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

时间:2023-05-27 11:27:59 端午节 我要投稿

【实用】端午节的作文汇编七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端午节的作文汇编七篇

端午节的作文 篇1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为了庆祝端午节的到来,学校特地举办了包粽子的活动。让我们全校师生感受一点端午风俗。这一天,一反平常的沉重心情,大家都兴高采烈。因为今天将亲手学习包端午粽子。

  很快就到了中午,我们将领来的粽叶用清水洗干净,接着又用盆子装来糯米和肉。凑近鼻子一闻,就觉得好香。一切准备就绪,吴宇妈妈一边解说一边示范给我们看:“包粽子讲究的是细心,要先把两片粽叶对接好后放在手掌中,把粽叶的一端向内折,形成一个‘兜’,再在‘兜’里放进糯米和肉,然后把粽叶的另外一端将里面的馅包住,最后用绳子绑紧,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也模仿吴宇妈妈的方法包了起来。起初,我看着吴宇妈妈轻而易举地,我以为很简单,便信心满满地拿起两片粽叶,“按图索骥”,折‘兜’、压米、塞肉,装满后开始后边程序,覆盖的时候才发现米太多了,全露陷了啊。一边叹气一边继续,嘴巴喃喃细语,看似很简单的手法,一上我的手咋就这么难呢!大脑随便一想,就知道吴宇妈妈的手是巧手,我是棒槌手。

  经过了一次失败,就知道了问题在哪里,自己总结经验,第二次少装点料,覆盖最后一张粽叶的时候刚好四周包裹严密,然后用绳子扎紧,一个“四不像”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完成一个后找到些感觉和自信了,接着包第二个第三个…。可惜“备料”太少!意犹未尽!不多时,煮好的粽子香味冲全校师生的'鼻子里灌来,是熟了,不,已经在班级门口了,接着便是一窝蜂,争抢着吃上自己的“产品”。我感觉,我的“四不像”是之中最香的。

  嘿!这种特有的香气,便是端午的气息。

端午节的作文 篇2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

  端午节的起源,是我们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本是楚王的部下,但楚王并不赏识屈原,后来屈原知道楚国被秦兵攻陷,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杀,人们为纪念屈原就将屈原跳江的日子定为端午节来纪念他。

  说到端午节,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粽子,粽子原是人们为屈原的尸身不被鱼虾糟蹋,便用粽子投入江中,让鱼虾吃粽子,就不会吃屈原的尸体了。现在,粽子已成为了人们端午节的传统食物,深受人们喜爱。不同地方的粽子也是不一样的,粽子就分甜粽与咸粽,甜粽是北方所普遍的粽子,咸粽则为南方。在这里就介绍我们这里的咸粽,就拿牛肉粽来说,用剪刀将包着粽子的的细绳剪开,将粽叶慢慢展开,露出里面的粽子,一个三角体,色泽金黄,散发出幽幽的`清香,令人食指大动。咬一口糯米,口感软糯,淡淡的咸味,说不出的清香在口里渐渐融化,回味无穷。

  端午节常见的竞赛活动就是赛龙舟了,人们认为龙是至高无上的动物,所有的动物都臣服于龙。龙舟与粽子作用一样,也是为屈原的尸身不被动物吃掉。现在龙舟以普遍成为一种竞赛。龙舟较长,有几十米长,很窄,只能并排坐两个人,大概是因为需要两边划船吧。龙舟的船头一个龙头高高翘起,雕刻的栩栩如生,龙身成一字型,龙尾也翘起来。每一艘船大概会有几十个队员,有一个人在船头为队员擂鼓呐喊,可别小瞧了他,他可是团队士气的重要成员呢!

  浓浓粽子香,悠悠龙舟游,这些都在端午节这个古老的节日散发出他们无穷的魅力。

端午节的作文 篇3

  20xx年9月,我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走进了和平楼小学的大门,也就是从那时起,学校每周三都会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经陪伴了我4个春秋,课上读到的经典诗词常常萦绕在我耳边。

  记得那时二年级,我们学了一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当时老师告诉我们,这首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可当时的我怎么也理解不了这种孤独,这份思念。直到去年……

  记得去年的端午节,爸爸妈妈因为工作的原因都去了深圳,我只好和奶奶住在一起,奶奶家除了我还有我的两个表姐。过节那天,家里热闹极了,大伯、二伯和大妈、二妈都回奶奶家了,两个表姐别提有多高兴。而我却独自一人。饭桌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聊得不亦乐乎,可是我沉默极了,一句话都不想说,满桌子的`好菜一口都吃不下,好不容易挨到晚饭结束,我默默地拿了一个粽子,躲在房间里,一边哭,一边干巴巴的啃着,心里想:如果爸爸妈妈在该有多好啊!可惜他们不在,我只好一个人过节。那一年的端午节我过的一点都不开心。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诗人的孤独寂寞和他对家人的思念。

