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

时间:2023-10-20 11:19:18 端午节 我要投稿

端午节的作文(精选10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的作文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的作文(精选10篇)

端午节的作文 篇1

  天下粽子,种类上大致可分为“京、浙、川、闽、粤”五大流派。嘉兴粽与湖州粽齐名,被公认为粽中之王。

  嘉兴粽子里的老大,首推“五芳斋”。用的是上等白糯、猪后腿瘦肉、徽州伏箬。所谓伏箬,指盛夏时节所采之箬,此时的粽叶,因吸足了土壤的营养、水分和阳光,最香。徽州粽叶一年只长一季,开春发芽,至梅雨季节长大为“梅箬”,不过太嫩。而秋冬的粽叶又嫌太老了。

  五芳斋的粽子,卖得满坑满谷,满天下到处都是。但是,那些真空包装绝对没有新鲜的好吃,嘉兴城里五芳斋总店的新鲜粽子,好像又不如嘉兴城外路边的好吃…

  这条路,就是沪杭高速公路,五芳斋粽子专卖店,就开在上海-杭州约50公里处路边的嘉兴服务区。我个人的习惯是,闻香下车,别管什么豆沙粽、蛋黄粽、栗子粽、火腿粽等等劳什子(特别别吃鸭蛋黄的,不是一般的难吃),坚定地直奔那三块五一个的─大肉粽。

  把这烫手的宝贝热腾腾地捧在手里,怯生生地试探着咬一小口…肉香、米香、箬香,交融四溢了满嘴,这种香味还以热量的形式线性地奔腾直下,软软糯糯地一路钻到心尖。七千年前发源于嘉兴的稻谷文明,实在是强啊!感谢五芳斋,感谢沪杭高速公路,感谢屈原,感谢宋玉,感谢楚怀王,感谢夫差,感谢伍子胥,感谢曹娥,感谢介子绥,感谢河里的鱼,感谢江里的水怪……

  为什么是路边的粽子最好吃?我有两个理由

  一,现剪、现煮、现吃,当然新鲜(可能是因为大肉粽特别好卖,我发现店员有时候会事先煮好一堆放在一边,你要,就先从这堆里拿一个剪给你。这个时候,嘴要甜,原则更要坚持,务必只吃锅里现煮的);

  二,嘉兴城里五芳斋的新鲜粽子,也许更新鲜更好吃,但“路边的粽子最好吃”,基本上属于心理作用,它来源于一种“旅途”的仪式感。车开到休息区,往来客官多少都有些困乏,这种时候吃到的食物,通常都会自动加分10%-20%不等。我个人的经验是,从上海出发,最好选在上午,千万别吃早饭,喝杯小咖啡就行,车行一个多小时,在右侧的嘉兴服务区下车,先跑趟厕所,最后再吃粽子─如果能把这件事情搞得像屈原沉江那样具有仪式感,粽子的味道加分,有时能达到30%!

  如果吃不了,千万别兜着走,就算是新鲜而非真空包装的粽子,回家煮出来就完全不是那回事了。

  从前,浙江的湖州粽不但与嘉兴粽齐名,某种程度上名气比嘉兴粽还响。仅管湖州与嘉兴现在都归一个地区行政公署—嘉兴地区行政公署管辖,嘉湖一家,但湖州粽和嘉兴粽起码在外形上还是有明显区别的,前者粽小巧优雅,称“秀才粽”,后者大方实惠,称“乞丐粽”。做为一个浙江人,金庸在他的小说里从来就不放过每一个以“置入”方式表彰推广湖州粽子的机会:“韦小宝闻到一阵肉香和糖香。双儿双手端了木盘,用手臂掠开帐子。韦小宝见碟子中放着四只剥开了粽子,心中大喜…提起筷子便吃,入口甘美,无与伦比。他两口吃了半只,说道:‘双儿,这倒像是湖州粽子一般,味道真好。’浙江湖州所产粽子米软馅美,天下无双。扬州湖州粽子店,丽春院中到了嫖客,常差韦小宝去买。粽子整只用粽箬裹住,韦小宝要偷吃原亦甚难,但他总在粽角之中挤些米粒出来,尝上一尝。自到北方后,这湖州粽子便吃不到了。”

