个丁香花盛开的季节,当我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时,我发现一切都变了。眼前只有那一座座如雪的高楼,一辆辆如花的汽车。可是,粉红色丁香呢?那缕缕沁人心脾的馨香呢?不见了,全部都消失在高楼与车印间,我的梦被眼前建起的高楼摧毁了。

  家乡的文明与进步,如果非得牺牲一些无法恢复的事情,那么社会会变得更加富强,但回忆却不复存在。顿时,心头有一种莫名的忧郁。

借物抒情的作文 篇4

  清风徐徐,暮雨潇潇。池中之旅,孤立一方。雨降池涨,莲依亭立。

  我一人坐在窗前,手中笔仿佛不知疲倦,在笔记本上留下了一个个如繁星般的字体。

  “嘎吱”,妈妈慢慢走了进来,不知是否因为夏天的到来,燥热的苦闷,令笔多了几分对美景的向往,竟在关键时刻抛下一切,坠入窗外荒草之中。原本清晰的思路也扑朔迷离了。

  “出去走走吧,别一天闷在屋子里。你看这连笔都觉得你太宅了。”妈妈微笑着对我说。

  走出小屋,踏上小路,漫无目的,只想静静的,没心没肺地走着,让那耍着小脾气的夏风轻扯着我的衣袖。

  悄然之间,一缕淡淡的清香若有若无,这清香不知是从何处偷溜出来的少女的芳香,稚嫩又有些许的青涩。它是谁,它从哪里来?它是否与我一样,怀着对世界的好奇。

  我还未能理清思绪,发现香气更浓了。放眼望去才知自己无意之间紧追着香气的脚步,目光所及之处,只有扑面而来的绿,仔细寻找,才惊奇的发现,远方的薄雾里,有着一抹若隐若现的粉意。

  悄悄走近,渐渐看清庐山真面容,原来香气的源头就是这小池塘里的荷花。池塘中几片深绿色的荷叶交杂生长,颇具些许的凌乱美。荷叶下清澈的池水,如欧阳修诗中所述一般“水面无风琉璃瓦琉璃滑”,几条不知名的小白鱼嬉戏着调皮的游跃着,打碎了这平如镜的水面。

  角落里的那朵荷花却最惹人喜爱,这位少女身着粉裙,这粉朴素淡雅,暗透着些许的典雅气息,并不是那庸俗的粉色,也并非那种繁华绚丽的粉,平淡当中透着雅致,以及未经污染的懵懂。她抬着头看着喧闹的街头,那双水灵的大眼中透射出一份单纯的渴望,她渴望像蒲公英一样飞翔,像蒲公英一样环游世界。身体却是无情的,毅然转身,留下淡淡的清香带着自己浓浓的向往乘风远去。

  “沙沙——沙沙——”起风了,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一颗颗冰冷的雨珠敲打着水面,也敲打着她的`那颗心。颗颗雨珠湿透了泥土,却湿不透她的心。雨珠的敲打努力压抑着他那份长久不断的念,但她却始终不愿低头。

  她想恨雨,恨雨的打压,但有一个声音造告诉他,若没有雨,他就不能生存。

  夜色临近,家的方向便是归人的路,进门便看见父亲正隐忍着怒气,不用说,轻易便知,父亲正为我不在温习功课偷溜出去而生气,我不敢对上他的目光,只能飞快地跑上楼将功补过。推开门慌慌张张的收拾东西,温习功课,直到皓月当空,星星不耐烦地对着我眨眼时,我才发现书柜上多出了那本书。

  《荷花》这本书曾是我生日时索要的礼物,父亲却并未买给我,直到看到书上的蓝色字眼,才发现原来父亲并没有忘。

  雨中花,我曾有过像她一样的期盼,一样的困惑。但慢慢我懂了,这雨若真想将我囚禁在这池塘之中,又怎会甘愿化作池中之水伴我张望陪我期盼呢?

借物抒情的作文 篇5

  林荫道上,你我并排前行,落叶在见证我的真诚,我信任你,你是我的知己,只有你懂,我的声音不虚假。可是真心付出得到的却不是战友,而是喜怒无常,冷语相待的诽谤。我在梧桐树下向你的倾诉成了大家公开的秘密,他们将此作为谈资和消遣内容。如同冰河时代一般,你一丝不挂处在冰窟窿里,不只是身体上冰冷,更是内心的冰封。怨天尤人也该消停,流言蜚语的打击让你挣扎其中,阳光啊,何时才能照进我那颗受伤的心灵?

