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作文

时间:2023-06-26 14:10:23 家乡 我要投稿

家乡的风俗作文(集锦15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风俗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乡的风俗作文(集锦15篇)

家乡的风俗作文1

  我感觉我的家乡这几年来变化太大了,以前土路,坑坑洼洼,车和人都很难行走,此刻好了,以前所有的坑坑洼洼的土路都变成了一条条光溜溜的水泥路了。此刻交通十分方便了,还有原先家家都这样住的土房子,到了夏天一下雨土房子就往下滴水,此刻好了,家家都这样砖瓦房了,夏天又不滴雨可好了,还有以前都这样用水井浇地,此刻女孩子,每块地里都有一座电机井,一按按钮就能够浇地了,还省油,浇地还个性的快,还有,以前家家都这样农用车,此刻家家几乎又有农用车又有小轿车了,出门的时候开着小轿车出门,要下地干活了就开着农用车,此刻学田又有了养鸡场,我的`姑姥家就在养鸡,很赚钱,每年都能收入一万元,我姑姥家的小鸡可好看了,个性这样在最小的时候,长着尖尖的嘴,身上长着毛绒绒的毛,养鸡场也很大,但不需要你花多少钱,因为金星村的乡政府给一家发钱。以前家家都这样打电话,此刻农民都富了,都用上了手机,打个电话很方便,随时都能够打电话、按电话,对了还有我们的学校,你一进到我们那里就能一下子看到我们的学校,因为我们盖了四层楼房了,房子也不这样以前的危房了。我们有这么好的一个学习环境,我们必须要好好学习,长大心后,来报答老师、父母,等等……长大后也必须要考上大学,找一份好的工作,

  来赚钱。

  我相信再过几年,家乡必须变的又富饶,又漂亮,又美丽。

家乡的风俗作文2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五十六朵鲜花一齐绽放,每朵鲜花都有着不一样的民风民俗,最吸引我的还是傣族。

  对于我这种业余“吃货”,最先要干的事就是品尝傣族的独特小吃——竹筒饭。将新鲜的竹节砍下,将糯米放在竹节里,加水侵泡若干小时,用芭蕉叶或干净的甘蔗叶将筒口塞住,放到火上烤,再将竹筒放在平整的木板上,轻轻敲击,剥去竹筒的薄皮,便获得一条圆柱形的米饭。傣族的竹筒饭美味菜谱,将糯米放入竹筒里烤熟,融入糯米香、青竹香于一体,是色香味俱佳,最具民族特色的风味食品。

  傣族是一个盛产竹子的民族,所以除了竹筒饭,就连他们住的房子都是竹楼。之所以用竹子,是因为竹子能够防酷热和湿气。

  如果你是阳历的4月13日至4月15日到傣族来游玩,那么你要细心啦,因为这是傣族在过新年——泼水节,所以稍不留神,就会成为“落汤鸡”!到了泼水节,傣族的`男女老少就穿着节日的盛装,挑着清水,先来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大家互相泼啊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朵朵水花在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所以在泼水节自然也少不了舞蹈,孔雀舞优美、雅致、抒情,孔雀舞是傣族舞蹈的灵魂,舞蹈以孔雀的各种姿态为基础,在去与美的再创造中,集中凝集傣族儿女的审美旨趣。还有不少的舞者尽情的挥洒自我的即兴之作,有的边跳边唱,有的甚至边跳边喝酒,如痴如醉,不拘一格,连续跳上几天似乎也不会累。

  “百里不一样风千里不一样俗”傣族虽然是少数民族,但他们的热情、古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精美的服饰装点着这片土地,装点着傣族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

家乡的风俗作文3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四处伤害人类和牲畜,人们组成一个队伍去打它们。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被不知情的猎人射死了。

  天帝十分愤怒,立即传旨让天兵在正月十五这天到人间放火,把人们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知道了,她不忍心,立即来转告人类,人们大惊失色。最终,一位老者想出了个办法:正月十五这天,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这样天帝就会以为人们被烧死了。

