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

时间:2023-08-21 09:55:47 端午节 我要投稿

(荐)端午节的作文10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荐)端午节的作文10篇

端午节的作文 篇1

  又放假了。

  为什么要放假呢?因为今天是端午节。什么是端午节呢?我不知道。画画的陈老师告诉我们,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叫屈原。他觉得不能为祖国做一点有用的.事,他很伤心,就跳江自杀了。后来有些人想去救他,就划起龙舟;有些人怕他被鲤鱼吃掉,就把糯米扔进江里,给鱼吃,把包好的粽子给屈原吃。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作为端午节。

  端午节要怎么过呢?外公告诉我,端午节要吃五黄,黄瓜、黄鱼、黄鳝、黄酒和黄豆。外婆告诉我,端午节小孩子要挂香包,门口要放艾草。妈妈告诉我,端午节要带我和我的好朋友虹宏去吃冰淇淋。

  哈哈,真是有趣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 篇2

  五月五日端午节,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首儿歌,让我想到了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的重头戏当然是包粽子、吃粽子。妈妈头一天就把糯米和包粽子的粽叶分别泡在盆里,说是这样包出来的粽子最好吃。

  第二天,开始包粽子了,我看着妈妈那娴熟的动作,心里像小蚂蚁爬过似的,直发痒。于是,二话不说,拿起一片粽叶,学着妈妈的样子,将它折成圆锥体,放米,再把多出来的竹叶折过来,盖住米粒,这些动作一气呵成。可是在我即将成功的时候,这些米粒好像跟我过不去一样,不听话地直往外冒,我连忙又拿了一片粽叶把它们裹住,生怕糯米掉出来,一片不够再来一片。结果我包的'粽子像个大肚子将军,被五花大绑得缠上了好多条线,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后来,我在妈妈的耐心指导下又学着包了好几个,包得越来越像样了呢,我开心极了。

  接下来,要煮粽子了!妈妈先在锅里倒上水,然后将粽子一个个地放进锅中。用慢火煮了一下午,害得我一下午都心不在焉,没事总想去厨房,围着灶台团团转,惹得妈妈直笑话我是个小馋猫。

  终于煮好出锅了,一掀开锅盖,糯糯的甜香味儿就充满整个厨房。吃粽子了!我迫不及待地解开粽子身上的线。剥开一层层的粽叶,就看到了白白的糯米团,那晶莹透亮的糯米把我馋的直流口水。一口咬下去,那味道不仅甜在口里,而且也甜到了心里。

  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呢?问了爸爸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今天我不仅尝试了包粽子,而且也学到了有关端午节的知识。这可真是一个难忘的端午节呀!

端午节的作文 篇3

  我过了许多有趣的节日,可今年的端午节是我最快乐,最难忘的。

  端午节那天,我和老妈早上去菜场买了一些棕叶、糯米。回到家里老妈把一个盆子里装了水,把棕叶放在里面,我很纳闷就问老妈“老妈,为什么要把棕叶泡在水里?”老妈说“棕叶泡在水里才不会发干变硬,这样我们才好包呀!”噢,原来如此。老妈洗好米,也将米泡在水里,我连忙对老妈说“老妈,米泡在水里,也是和棕叶一样的道理吧!”老妈点点头说“是的。”

  终于开始包粽子了,只见老妈将两片棕叶重叠在一起,将大的一头圈成一个漏斗的样子,然后放入米,再把多余的叶子顺着漏斗包裹起来,最后将绳子横在三个角中间,绑好两个角,这样一个粽子就诞生了。

  我也学着老妈的样子包,可是我的粽子真是漏斗,一不小心,米就一粒一粒的往下落,老妈告诉我在卷成漏斗形状时要注意不能有缝,那样就真成了漏斗了,米在放进去的'时候也要按紧了这样煮出来的米才结实。我小心翼翼的包着,终于我成功了,我特意将我包的粽子用绳子系好,这是我的劳动成果,我要留作纪念。

  我很高兴,我学会了包粽子,所以我忘不了今年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 篇4

  十二月二十八日我和母亲送年货给外婆,到了外婆家,看到了粽叶、米、绳子放在那里。我说:“外婆,还要包粽子。”外婆说了一句,你和母亲一起包。哦!

