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作文

时间:2023-10-08 15:51:17 外婆 我要投稿

(精华)外婆的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外婆的作文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外婆的作文

外婆的作文 篇1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奶奶搬家了!她的新家很漂亮!

  来,跟我来,一起看看。

  奶奶住在工程机械厂宿舍南区112栋1单元1楼1号。如果从项目南门进入,先右转,然后直走,到达“一号项目小区”后左转,到达前方唯一可以右转的地方后右转,进入前方“四号项目小区”,最后在第二个路口右转。如果从项目东门进,会比较方便。直走,进入前方“项目第四住宅区”,在第二个路口右转,直走。

  一进奶奶家,首先看到的就是奶奶家的大客厅:32寸彩电;透明玻璃橱柜,摆放着五粮液、贵州茅台、杜康酒、清酒、五粮春等七八种中国名酒;水晶玻璃黄色吊灯……光是客厅就这么多东西。其他房间呢?我最喜欢的`是奶奶的厨房:冷热水槽,左边大的用来洗菜,右边小的用来洗碗;大理石燃气灶,“格兰仕”牌多功能菜单微波炉,“格兰仕”牌电饭煲。太先进了,比百年后的厨房还要先进!

  其实奶奶家有很多好东西,你亲自去了才知道有多好。我们随时欢迎您!

外婆的作文 篇2

  一盏生锈的小台灯,常常被放在外婆那堆满了书的床头上。淡蓝色的铁质灯罩,白色的塑料底座。外婆说,这是她的第一盏灯,要好好用着,可不能弄坏了。

  小时候,看着外婆常常擦拭这盏台灯,我想:这灯真是外婆的宝贝啊!

  那时的我很怕黑,在漆黑的夜晚总是欹枕难眠。到了晚上,一切事物都让我恐惧,夏夜蝉鸣、冬夜寒风、秋夜落叶、春夜细雨……外婆是个读过书的人,她不同于其他老人的唠叨和说教,总是在我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地鼓励着我。外婆住在我隔壁的房间,每到夜晚大家熄灯入睡,我便轻轻坐起,在无边的黑暗中弱弱地、小心翼翼地轻呼:“外婆,你睡了吗?”只听到一声细微的“嗒”,那昏黄轻柔的灯光悄悄走进了我的门缝,是那样的温暖和让我心安。每当我睡不着觉轻轻呼唤的夜晚,外婆总会一声不响地打开灯,在那熟悉的灯光中,我沉浸梦乡……

  好多次,我清晨起身,望见外婆的房里飘出一缕昏黄,轻轻推门而入,发现外婆靠在床边睡得很香,鼻梁上架着茶色的老花镜,手里捧着一本《干校六记》或是别的.什么书,床头的灯仍静静地亮着。从黄毛丫头长成小女孩的日日夜夜,外婆和她那宝贝的灯啊,总是在深夜守护、陪伴着怕黑的我。我也早已明白,被外婆当成宝贝的,不是灯,而是我……

  外婆老了,黑夜不再让她守护我了,她最珍贵的灯也只留下了锈迹斑斑的躯壳。我可以独自一人去迎接黑夜了,闭上眼,我不再害怕,因为我的内心坚定地告诉我:外婆的心和那柔黄的灯光,永远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守护着我。

  黑夜,你来吧,你不能再打倒我,因为有外婆的灯,我更坚强,因为心中有光,我便不再惧怕无边的黑暗。

外婆的作文 篇3

  外婆仙逝已有数十年了,可外婆生前的音容笑貌,仍时常在我脑海浮现。

  小脚外婆姓戴,是钱桥戴巷人。曾听母亲讲过,外婆出身名门,外公是没落大户人家的子弟,他俩婚配也算是门当户对了。记忆里,外婆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平日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无论是家庭还是邻里关系都处理得很好。小脚伶仃的外婆常拄着拐棍来我家,只要外婆一来,父亲就忙着上街买鱼买肉,盛情招待外婆,因此我们也沾了光,难得开荤解解馋,所以我们希望外婆常来我家。

  外婆不容易,一生养育了三儿两女五个孩子,外公英年早逝,外婆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她含辛茹苦将儿女拉扯大。我母亲是长女,才十几岁就和外婆一起挑起生活重担,到日本人开的纱厂当童工,受尽了欺凌压榨,两个舅舅从小就闯荡上海滩学生意,后来在上海立住脚并安家落户了。

