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

时间:2023-10-21 10:58:53 端午节 我要投稿

端午节的作文10篇[优]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的作文10篇[优]

端午节的作文 篇1

  从今年开始,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节,为法定节假日。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我国著名的历史人物屈原有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同时,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清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端午节虽然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但是在长期的文化交流中已经逐渐地融入邻近国家的文化中,已经具有了独特的生命力和特点———在新加坡,每年端午节举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早就闻名于世;在韩国,端午节还被称为车轮节,是插秧结束后祈求丰年的日子……

  韩国、日本、越南等许多国家都有过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而我们却正在渐渐淡忘,陶醉在“圣诞节”“情人节”等一个又一个“洋节”中;或者被形形色色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所异化,节日的意义日渐沦为经济学上的统计数字;渐渐丢失了我国传统的节日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亲情、团聚,以及文化的传承与智慧。

  突然听到我们的邻国要将端午节向联合国申报为文化遗产时,我们会是什么表情呢?表情之余,就是反思。

  我国的传统节日,似乎总是离不开吃。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团子,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更不在话下——大鱼大肉让你吃到不想吃。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惧,形成了我国传统节日最鲜明的风俗——吃。而如今,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人们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么时候都有得吃、想吃多少都可以,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似乎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传统文化怎么会一天天地远离我们?是谁抛弃了中国传统节日呢?

  是否可以这样说,今天我们确实有了吃了,但吃得实在是没文化。

  文化是不可以量化的,是一种精神的外显形式;更不可以用金钱的多少来衡量的。就象我们的爱心是不可以用捐钱的多少来衡量的,一亿大洋是爱心,一分小钱也是爱心;他们的爱心是等价的,因为爱心无价。文化不仅是形式,重要的是内涵。

  今年开始,端午节终于有了法定假日的外衣,开始了我们传统节日保卫战。

  今年我们只问:你放假过端午节了吗?

  明年我们会问:你的端午有文化吗?

端午节的作文 篇2

  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过这首诗吧?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赢躯亦点舟。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这首诗描写了南宋诗人陆游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粽子,插艾枝,储药、配药方、祈祷这一年能平安无事。从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节的风俗。

  作为中国古老文化节日之一,端午节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过去,我对端午节的知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里,我读了《我们的节日》这本书,才知道原来端午节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内涵。从这本书当中得知,端午节是在中国这么多的节日中,名称最多的:端午节、端阳、重五节、夏节、天中节、五月节、诗人节等。端午节的来源也有很多种,有纪念屈原说、龙说、纪念伍员说等20多种。

  其中,最流行的是纪念屈原说。据说,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头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草的风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这争先恐后的激烈场面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我们德清,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会挂上菖蒲、艾草,据说可以辟邪消灾。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这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枣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们还会佩带着香袋,姑娘们以这五彩缤纷的香袋做饰物,既香味袅袅,又自己变得更美丽动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来了不少小伙们留连的目光。

  偶然间,我从网上看到去年,韩国打算向联合国申报端午节为他们国家的遗产,我非常惊奇,觉得这是对我们中国人的羞辱,端午节是中国人的,怎么可以给别的国家去申报呢!这可能跟有些人喜欢过洋人的'节日有关吧!我想,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为保护宏扬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吧!

  看了《我们的节日》,这一个个传统、有趣的节日,正款款地向我们走来,《我们的节日》一书,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门,我们通过另一个角度,去审视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更有理由为中华文化而自豪!

端午节的作文 篇3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有很多传统节日。端午节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节日。

  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他投汨罗江而死,老百姓为了不让他的`尸体被鱼蛟虾蟹吃掉,就包了很多粽子投到江里,让它们吃饱了,不再吃屈原的尸体。

  每年端午节每家每户都会包粽子,当然我家也不例外,每年都会包很多粽子。我们家每次都包几十个,里面只有二、三个是我包的。但是,我包的也不是最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爸爸一个不包,我虽然只包了二、三个,但是跟他比起来也不少了。

  粽子的馅有很多种,比如说蜜枣、腊肉、蛋黄、豆沙......我比较喜欢吃豆沙和蛋黄馅的,因为真的很美味。

  你喜欢什么节日?端午节、元宵节,还是中秋节?快来跟我们分享一下吧!

  我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 篇4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到了。它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我们大家都要吃粽子,这是端午节的习俗。当然,端午节还有很多习俗赛龙舟、带香包、插艾蒿等。

  今年的端午节真让人难忘!端午节那天,我们一家四口在准备包粽子。那是我第一次包粽子,既兴奋又好奇。看到妈妈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原料:粽叶、糯米、花生等,我已经迫不及待了。这粽叶又大又长,绿绿的。看着这些东西我已经垂涎三尺了。一切准备好后,爸爸已经开始包了。看着爸爸那么快,我似乎也学会了。我拿着两片叶子,也把叶子拿到手里,怎么也转不过来,我就自己想。不知道怎么一转,转成了,我把它一直折,就组成了。然后,用绳子把粽子一包,就大功告成了。我让妈妈看了看,妈妈说:“做得不错,

