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作文

时间:2023-06-21 21:43:38 家乡 我要投稿

家乡的风俗作文集合15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乡的风俗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乡的风俗作文集合15篇

家乡的风俗作文1

  寒食节是一个非常小众的节日,在这天有这个习俗的地方会禁止生活。我们家乡在我小的时候也有过这种习俗,但是现在已经慢慢的摒弃了这种习惯,主要是因为这一天不能生活做饭,对于一个正常的家庭来说,我们不生活做饭其实是很难的。不过我记得小时候还是很多人过这个节日的,家家户户都会提前的准备好第二天的食物,在这一天我们全部都是吃昨天剩下的饭菜。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我们介休的三贤之一介之推的节日。介子推,春秋晋国大夫。因为“割股奉君”之举而名闻天下。晋文公重耳即位后,大举封赏功臣,却淡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言禄,耻与争功邀赏者为伍,携母一路跋涉来到介休绵山归隐。有人写出《龙蛇歌》为介子推鸣不平,晋文公幡然悔悟,亲自带人上绵山寻找介子推,介子推不肯相见。晋文公情急之下,命属下放火烧山,逼迫素以孝子闻名的`介子推出山。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火灭了,仍不见介子推的身影。就派人上山寻找,发现介子推身背老母,紧抱一棵大柳树,已经被烧死。重耳万分悲痛,为了悼念介子推,便下令介子推被烧死的这一天,全国上下不准生火做饭。

  不过小时候还有一些其他的习惯,就是在当天小孩子不能出门,据说是因为这一天为了纪念介子推,所以我们也不能出门,要安安分分的呆家在里。小时候我还是很讨厌这个节日的,既没有好吃的东西吃,也不能像其他的节日一样出去玩,所以慢慢的我们这边的镇子也不过这个节日了,从而现在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风俗习惯了。

家乡的风俗作文2

  在每年的3月3日,平时安静我街道上,顿时传来一阵排山倒海的欢笑,到处无不热闹,庙会在这时候就开始了。

  简单点说,庙会也就是比集市大的买卖市场,也可以说是百货市场,其次就是宗教文化背景。庙会上,同时亦举行相关的文艺演出,如舞蹈、戏曲、花会等。那一次,我还是中午去的,刚去的时候,那里安静的`有点让人感到奇怪。难道是庙会都举办完了,我抱着怀疑的态度,来到了这里。

  只见这里人山人海,不走近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到处都是热闹的欢笑,简直成了人的海洋。在远处,还有戏曲表演。我先是跟着奶奶来到了一个庙前。祭拜了一下,随后就迫不及待地跟上了爸爸妈妈的步伐,我们走到一处,最前面的爸爸突然停住了,这时我不解地问道:“为什么不走了呀?”

  我看向爸爸手指的地方,一个一米多高的冰雕,正立在我的眼前。这可把我吓了一跳,“这是什么玩意?”我说道,但回过神来,我才知道了。这又不是个真的,我又有什么好怕的。不过,制作这个的人,一定是个高手,竟然能把脸刻的如此细致,而我却连橡皮泥都没他捏得好。

  我们的新鲜感过了,也就走了。在这里,我还看到了我最喜欢的吐雾冰淇淋。一阵清新的香草味,顿使人食欲大开。刚入口时,嘴里仙气飘飘,仿佛来到了仙境一般。

  我在前方听到一段音乐,让我很感兴趣,走近一看,原来是唱戏的。只见台上的人都穿着汉服,有着很浓的古曲气息,使人有了一种新鲜感,再借一步讲,就是增加古代知识,我还看到其他的各种吃的,但是太多了,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习俗,逛庙会。

家乡的风俗作文3

  春节是一个很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庆祝这欢乐而又漂亮的春节呢?

