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赠汪伦作文

时间:2023-05-31 09:52:02 改写 我要投稿

【必备】改写赠汪伦作文汇编10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改写赠汪伦作文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备】改写赠汪伦作文汇编10篇

改写赠汪伦作文 篇1

  汪伦是唐朝的一个普通农民。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饮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

  于是,汪伦决定写信邀请他:“李夫子您喜欢游玩赏景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 李白接到汪伦的信,立刻高高兴兴地赶来了。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汪伦微笑着告诉他说:“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并没有桃花。万家是我们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连说:“佩服!佩服!” 汪伦留李白住了好几天,李白在那儿过得非常愉快。他对汪伦不禁产生出相见恨晚的情怀。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送给李白名马八匹、绸缎十捆,派仆人给他送到船上。

  在家中设宴送别之后,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汪伦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动。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了那首著名的送别诗给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这首诗,使普通村民汪伦的`名字流传后世,桃花潭也因此成为游览的胜地。为了纪念李白,村民们在潭的东南岸建起“踏歌岸阁”,至今还吸引着众多游人。

改写赠汪伦作文 篇2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这首诗总在我的耳边响起。虽然我已听了千百遍,但是每次当它再一次来到我的脑海里,我总会陶醉其中。这首诗中有着李白与汪伦之间那比山高比海深的友谊,而当我每次读到这首《赠汪伦》时,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这样一个画面。

  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

  一对好兄弟坐在屹立于山顶上的亭子里“举杯邀明月”。他们不知道遭遇到了什么,借酒消愁还是……他们只是一杯又一杯地喝,两人一次次干杯,随之一饮而尽。原来,这是李白与汪伦的一次告别,这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次相见。这一别有可能就是永别。他们是好兄弟,李白和汪伦在这个被夜晚的`黑暗笼罩着的亭子里,一边讲起一些从前他们一起干过的傻事,还是一些高兴的事,他们不知道是哭还是笑,但两人最后还是泣不成声。汪伦对李白说:“走了,要好好照顾自己啊!”仅仅是这几个字,李白却十分感动,两人喝了好久、好久。皎洁的月光洒向亭子,只有那乌鸦在叫,周围很静。

  黎明的阳光照了下来,李白醒了,他知道,自己要离开好兄弟了。他本想叫醒汪伦,可又不忍,于是自己一个人走了。

  他来到了码头,即将远行。坐在舟里,他的酒虽然还未醒,可他仍然清晰地记着昨晚汪伦陪他喝酒的场面。正当李白依依不舍的时候,岸上突然飘来了一阵歌声,李白一听就听出,这是汪伦在和他告别。歌声伴着踏步声,李白也从歌中听出了汪伦对自己的不舍,歌中也透露出了汪伦的悲伤。

  突然,李白诗意大发,挥洒笔墨写下了这首《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改写赠汪伦作文 篇3

  一天早上,在一条大街上有许多的人,不时传出欢声笑语。

  就在一个古色古香的酒楼中,人山人海,说的说,唱的唱,谈天说地,诗意飞扬。有的在聊天,有的.在唱戏,周围也有一群人在听。人群中,李白和汪伦正饮酒话别,你说我笑,拿着酒杯,你敬我,我敬你。就这样,不一会儿,李白和汪伦都有了几分醉意,他们左晃右晃,脸上通红;特别是鼻子,却是最红的,像里头点了一盏灯一样。最后,他们不知喝了多少杯,睡着了。

  睡了一会,他们朦朦胧胧地起来了。汪伦从衣兜中取出了点银两,放在了桌子上,他们俩勾肩搭背地走出了酒楼,左晃晃,右晃晃,差点撞倒了别人的老古董,又差点撞翻了别人的烤地瓜,还差点把小孩子给撞飞了。这时,汪伦说:“我的老朋友啊,既然你要继续去游山玩水,礼物那也必定是要有的,对吧?”