  金庸的意思其实是,湖州粽子,天下无双,不仅嫖客爱吃,侠客也爱吃。见《神鵰侠侣》:“甜的是猪油豆沙,咸的是火腿鲜肉,端的'是美味无比,杨过一面吃,一面喝采不迭”,吃了黄药师关门弟子程英亲手制作了“天下驰名”的江南粽子之后,杨过还要用粽子与她调情,即把吃剩的粽子用线栓了,掷出去黏住她写了什幺“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的碎纸,也算是把粽子给利用到家了。

  不过,现在显然是嘉兴粽战了上风,五芳斋在包粽子和卖粽子两方面都相当牛逼,不仅在各地的超市以及公路、铁路沿线大卖特卖,还出口到全世界五大洲。当然,五芳斋最狠的一招,是把粽子卖成一种一年四季都可以吃的东西,粽子不再是inseason的,更不是端午节的专利,而是allseason的东西了。全中国卖月饼的,心里指不定有多馋呢。

端午节的作文 篇2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人们在这一天里会包粽子,划龙舟等等。我当然也不例外,在我们这个家庭里发生了许多趣事,这说我学会了包粽子。

  清晨,一阵淡淡的清香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我爬起床,自言自语道:“今天不是端午节吗?哦!对了,这么香的气味是从哪儿来的呢?”我顺着那香味爬去,原来妈妈正在厨房里包粽子呢!我哀求道:“妈妈,你教我包粽子可以吗?”妈妈知道后,便说:“呀!”我听了,高兴得一蹦三千尺高。

  开始包粽子了!首先把粽叶清洗干净,在热水中泡一会儿。然后,在准备好枣子,鸡蛋,肥肉等材料,将自己喜欢的馅蒸煮的香喷喷的,准备完毕后,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粽叶折叠好,围龙起来,做成一个窝的样子,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包出棱角来。可我由于糯米放的太多了,怎么也包不出菱角来。我毫不气馁,打洛米倒出来了一些。然后再把准备好的馅放在糯米里,合在一起揉均匀,最后再把粽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要看四个角是否匀称,是不是有体型。妈妈笑着对我说道。我听了妈妈这话,笑嘻嘻的说道:“知道了,妈妈!”我接着做最后一部分,总是把四角形给弄歪了,不是变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团了。妈妈见我包成这个样子,笑哈哈地说:“这哪是个粽子呀?简直要把我肚子都笑疼了,哈哈!”我毫不释弱,说:“我才第一次包呢?哪像你这么熟呀!”“好了,好了,别开玩笑了,咱们继续包。”“嗯!”最后是把包好的粽子用白色的线捆绑起来。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虽然包得不是怎么样,但我却极为高兴。

  后来,我越来越包的熟练了,没过多久,就包了十几多个粽子了。

  最后,该蒸粽子了。大约需要二十多来分钟后,粽子便熟了,我们一家人吃着自己辛辛苦苦包的粽子,觉得今天的这个粽子格外鲜嫩美味,吃得格外香。

  这就是我们家庭里发生的乐事――包粽子。

端午节的作文 篇3

  与平时的过年过节一样,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外婆总会让我乖乖坐在床边,给我讲一些过节的规矩,例如“不许乱说话““不许偷吃冷粽子”“不许与小伙伴打闹”“不许玩水”??我总是批频频地点头。外婆就让我早早睡下,好让明天能有个好精神。

  早晨,我早早地就起床了,穿好衣服就先奔向厨房,此时外婆已把厨房里的一切都打理好了,灶台上绑着几捆桂叶和桂绳,白白嫩嫩的糯米静静地躺在盛满水的小木桶中,像一粒粒晶莹的珍珠,灶台上放着的几个小碟,里面盛着各种各样的料:有花生、有豆沙、有肉、有红塘。