  腊月二十四是大家公认的扫房日,扫房日就是打扫我们的房间,这一天人们都在辛苦的.整理房间。

  腊月三十一日是一个非常好的日子,那天是除夕,除夕是春节的前一天,人们都在贴春联、挂灯笼。到了夜里,小孩子们在外面放鞭炮,而大人们有的和小孩子们一起玩,有的在家看春节晚会。大家还要吃团圆饭,团圆饭里有饺子,饺子里面包着硬币,吃到硬币的人,整整一年都有福气,不会出事。

  到了正月初一,人们都去拜年,小孩子们只要叫一声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新年好,就会有人给他们发红包。到了下午,就没事干了,就可以出去逛超市,玩。唉,对了,拜年还要送饺子,虽然我们家也送,可是至今我都不知道送饺子有什么含义。

  到了正月初六,家家户户都开始营业了。很少有大人在家里,而小孩子们大部分会聚在一起玩游戏。

  到了元旦那天,人们都跑到街上去看龙灯,街上非常热闹。街上有耍龙灯的、有敲鼓的、还有打锣的。不管干什么的都有,而在买东西的人家,都会在店门口放上一挂鞭炮,让耍龙灯的去他们家门口耍,还给他们买糖、买烟,为的就是让生意更红火些。

  正月十九慢慢到了,大人们该上班的上班,该干什么的干什么;小孩子们都去上学,慢慢就恢复到原来宁静的样子。

家乡的风俗作文4

  端午节是我们国家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习惯,在这一天很多地方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节目来纪念这个日子。我们这边当然也不例外,举行活动的节目也是非常多的。当然其实各地的习惯都是差不多的,不是赛龙舟就是吃粽子,洒雄黄酒等等。当然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会在门口的地方挂上艾叶和菖蒲这类东西,具体的效果我也没有细问,不过我最喜欢的就是一边吃粽子一边看龙舟了。

  在端午这天,必定是要赛龙舟的,我们往年的龙舟竞渡是非常激情的。“端阳的下午,小孩们都穿上新衣服,佩带“香囊”和“蛋兜子”,高高兴兴地跟着大人们观看龙舟竞渡。他们都会挤去码头或者河边,掌声,呐喊,尖叫,口哨,锣鼓让你听不见你自己在说什么。旌旗,浪花,赤裸的黝黑的臂膀,破浪的`龙舟让你目眩神移。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没有亲眼目睹的人是没有办法体味当中的激动和振奋的。”而且谁划龙舟赢了还会被人表扬,说明我们这个村的村民比较厉害。现在赛龙舟也都带有一点比赛的性质,几个村组合到一起,大家进行比拼。

  我们每年都是如此,在岸边上吃着粽子然后看大人们在下面进行比赛。以前我小的时候,我爸爸也是一个龙舟的选手,不过现在已经不是了,划龙舟还是很需要体力的,我爸爸年纪不小了也就不去赛龙舟了。不过现在可以带着我在岸边观看,端午节日还是快乐的度过了。每年到这个节日就是我们最开心的日子,有好吃的粽子有好看的龙舟,我们这也有自己的风俗和民俗,可能跟全国各地都差不多,但是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的,只有走南闯北的人才能够体会到其中的不同。

家乡的风俗作文5

  我的家乡在靖江,那里虽然没有大都市一般的繁华,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尤其是放孔明灯,更是靖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记得似乎是在三年前,那时孔明灯还能放。天已完全暗了下来,我正与父母向着广场走去,远远的我就看到了几个孔明灯正缓缓地升上天。此时,广场上也早已三三两两地蹲满了人,我们也立刻去小贩那买了两袋孔明灯。

  拆开袋子,只见那孔明灯呈红色,上面写了个大大的'福字,我想这个一定能升起来。我拿起蜡块就把它往铅丝里按,可那蜡块硬的跟石头一样,尽管我使出了出奶的劲,可它的身上仅仅多了两条划痕,我想不就是个孔明灯吗?我还不信治不了你了!我又开始新一轮的尝试,可刚拿起来,它就如同鱼一般,从我的手里滑进了黑暗中,不见了踪影……

  拆开另一个孔明灯,我又一次的开始了尝试“爸爸,为什么元宵节要放孔明灯啊?”我突然问道“现在放孔明灯都是为了祈福,而且孔明灯是一个女人造的,在古代这个女人跟随丈夫去福建打仗,有一次,她用竹篾扎成方架,再糊上纸,在它的底下放上燃烧的树脂,让灯靠热气上天。并把它作为军事联络信号。”说话间,蜡块终于被嵌入铅丝之中,然后,爸爸妈妈抓住了它的四个角,随打火机的一声清响,孔明灯渐渐膨胀起来,我们举起了孔明灯,等待着大家一起放开,突然一个孔明灯升上了天,紧接着更多孔明灯升上了天,它们都带着人们的心愿,成了夜幕中的星星。

