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作文

时间:2023-09-14 09:59:51 游记 我要投稿

游记作文集锦[4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游记作文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游记作文集锦[4篇]

游记作文 篇1

  我曾经领略郭潘阳湖的帆影、玄武湖的浆声、还有青海湖的质朴,去年夏天我又去了闻名的西湖。

  西湖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它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

  传说有一凤一龙,它们在一座山上捡到一颗明珠。它们精心地保护这颗明珠。一次,王母娘娘在天宫看到了这颗明珠,就派天兵天将去把明珠偷了回来。龙凤发现明珠被盗,非常伤心,它们四处寻找,但都没找到。不久,王母娘娘大寿,所有神仙都去参加了,包括龙凤。在宴会上,王母娘娘越说越高兴,便把明珠拿出来与众位神仙欣赏。龙凤看了明珠,知道了是王母娘娘把明珠偷走了,就不顾一切的去和王母娘娘争夺明珠,结果在争夺时不小心把明珠弄掉在了杭州,就成了西湖。龙凤不想离开西湖,就化作两座山,永远守护在西湖旁。

  西湖的真正的由来地质学家已经给了明确答案:

  西湖原是一个海湾,由海湾演化成为一个泻湖,由泻湖形成一个普通湖泊。因为注入这个湖泊的河流的泥沙冲积,在地质循环和生物循环的过程中,必然要发展泥沙淤淀、葑草蔓生而使湖底不断变浅的现象,而最终由湖泊变成沼泽,由沼泽变成平陆,这就是湖泊的沼泽化的过程。但西湖从成湖之日起直到今日,仍然一湖碧水,这当然是由于它的沼泽化过程受到了人为遏制的结果。

  西湖有十大名景,我最喜欢、至今难忘的便是杨公堤、苏堤、三潭映月。

  在西湖的西面,有一条明朝时南北相连的长堤,叫杨公堤。杨公堤最精致的六桥,分别是:环碧桥、流金桥、卧龙桥、隐秀桥、景行桥和浚源桥,上面都镶嵌着绿荫玉带的秀丽古朴的花纹。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的是环碧桥和景行桥。

  环碧桥为双桥,桥面刻有浮雕的栏板,每座都有20块,图案内容大致均为一块圆环状璧玉,环内的图案各不相同,特别引人注意的是跳跃的鲤鱼,在太阳的照耀下,鳞光闪闪,活蹦乱跳,好像在欢快地迎接游客的到来,让人满心欢喜!而景行桥更与众不同。景行,景行,景致中行走。没错,景行桥的护栏板上全雕刻着西湖美景。丰富多彩的石刻图,把西湖景色中最美丽迷人的部分都刻画了出来,不仅精致,而且美观大方,多达28幅!

  在西湖的东面也有一条堤,是宋代著名作家苏轼修筑的'。寒冬一过,苏堤犹如一个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出露,月况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杨柳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勾魂销魄。苏堤上还栽种着兰花、樱花、芙蓉等观赏植物,一年四季,姹紫嫣红,五彩缤纷。而时序变换,晨昏晴雨,氛围不同,景色各异,如诗若画怡人风光,使苏堤成了人们常年游赏的地方。

  西湖的中心有一个景点叫“三潭映月”。远远望去,宛如三座微型的宝塔矗立在西湖中央,三座“宝塔”呈三角形状分布,与对面山上树丛中的保淑塔遥相呼应。据说中秋节时在三潭映月看月亮,能同时看见十七只月亮。听到这儿我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以及他们创造出来的奇迹感到深深地自豪和骄傲。

  如果说西湖是个仙女的话,那么杨公堤和苏堤就是仙女手中的两条彩带,而三潭印月便是镶嵌在仙女身上的三个宝石。

  离开西湖已经很远了,我还依依不舍地回头望着西湖,她真是太美了。难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有这样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游记作文 篇2

  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暑假的一天,在家里闷到发霉的我终于征得父母同意,一同去邻县襄垣的东湖去看看。

  刚启程时,天空阴沉沉的,但这却丝毫不影响我那颗游玩的心。在殷切的期待中,东湖终于到了。没想到这时太阳公公竟也微露笑脸,真是天助我也!

  踏入东湖公园的大门,好一派山光水色!沿着小路渐渐深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在绿树掩映下看不清真面目的红塔。它似一个娇羞的小姑娘,躲藏在碧绿的天然屏障中,朱红色的瓦片在阳光下折射着七彩的.光!美丽极了。但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却不是那里,而是那个在夏天令人无法拒绝的白沙滩!只好让那座神秘的古塔再安静地等待一下了。白沙滩,我来了!

  "哇--",随着旁边路人的一声惊叹,我便望见了那期待已久的白沙滩。雪白的沙滩干净无瑕,仿佛"六月习雪"倾倒而下。清澈的湖水中倒映着周围的红墙绿瓦,青山赤塔;天水一色,风景如画!在清凉湖水地召唤下,按捺不住"洪荒之力"的我扑进了它的怀抱,湖水清爽,感觉feel倍爽啊!