  从我懂事起,外婆就是我们心中的上帝,到外婆家去是最开心的事。舅父母对外婆都很孝敬,对待我们也很客气。每次我们去看望外婆,都会受到热情款待,午饭有鱼有肉,让我们大饱口福。饭后父母和外婆大舅他们聊天,我们就和表兄表妹们在一边玩耍,日头偏西要回家了,道别外婆和舅父母时,那种依依不舍的亲情,至今想起心头仍感到热乎乎的。

  每年过年,父母都要带着我们去给外婆和舅父母们拜年,上海舅舅也都回来了,一大家子人非常热闹。新年里外婆请吃团圆饭,厅堂里摆上两张大八仙台,满桌的美味佳肴令人馋涎欲滴。吃饭时母亲总要关照我们,小孩子要注意吃相,不要在舅父母面前出洋相。其实,我们到外婆家去就已经十分拘束本分,再说上海舅舅在我们心目中,都是有钱有身份的'人,在他们面前怎敢放肆?其实,他们并没有多大架子,把我们外甥儿女当作自己的亲儿女一样。饭后的重头戏,就是外婆亲子给每个孩子发压岁钱,每个孩子都高高兴兴地从外婆手中接过红纸包,外孙儿女每人还有一个手巾包,手巾包里有糖果、花生、瓜子、桔子、荸荠、元宝菱,甚至还有干荔枝干桂圆等名贵干果,那是上海娘舅过年孝敬我外婆的补品,外婆毫不吝啬地让我们一起分享。

  外婆到了年逾古稀后,身体仍十分健康,我们衷心祝福她老人家长命百岁。由于她毕竟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外婆来我家的次数逐渐少了,我们常去看望她。外婆走的那年是早春二月,走的很突然,而且是静悄悄地倒在了自己的床上,连儿女子孙们都没看上一眼说上一句话,就匆匆忙忙驾鹤西去了。

  那时我正上中学,又是住校生,周六下午回家一踏进家门,惊见父母脚上穿着白鞋,母亲头上戴着白花,没等我开口,母亲就伤心欲绝地告诉我外婆去世的消息,外婆是周二走的,周六是外婆的葬礼。惊闻噩耗,我犹如五雷轰顶,眼前一黑差点晕倒,清醒过来后心如刀绞,我号啕大哭起来,再也见不到慈祥的外婆了,我埋怨父母,这么大的事怎么不告诉我?父母说怕影响我的学业。原谅我吧,敬爱的外婆,我没能为您老人家临终送行,是我今生最大的伤痛和遗憾。天堂里的外婆,你过得好吗?

外婆的作文 篇4

  外婆老了,像老屋的那扇木门。

  记得三年前,我因被纪中录取,父母格外开心,就奖励我去香港旅游,父母工作忙,没有“驴友”,只好拉上了外婆。

  76岁的外婆像小孩似的兴奋。在香港,我整整给她拍了几十张照片,回来晒好,装在一本相册里。在小区,外婆把那本相册一次次地拿出来给她的老姐妹看,兴奋地讲述着香港旅游的见闻,指着我,唤我的乳名,对别人说:“这是我的外孙女,在纪中读书”。然后,欣慰地将它藏在了她床边的柜子里。

  她说,等我中考结束,与我再去杭州看西湖。

  可是,半年前,外婆告诉我,她最近总是睡不着,而且,还心慌。

  “外婆,你怎么了?你要去看看医生了。”

  “没有大事,人老了,看也不中用的。”

  在潜意识里,我始终相信外婆会永远像她60岁时那样健康。我让外婆在临睡前喝牛奶,我说牛奶有助于睡眠。

  外婆听我的话,很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年纪越老,她越像个孩子似的依赖我。

  最难忘的是初二上学期的,三月的天气在一夜间转冷,而我却没有准备好防寒的被子。那是个星期二的下午,我上完体育课回到寝室,见床边静静地躺着一只行李袋,里面是一床刚缝好的散发着阳光清香的棉被。室友告诉我,你的外婆刚刚来过,老人家走了……我的眼泪在那一刻夺眶而出。我无法想像77岁高龄的外婆,是如何背着个硕大的行李袋,乘了一个小时的公交车找到我的学校,又是如何奇迹般的在这个偌大的校园里打听到我的宿舍楼和房号。晚上,我紧紧地搂住外婆送来的棉被,躲在被窝里任泪水尽情地流……