  吃了中午饭,我看见母亲真的在那里包粽子。我过来一看,母亲熟练地包着,她先把粽叶卷起圆锥形,在里面放一些米,然后用粽叶包住,把绳子绕在上面捆紧,一个粽子包好了。

  我看完了,拿起粽叶似模似样地包起来。我放米时,米从小洞里漏出来,当我塞住这个洞,那个洞又流出米来……我弄了好多时间才包好。

  过了一会,我表哥在外面玩也回家了,看见我和母亲在包粽子。表哥迫不急待地过来拿起粽叶,问阿姑怎么包,叫轩来教你,好吧!我说:“你看着我包,马上就会。”他拿起棕叶,把粽叶卷起来在里面放满米,也不要太满,再把粽叶包住,最后把绳子捆紧,一个粽子包好。我母亲说:“两个人真棒!”一看就会,是一个既顽皮又聪明的小伙子。听到母亲的'夸奖,我俩非常高兴。我们三个人包着包着非常快就包好了。

  到了三点钟,外公和外婆把粽子放进锅里,再倒满水,然后盖住。烧了非常长时间,总算烧好了,打开锅盖一看有些粽子露出了白白的大尾巴,原来是漏馅了。

  我和母亲要回家,外婆拿了好多粽子叫我带来,我非常高兴。谢谢!外婆。外婆明年过来我家哦!

端午节的作文 篇5

  又是一年端午到,其中滋味君可晓?实际上,端午不仅仅飘着粽子的清香,还有许多其他的味道,比如……

  亭亭玉立,素衣清颜。在一群不起眼的草丛中出类拔萃,赫然立于陌上。她被远古的神农氏带离了草丛,培之育之,并学会了采日月之精华,撷天地之灵气,练就了一身百毒不侵的功夫。后悬壶济世,叩开千家万户的门扉,记住太阳的嘱托,捎上月亮的问候,将天之无私、地之仁厚奉献给了人间。

  分明是一把绿色的宝剑,浑身发出寒光,在溪沟边、池塘旁。这枚漂亮的绿剑为神农氏所相中,送给艾,成了艾的心爱之物。艾和菖蒲,就再也没有分开过。艾宛如一位女侠,菖蒲便成了女侠身边的佩剑。从此,艾,仗剑走天涯,斩妖除魔。这一黄金搭档让端午节多了一些侠的味道。

  于是,寻常百姓家,每到农历五月初五,门悬艾草菖蒲,祛毒驱邪,来守护人们的健康。于是,江淮人家也有了“端午不戴艾,死在大门外”的民谣。端午的味道中,有一种就是艾草、菖蒲草散发出来的青草味。

  粽子,曾经是南方特有的粽叶加糯米蒸出来的食物。据说粽子是楚人用来祭奠屈原屈大夫的,但总被江中蛟龙偷食了,于是屈原显灵教人用粽叶包裹,用五色丝线裹粽,由于蛟龙害怕这两样东西,也就不敢来偷食了。粽子就这样从楚国走出,走向全国,从最初是屈原的祭品,成了时下的寻常食品。

  时下,国人们过端午节,粽子是必不可少的,好像少了粽子,国人就少了一种心灵的寄托,少了一种精神的传承。仿佛只有吃了粽子,才能“吃透”屈原的忠贞爱国的精神,只有吃了粽子,才能在国人的心中烙下中国印。于是,端午便有了一缕清清的粽子香,一种浓浓的爱国情。

  端午,总能听到隐隐的鼓点从遥远的地方传来。远方的某地一定又在进行龙舟竞渡了。龙舟竞渡不单是为了救起投江的诗人而留下的遗俗,还是国人们龙崇拜的`遗风。端午,也就成了一个龙的节日。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的子孙,一代代用这种“众人划桨”方式纪念先祖,不忘团结协作同舟共济的传统。

  中国是个旱涝灾害频发的国家,不管是抗洪抢险还是抗旱保苗,都离不开集体的力量。龙就是集体的化身。君不见,龙有“九似”之说,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九似”拼成一物,犹如“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这样的“一条龙”就能够“见首不见尾”,呼风唤雨,保收旱涝。于是,端午,便多了一种从龙舟竞渡中释放出来的男人的汗腥味、集体意识浓郁的中国味。

  端午时节,鼓点咚咚,红旗高举,男人们热血澎湃,争先恐后,“衔得锦标第一归”。小女子也不甘寂寞,择一草木葳蕤之处,树荫之下,斗起草来,虽然没有龙舟竞渡之激烈,却也不失为一种益智类小游戏。端午节被小姑娘斗草斗出了一种女人味、童趣横生的生活味。红楼梦中就有一段小螺和香菱等女孩精彩可爱的斗草游戏。斗草是女孩们的游戏,斗草斗出来的是生活的轻松、心情的闲逸。