  说完,他们来到了一家木雕店。进去后,发现每一个木雕都栩栩如生,饶有风趣。突然,汪伦看到了一个大葫芦,表面很光滑,上面还刻画着一条龙,做工完美,很是精致,毫无瑕疵。李白很喜欢,汪伦二话不说,拿出一些银子,买下了那个葫芦送给李白,还给李白装了些酒进葫芦里。

  后来,他们俩来到了岸边。告别后,李白便坐上了小舟,离开了。汪伦唱起一首歌,打起节拍,为好友送行。李白激动万分,认为汪伦对他的感情比千尺的桃花潭水更深,便挥毫写下了千古名篇《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改写赠汪伦作文 篇4

  清晨,晓雾未散,天边只有丝丝微光,一切浸在朦胧之中。一旁的柳树,在晓风中徐徐摇曳,远处的粉墙黛瓦,灰蒙蒙的,空中的云仿佛随时都会压下来。

  已近卯时,天越来越亮起来。地上的青石板,几行雨丝在空中无声地滑过,于光滑的潭面留下层层涟漪,若有若无间,好似一道人影闪过,只有雨诉说着无穷的愁怨。

  李白久久回望着这个地方,几个月前,他曾像今天一样久久凝望着这幽美的汪家庄,赞叹着这美景,而如今,只剩下无边无际的留恋。留恋那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小桥,留恋那一排排垂柳,留恋那一户户酒家。

  最留恋的,是他的热情好客的汪兄。

  而等待他一个时辰,却只等来了船夫的一次次催促。他不能再等,只是叹了口气,回望了一眼这给他留下无从眷恋的地方,上了船。

  正当他准备离开时,忽闻一阵嘹亮的歌声,阵阵入耳。他顿时热了眼眶。穿过雾气。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他汪伦那一脸乌黑的胡子扎,圆圆胖胖的脸,永远有着鱼尾纹的眼角。少了几分仙风道骨,却又有一股和蔼。他大概是从外地赶来,没有穿着以前那些做工考究的衣裳,粗布衫上粘了点点细沙。在他身后,挑夫挑着两坛美酒。李白的眼睛顿时蒙上了一层水雾,他快步下船,来到汪伦面前。只见汪伦也流下了激动的泪,仿佛两人已离别了上千年。

  进了岸边的凉亭。美酒佳肴摆上了,汪伦在杯里倒满了美酒,两人只是对饮。李白又忽地想起,汪伦曾在信中写道:“此地有万家酒店,十里桃花。”自己便慕名而来。不想,却是万家开的酒店,而“十里桃花”只是一条街名。到现在仍是有些惆怅,店里那酒,那时光,那快乐,那笑容,仿佛只在一瞬间灰飞烟灭,眼里又含满了清泪。那无数的话语,无数的不舍,无数的悲哀,此时只化作两行清泪。

  汪伦,默默地从怀中取出一只精美的`砚台。李白知道这是汪伦最珍爱的东西。汪伦把砚台轻轻移到了李白面前。李白没有退却,汪伦说过:“这种东西怎么配得上我这种粗人!只有你才能拥有它。”小小的一只砚台,李白拿在手里,却有千斤重。世上,那能买得到这样珍贵的情意呢?

  二人正沉思时,只觉肠断桃花潭。从来都说离别不易,这两位饱经风霜的中年男人,经过无数次的离别,却仍是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悲哀。

  船夫当然也被这情景打动,无奈卯时已过,不得不发话:“客官若再不走,恐怕……”汪伦举起手,打断了他的话,继而对李白说:

  “太白兄,保重!”李白欲回头时,汪伦又叫住了他,默默的倒上了最后一杯酒。两人举杯,举杯,再举杯,最后一饮而尽。

  李白上船时,只是凝视着远方,任眼泪打湿他的衣襟。船行远后,他回过头去,眺望那消失在雾气中的身影。歌声,仿佛还响彻在耳畔……

  李白不由感慨万分,便取出笔墨纸砚,写下《赠汪伦》一诗: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改写赠汪伦作文 篇5

  清晨,寅时1刻。江面上雾蒙蒙的。此时正是初春。风,微微吹来,含着露水和桃花隐隐的花香,风儿吹得柳树左右摆动,吹得人如痴如醉。江边的船上,一位身着青色的长袍的中年男子,站在船头,眉头微皱,向远处的汪家庄张望着,啊,这不就是“诗仙”李白吗!