  初三的日子,格外忙碌,我很少陪外婆,但外婆时时陪着我。

  星期六晚上,我补习回来,哪怕我回来再晚,外婆房间的灯总是亮着的。听到开门的声音,她会从房间里走出来,笑眯眯地说:“厨房里有汤,喝一碗再去睡。”说着,就去盛汤。喝着外婆端来的汤,感到家里暖暖的。

  外婆还是睡不着,她说她心慌。沉浸在作业堆里的我是多么愚钝啊,我甚至不知道去药店帮她买一盒药,或提醒爸爸妈妈带她去看看医生。

  这些日子,外婆一直是强撑着的,就像一株站立了几百年的伤痕斑斑的老树,哪怕生命细若游丝,为了为孙女,她也要体面地站着。她始终觉得自己是我的依靠,她要细致的'照顾我的起居,要让我放学回来吃上热饭热菜,要让这个宽敞的房子里有个等我回家的人。

  我偶尔也会用宿舍的固话给外婆打电话:“喂,外婆,是我!”她总说:“外婆很好!请不要担心。初三要中考了,你要考好啊!下雨了,记得要带雨伞……”那一刻,泪水滴落在话筒上,握住电话,我不敢说话,怕外婆听见。

  4月28日,星期三下午14:16分,外婆还是走了,带着对世界的满怀眷恋,带着对我深深的牵挂。

  从纪中往医院赶的路上,时间好像被凝固,眼前尽是你慈祥的笑容和温暖的叮咛。

  外婆,还有50天就要中考了,你怎么不等等我!外婆,约好的去杭州旅游,你怎么又忘记了?……跪在外婆的病床前,我失声痛哭。

  外婆,你给我这么多,让我拿什么来还你?

外婆的作文 篇5

  摘要:接过外婆肩上的挎箩,看着大病初愈的她在春风里那样孱弱,我的鼻子一酸,泪就掉了下来。“外婆,是我呀!”紧紧抓住她枯瘦的手。“你怎么回来了?”我的突然到来让老人家老泪纵横,惊喜不已……

  表弟的摩托车在蜿蜒的山路上盘旋,很快就将我载到了熟悉又陌生的小山村。十多年前,当我们都还是孩子,跟在外婆身后,步行往返于小山村和我家。路,似乎也不那么漫长。而今,八十多岁的外婆脚步蹒跚,孙男孙女们也很少一起聚在她跟前,相逢就一下子漫长了许多,许多。

  初春的小山村,鸟鸣山更幽,叶绿春更浓。挖掘机轰隆隆地震响,路一点宽敞起来,车辆不断从路上驶过。路下方的坡地,就是外婆家的豆地。我站的地方是个小土包,风很大,将衣服吹得哗啦啦直响。小表妹一身红衣服跳跃在绿树丛间,很快跑到地头的外婆面前,一老一少,都是一身红,在翠绿的果树间,在蓬勃的春色里很是惹眼。

  接过外婆肩上的挎箩,看着大病初愈的她在春风里那样孱弱,我的鼻子一酸,泪就掉了下来。“外婆,是我呀!”紧紧抓住她枯瘦的手。“你怎么回来了?”我的突然到来让老人家老泪纵横,惊喜不已。

  如果说有偏心,那我就算是外婆最疼爱的。一岁到六岁的几年时光里,对外婆的依恋甚至超过了母亲。记不清母亲乳液的甘甜,却无法忘记外婆的背;认不出母亲,却远远就看清外婆的身影。长大后,母亲常常让我心疼和惦挂,外婆也更让我每次转身离开她都不敢回头看。

  睁开眼睛第一次看世界的时候,眼前没有纷纭繁杂,只有妈妈甜美的笑容和屋外飘着落叶的天空。似乎是生于秋天的原因,我是个很安静的孩子,就算是父母为害怕我因病离去而伤心流泪时,我也依然吮着大拇指,不哭不闹的躺在院里油橄榄树下的青石板上,浑然不知因我带来的牵绊与悲喜。当然,那时的我一点也不可爱,如一条奄奄一息的鱼,带给周围人的是叹息和伤感。