  啊!家乡人们的心,你就如同陈年的美酒,陶醉着家乡人的心。

家乡的风俗作文6

  我美丽的家乡在浦城,这是一个很小的县城,但仅管如此,我们浦城的人民一直崇尚着中华的传统民俗,这表示着大家对祖先的尊重。

  我先从春节开始说起吧!没到除夕之夜的时候,家家3点多就开始吃年夜饭,蛋卷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它的颜色是金黄色的,象征着家家年年都繁荣,儿女能够孝敬长辈。

  吃完晚饭后,我们是从不出门的,听奶奶说:若出了门会把大家的好运给带走的。虽然我们不能出门,但是在家中,我们不能出门,但是在家中,我们依然能够玩的有声有色。大人们在家中打牌打个通宵,孩子们放烟火放得起劲!这表示大家的好运年年,财运年年除夕过后,换来的正月初一也是很受人欢迎哦!早晨起来,洗漱完毕后就先喝一杯桂花蜜,这是我们孩子的最爱,味道甜甜的,香香的这表示希望大家的.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甜甜美美。

  吃完饭后就给长辈们拜年,长辈们就要包压岁钱,孩子们得到压岁钱后可开心了,但初一至初三是不可以乱花钱的,这又代表着大人们在这一年里很难很难挣到钱,运气也不太好给长辈们拜完年后,女孩在家帮父母干活,男孩就跟随大人们去各自的亲戚好友家去拜年,大家都过的十分开心。而正月初四全家人都要去山上的庙里去烧香,给菩萨请安,让菩萨保佑子孙满堂,儿女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在过了初六之后,大家的一切就都恢复正常了,大人们工作的就继续工作,孩子们该去复习功课,迎接新学期的到来了,这个春节是令人难忘的。

家乡的风俗作文7

  今天,我和大家讲下我们家长过年的风俗。

  相传很多年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经常打搅村子,后来有个圣人告诉乡亲们,“年”怕鞭炮红色,只要谁家没有,“年”就会到谁家去。所以此刻挨家挨户们都会在自己门口贴上红色样式的福字。我们不仅要做这些,还要祭拜登山。期望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步步高升。不过放烟花是我们小孩的最爱了,五彩缤纷的烟花“啪啪”响着,这时,我们就会陶醉之中,过好久都没有反应过来。

  欣赏了“烟花晚会”后,我们就要一大早被叫醒,更糟糕的是要登一天山,一家人在长辈的陪同下,开始向山顶前行。这次我跟爸爸打赌过,我要成为第一个登上山顶的人,为了我的诺言,我充分做了打算,带上我足够的物质出发。我踏着轻盈的步伐,奋勇向前,一会儿功夫,我的家人都被我甩到了后面,连人影都看不见了。山路十八弯,以耗尽了我的力气,心底在想还有多远呢?离山的.顶峰还要多长时间呢?我的精力还能撑多久呢?正当我在思量的时候,隐隐约约听见爸爸他们的喊声,更能清晰的听见妈妈在叫,你慢点儿,匀速前行,才干抵达终点。我心里暗暗在想,今天的第一名,可能要“泡汤”了,当我垂头上气时,爸爸拍拍我的肩膀,小伙子加油!突然,信心百倍,精神抖擞。拿出了在运动场上坚持不懈,坚持就是胜利的精神,向着我的目标继续出发。山路虽然不平坦,但我有信心,有耐心,肯定会成功,一串串的联想,把我带到了山顶。哇!山顶好美呀!我成功了一次,我是第一个登上峰顶的。爸爸便在身后,预祝我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一次难忘的登山,一件记忆深刻的故事,让我永恒忘不了。

家乡的风俗作文8

  每逢正月十三至十五,我县农民都有自发舞板龙(板凳龙)的风俗。板龙由一节节板凳连接而成,每桥长1.8米左右,用竹篾扎制龙头、龙肚、龙尾造型,糊以棉皮纸或丝绸,再彩绘或贴制龙鳞、云钩图案,龙身以红烛或灯炮装饰,长度超越百米。

  2月14日,又逢元宵夜,勤俭村村民早早就将板龙的`龙头、龙尾装扮一新,傍晚时分,全村老老少少都在翘首等待着板龙起舞。夜幕即将来临,随着阵阵鞭炮声和两千余人的欢声笑语,一条巨型板龙在夜晚的风里和灯笼照耀下,来回舞动,被人目不暇接。以锣鼓伴奏,锣鼓打得慢就舞得慢,打得快就舞得快,劲舞起来气势恢弘,激情四射,让人大长见识。

