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作文

时间:2023-12-04 15:29:24 奶奶 我要投稿

(热)奶奶的作文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奶奶的作文10篇,欢迎大家分享。

(热)奶奶的作文10篇

奶奶的作文 篇1

  我的奶奶今年67岁,虽然年纪还不算太大,但皱纹早已爬满脸。她的头发已经有一些斑白,眼睛里布满血丝,她总是穿着朴素但十分干净的衣服,我发现她总是整天不停地忙碌着。

  在我幼小的时候,爸爸和妈妈就远离家门,去远的地方打工,所以看护我的重任就落在奶奶的身上,不知不觉中奶奶已陪我度过十二个春夏秋冬。虽然奶奶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您点点滴滴的付出,宛若我生命的源泉。您每天为我和爷爷都要不辞辛苦的操持家务,非常劳累,每当我看到奶奶布满皱纹的脸,我就下决心从今往后我要为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洗刷碗筷收拾房间等,可是每当我在一些小事情的时候,奶总是在我身后不住的念叨:“宝贝别累着,少干点吧。”最让我难忘的是在我上幼儿园时,您每天不顾身心疲惫,不论刮风下雨送我上学、放学,中午还要来给我送饭,每当我看到您疲惫的身影消失在风雨中,泪水就浸湿我的双眼,于是在失去父母的关爱时,我不再孤独。

  上小学二年级时,公交车已经通到我们家门前。您鼓励我,让我自己乘车上学,培养我独立自强的能力,现在我已经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是个大男孩。在这五年中您为我洗衣、做饭冷暖挂在心上。奶奶,您对我的疼爱和关怀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即使我说的再多再多,也永远表达不您对我的疼爱。

  奶奶,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您对无微不致的关怀。在“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综合实践课上,我认真摸到奶奶的粗糙的双手。顷刻间,我的心灵被震撼,在我短短的人生旅途中,是亲爱的奶奶教会我在生活中做一个有自尊,有道德,有理想,有责任心的人。

  当一张张获奖证书放在奶奶的面前时,我发现奶奶幸福地笑,那笑容那么灿烂。

奶奶的作文 篇2

  古青色的石板上爬满了朵朵青苔,幽幽的散发出些许凉意。偶有一抹阳光射入,迸碎了一地的苍凉,零碎的阶石里,有我走过的足迹,层层落叶里,写满了我的成长。

  小的时候,每次闯祸,都是奶奶替我出头;每次撒娇的时候,奶奶总是有求必应;每次高兴的时候,都是奶奶比我开心;每次难过的时候,都是奶奶来安慰。想起这些点点滴滴,我都会不由自主地鼻子一酸,眼角总有几颗泪珠落下。现在,她再也没有保护我,20xx年,我永远的失去了最疼爱我的奶奶,她离开了,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被病魔折磨的时光。她曾凭死在生死桥上回来一次,为了见他的儿孙!可最后,她还是被残忍的病毒夺取了柔弱的她!他离开世界前,曾对我说过:“孩子,不要想念奶奶,奶奶要和你玩个捉迷藏,奶奶不会被你发现,奶奶有空就到你的梦中找你,我们拉钩钩……”说完,她伸出尾指,我当时很小,不懂事,高兴的合她许下了这个承诺,奶奶,没过多久,手垂下来了,大家嚎啕大哭起来,可是我却不懂得怎么回事……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奶奶不是和我捉迷藏,而是去了天堂享受天伦之乐……现在,我长大了,懂得自立了,我想奶奶在天堂会很开心,我现在也不知道奶奶过的怎么样?没和爷爷过的日子是不是很孤单?

  奶奶,孙女好想你,你怎么就不能看着孙女成长,您生前那么好人,为什么好人就没有好报?奶奶,如果有来世,我还要做你的孙女!