  身边草木苍翠欲滴,一切如此平常,没有多大差异,漫步于大街小巷,一个个陌生的面孔,不知心里究竟如何?匆匆在余光中消逝,他们脚步坚定,往来于自己心中的来处和去处,只是我自己的那颗心无处安放。百无聊赖之际,瞥见不远处被践踏得七零八落的野草,俯瞰那乱七八糟的野草丛竟然有一种陌生的熟悉感,心形叶片碎落在地,它就是人们视野之外的酢浆草。心形叶片,淡紫花帽,一种古典的雅致,即使他被零落成泥碾作尘,但他只有神如故。

  酢浆草它是位卑,卑贱到不被熟识花草的`园丁重视,当如野草除去。只有孩童时代曾经与它相伴过,只记得它的叶片呈倒三角形,多为三片,开白色小花。可是它位卑不敢忘世界,它没有怨恨世界为什么把他设定成野物,它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直到它离开曾经有负于它的世界,它把酸楚搁在心底,落叶依旧归根,为了回报生它养它的世界贡献它的一生。

  世界以伤痛待他,他却给予世界以温情。背后的一把辛酸泪,鲜为人知。他把对世界的真情,公之于众。生命的辉煌,在于它那不如昙花一现般短暂稍纵即逝的灿烂;不如玫瑰艳红美丽,它只是一株不为人知的酢浆草。它唯一能谱写出生命之辉辉煌的乐章,那就是绽放。高雅的花冠是它对自己的一点点安慰,淡紫点缀世界。

  世界以冷漠对他,他却仍报之以温情。人们的不屑一顾,他并不在乎,他只知道要在这游丝般的寿命中创造出属于他的无言的命运交响曲。凋零是他的归宿,他无怨无悔。

  一株野草都有自己的追求,绝不回转的往前走去,也不为空来世界走一遭。我更不能踌躇不前,面对千万羁绊,勇敢地向前。梦幻的前方之路何处无荆棘,坚定地走下去,实现这自我突破,完成生命的乐章,绽放于那人生的漫漫长路。

借物抒情的作文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教材回顾,理解借物抒情的写法。

  2、通过分析课文和例文,掌握借物抒情的具体技法。

  3、通过片段练习,学会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写作文。

  学习重点:通过分析课文和例文,掌握借物抒情的具体技法。

  教学难点:通过片段练习,学会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写作文。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交流点拨、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播放歌曲《好大一棵树》,展示大树的图片,引出

  “借物抒情”:同学们,刚才播放的歌曲的名字叫《好大一棵树》,

  这首歌深情的赞颂了大树,实际上是借大树在赞颂像大树一样默

  默奉献的老师们。其实,除了音乐作品,文学作品中也经常借某

  种事物来表达情感,这种写作写法叫借物抒情。

  二、 新授:

  (一) 理解借物抒情

  借物抒情的写法在我们在刚刚学过的第二单元和以前学过的

  文章中出现过,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归纳的结果

  说说作者借什么物,抒什么情?

  例句:《月》描绘了充满寒光冷气的月亮,表达了作者改变这个

  冰冷的世界,追求光和热的愿望。

  《雪》描绘了 美艳之至的江南雪和如粉如沙的北方雪 ,抒发了 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斗争精神的赞颂。

  《雨》描绘了 如银线如珍珠滋润大地的雨 ,抒发了 对无私奉

  献者的礼赞 。

  《陋室铭》描写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陋室寄

  托了 作者安贫乐道的高洁志趣 。

  《爱莲说》描写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 寄托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 。

  小结:这些文章都采用了“借物抒情”的写法,文章虽然展现的是“物”,

  可我们读者却读到了“志和情”。这种写法的好处是:抒情委婉,可

  以多角度、多层次地写出复杂的细腻的情感,可以留给读者更多的思

  考、回味、欣赏的空间,使文章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过渡:那我们在自己的作文中怎么借物抒情呢?是否有一定的技法

