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河南豫剧的作文

时间:2024-03-25 18:31:09 诗琳 河南 我要投稿

介绍河南豫剧的作文(通用17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介绍河南豫剧的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介绍河南豫剧的作文(通用17篇)

  介绍河南豫剧的作文 1

  豫剧是河南人引以为豪的,它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传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所以称“豫剧”。主要在黄河、淮河一带流行。大部分省都有专业豫剧团的分布。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

  但是,豫剧的起源是什么呢?这已经很难考证。一说明末秦腔与蒲州梆子传入河南后,与当地民歌,小调相结合而成。一说是由北曲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成。

  据班社中的老艺人传说,过去的演员大多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蒋门和徐门两家的科班,而开封的“老三班”、“义成班”、“公议班”和“公兴班”,传说都已经经历了明、清两个朝代。

  “当当当!当当当!”读着读着,我仿佛听到了豫剧乐队武场的伴奏声音,是那么铿锵有力。豫剧乐队武场的主要器乐有板鼓、堂鼓、大锣、手擦、小锣和梆子等等。加上其它附属板式唱腔中的各种锣鼓点,总共不下百种。

  豫剧是河南的`代表,是河南的特别之处,我身在河南,为河南的豫剧而感到深深自豪!

  介绍河南豫剧的作文 2

  人们都说河南人口多而且有独特的艺术文化,在河南的艺术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什么呢?当然是艺术的瑰宝——豫剧了。

  戏曲史中国古代人民遗留下的艺术瑰宝,让我们看到丰富多彩的人,物,画。

  在中国人民当中,最喜爱的当然是老人了,虽然有些青年人和孩子也喜欢听戏曲,但是他们所占的比例是相对较少的,老人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广泛的。

  为什么老人会喜欢戏曲呢?

  为什么河南的老人喜欢豫剧呢?

  因为老人可以在戏曲当中寻找一些自己小时候的味道和回忆,老人们不能再回到从前了,所以戏曲可以带给他们许多美好的回忆,所以说老人会喜欢戏曲。

  在我们河南,老人们喜欢我们当地的豫剧,因为在老人年轻的时候,她们生活的不是很好,而且那时没电视机,所以,她们常常听曲子,在当代,那时最幸福不过的事了。

  在我们河南有专门设置的电视台——梨园春节目,那里是戏曲融入最多的.焦点,那里有我国各种戏曲的融聚点,看到梨园春的朋友知道,梨园春的观众大多数是老年人。

  中国的戏曲很有特色,河南的豫剧是很有特色的代表性。

  河南豫剧的曲子是融入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写照,如《刘大哥将换,理太偏》这首曲子就讲述了当时的现实生活。

  介绍河南豫剧的作文 3

  河南人向别人提起豫剧,总是眉飞色舞;别人听河南人谈豫剧,也总是津津有味,露出羡慕的神情。豫剧可是我们河南人的骄傲!

  豫剧的起源已经很难考证。一说明未秦腔与蒲州传入河南后,与当地民歌、小调相结合而成;一说由北曲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成;一说是在河南民间演唱艺术,特别上自明朝中后期,在中原地区盛行的时尚小令基础上,吸收“弦索”等艺术成果发展而成。

  豫剧的角色行当由“生旦净丑”组成。奶奶常挂在嘴边有一句话:“四生旦四花脸,四兵四将四丫环;八个场面两箱官,外加四个杂役。”奶奶说这是戏班的组织。

  “豫剧的主要流派分为豫东调与豫西调。”奶奶兴奋地说。“豫东调的男声高亢激越,女声活泼跳荡,擅长表现喜剧。豫西调的'男声苍凉,悲壮,女声低回婉转,擅长表现悲剧。我呀,喜欢豫西调。”奶奶说完又忍不住哼了几句,真上个不折不扣老戏迷呀!

  我还从奶奶那里了解到:豫剧出现了女演员之后,逐步形成了常香玉、陈素贞、马金风、闫立品、崔兰田五大名表演流派。常派激昂奔放,陈派明快清新,马派刚健明亮,崔派深沉含蓄,闫派细腻委腕。

  奶奶说起豫剧来就两眼放光,要知道豫剧可是奶奶的骄傲。其实,豫剧不仅是奶奶的骄傲,也是我们河南人的骄傲!