端午节的作文 篇6

  马上就是端午节了,我们家和外婆家已近计划好这次要进行一次难忘的端午节旅游计划了,我非常的期待。

  端午节这天,清晨天刚亮,大舅就驾驶着自家的面包车前往大青沟。车上乘坐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大舅媛媛大姐和我共9人。车辆足足行驶了5个小时顺利的到达了大青沟景区。远远望去高大的大青沟牌楼,和一排排色彩鲜艳的蒙古包,景色十分壮观车水马龙,人山人海……

  听人介绍,大青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沟深2百余米原始森林的树木和植物多达3百余种,沟底泉水虽然深不足1米,但一年4季泉水不断。特别是夏季泉水流的很急,是游客漂流的最佳去处。

  游客每两人坐一辆橡皮艇,皮艇不用人划,自动激流而下十余里。凡是漂流的游客,都互相用水枪喷水小盆泼水浑身淋湿了也都特别高兴,谁也不在乎。漂流完后紧接着到小青湖等其他景点游玩。

  就这样,我们玩了一整天,直到夜幕降临,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里,一路上,我们全家有说有笑的.,非常的开心,这真是一次难忘的端午节旅游啊。

  开心的端午节

  今天是端午节,我早早的就起来了,看着餐桌上的粽子,我就非常开心的吃了下去。

  我吃过早饭,妈妈和奶奶带我出去玩。一路上,我嘻嘻哈哈、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别提有多开心了。不知怎么的,我发现今天大街上有好多人,他们都买了树枝拿在手里。我很奇怪准备问妈妈,却发现妈妈和奶奶手里也各拿着一捆树枝,就连忙跑过去问:“妈妈你们买树枝干啥?啊!真香!”妈妈笑着说:“傻孩子,这是‘艾枝’。艾枝可以驱蚊子和苍蝇,还可以避邪呢!我们把艾枝挂在自己家的门上、窗户上,不是很好吗?”我点点头。

  中午,我们家的饭菜有丰盛又香甜,除了家常菜外,还有漂亮的三角粽子、鸡蛋和鸭蛋,香气扑鼻。我立刻拿起一个较大的粽子,剥开粽叶,津津有味地吃着白嫩的糯米,好吃极了!

  爷爷告诉我,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及崇高人格。其实这个我已经知道了,嘻嘻……

  端午节我非常的开心,增长了这么多的见识,吃到了可口的粽子。

端午节的作文 篇7

  今天是传统端午佳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传统端午佳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

  我想传统端午佳节应该是每个地方都有的吧,可妈妈告诉我:"传统端午佳节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这下我可明白了。

  我和奶奶来到大街上,四处都会传来热情的喊声。听“卖粽子啦!甜的,咸的,香喷喷哦!”但最令我注意的是小孩子了,他们的脖颈,手腕或足裸上都系着红,黄,蓝,白,黑五色的'丝线,奶奶说,那是长命缕。

  奶奶从大街上买了些艾草和蒜头,中午12点,就拿出去放在太阳下晒,说是可以避邪。

  晚上,一家人吃着饭菜,当然少不了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还有一道菜叫黄龙出海,妈妈说:"今天是龙的纪念日,所以要烧这道菜。"电视机里,小朋友们正在做游戏,瞧他们的头上画着"王"字,身上还佩戴着五色香囊。

  传统端午佳节可真是有意思啊!

端午节的作文 篇8

  据说:古代诗人屈原五月五投汨罗江,人们到江上打捞他的尸时体却找不到,人们为了让鱼虾不伤害他,而把粽子投到江里喂鱼虾。现在人们已经不把粽子投到汨罗江里,但是粽子却成了每年端午节不可缺少的习俗。

  昨天下课,李老师给我们发一个粽子,让我们品尝品尝,李老师说:“明天,把粽子叶带过来,回家洗一洗就不沾了,把绳子准备好了。晚上把米浸泡好,明天把准备好的材料带过来。”晚上,我按照老师说的去做,把粽子叶洗了一遍,又把绳子放进书包里,我又拿了一勺米,放在小碗里,又把水放在小碗里。第二天,我高高兴兴的来到学校,只见老师走上讲台高兴地说:“有哪位同学会包粽子那?”只见王少航高高兴兴地举起手来,李老师说:“那就有请王少航王老师教我们吧!大家热烈欢迎。”王少航兴奋地走上讲台,举起粽子叶说:“先把粽子叶做成漏斗形,然后再放三分之一的米,再放一些陷,然后再用米把陷给埋住,接着用漏形的上方往下折,最后用绳子把它缠结实,这就OK了。”咦,我的粽子怎么会漏米哪?这使我大惑不解,老师让我继续做。