  呢?我们先来探究一下作家是怎么做的。

  (二)如何借物抒情

  1、回顾《海燕》,初探技法:

  问:作者如何描写海燕的?(暴风雨来临之际,海燕像黑色的闪电,

  高傲的飞翔,勇敢的'叫喊,像个精灵,大笑,号叫。)

  问:寄托了什么情感?(对革命先驱者的赞颂)

  为什么这样的情感寄托在海燕上,而不是其他动物?(海燕的形象和

  革命者先驱者的形象相契合)

  小结:我们可以看出,借物抒情的文章,选取的“物”和抒发的“情”

  有某种契合点,二者能够借助联想和想象建立联系,从而有效抒发作者的情感,表达其思想和志趣。

  过渡:名家名篇固然是很好的典范,但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与我们现在不一样。接下来我们选择一篇我自己写的作文来阅读,也许比较贴近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校园。

  2、阅读例文,再探技法:

  朗读范文《校园里的海棠树》

  (1) 习作前6段用什么表达方式?(描写)写了海棠树的什么?(春

  夏秋不同季节里海棠树的生长特点,)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它的与众不同的特点?(对比)

  (2) 最后2段用什么表达方式?(抒情)抒发了什么情感?(赞美

  海棠树努力集聚能量,默默为校园洒下绿荫,奉献果实的精神,进一步联想到教师,赞美教师的默默奉献精神)

  小结:可见,借物抒情类的文章,在抒情之前首先要用较多的篇幅描写事物的特征,并适当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尽量描写生动具体。描写是抒情的基础,抒情是描写的目的。

  过渡: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出,借物抒情的文章,一般的技法: (板书)找准相契点—— 抓特征重描写 —— 倾注深厚感情 过渡:下面我们就用这个技法来学习写作。首先我们观察几幅图片,看看我们熟悉的这些事物中能联想出什么含义或哲理,抒发怎样的情感?

  (三)活用技法,完善片段

  1、 展示几组图片(探春花、马莲花、大树、小草、河流)

  2、 观察图片并讨论:这几样事物的特点中能联想出什么含义或哲

  理?借此抒发什么情感?

  3、 师生交流。

  探春:坚强,不畏寒冷;敢于挑战,敢于出头;无私奉献花香等 马莲花:在艰苦的环境里顽强生长;朴素平凡,但从不自卑;尽情开放,装点高原大地等。

  大树:它的根努力向大地深处扎去,它的枝叶努力像天空伸展;执着的守候家园,守候边防;为脚下的小草洒下绿荫,阻挡风雨.

  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足迹遍布天涯;不畏寒冷,最早带来春天的气息;不争高,不争艳,甘愿做花的陪衬等。

  河流:浩浩荡荡,勇往直前,向着大海;哺育大地,滋润万物等。

  4、 片段练习:对课前预习中的片段作文,适当修改,并添加抒情言

  志的语句,组内交流,评选最佳片段。

  5、 师生展示交流,点评。

借物抒情的作文 篇7

  放下电话细一思量,这已经是父亲第四次催我了。父亲说,这场大雪过后,红橘更甜了,硬是甜得入了心呢!说这话时,那声音挺富激情的。父亲的意思,要我快些回去,尝尝今年橘子的味道。

  父亲精心侍弄的那些红橘树,是十多年前我从外地弄回去的'。那一年我刚参加工作,为了表示孝心,我特地买了十几株红橘苗,回家同父亲一起栽下。从此,父亲便精心侍弄那些树苗,似亲儿女般。浇水。施肥。修枝。杀虫,那严肃劲,不亚于教育我们。那些果实也很通人性,几年后便出落得挺拔而多姿。我记得第一年花开时节,父亲在电话里像孩子见到第一场雪那般激动,父亲说,白花花的满树枝啊,香气跑了好几里呢!当乡亲们夸奖橘花的香气时,父亲又像孩子受了老师表扬那般露出羞涩的神色,说,这树是我儿子从县城弄回来的优良品种呢!就这样,父亲怀着兴奋和渴盼的心情,等待着橘子的成熟。那几个月,我们隔几天总接到父亲的电话。橘子有指头大了呢!橘子有乒乓球大了呢!橘子有鸡蛋大了呢!有些橘子有黄色了呢!有几个橘子全部黄了呢!父亲总是在说橘子!