  如今我上五年级了,我不仅读了学校的经典诵读课本,还读了很多经典的书籍,在经典中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中没有的知识,那些经典的诗词、故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端午节的作文 篇4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们的风俗,但在我小的时候却不知道粽子是何物。倒是端午节吃鸡蛋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八十年代末的乡村,鸡蛋真是稀罕物。一年能吃几次鸡蛋呢?怕是屈指可数。在我的记忆里,生病的时候,母亲会煮个鸡蛋给我补补身体。其实是让我高兴高兴,一高兴病就散去了大半。再就是过生日的时候,蒸两个鸡蛋糕,吃起来可比现在的蛋糕香多了。或者来客人了,炒几个鸡蛋当菜,那是吃不了几口的。而最能尽兴吃鸡蛋的时候就是端午节了。

  端午节那天,母亲老早就起床了。我常在睡意朦胧中听到母亲在厨房忙碌的声音。其实,每一个早晨母亲都会早早起来为我们做饭,母亲总是蹑手蹑脚的,生怕惊醒我们。那窸窣的声音成了我儿时最温暖,最甜蜜的记忆。等到我们起床时,母亲早已煮好了一筐鸡蛋,偶有几个鸭蛋,鹅蛋。伴着艾草的熏香弥散在一个个端午的清晨,真让人惊喜和陶醉。

  农村的五月是繁忙的季节,田野里,滚滚的麦浪在阳光下闪耀着金黄的光芒,像乡亲们那舒展的额头般溢满了喜悦。端午时节多是麦收时节,这一筐鸡蛋是积攒了很久的,为着端午,也为着这麦收时节犒劳自己。揣着鸡蛋,跟着大人去碾压打麦场,去地里拾麦穗,去打麦子。那是我关于劳作最初的记忆,那时却不感到辛苦。常随着大人一起高兴,一起憧憬着稻谷满仓,憧憬着明天更美好的生活。

  美好的生活里当然得有鸡蛋吃,而且能随便吃。其实孩子的愿望就是这么简单而具体,端午的鸡蛋能吃好几天,那就是理想中的美好生活了。况且吃几天也不感到腻歪,剥开鸡蛋仍是清香馋人。我常想,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一个玩具,一种零食,就能带给孩子莫大的惊喜与快乐。而那又不仅仅是物质的,更多是精神上的满足。

  这也常常让我感慨现在的'孩子,他们的快乐在哪里呢?物质极大丰富似乎吸引不了他们。我女儿上一年级,鸡蛋变着法子也不想吃,糖果挑着吃,牛奶喜欢这种,不喜欢那种,玩具摆满了房间……她不会理解一个鸡蛋为什么会给我们的童年带来那么大幸福感。他们是在城市里圈养的一代,写作业,上辅导班是他们的最重要的事情。六一节没布置作业,女儿高兴的蹦得老高,看着她那么高兴,我却感到了一丝的悲凉,为他们的童年。这更让我眷恋与怀念我们儿时散养的岁月,也感谢那个时代。广阔的乡村任我们驰骋,钻麦垛的兴奋,采桑葚的快乐,捕知了的惊喜……

  又是一个端午节了,我会在街上买些粽子,收拾一桌菜,和家人围坐在一起,细数着过往的岁月。不会煮鸡蛋了,在这个鸡蛋几乎成主食的年代仍会常常想起,想起儿时的端午,想起母亲煮的那香喷喷的鸡蛋,也想起那割麦时节劳动的场景。

端午节的作文 篇5

  等车间,闲于无事。徘徊在车站不远处,呆望来来往往人群。

  真得像朱自清说的那样匆匆。

  见到粽子飘香的小摊,才记起已近端午了,屈原的忠贞、忧伤、愤恨又在心中起了动荡。

  在那江水的深处,诗人一身布衣,怀抱诗篇,长发和水草缠络,一束忧伤的火焰在明亮的眼睛里愤怒地燃烧。屈原啊!秦军的铁骑,早已踏碎你心中的祖国,你满腔的愁绪,将如何流去?你,只有纵身一跃,让滚滚的波涛载着你的`魂魄,你的热血和冰冷的江水永不停止地翻腾。

  可小小的汨罗江又怎能容得下你的愤怒?

  江水平静了,也许你累了,我却仍然听见你的喘息。你低声的喃语,是水草勒着你的脖子,还是鱼儿调皮了?你为何又不愿回来?大规模的打捞却也不能捞起你的 骨颜,只能让你葬于汨罗江内。

  是你不想,不敢知道这变成了一个怎样的世界吗?