  在正月十五这天,天帝往下一看,人间一片火光冲天,天帝笑着走了。人们为了庆祝骗过天帝,每年正月十五大家都会挂灯笼,放烟火来庆祝这个日子。

  元宵节的重头戏都在晚上。到了下午,天刚刚黑的时候,这一条街都灯火通明,举行猜灯谜的活动。每一条灯谜都贴在灯上,如果有人猜出来的话,就把那条灯谜摘下来。小孩们都很爱比谁猜的灯谜多,最多可以奖励一个糖果大礼包。

  看完花灯就到了我家乡最具有特色的.风俗:吃元宵,我们经常在家自己做。首先先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一点的立方块。妈妈和舅妈在那儿做着,我们这群小朋友却等不及要吃了,纷纷上前帮忙。我们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粉,“筛”起来了。那个大机器抖动着身子,妈妈告诉我们:“馅料在相互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也粘到了馅料的表面形成了元宵。”妈妈边说边清理桌子,“元宵寓意着团圆吉利,表达了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

  桌上的菜和元宵渐渐减少,我挺着肚子倚在墙边,筷子浪漫地摆成了个十字。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虽然我在大城市学习,但我应不忘初心,好好学习,长大后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

家乡的风俗作文4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的习俗很多,吃汤圆,舞狮子,猜灯谜……每个习俗背后有很多的历史故事,今天就和大家来讲讲“吃汤圆”这个风俗。

  “汤圆”这两个字的字音和“团圆”相似,而这团圆的寓意,就要从那个叫元宵的姑娘说起。

  汉武帝有位爱臣,名叫东方朔。有一天,东方朔在园子里面碰到一个姑娘在井边,边哭边犹豫地想往井里跳,东方朔连忙拉住他问:“你为什么要哭,为什么想不开?”

  “我的名字叫元宵,常年在宫中做汤圆,没有批准,我回不了家,我好想他们!”姑娘说完,东方朔想了想说:“我来帮你吧,今年你一定能和家人团聚!”

  第二天,东方朔在街头上扮成一个算命的,假装算了算,便对周围的百姓煞有其事地宣布到:“正月十六,皇城会有大火”。这个消息传到汉武帝耳朵里,他找到东方朔,询问“这事如何处理?”东方朔假装想了想说:“火神很喜欢吃汤圆,不如让百姓们做好汤圆,在那一晚奉献给火神君。”皇帝觉得这个方法很好,可是又要怎么瞒过玉帝呢?东方朔又说:“只要那天,在皇城内满灯笼,这个城市就像燃起大火,不就瞒过上帝了吗。”

  事情很快就安排了下去,那位叫元宵的姑娘,也因被派出宫外,教百姓们制作汤圆,得以和自己的'家人团聚。后来,每年元宵,大家都会吃汤圆,以示庆祝。

  汤圆的口感细腻爽滑,里面可以包各种口味的馅儿,下锅煮到浮起就可以入口了。不仅好吃,还寓意“团圆”,表达着人们的美好祝福,所以直至今日,这习俗都在千家万户流传。

家乡的风俗作文5

  又是一年最热闹最喜庆的时候。

  我独自趴在窗前,望向楼下空无一人的广场。原本灰白空旷的水泥柱上,因为节日的原因挂了几只红灯笼,就连破旧的没了板砖的石桥上,也应景的贴了张“福”字。一栋栋楼整齐排列,沉默地静坐着,被风吹着摇曳的灯笼映出幽幽的红光。

  今年的年过的十分安静啊!安静的没有年节的气氛,也越发让人怀念以前的情景了。

  除夕本是个十分重要的日子,一家子人聚在奶奶家的小屋里,其乐融融,满庭院张灯结彩,好不热闹。在天空中绽放的一朵朵烟花,一闪一闪,似给天边挂上了霓虹灯,坠落的星火照映出人们幸福的面容,一闪一闪,似永远也不会停歇。耳边被接连不断的鞭炮声充盈着,忽远忽近,抑扬顿挫,此起彼伏。