借物抒情的作文 篇8

  幸福是随处可见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份小小的幸福,我也有。当年的我,还太小,不懂得幸福是什么?就问妈妈。她沉思了片刻对我说:“跟我来看。”她把我领到窗前,指着那片向日葵说:“就像它们,你现在可能不懂,以后就懂了。”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离开了窗口。

  时光飞逝,也带着我的这段记忆离开了。长大了的我,又来到了窗前,那段追问幸福的往事又像流水样冲回来,我问妈妈的那些话,又在我耳畔回想。望着这片向日葵,我似乎明白了什么道理?哦,向日葵的幸福就在于太阳出来了,随着太阳转动,每天向着太阳。这就是向日葵的幸福。呃!那我的幸福到底是什么呢?

  那天,妈妈带我去黄山湖公园玩。她见我像蝴蝶那样轻盈地跑着,多么开心。在塘边,我忘情地拨弄着水草,妈妈边看边笑着,她的笑多烂漫啊!看到妈妈的笑脸,我明白了妈妈的幸福,她的幸福就在于看到自己的骨肉,开心又健康,就知足了。那我的幸福又是什么呢?我又思考起这个问题。

  时光过得真快,这学期匆匆地结束了。校园里也发生不少悲欢离合的事。有一场英语考试时,我心中似有几百只兔子在跳动一样,手心里渗着汗。考完了,我心中的那群兔子也安分了,但我希望快报成绩。第二天,老师发试卷时,那些该死的.兔子又跳了起来,不一会儿,老师点到了我的名字,我拿到卷子一看等第,哇!我真想叫起来,100分,那个“1”字在向我招手,两个“0”字在向我微笑。我乐开了怀!一下子,我似乎明白了,我的幸福是什么?它不是别的,是在自己耕耘后,收获的那份欢喜之情!

  幸福不是触手可及的,它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它经常出现在你身边,你要有颗善于观察的心,它就会靠近你,并让你发现它,这就是我的幸福观。我忘不了那窗外的向日葵,是它启发我幸福是什么!

借物抒情的作文 篇9

  还记得我家老房子,门口有一颗古老的苹果树。它的树干也变得很脆弱,树的样子已不像当年那莫茂盛。它让我想到了小时候的点点滴滴时光,小时候在它边上嬉戏玩耍。

  还记得,那年夏天我去老房子看到了这棵大树,我立马冲上去抱着大树,因为我小时候经常爬上它的树梢,有一次我差点重树上掉下来,还亏那最地下的树枝,自今回想还有那险些摔断骨头。突然我老爷从房间走出来说"我也是和大树一起长大的,这颗苹果树也是我那时候的收入,天天去菜市场去叫卖苹果。"我抬起头,仰望着眼前的.大树,看着它那直指苍老的的树枝,想象它经历了多少风雨,坎坷,艰辛才有了这棵令树羡慕的强壮身躯和那用时间才解下的这颗颗苹果。

  突然爷爷说"我进屋给你拿苹果,这是我前几天摘下来的苹果。"我想到这里我想起爸爸在树下曾给我摘苹果吃。我想大树有几分神奇,它能活上数百年、逾千年本身就是奇迹,世界还有什么生命能像大树一样历久不衰?看到这颗大树,看到它高高挺拔的。原来我小时候经常那这颗树给它刻上我的名字开头的的字。

  回到家,爸爸又和我说起那颗苹果树的往事。还记得我要对它"动土",可我家的老爷不同意和老爷大吵了一架,最后商量给它移位置。但老爷还是不同意。因为那时要盖水泥房,谁家的茅草屋还没扒了。就这事家人们冷战了十几天。

  有一棵大树,永远为你遮风挡雨。是,有一棵永远的大树,在那无私奉献着。

【借物抒情的作文】相关文章:

借物抒情的作文07-08

借物抒情作文12-23

借物抒情的作文02-04

借物抒情作文落叶03-31

借物抒情蒲公英的作文01-10

借物抒情作文范文02-27

借物抒情的作文范文02-27

借物抒情的初中作文02-26

借物抒情作文:枣树02-21

初中借物抒情作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