  我包的第一个粽子漏米,又是一个三角形的,我看着第一个粽子,心里又一个个不愿意,我怎么这么笨呀!连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一道题,却不会做。看着眼前的这个小小的.粽子,我有点想放弃了。当我在放弃时,我想到了妈妈对我说过的话,她说:“你不能在你不知道这道题是怎么做时,或是某件事时你都要坚持下去,绝不能向不会的题或事情低头。我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加油!我决不向困难低头,我要战胜困难。

端午节的作文 篇9

  端午节又到了,往年端午节粽子那黏黏的糯米,甜甜的枣以及粽叶淡淡的清香味依然萦徊于脑海中挥之不去。粽子的确是一样美食,真是有些不舍得将它投到江水中去,平时吃也就算啦,端午节的那一天至少还是要投一个到江水中去的。以纪念两千多年前抱石投江的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国家如韩国日本越南也把端午节作为重要节日来过,近年来甚至还出现了韩国向联合国提出申请,争着要把端午节作为他们国家的世界非物质遗产来保护的趣事。可见两千多年前的屈原深受人们的敬仰和追思,既超越了时空也超过了种族。

  农历的两千多年前的五月五日,滔滔的汨罗江畔,有一个人在披发行吟,那就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著名的楚辞《怀砂》大概就是此时产生的。屈原忧国忧民,眼见昏庸的楚怀王听信谗言,近奸远忠,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致使一个强大的楚国日趋衰败。而自己满腔的爱国热情和救国主张却不被重视,不忍看着楚国的灭亡,毅然抱石投入滚滚的汨罗江中。这是一个悲剧,是中华大地上两千多年前的一个自治政权的不幸——但却在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文明史上竖立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如果楚怀王不是那么昏庸,楚国政权当时能够重视屈原的价值,采纳屈原的主张,重新回复屈原的工作,中国的那一段历史也许就要改写,至少秦国统一中国的时间要推后若干年。

  屈原真是楚国的一个难得人物,既有辞赋之才,又有治国之能,徳行俱佳,在当时楚国的政坛上可以说是怀瑾握瑜,一枝独秀。常言说的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屈原太出色了,必然会引起别人的嫉妒,受到谗言的攻击是难免的。偏偏这位三闾大夫太不善于搞人际关系,上边得不到楚怀王的`信任,下边得不到同僚的拥戴,中间又有王后郑秀和公子子兰作梗,这就决定了屈原在楚国的政治命运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不当官就算啦,既然不能‘安心留下来,’就不如‘潇洒地走开’,不为他‘五斗米折腰’,回家种田去。然而,屈原就是屈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实际上是为国家的命运担忧,这就是一个爱国者的优秀品质。昏庸的楚王被秦国的张仪所骗,既付出了背叛盟友的巨大外交代价,又没得到秦国允诺的土地,怒而交兵还损失了八万军队,再战又输掉了两场战争,楚国的实力被大大的削弱了。屈原他实在是急了,忙返回都城向楚王上疏自己的张。但是,‘大厦将倾兮一木难扶’,‘天将亡楚,人复何为’?屈原的主张没有被重视——楚国的政治大厦已经彻底的腐烂了。结果是楚怀王先不听屈原的劝阻放走了狡诈的张仪,又不听屈原的劝告出会秦王而不得归客死他乡。继任的楚顷襄王比楚怀王更是昏庸有加。屈原彻底绝望了,楚国没救了。当权者只图苟且,为官者只图安怡;争权夺利,只图既得利益,纸醉金迷,哪管国之安危。他不忍眼见自己热爱的祖国土地行将被外军的铁蹄践踏,不忍看到祖国的人民行将被外敌统治。在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中,宁投湘流,不随俗流,毅然抱石投入滚滚的汨罗江中。

  在当时那个诸侯纷争的时代,每个明智的国君都在极力收罗人才以图壮大本国的实力。以屈原之才如果也像苏秦张仪之流那样,游诸侯,何国不容?然而屈原就是屈原,伟大的爱国者“其志洁,其行廉。”尽管受到打击,遭遇了挫折,纵然绝望到抱石投江,也不会背叛生养自己的祖国和人民。相比之下,那些与屈原同时以及后世的所谓“俊杰们”,当祖国有难时,纷纷以“识时务”为遮羞布盖脸,急匆匆地叛国求荣为虎作伥,是多么的卑劣和渺小。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究竟有多少高官显贵?生前锦衣玉食,死时寿终正寝,死后却只能肥壮他们坟头上滋生的野草。而其中那些祸国殃民卖国求荣的,死后却连肥壮野草的资格也没有,只能腐烂成一堆臭狗屎,留下千古骂名,连他们的子孙都感到羞耻。只有热爱人民的人才能受到人们的热爱!