  于是,我就坐在桌上一边吃着早饭一边看着外婆忙碌着。

  乡下的灶台是两边的,一边用来烧水,一边用来煮菜煮饭,外婆就把早已洗干净的鸭蛋放入大锅里,用木瓢从另一个热水锅里舀几瓢水放入大锅中,然后还细心地放入一小勺的盐,接着就往灶里添了几根枯枝,便坐在了我旁边,开始给我编络子了。

  外婆的.手由于长期劳动已经粗糙的像树皮一般了,但却不失灵巧,三下五除二一个用红绳编成的络子就编成了。

  此时,蛋也煮好了,外婆就捞起一个最大的用红纸沾水染成了红色,再用干布擦拭干净,装进络子里,挂在我脖子上。接着,外婆就往我兜里装着瓜子、糖果、花生,我往往十分高兴,因为这样,我就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看龙舟赛了。

  外婆总是把我送到大门口,嘱咐着要我快些回来吃粽子。我总是一溜烟就消失了。

  小伙伴们此时都差不多到齐了,由邻家的大姐姐当头,领着我们这一群小毛孩到河边看赛龙舟。由于河道较小,所以就只有两条的龙舟,每条龙舟都有13个人,12个人划桨,1个人打鼓喊口号,“一、二、嘿呦,一、二、快

  快、”12个皮肤黝黑的小伙子动作整齐地划着,两条龙舟你追我赶地向前驶去。可是,小孩子会知道看什么呢?我们只不过图个热闹罢了。女孩子一般看了一会儿,便觉得无趣了,就坐在一旁分享起零嘴,男孩子呢,则不然,他们总喜欢沿着岸边追着龙舟跑,由于划桨的人力度较大,几乎每个男孩身上都有水花溅着的痕迹。

  锣响了,大概是舟到终点了吧,刚好东西也吃完了,站起身,与伙伴们拉着手高高兴兴回家去。

  太阳也慢慢爬到正空中,外婆家的厨房里已经飘出了桂叶的清香了,我就连忙蹿进厨房里,去挑已出锅的个大的粽子。一般我都会坐在门槛上把那个粽

  子吃得干干净净,偶尔会剩下几颗糯米粒给鸡吃,看着大公鸡的贪吃样,我也被逗乐了??

  尽管如今过端午节,母亲每年都会包粽子,编络子给我,尽管母亲的手艺一点也不比外婆逊色,但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我真怀念儿时的端午节啊!

端午节的作文 篇4

  想起端午节的粽子,真是让我垂涎欲滴啊。因为它太好吃了!这不,又要到端午节了,好想吃粽子啊~不禁让我回忆起去年过端午节了。

  依稀记得那天天有点阴暗,一个大好节日就被这天气给破坏了,真叫人惋惜。

  一大早,我妈妈就在客厅里河东狮吼了。还没等我吃完早饭,老妈就扯着我到菜场去买一些粽子叶啊,糯米啊,猪肉啊,腊肉啊……准备就绪后,我们终于开始包粽子啦!

  说来也怪,妈妈包出来的粽子又快又好,粽子好像有灵性一样;妈妈似乎好像有魔法一样;不出一分钟就包出一个;在妈妈手中好像在跳舞一样;而我呢,包了半天都没包出一个,而且,我包的的.全部都散散的,扁扁的,跟没吃饭一样,跟泄了气一样,有的都漏啦。连我都觉得有够烂,不对,是又丑又烂!!!气死我也!