  就是有点扁,我猜里面的糯米一定放的少了。”我打开,又加了些糯米。果然变得好看多了。这时我见姐姐包的`粽子,简直惨不忍睹,包的手法也很搞笑。

  在我们一家四口的努力下,终于20多个粽子,出现在了我们面前。看着形状不一的粽子。我很高兴,因为这时我么第一次包粽子,也是一家人在一块包粽子。

  我们一家人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其乐融融的。现在端午节成了我们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端午节的作文 篇5

  盼呀!盼呀!马年的春节终于来到了。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买年画,有的买年货,有的坐在火炉旁津津有味的看着电视。街上五色缤纷,各种年货一应俱全,琳琅满目,看到人眼花缭乱。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打扮得别具一格。挽上新的年画,看着气派的房子,让人对新的一年增添了更多美好的憧憬。

  过年了,过年了!伴随弟弟的呼喊声,我们送走了蛇年,迎来了马年一步步向我们走来。我吃完晚饭,来到阳台,看着弟弟、妹妹手里光彩四射的烟花,喜气洋洋的在阳台跑来跑去,不由的勾起了我们对孩儿时的回忆。

  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了。大街小巷都放起了鞭炮。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伴随着五彩的`烟花,真是让人如痴如醉。看着这美丽的烟花,听着这响亮的炮竹,让我想起了儿时的幼稚、天真、快乐与不足。 马年的春节,让我十分难忘。

端午节的作文 篇6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有茶道、剪纸、古代绘画、书法等。但我最喜欢的是传统节日中的端午节。

  每到端午节前夕,家家户户都准备包粽子,为什么要包粽子呢?那是为了纪验爱国诗人屈原。听说端午节还有一个动听的故事呢!

  从前,有一个国家,国王身边有个叫屈原的大臣,非常聪明,常常献计给国王,打败外国,让老百姓过上平静的`生活。但好景不长,一天,国王身边一个大臣对国王说:“陛下!陛下呀!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国王连忙问道:“爱卿,什么事那么着急呀!”大臣连忙说:“陛下,屈原背叛您,和外国联手,准备杀死您。”国王一听,大惊失色,连忙派人去追杀屈原,屈原跑到了一条河的前面,已经走投无路了,就跳河里,死了。后来,国王知道屈原是被冤枉的,就让大家做一种叫作“粽子”食物,丢到河里,不让鱼儿伤害屈原的尸体,也是为了向屈原道歉。所以现在每年的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就是从那个时候流传下来的。从那时起民间就有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戴香包的习俗了,一直延续到现在。

  我喜欢传统节日,喜欢端午节,我更喜欢端午节故事里的屈原。

端午节的作文 篇7

  又快到粽叶飘香的端午节了,这勾起了我对端午节习俗的回忆。

  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它的来源是祭奠一位爱国志士。相传在春秋时期,有一位叫做屈原的大臣,他非常爱自己的国家,提出了好多对祖国有益的建议,但却遭到贵族的反对。后来因为一些人的诬陷,被罢了官,赶出了京城。他在流放期间,因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一天天的侵略,心如刀绞,于是便于五月初五跳江自杀。刚开始人们在水里投放饭团、食物认为只要让鱼虾吃饱了,它们就不会伤害屈大夫的尸体,而且还经常划着小船在江边寻找屈原的尸体。最后,五月初五这一天渐渐变为了一个节日,而这些习惯也渐渐变为了赛龙舟,吃粽子,饮黄酒等习俗。

  今天,人们还保留着佩香囊,带五彩绳,插艾蒿的习俗。可我最喜欢的还是包粽子和吃粽子。

  每到端午节,一大早我们一家人就会去买粽叶,糯米,大枣,有时还买一点儿五花肉,然后回家自己动手包粽子。我们都非常高兴,快乐,一家人其乐融融。待粽子熟了之后,满屋都飘着粽子的清香。这时,我们就会团坐在一起,品尝美味的粽子,有声有笑,尽情享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啊,对了,这一天,我的姥姥还会给我编五彩绳,给我做香囊。

  我们家在那一天,还会在门上插艾蒿。我曾经问过姥爷,为什么要插这种有独特香味儿的植物,姥爷告诉我,因为插上它有可以祛百病的寓意。

  端午节那天,我们全家还会看赛龙舟的比赛。还会为他们加油,助威。

  端午节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璀璨的明珠,我们一定不能让它丢失,要将它好好的流传,发扬光大!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肥肥大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心想: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一个步骤——扎棕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奶奶。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端午节的作文 篇8

  小伙伴们!让我们来猜一个谜语,听好了哟!“三角四楞长,珍珠里面藏。想尝珍珠味,解带剥衣裳”。(打一食物)哈哈!对啦,是粽子!