  所谓“板凳龙”,由龙头、龙肚、龙尾组成,前有锣鼓队开道,还有烟花爆竹队,引路人,阵容十分庞大。表演时家家户户出一男丁扛一板凳参演,一条条板凳首尾相连,一般都有上百条板凳,200多米长,起舞时巨龙游走,威不可挡。舞龙的村民齐心协力,或抬或举,先小步走,后快步奔,再急速跑,一圈圈跑下来,龙头接龙尾,“火龙”成了个“大火圈”,熠熠发光。伴随激越的鼓点,那道流动的光圈越转越快,越转越奇,时而组成了“同心圆”,时而扭成了“大麻花”,时而又上下奔腾跃动……鞭炮声愈加密集,白色的烟雾在夜色中升腾,那条“火龙”在烟雾中出没,神龙不见尾,被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家乡的风俗作文9

  说起咱家乡的风俗,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就拿春节来说吧!

  春节,就是每年的第一天,家乡人叫大年初一。大年初一这天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让人们感觉到欢愉和吉利。

  春节还有一个风俗,就是吃饺子。为驱邪恶、求吉利,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饭后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在年年有余。一旦煮烂饺子,不可说“破了”,要改说“挣(赚)了”。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吃饺子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春节的饺子里多包有钱、枣、栗子等。吃到红枣,意味着新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长命百岁;吃到钱,就能发财。不管谁吃到其中的哪一种,大家都衷心地祝贺。如果小孩吃到了钱,家长更是十分高兴,认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励以外,还要赏钱,以示祝贺。

  春节还有拜年的风俗,大家互相拜年,旧时拜年要磕头,现在一般只是问好。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还有用手机发短信拜年、打电话拜年。美好祝福:吉祥、平安、发财、健康之类的让人们开心的话!。……

  我觉得家乡的'这些风俗蕴含了一个千古不变的含义:希望辛苦了一年的人们能开心的好好休息几天,调整好心情,再准备开始下一年的奋斗。人们都希望过上幸福、平安的好生活!

家乡的风俗作文10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我的家乡靖江,人人最期待的是春节,是大年三十夜晚的守岁。

  在大年三十晚上,亲戚朋友们都会来到我家。吃了饭后,大人们都把守岁要用的东西和食物……都准备好。一到九点,大人小孩们一起喝一杯,这就意味着我们就要开启一夜的守岁之旅了。庆祝完,除了很小的孩子,其他人都打着八分满的精神,男人们会在一起打牌,女人则是一起喝茶、织布、聊一聊家常……,而我们大点的孩子就聚在一起做手工或是在网上看电影,那些小孩子就在房间里做游戏,看动画片。当然,虽然每年都要守岁的',但每年都有不同的乐趣。我们大孩子在做手工时常常会出现材料不够或不会做的现象,这一次我们不仅买了充足的材料还找了一位姐姐来教我们。做累了,就看会电影,选电影时总会有不同想法,因此我们选电影就要很久。因为这个房间是我们大孩子的主场,想来这看电影的小孩子,只能何事都听我们的安排,在这里,我们就是他们的老大,他们就是我们的小弟,不管我们怎么说他们都只能照做。

  到了凌晨三点多,几个人会煮些夜宵给大家吃。每一次都是普通的面条而已,可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抖音吃的不亦乐乎。孩子们吃着就会抢起来,每一次大人都会说:“孩子就是孩子,抢起来都是香的。”

  一直到天亮,一个圆满的守岁才算结束。守岁,在我的脑海中,是整个春节中最热闹的,最有趣的,也是大家最喜爱的一种习俗。

家乡的风俗作文11

  按照老家的规矩,一到新年,必定会举办一场盛大的龙灯会。

  听奶奶说,这龙灯会的来历可不一般,清光绪年间的《铜梁县志·风俗篇》记载了等会的盛况:“上元张灯火,自初至十五日,辉煌达旦,并扮演龙灯、狮灯及其他杂剧,喧阗街市,有月逐人,尘随马之观。”这个风俗仍保存至今。