  能够重获新生,功劳最大的是外婆。是她用对生命顽强之坚信,从死神手中抢回了我,也是她在后来的日子里,教会我拥有一颗平和柔韧的心,一种对生命和生活永不倦怠永不轻易放弃的理念。

  八十年代初的边远农村,边远农村的边远山村,只有一个大夫。他的家站在外婆家门口的核桃树下就能看见两片半倒半立的土墙。外婆用蓝色旧衣服拼缝的背带将我裹在背上,在两旁长满香椿和各种果树的小路上迂回前进,约末半个小时,才走进黄狗咆吠,黑狗从侧后进攻的半倒的土墙里。

  大夫从外婆手中接过我,很慈祥的笑着,往我手里塞一把板栗,直到回到外婆家,牵着她的衣角睡去,仍然不知道自己去了什么地方,只记得手里紧握着几枚板栗。当我能自己走到大夫家时,他的家已成一片荒地:搬家了。关于给我看病的大夫,就只剩下两片半倒的土墙清晰的留在记忆中。

  自然环境中的生命,也许有更顽强的生命。父母对浑身青紫却安静的我能存活几乎不抱希望并不是没有理由的,药剂和药片已经无法进入我的躯体。外婆不顾众人的劝阻,毅然将我带回小山村,不知是她弄来的草药洗、泡、喝起了作用,还是对命运的抗争,奇迹般地我居然一天天好了起来。

  尽管身体很虚弱,能清晰地分辨外婆时,我不用再成天趴在她背上了。她在低矮、黑暗、火烟弥漫的厨房忙碌时,我很乖巧的要么坐在灶前烤火,要么坐在门口的小凳子上,看茅草屋檐滴下的串串水珠。山村的雨天一般有很大的雾,穿过水珠和雨雾,能看到对门开满红花的石榴和若隐若现的青山。饿了,轻轻喊一声“外婆”,指指屋角床前的小柜,她便会在围裙角擦拭几下手,取出专门给我准备的肉块或糖果。

  六岁那年的一天,在外婆的亲自护送下,父亲将我“押解”回了离开近五年的家,一个让我感觉很陌生的地方。在此之前,父母和外婆也曾尝试着要将我送回家,每次都以我的哭闹不止而告失败,这次大概是因为母亲到小山村来看望我,在众人急切的催促和企盼下,我盯着她看了半天,还是叫了声“大姨”,居然连自己的母亲都不认得了。之后的一年多里,乘我和弟弟妹妹玩耍的空间悄悄走掉的外婆根本不敢到我们家来,哭闹过后,终于还是安静地接受了陌生的父母和弟妹。

  我家院子与一大片长满三角刺和草的荒地相连,其间还有两三座被遗忘的矮坟。穿过荒地,就能看到外婆居住的小山村,夕阳西下的黄昏,和我一起从外婆家带来的小毛驴,乳毛常挂满三角刺。牵了它,到荒地中,它在那啃草,我就蹲在夕阳下,用干枯的小树枝在地上画着没有规则的图案,眼泪渐渐模糊了地上的图案和不远处的小毛驴,猜测此时外婆是否也和青狗在门前和核桃树下想我?

  荒地渐渐被左邻右舍的房屋和围墙包围直至最终被吞噬,再也看不见外婆居住的小山村。小毛驴渐渐长大做了妈妈,又渐渐老了,可是那些记忆,被它啃得腿上青紫一块,穿着袜子到荒地中撵回调皮的它,走一步蹲下来拔一次扎在袜子上的三角刺,却永远在心中清晰可鉴。

  上学后,每个学期最盼望的是假期能到小山村,和外婆挤在一张床上,回味很多年前的梦,那些只有甜蜜和宁静的梦。为了能去外婆家,我会努力在父母面前用功学习,用心做家务和简单农活,也借以每次都能给苍老的外婆带去一份成长的`喜悦。性情里很习惯付出,很大程度上缘于外婆给我的那种爱,无私的不计回报的爱。

  那段岁月沉淀下来的还有宽容待人待己的心态,以及对生命和生活不灭的信心与热情。事实上,外婆的脾气也并不算很柔和,母亲和我也遗传了她刚烈、硬气的一面,只是外婆从未对我发过火,而我的性格也在中学以后特别是大学以后不断磨练中渐渐柔韧而平和,宁静而不孤单。生活并不宽容的时候,最容易想起的是六岁前那些模糊的岁月,在毫无抗争能力的年纪,尚能走过来,还有跨不过的山,淌不过的河?