  每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我们家都会包粽子,今年也不例外。首先,妈妈会早早准备好材料:有芦苇叶,有扎粽子的细绳子,还有一样最重要的材料——馅料!这些馅料五花八门:红豆啦,咸蛋黄啦,鲍鱼啦,瑶柱啦,绿豆啦,猪肉啦……真是种类繁多,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口味调配。开始做粽子了!我们先把叶子冲洗干净,放到锅里煮一下,然后晾开备用。接着把所有的馅料调好味就可以包粽子啦。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两片叶子包了起来,因为我从来没包过粽子,所以我好不容易包紧了一个口,另一个口却漏出来了,我补完东墙补西墙,怎么包都包不好。我瞪着那三不像的'粽子直叹气!正想放弃的时候,妈妈看穿了我的心思,她走过来对我说:“廷廷,不要气馁,我给你示范一次”。妈妈一边说一边包,只见她左手小心翼翼地捏住叶子左边,右手把叶子卷过来,和左边的叶子合拢,形成了一个长方形,再把馅料从口子里装进去,最后封上口,用细绳子绑紧,一个吃得饱饱的粽子宝宝就做成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包起来,一次不行,再来一次,妈妈不停地指导着我,我终于包出了一个又一个完美的粽子。在大家的努力下,一锅粽子很快就包好了。妈妈端着粽子开煮了,厨房里飘出一阵又一阵淡淡的粽香。四十分钟过去了,妈妈端出香喷喷的粽子,一家人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吃起来感觉特别的香!

  今年的端午节,真是别开生面、收获满满,因为我学会了包粽子!

端午节的作文 篇9

  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门前都会挂艾叶,这是为什么呢?我感到很奇怪.传说唐朝末年,兵荒马乱,人们四处逃命。一天,大将军黄巢带着部队去攻城。在去察探地形的路上,大将军黄巢看见一位大嫂。她手里抱着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手上却牵着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大将军黄巢很奇怪,上前问道:“您为什么抱着大孩子却牵着小孩子呢?”“这2、3岁的.孩子是我的孩子,这6、7岁的孩子是我哥哥的孩子。我哥哥打仗去了,我大嫂也在战乱中死了,把这孩子托付给我。要是在危急的时候,我可以丢掉自己的孩子,救我哥的孩子。”大嫂说。黄巢很感动,于是对大嫂说:“今天,您回去以后就在门前挂上艾叶,明天攻城的时候我就不会伤害你们一家。但这是军事秘密,您一定要保密啊!”可善良的大嫂马上将这个消息传了出去。第二天,黄巢去攻城时发现家家户户门前挂上了艾叶。为了遵守诺言,黄巢只好收兵回去了,全城的老百姓免去了战乱之苦。大兵都已进城了,却又撤退了,人们都以为是挂了艾叶的功劳。从此,挂艾叶可以消灾避乱的说法便传开了。到如今,每逢端午,人们都会在门前插上新采来的艾叶,那清新的药草味可以驱蚊辟邪,保平安呢!

端午节的作文 篇10

  又是一年的端午,空气中弥漫这糯米和艾叶的香气,清香宁神,层层的雾气掩映着热闹的气息。

  犹记几千年前,那位诗人抱石投入了汨罗江,人们纷纷划船寻找,龙舟,粽香在节日里传承下来。今天的端午是否还似当年那样,龙舟驰骋,糯米粽香。

  是否还记得,那一年手包粽叶,糯米在手中回旋,慢慢的绕成一个又一个喜人的粽子,蒸笼的青烟弥漫,江南小镇的细雨朦胧,谁手持艾叶,一曲离散,吹尽了断桥的哀愁,喝尽了那一杯三生三世的雄黄酒。

  说到端午,应该有不少人记得五色线,小小的丝线在手腕脚腕上绕来绕去,绕成一个个五彩的结,小孩子戴上去格外的喜人辟邪的说法也在其中流传下来,下雨天的时候拿下来顺着河水流走,总少不了雨天的诗意。

  我还记得家乡的端午节节必须是要吃粽子的,那芭蕉叶包裹着的糯米,层层的香气萦绕在鼻翼之间,小心翼翼的剥开粽叶,生怕是破坏了粽子的形状,糯米的软糯香气与粽叶的`清香混合在一起,令人久久回味,一口咬下去,便是无穷回味。

  南方的许多地方或许还留有着端午佩香囊的行为,这香囊里有着朱砂,雄黄和香药,外包丝布不仅样子玲珑夺目,而且也是清香四溢,有着祈福安康避邪驱瘟之意,在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也是精巧至极。

  手包粽子,手采艾草只有亲手才能体会到端午的乐趣。粽香、五色线、艾叶、赛龙舟。这本是端午节最常见的习俗,如今却能见的几个又有谁人能知,连那粽子也都是超市里的各色粽粽子的品种也是五花八门,各色粽子争奇斗艳,却也失去了曾经的那种手包粽子的欢乐,民俗在渐渐淡去,哪个才是我们想要的节日。

【端午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快乐端午节的端午节作文01-07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2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7篇01-22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2

【精选】端午节作文07-06

(精选)端午节作文07-06

(精选)端午节的作文07-05

(精选)端午节的作文07-04

端午节的作文[精选]07-04

端午节作文【精选】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