  推开门,一溜长长的红炮仗静静躺在院中,大人拿着点燃的香头触及引线,火花立即沿着引线窜了过去,小孩们连忙捂耳后退。“嘭啪啪嘭……”,炸开的炮仗四处蹦跳,即使捂紧耳朵,也挡作文/不住那隆隆的震动声。当小孩们只顾捂耳逃窜时,原本一大串的鞭炮已燃到尽头,只剩下红碎屑四处飘散,和那还未消散的浓烟与火药味。

  我喜欢老家的年,喜欢它那独一无二的气氛,喜欢它那得天独厚的环境。

  在那黄昏太阳还未消逝前,阳光象破碎的蛋黄倾泄下来,金黄的浓汁流淌天边。一望无际的田野与天在远处合为一线,微风轻轻拨撩着人们的鬓发,吹起黄河之水簌簌的波澜。火苗在风间跳动,吞噬着金色的`元宝纸钱,直到它化为一缕细灰,随风飘散于天地间。村民们手拿香柱,在这广阔的天地间,祭拜着自己的祖辈们。这一刻,他们就像那天地之子,融入那壮阔的天地中。周围静默下来,只有风还在轻轻拨动人们的碎发。远处树林摇动,似是天地给人们的回声……

  风声过去,一切又在眼底瞬息模糊起来,灯笼依旧散发着幽幽的红光,漆黑的夜晚依旧冷冷清清。我离开窗台,默默回到了自己屋内。这么多年没有比在老家过的更好的年了。

家乡的风俗作文6

  乡村的房子上都贴着春联,地上都是刚放完的炮仗留下的红纸皮,炮仗的声还在繁响。

  我刚起来走出了房间,厨房里传来了打开袋子的声音,我进去一看是奶奶在厨房里不知在干什么,她拿着铲刀在锅里炒着什么东西。我过去一看,奶奶看见我来赶紧说:“孙子到后面去我来这炒芝麻呢。”

  “为什么?”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得赶紧做汤圆。”

  刚把芝麻炒好奶奶就拿起了旁边的一个小棍子,在芝麻上面轻轻拍打着,等到芝麻碎了之后又把在旁边的花生也倒入子正在加热的锅中去炒了起来。

  奶奶又把炒好了的花生仁拿了出来放入了一个塑料袋里并把口给封上了让我用手把里面的花生给拍碎,我问着:“奶奶为什么要把这个花生和芝麻都给拍碎啊?”

  “那当然是为了吃起来的的时候更入味啊。”

  说着她拿出一个大铁盆往里面倒入了几袋面粉,还加了几杯水用手在盆中柔捏着面粉,不一会面粉就把奶奶倒入的水给吸干净了奶奶则是在马不停蹄地捏着面粉直到面粉团快要有一些干的时候把面粉弄成了一根大长条,又把这些长条都搓成一个个小圆的'时候拿过了我手中的花生碎。

  奶奶又把花生碎和芝麻碎都柔捏成一体,就让我和她一起去把这些小圆球都压成了一个个小面饼,又把这些花生碎和芝麻碎都放一些在这面小面饼上,然后把这些碎儿都包起来,一个个的小汤圆就在我和奶奶的手下一个个的成了型可是就在我要包最后一个时,奶奶就抢了过来在这个上面加了一个小尖,还说这个是面在早上给一家之主吃的。那些汤圆一下锅就变得晶亮好似一个个星星一样,煮好的汤圆好似是一个大家庭一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难舍难分。

  汤圆它是深刻在所有靖江人舌尖上的记忆,也是千万游子的回忆。

家乡的风俗作文7

  我的家乡在吴川,飘色、泥塑、花桥仅有我们家乡才有,被称为吴川三绝!

  我喜欢飘色,飘色以儿童乔装各种人物,站在或坐在“色板”上头,在游行时手舞足蹈!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十六、十七日,吴川三绝便会隆重登场。首先是飘色,一个个小娃儿穿着像神仙样的服饰,头上带着闪闪发光的头饰,让人心慕手追。看到他们站在或坐在钢丝上,似乎有点害怕,可是小娃儿们把怕变成兴奋!传说中的神仙会飞,小娃儿们也会“飞”,并且在“飞”的过程中,摆出各种奇形怪状的.姿态,让人觉得精彩!

