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的春节的作文

时间:2023-06-06 10:30:16 春节 我要投稿

【实用】描写的春节的作文四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的春节的作文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描写的春节的作文四篇

描写的春节的作文 篇1

  今天正值大年初一,阖家团圆之际,我们当然也是不例外,一年中最幸福之际莫过于团团圆圆吃顿饺子,看看春节联欢晚会,更何况大家奔忙了一年,聚在一起,这种浓浓亲情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回到老家西安,期待两件事,一是放炮,二是下雪,这两件事在初1实现了。我们一大家子,齐聚在老家的房子里,吃顿饭,看雪景,放鞭炮??老家的房子中有个院子,这也给过年增添了不少乐趣,我们在那里放炮,烤肉,别提有多舒服了。

  回到老家了,第一件事自然是给各种亲戚拜年,按照春节的习俗,压岁钱这东西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一天就“挣”了几千元。拜完年就去撒欢儿了,首先想到的是放炮,但是面对日渐恶化的空气,有点于心不忍,但最后狠下心一想一年就这一次,结果就忍不住放了。

  放炮是一大乐趣,有不少玩法,最好玩的莫过于点一根炮扔到某人的不远处便可吓一大跳。用炮“破冰”也很好玩,只听“啪啦”一声,就会溅起一道小水柱。

  玩雪也是过年的一大乐趣,因为广州不下雪,雪这东西就成了稀罕货,,今年的'雪下的又不多,前前后后就只有一场,因此我们格外珍惜。打雪仗什么的虽然都老套了,但是却是经典游戏,不乏乐趣,看着一团雪被别人在到脸上急了

  的样子真是太好笑了。

  这个春节虽说跟以前大区别,但其中却不乏平凡的快乐,我们同样珍惜它。

描写的春节的作文 篇2

  一到过年,人们总会想到放鞭炮,贴对联,回老家,团圆饭……可是,我的老家就在杭州,杭州也禁止放鞭炮!好吧,既然没有老家,那我就出门走走吧!

  南京是一个有历史有文化的城市,它曾也是首都,也是四大古都之一。在这红红火火的旺旺狗年,南京的四大城门都挂起大红灯笼,贴上狗年春联,让整个南京城穿上了大红色的披风.

  在南京,让我最难忘的就是江宁织造局,他展示了红楼梦时代的文化。我跟曹雪芹来一次穿越红楼之旅,哇,忽然我降落在了大观园里,只听见黛玉和宝玉的嬉笑声,看!海棠社的姐妹兴都聚集在一起,他们在谈诗作曲,黛玉出口成章:“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大家都拍手叫绝,只有宝玉背着手踱来踱去:“你们都有了,只有我写了四句!”令各姐妹们暗暗自喜…….我一转身,看到了潇湘馆,只见黛玉一个人呆呆地坐在床前,心情恍惚,泪珠儿断断续续地流,湿透了手帕,有气无力的呼唤紫鹃把她扶起来,一边喘气一边拿出宝玉送她的手帕,默默地扔进火里,接着又把那个诗稿也拿起来,瞧了瞧后,慢慢地扔进了火里,把她跟宝玉之间的爱一起烧毁!看的我悲苦不已,擦干眼泪走出潇湘馆。

  在南京当然还有一个明孝陵。明孝陵是朱元璋的陵墓,大名鼎鼎的'朱元璋大家肯定都知道,他智能双全,统一江南。明孝陵规模旁大,大门口的四个武将和文臣站在二边,正中用石刻四个大字“治隆唐宋”,虽然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猜想肯定是治理国家的道理。

  南京是个可以边学边玩的地方!在这么个没有老家可以回的春节里,我把南京游个边,这比回老家应该更有意义吧!

描写的春节的作文 篇3

  故乡于都的大年是有味的,一种传承于冥冥的心灵深处、承载着厚重文化底韵的“味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年的劳顿在年味中释放、生命的反思在年味中梳理,来年的希望在年味中憧憬。

  走进腊月,故乡那浓浓的年味便随着数九的寒风,缓缓飘荡开来、渐渐浓烈起来。村村寨寨、家家户户、男女老少便不约而同地开始渲染、烘托那细致、严谨、充满期冀的年味。“小雪卧羊,大雪宰猪”,杀羊宰猪是乡下最诱人的年味。特别是杀年猪,宰杀完毕之后,主人家会按照习俗做一大锅由槽头肉(猪脖子)、酸菜、豆腐、粉条、土豆等煨炖而成的大烩菜,主食一股是西北地区特有的黄米糕,全家老少和请来的亲朋好友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原生态饭菜,那份热闹、惬意、浓香着实让人难以忘怀。

  从腊月初八开始,乡下过年的程式便全面启动,腊八这天,人们天不亮就起床,开始做腊八粥,故乡人用黄米、红豆、花生、红枣等熬制腊八粥,吃的时候,在粥的上面浇一层用甜菜、胡萝卜熬制的糖稀,甜甜的腊八粥,象征着大年开始,预示着来年的五谷丰登,期盼着生活的甜甜美美。

  过了腊八,家家户户便开始有条不紊地置年货,忙吃喝、孕年味。乡邻之间都要互相帮忙,磨白面,捣糕面,压粉条,做豆腐,生豆芽,切酸菜,剁饺馅,栽葱蒜,蒸馒头,炸油饼,炸油糕、摊花饼,杀公鸡,煮猪头,写对联,剪窗花,写大字,打烧酒,买鞭炮、买香纸,买蜡烛,做灯笼,缝新衣,买糖果,炒瓜籽……可谓家家飘香,户户欢腾。“二十三,洗灯盏”,腊月二十三恭送“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灶王爷升天之后,洒扫庭除便全面展开,扫房梁,粉墙壁,糊窗户,挂年画,帖窗花,拆被褥、洗衣服,一番妆点,老土屋便满堂生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大年临近之时,邻里男女之间都要互相剃头、净面,干干净净、轻轻爽爽迎新年。