  记得那一次新年,正是我第一次有机会参加龙灯会。走进会场,那场面只能用一个词形容——盛大。龙灯会在人民公园举办,公园中央有一条巨大的“龙”在人们的上方,这条“龙”整体呈红色,身上还有一些金色的灯在闪闪发光,似乎即将飞腾而起,整体显得十分宏大。

  往左走,来到湖旁边,朝中间望去。只见湖中央隐约喷出了一小股水流,然后黑漆漆的水面突然发出了五颜六色的光芒,一闪一闪的。紧接着音乐的响起,中央的那股水流越喷越高,形成一条条水柱,就像无数根七彩金箍棒屹立在地面上。周围也逐渐喷出水流,为这些水柱配合,在音乐的节奏下,一上一下摇动,好似一位位优雅的'舞女在舞池中跳舞,别提有多美了,简直让我挪不动脚步。

  除了喷泉表演,另一个人震撼的,便是舞龙表演。一个个人在黄龙下连在一起,他们手举黄龙,在中央跑来跑去,第一个人改变动作,后面的人便跟着改变动作,只见在他们的控制下,那条“龙”在半空中飞来飞去,钻过了火圈,衔住了龙珠,不知有多威武。

  这龙灯会还不止这些,树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灯,小路旁还有一些小巧的龙灯,公园外还有不少小贩,卖着各种各样的装饰品。

  真不愧是一年一度的龙灯会,希望明年也能有幸参加!

家乡的风俗作文12

  我家乡的风俗有很多,比如说: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元宵和重阳节登高等。我最难忘的还要数除夕包饺子。因为饺子的习俗就是我成长的记忆。

  除夕这天晚上,全家都坐在一起包饺子,那场景是其乐融融。为什么呢?因为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明天就是初一了,这个饺子必须在半夜十二点吃,因为这是新一年的第一天,又是前一年的最后一天。这叫交子交子交在子时,为了祈祷新一年风调雨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大人、小孩都不能错过,都要守岁。

  除夕这天晚上,爸爸正在包饺子,爸爸见我过来了,便取笑我说:“你肯定不会包饺子。”“切,不就是包个饺子吗?就这点小事还想难倒我?”“那你包一个我看看。”说完就往后退一步,我对爸爸说:“你先回屋待一会,待会儿我给你个惊喜”,“那好吧!”说着爸爸就回到了屋里。

  别看我说的'很硬气,可心里一点底儿也没有。毕竟没有了爸爸的帮助,我很难独自把饺子包好。

  我崴了一勺饺子馅儿,往饺子皮里一放,在饺子皮合起来,捏紧。正要往屉上放,就发现露馅儿了,看来是馅儿放多了。我又重新包了一个,特意把馅儿放的很少,包好后,放在屉上却怎么也立不住,看来是馅儿放少了。我多包了几个,才有点像样。我看看我包的再看看爸爸包的,简直是天壤之别,我想:原来包饺子这么难啊!这时,爸爸走了进来,说:“看花容易绣花难,你还是好好学吧!”最终,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我高兴的手舞足蹈。

  除夕、初一、初五,包饺子是多少年来不变的风俗。

家乡的风俗作文13

  清明节到了,我很想念您——外婆!这只是一个借口,不是清明节,我依然想念您!

  虽然我今日无法赶到外婆的坟前,可是我明白外婆必须是最开心的,因为在今日我们很多亲人都异常的想念您。

  我三月份回家参加了奶奶的七十大寿,去给外婆扫墓,插亲。感触很深。

  很多时候,我们做晚辈的'都是感受不到他们对我们深沉的爱,有时候或许还觉得他们多滤了。随着我慢慢长大,明白了有很多事情是我不能控制的,比如人的生老病死。

  从小我最喜欢外婆,虽然她文化程度不高,在农村里是个很平常的人。她对我异常的好,有什么吃的总是留着,等我周末从枝江赶到那里吃,记得有几次我很小的时候,她偷偷给我吃东西,其实吃到的东西已经坏掉了,我不懂,吃完了就拉肚子,妈妈还会怪她!不可否认,外婆很偏心,她有一个孙子,两个孙女,我一个外孙。按道理说应当喜欢的是孙子啊,可是她从小就异常疼爱我,常常也会引起妈妈的话语。

  在我上初二那年,我父母协商要离婚,问我跟着谁我当时很迷茫,我说我想跟着我外婆过日子,当时我就是这样想的,就算世界上的人都离弃了我,我的外婆不会!虽然最终没有如愿,可是我还是在心中有个想法,等我安家了,把外婆接过来跟着我住!结果还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外婆被查出来是癌晚期,我悲痛欲决!