  “客官,现在已是寅时3刻了,再不走,天黑前就赶不到前边镇上的客栈打尖儿了!”船老大熄了烟斗,清了清身上的烟灰,站起身道。“莫急,我的一个朋友……”话没说完,岸上出现了一个隐隐约约的身影,那个身影还边走边踏着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君千里之外,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望太白兄走好……”等那个身影走近,李白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他一脚跨上岸,道:“汪兄,你总算来了。”啊!原来是汪伦。只见他右手里提着一坛陈年老酒,左手拿着两个粗瓷大碗,身着一身灰色大袍,腰间系着一条蓝色布条,大踏步地走来,道:“听闻太白兄今日要启程下扬州,小弟特备薄礼,前来送行。”“兄弟之间不必客气,来来来,快坐,咱们好好叙叙旧”。

  他们席地而坐。汪伦道:“太白兄,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见面,小弟先敬您一杯!”他俩端起粗瓷大碗一饮而尽。“此次暂住在汪家庄,给汪伦兄添了不少麻烦,真是对不住汪伦兄你啊!”“哪里,哪里,太白兄能下榻我们汪家庄还是我们的荣幸呢!只要您不嫌弃,汪家庄的大门永远为您敞开!”汪伦忙摆手道。“记得前些日子,汪兄你还与我一同游览了桃花谭,桃花谭水可有千尺深,但再深的水,再高的'山也比不过咱们的情谊深厚啊!今日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再到汪家庄见面啊!”李白叹了口气,道。“是啊,太白兄何时才能来我汪家庄与我研究诗文,吟诗作对,游桃花谭啊!小弟再敬你一杯!”两人的酒兴又上来了。一杯接一杯地喝了起来。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长路漫漫,望君珍重!”汪伦又吟了起来。

  天,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船夫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客官,再不走就真来不及了!”船夫的话将两人的酒兴都浇熄了。李白弯下腰,顺势抓了一把家乡的土,小心翼翼的装进口袋里。他一脚跨上船,望着汪家庄的方向,眼里流露出无限的留恋。

  船开了,李白望着汪伦,好像在说:“别了,汪伦兄!”雨下得大了,而汪伦依旧深情地望着船开的方向,看着船越驶越远。他任凭雨浇在了他的头上,顺着脸的轮廓流了下来。

  忽然,江面上传来一阵歌声:“李白乘舟江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汪伦痴痴地听着,忽然,他的泪水流了下来。满脸的泪,满身的雨,此时已分不清是泪,还是雨了。他朝船驶去的方向,不停地挥手,挥手……

改写赠汪伦作文 篇6

  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一天,他来到泾县桃花潭边的小村子里,这个小村子风景如画,依山傍水,四面环山,在小村子的旁边有一口水潭,潭深不可测,潭水很清,潭边长有很多桃树,每当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时节,这里的桃花开得非常热闹,香飘十里。因此人们就称这口水潭叫"桃花潭"。

  话说李白这天来到汪伦家,当时正是傍晚,汪伦见到这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心里甭提多高兴啦,于是,他特地做了一桌酒菜,盛情款待了李白,李白和汪伦在酒桌上无话不谈,谈他们如何作诗,如何写词酒过三巡,他们开始对对子啦,他们都不相上下,当李白吟完他那首《静夜思》的时候,汪伦连连竖起大拇指,说:"好诗,好诗。"汪伦看看天色不早了就说:"李白兄,你就在我这里住一宿吧"李白看见天色不早了,并且也不好推辞,就在汪伦家住了一夜。

  第二天,李白准备启程了,他来到河边,坐上一艘小船,即将出发啦,忽然他听到河岸上传来送行的'歌声,原来是汪伦在岸上一边唱歌一边踏着拍子给李白送行的呢,这时,李白感叹地说:"这桃花潭的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意深呀!"