  经过一个腊月的忙碌,大年便盛装登场了。年三十这天,女人们天不亮就起床开始蒸“米饭”,熬粉汤,故乡称之为“翻身捞饭”,捞饭要做的多且不能吃光,寓意为年年有余。饭罢家家户户便准备纸钱、上坟祭祖,熬制浆糊、张帖对联。把祖先的恩德牢记心上,把“五谷丰登、牛羊满圈,福星高照、喜气盈门”的祈愿诉于上苍。年三十中午的家庭“盛宴”之后,便开始洒水扫院、垒旺火、挂灯笼。旺火要垒到“天德深似海,地恩重如山”的天地神位面前,故乡人垒旺火要在院内选好的位置上架一口大铁锅,然后在装满沙土的铁锅上垒旺火。垒旺火的主要材料是麻杆、劈柴、柏木,煤块,最后垒成一个一米多高、中空的方塔型或圆塔型的旺火,然后用彩纸装扮,最后帖上“旺气冲天”的对联,从年三十晚上开始,家家户户院内都要矗立一根几米到十几米的高杆,杆顶装有滑轮,用一根长绳把灯笼挂在杆顶,同时正房、偏房、凉房、柴房,包括牛马羊圈都要通霄挂灯笼,一直到正月十五。华灯初上之后,爷爷奶奶便开始给孩子们分发糖果、点心,怀揣糖果和点心的孩子们则成群结队,手持香火开始跑大年,东家进,西家出,观旺火、看年画、赏灯笼。一直到鸡叫头遍,家家户户开始举行“接神”仪式,先在正屋的“金玉满堂家宅旺,鸿福齐天富贵长”的福禄寿神位前摆贡焚香,祭神祭祖,然后全家人开始点燃旺火,待旺火熊熊燃烧,“旺气冲天”之后,开始燃放麻炮、鞭炮,爆竹华灯,满门飞彩,天地同辉,声震八方,全家人在旺火边开始跪拜天地诸神,老者点头,童子拍手,祈保三星在户,五世其昌,气氛庄重肃穆……孩子们要抱着过年的新衣服烤旺火,然后,由奶奶或母亲把蒜瓣、柏木刀、铜马缀饰到孩子们的衣襟上,除邪避害,保佑平安。“接神”仪式完毕之后,全家人开始熬大年,男人们围炉把酒,海阔天空拉家常,谋生计,话人生,女人们则在欢声笑语中包饺子,年三十晚上包饺子,要在饺子里包硬币,吃到硬币的人预示着来年有福气。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在新年的旭日东升之际,人们要早早敞开大门,迎百褔,纳千祥。孩子们穿新衣、戴新帽,随大人们提着灯笼,带着香烛、鞭炮,赶着猪羊牛马到村外迎“喜神,”祈望吉星高照,紫气东来。正月初一早晨的第一碗水饺,首先要敬贡列祖列宗。饭罢,小孩们要跟着大人挨家挨户给长辈、亲朋好友们拜大年,在“过年好”,“恭喜发财”的一声声祝福中,“共祝开平日,同沾大有年”。“二八小子过大年,又吃好饭又挣钱”,每个孩子在施礼、叩拜、问好之后,都能得到长辈们赠予的押岁钱。从一元复始的正月初一到龙抬头的二月初二,故乡的年味如乡下一日三餐的袅袅炊烟,伴随着扭秧歌、舞龙灯,伴随着浓语一席、美酒三杯,伴随着犬吠鸡鸣,羊欢马叫,伴随着满面春风、笑语欢歌,眷恋在故乡的朗朗天空……

  故乡浓郁的年味是亲情的温馨,是乡情的孕育,是乡趣的集成,是民风的升华。故乡就是在这种天然纯朴、充满激情、生生不息的年味中,从苍老的过去走到青春的今天,从激昂的现在走向希望的未来。

描写的春节的作文 篇4

  初四晚上吃饭,我们全家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爸爸提议我跟他进行语言游戏,我欣然应允。

  爸爸笑眯眯地问:“乒乓球倒过来怎么说?”我略一思索,心想:这还简单!便脱口而出:“球乒乓!”话音刚落,就听见姑姑和妈妈的笑声,我立刻意识到自已说错了,就连忙不好意思地纠正道:“是 球乓乒。”接着爸爸又微笑着问道:“电冰箱呢?”我又像上一次一样,不假思索就很自信地大声回答:“箱电冰!”然而,我又重蹈覆辙,“赢”得了她们的第二次笑声。这下我再也不敢轻敌了,专 心致志地听爸爸报出了第三题,没想到居然是我的名字:“刘晓东”我对自己说:这回是我的大名绝对不能错!不然别人要笑掉大牙的!我郑重地回答道:“东哓刘!”随后,我赢来了真正的`笑声,这 笑声里包含着姑姑与妈妈对我的赞许。

  今天的笑声也让我懂得了面对看似简单的问题,却不能草率,要认真面对,不然很可能出错。

【描写的春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描写春节的作文10-15

描写春节的作文10-14

描写春节的作文10-16

描写春节的作文10-16

描写的春节作文11-12

描写春节的作文01-08

描写春节的作文01-16

描写春节作文10-14

描写春节的作文09-20

描写春节的作文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