  不一会儿,一股香喷喷的粽子香味,便弥漫了整个房间。我肚子里的馋虫立刻就被勾了起来。不一会儿,垃圾桶里便多出了五片粽子叶。嘻嘻——

  品尝完了好吃的粽子,电视里正在直播精彩激烈的龙舟比赛。加油声,锣鼓声,此起彼伏。点实力和我家都热闹无比,其乐融融。

端午节的作文 篇5

  每到端午节前夕,家家户户都准备包粽子。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我们家也不例外,端午节那天,妈妈先拿来两片洗干净的粽叶,再把粽叶包成一个大漏斗形,接着抓了一些糯米均匀地铺在底下。然后,夹一块肉和一些香菇放入粽叶中,又铺上一层糯米后,叠上粽叶的尾巴,把粽叶的头折成尖角,最后把绳子扎好。这样,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也拿起两片粽叶把它弄成漏斗形,接着把肉、香菇、糯米放到漏斗形的粽叶中。别看妈妈包得那么麻利,而我包的粽子估计是“喂”得太多了,只见糯米从粽叶缝里“逃”了出来,没过一会儿就被我折腾得乱七八糟的,看着粽子被我包得奇形怪状,我感到灰心丧气,准备不包了。妈妈见状,便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孩子,什么事都是从不会到会,只要坚持,讲究方法,便可熟能生巧。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包好的。加油!”最后,在妈妈的鼓舞下,我重拾信心,把粽叶放入适量的糯米和馅,终于包成功了一个漂亮的粽子,我开心极了!

  妈妈把包好了的粽子放入蒸笼。过了一两个小时后,香喷喷的粽子出炉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粽子,解开绳子,小心翼翼地把粽叶撕开,哇,真香啊!我咬了一口,糯米软软的.,肉馅更是香气逼人!要不是妈妈提醒我:粽子吃多了会对肠胃消化不好,我很可能会抵挡不住这美味的诱惑,一口气吃下三个粽子呢!

  过端午节真有意思呀,我不仅从中学会了包粽子,还知道了爱国诗人——屈原,我们要学习屈原爱国的精神。我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 篇6

  今天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我和新华小记者们一道,来到杜万全堂中医院,亲手体验制作香包的过程,参观中医馆,了解中医的起源和发展。

  走进中医博物馆,一阵中草药香味直扑我的鼻子。

  我们先参观了古代制药工具,有用来捣药的,有用来存放药丸的,还有用来熏艾灸的

  接下来我们看到了泡制过程中的药酒。药酒就是将各种各样的药材和白酒,放在玻璃容器中腌制。这样,既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又可以减少药的苦味。可以用海龙、海马、人参泡制的药酒来治病。

  我们参观古时候称药的秤,有大的、小的、长的、短的,了解到古人的制药方法,那就是:先采药,接着捣药、切药,最后煮药。

  接下来我们进入了药房。这里味道最浓,因此,我提出了一个问题:靠闻药的气味,可不可以达到治疗各类轻微病症的效果?叔叔告诉我:有些药材光闻可以达到一些效果,但作用当然没有口服的好。

  参观完博物馆,我们体验了制作香包。把香包布料的反面拿出来,用针缝三条边,再反过来,装香料粉,接着把最后一边一缝就好了。有材料的可以加上流苏和花边,很漂亮。

  今天的参观就这样结束了,我们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端午节,祝愿大家端午节安康。

端午节的作文 篇7

  今天是端午节,所以我们要包粽子。

  包粽子要准备粽叶,绳子,米,还有各种馅料。首先要把叶子做成一个漏斗的形状,再在里边先装上一些准备好的`肉,再装上拜拜的米,把叶子慢慢折起来,做成一个不规则的形状,用绳子慢慢缠起来,扎好,可这还不是一个完整的粽子。因为还没有煮熟呢!

  我们把包好的粽子慢慢的放进沸水里煮。“咕噜咕噜,咕噜咕噜!”粽子终于煮好了。

  吃着香喷喷的粽子我心里美滋滋的。

端午节的作文 篇8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的来源是由于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赛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没错,只有端午节,一个伟大的节日,一个神圣的节日。说起端午节,还得从屈原的故事说起。

  先用一些新鲜的粽叶包住糯米,在里面放各种配料,然后用线捆扎好;包好的粽子放在锅上蒸,等满屋飘着粽子香的时候就可以吃了。吃粽子的时候,要先把线解开,剥开粽子叶,里面藏着红红的粽肉,升腾着热气,散发着一种特有的粽香,两个粽子用盘子装着,活像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照耀下晶莹剔透,散发着浓郁的糯米香。我不禁抓起一个粽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味道真是棒极了。