改写赠汪伦作文 篇7

  一杯美酒,一首小曲,一张诗稿……这些,总能让李白想起当时与汪伦分别时的时光,他不免有一些伤感。

  分别前的那天晚上,李白与汪伦相约在长亭中。他们两个在长亭中痛快地饮酒,两人都很伤感。两个人不停地聊天,有许许多多的话,说也说不尽。汪伦喝了很多酒,已经喝得醉醺醺的,这才放下酒杯。随后,汪伦哭着对李白说:“兄弟呀,我真是舍不得你走呀!你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李白听着汪伦的话,不禁泪流满面。这时,一轮明月已经升到高空,皎洁的`月光洒满了大地……

  第二天早上,汪伦因为昨晚喝多了,还在睡觉。李白不忍心叫醒汪伦,也不想让汪伦很伤心,自己起床后悄悄地登上了小舟。李白离开了岸,现在正是春季,桃花潭岸边的桃花树上开满了花,远看就像天空中的彩云。桃花瓣很多都飘落到了水面上,在水面上轻轻地漂着,整个桃花潭都变得香气扑鼻。李白望着外面,外面一派生机盎然的样子,李白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正当李白伤感时,他突然听见外面传来了歌声。他往外一看,原来是汪伦在岸上唱歌,为自己送行,李白心里一阵感动。汪伦用脚一下一下地踏着地面,打着节奏,唱起了一首伤感的歌,表达着自己对李白的不舍。李白感动得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但他忍住,自己可是一个大诗人啊,怎么能哭呢?

  李白仔细地思索,把自己的情感全部倾注于诗中,他决定写一首诗。思索了一会儿,就拿起毛笔,一气呵成,作了一首诗。李白决定把它读给汪伦听,他走出了船舱,站在船头,大声念给了汪伦。汪伦听后,非常感动,很想哭一场……

  这首诗就是现在广为流传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改写赠汪伦作文 篇8

  晨露漫漫,缠缠绵绵,如同在天空中发酵的冰晶;还透着金灿灿的阳光,如同无数支削铁如泥的金剑,刺透了晨雾,勇往直前;橙红的太阳如同出嫁的姑娘,羞答答地待在帷幔般的晨雾里,显得十分神秘。李白回首遥望,月光如同铁屑被磁铁紧固般凝视着汪家庄。

  今天,就是李白与好友汪伦分别的日子了。李白拳头握紧,垂着脑袋,像是不堪重负被压垮的玉米般。眼眸紧闭着,好像在奋力闭收着内心的无限依恋。眼角,好像有个阀门流淌着晶莹剔透的泪珠,静静地流淌着。内心,如同被刀绞了般的悲痛不已。是啊,他是多么不远离开这位举世难再寻的好友啊!他的脑海中,如同电影重播般,不断回放着这些日子与好友汪伦吟诗作对的快乐时光。这些日子与好友汪伦同饮美酒的爽快,汪伦那张阳光般的脸庞刻在了李白的脑海中,寄托了他无限的想念。

  但汪伦为何还不来相送呢?难道他有事儿耽搁了?正想着,耳畔又响起了那熟悉不已的旋律,只见李白猛地睁开眼睛,明亮的眼眸中洋溢着无法控制的惊喜。

  他猛地上前几步,张开修长的手臂,紧紧拥抱住汪伦,汪伦紧紧地握住李白的手,温暖的手心包裹着李白的手,就如同包裹住了那样一颗眷恋的心。昔日的快乐时光又如一般流涌怒流一般急速略过心头,带起一阵阵想念的高浪,不停撞击着友谊的海岸。

  汪伦一挥手,只见一个小书童带来了几个大大的袋子。李白一愣,问:“汪兄,这是……”话没说完,那香飘十里的香味和麻布遮掩不住晶亮光泽,就给了他答案。李白鼻尖猛地就是一酸,如同被呛了醋一般的酸味瞬间布满了全身。眼眶一热,二行热泪,承载着万般不舍与感动,拂过了李白的脸颊。

  “汪兄,你这……这是为何?你我……我之间的友……友谊又如何能用这满……满腔铜臭所玷污?”李白断断续续地泣不成声地喃道。

  “太白兄,不用如此推却了,一路上旅程艰辛,你就收下吧,指不定哪日又要用到呢?”汪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把钱囊强行塞进李白的怀中。

  李白又上前几步,紧紧拥住汪伦这位人生挚友,连涕泪俱下流如锦绣衣裳也甚不在意。

  突然,一声洪亮的声音打破了离别之宁静。“客官,快走啰,再不走就赶不上晚间酒馆了!”