  专家点评:

  文章用质朴、亲切的'语言,抒发对奶奶的想念,感情至深,笔淡而情浓,抒情性很强。文中使用排比句,突出奶奶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运用反复,突出对奶奶离开人世的不舍;运用语言描写,突出奶奶的慈善,是篇很好的作文。

奶奶的作文 篇3

  我的奶奶今年已是九十一岁高龄,眼睛虽然失明,但是耳却不聋,思维极清晰,讲起往事,如数家珍。老人家常说,活到现在,她曾有三个愿望:年轻时希望填饱肚子不饿,中老年时希望坐上小卧车(小轿车),现在是希望能照张全家像。奶奶是苦命人。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家住黄河岸口的她,小小的年纪为躲避黄河水灾随家人外出逃荒,路途中不幸与家人走散,辗转到此,嫁给了家徒四壁、靠给别人做苦工的爷爷,为另一个以讨饭为辅、靠做苦工维持生计的贫穷家族增添了又一新成员。那时的爷爷很能干,蒸馒头的手艺闻名十里八乡,谁家的红白喜事自然少不了他的身影,一辆独轮车是爷爷维持全家生计的全部家当,伴他走南闯北,踏遍了整个豫东平原。据奶奶说,那时的日子不但苦涩,而且极为不稳。由于四爷爷(爷爷的四哥)是新四军,全家老小今天躲日军,明天躲国军,风雨飘泊,居无定所,比树叶还要稠的日子就在东躲西藏中苦苦捱过。每说到此,老人眼里会含着泪花,陷入深深的回忆。那遥远的年代,那苦涩的经历,在老人家心里烙上了深深的烙印呀!

  解放初期,日子趋于安稳,但依然贫穷。爷爷是生产队里使牲口的把式,属于挣高工分的阶层。尽管爷爷能干,奶奶勤俭持家,在那个贫穷的岁月解决温饱仍然是头号大问题。他们吃过野菜、棉籽、树皮、草根……我的父亲是家中的长子,十几岁就辍学,到离家百余里的农场当学徒,开拖拉机。父亲经常把节省下来的杂面窝窝背回家,给体弱多病的小叔吃,再把奶奶蒸的菜团子带走聊以充饥;生性胆怯、内向的二叔也曾在无月的深夜,一人悄悄地来到红薯地,偷上几块红薯,接济一下时常断顿的家。奶奶说,那时她想的最多的是:什么时候让孩子吃饱肚子不挨饿。

  改革开放,分田到户,家家户户卯足干劲小康。大囤尖小囤流的粮食吃也吃不完,饿怕了的农民起初不敢大规模的卖粮,怕再遇到个灾年荒年的,于是储藏粮食成了部分农户的难题。奶奶每想到这点,总是笑眯眯的说:“以前只想吃饱肚子,逢年过节的时候能吃上个白面馍,吃上几口肉就心满意足了。谁知道现在,好面不稀罕,杂面倒主贵了,鸡鸭鱼肉不敢多吃,野菜成了宝贝。”我们听了后便会哈哈大笑,告诉老人家:“现在社会进步了,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饮食讲究个营养搭配,提倡吃绿色食品。”“噢!”奶奶似懂非懂的点点头,继而又会问:“啥是绿色食品?”

  自从我有朦胧的记忆,在老家农村见过最多的交通运输工具就是架子车,我模糊地记得那时还幼小的我经常美滋滋的坐爷爷使牲口时用来拉犁子和耙床等农具用的拖车。自行车在那个时候是稀有物品,更别说是汽车之类的高级玩意,甚至没见过。再后来,城里的汽车偶尔光临一下我们偏僻的小镇,特别是小吉普,两头尖的小轿车更是让我们感到好奇。每次看到屁股后面冒烟的小轿车,我们一群顽皮的孩子便会欢呼着追出很远。那时,奶奶常常教育我们:好好上学,长大有出息了,也买辆小卧车,带奶奶兜兜风。买小车,在那时简直是天方夜谭,别人听了不置可否的笑笑,却在我们几个年幼的孩子心里种下了种子,“买辆自己的小卧车”变成了我们孩童时期的`梦想。