  今年的孔雀开屏和游龙封神正是数一数二,游龙封神大概有12米长,小娃儿们坐在上头代表着不一样人物。孔雀开屏象征着新的一年将会财源广进,吉星高照,多福多寿,給人们带来新的期望!

  会做泥塑的人可灵活了,将泥塑做得与现实一般,就像真的神仙下凡一样,这边的“财神爷”在給我们发钱,让我们发财,那边的“八仙过海”正在飘来飘去,正准备把你也带上,一齐遨游东海呢!每一个泥塑都象征着一个传说,它们正向你描绘一个个神话故事!

  最终一个绝艺那可数花桥了,说起来还真的有一段典故呢。吴川人民是根据牛郎织女这一段传说造了一座桥,每年在农历正月十五日将桥放上桃花等装饰,把桥打造的漂漂亮亮,光彩耀眼!传说如果有情人从桥上走过便有桃花运。此刻不止了,有一家大小的,朋友的,同学们的一齐走花桥,祈求新的一年好运连连,真热闹啊!

  我们既爱演又爱看,家乡的习俗也将一代一代地传授下去。

家乡的风俗作文8

  要说到春节的习俗,那我知道的可就多啦!比如放鞭炮啦,走亲访友啦,贴春联啦,吃饺子啦!简直是多的数不胜数。但是对于我这个美食爱好者来说。最最期待和喜欢的,当然还是吃汤圆咯!

  汤圆味儿好,做法很重要。这不今年的春节,我们家又要准备吃汤圆了,我也不时会在厨房中打打下手。

  汤圆一出锅,顿时就香气四溢,让人闻了就垂涎三尺。

  终于可以吃汤圆啦!此时的我心情真的兴奋极了,迫不及待地想吃到今天的汤圆。过了一会儿,餐桌盘的人都到齐了,汤圆也一碗一碗的端了出来。我手里拿着筷子,看着碗里那又鼓又热的汤圆。心里总是热乎乎的。――实在等不下去了,于是我碗中夹起一只汤圆,然后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哇噻!这味道简直是妙不可言呐,那软软的面皮还有那又香又甜的馅儿,只直朝我的喉咙“奔去”,这滋味,可真是给人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汤圆,在某些地方又叫“团子”,让人有一种在新的一年能够团团圆圆的美好期盼。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对我喜欢的这在新的一年中能够团团圆圆的美好期盼。

  心动不如行动,现在就开始做汤圆吧!希望今年的春节你也能吃到美味的汤圆,在新的一年中你也能和你的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家乡的风俗作文9

  说到家乡习俗,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过年包饺子时里面包硬币的习俗。

  就是因为这枚硬币的存在,我们几乎都忽略了饺子的味道了。大家小心翼翼,细嚼慢咽地吃着,生怕一个不小心,硬币就滑进肚子里了。可是在心里,谁又都希望做那个“嘎嘣”一声被咯到牙的“倒霉鬼”。

  晚上八点,春晚开始了,妈妈一边看着电视,一边也忙碌地准备起包饺子。我站在桌边,紧紧地盯着妈妈包上硬币的饺子,悄悄地数一数它有几个褶,努力分辨它和别的饺子有什么不一样,可妈妈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所有的饺子就像多胞胎似的长一个样儿。我有些泄气,但还是不想放弃,拿牙签在饺子的边上扎了个小洞。做完这一切,我便得意地专心看春晚了。

  可是,饺子一出锅,我傻了,简直要崩溃了。一碗碗饺子端出来,哪里有什么不一样?什么牙签扎的小洞,先不说是大海捞针,就算找到了那小小的洞也被膨胀的饺子吞噬了。我在心里暗暗苦,这样怎么才能吃到那个包了硬币的饺子呢!