  玩累了,坐在水中的大石头上,看着沙滩上拿着小铲子想把自己埋起来的小朋友;观察着水中千奇百怪挂在游泳圈上的小身影。感受着阵阵涟漪的轻轻荡漾,丝丝微风的和煦抚摸,不禁赞叹到:好舒服!

  玩闹了许久过后,我们便离开了美丽的白沙滩,继续去追寻那座塔的踪迹。

  沿着石阶攀上山顶,散发着浓郁苍桑感的古塔便真真切切地站在了你的面前。六层的塔,赤红的墙,琉璃的瓦,配上每层四角上悬挂着的同样古老的铜铃,一幅古香古色的中国画便呈现在你的面前;但铜铃"叮--叮--"的声响,却将你拉回现实:这是真的美景,画中的亭台楼阁就这样矗立于你的面前!

  塔下的方场也十分有趣,整齐地分割成无数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中也都有着各种字体的国训家规,好不肃穆!行走于其间,美意兼备,赞不绝口。

  夕阳西下,倦鸟归巢。我也收起满身的疲乏和满心的喜悦,回家!

游记作文 篇3

  五一节的那天,我一大早就被妈妈叫醒了,说是去宁海玩。我一蹦三尺高,狼吞虎咽的吃过早饭就跟着妈妈出发了。

  首先我们来到第一个景点-------伍山石窟。

  通过捡票口,我一眼就看见了一个塑像,他手里拿着啤酒瓶,酷酷的坐在那里,好像在五湖四海的朋友们。一路上,我看到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奇形怪状的石窟。最后,我被一个最大的石窟吸引住了。我问导游:“墙上怎么有这么多深深浅浅的小孔呀?”导游微笑着说:“这是前辈们用锤子敲打而成的。”我看着墙上的小孔,想想那时的`前辈们是怎样用辛勤的汗水和聪明的智慧来做成这项工作的我真想对他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当我抬头看窟顶时,我禁不住大喊一声:“哇!好高啊。”看着窟顶外那蓝蓝的天空,我有种坐井观天的感觉。伍山石窟真的好美!

游记作文 篇4

  相信大家都还记得我们四年级上册学过的泉城吧,今天我们一家就要来这里看看。

  回合肥的路上,驱车经过泉城——济南,我们便在这开开眼见。第二天一早,爸爸妈妈把我被子一掀,我立刻被惊醒,只好穿上衣服刷完牙出去买早点。吃完早饭后,我们便来到了黑虎泉旁的解放阁,发现有许多人在泉边打水,我们不知是干什么。我的爸爸说:“我们先去解放阁上去看看,它可是泉城十大景观之一呢,等会儿再来寻找答案吧。”我们到“解放阁”这三个字前面的时候,爸爸为我们介绍着这三个字的来历:“这是原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元帅于1965年题写的。”我们又往上走了一层上面是纪念大厅,我们进入后,爸爸又开始讲解了:“厅正中以青花大理石为贴面建一浑厚底座,上立3米高的解放军,攻城战士群雕英姿,突出了大厅庄严肃穆的气氛。这是头盔,那是手榴弹,那是号角……”

  参观完了解放阁,我们便开始解开黑虎泉有人打水的秘密了。呵!黑虎泉附近人山人海,全都是打水的,有的拿水壶,有的拿水桶,还有的拿暖瓶……咦?那边咋也那么多人?哦,那有一个饮水处,我们拿出水杯派我跑去接点水。接完水后,我抿了一口,哇好甜哪!我又拿了一个大杯子,接了满满一杯子。这样这个秘密就解开了。我们静下心来欣赏着泉水,这里的小泉可真多啊:有咏波泉,有对波泉,还有九仙泉……

  第二天,我们继续昨天的行程——去参观了泉城广场和趵突泉。

  我们先到去泉城广场,泉城广场正好开始喷泉表演,许多的喷嘴齐喷,就像道道水箭射向天空,先斜着向里喷,再斜着外喷,然后纵横交错,形成了美丽的弧形水柱。接着,外围的喷嘴也开始向外喷了,像一股蓄了很久的水柱似的,汹涌的一下子喷出来,有一两米高,半米多宽,然后呈优美的弧形飘洒下来溅起阵阵水珠,几道如银链似的白光射向中间的荷花,激起的阵阵水雾从荷花上流下来,荷花也像有了灵性似的,流光溢彩。让人流连忘返,我们依依不舍的来到了趵突泉风景区。

  刚进入趵突泉风景区,恰好这里正好举行灯会,四处张灯结彩,水面上飘满花。附近有许多小泉:有的泉像大鱼吐水,极轻快的上来一串小泡;有的泉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泡,大一点,慢慢的',有姿态的,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了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泉像一朵攒整齐的珠花,雪白……这比那大泉还更有味。我们来到了趵突泉,池里的水很清,水里的一切事物可看得清清楚楚。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从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

  经过两天的游览,我看到了美丽的泉城济南以及她那绚丽的泉水。虽然很累,但是我却长了许多见识,学到了不少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