  屈原是深受人民爱戴的,人们闻知屈原投江的消息后,纷纷把糯米用竹叶包成石头形状的粽子煮熟后投入江中,以期把屈原怀中的石头释放掉,使屈原能从江水中浮现出来,也藉以希望江中的鱼儿吃了粽子后不伤害屈原,人们划上快捷的龙舟搜索,希望能够找到沿江而下的屈原。可以想见,当年的汨罗江边人潮如涌,人们哭喊着屈原的名字,向江中投着粽子,飞快地划着龙舟寻找----屈原最终还是没能找回来。年年的这一天人们包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这形成了习俗流传到现在。屈原深邃的思想,屈原优美的诗作,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并将永远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我国古代的忠臣历来都把忠君作为首务,而真正的爱国者一定是深爱人民的,‘深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正是因为屈原关心民众的疾苦,才能受到人们的热爱。

  春秋战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大多出生于那个时期,出现的悲剧人物也不少。晋国的介子推和吴国的伍子胥,就都是受到国君不公正对待的人。伍子胥有功于吴国,只因提醒吴王应防备越国的进攻,却被吴王夫差砍了头,连个纪念的节日也没有。伍子胥那不屈的灵魂只能化作滚滚的钱塘潮,年年农历八月十八那一天来越国故都的城墙下讨伐一番,以了却生前的未竟事业,时至今日仍未止歇。介子推跟随晋公子重耳一起逃亡,在重耳饥饿时甚至曾割股啖君,在重耳得到政权后赏赐功臣时却被遗忘了,最后被善意地烧死在草木萋萋的绵山之上的柳树下。纪念介子推的寒食节已经被绝大多数人忘却了,寒食节的鸡蛋也变成了清明节上孩子们喜爱的食物,清明节成了上坟烧纸悼念先人的纪念日,几人还记得窗前插柳的起因和义意?唯有农历五月五日的端午节不但和八月十五的仲秋节一起被列为我国的法定假日,还传到了国外,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节日。只是不知道外国人过端午节是否也吃粽子,吃的粽子跟我们的是否一样罢了。

  人生苦短,满打满算量程不过百年。而人所要探索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正如屈原的楚辞所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民需要和平幸福,国家需要安定统一。屈原肯定也不喜欢战国时的纷争和战乱带给人民的痛苦,大概只是觉得应该由楚国来完成统一大业罢了。楚怀王无能,屈原虽逢其时,未逢其世,这只能是楚国人的不幸,也是历史的无奈。然而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永远都是鼓舞我们中华民族子民奋勇上进的精神动力。物换星移时时变,屈原永不死

端午节的作文 篇10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中山芦兜棕”,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棒极了!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总有从姨妈,外婆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颦鼓动时雷凌凌,兽头凌处雪微微。冲破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这是唐朝卢肇写的《竞渡诗》。十分突出了龙舟赛的宏观场面。然而,在我的家乡广州也有在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俗称“扒龙船”。在端午节这一天村里都会组织一次小型的“扒龙船”比赛。家家户户身强力壮的男人都要参加,女的靠一边,只有观看的份儿。五六条窄窄的,瘦长的舟子,前头是一个大大的龙头。十多个人坐在一起,奋力地划桨前进,力争第一个到达终点。尽管下着针儿般的雨点儿,船上的人淋得遍体湿透,分不清是汗还是雨,但是这点是不要紧的。再这关键时刻,赢了比赛才重要……划完龙船的男人会在中午的时候聚集在村里的大祠堂内吃一顿丰盛的“龙船饭,然而我们村里的女人也是没份参加的,所以,到底有什么菜式我也不清楚,因为,我是女孩子。

  村里的“扒龙船”太小儿科啦!对我来说一点也不过瘾。要看还是电视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龙舟赛。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条“传统龙”参加角逐。长长的龙船上坐满了肌肉鼓鼓的大汉。中间是鼓手,前头的人呐喊助威,声势震天,霸气。威风,震撼……细雨霏霏,江水涌涌。在此,男儿尽显勇敢,坚强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龙船”的风俗是不常见的,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轰轰烈烈,激情热闹。这就是我家故乡端午节的独特之处所在。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端午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快乐端午节的端午节作文01-07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7篇01-22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2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2

端午节作文【精选】07-05

端午节作文07-08

端午节作文07-08

端午节作文07-08

端午节作文07-09

端午节作文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