  九十年代初期,我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我家的老大——-哥哥首先实现了这一梦想。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给我们家提供了无限的商机,哥哥在父亲的支持下,年纪青青就开始了经商之道,先是跑运输,再是经营农资用品,后来又办起了工厂,日子过的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哥哥也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小大款,一辆崭新的上海大众轿车哥哥开回了家。爷爷奶奶围着小车转了几圈,用手轻轻摸着车身,像是在抚摸熟睡的婴儿,脸上笑开了花。哥哥带着两位老人走上海,逛北京,看大都市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游览旅游区的名胜古迹、优美的风景,品当地的名吃佳肴、山珍海味,实现老人家多年的夙愿。奶奶常说,那时的爷爷很拽,逢人就说:我孙子做生意当老板,我孙女大学毕业当干部,我这日子越过越兴盛。惹得多少老年人好一阵子眼热。时至今日,私家车对于我们这代孙子辈的人早已不是奢想,虽没达到人人拥有,基本上也是每家一辆。奶奶她老人家早已游遍了大河南北,大好河山,只是爷爷没有太大的福气,十年前去世了,留给孙子们永久的遗憾和思念。

  已过耄耄之年的祖母,风雨坎坷将尽一个世纪,现在她已是四世同堂。老人家在家时常追忆往事,时常念叨她这个孙子,那个孙女……思念之情不言语表。我们大都在外工作,少有空闲回家陪老人唠嗑。每逢节假日,我便会拖家带口回到老家,坐在老人的身旁,拉着老人的手,静静听她唠唠叨叨叙家常。

  我曾告诉奶奶:“你还没做过飞机,有时间我带你坐飞机去。”奶奶听后忙摆手说老了,眼睛也看不见了,坐飞机害怕,就不逞那个能了。我知道她老人家心里还是怕花我的钱。奶奶还曾不只一次的对我说:“我和你爷爷都是要饭花子出身,以前拉棍讨饭时,做梦也没想到会过到今天。吃饭顿顿不断肉,还有你们说的营养品保健品稀罕物件;穿的冬天有羽绒,夏天有丝绸;天冷时有暖气,天热时有空调,出门有小车。解放前的大地主老财没有见过的东西我现在也都享受了,知足了,死了也值得。”看着奶奶满脸洋溢着的幸福,我由衷的高兴。随后,老人家又不失时机的,好像是说给人听,又好像是自言自语:要是全家几十口在一起照张全家福该多好呀!

  听到老人家的喃喃私语,我们时常无言以对。这看似简单的愿望,实施起来却很难。姑母(奶奶唯一的女儿)远在乌鲁木齐,姑母的大女儿在公安部门工作,平时较忙,二女儿夫妇都是地质工作者,常年在外奔波,我家哥哥远在上海打理生意,我们姐妹们也在不同的城市忙着各自的事业,两个叔叔家的堂兄妹也大多分别居住在外地,很少有时间回家一次,相聚一场实属不易。本来去年老人的生日大家商量好团聚一次,遂了老人的心愿,不巧,奶奶的重孙女——-我哥哥的女儿作为大学生志愿者远赴北京,为奥运出力加油,未能如愿。今年老人的生日,本想合家团圆,再遂老人心愿,不巧,新疆"7。5"事件爆发,身为警官的表姐夫妇时时在岗,维护一方平安,也未能如愿。

  望着老人稍有伤感的表情,作为奶奶的长子,我的父亲开始发号施令:明年老人家生日,各家无论如何要克服困难,携儿带女回来团聚,实现老人家也许是最后的心愿。

  但愿天随人愿,我祈祷上天。

  九九重阳节将到,我用祝福捻制成红色的丝线,编织成美丽的“福”“寿”结,挂在奶奶的胸前:我愿我的奶奶长命百岁,我愿我的奶奶健康永远。

奶奶的作文 篇4

  我的奶奶是浙江人,她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虽然没文化,但是却有着传统的美德,勤俭节约,艰苦朴实。

  她中等个儿,略显清瘦。在她那花白的`头发下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每天农作生活使她的手变得粗壮而有力。

  奶奶家座落在一座山脚下,那儿风景秀丽,山清水秀。我每年都会抽空回去看爷爷奶奶,奶奶把我当成小公主似的宠着,我想要什么,她就会把东西送到我面前。记得有一次,因为天气炎热,所以奶奶买了许多罐头饮料给我喝,我每次喝完就随手一扔,而奶奶每次默默地把我扔了的罐头又捡了起来。有一次,我看见院子里有一个大袋子鼓鼓囊囊的,打开一看“哎呀!”我大吃一惊,“这······这些不是我扔掉的饮料瓶嘛!奶奶怎们全捡起来了?”于是我带着好奇的心理去问奶奶:“奶奶,你怎么把饮料瓶全捡起来了呢?”奶奶微微一笑:“你可别小看这些罐头,,虽然他们每个只值一毛钱,但是一个一个积累起来,不就多了嘛!”“嗯,是啊!”我好想明白了什么。于是以后,我把喝完饮料瓶都存了起来,已经养成了习惯这是奶奶给我的宝贵财富。