  这一声吆喝打破了李白所有的欲留之情。如果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可是他实在是不舍。他想,如果可以,真希望此时此刻时光永凝,就在这好友的陪伴下永远静止。他又想起了这几日与好友痛饮美酒的美好时光。想着,李白翻开布袋,拿出酒罐子,拨开酒瓶,豪气穿云地说道:“汪兄啊,让我们再痛快地喝它一杯吧!”汪伦应声接过,扬起酒罐,带着无限的不舍与思念,无比珍重得乐享着这与好友最后的共处时光。他相信,这杯承载着李白无限友谊的美酒,所蕴含的甘甜,会永远萦绕在自己的.心头上。

  李白凝望着汪庄的潭水,不禁感慨说:“汪兄啊,无论在潭水有多么深,也永远无法形容我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李白、汪伦努力收起无限不舍,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说道:“汪兄,不论这旅途有多么坎坷,我也会再次来你家,与你再聚的!”

  汪伦嘴角勾起一抹弧度,说道:“好!好啊!李白,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异姓兄弟!汪家庄会永远欢迎你的到来!”

  随着船夫的一声催促,李白带着不舍的心情,上了船。他望着远处朦胧中的山庄,回忆着与好友共处的美好时光,想着不久将来,与汪兄再重逢的激动心情,遥遥挥手告别。望着那一行逐渐与山水翠色融为一体的一行黑影,又想起离别时汪伦那寄望未来的笑容。

  你放心,我们这一别,不可能是永别,你我二人定会再重逢!这时,晨雾渐渐散去,太阳璀璨的光芒如同古时万箭齐发般“射”下来,耀得湖上涟漪晶光四射,像是浮于水面的沉银一般。灿烂的阳光,此时不仅照射湖面,也照耀着李白怀念故人的心灵。这美好的阳光,也好像在预示着那美好一刻的到来。

  李白想着此事,一首诗脱口而出: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送别

改写赠汪伦作文 篇9

  正值新春,街上的人儿们都是热热闹闹的,随处可见卖灯笼、糖人的小阪小孩子们在自家门口的院子门前打闹着,虽然已是卯时,很快要启程了,但大诗人李白却望着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色,眼里却无丝毫的一缕一丝的欢喜。

  “客官,不久后就要出发了,你不收拾收拾上船吗”一位头戴头巾,身穿短衣的年轻力壮的小小伙子不仅探出一个好奇的小脑袋,粗鲁的挽了挽袖子,那样子好像在看街头上那群耍猴的人们逗猴时一样。

  那位身穿白色长袍,留着一小撮山羊胡显得那双眼睛更加充满了沧桑,他伸手抚了抚那把佩戴在腰间的好剑,微微一笑开口道:“莫急,我还有一位重要的人要见。”说罢他便不顾那小船夫迷茫的眼神。转过身,抬头仰望着天空上星星的残影,轻轻的叹道:“汪兄啊,汪兄!”那件米白色的长袍在风中摇拽着,背影虽然还是那样挺拔,但是,那里面似乎还掺杂着几份淡淡的忧伤和历经的沧桑。

  已是寅时,天空换上了一件灰蒙蒙的衣裳,细如针线的雨点开始轻柔的抚摸着大地,看着外面一片雾蒙蒙的景象,李白轻叹了口气,几乎是无声的,他缓慢的转过身,消失在了船舱之中,只能在帘子中隐隐约约的望到一个黑影。正当李白心灰意冷,已经逼迫自己不再挂念之时,他心心念念的那个身影终于出现在了码头上。