  既然作弊不允许,那只能靠实力多吃,快吃,这样吃到硬币的可能性会大一些。我夹起了一个白花花的饺子“拦腰咬断”,嘴里却只是柔软,唉!没有硬币,尽管有些泄气,但是我绝不能放弃,继续吃。终于在吃第三个饺子时,被梦寐以求的硬币咯了一下牙。我一蹦三尺高,开心到飞起,什么不开心啊通通一扫而空。

  可是,为什么过年时吃的饺子里有硬币?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久。问爸爸,爸爸不知,问妈妈,妈妈不知,就连年长的奶奶,也说得不清楚。因此,在好奇心的指示下,我上网百度了答案。

  查阅资料后我得知,春节包饺子时包入硬币,吃到带有硬币的饺子预示着在这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里会取得财源广进的好运。据说,这是来自于农耕文明时,劳动者对于新的一年财富的美好祈愿。你说,这样一个福气满满的饺子,谁又不想吃到呢?

  原来,在春节的饺子里包入硬币这个习俗,还有这样吉祥的寓意啊!我要再多吃两个饺子,多来点财富。

家乡的风俗作文10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各自的乡俗。在我家过年时,舞龙、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必不可少的。

  在过年前的十几天,家家户户开始大量置办年货,大人们还要买过冬的衣服呢。还要在过年的那天之前进行大扫除。到了真正过年的`那天,大家都开始挂灯笼、贴春联,春联是为我们迎接新的一年,而灯笼是让我们这年过得红红火火。不仅如此,还要在窗户上贴福,而且要倒着贴,意味着福倒了,福到了。春节吃饭前要先放鞭炮是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吃饭时,小孩的嘴可甜了,他们走过去跟爸爸妈妈说新年快乐,就能得到红包。吃完饭后,外面开始热闹起来,一条条长龙接二连三地从巷子里跑出来,彩色的龙头欢劲地扭着,在大马路上显得格外引人入胜,路旁的烟花给舞龙的人们打气,他们舞的更欢了。

  每当到了除夕夜晚的十二点真是极为热闹,一大筒烟花排山倒海得飞起向天空在天空中炸成了一朵花,一大群烟花飞快地冲向天空,炸开了一朵朵五颜六色的鲜花,七彩的烟花炫染了整片天空,显得格外美丽,一条长长的鞭炮在地上“啪啪啪”地响着,在过年时放鞭炮是为了赶走一只叫“年”的怪兽,喜欢在过年时去村里偷吃,但它怕鞭炮,所以家家在过年时放鞭炮。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佮,一个不一样的习俗。

家乡的风俗作文11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所设立的节日,在这一天里,人们要吃粽子、赛龙舟,进行种种活动,这也是我最喜爱的传统节日。

  今天,我和妈妈回了一趟老家,准备在老家过完端午节。

  妈妈一到家,就和奶奶开始着手准备包粽子,她从冰箱内拿出糯米、

  红枣、红豆和粽叶。奶奶说今天做红枣和红豆馅的。妈妈把糯米放进了粽叶里,又把洗干净的红枣塞进糯米里,再用粽叶包起来,轻车熟路地用细绳捆起来,接着又按照与刚才一样的方法,将剩下的糯米、红枣和红豆给包成粽子,一上午时间共包了十几个粽子。

  在包完之后,妈妈将粽子几个一组地放进锅中蒸起来,终于等到蒸好,要吃午饭了,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品尝粽子了。解开细绳和粽叶,映入眼帘的就是那白白的糯米,一口咬下去,有一点甜的糯米吃起来黏黏的,又有些粽叶的味道,使粽子吃起来也不腻。

  接着,我看到了那个被夹在里面的红枣,一口吞在嘴里,细细地咀嚼,一股浓浓的.枣味在嘴里迸发出来,里面没有核,细细的品,这里面还有一股糯米味,好吃!