  故乡的端午节啊,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爱国精神的一种钦佩。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节终于到了,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粽子。前一天早上,妈妈和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拿出来,洗好粽子叶,准备开始包粽子。我从来没包过粽子,于是对妈妈说:“妈妈,我不会包粽子,你能不能教教我啊?”妈妈说:“行,包粽子挺好学的,但是刚开始包很困难,你得耐心点儿。首先,将两片竹叶叠起来,折叠成漏斗形状。注意,卷的时候要尽量地紧,否则煮的时候会漏米。”我跟着妈妈做,把粽子叶叠成一个漏斗。然后放入糯米,但是不要放得太满。如果喜欢吃红粽子,可以在里面放一两颗小红枣。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点水,然后将余下的粽子叶盖在漏斗的大口上,现在粽子变成了一个三角锥形,再用剩下的粽子叶把粽子裹紧。最后用绳子或马兰叶把粽子绑紧。这一步非常关键,说着简单,做起来难。小小的粽子叶很“调皮”,就是不听我的话,“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粽子裹紧时,里头总是有米漏出来,气得我哇哇大叫,最后在妈妈的指导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尽管形状看起来不是很美观,但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个了。

  早上忙完这些以后,今天的主角——粽子,终于登场了!白白的粽子蘸上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软又黏,好吃极了。

  在我的印象中过节大多是孩子们喜欢的事,因为我小时候就喜欢过节。

  大人们一大早就开始忙碌起来,有包粽子的,有做绿豆糕的,还有炸油糕的,大人们一见到我们孩子就往我们的身上挂一个香包,有几次我们几个孩子为了那个香包香,那个香包好看而闹得不可开交,大人们不管我们的吵闹,看着我们只是在一旁笑,但他们的手脚是不会停下来的。

  我那是时搞不清人为什么要结婚,端午节刚过不久,我们几个孩子就问大人,来友哥什么时候还结婚呢?大人们说:人一辈子只能结一次婚,你来友哥不再结婚了,那还有谁要结婚呢?大人说:你们问谁结婚干什么,结婚就有好吃的,好喝的,还有好多好多的小朋友和我们玩,大人们笑着逗我们说:等你们长大了就可以结婚了,我们就问大人:我们什么时候长大,我们什么时候能结婚。

  我记得那天的晚上,来友哥的爸爸还给我们这些孩子们讲起屈原的故事,也许我是从那时起喜欢上了屈原,后来又喜欢上了屈原的(橘颂),特别是经过郭沫若改编的新橘颂,更使我永远记住他。

  中国有很多端午的故事,比如水漫金山,白娘子喝雄黄酒。这是一个很悠远的民族的节日。屈原选择在端午节殉国,把端午节的人文精神提升了。本来这是一个伸张正义的节日,表现的是对龙的图腾崇拜,是出于人们对自然的恐惧;而屈原,赋予了这个节日新的意义,《离骚》是千秋绝妙词,“若无泽畔行吟苦,哪得千秋绝妙词”。这个古老的民族的习惯,因为屈原,得到了新的意义。拿今天来说,现在讲究和谐社会,所以每个战斗都是为了和谐。

  屈原,生于战国时期,楚国人,有一段时间深得楚怀王的赏识。楚怀王对他言听计从,百依百顺。而屈原此时就有了一个实施美政的计划:上有一位举贤任能的君主,下有一群竭智尽忠的臣子,国家就能富国强兵,而且屈原认为他一定能实现他的政治理想。看到这里,我不禁敬佩他远大的志向和无比耿直的性格。然而好景不长,不久便遭到了上官大夫的嫉妒,从而在楚怀王面前造谣,说屈原的坏话,令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屈原绝望了,流落江湖。但是他依然关心着楚国的`一切。

  楚怀王死后,顷襄王把屈原彻底流放了。可怜的三闾大夫,身形憔悴,面容枯槁,然而还是一片赤诚,把整个的心思放在了对国家的挽救上。可是事情并不像他所希望的方向去发展。结果是,不久秦国便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看到楚国已经无可救药了,在绝望和悲愤之下,高声呼喊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投进汨罗江,自尽了。这更令我悲伤不已,感动不已。悲伤的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就这样去世了。感动的是因为屈原一颗火热的爱国心!