  介绍河南豫剧的作文 4

  你听过《朝阳沟》、《花木兰》吗?是不是被这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所吸引,是不是想真正了解豫剧,那就和我一起来吧。

  豫剧主要流派分为豫东调与豫西调。

  豫东调因受其邻近的兄弟剧种山东梆子的唱腔的影响,男声高亢激越,女声活泼跳荡,擅长表现喜剧风格的剧目。豫西调因遗留了部分留了秦腔的韵味,男声苍凉、悲壮,女声低回婉转,擅长表现悲剧风格的剧目,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但河南梆子的起源已经很难考证。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所以称豫剧。

  豫剧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居全国各地方戏曲之首。

  豫剧一向以唱见长,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口语化,一般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易为听众听清,显示出特有的艺术魅力。豫剧的风格首先是富有激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善于表演大气磅礴的大场面戏,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其次是地方特色浓郁,质朴通俗、本色自然,紧贴老百姓的生活;再次是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

  早期豫剧表演的舞台装置极为简单,往往只用芦席、箔子一挡,台上一桌二椅,即可开演。进入城市后,有较固定的剧场,舞台装置才有所改进。豫声剧院已采用一些布幕、布景,旦角服饰讲究“老旦清,正旦俊,花旦风流”。

  常香玉是最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率剧社巡回西北、中南、华南各地演出,以演出收入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架,有“爱国艺人”之誉。

  豫剧有着深厚群众基础,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会给我们带来美的艺术享受。

  介绍河南豫剧的作文 5

  我们中国的戏曲艺术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如;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浙江的越剧,四川的川剧……这些都很有名。我的祖籍在河南,人们一提到河南就会想起豫剧。我也特别喜欢河南豫剧,觉得它比起我国的国粹京剧来毫不逊色。

  我就是听着豫剧长大的`,所以对豫剧也略知一二,豫剧中最著名的选段像《花木兰》《朝阳沟》《打金枝》等被人们传唱至今,河南人不论男女老少在闲暇时都会唱上几句,解解闷,我常听姥姥唱:“亲家母,你坐下,咱俩说说知心话。”“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儿男,男子打仗在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和夜辛勤把活干,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哪。”听起来特有韵味儿。

  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栏目,收视率很高,我受父母的影响从小就看,渐渐地也成了《梨园春》最忠实的观众。里面登台的选手孔莹年仅三岁,唱起来一板一眼,字正腔圆,而且一唱而红,甚至唱到了悉尼歌剧院,现在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小名人了。

  河南的豫剧,我真诚地祝愿你在戏曲艺术的宝库中大放异彩!

  介绍河南豫剧的作文 6

  中国有很多传统文化,比如戏剧,乐器,书籍等等。我的家乡在河南,那里是著名的豫剧发源地。有许多经典的作品,如《狸猫换太子》,《小二姐做梦》,《朝阳沟》等等在父母及外婆的熏陶下,以前讨厌豫剧的我,慢慢对豫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我在父母及上网的资料中总结出来的: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所以称豫剧。众多的豫剧中,我被那凄美的故事情节,演唱者那婉转动听的声音深深吸引住了。在豫剧的形成中,演奏的乐器及剧情等都发生了一点点的.改变,但是这其中不乏有那些老艺术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豫剧中那真实的历史故事往往令人潸然泪下,感动不已。像朝阳沟的时候,我就为银环想,自己虽然在农村,但是却得到了大家的尊敬与栓宝家人对她的体贴关心,使她想到了自己家中一样。并没有因为不会干农活或娇弱而嘲笑她。从中体现了河南农村人的朴实与对人真诚友善,老实。让我脑中浮现了他们那里的人性格与地方景象,想到爷爷那里农村人的朴实形象。

  怎么样,在我的叙述中是否也对豫剧着迷了呢?它也是一种文化,希望你也要在劳逸结合的情况下来看哦!

  介绍河南豫剧的作文 7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中是一向以唱见长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中是在节骨眼上都安排有大板唱腔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中是富有激情奔放的阳刚之气的呢?

