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作文

时间:2023-12-30 11:09:14 中秋节 我要投稿

中秋节的作文必备4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秋节的作文4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秋节的作文必备4篇

中秋节的作文 篇1

  金桂飘香,又是一年中秋时。

  三天假期放慢了生活的节奏,桂树已用米粒般的金花把自己装饰得焕然一新。秋高气爽,天空如蓝水晶般透明,明月就躲在夜幕里,嗅着花香,把自己修成一个完美的圆。秋天也猛地意识到自己已过了一半,开始张罗着把气温压低;在枝头挂果;把树叶染黄染红,于是,秋的气氛便洋溢起来了。

  上班族、学生也都解放了,中秋节一直都蛮有盼头的﹕盼皓月,点心,全家团圆;盼假期,休息,欢乐时光。

  自然地,我也期待着这中秋节,这令人向往的中秋节。

  这天是个大晴天,晚上定有月光可赏。果真如此:黑丝绒般的'夜空中,是一轮皎洁的明月,躺在云雾中,像一位丰腴慵懒的贵妇人,戴着的云雾面纱为她平添几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境。为了奉上今天这一刻,月亮花了好一番功夫修饰自己。

  啃着中秋代表——月饼,一边欣赏夜色。多美啊,夜幕笼罩下,纵有万家灯火,也比不过那纯美月光。月光如水,在花瓣上聚了一汪,在叶尖凝了一滴,在身上镀了一层。整个人,整个阳台,都不觉神圣了起来。

  猫儿踏着月光走来了,它步履轻盈,娇媚地叫。月光在它的轮廓上描了一层白,使猫儿的神秘和月光的朦胧成了绝配。猫儿轻轻跃到我的腿上。“咕噜咕噜”地缩成一个圆,一身黄绒毛让它看上去像个大月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苏轼的《水调歌头》,如此诗情画意,怎能不让人浮想联翩?

  中秋,多有诗意的名字。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赞颂过它?有多文人墨客因它诗兴大发?我问明月,明月笑而不答。

  良宵,皓月,美景。这个中秋,怎能不让我难忘?

中秋节的作文 篇2

  “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这诗句中说的“中秋”,指的就是妇孺皆知的中秋节。

  在我国,一年之中与岁时有关的节日非常多,而中秋节是人们最喜欢的节日之一,也是最富有诗意的节日。中秋节还有八月半、团圆节、月夕待一些别名。因为中秋节在八月十五,正是八月二分之一,俗称“八月半”。因为中秋节人们有邀请亲朋好友夜饮玩月的习俗,又有媳妇归省至此日必还家的俗规,且以圆月为象征,称中秋为团圆节。又因为传说唐明皇在这一天夜游月宫,便称中秋为月夕。至于什么时候才开始有中秋节,文献上找不出答案。古时专门记述岁时节令的专著《荆楚岁时记》中唯独没有关于中秋的记事。就连唐代成书的《初学记》中也不见关于“中秋节”的文字。

  关于中秋节的来由,前人大致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中秋与秋社有关。周云锦、何湘妃合撰的《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中说:“或许是因为我国是个农业国家,家事和季节有很大的'关系,古人在播种的时候,就祀土地神祈求丰收,而在收成时也祀土地神报告丰收,答谢神祗的护佑。前者叫做'春祈',后者叫做'秋报'。八月十五是稻子成熟的季节,这一天各家拜的也是土地,很可能中秋节,就是'秋报'的遗俗,经过后人踵事增华而渐渐盛大起来。”另一种说法认为中秋与古代的祭月风俗有关。今人徐杰舜、陈顺宣合著的《中国的风俗》一书中说:“中秋节的起源可能与古代对月的原始信仰有联系。我国古代神话中有女娲捧月的故事和嫦娥奔月的故事。《礼记·祭法》中就有'夜明,祭月也'的记述。秦汉之前的礼仪中,就已经有秋分之夜,天子到国都西郊月坛祭月的规定,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场所。从唐诗写中秋的诗中,已看到当时已经把嫦娥奔月神话故事与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了。到宋朝,节日活动已很盛大,南宋时杭州因为中秋赏月,'此夜天街买卖,直到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

  吃月饼

  闲秦再思《洛中记闻》说,唐僖宗在中秋节日吃月饼,味道极美,他听到新科进士的曲江设开喜宴,便命御厨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关于月饼的记载。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更加清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宋以后,制作月饼不仅讲究味道,而且在饼面上设计了各种各样与月宫传说有关的图案。饼面上的图案,起初大概是先画在纸上然后粘贴在饼面上,后业干脆用面模压制在月饼之上。满月形的月饼也跟十五的圆月一样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赠送亲友。这无疑是汉民族的一种民族心理的反映。传说,元朝初年,元蒙统治者惧怕民众起来反抗,采取每十家派一名兵监视,十家只许用一把菜刀的高压政策,人民忍无可忍,便乘八月十五中秋节互赠月饼之机,在月饼里放一个蜡丸,蜡丸中裹着纸,纸上写着誓言,饼底还贴一张纸做暗示,以此互相号召反蒙复国。浙江温州一带称这种月饼为"三锦",按当地方言的谐音就是"杀紧"。这大概就是今天月饼外常贴上一张纸的由来。

  观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以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大赋中就有了相当说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条记载。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的时候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巅峰。

  燃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之美景,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作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树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竿,灯笼两颗,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中秋节的作文 篇3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我非常高兴。因为今天可以和爸爸妈妈去奶奶家过中秋赏月了。

  我们坐在院子里一边吃月饼一边等月亮出来。那月饼的味道真是香,我最喜欢豆沙和蛋黄的,香味里带着甜丝丝的味道,咬上去又酥又软,可好吃了。当我们吃得正香的时候,月亮出来了,我们急忙放下月饼,抬头看月亮。月亮先露出半边脸,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的,不一会儿月亮就像一个晶莹剔透的.大玉盘,挂在夜空中,明亮极了。

  月亮多圆啊!我们一家看着月亮都露出了笑容。真希望家家户户能够像我们家一样幸福快乐。

中秋节的作文 篇4

  今天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每到这天,家人都会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吃月饼、看月亮。每当这天到夜晚月圆之时,人们都会思念远在异乡的亲人。真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但这天对我来说,却是一个非常快乐的节日。因为这天可是我们一家人团聚的好日子,就连好久不见的爷爷、奶奶都会从乡下上来和我们吃团圆饭。妈妈为了这晚中秋团圆饭,可精心地准备了一番。妈妈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不一会儿,妈妈把做好的美味佳肴摆满了一桌,馋得我直流口水。

  吃完团圆饭,妈妈还准备了各种不同的月饼,有:水果味的、鸡蛋黄的、肉松馅的,看得我眼花缭乱,都不知道应该吃哪一种月饼比较好。妈妈说:“不管哪一种,都是非常好吃的。”听后,我迫不及待的随手拿了水果口味的月饼吃了起来,真得像妈妈说的`那样,非常的好吃。

  在这个特别的夜晚,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四个人在客厅聊得可高兴了。看到他们这样的开心,我心里也是乐滋滋的,有家人的温馨陪伴,让我度过了一个非常开心的“中秋节”。

【中秋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中秋节作文:中秋节11-27

中秋节作文|关于中秋节的作文11-11

中秋节作文:快乐的中秋节11-27

中秋节作文:快乐中秋节11-21

中秋节赏月中秋节作文12-21

中秋节作文12-21

中秋节作文12-21

中秋节作文09-30

中秋节作文09-30

中秋节作文09-30