  在一口气吃下好几个粽子后,我心满意足地打了一个饱嗝。

  过了中午,天气有点热,但妈妈还是带我来看赛龙舟,毕竟过端午节不吃粽子、赛龙舟,那就不是端午节了。

  没过一会儿,我就看见许多年轻的小伙子上了龙舟,有的在鼓旁,有的在前面,有的在中间手中握着船桨。一声开始!选手们纷纷用尽全力划桨,后面的在击鼓助威,坐在观众席上的众多观众和我们一块呐喊助威。比赛结束时,许多观众都没有因为炎热的天气而减少兴趣。

  随着赛龙舟的结束,端午节也已接近尾声,我也和妈妈一同回去了,但在是端午节的今天,我永远忘记不了。

家乡的风俗作文12

  你们小时候都爱干什么呢?我记得我幼儿园时,最爱播放我的周岁生日光盘。一放就是3、4圈,自己不看也不让爸妈看别的电视节目。我想那时的我是第一次当主角,所以被众星捧月般的感觉陶醉了。

  那我就介绍一下我主演的周岁生日纪录片。

  朝鲜民族历来就重视婴儿的周岁生日,再加上国家提倡独生子女的原因,很多家族许多年才会有一位新生的宝宝,所以更是把这一天当做父母双方家族的盛大家庭节日。

  生日那天,众多亲属都是穿着华丽的民族服装。爸爸、妈妈更是打扮得像新郞、新娘一样漂亮。但全场最漂亮、最耀眼的还是我。伴随着祝你生日快乐的音乐声,爸爸、妈妈拉着我的小手,一步一步走在红地毯上,向我人生的第一桌盛宴走去。周岁生日桌可以称之为巨大,桌上分层摆满了水果、饼干、玩具、蛋糕、以及各种新奇的物品。

  当我坐在生日桌前,随手抓起一样物品时,众多亲属们欢呼起来,爷爷、奶奶还站起来跳舞。原来这个环节叫“抓周”,是一种预卜婴儿前途的习俗。传统风俗中桌面上会摆放笔、本、算盘、钱币、小木锤等。这些物品每一样都有寓意,如:笔是寓意着孩子将来学习好;钱币寓意着孩子将来会挣钱;小木锤寓意着孩子将来从事秉公执法的职业。当时我抓的第一件物品是笔,难怪爷爷、奶奶会高兴得跳舞。在他们看来,小孙女一定是清华、北大的苗子。

  抓周之后是点燃生日蜡烛、许愿;接着是奶奶、姥姥为孩子送祝福;然后是所有来宾们为孩子送上祝福;最后是全体来宾们一起欢歌笑语、手舞足蹈。

  当所有的仪式都结束后,客人们开始推杯换盏进入酒精的世界。一切的'节日都是为了吃,一切纪念都会在吃中结束。我的周岁生日也是如此,而且每年的生日都是以吃的方式来让我感受到家人团聚的快乐。

家乡的风俗作文13

  每个人都有自己美丽的家乡,而每个人的家乡都有各种各样的风俗,样样别出心裁,与众不同,别有一番风味。就例如我的家乡,保证有所不同。

  我的家乡在临岐新华村,有一个爱做美食的奶奶,样样都会做。她懂得也很多,知道哪个节日要做哪个美食来给我们吃。

  就比如大年三十那天,我们村并不会很忙,只不过是贴下对联,扫一下墓,下午才会很忙,因为我们村的人更注重团聚。那天,我们都会叫来自己的亲朋好友,摆出十几张桌子,让那些做菜好吃的人来烧菜,我奶奶也是其中一员,她要做暖锅,因为她在村里算是暖锅烧的最好吃的人。

  快到傍晚,那一阵一阵的菜香扑鼻而来,一个个暖锅冒着热气,几位大人把分好的酒菜放在每个桌上面,从高处看,可以用人山人海这词来形容,就像有人结婚时婚礼的样子。

  开始吃饭了,只见每桌的人打开暖锅的盖子,那正在沸腾着冒着香味的暖锅,看看就够让人口水直流了,何况是大口大口地吃着,大匙大匙的盛着呢!