  这就是我奶奶,一个朴实的农村老人。

奶奶的作文 篇5

  人人都有自己的台词,我奶奶也不例外。我奶奶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却有一个可笑的“台词”——算完。奶奶没说完一句话,后面就要带一个“算完”。这个台词既让我烦,又有点让我想笑。你们一定会问:“怎么烦,又怎么想笑呢?”下面我就告诉你们。

  我们先说怎么让我烦吧。这天,我在做作业,快要做完时,我说:“快做完了!”奶奶对我说:“快写吧,写完了就出去玩会儿。”我不让她说话了,她却说:“不说算完。”我正写着,奶奶突然说:“吃不吃苹果?”我说:“不吃。”奶奶又说:“不吃算完。”又来一个,你说我能不烦吗?

  听了烦,你们一定还想听为什么然我想笑吧?我这就让你们听。这天,我在吃苹果,奶奶问我吃不吃梨,我说不吃,她说不吃算完,可我听成了“不吃饭碗”,我就问:“谁会吃饭碗呀,都不会吃饭碗的!”奶奶说:“我说的'是不吃算完,不是不吃饭碗。”

  你们说这是不是一个既让我烦又让我感到有些可笑的台词呢?

奶奶的作文 篇6

  家乡的美食很多,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奶奶做的豌豆糕。奶奶做的豌豆糕,长相并不好,但却让我一直情有独钟。

  每年八九月份,奶奶就开始准备做豌豆糕了。做糕的豌豆是奶奶自己种的。一大早,奶奶就上地里摘豌豆,再用篮子一篮一篮运回家。奶奶上了年纪,干活儿容易累,干一小会儿活,就要歇上好一会儿。等奶奶在太阳地把豌豆铺开曝晒,别人家已经该吃中午饭了。

  头一天晚上,奶奶会取出一小袋晒干的豌豆洗净,兑上清水浸泡一整夜。第二天一大早,滤掉豆子里的水,各上面粉,撒上白糖,搅拌均匀,静置约十分钟后,奶奶开始做豌豆糕了。

  这时,奶奶豌豆面团整盆倒在干净的案几上,用刀切成任意形状。每当这个时候,我都站在旁边打下水,把切好的放到一边。可是,我的心思不在干活上,切下来的面团被我搓成了一个一个圆球。这时奶奶就会一脸宠溺,又不得不责备我:

  “不能那样弄,会蒸不熟的!”她的责备带着慈祥微笑。

  我撅着嘴,很不情愿地把那些球球摁下去。奶奶总是明知故问:

  “手洗干净了没?”

  “这还怎么吃啊?”我答非所问。

  “蒸好以后就能吃了,这都是你的!”她慈祥地望着我。

  傻傻的我,听到奶奶说都是我的,开心得手舞足蹈,站在一旁等着做好。可每次都等不到豌豆糕做好,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奶奶只好放下手中的活,把我抱到床上,再继续干活。

  不知过了多久,我在床上闻到香气的时候,顾不得穿上鞋子,就从床上跳起来冲进厨房,找奶奶要豌豆糕。奶奶总会说“别急,别急,马上就有”。

  锅掀开了,一阵白烟冒出来,锅中的`豌豆糕,仿佛都是仙女,从仙境中“跳”了出来,看得我垂延欲滴。

  “好香啊!”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豌豆糕往嘴里送。

  “奶,烫!”我叫嚷着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奶奶哄好我,搬个小凳子让我坐在厨房门口,静静地望着我吃豌豆糕的馋样,她幸福地笑了……

  稚嫩的幼年早已离我远去,记忆中,奶奶的豌豆糕还是那么香甜,奶奶的微笑还是那么慈祥。

奶奶的作文 篇7

  喜欢垃圾的味道,那种涩涩的,不带犹豫的味道;喜欢机器转动沁出机油的味道,那种咸咸的,勤劳朴实的味道;喜欢军装的味道,那种清清的,义无反顾的味道.总之,这辈子,奶奶身上就充满着这三种苦味,充满着我喜欢的这三种苦味.