  还是从明末清初有这样一段传奇故事。

  豫剧产生于明末清初,初时以清唱为主,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因而发展非常迅速。豫剧起源已经很难考证,说法不一。一说明末秦腔与蒲州梆子传入河南后,与当地民歌、小调相结合而成,一说由北曲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成说一说是在河南民间演唱艺术,特别是自明朝中后期,在中原地区盛行的时尚小令基础上,吸收“弦索“等艺术成果发展而成。

  我很喜欢豫剧,其中《花木兰》歌词中写着“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这句话说明了女子在家也没有闲着的时候,花木兰就是女扮男装去她爹爹的`营地里去打仗,为了不暴露身份为花木兰尽量装成个男人。这是多么伟大呀,想让爹爹打仗胜利,她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我们就应该学习那花木兰的不为自身的影响,而为他爹爹打仗成功,感到骄傲。

  介绍河南豫剧的作文 8

  因河南的简称是“豫”,所以就把这种来源于河南梆子的剧种称为豫剧。如果非要我选一个代表河南文化的标志,唯有豫剧之美称攒动人心的了。

  因为出于对豫剧的好奇,就跑去问爷爷豫剧的角色都分哪些?“豫剧啊,角色行当,按一般的说法是四生、四旦、四花脸,其中,“四生”即老生,大红脸也就是红生,二红脸也就是武生、小生。而“四旦”即大净也就是黑生;大花脸、二花脸也就是丑角。”爷爷谈得声情并茂。我又问:“据说,早期豫剧以外八角即四生四花脸戏为主,生行戏占很重要的地位吗?”

  爷爷想了想,道:“当然,你看生行的大红脸和二红脸的界限很清楚,大红脸专演关羽;二红脸专演赵匡胤、秦琼、康茂才等类角色,主要是武功戏。小生行一般有文武之分,也有的演员文武兼备,武功戏较出色。”“我听说旦行在八角主的.时代,只占次要地位,但现在却位于主导地位,为什么呢?”爷爷说:“因为随着女演员的登台增多,大净主要以唱功取胜,三花脸除表演诙谐风趣外,武功戏也有盘绳、吊水桶、空中还原、探海等不少绝招。”

  爷爷还跟我说了豫剧的表演要决是“斜眼偷看人,说话咬嘴唇;一扭浑身动,走路摔汗巾,最主要的,用的还是河南方言。”

  由此可见,豫剧是河南人自己的文化。如果一样东西没有自己本土的特点和体系,那么光靠外力的影响是不足以体现一种历久不衰的文化。我们一定要把豫剧的精髓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介绍河南豫剧的作文 9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这段唱词和唱腔,相信每个河南人都很熟悉,大多数中国人也不陌生。英姿飒爽的女英雄,之所以能走进每个人的心中,都归功于豫剧《花木兰》的传唱,《花木兰》是河南人的骄傲,豫剧更是河南人的骄傲。

  豫剧有着光辉灿烂的发展历史,不仅生根开花在河南全省的城镇、乡村、山区,而且流布全国。《花木兰》、《穆桂英挂帅》、《七品芝麻官》、《朝阳沟》等剧目家喻户晓、风靡全国。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宝岛台湾到鸭绿江畔,处处都有豫剧迷,时时可闻豫剧调。

  最近几年河南电视台播出的《梨园春》栏目更为火爆,它吸引着全国的豫剧迷们来此集结。我妈妈更是期期必看、边看边学、乐在其中。

  豫剧,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人们精神生活的营养品。在豫剧里,人们结识了铁面无私的包青天、认识了世代忠贞的杨家将。这些著名人物使人们沉醉在戏曲的.芳香里。

  豫剧滋润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了人们的艺术涵养。在公园里、街道旁总会有人哼上几句,聊上一些关于豫剧的事情。由此可见,豫剧对人们的影响之大。豫剧是簇立于我们中华民族园林之中的一颗常青树;豫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为有豫剧这样的宝贵的文化遗产而骄傲吧!