  吃完了暖锅,我们来到人民大会堂里面,坐在椅子上摸着那吃饱喝足的.肚子,看着那一出又一出精彩的表演,获得电玩具呢。这表演一结束,热闹才开始了,成群的小孩子们拿着火炮,噼里啪啦响个不停,直到晚上深夜才逐渐变小。

  怎么样,这就是我们老家过春节时与众不同的分俗,我到现在也不知道这天为什么要做这些,但是我很喜欢我们家乡的风俗。

家乡的风俗作文14

  说到“龙”,我便会想起家乡的那条“首饰龙”。

  每逢元宵,“巨龙”就会驾着五彩祥云出现,通体灯光点缀,金碧辉煌。各村的年轻小伙争先恐后地抬着“首饰龙”开始巡游,“嘿哟嘿哟”地喊着号子。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放慢速度,两旁的人们围着“巨龙”欢呼着,叫喊着,祈祷着。平时寂静的小山村,这个时候是最热闹的,仿佛沉睡了整整一年的人们,只有在此时才醒过来。

  据说这条“龙”已经有400多岁了,好奇的你肯定想知道这条“龙”是怎么来的吧?我已经替你走访了村里几位年长的老爷爷了,不过他们的答案也不尽相同:有的说是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灾害缺乏科学的认识,幻想龙就是神,想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风调雨顺,粮食丰收;有的说在我们乐清,地处东南海滨,古代渔民靠海捕鱼,他们对渔船寄托了深厚的感情,制作出这种身体呈渔船形状的龙灯来祈求国泰民安。这也就是为什么“首饰龙”在我们家乡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龙船”。

  “首饰龙”一般长4。5米,高3米,宽2米,前有龙头,后有龙尾,龙身至少由四层楼阁组成,每层楼阁上插着各色小旗,内壁贴着透光白纸,外壁贴着五颜六色的`细纹刻纸图案。仔细看,里面大有乾坤,“住”着好几百号形态各异的人形玩偶。惟妙惟肖的古今人物在色彩缤纷的船型龙灯上手舞足蹈,上演一幕幕古装大戏,妙趣横生。正所谓:一个人物就是一段历史,两个人物就有一段故事。

  如果你来到乐清,刚好是元宵节,我一定要带你去见识那件宝贝——“首饰龙”!

家乡的风俗作文15

  月是故乡明,节是家乡亲,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到了。我的家乡有非常多的春节习俗,如:贴春联,拜年,守岁等等,多的我实在数不清了。

  春节最热闹的就要属除夕了。除夕一大早,人们起床后总能听到无数的鹅叫声,这些鹅是人们在腊月二十九买来做年夜饭的。早晨,人们赶着在门口两边贴春联,在门上贴门神,还要把桔子、蒜,绑在一起挂在门顶上,寓意出入平安,大吉大利。接着小孩子们就要开始放鞭炮,鞭炮声仿佛唤醒了新的一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年三十没有一秒是平静的,五点没到,炮声四起,开饭了,在满桌的佳肴中有两种必不可少,其一,年年有余一一鱼,预示着全家富贵吉祥有余。其二,工作勤劳一一芹菜预示着来年工作勤劳,寓意着吉祥。饭桌上我们一家父母兄弟围着坐,我和几个小朋友则刚吃过饭,便冲出去放烟火,而那些一年未见面的大人们倒杯酒互相祝愿着。我们小朋友边点烟花边许愿,点燃一个个烟花,让它们冲上云霄。累了一天的我们,静静地躺在草坪上,看着烟花响彻大江南北,烟花色彩是美丽的,好像来年的'日子,美得让人不及顾遐。

  饭后家家户户又是放鞭炮,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成了连绵的一片,这一刻过年的气氛也就更浓了。

  在家乡,春节是我们最欢乐的节日,腊月三十的年夜饭,正月的拜年等,都像一个个美妙的音符,永远刻画在我的心里。

【家乡的风俗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风俗”作文12-02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08-09

家乡的风俗作文05-08

家乡风俗作文11-03

家乡的风俗的作文11-06

家乡风俗的作文11-07

[经典]家乡的风俗作文10-14

家乡的风俗作文06-14

家乡的风俗作文(经典)08-03

(精选)家乡的风俗作文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