  垃圾味

  小的时候,我在姥姥家住,可家里还有个哥,妈妈怕姥姥累,便把我送到了奶奶家,从某种意义上看,我是一个物件,随意被人丢弃,而奶奶则是一个"捡破烂"的.人,专要别人不要的东西.例如,我.

  这以后,奶奶的身上就充斥着垃圾味.

  机油味

  奶奶是个工人,机床工人只懂得干活,也没什么文化.每天换洗的衣服,手套上,都残留着一丝一缕的机油.奶奶小的时候,家里穷,所以只念完小学便没有再念.但她没有在意,仍是每天学习机床知识,每天背字典,尽量让那些机油味转移到书本上面去.奶奶总是坚定的认为:没文化不要紧,咱们可以再学,可没尊严没血性是怎么也弥补不了的,我们不能因为没文化就不去学习,就不去劳动,就去做街上的乞者.我们要靠自己的双手挣钱.因此,奶奶每天身上残留的机油汇成了她的400元月工资.

  军装味

  奶奶没有军装,更不是军人,但我却能在她身上闻见缕缕清清的军装味--

  每当妈妈出差时,奶奶就会赶过来照顾我;每当姑姑值班时,奶奶又会跑到姑姑家打理;每当姑姑收拾家,缺人时,奶奶又补了过去;每当家里有人生病时,奶奶又急急忙忙的去照顾病号......直到,奶奶自己病倒.

  大姨买房子,缺钱.奶奶把她辛辛苦苦攒了两年的10000元拿出去补缺.

  姑姑做手术......

  爸爸炒股......

  我想,奶奶前世一定是个军人,她总是把别人的想法当做给自己的命令,不折不扣地完成.以至与我能闻见军装清清的味道.

  就是这样喜欢这三种味道,奶奶独特的味道.

奶奶的作文 篇8

  奶奶对我的好,都是通过她的双手给予的,这双手使我感受到了温暖和快乐。

  奶奶的手看起来很小,手指一节比一节细,像竹笋一样,可以想象奶奶年轻的时候,手一定很漂亮。奶奶的勤劳,差不多都体现在她的手上。她的手背上有很多皱纹,手掌上有许多老茧。由于操劳家务,每年冬天,奶奶的手都要冻伤,整个手变得肿大起来,吧手背上的.皱纹都撑平了。即便这样,奶奶也从未休息过。每次看着奶奶红肿的手,我都好心疼。

  记忆中,奶奶给了我无尽的温暖。小时候,奶奶带过我一段时间,虽然奶奶每天都非常忙,但她总要抽出一点时间来抱抱我,逗我说话,哄我开心。晚上睡觉时,奶奶吧被子给我掖好,一手搂着我,一手轻轻拍着我,让我很快进入了梦乡。

  奶奶的手虽然很粗糙,但非常灵巧,家里的针线活都是奶奶干的。一次,我看见小朋友玩沙包,觉得很好玩,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奶奶。奶奶拿出了针、线和布,不一会儿,就把沙包缝好了。沙包既好看,又结实,让其他小朋友很羡慕,我也玩得很开心。那时候,我的胃口不太好,每顿饭只吃一点点,奶奶就用她灵巧的手变着花样给我做可口的饭菜,像稀饭、土豆丝、辣子鸡、泡菜、炒腊肉等等。这些都是我喜欢吃的,使我胃口大开。

  去年,奶奶出了事故。一块砖头掉下来,砸伤了她的左手,手背上的肉都掀开了。伤得最重的是中指,中指的第二个关节伤得只连着一点皮了。在场的人都哭了,我的心情也特别难过。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奶奶的手指终于保住了,但却再也伸不直了。

  握着奶奶的手,看着这双曾经给我温暖和快乐的手,我又流下了眼泪。

奶奶的作文 篇9

  有一个人,总就是奔走于家里;有一个人,总就是默默地做着家里的家务,照顾着孩子……她就就是我的奶奶。

  网上有一个新闻,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让自己的老母亲睡猪圈,记者采访时那男人说就是老母亲自己要睡猪圈,并不就是他强迫的。他的母亲也点头称就是。