  小山村不再安静如初,外婆却依旧很安静地生活在小山村。中学和大学时,每次回家,都会尽量抽时间去看看外婆,尽管每次婆孙俩在一起的时间很短暂。挎着背箩,或前或后跟随在外婆身边,给眼睛不好的她引路。这是个很要强很独立的老人,她喜欢就这么在明亮温暖的阳光下,静静地在地里摸索,要么拔猪草,要么摘豆角。难得我们这些孙女得空和她一块去,她就给我们讲那些古老的故事。

  离开小山村二十多年了,外婆大拇指的指甲从来没有剪过。每年,她家的豆角都是她从豆蔓上摘下来,再一颗一颗剥出来,豌豆、蚕豆、白云豆。原本完全可以不必亲手剥的,外婆坚持说不这样会有砂石会有被打碎的豆。时间久了,儿女们都不再和老人坚持,由着她去了。

  不知道外婆是怎样理解关于剥豆荚这事的,只是她的安静她的坚持总让我相信:

  一颗豆,就是人生的一点,尽管细微,外婆从来都不轻易放弃,从来都不随意地抛弃,那么珍惜。

  平凡或不平凡的人生,成功的过程都大概相似吧。更或许,人生也就如此,竭尽所能地向着理想进取和坚持。

外婆的作文 篇6

  我的外婆已经70多岁了,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中等的身材,斑白的两鬓,她的双手,诉说着她辛苦的一辈子。那是一双十分粗糙的手,长满了老茧,手心上布满了不同的伤痕,都是干活时弄的。手背上的青筋凸起,就像一条条弯弯曲曲的蚯蚓。

  每次过节,我们到外婆家,都见不到外婆的身影,只有吃饭时才偶尔见得着她。这一次过节回来,我们几个表兄妹准备对外婆来一次大跟踪。我们见外婆一大早就拎着木桶,拿着大勺子去浇水了。我们也拿着大勺子悄悄地跟在她的身后。外婆发现了我们,故意装着生气的样子说:你们干什么?现在还这么早。你们回去接着睡吧!外婆拉着我们就要走。"不走不走。我们要留下来帮您。我们异口同声地说。外婆没办法,只好松开我们的'手。我看见外婆用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握着勺子,从水桶里舀了舀水,均匀地撒在土上。我们也学着外婆的样子。开始还挺轻松的,可是重复了十几次后觉得腰酸背痛了。累了吧?快回家吧!外婆心疼地说。不回去。我倔强地说。接着外婆又割草。她手握刀,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周围。刚摸到草,我的手就被割伤了,手还流血了。外婆一脸心疼:疼吗?接着外婆着急地把我拉回了家。她用她那双布满伤痕的手小心翼翼地给我包扎伤口。此时,我感觉外婆这双饱经风霜的手是多么的温暖啊!

  妈妈知道了,告诉我:外婆以前要照顾曾祖父和曾祖母,还要照顾六个孩子。那时她为了维持拮据的生活,一个人打三份工。还都是男人干的活。最后还把自己累出病来啦。当初外婆上山去砍柴,不小心把手割破了。为了省钱就没有太照顾伤口。可是就是因为一直耽误,早就已经发炎了。最后还是外公硬拉着外婆去的医院。如今外婆已经年迈了,却还要干活,不肯享清福。说到这,妈妈非常自责。我想:外婆的手之所以这样粗糙,是因为她为妈妈们付出的太多了,而自己从没享福过。我长大后一定要好好报答她。

  这就是我的外婆,一个勤劳的农村妇女。她那双粗糙而又勤劳的手就是见证。

【外婆的作文】相关文章:

好外婆,外婆好作文03-04

外婆的作文06-22

外婆的作文[经典]09-19

【经典】外婆的作文09-27

(经典)外婆的作文10-02

外婆的作文【精选】10-02

(经典)外婆的作文10-03

外婆作文【经典】10-06

外婆作文(经典)09-16

外婆的作文[精选]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