  “太白兄,且慢!”是那个充满了他太多太多回忆的'嗓音,但今天,似乎还掺杂了一丝哽咽。他愕然回首,果然还是那张熟悉的面孔,又是那位头戴鲜红色礼帽,身穿充满了豪情的黑红相间的大褂,那张修长的脸,一对狭长的眼睑。他双眼紧闭,瞳仁上布满了水雾,他不曾想过汪轮与自己道别的场景,他也不敢想……

  “汪兄”喊声中带着几分哭腔,汪伦大步的跨上码头,发出了沉重的声音,一下子李白的双手就被另一双温暖的手紧紧握住,他眼中流露出说不尽的不舍与留恋。

  “太白你就要走了,兄弟舍不得呀!”一刹那,汪伦那双细长的眼中一下如泉水般涌出,他轻轻的摇摇头,颤抖的张开双唇:“兄弟再喝一杯吧,让我最后好好的看看你好。”

  “嗯……好”李白用力点了点头,双手不住地轻轻颤动。

  桃花瓣在天空中上漂浮着,随着清风呼呼地长叹花瓣轻轻的落下顺着湖水流向远方。水中的涟漪中倒映着两个豪放饮酒的身影,他们两个人的脸夹上都有一道浅浅的泪痕,两个人的思绪被一个粗壮的喊声被打破了。

  “客官,该走了,不然到了那地可不好打尖啊!”李白挥了挥衣袖,轻轻抹去了泪痕,缓缓回过身,用双手抱拳,用梗咽的声音回道:“”兄弟多保重!”他缓缓举起了颤抖的双手哽咽着:“兄弟多保重,到了记得报个平安啊!”李白慢慢走上了甲板,每一步都仿佛有一块千斤的石头压在自己的心上,他不敢回头,因为他怕自己会情不自已,泪如雨下。

  突然,在岸上传来了阵阵歌声,似乎还带着几分不舍。他毅然转身,看到的却只有一个黄豆大的黑影,顿时,两行清泪从眼中不受控制的夺眶而出。他望着那豆大的黑影,口中喃喃道:“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不及啊!”

改写赠汪伦作文 篇10

  在大唐天宝年间,汪伦曾给“诗仙”李白写过一封信,信上说道:白兄,我听过您的大名,非常仰慕您。所以,请您来和我饮酒作诗,并且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请您务必来我们这里做客。

  李白听后非常开心,特别想去。于是坐船到了那里,汪伦早已在岸上等候多时,准备迎接李白了,李白和汪伦两人互相行礼,李白迫不及待地上岸,上岸之后向四处来回看,似乎在找些什么。汪伦说:“李兄你在找些什么东西啊?”李白说:“你在信上说的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在哪里啊?”汪伦笑了笑,说:“李兄啊,这十里桃花呢,说的`是在十里处的桃花渡口,万家酒店则是一个姓万的人开的酒店”。李白听了哈哈大笑,便跟汪伦去了十里桃花,他们边喝着美酒,边观赏着桃花。

  过了几天,李白觉得待在这里的时间有点太长了。于是,早上凌晨就背着包裹走了。刚上船,就听到岸上传来唱歌声,回头一看,原来是汪伦和乡亲们赶来送自己。李白内心非常感动,眼里含着泪花,汪伦说:“白兄,你怎么走了也不告诉我一声啊?”李白说:“因为我在这里很长时间了,也该走了,不能再继续打扰你了。”汪伦拿出了一些美酒,说:“在走之前,咱们再干一杯吧!”“好。”李白好爽地回答道。两人干了这杯酒后,汪伦拿了一些点心送给了李白,在李白接下了点心后,诗兴大发,写一首《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改写赠汪伦作文】相关文章:

改写赠汪伦作文09-29

[经典]改写赠汪伦作文09-12

改写赠汪伦作文(经典)09-14

改写赠汪伦作文【经典】09-15

改写赠汪伦作文(优)09-09

实用的改写赠汪伦作文08-01

改写赠汪伦作文【集合】08-06

改写赠汪伦作文(必备)09-12

改写赠汪伦作文【优】09-11

(精华)改写赠汪伦作文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