  介绍河南豫剧的作文 10

  无论是土生土长的家乡人,还是漂泊他乡的外地人,或是身在异国的炎黄子孙,都会有对自己的家乡难舍难分的情怀。是啊,谁不喜爱自己的家乡,谁不了解自己的家乡呢?家乡的优秀文化又有哪个家乡人不知道呢?今天,就要来介绍一下我家乡河南的优秀文化——豫剧。

  提到豫剧,可能还是有人很陌生。豫剧是中国的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它发源于河南省开封市。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创新、发展起来的。一直到建国后,因河南简称为“豫”,所以改名为“豫剧”。

  常香玉,但凡了解豫剧的人都会很熟悉这个名字,就是她把豫剧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鼎盛时期的。常香玉奶奶从小生活在一个贫寒的家庭,9岁就随父亲学习豫西曲调。信奉“戏是苦虫,非打不成”的父亲,对她非常严厉,甚至还专门编了一条鞭子来督促她练功。艰苦的磨练,让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的她很快脱颖而出,10岁就开始登台演出,13岁时就文武全才在开封崭露头角。

  当时的社会并不安定,为了能更好的活下去,她后来不得不到处漂泊演出。“吃透勤与苦,才能到高峰”,常香玉奶奶凭借对戏曲艺术的执着和坚定的信念,先后创作了很多家喻户晓的名曲,如《花木兰》《朝阳沟》等,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这就是我喜欢豫剧的原因,我们的学习也要像常香玉奶奶一样,在别人喊苦喊累的时候坚持下去,终会一定能尝到最甜的果子!

  介绍河南豫剧的作文 11

  豫剧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在豫西山区演出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豫剧的流行地区分布甚广,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新疆、西藏都有豫剧演出。

  豫剧一向以唱功见长,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口语化,一般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易为听众听清,表演风格朴实、乡土气息浓厚,深受观众欢迎。

  豫剧音乐丰富多采,曲调流畅,节奏鲜明,文场柔和舒畅,武场炽烈劲切,艺术风格豪迈激越。唱腔结构为板式变化体。唱词通俗易懂,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它有独特的板式结构和比较完整的音乐程式。可分为慢板、流水板、二八板、飞板四大板类。豫剧的伴奏乐器分文武场面,文有二弦、三弦、月琴,称之为老三手或仨弦手。后因二弦音色尖噪而代之以板胡。武场常用的乐器有板鼓、堂鼓、大锣、小锣(又名堂锣或手锣)、手镲、梆子、手板等。豫剧的'角色行当,按一般的说法是四生、四旦、四花脸。戏班组织也是按照“四生四旦四花脸,四兵四将四丫环;八个场面两箱官,外加四个杂役“。“四生“即老生、大红脸(红生)、二红脸(武生)、小生。“四旦“即大净(黑头)、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丑)。也有五生、五旦、五花脸的说法。演员一般都有自己专工行当,也有一些演员则一专多能,工一行外,兼演他行。

  介绍河南豫剧的作文 12

  一个下午,我正在做作业,老师叫我和罗子盈去音乐教室。到了那里,人已经很多了,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乐谱。哇塞,豫剧耶,我还不知什么叫豫剧呢!是《谁说女子不如男》老师告诉我们:“回家好好去听几遍,这个豫剧音很高,明天可要一个一个到我的方过关哦!”“嗯”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

  放学回家,我立马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妈妈:“妈,我要唱豫剧了!”“啊,我没听错吧!”妈妈大吃一惊,从她的'眼神里能看到一丝喜悦。我马上把谱子给妈妈看,妈妈又惊又喜。我做完作业,先听音乐,边听边想:这豫剧跟唱歌不一样啊!其中“偏”这个字本来读平声,而这却读第三声了,好不习惯哦。我又往下听,这样类似的现象多着呢!我开始学唱起来,唉,第一遍根本就是五音不全,一点儿也没有唱戏的味道。但我并没有灰心,而是继续练,一遍,二遍,三遍······终于唱得有模有样了,听得妈妈直点头,她还使劲给我鼓掌。

  第二天中午,我又去了音乐教室,刚走到楼梯口,悠扬的歌声就从楼上飘下来了,我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音乐教室。轮到我唱时,我放下一切紧张唱了起来,老师听了点点头,又朝我微笑,似乎很满意。我心想:太好了,总算过关了!果然老师说:“你唱得不错哦,可以走了,你已是我们唱豫剧的一员了。”我听了高兴地像脚踩了弹簧似得一蹦三尺高,嘴里还大声地喊:“耶!”