  我同情屈原,我敬仰屈原,我歌颂屈原,又一个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不由得深深感叹:屈原之死,悲哉!壮哉!惜哉!真可谓是: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家乡的端午习俗可谓多种多样。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几天,人们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条)插于门楣之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戴香包。大人们用布缝制成小布包,并将艾、苍术、板蓝根等草药包于其中,让孩子或戴于项下,或系于腰间,可增强免疫力。我的家乡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划龙舟。在我家乡,最典型的风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将糯米洗净,并配一把包,用棕叶宝成三角锥形,蒸熟,便成了香气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个讲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后才能吃。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会有同一种感觉。满口喷香的糯米,氤氲香气中,仿佛升腾起成败英雄不灭的屈原,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国。不禁对靳尚、张仪与郑袖的卑鄙无耻嗤之以鼻,为屈原的气节所折服。何为英雄?生死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仰天长啸?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隐隐的,似乎可见你将那无尽的沉沦抛进滚滚汨罗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汉!整个世界因你而美丽!折断柳条留不住的,是岁月的裙袂,挽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你追寻真理的脚步……

  粽子在口,母亲在身边,家乡在心中。

端午节的作文 篇9

  每年的农历5月5日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这天,奶奶买回艾草和粽叶,把几株艾草挂在门头上。我很好奇,便查阅了资料。原来端午是入夏后的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真是疾病多发和蚊虫多的时期,由于它们特殊的香味可以用来驱病、防蚊、避邪,所以在门口挂上艾草和菖蒲,就像贴上一道灵符,可以趋利避害。

  包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一大早我们全家就忙活起来,妈妈把粽叶、泡好的糯米,调好的.馅儿准备好。我见了,急忙洗好手,撸起袖子,想学包粽子。

  妈妈一边示范,一边给我讲解。首先把粽叶的一头卷成一个圆锥形,放上糯米。吃甜的,放入红枣泥、红豆、豆沙等配料;吃咸的,加入五花肉、板栗、蛋黄等配料。然后,将粽叶的另一端慢慢的卷起来,一直把棕叶尾巴全部合拢,用大拇指按住,再一折,最后用棉线从粽子底部十字形都捆起来,只要不散开就行了。

  我知道了包粽子的要领,就开始学着包。我跟着奶奶和妈妈一步一步的包。眼看快要成功了,我沾沾自喜。没想到的是,还没等我捆好,粽子就掉到地上散开了。“怎么在奶奶手里听话的粽子,到了我手上就变成了淘气包呢?”我嘟囔着说。妈妈耐心地对我说:“没事儿,慢慢来。”妈妈的话让我有了信心,果然,这次包的粽子虽然奇形怪状,可是没有散。我一边包着粽子,一边听妈妈给我讲着《屈原抱石投汨罗江》的故事。

  不知不觉,一个个小粽子包好了,该煮了。“扑通,扑通”,粽子们一个接一个的“跳”下了水,仿佛游泳健将似的。不一会儿,从锅里散发出阵阵清香。过了大约半个小时,粽子终于煮好了。剥开粽叶,露出它白白胖胖的“身子”。看着自己的“杰作”,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甜蜜。

端午节的作文 篇10

  再过些日子,重阳节就要到了。爷爷奶奶在这个时候脸上挂满了笑容。他们最开心了,因为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我的奶奶比往日更加精神,家里准备了许多的好吃的东西。有重阳糕、菊花茶……更重要的是,奶奶要参加老年大合唱。我奶奶还是老年大合唱的带头人。

  演出这天,我和妈妈爸爸早早的来到了现场,舞台上穿着艳丽红色衣服的爷爷奶奶们在五光十色的灯光下,像西边落下的夕阳红。我奶奶站在第一排第一个领唱。"革命人永远是年轻"那高昂激情的.红歌,宏亮有力……从那以后,家乡的重阳节,爷爷奶奶的大合唱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我喜欢家乡的重阳节!因为它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品质:尊敬老人。昐望着它的来到!

【端午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快乐端午节的端午节作文01-07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2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7篇01-22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2

【精选】端午节作文07-06

(精选)端午节作文07-06

(精选)端午节的作文07-05

(精选)端午节的作文07-04

端午节的作文[精选]07-04

端午节作文【精选】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