端午节的作文 篇6

  我的家乡有许多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就是其中之一。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粽子、挂艾草。我的家乡也不例外。

  终于盼到端午节了,我们全家人兴高采烈地回到家乡。此时的家乡到处已洋溢着节日的气氛,热闹非凡,人也比往日多了很多。我刚到家里,推开门就闻到一股粽香味。原来是奶奶包好的粽子已经在锅里煮着了,我掀开锅盖一看,哇,有四角粽、圆筒粽……我一看有粽子吃,肚子里的馋虫就被勾出来了,很想尽快品尝到奶奶包的粽子。这时奶奶总是一边包粽子一边说:“别急别急,我的小馋猫,等一会儿粽子煮熟了第一个就给你吃。”我看着奶奶包好的粽子,手开始痒了,也想动手包粽子。说干就干,我先拿来两片粽叶卷好,接着又倒些糯米进去,“糟糕!”不小心手一松,粽叶里的糯米全都倒到地上。“哎,看起来容易,没想到做起来这么难。”这时,奶奶对我说:“包粽子时粽叶要抓紧,米不要倒太多,包裹时要紧紧地压住粽叶,最后绳子要绑紧。”我听了奶奶的话,我再次动手,终于在奶奶的帮助下,花了好长时间我才包好一个小小的粽子。虽然比不上奶奶包的粽子漂亮,但我还是很得意,因为这是我的劳动成果。这时我突发奇想,能否包出其它形状的粽子呢?好,动手试试,最后在我的.努力下包出了一个三角粽,大家看了我的成果,都夸我有创意,我心里别提有多得意了。

  不知不觉,到了吃中午饭的时候,大家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高高兴兴地吃着美味的粽子。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粽子,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了一个粽子,剥开粽叶,露出了金黄金黄的糯米,我咬了一口,啊!是香喷喷的肉粽,这是我最喜欢的粽子。我很快就吃完了一个粽子,又拿起了一个粽子,啊!这回我吃到是软软的黄豆粽,奶奶告诉我端午节吃黄豆粽一年都不会长疙瘩,听了奶奶的话我吃黄豆粽就更香了。此时我的肚子早已成了“大皮球”,可这些粽子实在是太好吃了,我还想吃,奶奶连忙说:“小馋猫,别吃了。吃多了肚子会痛的。”我听了,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饭桌。

  吃完午饭,我和爸爸走出门口,将爷爷早已准备好的艾叶、菖蒲插在门楣上。微风吹过艾叶、菖蒲“伸了伸懒腰”像在对我说:“小主人,我一定保佑你们全家平安。”

  我非常喜欢端午节,因为它热闹喜庆,而且还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

端午节的作文 篇7

  端午节是是中国一个非常重大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就会赛龙舟,吃鸡蛋、黄鳝、粽子……喝黄酒。古人们还把粽子扔到江里,据说是为了不让鱼吃掉爱国志士——屈原的尸体。

  今天就是端午节,我和奶奶一起包粽子。吃过早饭,奶奶拿出了一大桌子的材料:糯米、粽叶、肉、料酒、酱油、鸡精、盐和线团。我把肉和配料一股脑地倒进了一个大铁盆里,用筷子卖力地搅着,直到材料完全融合在一起。过了一段时间,猪肉腌渍好了。奶奶拿出清理好的糯米和昨天煮好的的粽叶。粽叶的香气充满了屋子,沁人心脾。

  这是,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奶奶拿起了两片粽叶,熟练地重叠在一起,折成了一个斗的'形状。奶奶用另一只手向“斗”里倒了一勺糯米,奇迹的是糯米竟然没有漏出来。我非常惊奇,嘴里都能装下一个鸭蛋了。接着,奶奶在米上铺上了一块肉和一勺糯米。奶奶又拿出了一片又宽又短的粽叶,往粽子上一盖,一折,就把粽子的“嘴”给“封”上了。

  最后的步骤是最为困难的。奶奶嘴里咬着线头,左手托着粽子,右手拿着另一个线头,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说时迟,那时快,奶奶麻利地给粽子绑了一圈圈的线,缠得紧紧的,“密不透米”。奶奶包粽子的过程,看得我眼花缭乱,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奶奶在线的末尾处打了一个结,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奶奶问我:“扬扬,你也来试试包粽子吧。”我犹豫了一下,但又答应了。由于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十分生疏,包粽子是要不是粽叶没折好,漏出了米,要不就是绑得不结实,漏出了米。我的额头上也沁出了汗珠。最后,在奶奶的帮助下,我才费力地折出了一个粽子。我望着我努力的成果,擦擦头上的汗,开心地笑了起来。

  我想:有华人的地方,这一天,大家都会吃上香喷喷的粽子。

【端午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快乐端午节的端午节作文01-07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2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7篇01-22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2

端午节作文08-06

端午节作文08-06

端午节作文08-08

端午节作文08-08

端午节作文08-08

端午节作文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