  介绍河南豫剧的作文 13

  一声声的曲调,一句句的台词,铿锵大气,声入人心。

  辉煌的灯光下,那一张张红艳的脸,已然在华夏闪耀了千年,美,莫过于此,最美不过豫剧。

  姥爷会唱戏,还是村里的戏神。老家那里有习俗,每当秋收时节,村里就要举办一场戏曲大会,姥爷可是大会的压轴大戏。

  小时候,每当秋收时,那些像爸妈一样在外工作的人,带着大包小包赶回老家,像逢盛事一般去感受那华夏千百年来的韵味。

  太阳刚落山,我就催着姥姥,提着小板凳来到村口,占据了靠近戏台的位置。村里的老老小小也都早早坐在戏台前,大人们叨着家常,笑谈丰收,小孩们则在附近的田野上奔跑撒欢。小贩的叫卖声伴着诱人的香味充塞着喧闹的人群。

  所谓的戏台,只不过是用泥土堆起来的高地,没有幕布,没有设备,只有那几盏白炽灯发出刺眼的光亮。

  当当当,三声锣响,表演开始了。一个个浓装艳抹的角色登上舞台,他们手拿武器,绘声绘色地开始表演。月光撒向大地,照在了演员的脸庞,照在了我的`心里,田野里散发着庄稼的清香,伴随着音乐阵阵袭来。

  台下的观众们一个个屏息敛声,炽热的目光中透露着对剧情的期待。随着一阵阵激烈的掌声,姥爷登上了舞台,他清了清嗓子说:“今天给大家唱个《七品芝麻官》。”只见姥爷神情严肃,从那双瞪着坏人的炯炯有神的大眼中,让我们看到了七品芝麻官的嫉恶如仇。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姥爷的声音铿锵有力,慷慨激昂,将芝麻官公正无私的做事风格展现的淋漓尽致,赢得台下阵阵叫好声。

  姥爷他们这些豫剧传人让我感受到了豫剧的美:美在它行腔酣畅,字正腔圆;美在它铿锵有力,抑扬有度;美在它生动活泼,有血有肉。

  月儿已经挂在树梢,伴着蛐蛐的鸣叫,我陪着姥爷一路哼唱着往回走……

  黄河在,华夏在,豫剧在,一代代的传承,一世世的瑰宝,最美莫过豫剧!

  介绍河南豫剧的作文 14

  豫剧起源于河南,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剧种。它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

  河南人喜欢看豫剧就像北京人喜欢看京剧一样,我奶奶就非常喜欢豫剧。每次河南台播《梨园春》,她都能看得津津有味。我也喜欢豫剧,其中我最喜欢豫剧中马金凤的《穆桂英挂帅》常香玉的《花木兰》、杨兰春的朝阳沟和狄珊的《打金枝》。

  在电视里,我看到了狄珊的《打金枝》和马金凤的《对花枪》。我现在就给大家讲讲:

  《打金枝》:唐代宗将女儿升平公主许配给汾阳王郭子仪的三子郭暧为妻。时值汾阳王花甲寿辰,子女纷纷前往拜寿,惟独升平公主不往,引起议论,郭暧大怒,立刻回宫,责打了公主。公主哭诉父母,让唐王治罪郭暧,郭子仪绑子上殿请罪,唐王明事理、顾大局,加封郭暧。并劝说升平公主,小夫妻消除怨恨,和好如初。

  《对花枪》:隋朝末年,罗艺少年时,进京赶考,途中病在姜家集,被姜桂芝父亲救回家中,并让女儿姜桂芝向罗艺传授姜式花枪的.秘诀。二人一同练习花枪,彼此爱慕,由姜桂芝父亲做主,结为夫妻。一年后,罗艺再次赴京应试,时姜桂芝已身怀有孕。离别后,音讯难通。姜桂芝的父母亡故。于是姜桂芝便携子离开家乡,流落在龙口村。隋朝战乱四起,罗艺投奔瓦岗寨,又娶了秦氏,生子罗成。四十年后,瓦岗寨史大奈、尤俊达到龙口村借粮,姜桂芝此而得知罗艺在瓦岗寨。于是便带着儿子罗松、罗焕去投瓦岗寨以求团聚。罗艺既怕姜桂芝看见而责骂秦氏和儿子罗成,又怕在众人面前有失自己长者尊严,因而否认自己和姜桂芝的姻缘。姜桂芝见罗艺忘了前情,气愤至极,披甲上马,定要在瓦岗寨众人面前和罗艺比武对花枪。罗艺无奈只好应战,结果被姜桂芝打下马来。罗艺羞愧万分,便认妻谢罪。姜桂芝在众人劝解之下与罗艺重归旧好,一对老夫妻又得团圆。