  许多人嘴里说尊老爱幼,结果明里一套背里一套。我的奶奶也有五十多岁了,我的曾祖母,也就就是奶奶的`婆婆,奶奶的妈。曾祖母六年前中风,痴痴呆呆,说话含糊不清,有时还自言自语,下半身处于瘫痪状态,除了大小解,都不能动了。

  奶奶每天除了要做家务,还要照顾曾祖母。撇下家里那块田和那些鸡鸭不说,单 单家务就很让人累心。可奶奶不仅要帮忙一边做家务一边喂鸡鸭,种田,还要连照顾曾祖母。曾祖母起先还会自己大小便,吃饭,后来病情恶化大小解要用大人尿布来维持,吃饭也要人喂,有时还要带曾祖母看病,费用总就是要自己出,爸爸要出钱,奶奶还一直推让,说不用,自己能。

  要说谁能照顾一个瘫痪老人五,六年?那就就是我奶奶!本来就是要请保姆,但就是奶奶怕保姆嫌脏没照顾好,还就是自己硬撑过来了。五,六年,不就是五,六个月,谁都不知道奶奶有多辛苦。怕曾祖母晚上内急没人,自己从二楼搬到一楼;怕曾祖母晚上想吃宵夜,就在睡前烧一壶开水,等曾祖母饿了就可以直接泡麦片。

  这件事街坊邻居都知道,他们时不时地带两袋水果,面包来看曾祖母,但那些东西奶奶都没吃,全都拜了菩萨,为家人,为曾祖母祈福。曾祖母过世那天,奶奶哭得嗓子都哑了,要大声说话才听得出意思。来参加葬礼的人无一不感动。

  孝,就是一种美德。古语说:“百善孝为先。”腰缠万贯不孝顺有什么用?如果没有父母,哪有今日辉煌的你?

奶奶的作文 篇10

  阳光斜射进奶奶的房间中,正是中午。夏天的这个时候,太阳最是火辣。烈日烘烤着大地,身处海南省,海水包裹着这片小小的地方,就像一个还在襁褓中的孩子,闭着眼,正安静地睡着。

  走过奶奶房间,门正开着,那金色的阳光透过纱窗密密的斜织着,奶奶正坐在藤椅上,望着窗外,面带微笑。然后我敲敲门,走进去,坐在奶奶身旁。奶奶转过身来,看着我,说:小时侯,你常常到这来玩,爸爸妈妈老带你去海边玩。而你却总喜欢待在家中,陪着我和你爷爷。我笑答:吾时年幼,好水,却更爱您与吾爷。我记得那时舅舅爱花,那时候您就养了许多花在房中:红的,粉的,紫的还有更多。有牡丹,玫瑰,百合,各式各样的。而我那时不懂事,您去做饭了,我会常常揪几朵下来,放到水中,然后跑回去,装得跟个没事人一样。您不会即时发现。每当您去洗手时,会发现几个红色,白色的小船飘在水面

  那是午后的`一天,我正在房中收拾自己的物品,准备一天后的离开。忽然听见奶奶的呼唤,跑过去,看见奶奶手中端着盆红色的玫瑰花,眼中含着闪闪白花:这是你小时侯最爱的花,你马上要走了,就带上这盆花吧。

  离开了海南,一个冲满回忆的地方。飞机上的眺望,使这个原本不大的小岛显得更小了,更如同镶嵌在蓝色绸缎上的宝石,依旧安静祥和的睡着。回到家中,我养起那盆红玫瑰,揪下一朵做成标本,放在书架上。好似奶奶依旧还在一样。

  阳光斜射进奶奶房中,铺成金色的地摊。只不过——那里少了个人坐在藤椅上,眺望着远方。

【奶奶的作文】相关文章:

奶奶的作文11-12

奶奶的作文11-13

奶奶的作文11-12

奶奶的作文11-12

奶奶的作文11-12

奶奶的作文11-12

奶奶的作文11-12

奶奶的作文11-13

奶奶的作文11-13

奶奶的作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