  总是等到我还没有做到的时候就失去了,我心中永远的遗憾——以往答应外婆要陪她坐飞机去上海玩的!

  我亲爱的外婆,您在天堂还好么

家乡的风俗作文14

  是我国的传统佳节,由上古时期的祭月演变而来!

  中秋节那天的早上起床后,简单的吃了早饭,我就看到外婆在准备做月饼啦,外婆先把做月饼的材料按照对应的比例和好,爸爸将和好的面团分成一个一个小小的面团并擀成面饼,妈妈把馅料包入面饼当中,负责用月饼的模具把面团压成月饼的样子,最后妈妈把月饼送入烤箱就大功告成啦!嘻嘻!

  中午,外公做的一道菜引起了我的注意,只见外公拿起藕,用刀切片,每两片之间夹肉,文蛤等调制而成的馅儿,下油锅炸至两面金黄即可!真叫馋人,我迫不及待的夹起一块藕饼一口咬下,我的天,太好吃了!

  午饭过后,爸爸和外公把一个长桌搬到了露台,我负责把一个用来放贡品敬菩萨的方凳子也搬上去,外婆和妈妈拿着贡品和实物!看似简单的事我们却忙了很久。等我们忙完都到晚上了!我们边休息边闲聊,等待赏月,一会儿,月亮就出来了,我可爱的老妹儿是第一个看到月亮的,她雀跃鞋手指着月亮说:“月亮月亮,你们看!”我抬头看着月亮,今天的月亮特别的亮又特别的圆!可是为什么又亮又圆呢?其实月亮本身是不会发光发亮的,发亮是因为太阳的.光通过地球反射到月亮上的,只有每年的中秋节月亮才最圆最亮!

  就这样,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旁,吃着月饼,谈笑风生,不时的抬头看看天空中的那轮明月,说不出的舒服!

家乡的风俗作文15

  前几天是我的姐姐的新婚大喜之日,在这一天,我们家特别的忙,说到结婚,我到现在才发现,真的是好麻烦,事情好多啊,同时,我也觉得我们家乡的风俗真的好多啊。

  首先,在我的姐夫来接我的姐姐之前,我们家会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那就是:首先我得姐姐早上会在家吃点饺子,还是那种只吃饺子的边缘,不能大口大口的吃,虽然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但是这就是我们这边的风俗,还有就是,我的妈妈要和姐姐共同的吃一块糖,那就是,我的姐姐把糖放在嘴里边,然后,咬着一半,放在我的妈妈嘴里边,在姐姐上婚车之前,我这个做妹妹的还要给姐姐穿婚鞋,我给她穿鞋子的时候,鞋子里边要放着俩红包,那是姐姐给我穿鞋子的'红包,一直鞋子里边放一个,我穿鞋之前先把旧的鞋子给姐姐脱下来,拿着新鞋子,我把红包拿出来,说,谢谢姐姐,然后把鞋子给姐姐穿上,让姐姐穿上新鞋子,开始走心的人生,妈妈给姐姐一面镜子,这是让姐姐自己在手里边拿着,在车上把镜子翻一翻,象征着,新的人生开始,人生翻翻个儿,待婚车行驶的时候,妈妈在婚车后边要微笑的摆摆手,然后送出婚车百步,这是一个送女儿的仪式,这些就是我们这里的风俗,我们的风俗好多啊,有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这些风俗象征着什么,但是,我觉得这应该都是一些好的象征吧,能够给每一个人带来好的祝愿。真心的希望姐姐可以永远的幸福。

  我相信每一个地方,每一个国家都会有他们自己的风俗习惯,这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我们要继承,要发扬光大,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很幸福,很和谐。

【家乡的风俗作文】相关文章:

[经典]家乡的风俗作文10-14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08-09

家乡的风俗作文05-08

家乡风俗作文11-03

家乡风俗的作文11-07

家乡的风俗的作文11-06

“家乡的风俗”作文12-02

家乡的风俗作文06-14

(精选)家乡的风俗作文09-14

家乡的风俗作文(经典)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