  中华戏曲源远流长,现在豫剧已经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也要好好学习豫剧,让豫剧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介绍河南豫剧的作文 15

  豫剧大师常香玉是一位跨世纪老人,也是几代人都熟知的爱国豫剧表演艺术家。她演唱的《拷红》《白蛇传》《破洪州》等诸多剧目可谓家喻户晓。

  常香玉,一位和蔼可亲,令人尊敬的老人,豫剧大师,前辈,她经历了一个多彩而且多难得戏剧人生。

  1923年秋,常香玉出生在河南巩县的一个贫困家庭,父亲曾是当地有名的豫剧表演者,但后来因嗓子出了毛病,不得不离开豫剧表演的舞台。童年时,常香玉就十分喜爱豫剧,在戏曲上有很大的天赋,她认为登台演出是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于是,9岁的常香玉开始跟父亲张富山学戏,(兴趣+天赋+努力=脱颖而出)终于,聪明好学的常香玉在13岁那年成为豫剧童星。长大以后,独创了常派真假和声体系,被誉为“豫剧皇后”。

  真正让河南人民感到自豪,令我由衷佩服的是常香玉为国为民﹑不惜一切的精神: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份已经退色的《香玉剧社半年来捐献演出的工作总结》里面真是详细得记录了当时香玉剧巡回6省演出捐献飞机的感人事例。

  拂去历史的尘埃,打开这件珍贵的文献,让我们去追寻这位爱国艺人带领香玉剧社在全国6省市巡回义演的历史轨迹。

  1951年6月,中国抗美援朝总会向全国人民发出了为志愿军捐献飞机大炮的号召后,全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捐献武器高潮。一听到这个消息,常香玉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做出了为祖国捐献飞机的'决定,为了国家,常香玉不惜把自己的两个孩子送到托儿所,在巡回六省的演出中,受到了民众的热烈欢迎。光在洛阳﹑开封﹑郑州三市演出,就得到5亿余元……1952年2月,胜利返回西安,常香玉终于实现了为志愿军捐一架飞机的愿望,飞机被命名为“香玉剧号战斗机”。在全国人民的欢呼和好评中,常香玉谦虚得说:“前方同志拼了命流了血,保卫我们的幸福生活,而我们为抗美援朝捐一架飞机又算得了什么呢?”这句话深深震撼了我。

  2005年2月,常香玉与世长辞,但她那爱国精神永远铭记于我心,河南人民为此而骄傲,我们会把常香玉爱国为民的精神发扬光大。

  介绍河南豫剧的作文 16

  河南,是一块被戏曲浸润的厚土,戏已经融入了那里人的生活,戏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我的奶奶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家里没有电视,她就跑到邻村去看戏,一去就是十几里,各地的庙会她都去看。我的叔叔,我的爸爸,我的......,所有我知道的河南人都非常热爱豫剧。

  然而豫剧对于我来说,却没有多大的感情。它的唱段方言极重,台上三五步就走遍全天下,二三人就代表百万大军,这便使我觉得豫剧很不真实,所以我不怎么喜欢它,这种情感一直在我的心中存在。不过,前几天我与同学们一起欣赏河南豫剧《花木兰》选段,却彻底地改变了我的情感。

  屏幕慢慢地显示出来了,豫剧的奏乐也响起来了,一位女子出现了,张目嗔视,唱到:“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全是河南方言,同学们都不以为然,有说笑的,有打闹的,只有我一个人在心里默默跟唱着,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河南豫剧的旋律美,我竟然有点儿爱上河南豫剧了!“为什么呢?这明明就是我在家乡听到的唱段啊!”我在内心反复地问自己,反复地思考着。也许这是在异地听戏的特殊反应吧,也许我的情感在某一时间段突然改变了,也许是周围的环境问题吧?

  听完了豫剧,紧接着便开始放黄梅戏了(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但我的思绪仍没有收回来。蓦然,全场一片唱和的歌声:“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树青山带笑颜......”我抬头一看,全班女生和男生都唱起来了,全班看戏达到了高潮,同学们声音如雷,热情如火。

  而我却感到陷入一片孤寂,全场就我一个人成为局外人。我来到神农架这么多年,第一次感受到了孤单。孤单从四面袭来,我此刻的内心是复杂的,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既夹杂着孤独的寂寞,又有对故乡的.思念。不禁使我想起岑参的诗句:“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抱平安。”当年的岑参可以“传语”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而今的我呢?一瞬间,我恍然明白我为什么会突然之间喜欢上了豫剧!那么,就用对豫剧的爱来表达思乡的情感吧。

  此时,此刻,此地,我只想说,我是自豪的河南人,我热爱河南优美的豫剧!

  介绍河南豫剧的作文 17

  豫剧的美,在于唱腔——穿云裂帛,绕梁三日。唱得你泪眼婆娑,唱得你热血沸腾,唱得你如痴如醉,唱得你柔肠百转。

  豫剧的美,在于念白——抑扬顿挫,波澜起伏。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回婉转,时而铿锵有力,时而软语绵绵。

  豫剧的美,在于做功——生动传神,惟妙惟肖。做个纺纱织布,犹如身临其境;做个翻江倒海,但见波涛汹涌;做个杀人放火,令人胆战心惊;做个含羞带怯,叫人顿生怜爱。

  豫剧的美,在于武打——驰魂夺魄,荡气回肠。刀枪剑戟,舞枪弄棒,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高来低去,左冲右突,七十二般变化丝丝入扣。配上锣,加上鼓,热热闹闹引人入胜。有道是:

  走一步王侯将相成群,唱两句生旦净丑闺门。

  丝竹风流婉转声声奏,迎风流水惊醒梦中人。

  “哆落”一声,“慢板”奏起。俏花旦莲步轻移,水袖微抖,“板”里动,“眼”里静,楚楚动人,脉脉传情,恰如三月春风拂杨柳;细腰稍动,二目含春。“强”中走,“弱”中退,捧心西子,出水芙蓉,却似山涧溪水响叮咚。

  要说热闹,还得是武打戏。《三请樊梨花》、《对花枪》、《南阳关》、《辕门斩子》、《七奶奶》《秦琼观阵》等都是很精彩的武戏,有些剧团甚至没办法演。这不是拍电视剧,不行了就重拍,舞台上都是真功夫,容不得半点儿差错。且听那锣鼓叮叮咣咣响连天,演员爬桌子、上板凳、翻跟头、下大腰。“马上将”你追我逃,回马三刀,逃的没死追的报销;你拿俩大锤,我带俩板斧,一个“哇哇哇”乱叫:“来将通名,爷爷刀下不杀无名之鬼!”一个“呀呀呀”乱喊:“兀那小辈,识相的'下马受死!”下面的人看得热闹,又是一通鼓掌叫,至于是黑脸杀了红脸,还是花脸杀了白脸,大部分人是不管的。

  大唢呐“呜呜啦啦”一吹,年轻人一哄而散。小孩子拉着大人的手,顺带着往嘴里再塞一口好吃的。老爷爷老奶奶们慢慢起身,马扎先拎到手里,拍拍土,咳嗽两声,这个说:“‘跟头将’一下子能翻八个跟头,真厉害,我年轻那会儿也才翻六个。“嘿,这老头儿可真能吹!”那个说: “‘大青衣’唱得我光想掉泪……”引来老头儿们一片笑:骂:“你是想老伴儿了吧!”你一言,他一语,夸夸“黑脸包公”,骂骂“白脸奸臣”,倒背着手,一路说说笑笑、慢慢吞吞地回家去了。

【介绍河南豫剧的作文】相关文章:

关于介绍河南豫剧的作文11-26

河南豫剧介绍作文(精选8篇)10-08

介绍河南艺术特色豫剧的作文10-12

河南豫剧戏曲10-13

介绍河南的豫剧作文450字10-10

介绍河南的豫剧作文450字10-10

关于河南豫剧的作文10-11

描写河南豫剧作文精选10-03

河南豫剧作文3篇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